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200000002

第2章 桂系何系

桂系是国民党内最顽强的政治派别,杂牌军中最能打的军事集团,它的发展史颇有几分悲壮色彩。

广西偏处边陲,山寒水瘦,地瘠民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穷省,自康熙年间财政就不能自给。至于清末,朝廷昏聩腐败,官府横征暴敛,广西越发一贫如洗。走州过府,但见八桂之境烟毒横流,饥民遍地。民不聊生便会铤而走险,卖牛买枪,落草为寇,出没于险山恶水间。因而,广西不仅以穷著称,且以多匪闻名。其中一个叫陆荣廷的绿林首领枪法甚精,聚啸山林多年,打家劫舍,专以法国人、安南人为敌。官府屡次进剿,均无功而还,无奈之下许以高位,将他招了安,然后以匪治匪,命陆荣廷率领他的那帮喽啰们进山剿匪。陆荣廷当上了管带,嘴脸立刻就变,不遗余力地效命官府,因剿匪有功,连年升迁。到辛亥革命时,陆荣廷竟爬到广西都督的位子上,与其妻弟谭浩明、姻亲沈鸿英等地方军阀称雄一方,形成桂系封建把头式的家长制专制统治。

史称旧桂系。

旧桂系鼎盛时期,兵力逾10万之众。广西贫瘠之地,凭它一省的财力,根本养不起如此庞大的军队,所以桂军只有靠掠夺或就食邻省来生存。最为桂军垂涎的邻省,就是富庶的广东。

1916年,陆荣廷趁护国讨袁之机发兵广东,驱逐军阀龙济光,将势力扩展到粤境,当上了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欲望由此愈加膨胀,匪劲大发。为了巩固桂系在岭南的势力,他竟然勾结云南军阀唐继尧改组军政府,挤走了孙中山。

1920年的夏天,孙中山发动驻闽陈炯明部返粤驱逐桂军,从而爆发了粤桂战争。粤桂军将领间原就多有摩擦,加上桂军久驻广州,盘踞一方,偷安数年,将惰兵骄。粤桂之战打了不到一个月,陆荣廷便一败涂地,夺路逃回广西。次年,孙中山重新开府广州,令陈炯明、许崇智率粤军分路入桂,讨伐陆荣廷。

6月,粤桂战火再燃;9月,桂军全面崩溃。

但是,当时谁也不曾料到桂军的这次败北,倒成了广西几位青年军官崛起的契机。

桂军溃退到桂南时,林虎部手下有个统领叫李宗仁,不甘被粤军收编,带着两营人避入六万大山,靠收罗桂军零散部队,将势力发展到两千余人。

1924年6月,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李宗仁与原桂军模范营军官黄绍竑、白崇禧扯起“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旗帜,联手兴兵,以寡敌众,先打垮陆荣廷部,再歼沈鸿英主力,继而回师迎战入桂的滇军。经昆仑关和沙浦两大战役,桂军彻底击败两万滇军。

不出3年,称雄广西十几年的军阀陆荣廷、沈鸿英、谭浩明等,竟被几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一翦除,统一了广西,令天下大惊。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核心的桂系从此崛起,也称新桂系。

1926年初,两广正式统一于国民政府号令之下。是年3月,广西2个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白崇禧任参谋长;辖9旅21团及炮兵、工兵2个营,共4万余人。自5月中旬始,李宗仁率第7军5个旅12个团陆续北伐,另9个团留守广西。

桂系部队攻两湖,战江西,所向披靡。

及至当年11月肃清江西之敌以后,革命军已控制粤、桂、湘、赣、鄂、闽、黔7省,击破中国最强横的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西北军阀冯玉祥、阎锡山宣布加入革命;川、滇、黔省纷纷换旗易帜,归顺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军扫荡东南,剑指中原,气焰之盛,一时无两,大有传檄而定之势。

