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100000025

第25章 拉什迪后现代姿态中的印度书写(5)

首先是对伊斯兰教来说非常敏感的书名《撒旦诗篇》(Satanic Verses)。在小说中,拉什迪曾经暗示性地提到这一书名:“在声明抛弃了那些撒旦的诗行(Satanic verses)后,先知穆罕默德回到了家,他发现,一种惩罚正等着他。” 实际上,“撒旦诗篇”这一书名出自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传教生涯的一个偶然事件。根据一些专门从事阿拉伯历史研究的学者称,穆罕默德在编撰《古兰经》时,曾经遭受恶魔撒旦的诱惑,把不是真主教诲的一些内容写进了《古兰经》里,把三个异教徒的女人视为真主的女儿。但穆罕默德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便将其从《古兰经》中删去,而这一删去的部分则被后人称为所谓“撒旦诗篇”或曰“撒旦的诗行”。然而,正是这段被后世穆斯林学者们断然否认、而又被西方某些基督教徒加以讥讽的“穆罕默德的过失”的历史却堂而皇之地成为拉什迪小说的书名,这是格外刺眼的“亵渎神灵”的行为,它无形中诱发了伊斯兰世界的愤怒情绪。拉什迪曾经于1989年1月22日发表文章辩解道:“甚至连小说的题目都已经被认为是亵渎神灵的,但是这个词语不是我的。它来自于伊斯兰教经典文献之一……后来,天使长加布列尔告诉了穆罕默德,那些诗行是撒旦的诗行,是他在伪装的恶魔诱惑下错误地说出来的。于是,那些撒旦的诗行就从《古兰经》中删掉了。”拉什迪的辩解似乎有些苍白无力。穆斯林们认为这一显眼的题目是亵渎性的。事实上,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拉什迪关于书名的辩解需要仔细地分析,因为它包含着巨大的误解因素在内。”因为,“Satanic verses”这个词汇不是直接来自那个他提到的穆斯林历史学家塔巴里(Tabari)。塔巴里的原文被译成英语大致是:“Satan threw (something) into his formulation, and these verses were revealed…Satan caused to come upon his tongue.”从这里的译文来看,塔巴里所写的只是“非常接近于‘撒旦诗篇’,但是并不完全等同于拉什迪所用的那个词汇”。这说明,拉什迪在思索书名时,有意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创造性因素。作为一种文学想象无可厚非,但在涉及极为敏感的宗教因素时,拉什迪似乎忘记了一些基本原则。当然,这涉及拉什迪本人思想中一些复杂的因素,其中便有强烈的解构主义意识和涉及移民问题的政治意识对其创作的交互影响。他认为,第三世界作家和后殖民作家应该要有从“主人”那里收回表述自己权利的意识。从这一角度出发,拉什迪认为:“《撒旦诗篇》这个书名是试图收回表述权的一个方面。”他以沙拉丁头上长角为例,对他使用“撒旦诗篇”这个引人注目的书名进行解释:“就如同小说中那个自豪地戴着玩具似的妖魔角、骄傲地表明自己身份的亚洲小伙子(沙拉丁)一样,这本小说也自豪地拥有这样一个妖魔似的题目。这一举动试图靠拢美国的一种断言,即将‘黑色’(black)这样一个标准的种族主义贬义词转化为‘美丽’(beautiful)这样一个表示文化自豪的词。”无论如何,穆斯林世界对拉什迪“逆写帝国”的解构意图并不买账,这说明,他的确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他的原始意图与社会现实、与尊重东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巨大落差。

再看看《撒旦诗篇》对于所谓“撒旦诗篇”的具体描写。小说中先是描述先知受诱惑吟出的“撒旦诗篇”:“这时候,没有丁点犹豫或疑虑,他(先知)朗诵起另外两行诗句来:‘你们是否想过拉塔、乌扎和玛纳特这第三个人,或是其他人?她们是高贵的姑娘,她们的同情的确是必要的。’”然后,拉什迪交代说,这个恶魔撒旦是以天使的面目伪装出现的。他在先知的耳边念叨上述句子,使其犯下大错。受他诱惑的先知后来发现了这一点,知道自己朗诵的诗句“不是真实的,而是可耻的相反,不是神圣的,而是邪恶的”。他决定尽快删除这四个邪恶的句子即“撒旦诗篇”。按照拉什迪的叙述,他永远删除了“撒旦诗篇”,而在贾希利亚城的大黑石前当着信徒的面朗诵了他改正过来的诗句:“他将拥有女儿,你将拥有儿子吗?那种分配将会很好。这些只是你们梦见的名字,你们和你们的父亲。安拉没有给予他们任何授权。”有学者指出,拉什迪此处的叙述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按照他的叙述,先知的前言不搭后语就意味着“整本《古兰经》不是从真主安拉传给迦百利,而是通过穆罕默德本人传授给迦百利的。他将那些话塞进迦百利口中。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古兰经》就是人为的,伊斯兰教信仰就是一场骗局。什么也没有了”。因此,拉什迪挑战了伊斯兰教的神圣权威。

