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700000005

第5章 导论 (5)

简单地说,士大夫将天下的事完成了,需要休息,怎么办?词来完成。从宋代来看,词在宋代为什么那么兴盛?这与青楼文化特别发达有关,词是写给青楼女子来唱的,别人一唱,更刺激了这些才子们的灵感,写得越来越多,于是形成良性的互动效果,于是在青楼文化中,词就成了有宋一代蔚为大观的品种,从而主流的基调就成了词就是儿女之情的代名词,只是这儿女之情有浓艳与清丽之分而已。在这样的氛围中,苏轼、辛弃疾那些豪放词不得不成为词中的支流。所以,看待音律派和改革派的争论,我个人认为,不要什么东西都往公领域的事情上靠,公领域有诗去完成就行了,词就定位在完成诗难以完成的私领域。正因为词主要是用于娱乐,所以能够把形式技术方面的东西玩到非常精致的地步。宋代虽然有词论,相互之间也有争论,但没有写出大部头的词论著作,到了清代才是词论的高峰,出现了几大词话。一个是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另外一个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还有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这是清人论词的三部巅峰之作。

(三)赋论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体裁,基本上盛行于汉代,后面的时代虽然也有人写赋,但都不是最主要的文体。关于赋的争论,主要也集中在汉代,争论的中心是赋到底有用还是没用。一派认为赋完全无用,代表人物为扬雄。他说"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当然这不是扬雄一以贯之的看法,他早年也是写赋高手,大赋小赋都写,但中年以后却说这完全无用。他举司马相如的赋为例,武帝好神仙,司马相如就写赋讽谏君王,上了《大人赋》,哪知道《大人赋》一上,汉武帝不但没有减轻爱慕神仙的趋向,反而更厉害。因为这个赋本来是为了劝皇帝不要去信神仙,但是前面写的全部是神仙境界,最后才写了一句劝谏的话,这就叫做"劝百讽一"。

赋在前面基本上都是铺陈,才子们都害怕自己的才华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就尽情发挥,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最出色的水平,铺陈天地,把优美绚烂的神仙境界都铺陈完,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劝"或者鼓励皇帝迷恋神仙的效果,等到在赋的最后说皇帝你不要迷恋神仙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扬雄说"览者已过矣",别人已经在神仙境界里陶醉了,这句劝谏的话完全不起作用,被皇帝直接忽略掉了,所以扬雄据此认定赋不但无用而且还有害。另一派却认为赋很有用,代表人物是班固。班固说赋是"雅颂之亚","与三代同风",可以"润色鸿业"。这个争论持续整个汉代,双方争得不可开交,甚至需要皇帝出来调解。皇帝最后认为赋虽没什么大用处,但还是有点小用处,以为"辨丽可喜",这算是以太极的手法解决争端。这个争论背后是有文化原因的,大概而言是汉代文化中楚化与儒化两种文化力量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既然要争论赋,那肯定要争论一个人,那就是屈原。

关于屈原的争论最激烈的时代也是在汉代。为什么要争论呢?同样是汉代文化中楚化与儒化两种文化力量冲突与融合的问题。争了半天,最后中国文化用了一个中和的标准来结束屈原与赋的争论,就是把屈原打扮成儒家知识分子,以骚入风,把赋解释为诗之流裔,以赋入风。中国文化就是这么解决冲突的,明明你和我很不一样,最后我把你阐释出来,你是我的儿子,这样矛盾就解决了,包括佛教进入中国时,中国文化对它的阐述也是这样,这就是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化解力,凡是和他不同的,最后一定说你和他差不多。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这种化解外来文化的力量与自信心被中国一败再败的现实所打败,文化自信心丧失后就全盘形成文化自卑感,直到现在。中国古代是外来东西全部被中国化了,近代以来是中国被别人化了。汉代是如何消化赋与屈原的,从中可以看出很多问题,起码可以看出哪个时代是强大的,凡是强盛的时代都是把别人化了,汉代是这样,唐代也是这样。

(四)文论

这里的所谓"文"指的是与韵文相对的散体文,散体文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文以载道。诗是言志,文就是载道,不载道的"文"在中国传统中被认为不是"大文"。所谓"大文"是中国文化中对"文"的最高标准,是与道同在、与天地同大的天地大文。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这样看待的,道家其实也主张文以载道,只不过他所主张的道不是儒家的道,而是道家的道而已。凡是不载道的文都只能叫"技",古人称之为一技一艺,玩物而已。所以,"五四"以后对文以载道说,对桐城派的批判实际上是有很多误会的。要想深刻了解古代的观念,就得按照古代的文化语境与文化背景去理解,才能同情了解古人的那些说法。道是什么?道的路线图是从天道到人道。天道是根据,人道是终极目标。这个根据用西方的话来说就叫上帝,在位格上相当于西方的上帝,但是西方和中国人谈终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谈终极的东西只是点到为止,点到后便不再具体而微地讨论这个东西了。

