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13700000002

第2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行善即积德

上部 增思广见品贤文

《增广贤文》是蒙学读本中的佼佼者,它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其中有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所以《增广贤文》的价值是不可小视的。

为人处世当看《增广贤文》,品味智慧人生当看《增广贤文》。

劝人向善在《增广贤文》中占了很大篇幅,它告诫人们要向善、行善、扬善,始终怀抱善心、善意,善待所有的人。只有这样,这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假、恶、丑,多了许多真、善、美,人们的生活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美好。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原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释义

哪怕是最小的坏事,奉劝大家都不要去做,哪怕是最小的好事,也会给人带来方便。言外之意,就是要善待他人。

《增广贤文》多处提到要积德行善,与人方便,比如“积德与儿孙,要广行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等。

人生在世,总得和别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实际上就是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和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这件事每个人天天在做,但做的情况并不一样。有的人做得比较自觉,有的人则比较盲目,有的人做得比较好,有的人做得不太好,甚至很差。人与人友好相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友谊、成功、进步和幸福;人与人不能很好相待,则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个人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这些经验与教训使得今天的人们有了一个共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好好对待,就是人们常说的“善待他人”。

曾在某书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在外打工几年才难得回家一次的男青年,当他深夜坐车回到家乡路口,路见一陌生男子被车撞倒在地,肇事司机早已逃走。急于回家的愿望让他正想离开,忽转念一想,他的家人是不是也会像自己父母那样在等待他的归家?于是他把那人送到了医院,那人因此得救。后来,得知那人竟是他几年未曾见过一面的亲哥哥。幸亏他当时没有袖手旁观,否则到最后,于他将会是一生一世的悔恨和内疚。

还有一位朋友说起他自己身上的故事:在他刚出来社会跑业务时,经济能力有限,步行在外,也不舍得掏钱吃饭,只是在深夜回宿舍煮一点稀饭填肚子。有一次他很晚才回来,以为舍友都睡了,却见其中一好友煮好了一碗面条在那等着他……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出人头地,在社会上有了挺高的身份和地位。许多年了,他依旧还记得当初那位朋友给他煮的面条,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温暖了他的心扉,给了他从未有过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当然,他成功后没忘记朋友曾经的支持和帮助。现在,他们在同一公司上班,同庄一屋檐下,好得像兄弟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由此可见,你善待了别人,生活也会善待你。你无意中做了一点点的善事,有时往往可以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甚至是十倍百倍于你付出的收获,这也正验证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同样,你不想别人怎么对你,你也就不要怎么去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待己之心待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这么想这么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简单容易得多。

“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谚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我也一直以为是这样。直到后来有一天,我读了一则很有哲理的故事,我才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和狭隘。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人走到了一个村子的黑巷子里,他看见一盏晕黄的灯正从巷子的深处缓缓前行。僧人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双日失明的盲人挑着灯在行走,他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灯,岂不多此一举?于是僧人好奇地上前问道:“施主,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为何还要挑着灯啊?”那位盲人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照映,那么全世界的人都会如我一样成为瞎子。所以我就点了一盏灯,既为别人照亮了路,自己也不会被别人撞到,岂不是两全其美。”“哦,施主是为了别人,同时也为了自己。”

“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一个盲人能有这样精妙的大彻大悟,真是让人钦佩不已!那位盲人是不幸的,他没有健康的身体,但他却拥有博大的胸怀,他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人们常用“瞎子点灯——白费蜡”来比喻劳而无功、徒劳无益的事,其实也不尽然,“瞎子点灯”的故事不正是针对这一说法的有力批驳吗?

春秋时期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帽带”故事,最能说明“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深刻内涵。有一次,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行善积德不求回报

原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释义

一心去做好事,不必计较前途如何。

一位朋友的父亲经常对我说,一个人要“但行好事”,更要“莫问前程”,只有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他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姓赵,赵的老伴有病卧床多年,他又要照顾老伴,又要照顾孩子而心情总是不好。朋友的父亲经常劝他,还给他写了一首诗:“君家有病妇,终日待君奉,一旦出门去,念妇病房中,夫妇恩常念,义鸟伴雌雄,莫说床前累,君不感孤零。”

