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5400000003

第3章 李白:何不潇洒走

01.

呼喇喇,天上掉下个李太白。

是的,我一直觉得李白就是位“天外来客”。去研究杜甫的家族,向上,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可李白呢?连他的父亲都是个迷。

李白父亲的大名第一次出现是在李白的墓碑上。“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碑文上记载,李白的父亲名为李客。但碑文上又说因为他到了域外,是客人的身份,所以才叫“客”。原来叫什么,并不知晓。一下子,李白的父亲到底是什么身份,历朝历代的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人说他是罪犯,逃亡域外;有人说他是隐士,隐居域外;有人说他是商人,经商域外;还有人推翻了以上所有说法,认为李白的父亲本来就是西域胡人,后来客居中原才更名为“客”。

这还仅仅是名,姓氏就更值得探讨了。无论是隐居还是经商,哪怕是流亡,在那个时代能到国境之外,绝不是一个平头百姓能力之所及的。《新唐书》中就认为李白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太祖的九世孙,与李唐皇室为同宗同族。还有一种更富传奇色彩的说法,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或者弟弟中有一人是李白的祖父。这样一来,结合之前的“流亡”“隐居”之说,让人不得不去猜想李客是“玄武门之变”所殃及的池鱼。

总之,李白的父亲跟西域就这样难舍难分了。好吧,李客去了西域也好,从西域来到中原也罢,四方辗转,李白又出生在哪儿呢?有人说,李白出生在陇西成纪[8]。这大概是来源于李白祖上是西凉太祖的说法,因为西凉太祖本人是陇西人氏。也有人说,李白号为“青莲居士”,所以他的出生地应该是剑南道绵州昌隆县[9]青莲乡。这时,杜甫又来扰乱视听,他说“我与山东李白好”,呵,李白又成了山东人。可是李客如果真的在域外生活那么久,李白就不能出生在外国吗?可能的。郭沫若先生就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提出了李白出生在碎叶的说法。碎叶,位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如果还嫌不够乱,我们再来看看李白的名字。

相比于他的身世,关于李白名字的说法则浪漫许多,这似乎更符合李白的气质。唐人李阳冰在为李白作品所作的序言《草堂集序》中写道:“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李白母亲生他的那天晚上,梦到了太白金星,所以他的名和字均来自这个神奇的梦。关于这一点,李白的碑文上也是如此叙述。太白金星,古人又称文曲星,如果那个梦是真的,那么李白后来成为一代诗歌巨人,便也是天注定的了。

民间传说生怕李白的人生不够传奇,也来添砖加瓦。说李白的母亲梦到长庚星而生李白,所以他的字为“太白”,可直到李白七岁时,父亲还没有为他想好名。有一天,李白的父亲看着窗外春日芬芳便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叶林红霞落……”此句刚一出,李白随口接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从此,李白有了大名。

李白之所以让人着迷,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本身就是个谜。谜一样的身世,造就了他谜一样的性格,进而,又有着谜一样的经历。李白的一生,并非真的如仙人一般远离喧嚣,正如贺知章为他取的那个雅号——谪仙人。李白脱俗的气质和才华让人觉得他就像一个被上天贬谪下来的神仙,可是,谪,罚也,他到人间是来品尝苦难的。所以,李白的人生中也有寻常人的苦恼和忧愁,只是,那些苟且都幻化成了他浪漫到骨髓里的诗,种种不堪都败给了他那颗潇洒飘逸的心。

02.

