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000000022

第22章 吴小如评说穆旦

邵燕祥先生有篇《读吴小如》的短文,由吴小如先生的随笔集《书廊信步》忆及他们二人的交往史,盎然多趣。邵先生开头说:“小如的《书廊信步》,是‘书趣文丛’第二辑之一,比起他那些研述古典的著作,读来更觉亲切。其中所评尽现代之书,所述尽现代之人,多是知人论世的文章;他是既读其书,又读其人。”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吴小如先生就一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何以在九十年代新出的《书廊信步》里“所评尽现代之书,所述尽现代之人”呢?仔细一看,才知道这些文章有一部分(如《为散文呼吁》、《读〈王瑶先生纪念集〉》、《夏志清及其〈鸡窗集〉》、《张爱玲和於梨华》等)为八九十年代新写,另一部分则写于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京津两地。当时小如先生在清华、北大读书之余,先后写过数十篇有关现代文学的书评。除《书廊信步》所收评废名、萧乾、刘西渭、常风的几篇外,一九九八年出版的《今昔文存》和《心影萍踪》又收入了评钱锺书、沈从文、冯至、张爱玲、老舍、卞之琳、穆旦、丰子恺等人的篇什。读了这些书评,不但理解了“所评尽现代之书,所述尽现代之人”此言之不谬,更对小如先生早年读书视野之开阔和批评眼光之敏锐感到惊讶。原来小如先生在成为古典文学学者之前,先是一位新文学作品的评论家哪!

这里且看小如先生当时对诗人穆旦的评说。

穆旦那些现代味极浓的诗作应视为抗战时期中国诗歌最丰硕的成果之一,穆旦本人也该是抗战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兴诗人。在抗战结束前,他最主要的作品都已问世。但他进入评论界的视野却迟至抗战胜利以后。而且,除了闻一多、沈从文等少数老一代诗人以外,大多数知名评论家的反应似乎并不怎么积极。真正给予穆旦以热情、真挚、正式评论的还是一些如穆旦一样尚且“无名”的青年诗人,如王佐良、周珏良、李瑛、唐湜诸人。这几位,在当时也正热衷于“现代诗”的探求,他们对于穆旦的“发现”与“挑剔”,实在还是以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怀作依托的。

相比之下,吴小如的身份就超脱一些。他虽然也出身北大,有过近距离接近穆旦的机会,而且对新文学还特别关注。不过看得出,在对传统文学的态度上,他的热情大大超过穆旦。有了这个背景,他就不至于为穆旦诗中浓烈的现代味,以及现代味当中同样浓烈的“英美味”所迷惑。同时,吴小如虽然也做过“作家梦”(可参考其《漫谈我的所谓“做学问”和写文章》),对新诗的兴趣也不亚于小说和散文,但似乎并不特别热衷于做“诗人”。这样,他与评论对象就保持了距离,不至于以“认同”完全代替“批评”。

他是在读过王、周二位的评论之后写这篇《读〈穆旦诗集〉》的。他没再重复对穆旦的赞美,而重点讨论了穆旦诗作中的“洋气”和“锤炼得不够”两个缺陷。他由周珏良之“西方影响”说入手,又进而指出“仍以受艾略特的影响为最多,痕迹也最显著”。接着提出了穆旦早期诗歌中英式感叹词“O”的用法问题:“受人影响而以摹拟起步,本不算病;但形式如与诗的内容本身太欠和谐,使人感到一种枘凿的捍格,可就是病了(这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字是单音方块字的关系)。举一最显著而浅近的例子来说,作者在诗里最爱用英文字母‘O’(小如按,依今汉语拼音读作ou音,即与汉字的“欧”同音)的声音来作语助词、感叹词及语气加重词。用得太多时,窃以为就成了十足的‘洋气’。”

在汉语中夹杂外语词句,曾经是初期白话诗的一大特征,郭沫若的《女神》和李金髪的《微雨》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倒是新月派诗人虽引入大量英美诗体,却没有这个习惯。此后的诗人也渐渐注意到这一问题,不再“汉英夹杂”了。穆旦受英诗影响,将英语诗歌中“O”的用法直接移植到汉语现代诗的写作当中,或以为是“创新”,穆旦本人大概也自有一番苦心(追求“陌生化”修辞效果?)。但站在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外形差异的角度看,读者的接受心理难免受到冲撞,也就容易产生“太欠和谐”的感觉。小如先生似乎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的。

接下来,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本诗集中所收的诗篇真不算少,却未必篇篇是精品,恐怕作者自己未加一番选择,至少是选择得不够。”这里的“选择”指的是穆旦创作过程中对篇幅和语言的“锤炼”:“往小处说,一首长诗是否经过删汰与提炼,使篇幅更见紧缩一些;一个长句,是否曾把句中的赘词冗字勾掉抹掉。”以这个标准,他称赞了《甘地》、《诗八章》而批评了一些“较长的诗”甚至短诗中的《小镇一日》、《控诉》、《赞美》。小如先生恳切地指出:“作者的天才,老实说,真不比有新诗以来的老辈弱;加之他精力饱满,虽仅短短的几年中,已写下不算太少的篇什。他并非不懂锤炼,却未能篇篇锤炼,句句锤炼。有些不算太成熟的作品,便也不忍割舍了去。”

从小如先生对“锤炼”的重视,可以窥知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所给予他的批评动力。

但是小如先生却并不到此为止。他是太看重穆旦和穆旦的诗了。他“否定”后者,实在还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喜爱。这喜爱到文章最后还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他接着友人梁诚瑞(另一位激赏穆旦的人)的话说:“作者的说理诗,真是远迈前人,是那么自然而警策,而且丝毫不带‘载道’气息和‘说教’声口。这是学问和功力再加上运用纯熟技巧的成绩,单靠天才,不会写得这么浑厚而扎实。”他甚至从这里看到了十年、二十年后这位年轻诗人以及新诗灿烂的未来,替他们看到了那一条宽阔辉煌的新路!