华人首富李嘉诚和比尔·盖茨一样,一开始只知道赚钱,后来得到大智慧者的开示,立刻捐款多做善事,放生、救助贫困、捐助教育、修路架桥等,他的慈善行善,默默奉献,换来了人生的辉煌,那就是华人首富的名号和有价值的人生。他说,真正懂得如何奉献国家、民族及世界的人,才是真英雄。

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大。看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即便有帮助别人的愿望,也得权衡一下自己的时间、财力。所以每做一次志愿者,每帮助一个贫困对象的机会都很难得。所以无论是志愿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慈善机构,应该每次都能让他们的爱心得到最有价值的发挥。虽然他们的帮助不需要回报,但他们也希望看到自己努力的成就。

所以说,做好事的人都不求回报,但往往自有回报。

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深夜,我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厚厚的丛林,我突然听到有人挣扎喘息声。我慌乱地停下脚步,仔细地聆听。果然没有错,那是两个人闷着头在扭打的声音,间或夹杂着衣服撕裂声。我立刻明白,就在这咫尺之隔,一定有一个女人被袭击了!

我开始想,到底我该不该介入这个事件当中?

我一面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一面诅咒着为什么今天晚上要选这条小路回家。如果我也成为另一个牺牲者怎么办?是不是我该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给警察就算了?那个决定的过程好像永无止境,但实际上花不了几秒钟,而且我听得出来那个女孩的呼吸挣扎声越来越微弱了。我知道我一定要有所行动。我怎能袖手旁观,就这样溜之大吉?不行!

我终于决定。就算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也绝不能让那个不知名的弱女子受到歹徒侵犯。我不是勇敢的人,我也不是身手矫健的人,我更不知打哪儿来的道德勇气与力量,我只知道当下我下了决心要帮助这个弱女子,我就变得孔武有力了。

我立刻冲到丛林后面,将歹徒从那个女人身边拉开。我们两人扭打成一团,倒在地上滚来滚去。最后,歹徒终于放弃,跳起来逃走了。我气吁吁地爬起身来,那个蹲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我看不清楚她的长相,只晓得她在不停的发抖。我不想再吓坏她了,我跟她保持了一段距离,慢慢地说:好了,那个人已经走了,你现在安全了。

接着是一段长长的沉默,然后我才听到她开口了,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爸爸!是我呀!”然后,我最小的女儿凯萨琳在那片丛林之中站起身来。

许多人怀疑做了好事不一定有好的回报。我们也常听人说:“好心没好报!”同时也似乎有许多案例在支持这个论点。在这个故事当中,男主角冒着生命危险去援助一个受侵袭的不知名的弱女子,结果他救回的是他自己的女儿。在这个父亲下了救人的决心之时,他变得不可思议的孔武有力。按照常理来说,他绝不可能打败那个强暴犯,但是他勇敢的决心,使他获得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赢得了胜利。

我们其实不需要去想做了好事是不是就会有回报,就像这个父亲一样,他为陌生人做了一些好事,结果回报的却是他自己。

当然,人类社会有好人必有坏人,为了倡导社会的文明与和谐,适当地给予做好事的人一些奖励,也是未尝不可的善举——尽管做好事的人并不要求回报。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里有这样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大家知道,鲁国是以文化立国的——打仗打不过别国,但是提倡礼教。鲁国当时有一个这样的规定:鲁国(国君)是不能让鲁国人当别国人奴隶的。如果商人们在各国经商的过程中发现有鲁国人做奴隶,就可以拿钱先把人赎回来,然后到国库去报销。孔子的徒弟子贡很有钱,经商经常往各国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把那人赎回来后,对孔老师说:老师,我为国家做贡献了,我有钱,就不去国库报销了。子贡满以为会被老师夸奖,结果孔子却教训了他一通:“你不要钱,国君知道了,一定会表扬你,人们一定就会觉得应该向你学习才对……结果呐?行走各国的商人再赎回奴隶,就不好意思去国库报销了——他们不想让人家觉得他们觉悟低——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以后再看见鲁国的奴隶就装作不知道……因为你的行为,最后就会导致许许多多鲁国人再也回不了家乡了。”

孔老夫子深知人性,知道人们在一定情况下的行为规范是不能片面提高的——提高了道德的标准,受害的人更多。但不管怎样说,《增广贤文》里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还是极在理的,一个人做了好事,不宣扬也会有人知道,不求回报也会自有回报的。做好事的人都有帮人的好习惯,我认识一位叫周玮的女上爱做好事,但她极不愿向别人提起,甚至她的老公都常常“蒙在鼓里”。她常对人说的一句话是:“从小我妈妈就对我说,左手做的好事,不要让右手知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相信善德的力量