而中国又没有发展出上帝这样的体系,只是发展出了比较有逃跑主义色彩的道家。道家叫逃跑主义,儒家叫入世干涉主义,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是知其不可为而逃之。佛家认为知其不可为本来就是个伪问题,佛家要破我执他执,要全部破,破完了,那么一切都是幻诞,都是空而已。而人道是需要入世才能体现的,而传统中讲的人道方面主要就是要持道批判社会而不是持道超蹈于世或者出世,天道一旦进入人世就是良心了,这就是人道,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要致良知。对写文章而言,天道的入世就是用文章批判社会,如果不批判社会,或者社会无道,自己绝望而不能去批判社会了,知识分子还是有退路的,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后面一种选择。独善其身的时候就是用文章来写天地境界,天道于是就表现在文学上了,以此寄托自己的幽思与理想,这大约就是宋明理学家的看法。过去很多人把文以载道理解为非常负面的东西,其实不然,只要深刻理解中国古代这个道的观念,它其实是极富于现代内涵的。

(五)戏曲、小说论

戏曲、小说的地位在古代是比较低的,虽然戏曲、小说的渊源都比较早,但发展比较快,议论得比较多的是在明清。最著名的戏曲理论方面的著作有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明代王骥德的《曲律》、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戏曲是有舞台要素的,所以不仅仅是纯理论、纯文本的问题,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探讨。戏曲也有音律问题,故而关于戏曲的理论也存在分野,或强调格律、音韵、用字、唱法等等以求"一字不乖律",或主张戏曲创作不需要拘泥于格律、音韵而应该以戏曲的意趣神色为主。

"小说"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庄子》一书中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似乎很看不起小说,以为小说是琐屑不足论之言,仅仅是小道,和大道不搭边。到了汉代,班固亦然轻视小说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小说方面的理论主要是评点。小说的评点开始于宋代,宋代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启其始,而著名的小说评点集中在明清两代。最有名的评点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叫脂评。金圣叹评了很多,最著名的是评了六才子书。六才子书里面既有小说也有戏曲。叶昼评点《水浒》,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这些都是大的评点家,小的更是无数。

四、参考书目

最后开一个参考书目,除了前面介绍学科史时提到的那些著作之外,另外再给大家开一些书目:柳贻徵的《中国文化史》(写于1948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好的中国文化史之一),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郭绍虞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先简单开这么一些,以后讲各编各章的时候再随讲随开相关的参考书目。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文论

引言

今天讲先秦部分。前面说过,过去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有些问题,多是按王朝的政治史来划分文学批评史或者文学思想史。但是,文学思想和政治史并不同步,有时候一个政治史已经结束,但某种文学思潮、文学批评的现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从易代之际更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初唐,初唐的风气是魏晋南北朝的风气,从文学思想的角度看,就不应该划到唐代。怎么来分期当然是个难题。虽然难,但在讲先秦时可以给它一个基本的定位,先秦就是一个奠定基调的时期。

很多人把先秦定位为中国文学思想和理论的萌芽时期,但在我看来,这个定位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有问题呢?我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一样,首先有个核心的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核心观念不是"文学",而是"文"。其次,从比较文化的观点看,中国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梁漱溟先生在他的几本书里,包括《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的中国文化在先秦已经是一个早熟的文化。这个早熟是与西方比较而言的。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描述古希腊的若干个说法,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中描述古希腊的社会与艺术,叫"高贵的单纯",马克思说希腊是"正常的儿童"。希腊处于正常的人类童年时期,无论艺术、经济还是政治都表现出儿童的天真与认真,中国先秦与之相比却非常早熟。

