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4900000002

第2章 从小立志投军报国

第一节 乱世得子盼世昌盛

大清帝国已经被迫对外“开埠”的南方大港广州,蜿蜒曲折的珠江穿过全城。沿江帆樯林立,舳舻相接;两岸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已划入广州市海珠区)一个殷实人家,户主名叫邓焕庄,先祖原为东莞怀德乡人,至二十三世传焕庄,专营茶叶生意,曾经在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邓氏第十九世至二十四世族系表是:晋富(十九世),子积喜(二十世),积喜子成旺(二十一世),成旺生四子,分为大宅、二宅、三宅和四宅。大宅和三宅无资料可考。二宅景新,字映霞;四宅景能:他们都是邓氏第二十二世。景新子焕芬,字秋甫;景能子焕庄,字端甫:同为二十三世。焕庄的妻子郭氏于1849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日)生了一个男孩,此男孩也是他们夫妻的独生子。因为邓焕庄饱受世道黑暗和战乱之苦,殷切盼望邓氏家业昌盛,就给这个儿子起名为邓永昌;然而家业兴旺谈何容易,离不开时势和国运的大环境,故知情达理的邓焕庄又将其子改名为邓世昌。

邓焕庄为子起名希冀事业兴旺,家道昌隆,期盼时世好转,政治昌明,毕竟仅仅是主观愿望。客观的情况是:这个孩子对家庭来说是“生不逢时”、命运不济,但对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却是生得其时、才为世出。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像彗星行空,凤凰赴火,发出了绚丽夺目的奇光异彩。

邓世昌少年时期,帝国主义接连不断地入侵,他目睹外国侵略军在广州街头横行霸道,欺压中国人。鸦片的侵袭,使茶叶生意大为萧条,邓氏家境每况愈下。

第二节 少年萌发报国宏志

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列强用舰炮轰开中国大门,先是“五口通商”,继而扩大到沿海各重要港口。南面的广州和中部的上海是他们进行经济、军事侵略的桥头堡,因此,这两地的中国商民受害最深。

邓世昌的祖父景能公,早年经营茶叶。开始阶段,生意兴隆,家业发达。自从英人输入鸦片之后,中、英贸易逐渐发生变化,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茶叶虽仍是清国对欧洲的大宗贸易物,但渐趋衰颓。特别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战火,更是日益萧条。老掌柜景能公心事重重,不时摇头叹息,为生计犯愁。少掌柜邓焕庄,更是思虑无策,夜夜忧叹。他听说上海商贾云集,出口额大,决意往沪上一走,投奔朋友,再起商号,拓展茶业。于是将此心事向老父诉说。景能公斟酌良久,终于允可。邓焕庄自幼随父经商,深谙茶道,颇为得法,去了几趟上海后,便在那里租屋开了一个小茶行,稳步扩大经营资本与规模。其时上海虽然亦与广州一样,遭受外夷侵扰,列强瓜分,但与粤地比较起来,时势稍为平和些。更因其四通八达,物源丰盛,且城市不断扩大,人口速增,所以商机较多,经营茶叶优于广州。

邓世昌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一天,他路过街头摊市,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山民,正在吆喊出卖树苗:“好树种,苹婆树,紫荆树,栽种庭院最合适……”邓世昌自幼好读古诗,酷爱书法,虽小小年纪,已打下深厚的古文底子。当他听到“苹婆树”三个字时,顿时想起战国著名文学家宋玉的《风赋》中的句子:“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唐李峤《风》诗:“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更有曹寅“争似苹婆双院里,挥毫日日醉春风”的诗句。他情不自禁地说:

“家院里种上一棵苹婆树,一棵紫荆树,绿阴婆娑,清风拂面,然后临窗挥毫,岂不令人陶醉?”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将其买下,兴冲冲地背回家中,在院子里挖了两个深坑,将其种上。就在他培土浇水即将完毕之时,家仆出来呼唤道:“少爷,老爷有事找你,我在书房客厅寻了个遍,想不到你在这里!”

邓世昌立即洗手,掸掉身上尘土,正冠、整衣,到厅堂里去聆听父亲教诲。

世昌向父亲鞠躬、问安之后,焕庄说道:“世昌,你已完成小学学业,不能长久囿于家乡一隅之地,应多见世面,长见识,我想把你带到上海去就读。”

世昌听后,喜上眉梢,恭敬地说:“父亲所言极是,孩儿早怀远行之志,今日能如愿以偿,定不辜负父亲期望。”

焕庄高兴地说:“好啊,明日你随同为父去沪,抓紧准备书籍、行李去吧!”