原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释义

做好事就一定会有好的报应,做坏事也会有坏的报应,不是不报应,只是因为时间还没有到。

这句贤文说的是人世的因果。世上有因果通三世之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就好比你对着镜子微笑,回报给你的也是一张笑脸,你对着它生气,回报给你的一定是一张生气的脸。

一位在台湾经商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她作为一名公司职员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家用产品展览会。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当时人很多,她刚坐下,就有人用日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抬头一看,是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站在面前。她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接着起身去拿刀、叉、纸巾这类的东西,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也拿了一份。一顿快餐很快就吃完了,老人临走时递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她一看,哟,原来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长呢。

一年以后,她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了,而这时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定了!怎么办?真的一起步就要破产吗?她突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就抱着一线希望去了一封简单的信,说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希望能来看一看。信发出后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起程来台湾。他真的来了,还拿出样品让她试加工,在肯定了产品和质量之后,当场下了足够她做一年的大订单。她惊喜地问:“您在台湾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里只是个小公司,您真的信得过我吗?”老人从皮箱里拿出一本书来,名字叫做《人心的储存》,说:“当初你给我帮助时,你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就像我在书中所写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教师生活清贫,都四十多岁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三代六口人都挤在两间小屋子里。他很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房价一年比一年贵,他那点工资根本无法赶上房价的上涨幅度。这一年,他家附近新开盘了一个小区,他咬了咬牙,和妻子一起去售楼处询问情况,没料想在售楼处碰到了开发公司的老板。巧的是这位老板和教师还有一段渊源。原来,教师已经去世的父亲当年不仅救过这位老板父母的性命,还经常接济他们。后来,因拆迁两家失去了联系。这次机会凑巧,在售房处与父亲朋友的后人相遇了。于是,带着感恩的心情,老板连卖带送,以很便宜的价格卖了一套房子给这位老师,终于圆了他的新房梦。

这位教师的父亲生前做的善事,竟然使子孙后代受惠。

不久前,我还从一本佛教书上读过这样一段对话,颇具深意:

一位女士,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道:“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士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士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士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礼法的事。”

女士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心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样的心、圣凡平等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济众生的心。”

女士听后,一改从前的娇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称为“最具魅力的女人”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一言一行都尊重别人,替别人考虑,给别人带来利益的人,就是最受欢迎的人,最有魅力的人。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帮助别人,且不图回报,才是真正的善心。乐善好施,积善自会成福,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损人终害己

原文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释义

人不要做损人的事,因为损人终害己;也不要说伤人的话,话会像刀子一样割人的肉。

曾有这样一个“晏子使楚”的故事:

晏子是一个长得身矮貌丑的人,可是为人却机智。有一次,晏子作齐国的全权代表,前去楚国京城谈判。见到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使者,楚王想借机侮辱一下晏子,于是令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小洞,让管礼宾的小官带晏子从此洞进城来见他。

面对这样的礼遇,晏子很不高兴,不愿从此门洞人城。当他看到周围正等着看他笑话的人群,故作惊讶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恐怕是来到狗国了吧?要不怎么只有一个狗门人城呢?”楚人自讨了一个没趣,就只好引他从大门进城。

晏子进了楚官,看到楚王正高高地站在台阶上,腆着肚皮,只傲慢地瞟了瞟自己,不屑地说:“你们齐困难道就没有人了吗?”“怎么会没有人呢?”晏子马上从容地应对,“我们齐国有七八千户人家,房屋一片挨着一片;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踩着脚跟,挥动衣襟就像乌云遮天,擦擦汗水就如暴雨滂沱。这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只吭了一声,又问:“既然这样,你们齐国就派不出比你更厉害的人来吗?”晏子忽然仰天大笑起来:“怎么会派不出人呢?只是我们齐国委派大使是有许多规矩的,只有有才干的贤人才会被派来会见有才干的国王,而无能的家伙也只能派去见无能的国王,我晏子是齐国最无能的一个,所以就被派来见你了。”