不管李白到底出生在哪儿,公元705年,五岁的李白已经在四川的茂林翠竹中开始求学了。一直到二十五岁,他才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出剑门关的那一刻,李白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了三个终极愿望——出仕,游侠,求仙。

理想是灵魂的奢侈品,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混沌和迷茫中度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更不用说理想。而李白,他一下子就为自己定下了三个人生目标。然而为什么是这三个?当然与李白的天性以及他这二十年来的经历有关。

大概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匡扶天下的梦。治世为指点江山之臣,乱世为收拾山河之将,赢得生前身后名。李白亦不例外。又因为他“十岁观百家”,“百家”之中必然有“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等,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李白当然也渴望能够在政治上一展自己的才华,所以他的第一个愿望是出仕。

然而李白在少年时又不仅仅学了“百家”,宗教也是李白那一时期的必修课。古代的文人中,有太多人都是在少年意气时走进这个世界,又在被这个世界伤得体无完肤后逃离。李白不是,在他十八九岁青春正当年时,李白就走进了大匡山,边读书边修道去了。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戴天山即大匡山。诗中的竹幽溪静、鹿野钟轻,分明是那一干人等归隐之后的风格,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去拜访道士不遇、只好在两三棵松树下派遣忧愁的诗,确实是李白二十岁之前作的。难怪,别人出道时要么轻狂孤傲,要么内敛持重,而李白,是道骨仙风的。求仙,不是真的要去当一个神仙,而是他期望着可访遍所有的道教名山,做一个飘逸到云里的人。

拿我们今人与李白相比,如果“百家”相当于语数外这样的必修课,修道则类似于书法、棋类,亦或者乐器等修身养性的课程。我们今天还有一些家长很看重孩子体能的培养,女孩子学学跳舞,男孩子打打篮球,等等。李白也有这方面的学习,他学的是剑术。

据统计,在李白所有诗当中,提到过“剑”以及剑的别称的,有超过一百首,占到了总数的的百分之十。可见,成就李白的不只有酒,还有剑。

李白的游侠精神还不仅仅体现在他会剑术。在他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李白最初漫游天下时,有一个叫吴指南的朋友陪伴着他。两个人走洞庭湖的时候,吴指南不幸病故了。朋友的突然离世使得李白悲伤不已,身穿孝服,伏在尸体上恸哭,像自己的家人去世了一样。李白的哭声不仅感动了周围的人,也惊动了山上的老虎。人们见到老虎纷纷逃散,李白却坚守不动,气势上压倒了老虎,老虎只好悻悻离去。李白把朋友的尸首埋在湖边,独自去了金陵[10]。若干年后,李白再次来到朋友的坟前,由于过分想念,李白扒开坟丘,看见朋友的筋肉尚存,便拿出宝剑剔掉筋肉,将尸骨包好随身携带,日夜不分。

一个真正的豪杰,除了盖世武功,更为重要的是江湖义气。从这一点来看,李白,配得上那个“侠”字。

李白的理想是如此美好,做一个经邦济世的人,做一个不理尘俗的人,做一个豪迈仗义的人。可在那样一个社会,实现一个已属不易,何况是三个?李白这条追梦路是那样坎坷,又是那样充满了风霜雪雨。

03.

文人书生们走出去大抵是要剑指长安,在科举考试这个战场上厮杀几个回合的。李白却不然。自始至终,李白都没有走进过那个影响古代读书人长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场。关于李白与考试,后世说法不一。有人说,李白生性桀骜不羁,不愿被那一纸试卷所左右,所以他不去参加考试。也有人说,李白远离科举,是与他的身世有关。在唐代,商人的身份极低,商人以及商人之后,都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如果李白真是李唐王室的族人,父辈曾因某种政治原因而流亡域外,那他就更没有参试的可能了。

尽管后一种说法有理有据,我依然相信是第一种。如果真是因为身份受限,那么日后李白进宫朝见唐玄宗时,玄宗为他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又作何解释?当然,这是二十年后的事情。

李白不岌岌于应试,所以也没有念念于长安。那么人生三大理想之一的出仕该如何实现呢?李白选择在游历天下增长见识的同时干谒诸侯,结交豪杰。

李白在未出四川时就曾访过一位来蜀地做官的大人物。这位大人物叫李邕,大李白二十六岁,是个为人正直的书法巨匠,只是有一点,李大人的脾气颇为古怪,为人狷狂。而我们的李白也非一届中庸之人,为人处世,有个性得很。一个自负好名,对年轻人态度颇为矜持;一个不拘细节,前辈面前依然放言高论,火星就这样撞了地球。结果呢,年轻的李白被扫地出门,为长的李邕就收到了这样一首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