世昌欣喜异常,雀跃而去。

焕庄觉得,无论将来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还是从事别的事业,都必须学习洋文,进而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知识。这在把英语当作“蛮夷之语”的当时来说,是惊世骇俗的。当他携世昌到了上海之后,先让他进了一个教会学校,师从欧人学习英语。世昌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极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与洋师对话,并能看阅英美原版书籍。洋师对他赞赏有加,十分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

世昌身材不高,性格沉毅,状貌雄健,无论读书、做事,都是专心致志,心不旁骛。来到上海已近半年,他一直埋头读书,几乎“足不出户”,与外面喧嚣热闹的花花世界仿佛隔绝。第一学期学业完成后,有短暂的假期,加之“外师”要回国探亲,所以有了一点空闲时间。于是他利用这一机会,游历上海。他常到外滩,看到沿江一幢幢鳞次栉比的西式楼房,全是英、俄、美、法等国的领事馆、教堂和各色各样的洋行;黄浦江边,看到挂着各种旗帜的外国军舰在中国海口、内江任意进出,横冲直撞,畅行无阻,不禁萌发出以保卫国家为己任的念头,慨然兴叹道:

“中外通商日盛,外舰来华日多,中国的弱点都被外人探知,假使中国不用西法建立海军,一旦强邻肇衅,何以御之?”(《海军实纪·邓壮节公事略》)

从此,他蓄志投身海军,这就决定了他后来所走的生活道路。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强邻肇衅,何以御之”的慨叹,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一位十二三岁少年发出的,特别是以敏锐的眼光忧虑“强邻肇衅”,实属可贵。当时处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朝廷惧怕的是欧美列强,没把还未勃兴的东邻日本放在眼中,昏昏然高枕无忧。直到十来年后,日本公然并吞琉球,出兵侵占台湾,才看到“强邻肇衅”的危险,引起朝廷哗然。

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中国人被殴打、欺凌和任意监禁,几乎天天都有,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据邓世昌长孙邓小鹏回忆,他曾听父亲说过祖父邓世昌小时客居上海滩的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三道头’(外籍巡捕)毒打拉车工人,他看不过去,出面劝阻:‘不要这样,你晓不晓得这到底在中国!’那个‘三道头’却回答说:‘你晓不晓得这是在租界!’反而弄得他无言可答。”这次目睹,对邓世昌刺激很大,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沉重压迫,进一步激发他树立强我中华的宏伟志向。

第三节 投笔从戎献身海军

邓世昌少年时代,正是国家和民族危机空前加剧,那些“放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加强海防建设的时期。关心经世之学的邓世昌悉心研读了魏源的《海国图志》,开启并给予他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明确地阐述了作书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全书字里行间充满着魏源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魏源尖锐指出,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完全是清统治者昏聩造成的恶果。面对顽固派用反对“奇技淫巧”的滥调来反对“师夷长技”,他愤怒地痛斥道:圣人造舟制楫,以济不通;制弦剡矢,以威天下,难道也是“形器之末”?凡有用之物,“夺奇技而非淫巧”。如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奇造化,通神明,无非竭尽耳目心思之力,以利国家和全民所用。

魏源认为其正确态度应该是“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此即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

“夷之长技”是什么?魏源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主张在中国设立兵工厂、造船厂,并学习西方练兵之法,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魏源还认为,学习夷之长技,不局限于武器装备,西方的“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舟、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都在学习和制造之列。《海国图志》中,也反映出了魏源明显的发展民间资本主义的思想倾向,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机械”者应予鼓励,此论邓世昌也很欣赏。

魏源还指出:“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养兵练兵之法亦值得我们学习。西洋之兵“刀械则昼夜不离,训练则风雨无阻”。如果“无其节制,即仅有其船械,犹无有也;无其养赡,而欲效其选练,亦不能也”。因此他认定西方的饷兵之厚,练兵之严,驭兵之纪律,为绿营水师对症之药。认为治绿营水师,必须“精训练而严节制之”。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先筹养兵”。这些思想,后来成为邓世昌带兵训练的准则之一。

邓世昌读书,不是囫囵吞枣的全盘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领会其精神,吸取其精华,摈弃其片面性或偏见。他对于魏源提出的“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的主张,认为这只是敌强我弱、实力悬殊状况下御敌的权宜之计,不可作为长期的海防之策。他对书中指出的“江夷东驶之舶,遇岸争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这段话写了眉批:

欧罗巴诸国,越七万里而遍于中土,非偶然也。盖四海之内,其帆樯无所不到,凡有土有人之处,无不睥睨相度,此乃真正海上强国也。若我绿营水师能横渡大洋抵泰晤士河口,何用守珠江、长江内河以御敌?

