登陆注册
10320000000037

第37章 晒晒李敖的青春痘——许骥《敖视大学》序

众里寻他少年时,东西海里访良师。

风姿且秀长袍怪,学问常钦胡适之。

殉爱敢吞安眠药,求真偏爱打油诗。

中流顾盼谁如我?白眼鸡虫笑书痴。

以上八句,是我读了许骥君的《敖视大学》以及其他一些有关李敖大学时代的资料形成的印象,也是我所理解的“大学时代的李敖”。

最早知道李敖,是在一九八〇年代的中期,我的青春叛逆的时代,一句“天下没有白坐的黑牢”让我记住了这个陌生的名字。但是他的书,我实在并没有仔细拜读,更多时候是把他作为一个新闻人物来了解的,因而这种了解极其浮泛、表面化。就是今天,我也仍然看不透他,当然我也不是什么“敖迷”,不至于把他视为神秘的偶像。但学者傅国涌在《另一个李敖》中对李敖的评析的确让我看得深入了一层,此文有两个新论断:一、李敖不过是一个“认时务的文人”;二、李敖:只剩下一个“俗”字。文中有一段话十分尖锐:“李敖此人以其为人的狂妄,为文的张扬和跋扈,打造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天皇老子不如他的‘孙悟空’形象。他故作玩世不恭、天马行空状,回答记者提问,总是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其实他骨子里乃是极致的媚俗,我不想说李敖是庸俗的,他是俗而不庸,他七十年的人生已经证明他并不平庸,而是精明到家,但毫无疑问李敖是俗气的,他是一个彻底的世俗中人,一个始终没有摆脱低级趣味的人。他好财、好色,对名利刻骨地在意,整天在碌碌红尘中打滚,几乎没有时间从世俗的污泥浊水中抬起头来仰望星空。他表演欲极强,把肉麻当有趣,以作秀为能耐,时不时地想着要惊世骇俗,事实上只是制造噱头,哗众取宠,典型的媚俗而已。”

不过,无论是范泓的《与李敖打官司》还是胡因梦的《死亡与童女之舞》乃至国涌先生的文章所揭示的“另一个李敖”,也都只是某一视角中的李敖,仅仅是侵吞萧孟能“财物”、与胡因梦结婚又离婚之后的李敖。不能说这“另一个李敖”不真实,但这个主要是萧孟能和胡因梦视线中的李敖与那个为言论自由拼死抗争的思想者圣斗士的李敖,与那个不忘旧情、知恩报恩、信奉“君子报怨以直”的李敖,与那个《李敖全集》和《李敖大全集》的作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故而说李敖只剩下了一个“俗”字恐怕有些失察。因此作为补充,我倒愿意引用另一段关于李敖的评语来保持一点平衡。一九八五年,时年二十一岁、正在读大二的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生马家辉出版了他的李敖研究专著《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在《李敖这个人》的结束部分,他写到:“我感觉二十多年来,不管是骂李敖或是捧李敖的人都搞错了,他们的最大错误,是根本没有把李敖在历史中‘定位’、没有摸清李敖的‘本质’是什么,而光凭私见偏见就乱捧或乱骂一通。丑化了的李敖或神化了的李敖,都不是李敖的真面目。真正的李敖是一个历史断层时期的再启蒙思想家,是一个玩票者、是一个全面人、是一个怪胎、是一个狂妄的自负者、是一个‘儿戏学问家’、是一个有‘权威性格’特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异议者’!李敖是一个‘深得人心的英雄’,但是那些‘人’明白李敖的‘心’吗?在一片丑化、神化的声音与文章里面,李敖孤独依然、寂寞依然,因为大家只会看热闹或乱打乱骂,却从不会留心细读他的全部著作!这真是李敖的大悲哀!”同时,四十四岁的中年李敖恐怕也不能完全取代当年二十二岁的大学生李敖。人格是多层次的,人格也是会变化的。要认识完整、全面的李敖,或许李敖当年的老师殷海光评价胡适的话也可以作为参照。殷海光认为,早期的胡适,无论是新文学运动,还是《独立评论》上的文章,对民主科学的宣扬,甚至《中国哲学史》上卷,都称得上光芒万丈;中期的胡适,包括驻美大使和北大校长,表现平平;晚期的胡适已沦为一个十足的“乡愿”,连一个知识分子都不够格,爱热闹,爱人捧,一点硬话不敢讲,一点作为也没有。如果给胡适的一生打分的话,早年的胡适可打八十分,中年的胡适可打六十分,晚年的胡适只有四十分。

其实,类似胡适这样的现象,台湾也好,大陆也好,都不鲜见。当我们读到“老郭不算老,诗多好的少;老少齐努力,学习毛主席”这样的“诗”,怎么能相信会是当年那个“站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人的新作呢!