大鹏鸟同风而起,扶摇直上,哪怕是在风歇时停下来,它的力量也足以震动沧海。时人见李白发一些奇谈怪论都对他冷笑不已,可是连孔子都说后生可畏,大人可不能轻视少年啊!李白用自信、自负、不畏流俗向繁文缛节宣战。这还不是真正的潇洒,真正的潇洒是若干年后李邕被奸人陷害去世,李白又作诗怀念这位老前辈。怀念他的才华,也怀念他异于常人的风度。

04.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公元725年,李白终于走出了四川。到了万里之外,看看江中的小船,看看船底的流水,不由得感叹是故乡的水把他送到这里,如今他只能怜爱这水,却再不能抚到故乡的山了。一生潇洒的李白也有放不下的时候,那一丝凡俗心意便是对故乡的依恋。

之后的五年里,李白辗转在江苏、河南、湖北和江西几省之间,脍炙人口的诗歌一首接着一首从市井街巷、从酒肆茶楼、从名山大川、从荒野古道中传播开来。

在游历了荆楚和江西之后,这一年的秋天李白来到了金陵城。金陵自古以来是江南重镇,达官显贵众多,上流社会繁华,李白认为这里一定有他出仕报国的机会。不巧的是,那一年唐玄宗要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全国各地的官员们都忙于筹备工作,至于李白投谒的那些诗文,谁又稀罕去看呢?李白捧着一颗热心而来,却到处吃闭门羹,换作别人,大概早已心灰意冷。但李白不会,出仕不成他还可以去游侠,游侠受限他还可以去求仙。于是,李白把他的目光投向了山水风光,投向了百姓生活。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二首·其一》

一对热爱生活、对理想执着追求的青年夫妇形象就这样诞生了,之后的一千年,人们每每提到天真烂漫、单纯美好的感情,都会说那个词——两小无猜。

第二年,李白留下一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便辞别金陵,北上扬州。从扬州到苏州,再到钱塘[11],最后又回到扬州。在一个萧条的秋日,李白病了。夜晚,卧病中的李白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常以夸张和想象入诗的李白,这一次,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浪漫的情感。

公元725年,李白来到湖北襄阳,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意去拜访他。两人在才华上彼此欣赏,在性格上又志趣相投,一见如故。李白在孟浩然的家里停留十余天,两人才挥手作别。第二年,李白听闻孟浩然要去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12]相会。两个盛唐时期的诗歌领袖,在江夏的黄鹤楼上第二次紧握住双手,互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远去,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那渐渐远去的小舟,挥手写下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05.

从公元730年到公元742年,李白两度进京,三次追寻唐玄宗的踪迹,却都一次又一次错过,一次又一次落败。一颗炽热的报国之心,生生地就被泼上了冷水。然而这十二年间,宋城[13]、洛阳、襄阳、安陆[14]、任城[15]、太原、济南……一座座城池却都因为李白的到来而放射出诗意的光芒;嵩山、崂山、泰山、香山……一座座名山也是因为李白留下的那些不朽的诗句而显得更加苍翠巍峨。

李白是诞生在世纪之初的,公元742年,他也刚好四十二岁了。这一年,唐王朝也换了模样,唐玄宗的年号正式从“开元”改为“天宝”。这一年之前的唐玄宗,拨乱反正,励精图治,是个不折不扣的英明君主;这一年之后的唐玄宗,怠慢朝政,宠信奸臣,终酿成“安史之乱”的大祸。李白偏偏在这一年走上了仕途。