《撒旦诗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引发了很大争议,书中出现的有些宗教人物的名字招来穆斯林世界的不满。拉什迪改写了伊斯兰教中的著名人物的名字,如他将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改为马訇德(Mahound),将天使长加布列尔(Gabreel)改为吉布列尔(Gibreel)。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影射宗教人物的真实用意。有人说:“马訇德是中世纪时一些欧洲学者对穆罕默德的贬称,他们喜欢将先知描叙成为一个疯狂的骗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拉什迪使用马訇德这一个词汇来颠倒自己不可逆转的意图是非常恰当正确的。他的意图是,将侮辱转化为反击的力量。”拉什迪在《撒旦诗篇》里的描写可以说印证了这一点:“要将侮辱变成力量。辉格党、托利党、黑人们都选择并使用那些被人以鄙视的姿态给予他们的名字。”这说明,拉什迪以解构主义手法对待东方文化并进行寓言式写作。他曾在1990年的一篇文章中辩解道:“指责我的人说,我应该明白,我使用中世纪欧洲人贬低穆罕默德的邪恶旧名马訇德会引起怨恨。实际上,这是解互文性(decontextualization)策略导致意义完全逆转的一个例子而已……《撒旦诗篇》的核心目的是从对手手中收回语言的权利。”拉什迪接着还以沙拉丁头上长角隐喻着反抗“宗主文化(host culture)”对移民的妖魔化为例,旁敲侧击地说明他采用马訇德这个有贬义的词汇的深意:“如果移民群体被他人称为恶魔,这并非真的意味着他们是恶魔。并且如果魔鬼不一定是魔鬼,天使也就不一定是天使。”看得出,拉什迪此处的辩解与他对小说题目的辩护走的是同样一条费力不讨好的“逆写帝国”路径,而其招致穆斯林世界的反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实际上,细读小说中其他一些关于先知的描叙也可看出拉什迪魔幻手法的大胆过火。

还原伊斯兰教的本相就会发现,拉什迪在解构路上走得太远,以致难以回头。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多神信仰有巨大差异,主要是伊斯兰教为一神信仰,即只信奉真主安拉,一切由安拉前定。在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关于真主的描写是:“真主是天地的光明,他的光明像一座灯台,那座灯台上有一盏明灯……真主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在信仰安拉的基础上,伊斯兰教又派生出其他五种信仰,即信诸天使、信诸使者,信《古兰经》等。诸位天使和使者是安拉派出向人类传达启示的。天使中地位最高的是迦伯利(即加布列尔)。使者是安拉在人间选定的一些特殊人物。安拉通过“默示”与使者保持联系,这些使者就是人们通常看到的先知和警告者。安拉在人间有著名的六大使者即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尔撒和穆罕默德。“在先知中,穆罕默德是最后一名‘封印’使者,因而是最伟大的先知。”小说中以吉布列尔一介印度移民的血肉之躯来附会神圣的天使长迦伯利,本来就十分不妥,再让天使长与穆斯林崇拜的伟大先知赤身裸体摔交过招,穆斯林世界怒火万丈也就可以理解了。有人很形象地表述了拉什迪写作策略的失当:“拉什迪走进了清真寺,但是他却不得体地拒绝脱掉鞋子。”拉什迪在书写东方并吸纳和利用伊斯兰教的文化资源时,没有照顾穆斯林世界的宗教情绪,换句话说,他没有按照宗教文化原则的常理“出牌”,而是一味地实践自己后现代姿态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解构叙事”,其受讨伐和追杀势所难免。

评论家指出:“《撒旦诗篇》有时是用非常色情淫秽和伤害感情的语言来创作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先知及其信徒的人物形象塑造。例如,先知被描绘成堕落的淫荡之徒,一个不可自拔的醉鬼(第120页,指英文小说页码)。他还被描绘成裸身而失去知觉地躺在妻子门前(第121页)。书中还有多处对穆斯林来说属于挑衅性和侮辱性的描叙。

