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8900000002

第2章 总序:难忘西藏岁月 弘扬老西藏精神(序一)

阴法唐

2010年金秋九月,雪域高原最美的时节,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张彦丽同志来到我家,将筹备成立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及出版《雪山的眷恋系列丛书》(即《西藏岁月系列丛书》)等事向我作了详细的介绍。张彦丽同志是1976年大学毕业进藏的知青,这个满族的后代和那些热血青年一样,在祖国挑选他们的时候,胸怀壮志,自愿报名去西藏当农民,后来又当教师、当干部,在西藏一干就是37年,是在西藏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老西藏”。介绍起他们在拉萨、成都召开《雪山的眷恋系列丛书》座谈会的情形,她特别激动。那些健在的十八军老同志,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座谈会,甚至有些人带病到会。他们谈到当年进藏时的情景,好多人热泪盈眶,感慨难抑。座谈会上,有的还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文稿,希望通过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这个平台,回忆建设西藏历史,弘扬“老西藏精神”,抒发他们对西藏的眷恋和关怀。

谈起一些老战士、老作家、老记者的现状,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时,我感慨良多。60多年前我们在进军西藏和雪山筑路时,战士们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他们不但要完成长途跋涉、开山修路那些超强度劳动,还要承受高山缺氧、交通不畅、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不少人提前结束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生命,有幸活下来的人也大多疾病缠身,但他们毫无怨言,青春无悔。作为进军西藏主力部队的一位领导成员,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我为这些老战士骄傲。他们当年听从党的指挥,进军祖国大陆最后一块未解放、条件艰苦的领土,为把西藏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为西藏人民流血流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与西藏人民一起长期建藏,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今天看到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战友们还像当年一样,心里始终想着西藏,爱着西藏,并为宣传西藏、为弘扬“老西藏精神”笔耕不辍,仍然在继续努力奋斗,我从心里往外高兴。张彦丽同志向我介绍完情况后,我建议她在协会成立后,要尽量多抽出时间去各地走访一下当年的老十八军战士,尽早地将老同志们的文集与采访记录搜集上来,她答应了。我也表示,为了这些老战士,为了蓬勃发展的西藏事业,我愿意为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做顾问,我老伴、首批进藏女兵李国柱同志也愿意多参与协会的一些工作,共同组织回到内地的“老西藏”们继续为建设西藏、为西藏人民贡献余热。

2010年9月20日,我和夫人李国柱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丛书座谈会。会上,在京30位老同志为丛书编撰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时隔三年之后的2013年5月,张彦丽同志带着样书设计稿再一次来到我家,兴致勃勃地告诉我,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了,并特别提到在原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德吉措姆同志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援助,期待已久的系列丛书可以面世了。虽然我已91岁高龄,但听到这个消息仍精神振奋,心里如同炎热的酷暑,热情洋溢、豪气顿增。协会尽管在经费困难、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工作,可还是有许多同志没采访到,他们深表遗憾。但我相信,有这么多热心同志的支持与关注,尤其是藏族同胞的高度重视,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这个平台,一定会为弘扬“老西藏精神”,为热爱西藏、宣传西藏、服务西藏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想到西藏的岁月,我的心里热乎乎的,这个序我不能不作,战友们的心愿我应该满足。

回忆起1950年进军西藏时,我是十八军五十二师副政委。在解放西藏昌都的战斗中,我们十八军五十二师分左中右三路进攻、迂回、包围昌都,我和师参谋长带着五十二师一个步兵团(一五四团)、两个直属连及青海一军骑兵支队,横跨四川、青海、西藏三个省区,15天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风雪高原上急行军1500华里。那个艰苦想起来就心颤。毛主席说“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为此,我们进攻、迂回、包围昌都的各路战士,除了背上武器,还要背上春夏秋冬的衣服、半个月的食品、帐篷及些许烧火的燃料或代用品,每人负重70斤,高原反应,几步一喘。部队断粮后几天吃不上东西,战士们被迫吃累死饿死的牛马,喝牛马血,吃生肉,最后吃兽皮,甚至连骨头和角都烧成灰烬填进肚里。因冻、累、病、饿等多种原因,许多战士痛苦之状难以描述,不少同志遗尸高原,活下来的也是九死一生。差不多有一半战士患上雪盲,短时间失明,无法看路,他们便把绑腿连起来互相牵着走;过河时,冰块在湍急的水流中划破皮肉,血流不断;有的战士腿伤化脓坏死,被迫锯断腿肢。一五四团和青海骑兵支队有不少是非战斗减员,骑兵支队的马死了一半多,骑兵变步兵。那真是冰山雪峰掩忠骨,马革未能裹尸还。但全师将士心里都明白:只要堵住敌军后撤拉萨的路口就是胜利。10月18日,我们100余名骑兵和100余名步兵比敌人早4个多小时抢先到达昌都以西的恩达,切断了敌军的西退之路,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我们终于取得了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领土的全面胜利。