李白奔走干谒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是这一年峰回路转了呢?一切都不是没来由的。李白笃信道教,在他的好朋友中也不乏道教弟子,与李白交情颇深的元丹丘就是其中一个。唐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也是位道教人士,虽未与李白谋面,但对李白的才华仰慕已久。刚巧这一时期的唐玄宗也对道教产生了兴趣,于是应邀玉真公主和元丹丘两个人进宫,常与唐玄宗讲道。慢慢地,这位才情不输文人的皇帝就对李白这个早有盛名的全民偶像产生了兴趣。

公元742年的春天李白还在泰山上歌咏“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秋天回到任城家中便接到了京城传来的好消息。然后李白给家中的妻子儿女留下这样一首,便朝长安而去。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前一句“仰天大笑”里有对苦难一笑而过的乐观,后一句“岂是蓬蒿”中有对自我高度肯定的自信。是啊,人生充满苦难,如果不能如李白一般“仰天大笑”,短短一世便要在惆怅中度过;如果不能像李白这样自信,那可相信的人,还有谁能?

古人常说“福无双至”,可李白的好运气在这一年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在李白初到京城还没进宫朝见的时候,又遇到了他人生的另外一个贵人——贺知章。对,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那个贺知章。那一年,贺知章的年纪刚好是李白的二倍——八十四岁。在文坛上,贺知章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在政坛上,老人家早已是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但是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半的年轻人,贺知章说出了此生最高的评价——谪仙人。两人把酒言欢,谈诗论赋,好不开怀。直到结账的时候,两个人才想起都没带酒钱,贺大人只好用身上佩戴的皇帝御赐的金龟来顶账。这一段“金龟换酒”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在玉真公主、元丹丘和贺知章三个人的大力举荐下,没多久李白被任命为翰林院供奉。于是就出现了前文提到过的李白进宫时唐玄宗亲自步行迎接,宴饮时又为他亲手盛汤的感人画面。

06.

人生理想中最难实现的那一个,在李白四十二岁的时候变成了现实。入翰林院为官之始,李白对施展才华抱负满怀希望。在他此时创作的《塞下曲》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斩楼兰”“破月氏”,这是何等的豪迈,仿佛他就要去边关驰骋疆场了。

可是事实呢?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唐玄宗每天在后宫纵情声色,对军事疏于管理,哪里还能让他去“破楼兰”呢?诏李白进宫,无非是给他骄奢淫逸的宫廷生活再增添点诗意罢了。渐渐地,李白意识到这看似实现的理想其实是离他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当他看出唐玄宗的昏庸、高力士的奸诈、李林甫的无能、杨贵妃家族的野心时,李白对这个王朝失望透了。他的仕途,也失意至极。一个狂放的失意之人会做什么呢?会做出常人不敢想象的事。他曾故意以醉酒的状态奉诏入宫,又借醉意引足令高力士脱靴,让国舅杨国忠研墨,这让宫中的权贵对他颇为不满。从此,高力士、杨国忠之流常在唐玄宗面前馋谤李白,很快,唐玄宗对李白失去了最初的认可,渐渐疏远了他。

面对朝中的佞臣和这个表面繁荣实则暗藏危机的国家,李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即便是在那近二十年的蹉跎岁月里,他也从未孤独过。一个不羁的孤独之人会做什么呢?作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

有时候,李白这个豪迈的大丈夫写起小女子来是那样的细腻。秋浓露重,女子独自一人站在门前的玉阶上,露水浸湿了鞋袜。寒意袭来,她只好走回屋子放下窗帘,却还是不甘心,眼望着窗外玲珑的秋月。

这里的“秋”,是人到中年的感慨;这里的“夜”,是朝廷里的黑暗;这里的“寒”,是受尽排挤的无奈。可是这位“小女子”并没有就此消极,她还是执着地向着这寒凉深夜里的唯一光明——秋月。香草美人,大抵如此。