早熟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在那个时代就超越了许多别的民族,缺点就是后人的压力太大,此后无论是汉唐盛世,还是宋元明清,每个时代的人头顶上都有一个高峰压着。论散文,庄子已经是高峰。诗歌中,诗三百、楚辞也已经是高峰。论思想,则孔、孟、老、庄已然是高峰。所以说中国在先秦就形成了无数个高峰,后人压力太大。压力这么大怎么办?于是中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传统--注经传统。经学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发达?这与前人已经把思想发挥到最高水平密切相关,后人只能在注经中发挥,在细节上发挥,而在核心的观点上难以突破。中国文化翻了几千年的筋斗,其实在核心的思想方面翻不出先秦这个如来佛的掌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可谓是一个无文论的文论的高峰时期,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为此后中国的文学思想定下了基调。

同类推荐
  • 李叔同文艺作品集

    李叔同文艺作品集

    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潜心修佛,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
  •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风云花絮”“启示录”四部分。讲述了王火对童年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所见所闻,以及“文革”中的经历与感悟,等等。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同整个时代及国家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反省着历史、过去,展现着新的希望。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 遇见·汪国真

    遇见·汪国真

    全书以汪国真一生为线索,以他对诗歌的狂热至成名后的众多细节故事来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成长历程。从中可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与社会的变迁。全书共用了21章的篇幅书写了他的一生,描述细腻、流畅,并巧妙地将诗作穿插全书,读来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语言,对汪国真诗的合理引用,也是全书引人入胜之处。
  •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是一本关于职场、专业、人生、励志内容的书。实而空灵,是其突出的行文特点。真而直率昭示的是做人的意义。忠诚与敬业,彰显的是职业的操守。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想,有追求。这种追求的可贵之处,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出自本愿,一点一滴地去修为。作品中,读者会看到一个追求情义的人,一个爱憎分踞的人,一个渴望完美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一个职场想做成一点事几的人,一个想活得单纯、潇洒一些的人……矢志不移,初衷不改,此为本色。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由韩亚君编著。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养老院里的谋杀案(长篇连载二)

    养老院里的谋杀案(长篇连载二)

    等他消失之后,我又愣了一下,才沿着凄清、寂静的长廊走到电梯间。一进餐厅,我发现卢孚尔太太已经坐在饭桌旁她的位子上,我冷冷地同她打了个招呼,然后慢慢打开餐巾,用眼角悄悄盯着她。只见她上穿褐色小褂,下穿百褶裙,打扮得十分漂亮。前夫刚刚入土,她打扮得如此轻佻,我感到很不是味儿。我私下把她看成新寡,维尔贝同她穷聊,没有丝毫新鲜东西。维尔贝谈到公墓上的地皮,他说:“还是早点到新公墓上买块地皮比较稳妥,听说地皮马上就要大涨价。我已经选好了一块地皮,又请石匠替我刻制了一块既漂亮又便宜的石碑。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 玫妃重生记

    玫妃重生记

    咸丰皇帝玫贵妃,徐佳氏内务府包衣满军正黄旗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斗破之最强名师系统

    斗破之最强名师系统

    天道名师,从斗破开始。教化万界,诸天之道祖。这是一个师道传承,培养,指点诸天强者的热血故事……《斗破》,《斗罗》,《遮天》,《诛仙》,《武动》,《星辰变》,《完美世界》,《大主宰》……PS:不后宫,不后宫,不后宫。重要事情说三遍。
  • 阴阳追凶

    阴阳追凶

    一直以来人若犯了案,总是难逃法律制裁,那些无法超生的总是在你无意间阴来阴去,常在跳那荒乱的自由......蒙异:“到此为止吧!做人就要堂堂正正,不管你是谁,只要你犯了案,我定会将你扣下。”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愿你与自己温暖相依

    这是一本暖心之作,这是一个悄然而至的礼物,它直抵你的心口,写给每一个站在青春路口的你。30岁的余儒海娓娓道来自己的过往经历,如同年轻的你我,承受孤独、迷茫与彷徨。他曾在路上挣扎,苦乐相随,倾心记下青春的思考与体悟: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 痴颜

    痴颜

    "风吹大地,他执起她的手,温柔地说道:“你是我今生的唯一!”此时星河黯淡,日月无光。她回眸浅笑,这一刻她是那样的愉快。静静地看着他琥珀色的眸子,那里倒映着清波,正是一个自己。可是奈何在自己身怀有孕的时候,却纳了侧妃,从此她一直想与他决绝。难道权利真的比她重要?如若此,她决定远走天涯,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和青梅竹马相处的日子是那样的愉快,以至于忘了时间的流逝。但是尽管愉快,还是掩饰不了想你的寂寞。你依旧在我心里,只是相思刻骨。忘不了你痴笑时的容颜,忘不了你轻声的昵语。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把你找回,不让你一个人远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