从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对话中,我们知道晏子所采取的斗争策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你让我从狗洞进城,那进的也无疑是狗国;既然你把我当做最无能的大使,那么最无能的大使才般配会见最无能的君王。在辩论中,晏子抓住对方理论或逻辑上的谬误,并加以引申发挥,得出更加荒谬的结论,最后又加以否定。这往往是对错误理论的最有力的驳斥。

还听过这样一则寓言:一只鹧鸪鸟在树林间蹦蹦跳跳地玩耍,偶尔也飞到地上捕食一些小昆虫。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洒落到它的身上,暖融融的。它高兴地边玩边唱歌:“鹧鸪鹧鸪真快乐……”正当鹧鸪鸟玩得开心的时候,一个捕鸟人悄悄地走到它的身后,支起一张捕捉它的网。鹧鸪没有发觉,仍在起劲地唱着:“鹧鸪鹧鸪真快乐……”只听“啪”的一声,张开的网落下来,严严实实地罩住了鹧鸪鸟。鹧鸪大吃一惊,赶紧张开翅膀想飞走,可是翅膀已经被网缠住了,怎能飞走得了呢?鹧鸪终于成了捕鸟人的猎物。捕鸟人兴冲冲地把鹧鸪带回家,准备把它炖了,美食一顿,鹧鸪既伤心又害怕,不住地哀求捕鸟人:“捕鸟先生,请你饶了我吧,您看我是只多么幼小的生命,您怎么忍心把我吃掉呢?”

捕鸟人看它说得怪可怜的,也不禁心软起来。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鹧鸪鸟:背部和腹部长着非常好看的黑色相间的羽毛,头顶是柔和的棕色羽毛,两只小脚发出金黄色的光泽。捕鸟人暗想:“这只鹧鸪鸟真的挺好看,杀了怪可惜的,还是放了吧,可是放了它我又要饿肚子,怎么办呢?”正当捕鸟人犹豫不决的时候,鹧鸪又进一步讨好捕鸟人说:“先生,您还是放了我吧,这样对您会有更大的好处。因为我可以回去引诱更多的鹧鸪让您捕住,以报答您对我的不杀之恩。”鹧鸪心想:“许多许多的鹧鸪鸟换取我这一只鹧鸪鸟的生命,捕鸟人是一定会同意的。”可是它没有想到,这番话反倒激恼了捕鸟人:“告诉你鹧鸪,本来我倒真的想把你放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主意,因为你是一只心眼儿不好的鹧鸪,为了自己的命,竟然不惜陷害自己的同类,这样的败类留着你有什么用呢?”

鹧鸪最终被捕鸟人炖着吃了。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我们幼时下的跳棋,当我们一心想堵住别人的路,拆别人的桥时,回头看看自己的棋,基本也是寸步难行的状态,到头来非但堵不了别人的路,多半还落个输棋的结局。反之,如果下棋时自己懂得修桥铺路,与己方便时也与人方便,大度宽宏,便娱己娱人,皆大欢喜。

我们生活在一个利益交织的社会,不可否认,追求利益是每个人的权利,古语云:天下人“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不可否认,利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些人,他认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自己好逸恶劳,别人勤奋努力,当别人得到了,他就千方百计使绊子,使坏水,到头来,别人固然遗憾,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落下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果,最后得到的只会是众人的鄙夷,可谓损人而害己。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冷静清醒地看待自己,理性宽容地对待他人,切勿心生嫉妒去做那些小人行为,多看别人长处,多找自身短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一善一德必有收获

原文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释义

种下麻就会收获麻,种下豆就会收获豆,上天的眼睛就像宽大的网,看起来并不周密,却不会放过一切坏人坏事。

先看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夜晚,一位老妇人的汽车在半路上抛锚了。她等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有一辆车经过,开车的男子见此情况便下车帮忙。几分钟后,车修好了,老妇人问他要多少钱,他回答说: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助人为乐。但老妇人坚持要付些钱作为报酬。中年男子谢绝了她的好意,并建议把钱给那些比他更需要的人。最后,他们各自上路了。

随后,老妇人来到一家咖啡馆,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招待即刻为她送上一杯热咖啡,并问她为什么这么晚还在赶路。于是老妇人就讲述了刚才遇到的事,女招待听后感慨这样的好心人现在真难得。老妇人问她怎么工作到这么晚,女招待说是为了迎接孩子的出世而需要第二份工作的薪水。老妇人听后执意要女招待收下200美元小费。女招待惊呼她不能收下这么一大笔小费。老妇人回答说:“你比我更需要它。”