但是,凯歌声中革命阵营内也暗潮涌起,党权、政权之争日益尖锐。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支持和策划下,终于撕破伪装,在上海发动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26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史称“宁汉分裂”。

然而,在对汉用兵问题上,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意见相左,力主借清党讨共,继续北伐,与汉妥协。随着矛盾日趋尖锐,逐渐公开,桂系遂有去蒋之心,继而又生问鼎之意。至8月,桂系在何应钦的赞同下公然示好武汉政府,借以逼蒋下野。

8月12日,李宗仁、白崇禧联名通电:

汉口汪主席、谭主席、孙部长、唐总指挥、九江南昌程总指挥、朱总指挥、张总指挥、鲁军长、陈公博先生勋鉴:

本党前因共产党之挑拨离间,陷宁汉两方情格势禁,日入险恶,致令北伐大局,坠于垂成,回溯之余,令人心痛。今诸公毅然清党讨共,是护国救党之忠诚,已与宁方一致,仁、禧等之希望汉方同志者得矣,其他党内一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而介公以其所抱清党去鲍之目的已达,对于总揽戎机之权,交军事委员会接收,惟是军阀之淫威尚炽,北伐之全功未竟,党内政治问题,亟须推诚计议,迅谋解决,合宁汉全力,一致北伐,以完成总理之遗志。诸公爱党护国,素所钦崇,进行方针,乞速电示。仁、禧等只听不倚,别无成心,特电达,立候明教。

李宗仁、白崇禧同叩文(十二)戌于南京印

当晚在南京,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等再次劝说蒋介石:军阀孙传芳部正在江北虎视南京,如再西与武汉为仇,徒招两面受敌,只有接受冯玉祥的调停,方能集中兵力对付直鲁军。

蒋介石见将领们与己意见不合,要挟道:“如果你们一定要和的话,那我就必须走开。”

白崇禧马上接住他话茬儿说:“总司令能离开一下也好,等我们渡过目前难关后,再请总司令回来行使职权。”

蒋介石一惊,扭脸去瞅何应钦。何应钦装聋作哑不吭声。

蒋介石气得话都说不囫囵了:“好,好……就这样吧!”

是时,第一集团军所辖12个军35个师另3个旅,共编为3个路军。第1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第3路军总指挥李宗仁;第2路军总指挥由集团军总司蒋介石兼,白崇禧代,实际由白崇禧指挥。李宗仁、白崇禧是一向不大听招呼的,可是连素来视为亲信的何应钦屁股也坐到桂系那边去了,蒋介石这个集团军总司令还当得下去吗?

蒋纬国总编著的《国民革命战史·北伐统一》第3卷记载:“8月12日,蒋总司令为促成党内团结,继续北伐,不惜牺牲个人名位,宣告引退。蒋总司令引退之前,将军事委诸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三总指挥。”

14日,白崇禧领衔,与桂系第7军夏威和刚扩编的第19军军长胡宗铎从芜湖联名通电武汉政府汪精卫等,进一步逼宫:

现在总司令驱共目的已达,不愿以个人关系,陷党国于危亡,经离宁赴沪休养,总司令职权交由军事委员会接收。伏思党国分裂,北伐之师,至鲁豫而中道折回。凡我同仁,良心深痛。现双方所争持者,皆不成问题,亟应继续努力,完成革命之功,致因争持期间所发生之诸问题,而必须先决者,仍由宗铎代表赴浔,与诸公面商,尚希约期电复为祷。

16日,蒋介石通电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28日,与张群等人东渡日本。

蒋介石下野,让何应钦满心快意,说:“蒋是自己要走的,他走了很好,从此我们也可以爱一爱国家。”

白崇禧更是兴奋:“革命是大家的事,蒋走了很好,我们大家联合起来做革命工作,少了他,我们一样可以做。”

成功倒蒋,使桂系第一次在国民党内显示了它不可低估的政治能量和军事实力。蒋介石去职后,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共同主持南京政府军委会,签署发布所有军令。