这是邓世昌后来极力主张的“邀击强敌于外海”战略思想的萌芽。

邓世昌还喜欢古往今来的军旅诗,那些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的诗篇常常成为他练习书法的内容。一天在学西语后的课余,他用楷体写下了李贺《南园》诗的第五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接着,以草体挥写了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在写到最后两句作结时,他心情激荡,托诗言志,使书法刚劲有力,神采飞扬。正在此时,他的父亲焕庄默默地进来观看,他竟未觉察。

“写得好,有了长进!”父亲连连点头,表示称赞。

邓世昌不好意思地搁笔,向父亲请安。

邓焕庄通过世昌书写的两幅字,仿佛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问道:

“莫非孩儿要弃科举仕途,怀投笔从戎之志?”

邓世昌见父亲既然已经点破自己久存胸臆的夙愿,便大胆进言道:

“科举仕途实为摧残人才的千年枷锁、无形杀手,多少人皓首穷经,结果乃是秀才到顶。龚公、魏子、左氏都是旷世奇才,却累试不第,前车可鉴,儿不能重蹈其覆辙而虚掷平生。”

邓焕庄本是个开明通达之人,加之长期生活在与洋人通商的广州上海,思想观念转变较大,觉得觅生之路不如经商,原来就不打算让世昌去读书做官,只是没想到他要去从军。自己经营生意多年,本来希望有个接班人和帮手,但看到市面萧条,从商艰难,也就改变了初衷,便说道:“人生贵适志,不必苟于名利,为父遂儿所愿。”

邓世昌喜出望外,向父亲出示近几年来他用心收录的朝廷重臣的言论,即他们赞成在中国创建坚船利炮体系,邓焕庄细读了之后,频频点头赞许,叹为远见。此后,邓世昌遂坚定了干海军保卫祖国海疆的志向。

第四节 毅然报考船政学堂

1866年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上奏称:要想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要想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中国屡遭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在于海防的极端薄弱,“若纵横海上,彼有轮船,我尚无之,形无与格,势无与禁,将若之何?”所以“此时东南要务,以造轮船为先著”。

当时,中国自己设厂造船,困难重重,从选择厂址到解决机器、技术、经费、驾驶、养船等,无一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左宗棠在奏折中都一一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清朝政府谨慎地同意了左宗棠的意见,并允准将闽海关四成结款四十万两白银作为创办福州船政局的经费。

造船与学造船、学驾驶并重,是福州船政局的一个重要特点。左宗棠把“学”视为船政局成败的重要标志。在左宗棠与洋人日意格商定的创办船政局保约中,规定了创办学堂与教授制造、驾驶知识的内容。

接替左宗棠办船政的沈葆桢为船政学堂取了个文绉绉的名字,叫作“求是堂艺局”,办得有声有色。不管起什么名字,此对建设近代海军说来,“是为中国防海设军之始,亦即海军铸才设校之基”。

学堂开始招生时,设想的生源主要为本地资质聪颖、粗通文字的寒门子弟。他们难免为贪图食宿免费和每月四两的饷银而来。所以事前明确规定:既来之后,则不许利用艺局的免费教育,私自准备参加科举。因为在科举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破天荒建立的军事技术学校对士子的吸引力不大。由于生源不足,后来把招生一直扩展到广东、香港一带。报名者必须将三代名讳、职业、保举人功名经历填写保结,并要取其父兄及本人的甘结。第一次招生考试的试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

首次招生共录取严宗光、罗丰禄、林泰曾、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黄建勋、蒋超英、叶祖珪、邱宝仁、何心川等几十个人,年龄都在12岁至15岁。由于人数不足,决定再从广东和香港招生,并把年龄要求放宽。

邓世昌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禀告父亲,要求报考。开明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邓世昌回到广州,参加考试,成绩优秀,顺利录取。此次考取的除邓世昌外,还有张成、吕翰、叶富、林国祥等人,皆已学过英文,基础较好。1867年1月6日,学堂正式开学。此时校舍未成,便假城南定光寺(白塔寺)的空房做教室。

艺局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其基本精神是促使他们进取。为此,制定了《求是堂艺局章程》,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这是中国近代军事学堂的第一个章程:

一、各子弟到局学习后,每逢端午、中秋,给假三日;度岁时于封印日回家,开印日到局。凡遇外国礼拜日,亦不给假。每日晨起后、夜眠前,听教习洋员训课,不准在外惰游,致荒学业。不准侮慢教师,欺凌同学。

二、各子弟到局后,饭食及患病医药之费,均由局中给发。

三、各子弟饭食既由艺局供给,仍每名月给银四两,俾赡其家,以昭体恤。

四、开艺局之日起,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其学有进境考列一等者,赏洋银十元;二等者无赏无罚;三等者记惰一次。两次连考三等者戒责;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其三次连考一等者,于照章奖赏外,另赏衣料,以示鼓励。

五、子弟入局肄习,总以五年为限。于入局时,取具其父兄及本人甘结,限内不得告请长假,不得改习别业,以取专精。

六、艺局内宜拣派明干正绅,常川住局稽察师徒勤惰,亦便剽学艺事以扩见闻。其委绅等,应由总理船政大臣遴选给委。

七、各子弟学成后,准以水师员弁擢用。

八、各子弟之学成监工者、学成船主者,即令做监工、做船主,每月薪水照外国监工、船主辛工银数发给,仍特加优擢,以奖异能。

求是堂艺局不久后便迁往马尾,这时艺局已分为两部分,但还未有确切名称,通称“法语学校”和“英语学校”。前学堂、后学堂正式名称的出现,第一次见于1873年12月7日《船工将竣谨筹善后事宜折》,称:“前学堂习法国语言文字者也……后学堂习英国语言文字者也。”从此即为中文资料所沿用。前者包括造船、设计专业和学徒班,后者包括驾驶、轮机专业。

福州船政前、后学堂的开办,是中国近代史上标志文明进步的重大事件。它是第一次“官办”新学,聘请的是蓝眼珠、黄头发、高鼻梁的洋人执教;念的是叽里呱啦的“蛮夷之语”;研制的是向来被封建士大夫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和“至愚之器”……中国最早发明的指南针,不再是用来看风水的工具,而是被洋人精制成可以用来在汪洋大海上准确导航的罗经了;火药更不仅仅是用来制爆竹,而是装入了威力巨大的炮弹中。

被洋人痛打之后的中国开始清醒,一代莘莘学子从头学习,谦恭地向洋老师求教,邓世昌便是其中一位出类拔萃者。

课堂教育,仅是海军教育的第一步。要成为合格的海军军官,还需要经过练习舰的实习。如同沈葆桢所说:“出自学堂者,则未敢信其能否成材,必亲试之风涛,乃足以觇其胆智。否即实心讲究,譬之谈兵纸上,临阵不免张皇。”1869年,沈葆桢派员到香港、南洋一带购置轮船,没有找到合适的。次年夏天,船政局“福星”轮下水,沈葆桢打算将其改成练习舰,可是“福星”轮太小,难以容纳多人。直到年底,才在福州购得德国三桅夹板船“马得罗”号,易名“建威”号,按照军舰式样改造。“建威”号长38米,宽8.2米,排水量475吨,虽然使用多年,但船的木料很好,做工也很讲究。二层舱内,能住百余人。这是船政学堂拥有的第一艘练习舰。

第五节 出类拔萃上舰任职

福州船政局的首批毕业生,经过了两至三年的海上实习,确定了分配的去向。1873年12月,沈葆桢在五年限满之际,除奏请继续造轮船外,还根据“日起而有功”,“循序而渐进”的精神,提出派学生分赴英、法学习,“窥其精微之奥,宜置之庄岳之间”。建议从前、后学堂中,挑选天资颖异而学有根底的学生,出洋学习驾驶和造船,以便推陈出新,练兵制胜。这样,三五年后,“有外国学成而归者,则以学堂后进之可造者补之,斯人才源源而来,朝廷不乏其用”。这是一个选拔提高人才的重要途径。

还有一个当务之急就是,此时船政局已经有了几艘舰船,这些舰船有的是向德、英购买的(如“建威”舰),有的是船政局自造的(如“福星”轮)。海军始建,就这么一点家当,必须挑选成绩优异、身体健壮、实习时表现出众的佼佼者上舰任职,要挑选已有能力驾舰蹈海的“致用”之才。第三类是学习成绩好而身体差的学生,不能人厂上船,就到学堂担任教师。这样的分配方针原则,真可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了。