尽管李白对他心中的光明从未放弃,但是随着贺知章的去世、元丹丘的离京,孤零零的李白又能跟这个黑暗的时代抗争多久呢?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首句的一个“独”字,让浓烈的酒也显得有些寡淡了。二十年来的岁月沧桑,对政治和朝廷的失望以及无人理解的苦闷,都在那一个“独”字里。如果李白不是李白,也许这首诗要惆怅到底了。幸运的是,李白是李白。忽然,这个单调的画面就热闹了起来,天上的明月、地上的身影都成了他举杯豪饮的伙伴。他们还要永结无情之游,在渺远的仙境重逢。

你说他孤独,他有明月与身影;你说他不孤独,那杯酒终是一人饮尽。有花,有月,有歌,有舞,能把这样苦闷的情感表达得如此浪漫,大概只有李白。

李白对朝廷上的一切还是伤透了心,留下这样一首诗,递上一封辞职信,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的那一天,李白显出些许落寞,但他依然对着长安城里林立的楼宇大声放歌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07.

李白离开长安城,又一次投身于广袤的天地中。不厚道地想一想,其实后人应该感谢诗人的坎坷。就李白来说,没有“赐金放还”,也许就没有两位巨人的那一次握手。就在公元744年的那个秋天,被迫离京的李白和报国无门的杜甫,这两位唐诗殿堂里的至尊在中原大地上相遇了。那一年杜甫三十三岁。很快,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伙伴——边塞诗派的高适。三人同游梁宋,再游齐鲁,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豪迈诗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李白就是这种英雄主义里的先锋。李白向往游侠,当然也仰慕古代那些侠义之士,他也深知那些侠士的侠义之举里,有人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最高贵的,是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李白的“侠”,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李白从未放弃他的求仙梦,这也是他能飘逸一生的直接原因。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是李白离开长安第二年作的一首记梦诗。诗人在梦中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来到传说中的仙山。仙山上,日腾沧海、天鸡空鸣、霓衣风马、仙人纷纷,也许只有李白能做出如此瑰丽虚幻的梦。然而梦终究要醒来,醒来后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也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08.

如果“侠”“仙”“仕”都显得太高级,有些脱离常人,其实李白也有类似普通人的趣味。李白作为大唐诗坛乃至千年之后的天王级人物,被世人奉为偶像,但在李白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偶像。

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就是李白的偶像。谢灵运是一位山水诗人,后世诗坛中那个地位甚高的“山水诗派”就是他开创的。李白崇拜他,大抵因为三个原因:青山绿水中的潇洒,诗词歌赋中的飘逸,还有一点,大概就是“才高八斗”中的傲气。谢灵运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他说:“如果给天下的才华加一个重量的话,那么我希望是一石。在这一石的才华里,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剩下的,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谢灵运作为山水诗歌的开创者,首先他得去游山玩水。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诗和远方的人生理想,谢灵运在作诗之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双户外登山鞋,取名为“谢公屐”。李白向谢灵运表达崇拜之情就是从这双鞋开始的:“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在上面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两次提到“谢公屐”。我觉得,李白在心里肯定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走过最潇洒的路,就是穿上谢公屐之后脚下的路。”

李白的第二个偶像依然姓谢,叫谢朓。谢朓同样是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与谢灵运并称,人们称他为“小谢”。李白崇拜一个人,首先是因为他的诗。小谢的诗,以其清新俊逸和直抒怀抱的风格,一下子就俘获了他的心。

李白崇拜谢朓,有点类似于我们今人追星。在他人生失意的时候,总喜欢去偶像去过的地方,与偶像隔空对话,产生精神共鸣。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政治神经很敏感的李白预感到这个国家将要走向深渊,却又无法为它力挽狂澜,心情极度低迷。于是他两次走上宣州[16]的谢朓楼,向偶像倾吐心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关于崇拜谢朓这件事,李白说:“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清人王士祯说:“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如果之前的凌云壮志和无畏旷达算是李白的大浪漫,那么凭吊古迹、向偶像倾吐仰慕之情,也可以算作是他的小浪漫吧。

李白跟“谢家人”的缘分太深太深,他的第三位偶像,还是姓谢。当李白口中不停念及这位东晋时期的宰相时,他的人生又迎来了一次惊涛骇浪。

09.