李、白、何三人共同指挥,接连取得龙潭战役和讨伐唐生智的重大胜利。接着,三人又运用政治手腕,拉拢分化武汉政府要员,孤立汪精卫,逼其通电下台。9月,李、白、何进而联合西山会议派,操控了宁、汉、沪三方代表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代行中央职权。倒蒋以来,桂系势力至此达到顶峰状态。

然而,国民党内部的主要矛盾也由原来水火不容的蒋、汪两派对立,转化为被逼下台的蒋、汪两派同桂系的斗争。

1927年间,最能搅浑中国政治这汪水的,除了蒋介石,就数汪精卫了。是年8月,汪精卫指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和第4军军长黄琪翔借口追击南昌起义部队,由江西率部南下广东。乘广东省政府主席、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所部在潮州、揭阳与南昌起义部队激战之际,张、黄部顺利进抵广州。10月29日,汪精卫由港返穗,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的名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联席会议,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与南京特委会对抗。与此同时,他与死对头蒋介石在反对桂系的基础上勾结起来,合谋密约,同时复职: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汪精卫复任国民政府主席。

11月17日凌晨,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发动政变,改组李济深广东省政府。

《国民革命战史》称此事件为“广州张黄事变”。

12月3日,国民党二中全会预备会在上海召开,原定会议内容是讨论废除南京特委会的问题,结果会议开始没多久,代表们的话题就转而集中到“广州张黄事变”问题上,汪精卫顿成众矢之的。领头批汪的,就是李济深。

此人也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当过陆军大学教官、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兼第4军军长,带出一批名将。可汪精卫竟然唆使他的老部下张发奎、黄琪翔等,端了他的老窝子广州。“此恨绵绵无绝期!”预备会上,他与李宗仁、孙科、谭延闿等坚决主张追究汪精卫等主使张、黄叛变案。而汪精卫一派的驻粤委员王法勤等,则猛烈攻击南京特委会。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蒋介石则摆出中立调停的姿态,从中斡旋。当双方僵持不下时,便都想讨好蒋介石。12月11日,第4次预备会议上,汪精卫突然提出请蒋介石复任总司令一案。提案获得通过,并决定明年年初召开国民党四中全会。

吵了10天的预备会,让汪精卫名誉扫地,桂系操控的特委会也因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而余日无多,最后只有蒋介石是唯一赢家。

此后,国民党两大巨头蒋介石、汪精卫,都视桂系为敌。蒋介石更甚,恨得咬牙切齿。1928年1月,蒋介石刚复职就写信告诫何应钦:“桂系野心甚炽,不惜破坏党国团结,在各派系间进行挑拨离间,妄图收渔人之利。‘庆父不去,鲁难未已’,革命必难成功。”

蒋介石下野有多重政治、军事因素,但蒋介石却认定纯属桂系阴谋所致。当然,他也不会忘记何应钦参与逼宫这一箭之仇。

复职后他曾对自己的“笔杆子”李仲公说:“上次白健生(崇禧)逼我,如果他(何应钦)说一句话,我何至于下台。”

蒋介石胸襟狭窄,睚眦必报。由于被逼下野,丢人现眼,他对桂系的仇恨仅次于共产党。消灭桂系,也成了他复职后的既定方针。而对何应钦则有别于桂系,一则因其颇有军事才能,二则因其军中威望甚高,蒋介石不能不用他。但用而不信,最后蒋介石索性把他弄到美国去当个军事代表团团长。

但是蒋介石比汪精卫能隐忍,他还要利用桂系完成北伐大业,而桂系也想借助北伐发展自身实力。于是,1928年4月5日,蒋介石徐州誓师二次北伐,蒋、桂这对冤家又站到了同一面旗帜下。

二次北伐,打到鲁南,桂系更趋庞大。

《国民革命战史》记载:“迄(1928年)五月十六日鲁南之敌肃清后,国民政府复以十六个军九个独立师,编为第四集团军,特任李宗仁为总司令,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

