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5600000005

第5章 珠宝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的一次晚会上,遇见了这个少女,他一下就坠入了情网。

这少女的父亲是外省一位税务官员,去世已经好几年了。后来,她随母亲来到巴黎,母亲指望她结下一门好亲事,便常到附近那些有钱的上流人家去走动走动。

母女二人生活清贫,但为人正派,娴静端庄,温良贤淑。那年轻的姑娘可谓窈窕淑女的典范,正是有头脑的青年男士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她恬静婉约,具有一种天使般贞洁的魅力,嘴角老挂着蒙娜丽莎式的笑意,那就像是她内心灵光的流露。

人人都对她赞赏有加,凡是认识她的人,无不这么夸她:“能把她娶到手的人,那真叫三生有幸。谁还能找到比她更好的女子呢?”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任主任科员,每年的薪俸是三万五千法郎。他向她求婚,成功地把她娶到了手。

他跟新婚妻子在一起,幸福得飘飘欲仙。她治理家政,精打细算,聪明能干,使得两口子的生活过得应有尽有,优裕阔绰。她对丈夫真可谓是关爱备至、体贴入微、浓情蜜意。何况,她自己又是如此地具有魅力、令人神魂颠倒,所以结婚虽已六年之久,他却比在初恋的日子里更为爱她,更为迷恋她。

他对爱妻颇为不满、稍有微词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她爱上戏院与喜欢假珠宝。

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她们经常能替她疏通门路,请她坐包厢、看时髦的戏剧演出。她不管丈夫愿意还是不愿意,总是拖他一道去看。但是,丈夫上了一天的班已感疲劳,此种消遣就成为他额外的负担。于是,他恳求爱妻找一位相识的女友陪她去看戏并能送她回家。妻子认为这个办法不大合适,一直不同意,最后,为了讨好丈夫,才决定让步。为此,丈夫当然对妻子感激不尽。

然而,这种爱上戏院的嗜好,很快就引发了她爱打扮的需要。不错,她的服装倒是仍旧一如既往,保持了朴素简约的风格,既雅致又简朴,她那种温柔的韵味、令人倾倒的情致、含蓄而喜人的美貌,仿佛从她简朴的衣着里更平添了一种新的风韵。但是,她的确有了一个变化,那就是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爱在自己耳朵上戴两颗硕大的貌似钻石的莱茵石;还戴假珍珠项链、镀金手镯与镶着玻璃珠子的发梳,珠子五颜六色,叫人误以为是宝石。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她这种对假珠宝的爱好,常常这么叨唠:“亲爱的,对于买不起真珠宝的女士来说,美貌与风韵就是她的盛装,再说,这也是世界上最稀罕的珠宝呀。”

对此,她妩媚一笑,总是这么回答说:“有什么办法呢?我就是好这一道,就算是我的缺点吧。我也知道你言之有理,但我是本性难移呀。我何尝不愿有真珠宝呢!”

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摆弄宝石,让切面闪闪发光,一边赞美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真是巧夺天工,简直跟真珠宝一样。”

他微笑着,表示颇不以为然:“你的趣味倒是跟吉普赛人一样。”

有时候,在晚上,只有他们两口子依偎在炉火旁,她就把那个装着朗丹先生所谓的“便宜货”的摩洛哥皮盒子端到茶桌上,开始热情洋溢地赏玩那些假珠宝,似乎从中体味出了某种深不可测、微妙动人的乐趣。她甚至还一定要把一串项链挂在自己丈夫的脖子上,而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挂上后自己开怀大笑一阵,嚷嚷着:“瞧你这德行,多滑稽!”接着,就扑到他怀里,疯狂地亲他吻他。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发抖。

第二天,她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后,就害肺炎死去了。

朗丹先生差一点跟随爱妻进了坟墓。他是那么悲痛欲绝,以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头发全都变白了。他从早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把他的心碾得粉碎:往事、音容、浅笑,百般温情、千种妩媚,都萦绕于脑海,栩栩如生。