公元756年对于李白和唐王朝来说,都太不平静了。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六月,安禄山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将军,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出逃,途经马嵬坡时,军士哗变,杀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17]即位,是为唐肃宗。身为太上皇的李隆基又任命永王李璘为四道节度使引兵东巡。九月,永王李璘镇守江陵[18],企图以金陵为根据地,向长江沿线扩大势力,割据一方。十一月,唐肃宗听说了李璘的野心,下令命其归属,李璘不从。十二月,李璘引兵东巡南下,唐肃宗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

这一年年初,李白在山东家中听闻安史之乱爆发与妻子一同南下避难。途中,接连传来洛阳失守、长安沦陷的消息,让李白为国家深深担忧。

……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

——《猛虎行》

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南奔以避战乱。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

一颗炽热的报国之心无处安放,更让李白终日忧愁。秋天,李白听说唐玄宗来到了四川,便决定再次归蜀申述杀敌之志。就在这时,李白的名字走入了永王李璘的视线,他多次给李白下达聘书,并派遣官员赴庐山相邀。一面是迟迟不作回应的朝廷政府,一面是求贤若渴的永王李璘,李白几经衡量,最终决定投奔李璘做他的幕僚。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在这首诗中,李白就谈到了他的第三个偶像——谢安。“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就是由他而来。北方的胡虏已经在洛阳一带纷乱如麻,中原的百姓竞相逃难,好似晋朝的永嘉之难。如果像东晋时期那样起用东山的谢安来平复战乱,一定能够为朝廷在谈笑间扫净胡沙。这里的谢安暗指的是谁,所有人心里都明白,李白当然不希望发生战乱,但他已为被重用的这一天等了足足三十年。

可一心渴望实现匡扶天下梦的李白并不知道,李璘已经准备谋反了。而他,也一并走在了这条路上。

仅仅几个月之后,李璘兵败被诛,李白也随之被关进浔阳[19]监狱。是的,潇洒了大半生的李白却在五十七岁时身陷囹圄,不得自由。

数月后,因为多人为他在朝廷辩护,李白获释。但是朝廷并没有放过李白,一纸流放夜郎的判决让五十八岁的李白开始了无奈的西南之旅。

至此,人们以为再也见不到李白的潇洒了,却不想事情在糟糕到顶点时出现了转机。公元759年,关中遭遇大旱,朝廷为祈求上苍降雨大赦天下,死刑者流放,流放以下免罪。五十九岁的李白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终于重获自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后人玩笑说李白是脚步最快的人,从重庆到荆州,千里之遥,他却一日之间归来了。其实这里的“快”,不仅是李白重获自由后的畅快,更是他藐视一切苦难的快意人生。

之后的两年里,李白依旧潇洒,依旧浪漫。公元761年,李白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后离世。有人说李白是“醉致疾亡”;有人说李白是单纯的喝酒猝死;流传得最广,也最愿意被后人相信的,是说李白因为酒醉入江中捉月而溺亡。至于为什么最后这种说法看起来最不可信却又深得人心,还是因为那两个字——浪漫。

10.

李白有三个理想,似乎一个都没有实现。比如“仕”,李白两度为官,除了遭受排挤和误入歧途,大唐江山上好像没有哪一块是因为李白的作为而焕发光彩;比如“侠”,李白的剑术很厉害,据说全唐朝排名第二,但是很可惜,他并不是以“侠客”的身份被后人铭记;再比如“仙”,他倒是拜访过无数座仙山,最终还是没有到云里。也许你会说,李白不需要其他,有他的诗就够了。是啊,有诗就够了,可是在这样不如意的人生里,没有他的浪漫与潇洒,又哪里来的诗呢?