其次是关于贾希利亚妓院的露骨描写。小说中妓院的名称“门帘(Curtain)”值得注意,有人指出:“门帘是来自于阿拉伯语‘alhijab’的翻译词。这个词是指妇女用来遮挡脸部的面纱。‘门帘妓院’的十二个妓女使用了马訇德十二个妻子的名字甚至涉及个性人格。还有什么能够超过这种亵渎神灵的事情?”的确,面纱是穆斯林妇女用来遮挡自己尊容的神圣之物,但在书中却被用来充当妓院的招牌,这是一种典型的“去神圣化”姿态,对于穆斯林世界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作为一位出生于穆斯林家族的作家,拉什迪对于穆斯林生活习俗不会不熟悉,这只能说明他的大胆妄为。小说中还直接点出了先知妻子的名字。像这种明目张胆地将与伊斯兰教有关的神圣人物进行色情化,恐怕很难用后现代或解构叙事来为拉什迪贴标签了。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前边提到过的巴尔出场了。作为落魄诗人的他因为逃避追捕而“幸运”地躲进了这个“门帘妓院”。他可以同时拥有十二个妓女。巴尔在这个妓院里浪荡了两年多以后,终于有一天“东窗事发”,妓院被士兵们查封了。在他的妓女妻子们呼天抢地的呼救声中,巴尔成为胆小鬼,不敢去救那些被士兵带走的妓女。巴尔的十二个妓女妻子因为有伤风化而被一一处决,巴尔也被判斩首。在走向断头台一瞬间,他对站在一边的马訇德喊道:“妓女和作家,马訇德!我们是些你不能忘记的人。”马訇德答道:“作家和妓女,我看没什么差别。”这里的描写恰好迎合了某些西方人的阅读口味。《撒旦诗篇》之所以获得西方奖励,这里的东方主义描叙也许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以上叙述来看,拉什迪不光当得起穆斯林世界对他“亵渎神灵”的指责抨击,还当得起后殖民理论大家赛义德的严肃质疑:“为什么一位本来能够保护和带着同情态度阐释我们自己的穆斯林,现在竟然以如此粗鲁而又不敬且非常熟练的手法来向读者表现我们的传统?那些西方读者本来就已经准备好抨击我们的传统、现实、历史、宗教、语言和民族起源。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穆斯林文化中的一员,要加入到那些将伊斯兰教如此极端而又不公平地东方化的人群中去?”虽然拉什迪承认自己不是虔诚的穆斯林,但他无法面对同样来自东方的赛义德义正词严的批判。

以上是关于《撒旦诗篇》中对伊斯兰文化传统进行东方主义化的大略介绍。现在来看看穆斯林世界的激烈反响。1989年2月19日即对拉什迪的宗教追杀令(Fatwa)发出后的第五天,有位西方人士在《观察家》(The Observer)杂志上撰文说:“在中心地带,一个人(一些人视为亵渎神灵的背叛教义者,一些人视为纯洁的小说家)被追逐着。追逐他的有无数杀手、文明的冲突、地缘战略的竞争和神的愤怒!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血已经在伊斯兰堡、克什米尔和孟买流淌,并且很可能在任何地方流淌。”这里的叙述就是《撒旦诗篇》所引发的波及整个东西方世界的“拉什迪事件”,引发它的就是文中所言的“背叛教义者”拉什迪。