半年以后,吴小如在另一篇《〈文学杂志〉的去来今》里又一次提到穆旦,这是一个在作者斩钉截铁、在读者大吃一惊的判断:“说到诗歌,则丰满遒劲的穆旦已代替了神清骨秀倜傥不群的卞之琳……”

无怪乎五十年后,小如先生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重新看到这些“少作”时,在有所“弃”的同时,似乎也欣然有所“留”。而在这有所“留”的当中,就包括对穆旦的评论。他在《心影萍踪》的后记里提到:“值得沾沾自喜的,乃是在已收入本书的旧日书评中有些看法竟与时贤高见不谋而合,如穆旦的《诗八首》,至今仍列为大学教材,给以较高的评价。”

我要补充的一点是:二十年来学术界对穆旦已经发现了许多,包括对五十年前人们对穆旦的最初评价。但翻遍几种新出的穆旦纪念集或评论集,都看不到小如先生这篇《读〈穆旦诗集〉》。是人们不知道有这样一篇评论?还是虽然知道却没有重视?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忽略这篇文章的结果必然会带来穆旦评论史研究的缺失,不管这缺失或大或小。况且,发现穆旦的价值固然需要眼光,而指陈穆旦的不足同样需要才力。毕竟“洋气”和“锤炼得不够”也还属于“毛病”,至少不能算是“靓点”。现在,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章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不说是填充了历史的“空白”,至少让我等孤陋寡闻的人说到五十年前的穆旦研究时不至于因为不知道它而发窘吧。

二〇〇三年七月十八日 朝晖楼

同类推荐
  • 寂寞绿卡

    寂寞绿卡

    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201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吉隆坡云顶赌城联想》、《父与子》、《在猎户星座下》、《许多的骨头》、《在什么的边缘》、《饮酒》、《植物的哀歌》、《狗的悲剧》等。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热门推荐
  • 查有此人

    查有此人

    青春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旅途,不论你是在路上,还是已经到达终点,还是尚未启程,你都有,有在别人的眼里心里,别人的青春也一样,开放在你的眼里心里,你的美丽的青春都给谁见了?我没看到,但是别人的青春都给你看了,在这里。
  • 曾有过青春也曾爱过你

    曾有过青春也曾爱过你

    Ivy萧林作为一名游戏主播,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被大名鼎鼎的V神给抓包。
  • 放开那只猪妖,让我来!

    放开那只猪妖,让我来!

    苏欢自认能文能武,可偏偏自家公子不这么觉得。苏欢既卖得了猪肉,也卖得了萌。一身好武艺,还能和臭道士大战三百回合……道长:公子,此女乃猪!公子曰:猪?你见过如此蠢萌可爱的猪?道长:公子!她是妖!公子曰:妖?你见过打个水鬼就被打回原形的妖?道长:……
  • 张中行经典

    张中行经典

    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命运风雨之后,在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年华,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写人生、写闲情,一生的感悟和情怀晕染在朴实清淡的文字里,这是张中行散文的魅力所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明阳集

    王明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梦夜魇

    白梦夜魇

    正常人和异能者的比例是100:1,异能者没有比别人高人一等,也不至于是别人眼中的怪物。异能者拥有异能力,也会繁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异能,异能有限制条件,异能者的异能与在世异能者不能重复。一个本应该普通的人,却被选为主角,她又会怎么样,在异世界的梦魇中,她会对遇见的做出什么…
  • 穿越之羁绊一生(大结局)

    穿越之羁绊一生(大结局)

    她莫名来到古代,不巧第一个见的男人被人下了..她倒霉充当了解药。是不是从那时候就开始了这一生的羁绊?她爱上了这个男人,但他心里似乎有了别人,她害得那个人灰心要嫁给别人,她忍痛劝他去抢亲……林纤纤他被人下了药,不想被下药的人得手,他逃了,她由天而降,倒霉当了解药。他心里难过,但仍是想着要娶她。他一直以为他喜欢的是清清,当清清因为她的缘故要嫁给别人,她劝他去抢亲,他去了,却在叫出不要嫁给他的那一刻后悔,他开始不懂他的心……袁青洛他因白玉神医而认识了她,迷糊却极重情谊,爱脸红,嘴笨,生气会流泪……在相处中慢慢地喜欢上她,但她心里却是白玉神医。他守在她的身边,不愿告诉她他的心,因只怕给她带来困扰,他知道她一定会因为无法回报他而难过,他只想她开心……凌腾跃他受了主人的命令暗中保护她,看着她的一言一行,竟在不知觉中动了心,但她始终不知道,他的存在……神秘人他有目的的接近她,因为好玩的天性,跟在了她的身边,想知道她和周围的人复杂的关系是怎么回事,却没想……玉连飞(我写的小说可能会很平淡,没有跌挫起伏的情节,我的文笔可能也不是很好,各位要是觉得太白,也请各位原谅了。如果各位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正,请提出来,别骂偶啊!!!)新文<006号追夫计划>,一篇轻松文。http://m.pgsk.com/a/195638/《穿越之羁绊一生之命定的羁绊》袁青洛版http://m.pgsk.com/a/112149/还有娃的群81389478,有兴趣就加哈……
  • 盛世之风云天下

    盛世之风云天下

    走投无路的屌丝夏天,昼夜不休的奋斗在网络游戏中,他的目标很简单,努力的活下去……神秘莫名的盛世公司,倾力打造的新型服务器——星辰,经受着一轮轮的考验,只为广大玩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于无声中听惊雷于平凡里创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