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700000001

第1章 一九八〇年

不遇

——忆诗人李白凤

司马长风在他的《中国新文学史·下卷》对诗人李白凤似颇怀念,说他“一九四九年后在大陆,一九五七年消失踪迹”。在谈到闻一多一九四四年所编《现代诗钞》时,说闻先生收录了许多新诗人的作品,首先提到的就是李白凤,说“李白凤的诗,清新脱俗,有何其芳的委婉,戴望舒的冷艳”。这个评价牵涉到三位诗人,用词抽象,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他对李白凤的代表作《小楼》的评点,颇为简要。《小楼》一诗已收入我主编的《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共两段八行:

山寺的长檐有好的磬声

江南的小楼多是临水的

水面的浮萍被晚风拂去

蓝天从水底跃出

小笛如一阵轻风

家家临水的楼窗开了

妻在点染着晚妆

眉间尽是春色

司马长风认为这首诗“虽有浓厚的散文气息,但诗意浓得化不开”。当我们读到“蓝天从水底跃出”、“眉间尽是春色”时,就不能不同意他的评论是中肯的。《小楼》的确是一首好诗,但写得这么好的诗人是怎么失踪的呢?我不禁回忆起和他的交往来。

白凤同我发生文字姻缘,是在一九三六年的下半年。那时我在北平主编《小雅》诗刊,有一天忽然接到从遥远的湘西——大概是芷江吧——来的一封信,附了几首诗,并且夹着一片冬青的叶子,上面有四个字“愿结永好”,是用毛笔写的,字迹清秀,莫辨性别。我一口气把诗读完,觉得诗意充沛,立即发表了他的《不遇》。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

小巷的月色是聪明的,

但我扣第一声门时,

她告诉我:

友人出去了。

(《小雅》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第四期)

这是白凤最早的诗,当然是谈不到什么政治性的。不过,说来遗憾,诗的题目却暗示着白凤一生的命运:“不遇”。

我和白凤见面是在抗战初期的广西。那时,不少“文化人”都把广西作为暂时的“归宿”或“过渡”,以便另向他处流亡。我也是一个所谓“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在抗战的激流推动下,流亡到了大后方的桂林,在一所研究所里工作,并在学校兼课。广西文化一向落后,抗战一开始,不少学者、作家“云集”广西,物质待遇虽然不高,而广大的文化人因为把自己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联系起来,都干得很起劲。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广西,特别是桂林,政治民主气氛轻松,文化生活活跃,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不知白凤从何得知我在桂林,又忽然得到他的信,表示要来广西。我告诉他,只要不想发国难财,你就来吧,饭总有得吃。于是,白凤自湖南来到了广西。但是,两人并未见面,因为他由广西教育厅直接分发到南宁去了,而我则在桂林。大概过了一年吧,才见他拖儿带女来到桂林,情况狼狈,生活艰苦。但,白凤为人豪迈,相当乐观,往往以苦为乐,或者苦中作乐,大约是古人所谓“知足常乐”吧。相处一段时期后,我发现他感情易于激动,甚至冲动,是很容易得罪人,很容易招惹是非的。那时,朋友相处,高谈阔论,发发牢骚,是常有的事。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相信得过。

我是一九四三年夏天应贵阳一所大学之聘而离开桂林的。不久,桂林沦陷,贵阳动摇,我又去了更远的大后方。白凤全家可能经历过一番颠沛流离之苦,但因失去联系,鱼沉雁杳。

我一九四九年到北京工作,也许是因为偶尔在报刊上写点东西吧,被白凤打听出我的工作地点。大概是一九五一年冬天的一个上午,他穿着厚皮大衣,坐在会客室里,我真是惊喜交加。原来他是从哈尔滨来,调到北京一所学校教语文。他告诉我:陈迩冬在旧书摊上见到一本《小雅》诗刊的合订本。我闻而色喜,但也吃了一惊。记得在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我离开北平,经天津南下,行色匆遽,曾将中外书籍、杂志两网篮,留存在一个会馆的“长班”(旧社会北京人称“传达”为“长班”)处。八年离乱之后,我重返北京。“长班”告诉我:北平沦陷不久,怕“皇军”清查,所有书刊,均付之一炬。我也只得长叹一声,算是了结了一件心事。现在忽闻旧书摊上发现我的藏书,惊讶之余,证明“长班”之言全属虚谎,人心如此,自然也不必追究了。我向白凤表示,敝帚自珍,希望看一看。过了个把月,是一九五二年的春节前后吧,白凤居然把《小雅》合订本拿来了,说是迩冬送我的。打开一看,果有陈迩冬的“附识”:

一九五二年二月,于隆福寺旧书肆上见此,偶告白凤,吴奔星兄闻而色喜,盖其怀故剑之情,有所不能已者,因市归以投之。

迩冬也是朋友,购赠给我,借以证明我的藏书尚在人间,楚弓楚得,也足以自慰。白凤还在封里篆书“小雅”二字,并题旧诗一首:

故书存小雅,吾辈皆老苍。

清名重翰苑,嘉誉荐词场。

奔星觅旧剑,石挥辨诗香。

迩冬与白凤,心事独微茫。

迩冬与白凤的“附识”与“题诗”,分别写于一九五二年二月十八日和十九日。至于石挥,我虽不认识,也知道他是著名影星。石挥的题词是:“石挥来北京的当儿,独自去观他的《秋海棠》,候着的时间,从商场上买到这合订本。诗,我默默地爱了她。诗——她给我一缕安慰的光,在这秋风吹黄的时候。”白凤所谓“石挥辨诗香”,便是指此。

在这次聚首之后,白凤应邀去太原山西师范学院教书,不久又调到河南开封师范学院,主讲苏联文学。我自己则在一九五二年春,从北京“借调”江苏。从无锡而苏州而南京而徐州,虽是光阴似箭,又是度日如年,挨过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同白凤很少通信。在“左”倾思潮的泛滥和极左路线的为害之下,多少人都沉默了,我们又何能例外!“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只能云天相望,心照不宣。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之后,我才想起白凤曾向南京的孙望和我多次表示,想到江苏来工作。我没有回他的信,因为既然无法满足他的愿望,回信也徒然使他失望,他打听工作的有无,比祥林嫂打听灵魂的有无还难于回答。《祝福》中的“我”还可含糊其辞,我们则不然,“臭老九”加老右派,何敢妄谈“人事”!我个人并不足惜,怕连累白凤。他已经是“双帽”压顶,又同我发生联系,有朝一日,信落人手,上纲上线,岂非一“派”之貉,不是更增添他的处境的艰难么?

一九七八年四月,我去开封开会,乘会议间隙,“斗胆”看望了白凤。他正在病中。彼此相见,恍如隔世。忆往昔,风华正茂;叹此日,风烛飘零!

白凤说:你再不来看我,就要给我做祭文了。他告诉我:一九七七年“五一”,曾去郑州,与诗人苏金伞抱头痛哭。当然,他们并非为个人的身世遭遇而痛哭,而是为极左路线对“人”的虐杀、对人才的摧残而痛哭。我发现白凤对古文字的研究,对书法与治印,都大有可观。他说,病好后,将去郑州大学教学,可望施展所长。我很替他高兴。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当我九月从北京回来,得到白凤妻子刘朱樱来信说,白凤在和我见面的两个半月后,终因身心遭受过分摧残,竟一病不起!我手捧讣闻,呆若木鸡,真不知泪之何从,连信笺也多处被滴得潮湿模糊了,口占悼诗一首:

白也诗无敌,凤兮命可哀。

丹心照明月,浩气没尘埃。

几度惊风雨,一生付劫灰。

双眉从未展,能不赋归来?

作为诗人,白凤有诗集叫《凤之歌》,那么,这首诗就算是“祭文”吧!

白凤是诗人,他那易于激动与冲动的气质对现实反应敏锐,很适合于写点抒情诗。很可惜,正当政治环境日益好转,被迫害的老友可以促膝谈心、各抒怀抱的时候,他竟离开了人间,离开了他的亲人和许多同病相怜的朋友。他是带着多么巨大的悲痛和多么深切的遗憾而离开人间的呀!岂是任何衡器所能衡量的吗!悲夫!