其中桂系基本部队,已由北伐开始时的一个军,急剧膨胀到第7、第13、第15、第18、第19五个军。

二次北伐胜利后,白崇禧占据华北,李宗仁控制湘鄂,黄绍竑留守广西,桂系部队成三点一线摆开,其势煌然。至此,桂系进入全盛时期,与冯玉祥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实力相当。李宗仁也成为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平起平坐的四大军事集团首脑人物。

然而,桂系之盛,如昙花。

1928年底,蒋介石召开编遣会议,企图借机削藩,翦除异己,打破四雄并举的军事格局。但冯、阎、桂三家都不肯就范,李宗仁、白崇禧更是带头在编遣会上跟他唱反调。于是,深怀逼宫旧恨的蒋介石,决定“以根本铲除桂逆之目的”,先拿桂系开刀,再摧毁冯、阎势力。

1929年初,蒋介石开始秘密向湖南省主席鲁涤平部输送武器弹药,准备对桂用兵。此事却被鲁涤平政敌、第35军军长何键密报桂系。2月19日,桂系以武汉政治分会名义免去鲁涤平职务,由何键继任湖南省主席,并派军进入长沙,赶走鲁涤平,从而引发当时有名的“湘案”。

蒋介石终于有了动武的口实,不再隐忍了。他以武汉政治分会不经请示,擅自任免,擅自调兵为由,于1929年3月下令将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撤职查办,开除党籍,并宣布组织“讨逆军”讨伐桂系。3月28日,继宁汉战争之后的第二场新军阀混战—蒋桂战争爆发。

蒋介石纵横捭阖,阴招迭出,大军压境的同时,重新起用唐生智瓦解驻扎平、津、唐地区的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部4个军。

蒋介石同时又利用桂军内部保定军官系和非保定军官系的矛盾,重金收买了原桂系将领俞作柏,派其离间了第7军第1师师长李明瑞。还派郑介民策反第12军的师长杨腾辉。李明瑞率第7军共5个团倒戈,杨腾辉拉走所部3个团投蒋。蒋介石即任命李明瑞为第15师师长、杨腾辉为第57师师长。第7军另4个团与第19、第18军退往沙市、荆州、宜昌一带。蒋介石令张发奎、朱绍良两路大军紧追不放。4月中旬,第7、第18、第19军军长夏威、陶钧、胡宗铎向蒋介石投降,被令离军出国,所属部队尽被张发奎、朱绍良部包围缴械。叶琪第12军则被何键收编。

桂系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分头潜回广西。

蒋介石不费一枪一弹,一个多月里便搞垮桂系第四集团军,兵不血刃,进占武汉。至此蒋介石仍不罢休,“以根本铲除桂逆之目的”,组织讨逆军由湘、鄂、滇三路进攻广西;同时令俞作柏任第八路军副总指挥,率李明瑞、杨腾辉两师由武汉船运广州登陆,参加攻桂。

桂系不肯屈服,遂以留守广西的第15军为基本力量,于5月5日扯起“护党救国军”大旗,联络西北军冯玉祥通电讨蒋。6月兵败,桂系三头目亡命海外。

毛泽东吟哦:“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指的就是蒋桂战争。

当时毛泽东和朱德率红4军从广昌向南走时,赣敌张与仁旅来追。在距壬田一二十里的黄柏圩,红4军后卫和敌人接上了火。双方边打边走,保持接触。快到中午,敌人突然集合,回头向北去了。毛泽东得到侦察员报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走到汀州才知道蒋桂战争爆发了。

红4军利用这一机会,在赣南、闽西20余县范围内大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

蒋桂无义战,此后一连串的混战都是新军阀为争夺权力、地盘的烂打恶斗。

赶走了桂系头目,蒋介石旋即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编遣特派员、杨腾辉为副特派员。