时间并没有抚平他的痛苦。经常在上班的时候,同事们正在闲聊当天的新闻,忽见他两颊一鼓,鼻子一皱,眼睛里满含着泪水,脸上露出一副难看的怪相,接着就呜咽着哭起来了。

他让亡妻的卧室维持原状。他每天都要把自己关在那里面思念她,所有的家具用品,以至她的衣物,都如她香消玉殒之日那样,放在原来的地方。

但是,更为严酷的是,日常生活对他来说是越来越艰难了。以前,他那点薪水放在爱妻手里,经她一调派,家里的吃穿用皆富足有余。而今,他一个人过日子,反倒拮据起来了。他很纳闷,妻子怎么有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每天都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而他现在用自己的这些薪水,是怎么也办不到了。

他借了几笔债,像穷得走投无路的人那样,老要为钱而奔波。终于,有一天早晨,他发现自己手头已经是一个子儿也没有了,而离下个月领发薪水还有整整一个星期。出于无奈,他就打主意变卖点什么。首先,他就想变卖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因为时至今日,他心里仍对那些以前叫他反感的“冒牌货”存有积怨,甚至每天这些货色一进入他的眼帘,他就觉得损害了他对自己爱妻的回忆。

他在妻子遗留下来的那一堆假珠宝中找来找去,找得颇费工夫,因为妻子直到香消玉殒前几天,还不断地在购买这种假货,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带一件新东西回家。朗丹终于决定卖掉那一串大项链,它虽为假货,但做工考究,好像格外得到他妻子的珍爱。他想,这玩意总可以卖七八个法郎吧。

他把项链放在口袋里,沿着一条条大街,朝部里那个方向走去,想找一家信誉好的珠宝店。

他终于看到一家,便走了进去,但一想到自己这副穷酸相,跑来变卖这么一件不值钱的东西,就不禁感到十分羞愧。

“先生,”他对珠宝商说,“请您给这件东西估个价。”

那人接了过去,翻来覆去仔细审视了一阵,又掂了掂分量,再拿起一个放大镜细查,还把店里的职员叫来,低声地交换了意见,然后,再把项链放在柜台上,从远处看效果如何。

朗丹先生被珠宝商这一番煞有介事之举,弄得颇不自在,他正想开口说:“唉,我自己知道它不值几个钱。”但珠宝商却先开口了:“先生,它值一万二千至一万五千法郎;不过,你得先把它的来路告诉我,我才能收购。”

这个鳏夫两眼睁得大大的,愣在那里,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临了,他结结巴巴地问道:“您说什么?您没有估错吧?”对方误会了他惊愕的原因,冷冷地说:“您不妨到别的店里去问问,看有没有人肯出更高的价钱。照我看,它顶多值一万五千法郎。如果您在别处找不到更好的价,再来找我好了。”

朗丹先生一时间全傻了。他心里很乱,需要一个人好好考虑考虑,于是,收起项链出了店门。

但他一到街上,却反而想笑了。他想:“傻瓜呀,傻瓜!要是我刚才就卖给他呢?居然有这么一个认不出真假的珠宝商人!”

他到了和平街街口,又走进另一家珠宝店。老板一见这项链,立即就叫了起来:

“哎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店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忙问:

“它值多少?”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愿意花一万八千法郎再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怎么得到它的途径告诉我。”

这一下,朗丹先生更是惊慌得两腿发软,他坐了下来,又说:

“不过,先生,您再仔细瞧瞧,我一直以为这项链是……假货。”

珠宝商又问:

“您愿意告诉我您的尊姓大名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是内务部的职员,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珠宝商打开账簿,查了一番,说:

“没错,这串项链的确是送到了朗丹太太的住宅,殉道者街十六号,日期为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

两人互相盯着对方,四目对视,这位职员惊奇得快要发疯了,珠宝商则怀疑他是个贼。

这商人接着说:

“您愿意把这项链存放在我店里二十四个小时吗?我可以给您开一张收据。”

朗丹先生结结巴巴地回答:

“当然可以。”他把收据折好,放进衣袋里,走出店门。

他穿过大街,直朝前走,走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到了杜伊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还是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一路上,他脑子里乱成一团,理不出个头绪。他使劲地思索,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妻子根本就没有能力购买这么贵重的首饰。没有,绝对没有。那么,那就是别人送的一件礼品啰!一件礼品!是谁送的呢?是为什么送的呢?

