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回族女劳模耿继伟的故事
她出生和成长于美丽的银川,回族,是宁夏的女儿。
她没有学历学位,没有创造发明,没有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壮举,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公路客运服务员,但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宏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英模大会,受到那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从1985年至今,她先后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生产者、“文明员工”“十佳服务员”,被自治区交通厅授予“先进生产者”,荣获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她还多次被各级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过“好军嫂”等荣誉称号。她带领的组被交通部授予“先进集体”。
一朵别样的回族之花,绽放出别样的绚丽光彩。
她叫耿继伟,宁夏天豹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银川汽车站服务三组组长。
“继伟”这个名字有点男性化色彩,但她说觉得挺好。父亲给她起这一名字的意思,就是要她“继承伟大的革命事业”。努力工作,认真踏实,追求贡献,乐于奉献,这些中国工人阶级最可贵的品质,在她身上得以充分展现。
好社员、好女儿
作为那一代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是必然的人生历程。1975年,耿继伟初中毕业才16岁,就跟着一帮哥哥姐姐“下乡”了。下乡地点在永宁县的仁存公社(现在叫“仁存乡”)友爱六队。别看她年龄小,个子也不高,但胖乎乎、甩着两条粗辫子的她却不怵劳动,直率泼辣,能吃能干。吃饭拿的是大老碗,饭还要盛得满满的;干活敢跟小伙子比试。下乡的几年中,她居然每年都能挣3000多工分,不但在妇女中最高,比相当数量的男社员工分都多。按说女社员挣分挣不过男社员,因为男社员一天的工分是10分,女社员一天七八分,最多八九分,怎么也应低于男社员才对。然而结果往往是,评工分时她在女社员中是最高的,其次还不时有正式劳动时间以外的活儿,以及包工式的挖沟、拔稻草等,干得多就挣分多。遇到额外的“夜战”此类的活儿,不少人都设法躲避,有说家里走不开的,有说身体不舒服的,可她即使已非常劳累,或身体真的不舒服,还都抢着参加。她那时非常单纯,觉得热爱集体事业的具体表现,就是劳动上不惜力气,队里有事积极参加。挖渔池时往出背泥土,她的背篓总让装得满满的;冬天赶着毛驴车往地里送粪,天还黑黑的,她就起来了,经常是第一个出工;酷热的夏天,她的脸晒得脱了皮,却还是乐呵呵的,满不在乎。她是人们公认的“好社员”。当地社员说,城里女娃娃这么朴实能干的,还真不多见。
当然,能多挣工分也是一件很扬眉吐气、很实惠的事。下乡时她被评过这样那样的“先进”,那时的奖品大多为一个搪瓷缸子,缸子上印有一个大大的“奖”字,她把那当宝贝,放在最显眼处,还总要把大红的“奖”面向外,生怕别人看不见。
最快乐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那是耕耘者的快乐,也是一个下乡女孩的独特快乐。玉米灌浆了,生产队会掰一些,分给各家各户,吃吃鲜嫩的煮玉米。作为知青的他们自然也有份。她把分给自己的玉米棒反复数清,收拾得整整齐齐、利利爽爽,一个都不舍得吃,全部装进包里,提到公路上等过路车,连夜赶回银川送到家里,和全家人共享。夏收后分了麦子,秋天分到了稻谷,她都赶紧去加工,给家里扛回雪白的新白面、新大米。城里那时的定量粮有限,供应的粮也不太好,且大部分是陈粮,哪像她拿回来的新米新面那么精致、鲜美、香甜!父母乐得不行,她在家中“威信”也越来越高,邻居大爷大娘都羡慕地夸她妈生了个好女儿,让她感到很是得意。
好钳工、好服务员
1979年,她终于回到了银川,正式参加了工作。父亲是宁夏汽车运输公司的老司机,她作为“单位子弟”,被安排在银川汽车站下属的汽车保养场当钳工。钳工是个很杂的工种,锉锣丝、锉刹车片,换离合器片、打眼……既要细心,还事儿挺多,费力气。师傅是八级钳工,技术高超,责任感也强,为栽培他们这些学徒工,让他们打好技术功底,经常找来铁片、铁块等,让他们钻各式各样的洞眼锉这样那样的螺丝,还让学配钥匙,没完没了,枯燥乏味,工作服也总是弄得脏脏的。同伴中的一些人对师傅有意见,背后抱怨,或是看到师傅不在就歇着不干了。她知道师傅们是好意,就一心一意地干活、练技术,活儿干得越来越熟练、精巧,师傅们高兴地说:“别看这丫头不吭声,灵着呢,干活又踏实,会是最优秀的钳工!”