(原载《奔流》月刊一九八〇年第八期)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为了让人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梦与占梦,我们特意为读者奉上这本总结中国梦文化的读物。本书包括了梦文化发展渊源、占梦历史、占梦方法、占梦故事、梦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代帝王及政治家对梦的利用、占梦家们的解梦理论和事例等内容。在本书中,我们力求从唯物主义观念出发,拨开覆盖在梦和占梦文化之上的封建迷信尘埃,去伪存真,对占梦的本质、特点进行客观的解释与评述,并科学分析占梦的影响和作用,借此也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此书全面科学地了解神秘的中华占梦文化。中华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 世说新语(精粹)

    世说新语(精粹)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汉末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从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书中名士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具有较多的传奇色彩。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评析的体例,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方面的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及政治环境,进而领略到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思想在文学现场

    思想在文学现场

    终南山所在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历史地理的显著标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实地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尤其是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所产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本书以终南山生态美学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现实路径。
  •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在场的每一位都跟我一样,非常关心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冠军文化。(2)中国的每个知识分子应该不断地思索:中华文化,这个曾经是冠军的文化是不是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又变成一个冠军的文化?(3)一个强势文化指的是什么?强势文化指的无非就是经济基础好。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现代化。即使这样,我们还要努力,争取自己文化的核心价值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到那时,我们今天的讲坛所追求的冠军这个奖杯就会有机会回到我们的手中。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一点都不呆

    我一点都不呆

    荒和不朽为什么是死敌?洪荒中的众神都去了哪里?妖帝,道尊,佛主,都是何人?不朽,又是什么?当号角再次吹响,他站在万军之前,背后是伙伴兄弟。为了生存,为了尊严,为了希望和洪荒,战!
  • 追梦之侣

    追梦之侣

    Elise Roberts梦想成为一名流行歌手,却从高中毕业就留在了家乡,当了一名秘书。自从被解雇后,她的日子似乎变得极其无聊、毫无新意。带着自己心爱的吉他,Elise来到了纽约,成了一名服务员,但仍坚持在自由麦克风活动上献唱。一天晚上,她偶遇了魅力非凡的Dylan,他在一个声名渐起的乐队里担任主唱。除了魅力不凡,Dylan还很自大,Elise最初很不喜欢他。他们每晚在同一个自由麦克风活动场地上争夺风头,相互之间冲突不断,然而在这冲突中,他们之间暗暗滋生了更强烈的情感。正当Elise与Dylan陷入热恋之际,他们的梦想也成真了,一家著名唱片公司和他们分别签订了合约。
  • 玉石里的老1

    玉石里的老1

    好吧,在这个动不动就是得到重生,得到系统,得到修仙泛滥的年代,我却得到一个老妖精。“小林子,我要吃这个”这位堪比大学生年龄与身段的“老妖精”指着冰淇淋对纪林说到。“姑奶奶,那玩意是给小朋友吃的,您要注意身份”“那我们去玩30楼无降落伞蹦极吧”“吃!吃!吃!您只要不让我蹦极,我给您把这店买下来都行”别人都妥妥的大佬登场,我怎么就这么就得到这么个吃货老妖精!纪林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暴打富二代,堪称富二代的克星!
  • 农门锦绣

    农门锦绣

    一朝穿越,成为襁褓中的小婴儿,陆筝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什么?转眼又被亲生爹娘抛弃在农家?这回是真该哭了!农家又如何?本心仍在,照样可以踏出一片自己想要的锦绣人生!可是,她还没有准备好呢,只因为无意中听到了一个不该听到的秘密,却被无良的少年邻居逼着随他一道离开养父母、离开家乡。从此开启的人生,荆棘中伴着锦绣,可是,跟她规划的似乎越来越歪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绝品影后

    重生之绝品影后

    上一世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这一世定要把自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既然天都要我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活出另一番的风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围绕天台山,讲述了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与传说。
  • 噬界之兽

    噬界之兽

    “延伸到无限,啃食着世界的内脏;将能够燃烧的一切,吞噬殆尽掉。”这是一个出身不平凡的男孩与他的白龙一同走向世界的故事。然而他们所期待的这个世界正在腐朽崩坏,她的躯体感染了寄生虫。“这个世界已经无可救药,名为人性弱点的瘟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着;当最天真无邪的心灵被这瘟疫感染并腐朽时,其中孕育着的怪物会诞生……”注:本作主要走日常流,以角色们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同时还有上帝视角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