但蒋介石没想到俞作柏受其弟、共产党员俞作豫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而李明瑞与俞作柏、俞作豫是姑表兄弟,不仅在桂系将领中以骁勇善战著称,思想上更是同情共产党,具有较鲜明的民主主义意识,既倒桂也反蒋。

因此,李明瑞和俞作柏主持广西军政仅3个月,即于1929年9月底联络粤军将领张发奎,在南宁发出“反对独裁,实行民主,释放政治犯,贯彻三大政策”的通电,誓师反蒋。

俞、李还在密谋起事,就已被广东陈济棠手下侦知。蒋介石故伎重演,以广西省主席职位和200万块大洋,收买了广西警备第1师的师长吕焕炎。吕焕炎则以30万大洋,又轻松收买了李明瑞一手提携的第15师的旅长黄权。黄权不仅背主弃义,还拉上杨腾辉一起投靠蒋介石。

10月7日,蒋介石令陈济棠部3个主力师由西江溯流而上,进攻广西。一仗没打,俞、李反蒋活动就失败了,不得不随同俞作豫率领的广西警备第5大队撤往龙州。1930年2月1日,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李明瑞与邓小平、俞作豫领导广西警备第5大队在龙州起义,成立红8军,与百色起义中成立的红7军,共同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起义后的李明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红7军、红8军总指挥。

俞、李反蒋失败后,黄绍竑、李宗仁、白崇禧等于11月秘密潜回广西,集合第7、第15军旧部,联合经湘入桂的张发奎部,成立护党救国军总司令部。李宗仁出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黄绍竑任副总司令,白崇禧任前敌总指挥,下辖张发奎第三路军和桂军6个师编成的第八路军。

然而,护党救国军成立未几便仓促攻粤,一个月后即告失败。

战事频仍,致使桂军给养艰难,饥馑困乏,斗志低落。

桂系却败而不馁,屡仆屡起。1930年1月5日,李宗仁在平乐整顿部队,重新恢复第7、第15军和张发奎的第4军;5月,复又与阎锡山、冯玉祥结盟,联合反蒋。

由于主战场在陇海线两侧,这场蒋、冯、阎、桂大战又称中原大战,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祸害最深的一场军阀混战。实际上也是北伐军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对第一集团军的火并。双方投入兵力约150万人。战至9月18日,拥兵30万的张学良通电入关,支持蒋介石,战争的天平迅速倾向东南。冯玉祥的西北军垮了,阎锡山的晋绥军败退山西。而桂系部队在衡阳遭蒋军、粤军夹击,损失惨重,败退回桂时仅剩不足额的14个团兵力。

从此,冯玉祥一蹶不振,阎锡山俯首称臣;桂系二号人物黄绍竑亦心灰意冷,主动辞职,通电主和。然而李宗仁、白崇禧仍不气馁,再整军备。

在为黄绍竑饯行酒宴上,白崇禧慨然表示“广西人是不会投降的!不但现在不投降,即使将来的环境比现在更困难,也不会投降的!”

几番讨桂,几度反蒋,蒋桂纷争不息。

1931年2月28日,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因制定“训政时期约法”,与蒋介石分歧尖锐而被其囚禁于南京汤山。蒋介石的专横独裁,顿时引发国民党内新的政治风暴。

胡汉民的军师古应芬南下广州,策动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挑头反蒋。陈济棠联络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建立粤桂联合阵线,并于5月下旬拥戴汪精卫,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

从此,两广开始了长达5年的联合反蒋阵线。

9月中旬,粤、桂军发兵北上讨蒋,与中央军何应钦部僵持于湖南衡阳一带。数日后突发“九一八”事变。在全国各界“停止内战,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舆论压力下,宁、粤政府不得不从武力争夺转为谈判议和。