《撒旦诗篇》所引发的争议首先来自拉什迪的母邦印度。1988年9月26日,一位印度的穆斯林从《今日印度》(India Today)上知道了拉什迪的《撒旦诗篇》在英国出版的消息后,就在这家杂志上写文章预测,这本书将引发不同阵营之间的“雪崩似抗议”。不久,印度穆斯林议会成员有人读到了这本书,就开始了在印度禁止该书的运动并很快获得成功。当年10月5日,按照印度财政部海关法令,禁止该书在印度发行。因为,印度当局害怕该书引发国内的印穆教派冲突。其后,围绕该书的争议再向英国本土、美国、南非、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地蔓延。时间延续了半年之久,即从1988年9月到1989年3月左右。其间经历了公开焚烧《撒旦诗篇》、示威游行甚至流血冲突等各种事件。1989年2月14日,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Khomeini)在德黑兰国际广播电台宣判拉什迪和《撒旦诗篇》的出版商死刑,并且悬下重赏:杀死拉什迪者,外国人可以获得赏金一百万美元,伊朗人可以获得三百万美元。此即“拉什迪事件”的最高潮阶段。霍梅尼在宗教审判法令(Fatwa)中说道:“以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名义。只有一个我们大家都将回报的神。我通告穆斯林世界的热心者:反对伊斯兰教、先知和《古兰经》并已编辑、出版、发行了的《撒旦诗篇》的作者和知悉此书内容且涉足此事的出版商被判处死刑。我号召所有积极的穆斯林,无论在任何地方发现他们,尽快地执行这一法令,以便无人敢侮辱穆斯林的圣殿。真主的旨意是,谁在执行这一法令的路上被杀,谁就是烈士。”随着霍梅尼宗教法令的颁布,形势变得更加严峻。2月19日,拉什迪不得不认错道歉。他的道歉信刊登在当天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作为《撒旦诗篇》的作者,我意识到,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穆斯林都为我的小说出版而痛苦。我为该书出版给虔诚的穆斯林信徒带来的痛苦表示深切的遗憾。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多种信仰的世界里,生活经验提醒我们,我们必须意识到他人的感情不可伤害。”

同类推荐
  •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在1989年起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文化苦旅(修订本)》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新增文章18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 厚道

    厚道

    蒋子龙的自然散文集。作品分为四个部分:草木之情、山水之乐、风物之美、故土之思。作者在作品中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沉之爱,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思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情讴歌,对故土的深沉思念以及对建构家园的期望之情。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情韵流渡

    情韵流渡

    该书是作者的一部随笔集,涉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验、从政期间的经历提炼、做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和探讨等等,分为“修养篇”“哲理篇”“做人篇”“处事篇”“事业篇”“情感篇”“人才篇”和“智慧篇”,共八个篇章。
  • 似水华年:《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

    似水华年:《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

    张家内刊《水》从1929年创办,至今仍在自发编辑发行,成为中国一个传统大家族的文化现象。《水》即培养出来张家四姐妹和六兄弟,也培养出了与张家有所交往的亲朋,时评、散文、小品、科学、戏剧、昆曲、自述、书画、摄影,其内容包罗万象,并承载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刊物一度在抗战停刊,后于1996年在京复刊,周有光夫人张允和任主编,后交接张寰和、沈龙朱。刊物从纸质到网络,从家庭才行到世界发行,已经成为历史的延续。
热门推荐
  • 晨时等弦音

    晨时等弦音

    她不想守护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爱情,毅然选择离开,而他,为了守护这份爱情,忍了五年,五年后的初次见面,她与他又将何去何从。
  • 君王笺

    君王笺

    永乐八年,王室衰微,大业将末,武林骚动,江湖暗涌。乱世纷扰,天下易主。沉寂多年的“君王笺”之言重现江湖:若得“得城”,齐禹苏三州任得其一;若得“得人”,齐禹苏三军任领其一;若得“得心”,无需城军,便得天下。然成大业者必有根基,无地无兵便得天下实属荒谬,人可胜天,胜负难别,故又传道:三笺得其二,天下归一。而今纵观天下大局,齐禹苏三州三足鼎立,齐民团结,禹民富裕,苏民善战,孰得天下,未可知也。江湖能人志士接踵摩肩,纷纷择木而栖,或自立为军,或入驻三州。一时之间,天下如水,一分为四。
  • 霸道皇帝别宠我

    霸道皇帝别宠我

    穿越成为大周第一侠女的夏青青,在行侠仗义的时候,一不小心救了一位伤残患者。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救人事件,却没想到他竟然跟她说,他是大周国的皇帝,并且还要执意带她入宫,封她为妃。
  • 第二十二次的初恋

    第二十二次的初恋

    二十年前,因为一场暴力事件,高小慧的生母病故,生父入狱。负责抓捕她生父的警察苏大志在之后收养了她,改名苏小文。苏小文因童年阴影,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以至她主观上遗忘了被收养之前的事,一直以为自己是苏大志的亲生女儿。后来苏大志和带着儿子林若弈的杜丽结婚,苏小文和林若弈就成了兄妹。从幼时的第一次见面开始,他们就注定是走进对方生命抚平伤口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风故人