邓世昌在船政学堂攻读五年,自始至终奋发学习,自强不息,各门功课考核皆列优等。“凡风涛、沙线、天文、地理、测量、电算、行阵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正因为如此,沈葆桢很看重他,称赞他是船政学堂中“最伶俐的青年”。尤其是在随“建威”舰到南洋的实习中,邓世昌表现出实际驾驶、管理舰船的很高的素质和技能,深得外教的好评。加之邓世昌年龄在同学中偏大,比较稳重和老练,沈葆桢就于1871年底派他去管“建威”号兵轮。邓世昌上舰以后,“执事惟谨”,以身作则,爱护士兵,深受人们爱戴,在部属中享有很高威信。1874年,沈葆桢对他奖以五品军功,并派充任“琛航”舰大副、“海东云”管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海军舰长亦用此称)。时年,邓世昌25岁。他是船政局的毕业生中最先冒尖、最早在舰船上任职者之一。与他同时或稍后任职的第一届毕业生还有:张成先后任“海东云”“靖远”管驾,吕翰任“长胜”“振威”管驾,叶富任“海东云”管驾,林国祥任“琛航”管驾,林泰曾任“建威”大副,黄建勋任“扬武”正教习,方伯谦任“伏波”正教习、“扬武”管驾。

沈葆桢离任之后,由丁日昌总管船政局。福州船政局派学生出国学习一事,最后由李鸿章与丁日昌、吴赞诚等人函商筹议,于1877年1月提出选派船政局学生出洋肄业章程和上奏清廷。根据这个奏折和章程,李凤苞于1877年2月到福州船政局,挑选去法、英学习制造和驾驶的学生。3月31日,李凤苞带领船政局首届出国学生,乘船政局“济安”轮去香港,4月5日改乘外国公司轮船西行,分赴英、法学习。

这批出国人员中,除华、洋监督外,有随员马建忠,文案陈季同,翻译罗丰禄;学生除已在法国的魏瀚等2人外,还有学制造的郑清廉等12人,艺徒裘安国等4人,学驾驶专业的刘步蟾等12人,共30人。马建忠、陈季同和罗丰禄三人,既是工作人员,也是学生,加上他们是33人。随后,李凤苞和日意格认为:“艺徒人数尚少,不敷分拨”。船政大臣吴赞诚根据李凤苞等人“添加艺徒,俾便分习”的意见,将同年十月随洋员斯恭塞格去法国的5名艺徒,留在法国学习。这样,福州船政局首次派往英、法的留学生共有38名。这批出国学生的选拔采取保质勿滥的方针。《船政学生出洋肄业章程》说:“选派生徒,应由监督溯查考绩,详加验看”,严禁选派不应出国学生滥竽充数。对此,《章程》特别规定:“如有不应出洋,滥收带往,不能在官学官厂造就以致剔回者,其回费由监督自给。”

这批被选拔的学生,大都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质量是比较好的。据不完全记载,学制造的14人中,都是前学堂的首届学生;学驾驶的12人中,除萨镇冰、林颖启是后学堂二届学生外,其余10人都是首届学生。此外,文案陈季同是前学堂的首届学生,翻译罗丰禄是后学堂首届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如魏瀚、刘步蟾、林泰曾等人,早被沈葆桢以“其工学习有年,其才均堪造就”,于1875年派随日意格西行出国考察;有的如吴德章、罗臻录等人,自己还独立设计制造过“艺新”轮。因而,吴赞诚称赞说:“本中华杰出之才,收庄岳数年之益,习英学者可期为良将,习法学者可望为良工。”

根据邓世昌的全面素质和表现,完全可以选入出洋留学之列,只是因为带船人才紧缺,才让他在国内风涛海浪中锤炼。事在人为,邓世昌虽然未正式出国学习,但他作为海军良将,素养仍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李鸿章等人几次派他出国去接收新舰。邓世昌在出国接舰过程中,抓紧机会,虚心好学,弥补了未在国外深造的缺憾。

同类推荐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拔剑举义讨袁护国的蔡锷

    拔剑举义讨袁护国的蔡锷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毛泽东历史瞬间

    毛泽东历史瞬间

    本书是以人生历程关键瞬间为结点对伟大领袖的一身进行系统全新的解读,以一个篇章、一个线索、一段历史,来展现时代风云的来龙去脉;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翔实的史料,再现伟大领袖的心灵轨迹和贯穿其中的作用。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热门推荐
  • 传神行纪