12月15日,迫于形势,蒋介石辞去本兼各职,第二次下野回归奉化。16日宁粤双方中委在南京合炉,召开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院长。可孙科砣小,压不住国民政府这杆大秤,光是财政危机就弄得他焦头烂额。他只好求助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电邀其入京共济时艰。

蒋介石秘密勾结汪精卫,达成两人共同入京,一个主政,一个主军的政治交易。

1932年1月28日,在蒋介石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会议临时会议上,下野不到一个半月的蒋介石再次复出,当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

蒋、汪合作的南京政府体制建立后,蒋桂之间的明争暗斗仍未止息。是年5月,蒋介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李宗仁等通电反对蒋、汪妥协投降行径。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率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竖起抗日反蒋大旗,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调集大军,入闽镇压。李宗仁与胡汉民、陈济棠等联名通电,痛斥:

数年以来,南京军阀窃党治之名,行独裁之实,降日卖国,愆尤丛集,对外乃投降屈服,对内则面目狰狞。今唯排除异己,又挟其蓝衣党之暴力,为闽民敌,丧心病狂,莫此为甚。

蒋介石军事平平,然而玩弄权谋诈术之稔熟,无人可以企及,算得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奸雄。一场中原大战,他打垮冯玉祥,降服阎锡山,收拢张学良,却始终未能铲除桂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桂系是反共的,在国民党内有一定的政治基础,经常得到党内、军内其他派系的同情和支持。此外,桂系坚定顽强,适时变换斗争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更加猖獗,侵占中国东北后,又于1933年初向华北进行新的侵略扩张。日军相继攻陷山海关、承德,并大举进犯军事要地喜峰口、冷口和古北口。当此民族危亡的关头,蒋介石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围剿红军,激起全国民众的义愤。

桂系顺应形势,及时将“护党救国”方针改为“抗日反蒋”,并在1936年4月提出“焦土抗战论”。

5月27日,两广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激起全国反日情绪。

6月1日,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广东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公开打出抗日救国旗号,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成立“抗日救国军西南联军”,陈济棠任总司令,李宗仁任副总司令,率军入湘,北上抗日;同时发电吁请国民党中央实行抗战。

两广方面向湖南出动军队30万、飞机百余架。

此即震动一时的“两广事变”,也称“六一”事变。

蒋介石从容应对,化解危机。应对化解的法宝,还是官位和金钱。蒋介石先从粤军下手,重金收买将领。陈济棠部主力、第1军军长余汉谋最先叛变;接着,被陈济棠倚为王牌的广东空军,在司令黄光锐率领下驾机离粤,全部投蒋。几天之后,广东第2军军长张达也被收买,致电南京:“听命中央”。

拥兵二十万,称雄广东多年的陈济棠,忽然就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两广事变”发生48天之后,他便悄然下台赴港。广东从此结束半独立局面,完全落入蒋介石手中。

蒋介石早就阴谋解决两广联合问题,可是陈济棠集团这么快就瓦解了,让他实在没有想到。但他很清楚,剩下广西这根钉子不好拔。所以,他派出大批政客、特务到港穗活动,用高官厚禄收买、离间桂系官员的同时,调集顾祝同、陈诚、余汉谋、何键等部,共50万大军围困广西。

桂系高级幕僚刘斐告诫李宗仁、白崇禧说:“你们只有抓住抗日的牌子不放手,死了才有板子埋。”

李宗仁、白崇禧毕竟不是那个迷信风水,遇事扶乩的陈济棠,他们抓住“抗日”的牌子不撒手,全省紧急动员,扩军10万应变,争取各方同情和支持,与蒋介石多方周旋,纠缠到底。

就在蒋桂双方剑拔弩张,战云密布欲雨时,全国抗日形势越发高涨。8月,程潜等出面调和,蒋介石终于与桂系妥协,使“两广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9月6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任命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黄旭初任广西省政府主席。