不错,李敖自少年、青年时代就会刻意地惊世骇俗,就会作秀,就会特别在乎自己的公众形象,就有强烈的虚荣心和自我中心意识,也许这正是一个人的人格成分会演变、会失衡的基础。但即使有这些,青少年时代的李敖也还是更多地表现出真诚、叛逆、进取、率直的一面。特别是在当时台湾那样的文化环境里,抛开其过人的才分,能够做到贫贱不移、矢志不渝,能够在父亲两千人的葬礼上不磕头、不烧纸、不流泪,能够以几十万字的大学日记毫不隐瞒地记录下自己的真实心态,能够不肯泯然于众人而极其刻苦地磨练自己,能够以最开阔的视野从本杰明·富兰克林、罗宾汉、堂吉诃德、左拉、王尔德、圣雄甘地、庄士敦、丘吉尔、巴顿以及身边的姚从吾、殷海光、胡适那里汲取精神力量而又旋即超越他们,能够用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眼光写出《夫妻同体主义下的宋代婚姻的无效撤销解消及其效力与手续》洋洋五万言的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可以用一个“俗”字了得呢?况且,李敖犹未老迈,似乎还没有沦落到不敢说硬话的地步,较之胡适晚年并不太差,较之郭沫若晚年更是不知精神多少倍了。

我还没有通读李敖的大学日记,但经由一些片段,我能够感知到这些日记本身并非作秀,实在是对李敖大学时代精神活动的真实记录。由日记也可以知道,大学阶段的李敖最可贵的还不是他的勤奋与刻苦,而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确定了人生使命的庄严态度。一九五九年五月九日日记云:“我虽然不以‘胡适——姚从吾’他们的水平为己足,也不以做学者,终老于史学学术研究为己足,我的目的是超越他们,是我经世致用,为人权战斗的方向。虽然做学者我也满在行,可是,这又怎么够呢?”又说:“读胡适、罗隆基、梁实秋合著《人权论集》,深感吾之方向在此不在史也。”只有在这个角度,才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他的狂傲,他的“(一)展开一个严肃的自束的生活。(二)练习拒绝俗人。(三)青春绝不断送在俗人身上。他们全滚蛋,一律拒绝”(一九五八年七月八日日记)。

二十二岁的李敖还在日记里写下了一首这样的诗:“二十二年悲欢事,如今慷慨付浮云。把握目前休回首,埋头一意做新人。”对比那些浑浑噩噩、把大学当成养老院的学子,老谋深算、把大学当成名利场的学子,李敖是不是足够追加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毕业生”的荣誉了呢?

约在二十五年前,十九岁的香港青年马家辉“为了李敖而选择台湾”,立志要在二十一岁以前出版一部《李敖研究》,为此他“乘桴浮于海”,终于在台湾大学的大二下学期,“见了李敖,出了著作,完成了青年时代的一大心愿”。此后他求职、毕业、为记者职业和海外求学而一次次远行,但他始终没有与李敖绝缘,而总是借助长期在报上撰写专栏之便,经常向香港年轻读者推介李敖作品,希望更多的人阅读李敖、认识李敖、欣赏李敖,他说:“我始终相信李敖的狂狷精神有益于年轻人的成长探索,少年而不喜李敖,其迂腐也,不问可知。”不错,青春是一团火,青春总是意味着热情、积极、探索、追求真理、拒绝腐败、不妥协,而如欲保持青春的精神,正不妨对那些杰出人物的辉煌青春做一番披沙拣金的理性考察。