他停步下来,呆呆地站在大路中间。一团可怕的疑云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有外遇?这么说,其余那些珠宝全是别人送的礼品!这时,他猛然觉得天旋地转,似乎有巨物劈面坍倒下来,他张开双臂奋力自救,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他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是在一家药房里,原来是过路的行人把他抬过来的。他请人送他回家。一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他一直哭到天黑,哭得撕心裂肺,为了不至于号啕出声,便使劲咬住一块手帕。最后,疲劳与悲痛压倒了他,他倒在床上沉沉大睡。

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慢吞吞地起了床,准备到部里去上班。遭到如此沉痛的打击之后,再要去工作实在是很困难。他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向上司请个假。于是,就写了个便条。接着,他想自己应该再到那家珠宝店去把事情办完,但一想到这里,他就羞惭得满脸通红。他犹疑再三,反复考虑。最后认定,不管怎么说,总不能把那串项链老留在那家店里吧。于是,他披上衣服就出门了。

天气晴和,蓝色的天空覆盖着这个笑意盈盈的城市。街上有一些无所事事的人,两手插在衣袋里在漫步闲逛。

朗丹看着他们走过,心里这么想:“有财产的人真幸福啊!一个人有了钱,就可以凡事不愁,爱上哪里就上哪里,可以旅行,可以寻欢作乐!啊,我要是有钱就好了!”

他感到自己肚子饿了,因为,前天晚上以来,他一直没有吃东西。但是,现在他正囊中羞涩,于是,他不禁又想起了那条项链。一万八千法郎!一万八千法郎呀!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他走到和平街,开始在珠宝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万八千法郎!一连二十次,他都差点走进店里去,但每次都被羞耻心挡住了。

饥肠辘辘,令人难熬,偏偏口袋里又没有一个子儿。他猛然把心一横,为了不让自己再犹疑反悔,就一口气跑过大街,冲进了珠宝店。

那珠宝商一见他,赶忙笑脸相迎,彬彬有礼地给他端来一把椅子。伙计们也都过来了,他们不停地瞟着朗丹,眼睛里、嘴角边都充满了笑意。

珠宝商说道:“我已经弄清楚了,先生,如果您还是想要变卖,我可以立刻按上次出的价给您付款。”

这位政府职员结结巴巴地回答:“是的,当然是的。”

珠宝商从抽屉里取出十八张大票子,点了一遍,交给了朗丹。朗丹在一张小收据上签了字,用一只颤巍巍的手,把钱放进衣袋。

他本打算出门,却突然转过身来,两眼低垂,对那个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的店主说:

“我还……我还有一些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您愿意全都收购下来吗?”

店主鞠了个躬说:“当然愿意,先生。”

见此,一个店伙计忍俊不禁,跑了出去,他想痛痛快快地笑出声,另一个伙计则使劲地在擤鼻子。

朗丹满脸通红,以若无其事、一本正经的口气说:“我马上给您拿来。”

他叫了一辆马车,回家去取妻子的首饰。

一个钟头之后,他回到珠宝店,直到此时,他还没有来得及吃饭。他跟店主逐一察看这些珠宝,一件一件地估价。所有这些东西几乎全都是从这个店里售出去的。

到了这个地步,朗丹可顾不得脸面了,他不停地跟店主讨价还价,他老发火,一次次要店主把出售的账簿拿给他查看,随着要价越来越高,他的嗓门也越来越大。

大颗的钻石耳坠估两万法郎,几个镯子估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与链坠儿共估一万六千法郎,一件祖母绿与蓝宝石镶成的首饰估一万四千法郎,一条项链式的金链连同坠在上面的单颗钻石估四万法郎,总数共计十九万六千法郎。

珠宝商用揶揄嘲笑的口吻说:

“这些物件的女主人,一定是把她所有的钱都存进珠宝里了。”

朗丹严肃认真地回应说:“这倒的确也是一种存钱的方法。”

接着,他又和店主约好,第二天还要请行家来做鉴定,进行复查。然后,他就出了珠宝店。

到了街上,他看见高耸的旺多姆纪念柱,自己的心气骤然飙升,特想攀缘而上,就像玩夺彩竿的游戏那样。此时,他感到自己身轻似燕,只要纵身一跃,就可以跟纪念柱顶端上那高耸入云的拿破仑皇帝雕像一比高低了。

他到佳邻饭店用了餐,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上等酒。

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布洛涅树林去兜风。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马,心里却有一股子瞧不起的傲气,恨不得向行人大叫大嚷:“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这时,他突然想起他供职的衙门,便叫马车送他到了内务部。他派头十足地走进他上司的办公室,宣告说:

“先生,我是来辞职的。我已经继承了三十万法郎的遗产。”

接着,他又去和老同事们一一握手告别,并把自己今后的新生活计划告诉他们。然后,他就到美国咖啡馆去吃晚饭。

他正好坐在一位看上去颇有身份的绅士旁边,他心里烧得慌,特想炫耀炫耀。于是,就告诉这位绅士,自己刚刚得到了四十万法郎的遗产。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对看戏不感到厌烦,之后,他又跟几个妓女过了一夜。

六个月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续弦太太规矩正派,老实可靠,但性格古怪,不好侍候,给他带来了好多的苦恼。

同类推荐
  • 梧桐树

    梧桐树

    树这东西,像人一样,高兴的时候,是会笑出来的。当然了,树也有不高兴的时候,甚至还有伤心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呢,树也会哭出来的。树笑的时候需要风的鼓动,而哭的时候则需要雨的帮助。风和雨是性情的,最知道树的欢乐与忧伤……这就是冯举旗了,自以为是个文化人,而且还怀揣着一个不死的文学梦想,得空儿写篇千把字的小散文,寄给我,让我想办法给他在报纸上变成铅字。我得承认,冯举旗的文字是不错的,写的小散文都很有味,像我起头用的几句话,就是抄录了他近些日子寄给我,我给他发在《陈仓晚报》副刊的文字。
  •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4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4

    书中栩栩如生刻画出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江玉郎、燕南天、江别鹤、移花宫主、十二星相、苏樱等众多典型人物,是古龙所有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丰富的小说。《绝代双骄》也是一个关于仇恨和宽恕的故事,以仇恨开始,以宽恕结尾,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全书高潮迭起,诙谐斗智,充满幽默,让人笑中带泪。小说问世以来,被改编无数,梁朝伟、刘德华、林青霞、林志颖、苏有朋等明星先后参与演出,陪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人生的美好时光。
  • 宴罢

    宴罢

    两个女人要是好起来,那是可以无话不讲的。从实实在在的一日三餐、四时衣裳,到子虚乌有的大梦想,鸡零狗碎的小心思,两个女人,只要她们那会儿的交情足够好,那会儿的环境足够私密,几乎无一例外,她们都那么喜欢说,也那么喜欢听。以上观点经由我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泡电视肥皂剧得出。近些年,差不多每天,我都能在那儿看到无数的女人:年轻的,以及曾经年轻,现在也依然有年轻的神态或心态的:美丽的,以及你不难体会得出她们的心灵或气质堪称美丽的:有知识的,以及虽没学历却有文化有修养有情怀的。她们坐在那儿。
  • 看不见的客人

    看不见的客人

    爱斯琳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就是她的末日。她盛装打扮,备妥双人晚餐,开了红酒,点上蜡烛,悉心等待那个人上门。但下一个瞬间,她却倒在壁炉边,眼窝凹陷,双腿内弯,看起来就像一个死掉的芭比娃娃。康韦与她的搭档斯蒂夫奉命接下此案,他们循线追查,却发现许多不寻常之处:爱斯琳在稍早曾收到闺密露西传来的一条“要小心”的信息,爱斯琳当晚的约会对象罗里声称他并未进入她的房子,爱斯琳好像同时与另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关系暧昧,她的住宅去年曾有身份不明的男子闯入,她的过去不堪回首……康韦觉得这一切没这么简单,她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漂亮的乖女孩。这个女孩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单纯,好像包裹着层层谎言。可是警局的同事却不断明示或暗示他们应该逮捕爱斯琳的男友,速速结案……这究竟是警局同事设下的陷阱,还是另有汹涌的暗潮?
  • 师傅

    师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闺探

    闺探

    洪光二十三年小秋,原驻北境的肃王诸允爅奉旨前往广宁之地明察暗访,误入一片密林义冢,巧遇一位“无名女鬼”。本是探查贪官污吏,缘何牵扯陈年旧案?一桩桩一件件,安稳无恙的广宁之地竟暗流汹涌……新人,新书,1v1,求点击收藏分享~HE~
  • 荒古剑尊