自1927年8月第一次逼蒋下野,桂系逢蒋必反,反必操戈,断断续续打了8年。

“七七”事变后,蒋、桂搁置宿怨,又合作抗日了8年。

抗战伊始,桂系全省总动员,两个月内便组建起4个军48个团,广西仅留下一个第175师,余皆先后出动,开赴抗日前线。其动员之广泛,之迅速,为全国少见。

抗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随枣会战,白崇禧指挥的武汉会战、桂南会战,均令全国瞩目。其中尤以台儿庄大捷最为著称,一役毙伤日军精锐矶谷师团两万余人,为中国军民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然而,抗战胜利并没有给桂系带来多少喜悦。

1945年8月10日傍晚,汉中行营主任李宗仁收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发来日本乞降的通报,深夜便和行营参谋长、顾问、秘书们谈了场话,脸色沉郁地说:“抗战胜利了,这笔账老蒋一定写在他一个人的户头上,今后他更加可以为所欲为了。这个人向来的做法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抗日时期,因为大敌当前,他不能不用我们这些人来支撑门面。战后他一统天下,像我们这些人,就是顺他,他也不会放心的。所有行营和战区都要撤销,我们到哪里去呢?回广西吗?广西也不过是那么拳头大的一块地方,都挤在那里,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就是勉强生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如果他对我像对李任公(济深)那样,随便给一个闲散名义,又怎么办?你们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

那些部属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

李宗仁便向他们吐露了去职休息,到国外走走的想法。

第二天他写了个提纲,三条:一是祝贺蒋“领导抗战”胜利;二是表示追随蒋完成北伐统一大业,兹又赢得抗战胜利,奠定国家民族复兴之宏碁;三是八年来坐镇前方,身心交惫,请畀以名义出国考察,借资休养。

他将提纲交给顾问黄雪邨、秘书尹冰彦,据此草拟一份给蒋介石的电报稿。最后又交代说,要把共产党问题提一下,“战后中共问题,虽然严重,但若善为筹处定可弭于无形。”

两人揣摩了一番李宗仁的意图,认为所谓“出国考察”,不过是“以退为进”,试探老蒋的态度。于是决定电报前半部分动之以情,借以表白李宗仁的“功绩”,后半部提出中共问题,才是“画龙点睛”,用以威胁老蒋。当晚,尹冰彦把拟好的电报稿送李宗仁核阅,李宗仁没作多大改动就签发了。

李宗仁料定,只要共产党还存在,蒋介石就不可能安享“九五之尊”,对桂系就不能不投鼠忌器,当然也就不会轻易打发他走。

果然不久,蒋介石就任命李宗仁为北平行营主任。

与此同时,在重庆的白崇禧也担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会腾出手来收拾桂系,也搬出共产党问题来护身。他向蒋介石建议:“应乘战胜余威,先将中共剿平,尔后行宪。”

但是,国共矛盾从来就没有消弭蒋桂矛盾,只是抗战胜利后的蒋桂矛盾,形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明争,直接对抗,转为暗斗,彼此算计。最终导致1948年底,桂系再次逼蒋下野。

这次逼蒋行动带头发难的,还是桂系头目之一白崇禧。

同类推荐
  • 石评梅诗歌

    石评梅诗歌

    本书收录其诗歌52首。纵观石评梅的诗歌作品,不难看出这位“多才薄命”女作家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与婕变中经历了洗礼,以易感的心、多才的笔记录着大时代变迁背景下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阐释着她对人生和社会的情与爱。
  •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枕草子

    枕草子

    日本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与《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双壁,与《方丈记》《徒然草》并称日本三大随笔。一部影响了日本美学的作品!文学大师周作人权威译本,一字未删!重现14世纪《枕草子绘卷》精美插画。《枕草子》大约成书于1001年。全书共有305段,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处处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她还记录了自己在宫中的生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日本平安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在人类文学史上,《枕草子》刻画了日常生活中微妙的细节之美。被称为“日本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塑造了日式美学的独到理念。
  • 苏东坡的山药粥