翻书阅卷,历史风云一幕幕闪过。60年一甲子,岁月洗去了多少人世铅华,但“老西藏”们忠于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西藏人民,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简称“长期建藏,两不怕;艰苦创业,守法纪”),加上以后中央提出的“五个特别”的“老西藏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理念和实践说明,“长期建藏”的“老西藏精神”,不仅适用于外地去西藏的同志,也适用于西藏本地区的同志。去西藏的同志,无论是解放西藏去的,或是调进西藏去的,还是支边去的,援藏去的,都统称是进藏干部吧。“长期建藏”除本地区多数同志外,不是一定要干一辈子,一定要死在西藏,是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由组织决定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无论在藏多久,都不要抱临时观点,应付差事,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都要从热爱祖国、热爱西藏出发,在思想上长期着眼、长期打算,行动上老老实实、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我第二次调离西藏后,虽然还在解放军第二炮兵、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和执行中央领导机关交办临时任务共一二十年,但仍和那些“老西藏”一样,念念不忘西藏。并想在有生之年,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为西藏做点事,首先对几件遗留问题要设法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和呼吁给西藏修一条铁路。这是从在西藏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时起就呼吁的。没有铁路,西藏便没有发展,就“大富”不起来。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筑路大军的努力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西藏人民的支持下,这个愿望实现了,也圆了我几十年来想坐着火车回西藏,看望西藏父老乡亲的梦。二是从自己做起,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支持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为追赶先进地区的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文化教育是民族文明和民族素质的基本要素,西藏发展缺少的是本民族的科学文化人才。为此,我从自己家做起,多方筹措资金成立“阴法唐西藏教育基金会”,我们的家庭也继续在这方面再做贡献。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这些进藏时间早,经历过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国防甚至以后阶段的实践者,很想把自身亲历、耳闻目睹及手中掌握的或能查到的资料,筛选、整理成文,作为出版物献给读者,使更多人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并解疑释惑。2008年,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等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支持下,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解放西藏史》一书。这部著作已先后三次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奖。现在,我和其他同志,愿意继续为党和西藏人民做贡献,我在这里借用进藏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的话,以表达我的心声:“我们活下来的人,只有更好地活着,至少是要争取活得更久一些,才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活着,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完成我们共同肩负的使命。”

祝愿《西藏岁月系列丛书》能够鼓舞更多的人,不忘革命前辈,弘扬“老西藏精神”,希望同志们继续组织编写出更多记录那些令人追忆、感人肺腑、具有震撼力的征程的优秀作品来。

2013年8月于北京

阴法唐,1922年7月生于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张里庄,中共党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同时被军委任命为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在此期间被选为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第三届政协主席。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

带家人牵头,多方筹措资金成立“阴法唐西藏教育基金会”,为西藏教育事业再做贡献;2008年,在中共党史研究室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等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支持下,牵头组织编写的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解放西藏史》,先后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三次大奖。

同类推荐
  •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特别妈妈

    特别妈妈

    本书精选作者多年来发表过的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数十篇,如中篇小说《特别妈妈》《回家》《走过那座桥》《天上有一片云》,曾获“安徽小说对抗赛淮河文学奖”。作者对现实的立体交叉式的视角观察,独特的调动艺术手段塑造新的正面文学形象的能力值得肯定,以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主题深刻,思力深沉,语言质朴清新、格调高雅。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热门推荐
  • THE BATTLE OF LIFE

    THE BATTLE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戏

    入戏

    13岁,就该有花季之姿。13岁,是女孩初现女儿香的年纪,是女孩蜕变的年纪。而她,小小的个子,干瘪的身体,皮肤还算白净,却透着不健康的蜡色,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张皇着恐惧,在巴掌大的鹅蛋脸上格外惹眼。她的手垂在身侧,不安的手指紧紧揪着衣服的下摆。正朝她一步步走来的男人叫莫良峰,是女孩的爸爸。男子止步,女孩怯弱地退了两步,身子不自觉地发抖。莫良峰笑得很和蔼:“莫非,从今以后这就是……
  •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为骨傲天的女儿

    成为骨傲天的女儿

    穿越到《OVERLORD》,成为不死王者安兹·乌尔·恭的女儿。迪米乌哥斯:“安兹大人,您的女儿快要出生了。”安兹:“女儿???”新书《波风水门出来一战》
  • 沙海1:荒沙诡影

    沙海1:荒沙诡影

    一组离奇照片让吴邪决定深入沙漠,派出探查的伙计却精神失常离奇失踪。寻找下发现失踪的伙计在少年黎簇的背上刻下了诡异的图案。吴邪执意邀请黎簇一同前往沙漠腹地古潼京。一行人在沙漠中竟被传说中会移动的海子带到了荒无人烟的白沙区,发现那片区域就是他们要寻找的死亡禁地,同时也是一个机密工程的遗址。卡车围住的海子,白沙下游走的神秘生物,在吴邪、王盟、黎簇陷入绝境之时,黑眼镜突然现身。他能否解救吴邪?解雨臣给了黎簇怎样的信息?闷油瓶留下的线索会是关键吗?这一切黎簇又会如何面对?
  • 绝世仙芒

    绝世仙芒

    一朝穿越成修真界小菜鸟,她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得仙府,入仙门,披着五行废灵根的外衣,漫步前行。筑基、结丹、元婴,看她如何一步步绽放出独有的仙芒。什么,天地封印?白幽璃怒了,敢挡我修仙之路“鸿冥,给我破了这天!”鸿冥半眯着眼睛:“主人,你太弱了!”------------------------------------------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女儿在父亲心中

    女儿在父亲心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网游之惑世妖罚

    网游之惑世妖罚

    全息网游《星界》,以真实度为百分百推出,星界就是另一个世界,所有的一切才刚刚开始。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大纲有问题,以及对于这篇有了某些新的想法,我打算对后面的剧情写法进行大改,算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写网游吧,但始终是一次尝试,所以不定时更新,
  • 你也穿越了啊

    你也穿越了啊

    白家二少名唤白溪岩,性格乖戾,不知何时有了个娘子,才十七岁,是名动天下的毒医。据说正对他恨之入骨。上完班只爱躺窝里看小说的女医生杜水萦很郁闷。穿越到邪祟横行的地方被人追杀不说,还遇到从中学时代就一直喜欢的人,莫名其妙成了他娘子。可是这人性格大变,再也不是她的白月光,她并不想要啊……
  • Legends of the F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