李白与杜甫是大唐诗坛两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人们将他们并称为“李杜”。一百多年后,晚唐诗坛上又出现了李商隐和杜牧这对“小李杜”,于是后人再提到杜甫的时候总是会尊称一声“老杜”。但奇怪的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任李白如何神奇,如何不朽,却从未有人叫他“老李”。大概,潇洒即是青春。

同类推荐
  • 千古英雄

    千古英雄

    郑成功既是一个顶级英雄,又是一个完人。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品德高尚,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人物。郑成功最突出的是忠君爱国,在国难当头时他挺身而出,力挽狂辛阑;劝降面前,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是中国人民族气节的典范。占领金门、厦门后,他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挥师北上抗清复明,志在中兴,可见他对国对人民的忠心。更可贵的是,收复台湾时,危难之际,他身先士卒,导航在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既有雄心壮志,又善于隐忍磨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枕戈泣血十六年终于收复了台清。更难得的是他既是大将,又是模范丈夫,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他还是个孝子,是个忠孝两全的人。他既指挥作战,又体恤下士。他是一个最关爱兵士的将领。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 刘伯温传奇

    刘伯温传奇

    元末明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各种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刘伯温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热门推荐
  •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那年他们相遇于雨后夏季,风速单车驶过水坑溅起污水脏了她的白裙。从此溅起了一段情缘。李子宸耷拉着脑袋叹气,“长得这么丑,脾气又爆又那么粗鲁,只有神经错乱的沈学长才会看得上你。疯丫头你做人也太失败吧!”陶箬琳不客气踹他一脚,“你个贱嘴,你不损我会死啊!!”他尴尬的摸摸鼻子说,“可惜呀!可惜!!这么一表人才的帅哥就要被你惨遭毒手了。为此我代表万千帅哥向你致谢世上又少一位帅哥!”
  • 乍暖还寒已如夜

    乍暖还寒已如夜

    青春在彷徨与迷茫中,不断地跌跌撞撞中,却依然坚信明天有美好的时光…
  • 诸天神魔记

    诸天神魔记

    我叫杨浩,我现在慌得一批。我穿越到一个名叫天玄大陆的世界,成了云岚城杨家的大少爷杨昊(杨日天?)。传闻我当年伴玉出生,娘亲难产而死,可当我看见小婢女拿来的手机时,陷入了沉思……【叮!激活诸天神魔录!可召唤诸天神魔,扫荡异界,睥睨天下!】【叮!召唤诸天神魔需要万界能量点,所以你必须不断作死,将旁人对你的愤怒,怨恨和杀机都转化为能量点】【叮!你成功激怒噬心妖,万能点+5】【叮!你成功激怒燕无敌,万能点+20】好吧,这是个一时作死一时爽,一直作死可能死的故事。
  • 沉睡的魔咒

    沉睡的魔咒

    打破传统校园言情小说套路。虽是以校园故事为起点,但加入魔法元素后,昔日校园言情将升华为玄幻悬疑。冥冥之中,自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一经三传”、《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一根绵延两千多年的线索逐渐纤毫毕现。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 此乃君家果

    此乃君家果

    初遇时,她是一朵花;再遇时,她是一颗果。那年那天,景色正好,满身创伤的他走进了她的领域,开始了故事的续写……
  • 师道成圣

    师道成圣

    带着梦幻西游的智脑,穿越到了西游世界,开启了师道系统,得到了梦幻家园所化的仙府。在这方世界开宗立派,为自己妖、魔、鬼、怪的徒儿,与漫天的神佛,争一份天道之机。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主神征召游戏

    主神征召游戏

    无限流,荒岛求生、生化危机……秦歌再次醒来,惨白色的房间,医师,护士,美女总裁,城管···这是哪里?“欢迎来到主神空间,从你们被征召那一刻起,你们的生命就不属于自己,请努力攻略主题世界,捍卫主神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