    传神行纪

    天元纪,一个伟大的纪元。众生之神,他们的末世若是来临,当然也会选择接班人。神之所选,必有深远寓意,非凡夫俗子所揣度。就好比,平凡村落看星星的长歌,他只是在河边放了一条鱼。这样,就被选中了?会这么随意吗?当然不可能。九尾灵狐,神选之子?并不平凡的长歌。本书讲述的是浩劫动荡过后的天元大陆,一个由契约衍生的传神故事,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 被告无罪

    被告无罪

    4月2日这天,天气出奇的好,总让人想痛痛快快地做些什么。三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三平市钢铁厂道口星辰网吧前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网吧门口有一棵被霜打得不成样子的紫荆树,顶上那些狰狞地指向天空的干枯的树枝像老人没有水分的手。与此不太相称的是枯枝与树干交接的地方却旺盛地长出了茁壮的绿叶,像少年的头发生机勃勃。网吧前环城路上奔跑着的是能够把空气变得很糟的车子,以及人行道上乱穿衣服的男男女女。很显然,三个男孩对眼前杂乱的景物不感兴趣。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祖与占:夏日之恋

    祖与占:夏日之恋

    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德国人祖和法国人占成为了敌人,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法国经典爱情电影原著小说,张小娴、亦舒、李安、张国荣……全球文艺青年挚爱的怀旧之作。如果你愿意,老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史上最唯美“三角恋”,爱情题材的经典教科书。
  • 腹黑总裁逮娇妻

    腹黑总裁逮娇妻

    天哪,是不是最近看我苏小若太辛苦了,居然开这种玩笑?男朋友劈腿找上舍友?一夜情?闪婚?我靠,虽然我偶尔会骂骂上帝,但也不用这样玩我吧?苏小若:苏氏集团的千金小姐,却因对商业联姻的抗拒独自求学,隐藏身份与美貌,只为尝尝纯粹的爱情.不想,男友竟因宿舍能让他在毕业后提供稳定而收入高的职位将她抛弃.欧允煜:亿万身家,却独对她一往情深,那一瞥,那一眼,却叫人从此甘愿沉沦.一夜之后,遍处寻她,却在一场商业舞会看见了她,从此,一张情深的大网便向苏小若扑来.片段一:衣服到处都有,凌乱的床单,还有.头下的那个人肉枕头,腰上的那条手臂,身上斑驳的痕迹.苏小若在不明白,她就不是现代人了.来不及多想,甚至连看床上男人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捡起地上的衣服胡乱穿上,拎起高跟鞋,踮起脚尖,溜了.片段二:“你哪位呀?大叔,别想用美色来勾引良家少女,虽然你长得不赖,但我对你这种人最讨厌了,自以为长的天下无敌就可以乱发情.”“小若,看来你还没彻底安分下来,看来我今晚是不能’身下’留情了,嗯~”某女顿时泪流满面,拜托,我温柔的Bos哪去了?肿么会这样?禽兽,一夜五次还不消停.片段三:某男将某女手中的孩子抢过交到管家慧姨手中,并说道:“把他扔到婴儿房里,他是男子汉,要自己睡的。”慧姨嘴一抽,暗道:明明是吃自己儿子的醋了,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小少爷才六个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少爷已经几岁了呢.
  • 开挂散财系统

    开挂散财系统

    自从厉日阳得到逆天王牌宝箱系统!从此开启了散财装逼之路。烦请各位静静的看我装逼散财。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南山永存愿你如初

    南山永存愿你如初

    南晴本是一名学生,却未曾想自己竟搭上如此奇妙的事物,谜团逐渐揭开,南晴也越来越清楚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 王妃泽被天下

    王妃泽被天下

    天帝忌惮洛神族,遂以莫须有的罪名灭洛神族,封印洛神族记忆,迁移洛神族至低等大陆孤岛,世代不得出!天帝自以为高枕无忧,其实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棋子。神界之上虚天界:天道平衡,万物生死循环?不,很快我虚天界就会超脱生死,凌驾于天道之上……她,沈灵玥,异世灵魂,洛神族绝世天才,天选之人,肩负使命而不自知。他,朝日帝国三皇子,受封曦王,绝世天才。应运而生!一个容颜倾世,一个玉树临风!一个智计百出,一个冷酷腹黑!当二人相遇,是火星撞地球还是百炼成钢化作绕指柔?与天帝斗,与虚天界斗!一次次历尽生死,一次次浴火重生!演绎了一出慷慨激昂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间佳话!!!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