    春风故人

    第一卷:李嘉树:我一度庆幸,自己遭受的是繁华的苦难,而非贫穷的劫难灾祸,精神的屠杀,无一丝生机。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面向着太阳。李:我要是喜欢,狗尾巴草也爱,如果不喜欢,牡丹玫瑰也都懒得看。周砚楼:太容易谈成的生意,都没什么钱赚。周:我在这儿,你不会输。李:我是说你输。周:我输不输,全在你。二十七岁之前的居哲,是彼时少年骨相,经年未灭尺寸光。李:给我一束红茉莉,我就答应你。如果怎样选择都会遗憾,就选择遗憾少的那一个。我有三百六十天的光,不差这几小时。毕竟能支撑走过这一生的,是热爱。第二卷:苏橘生:噩运也是有蝴蝶效应的。居哲:橘生,我希望你在太阳下自然粗犷的野蛮生长,抬一抬手就能抓得整片春光。人总是对新生、逐渐老去、已经过世的人们充满了善意,就像曾经发生过什么,都可以因生命伊始和消逝被原谅。第三卷:他的故事是偷的,人生也是窃来的,我的故事是真的,拿回来的人生也是真的,可我们的罪是相同的。战叔:这辈子我是不会再有别人了,等我有一天死了,死在枪口下也好,病死也罢,骨灰埋在小茶旁边时候,还能再给她唱一遍,像当初一样信誓旦旦的,说我这一辈子确实只为你一个人钟了一生的情,倾了所有的诚。
  • 迷雾

    迷雾

    因为那几年被借调到指挥部工作,我才有幸亲眼见证了新机场这一现代化高科技综合建筑群,是怎样一天天地在那荒无人烟的偏远地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这年金秋十月,盛况空前的新机场通航庆典大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老机场也从此正式对外宣布关闭停用,民航人由此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从最初的选址、立项、征地,到工程项目招投标和全面投入建设,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新机场了,我几乎看到所有人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在他们脸上很难找到一丝眷恋和迷茫。
  • 寒星拥入怀

    寒星拥入怀

    苏堇烟爬墙了。她发誓她是被迫的。作为一线爱豆宋辞的死忠粉,她因为一个偶然的失误,被宋辞对家——影帝叶迦宁的团队威胁,心不甘情不愿成为了JIA工作室的一份子,为叶迦宁事业的发光发热贡献一份吐血的力量。她每一天都在想着怎么全身而退,顺带黑叶迦宁一把,最好让他从此一蹶不振,含恨退圈。可命运自有其狗血的安排,一年之期,收获的,又何止是工资~一朝成名为何落寞退圈?终于归来却在许多重要场合帮忙逃脱,叶迦宁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公布丑闻任其身败名裂,抑或是放下偏见成为他的救赎,发现真相的苏堇烟,又将何去何从?嘴炮王者一秒变怂小可爱×表里不一满身是谜大影帝两个非正常人类(划重点)“头破血流”的酸臭爱情故事真沙雕与伪沙雕的搞笑pk,邀亲共赏~小剧场:宁哥,烟姐她又双叒叕编您的黑料放上去了,这篇点击量十万!某宁:哦,说了什么?说你是个gay,还说你时隔多年演新剧,演技辣眼睛某宁:ヽ(?Д?)?还不快去花钱给我公关了?!助理:emmmm,烟姐说她这月都被举报俩次了,就靠这个账号吃饭呢,让你悠着点( ̄□ ̄;)某宁:……(??へ??╮)去,把恋情给我公布,我要抢她热门!!!
  •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海伦·凯勒——人类永远的骄傲!了解了海伦·凯勒语录,你就了解了这本书,你也就了解了海伦·凯勒其人: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如果静止的美已是那么可爱的话,那么看到运动中的美肯定更令人振奋和激动。
  • 重走荣华路:腹黑相公的福气娘子

    重走荣华路:腹黑相公的福气娘子

    慢热[双处双洁双重生1V1]“乖,吞下去……”“嘤嘤嘤,娘子,这药好苦!”被毒渣将军算计至死,重生在傻子身上。她得到了家人的疼爱和老天爷的额外眷顾。因缘际会下,嫁给傻子秀才她怡然自得。谁能想到,傻子相公有一天竟然不傻了,还腹黑的要死,一步步走上那权利的巅峰,为她带来无尽的荣华。大家都说,她是最有福气的人儿了。但是她知道,只要跟这个人在一起,不论在哪里,她都甘之如饴。上天眷顾福气爆棚娘子&深情上进腹黑相公前期乡村种田,后期庙堂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