正因为如此,当我获知同样读大二的许骥君要研究李敖的大学时代、并以这个课题参加学校立项的时候,我感到一种近年少有的兴奋和欣慰。课题能否做好还无法预计,但他的选题本身已让我有一种春江水暖的感觉。又是“李敖”,又是“大学生活”,课题的当下意义不言自明。而且他显然已成竹在胸,半年过去,几万字的研究成果就漂漂亮亮地拿出来了。

现在的规模,就是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扩展、深化而形成的,由一篇研究报告结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书稿。先以七章的篇幅描述、分析李敖“赴台之前”、“从休学到复学”、“从法学到史学”、“从厌学到逃学”、“从困学到自学”、“从同学到治学”、“从勤学到博学”的升华历程,继以数万言的“结束语”对李敖的大学生活做出各个角度的审视和思考,同时又从历时性的角度编写了一个详尽的《李敖中学、大学时期年谱》,可以说对李敖的中学、大学时代作出了十分全面的考察。至少在目前,李敖研究的书目中还没有这样一部书。

许骥君的高中阶段是在香港度过的,对祖国语言文字似乎有一种不同于内地学生的把握方式和敏感,他似乎对繁体汉字有一种固执的迷恋,他又对汉语言文学有着发自本心的热爱,凡此种种,都使他的选题方式和行文风格有着与其他同学不太相同的地方。对于他的文字,我多少有点偏爱,对于这部书稿,我也就愿意沿用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中的一句话给以衷心的褒奖:“众芳之中,以特色之花最为珍贵。”

最后,说句心里话,阅读这部书稿,是我近些年文学教学生涯中最感愉快的一件事。它让我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忽然有了一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透感。

惟愿文学、文学教育的快乐不会失去,惟愿《敖视大学》能给困惑中的众多学子以些微人生的启悟,惟愿许骥君在其第一部书稿之后于大学生活、于人生理解有更多的自觉和超越。

二〇〇八年四月廿三日初稿,

四月卅日修订于浙江工业大学

同类推荐
  •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下)(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下)(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下)》: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更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汇集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诗歌佳作400余首,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
  • 好好告别

    好好告别

    一个女孩会永远记得她刮过的第一张死人脸。在她的人生中,比初吻或失贞更尴尬的,大概只有这个了……身高近1米80、毕业于中世纪历史专业的凯特琳·道蒂,是别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当同龄人都在为恋爱、护肤,变美和追星而疯狂时,她却一股脑扎进殡葬业,当起了一名殡葬工,每天和死者打交道。从第一次尴尬地为死者剃须、小心翼翼地和同伴一起上门敛尸、日渐熟练地操作起庞大的火化炉、把人体碎骨研磨成粉末、入殓、给尸体防腐,到想尽办法完成遗属心愿、给水肿的老人穿上精心准备的华服……凯特琳坦率真实又妙趣横生地记录了自己在火葬场工作6年的生活,讲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生命故事,还有所有人都要面对却不愿说起的一切细节,更有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体悟。难得的是,凯瑟琳不猎奇、不逃避、不畏惧,像是个现代小女巫一般,带领我们直视死亡,也直视生命。
  • 红楼梦:俞平伯评点(全集)

    红楼梦:俞平伯评点(全集)

    世人都晓《红楼梦》好,但究竟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最适合阅读,最贴近曹雪芹的原著,却鲜有人知。《红楼梦:俞平伯点评》以最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的早期抄本——戚序本为底本,汇总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脂砚斋评语系统,兼有红学大师俞平伯精心评点,填补了《红楼梦》版本目前的一大空白。俞平伯以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石头记》八十回本为底本,参考诸多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程甲本等)校勘而成的这部《红楼梦》,将带给您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为您还原一部完整真实的《红楼梦》。此外,《红楼梦:俞平伯点评》将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续的后四十回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新的青年与我们的时代》、《吃的背后》、《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鹦鹉》、《心灯录》、《英雄之诗》等。
热门推荐
  • 年夏文筝

    年夏文筝

    一段自我回想的记忆一场完美误会导致的新生活一切都将走上不可控制的道路所有,都有一个未知的结局
  • 三世盛宠不负你

    三世盛宠不负你

    这一生,赢了天下,夺了江山,唯独负了你......前世我是你的丫头,今生我是你的王妃,来世定还做你的妻......我什么都不曾害怕,只是阴阳相隔,让我怎牵你手......我最大的劫,是忘了你之后还能再爱上你......于我,你就是天下......做我的女人,你可曾后悔?我这一生最无悔的,就是嫁给你!你若敢死,我便要整个天下为你陪葬!我为你戎马半生,你却终不愿放过我的女人。
  • 文明