女招待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她丈夫。然而,巧的是,原来她的丈夫就是那个好心的修车人。

这故事讲出这样一个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在“播种”的同时,也种下了自己的将来,你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某一天、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以某一方式,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回报给你。

曾听一位老人谈起他老家的一件事情。他说在他们老家他有一个远房的孙子辈儿的,年纪和他差不多,上次回家见到了,他发家了。讲起发家史,还蛮有趣的。当年在一起读书时很是不好,小学毕业后就没再念书,后来回家帮家里忙去了。前几年在老家包了一个鱼塘,生意很是一般。有一天来了几个老头,要在他这里钓鱼,他答应了他们,还说没问题尽管钓。到了下午钓好了,他还请几个老人家吃饭,钓上来的鱼也不要钱,以后尽管来好了,没有关系。老人们说已经走过好几家了,都不让钓,还说你这个人真好。后来那几个老年人一连来了一个月,都是一样的,每次都是钓完鱼吃饭,钓上来的鱼也不收钱。有一天,老人们吃完饭问他想做些别的什么事吗?他说是什么样的事情?老人说是化粪。他想了想说可以。老人说那好,整个济南的都归你了。他一听都傻了。原来这几个老人都是退休老干部,原公安厅厅长,原环卫局局长,原人大主任,等等。就这样,这个年轻人越做越大,发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若积善就必有善报。我想,当初年轻人让这几个老人家钓鱼,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等好事。

易经的坤卦里有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它告诉我们积善成德,造福人类,必定有回报,这个同报不一定是物质上,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快乐。我们做善事,虽然不求回报,但现在物质经济下,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个没有错。付出不一定要求索取,但有价值的投资必定会有回报,就像栽一棵树,它必定会结果。而做善事讲究的主要是心灵上的回报,对于每个行善的人,肯定会有回报,比如一个人的名声,比如欣慰度,都是回报。

积善,是每个人应该有的美德,富人穷人都是有的,它不在乎量的大小,只讲尽力而为。很多人信奉佛教,每月初一、十五,都在菩萨面前虔诚地叩首,在菩萨面前赎罪,祈求神灵的庇护,其实他们归根结底并没有积善,拜菩萨还不如自己当菩萨,菩萨是因为行善积德才成菩萨的,而自己当菩萨,给人以帮助,岂不是乐哉。

古时候,穷乡僻壤的地方若是出了个大人物,邻里一定会称赞这人“祖上积了大德!”这是上天报酬他祖上及他本人的善。这就是积善之余庆。若是天下所有为人父母及为人子孙者能明白这个道理,天下就会更加趋向于秩序井然,人人贤善,世界和谐。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要创造行善的社会环境

原文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释义

如果善意对你感化不够,那么恶意对你的改变就会更加厉害。

这句贤文的意思,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说的都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表面上,环境对于我们是一定有影响的,比如你生长在一个家庭,你在某个学校读书,或在某个单位上班,如果到了一个好的环境,当然好,当然要注意把握好,以便更顺利地成长或工作;如果到了糟糕的环境,那就要有意识的调整自己,让自己更有机会。其实所谓好环境和差环境是相对的,同样的环境对有的人可能很好,对另外的人就不好。比如对于喜欢造假的官僚体系、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就是好环境,你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投机的才华,对于内心传统的人就比较糟糕,你工作的同时内心抵触,所以很难做好。相反,如果是作风正派的环境中,投机的人可能就很痛苦,无法施展开。所以适应的环境是相对的,是和自身因素相关联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成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环境,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好的生长环境。好的环境是指社会风气良好,人与人之间善良和谐,并不是富有就是好环境。有这样一个故事:

汉宣帝的时候,有叔侄两个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叔侄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一个是太子少傅,另一个是太子太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大官。他们教育完太子以后,叔侄两个觉得应该告老还乡了。皇帝为感谢他们对太子的教育,就赏赐了他们一大笔钱。这叔侄俩回到老家以后,按照传统观念,该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好多动产、不动产。但是,这叔侄俩很奇怪,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请附近那些没有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地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孩子们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们这么折腾的话,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族里的长老去跟疏广、疏受打招呼:“这么花钱,孩子将来怎么活?这样花钱,给孩子留下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的话,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们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一下子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