    荒古剑尊

    荒古剑界,强者为尊,长生为道。剑尊萧晨意外重生,携天道意志,集天下神剑铸就百剑图谱。这一世,他立下宏愿,必以傲战九天,踏诸天神魔,当以无敌之姿,成就长生大业。
  • 总裁是个小鲜肉

    总裁是个小鲜肉

    令寻寻的婚姻终结在第七年的时候,为了夺回女儿抚养权,她重入职场。遇上二世祖总裁莫名敌视,忍。遇上刁蛮女下属捣乱,忍。遇上客户咸猪手,忍。忍者无敌,平步青云。笼统来讲,这就是个大龄失婚的单亲妈妈与小鲜肉总裁的互相勾搭的故事。比较欢快。
  • 从超神学院重新开始

    从超神学院重新开始

    墨羽应情被害,本想一死了之,却不想才另一个世界重生,并激活了系统,他在超神学院里调戏凯莎鹤熙,在择天记中征服徐有容,帮嬴政一统六国……
  • 医路惊心:再见成婚

    医路惊心:再见成婚

    医路一惊心,再见要成婚……这世间只许我抛弃男人,却不许男人说不!穿越而来,虽然做不成神医,却也拐了一个神医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牛佛镇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牛佛镇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牛佛古镇位于四川盆地南沿,沱江下游,历为商贸重镇,富庶繁盛。牛王山浑然如牛形,耸峙于沱江岸边,传说为拯救众生的神牛坐化而成。山下渡口被称作牛佛渡,镇也因此而得名牛佛镇。《牛佛镇史话》一书,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古镇的风土人情和发展脉络。翻阅此书,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的千年古镇清晰可见,如同置身于“沱江商贸大埠,川南千年古镇”之中,从而领略它特有的魅力风情。
  • 智慧轩吟稿

    智慧轩吟稿

    继《北大荒吟草》之后,诗人邹积慧又出版了第五本诗词集《智慧轩吟稿》。作者从所发表的1000余首诗词中精选出157首结集,刘征、郑伯农、李文朝等题字、赠诗,每首都附有点评。诗人刘章在序言中写道:“邹积慧的诗有诗味、有意味、有情味、有韵味。读邹积慧的诗,北大荒人会感到亲切,非北大荒人会感到新鲜。”
  • 庶女归来:邪王的废柴狂妃

    庶女归来:邪王的废柴狂妃

    一朝穿越,某女花容失色:妈呀,胸口这血洞是怎么回事?再一抬头,差点吓尿:这原主的鬼魂又是怎么回事?一个不小心,摔到神秘石洞,邪魅男子强制契约,收获师傅兼护卫一枚!蓝家,倒是个有趣的地方——家主贪婪,当家主母护短,很可惜,护的都不是她。心机婊嫡女扮柔弱,还有个庶出的三妹暗中陷害。当她蓝曦若是死的!经脉尽毁,沦为废物,庶女一个。所以呢?绝世天才?还是空间召唤师?太子表示瞎了狗眼当时才没看上蓝曦若,再表心意却被某个妖孽男一把扔出去:“除了本尊,谁还能配上我家若儿?!”庶女归来,很狂很嚣张!身份最后亮瞎众人狗眼!顶端大陆,你们谁想过?老子就是人生赢家,你们这些渣渣,都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活出爱情的模样

    活出爱情的模样

    老公嫌弃她不干净,公然带小三回来安胎。苏黎终于心死,递上离婚协议,可回应她的是他更加狠戾的报复!婚姻的牢笼里,苏黎面对着无休止的禁锢和折磨……终于在那天晚上,高冷的男人忍无可忍,拎着她狠狠抵在墙壁上:“勾了我一次又一次,什么时候离婚对我负责?”苏黎脑子里一片空白,“你是谁?”“既然不记得,那就继续来。”男人霸道的封住了她的嘴。严重脸盲症的她和他,因为一个孩子在婚外纠缠,婚内缠绵。她在他霸道的温柔里沉醉,终于活出了爱情的模样……
  •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于网络的一次不经意的贴图,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第一古董和氏璧的狂涛巨浪。被卷入这场风波的,有查找其父亲死因的老刑警、无不用其极的女记者、引经据典的民间家谱学家、教授模样的玉器商人、游刃有余的私人调查员以及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中学数学教师等等,小说对这些众多人物均予以深刻的心理刻画,并以此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令人纠结的一个个悬念,出现始料未及的一个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