    文明

    《文明》作者是小说家杜哈曼,他知道现实从来不会单纯,不但沉沦中有伟大,惨剧中还有喜剧。人的愚蠢、怪僻、虚荣,以及偶然的播弄,一经他尖刻辛辣的讽刺,在那些惨淡的岁月与悲壮的景色中间,滑稽突梯,宛如群鬼的舞蹈。《文明》所描写的死亡,纵是最丑恶的场面,也有一股圣洁的香味。但这德性并不是死亡的,而是垂死的人类的。就是这圣洁的香味格外激发了生命的意义。《文明》描写死亡,实在是为驳斥死亡,否定死亡。
  •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能源:不仅仅是危机》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太阳能、风能、氢能和可燃冰等各种新能源的基本知识,演绎了能源的发展史。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状况,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做了介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史上最强天秀

    史上最强天秀

    我叫刘袖,领袖的袖,了解各种金手指的用法,胸中套路三千,掌握各种穿越姿势。然后,我穿越了!这是一个文武双残的二世祖,最终秀成位面之子的故事。官方提示:请系好安全带。扣扣群里全是老司机:493218820
  • 邪王庶妃

    邪王庶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魔术大师,更是一名顶级雇佣兵,却不料被爱徒陷害死在了魔术表演中。她是百里帝国镇南王府中最不受宠的庶出四小姐,主母姨娘的毒害,嫡姐恶兄的欺凌,娘亲早死的她身中剧毒,双腿残疾被七岁恶弟推入水中。再次醒来,她不再是她!恶姐恶兄来犯,她放几个火球烧了他们的毛,让他们从此“无毛”!主母姨娘毒害,她以毒制毒,以其之道还己之身,让他们明白害她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身中剧毒又如何,她甘愿以身试药练得百毒不侵,医术超群;双腿残疾又如何,她一样能够笑傲天下,让天下男子为之疯狂。当她傲然站立在天下人面前,那绝代风华惊才绝艳又有何人可挡。一双素手又如何打造一场属于她的盛世繁华,从此凤惊天下……美男语录:百里慕萧:欢儿,这一生你都注定只能是我的女人,宠你是应该的,对你好是必须的,若有人让娘子不高兴,为夫定然让他后悔来到这世上!云天随:女人,只要你答应做本尊的女人,本尊将整个天下送与你,如何!南宫无垠:瑾欢,我本无心,女人对于我来说犹如衣物,我以为此生我不会再爱,是你让我明白,原来我不是不会爱,而是我遇见你太晚!莫北:瑾儿,哥哥愿意永远追随着你,从此天涯海角,誓死相随,只要有我在,你便是我的一切,无人可以伤你!还有他,他,他……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弃妇重生:嫡女有毒

    弃妇重生:嫡女有毒

    前世,她活得卑微低贱。为了一个男人廉价的花言巧语对他死心塌地,守着虚构的承诺委曲求全的活着。被人诬陷通奸,她本以为他会信她,可他却说,拖出去,打死……呵,若是有来生,我定会让你求死不能!重生之后,偏偏让渣男落到了她的手上,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本小姐不客气了,毒得让你半身不遂,都算是客气的!嘿,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公子,你英雄救美的戏码演够了么,演够了就顺便跟我成个亲吧!“小姐,据说成亲的时候要拜高堂,敢问你高堂何人?”本小姐孤女一个,哪儿来的高堂!唔,本公子觉得当朝宰相与你有几分相似呢,这可不是巧合……且看孤女如何摇身一变成相爷嫡女,且看相女如何长袖善舞,助夫成功!
  • 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

    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

    不管你对商务应酬了解与否、谙熟与否,《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都能给你带来益处。《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立足现实需要,囊括实际商务应酬的方方面面,它能给你指明商务应酬的总法则和大方向,也能教会你一些简单的商务应酬小技巧和小窍门。同时,这本书更多地指出了在商务应酬中容易出错的一些小的细节问题,让你在实际应用中有纲可循、有例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