    苏东坡的山药粥

    此书是徐佳的文化散文作品集,收录了《松江之鲈》《纸上东晋》《杜诗列传》《剑光射天地》《宋朝的店铺招牌》《诗仙偶落寞》等作品,这些文化散文或聚焦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李白、杜甫、王羲之、勾践等;或溯源一些重要的历史考古事件,如马踏飞燕、越王勾践的发掘历程,重返历史现场;或探讨一些有趣的历史现象,如宋代都城的商铺等。在文字上有着朴实厚重的风格,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热门推荐
  • 京城鹿少情迷申城律姬

    京城鹿少情迷申城律姬

    本不会有交集的两人,因一次他在去浦东国际机场的路上,透过车窗,偶然一次回眸,撞见了与朋友开怀大笑的她。时常回忆起她的笑靥,他想着是喜欢吧!无意中得到她闺蜜的帮助,京城鹿少开始了追爱之路。
  • 来生再不要爱你

    来生再不要爱你

    听信谣言,换来的是他后悔终生的痛苦,而她华丽回归的背后付出的是无法形容的艰辛......
  • 我们注定向死而生

    我们注定向死而生

    苏岭——年幼时父亲被信任的人害死,小小年纪撑起整个舵口。黛樱——是大人们眼中的乖乖女,纯良无害的少女,却在而是害死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又在后几年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一个为父寻找仇人,一个因为纸包不住火等待法律制裁。两个人碰到了一起,却出现了第三者,十年前的悲剧竟然重新问世,阻止阴谋的同时却经历了多个家庭的悲剧,究竟是谁做错了酿成了悲剧。作为每一段悲惨经历的旁观者,这些发生的事情敲打着她们的感情与观念。带上面具,观看这一场场无声的“喜剧”
  • 隔着六百条河拥抱你

    隔着六百条河拥抱你

    青春总是平凡而遗憾的,夹杂痛苦,喜悦,悲欢离合。他们的拥抱,隔着六百条河。微风把他们吹进各自的心里,在一辈子最疯狂的年纪,他们遇见了彼此,爱逐渐具象,凝结成对方的模样。
  • 三字经

    三字经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超凡佣兵系统

    超凡佣兵系统

    一个神秘莫测的系统,完成任务可以达成心愿,在九死一生的佣兵系统之中,林一化身佣兵之神,将自己塑造的角色送上巅峰…………“我的腿可以复原吗?”“完成任务,满足你的一切愿望!”“我接受!”“请为佣兵系统角色命名。”“雷克·瓦尔哈·库丁……”
  • April Hopes

    April Hop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悠然问鼎上九霄

    悠然问鼎上九霄

    有神秘大神的陪伴,有空间的扶持,在末世中带着大家过着打打怪的悠然种田生活时却发现地球只是沧海一粟,原来修真才是正途;笑看苍穹,在修真界去翻手为云;傲视群雄,去仙界覆手为雨;问鼎九霄,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强势来袭Boss大人抢人啦

    强势来袭Boss大人抢人啦

    成为冷冻人的黎绪在200年后醒来,面对陌生的世界她该怎么生存?这时,一个男人自称是她男朋友的曾孙,堂而皇之的把她接走,从此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当她知道这个所谓的曾孙,是她200年前的男朋友时,她傻了,如果这个是她男朋友,那200年前婚礼上的新郎官是谁?还有,他是怎么成为冷冻人的?对于顾寻安来说,这一生追求的就是黎绪,他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却突破不了自己肮脏的过去。但是,当他面对自己满目疮痍的世界,回首发现,她还在原地。——————犯了错正在面壁思过的黎绪揉揉发酸的腿,发誓,今晚绝不让那男人进房门。夜晚,一只圆滚滚的小罐子在挠门,口齿不清的喊着:“妈妈,你忘记小罐子啦!”黎绪无语望天,顾寻安你这个祸害!没办法自己的老公,哭着都得宠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