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有时候听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言论:“两个人关系不太稳定,生个孩子来维系关系吧”,“为了让老人尽快抱上孙子,要个孩子吧”……这些人不顾自己的状态,为了维系脆弱的婚姻,或者仅仅为了延续生命而生个孩子,这样的做法是多么的自私。在自己尚未做好充分准备、还没有一个平和健全的心态的时候,如何能够承担责任,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自己还没有成熟的心智,怎样为人父母?我们有什么资格,让幼小的心灵遭遇畸形的摧残?我们有什么资格,在一张白纸上肆意涂抹?繁衍后代,是人类动物性的本能。可是,在现代文明环境中的人们是否能多一些社会性,在决定生小孩之前,认真考虑一下是否已经具备了条件,能够给即将出生的宝宝们创造一个和谐、健全、完整的成长环境。

一个环境,怎样是好?怎样是“坏”?标准主要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并葆有生活的激情,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的。

现如今,常常会听到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他们家往往是困难得连学费也交不出来,更别说电脑、MP3之类的学习用品。而某某家富裕得什么都有,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而成绩却一塌糊涂,这就是心境,因为作为贫困生,他心里肯定有一个要改变自身环境的目标,考上了大学是他改变的第一步,心里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学习激情。就算环境再不好,只要能让他读上书,什么样的环境也是好的。

同样,在工作中,也常有人抱怨自己工作环境不好,试想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能有所作为吗?也许,工作环境比你更差的人很多,但他们或许就能在“坏”环境中成材。你为什么就不能呢?安徒生在《丑小鸭》里说:“只要你是个天鹅蛋,就是生在鸭圈里,孵出来的也是天鹅。”

环境对于人有一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己珍惜自己,把握自己美好的明天,明天一定会属于你。

同类推荐
  •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想要在职场上顺风顺水,职场人应该加强职场自控力的修炼,明白在职场上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更成功。本书全面剖析并揭示了职场人该如何提升职场自控力以及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控力,对渴望取得职场成功的职场人士大有帮助。"
  •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这本《送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将带领你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短小精悍的故事陪伴着你,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你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有新的意义,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
  •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现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态;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选择心情,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心,倒尔可以事事尽力!
  • 定力

    定力

    本书将为读者提供训练和提升定力的途径。其内容涉及坚定的信念诞生强大的人生;不浮躁,沉住气才能成大器;雄心若磐,伟大是熬出来的;打拼职场,只有埋头才能出头;人生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爱,更要学会坚守;拒绝诱惑,别让婚姻败给流年等。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云溪的轮回仙途

    云溪的轮回仙途

    末世木系异能者林云溪偶得神器碎片,开始轮回之路。寻找她的前世之谜。不一样的穿越故事
  • 合二为一的姑娘

    合二为一的姑娘

    本书是由张志宏编著的长篇小说《合二为一的姑娘》。 树袋熊的女友岚车祸身亡,24天后的深夜,树袋熊突然接到岚的电话,说她在玉枷山下的西库镇,穿着医院的病号服,口袋里还有一支鹤骨古笛树袋熊将她接回了家,却发现她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的灵魂几经周折,树袋熊得知,是广仁医院院长古永年教授将岚的记忆复制到了一心想死的女儿笛的大脑里。岚和笛在同一躯体内相处得越来越好,树袋熊感觉就像和两个双胞胎姐妹生活在一起。但当两个灵魂在一个肉体里努力合二为一的时候,树袋熊将怎样区分肉体与灵魂的真爱?而岚和笛又将怎样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是一位海岛养兰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十篇散文,内容多是对于身边人、情、事、物富有哲理的思考记录,耐人寻味。无论是花鸟虫鱼、海边风物、自己的童年,抑或是身边亲人,在作者笔下无一不透露出淡定、智慧和心安,这是一种与现实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安宁与快乐。
  • 霹雳之一片冰心

    霹雳之一片冰心

    安史之乱是结束?不,是开始!当我以为已经走到尽头,上天却让我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如果没有这么坑就好了。#我家隔壁山头又炸了##听说我孩子他爹仇人满苦境##今天的素贤人爬墙了吗?爬了!##算了,还是单身吧#
  • 菩萨戒本

    菩萨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通明仙境

    通明仙境

    漫漫人间,可甘平凡?修行之路,可蜕凡成仙,摘星拿月,却朝生夕死,身不由己。缈缈仙途,你,会选择踏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