后来,区运司下属单位调整,撤消保养场,她被分到了银川市汽车站做站务工作,一直干了20多年,直到2008年初退休。
在车站当站务员,深蓝色的站服一穿,立时显得英姿飒爽。但这一工作要想做好,也不那么简单。刚开始没几天,尽管她工作非常积极热情,但票款一对,竟然在给旅客补票时多找出52元钱。这相当于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呀!但没办法,只能自己补上。她恨自己怎么这么笨,连个票都卖不好!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自她业务不熟,既要收钱、找钱,在票上写日期、车次等,又要查站点、票价,车上补票时间有限,旅客一多就手忙脚乱,忙中就出了差错。于是,她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背站点、里程、票价,裁了一沓子纸练习数钱。没事时又是背又是记,上床睡觉了还要背一阵子,有时正在做饭却又练开了,满屋糊味了还浑然不觉,终于熟练掌握了业务技能,再没出现过一分钱的差错。
银川南门新汽车站建成后,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车站不但经营本公司车辆的售票、发车等客运工作,互营、私营的大批客运车辆也都进了站。按规定,这些车辆从银川发出时的排班、售票等,也都由站里负责。但这些车辆的司乘人员为多赚钱,就千方百计暗中与乘客串通,让乘客不要在站上票房买票,直接上车,或在车站大门外以及沿途等候,从他们乘务员处买票,他们可以少收车钱。能少出钱自然是好事,于是,“知情”的乘客就不在车站买票了,许多车发车时只有几个乘客,有的甚至一两个人,可一出车站大门,哗啦啦涌上去很多人,车里居然坐得满满当当。新形势下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以新的办法来应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车站抽调人员,组成了四个上车补票服务组,耿继伟就成了其中的一员。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越来越“出头露面”。不知怎么搞的,同样是押车补票,线路也一样,可她每月的补票款总是最高的,有时比别人还高得很悬殊。那时站里也已进行了工资改革,工效挂钩,票款多奖金就高,她每月的奖金最高,有时比正式的工资都高,达好几百元,工资加奖金甚至比站领导的月工资都高。同事们觉得奇怪:她从容不迫不急不躁,也从不与乘客发生口角,有什么“诀窍”?她果真有“诀窍”。首先就是对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去做。车站大厅门前有个《定线表》,每月换了新内容,她都会把自己的线路、车次、发车时间记得清清楚楚,自己负责补票的车一进站,她不像好多同事那样觉得离发车时间还早,还坐在屋内喝水、休息,而是早早就上了车,了解有哪些乘客在站里买了微机票,哪些没买票。对上车的乘客,她都态度和蔼地让先坐好,然后一个个补票。乘客情况熟悉,一个都漏不掉。车站外还会陆续上人,有时还上的人不少,她押车远,补票距离长,补得全,收获自然就大。每逢北京、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长途,她都要跟车好几公里,直至高速公路入口。有好几次,她竟然在站外补售了1000多元。
她每月都能做出最好的业绩,除了认真负责、业务技能好外,还因为她十分清正。与车站联营,进人家的站,占人家的地方,由人家统一组织管理,安排班次、发售车票,车票收入里,车站自然应按一定比例留成。车站安排押车补票工作后,堵住了那些互营、私营车辆的无序截客行为,但其中一些人又动开了歪脑筋,他们分外“热情”地与补票的服务员套近乎,“姐姐”“妹妹”亲热地叫着,或是给你买来了矿泉水,说大热天的,快喝点水,解解渴;又说现在到处要“过路费”,油价太高了,都加不起了,辛辛苦苦跑一天挣不上钱。意思嘛,就是你“高抬贵手”,留些乘客不要卖票,让他们路上卖,以逃避站上的留成。一次,她正在跟车补票,该车的乘务员低声对她说:“小耿,你补票挺辛苦的,给你200元,你也别撕票,下车算了。”平时她对那些套近乎的人都是态度平和但立场坚定,告诉他们不该怎样做就行了,这次她严词拒绝,说:“押车补票是我的职责,拿了你的钱,肥了自己,亏了公家,这种昧良心的事我决不会干,希望你自重,也希望你尊重别人!”这样几次下来,私车司乘人员都了解她了,对她是既恨又佩服。
但乘客普遍说她这个丫头好。因为她十分注重在自己的工作中落实站上要求的“优质服务”。学说普通话,工作中以清晰悦耳的普通话与旅客交流;学习李素丽的热情服务,对照着学李素丽明朗的笑容和服务乘客中的方式方法;帮助带行李多的旅客提包,扶老人孩子上下车,甚至掏钱帮助一些遇到困难的旅客。一天,一位偏瘫的老奶奶被老伴推着轮椅来车站乘车,要上车时,老人们脸上呈现出难色。正在消号的她赶紧过去,柔声问是否有什么事。老奶奶低声不好意思地说她想上厕所。耿继伟立刻明白了,让那位老大爷等着,她推着老奶奶的轮椅车去了厕所。她扶着老奶奶大便,又给她擦屎擦尿,收整好衣服,再小心地推回来,搀扶着上了车。两位老人感激地拉着她的手说:“真是个好闺女,比自己的儿女都强,太谢谢你啦!”1995年的一天,她发现一个小伙子坐在站台上独自垂泪,便过去询问。原来这位山区小伙的钱包被小偷偷走回不了家了。她立即掏出60元钱给小伙,让他去买车票,又给他买了面包、水果、矿泉水等。小伙子连声感谢,一定要看她的服务号,要记住她这位好心的大姐。
好组长、好党员
领导慧眼识珠,1999年,让耿继伟担任服务三组组长。当了组长,她知道自己的角色变了,最重要的是带领全组,完成好工作任务;让每一位组员,都能成为好员工,都能完成好工作任务。要做到这样,不仅自己要率先垂范走在前,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捉到,而且要关心和帮助每一个人,为她们排忧解难,做好每个人的思想工作,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刚当组长时,全组十几个女同志你有你的脾气,我有我的个性,这样那样的事不断。工作上,有的完成任务好,有的不时完不成任务。她把效益好的线和效益不好的线进行调整搭配,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工作平台。组织大家探讨工作业务,让有经验的老票员传经送宝。首先她将自己的经验全部奉献出来,让大家参考。比如怎样观察判断乘客的行程,以免被司机串通买短程票;怎样的说话口吻乘客乐于接受;怎样撕票快、找钱快、算账快,以及背站点的诀窍等。对新员工,她带着上车,一次次地做示范,指导他们规范服务,使这些新员工很快就成为熟练的服务员。她带领全组人员以客运规范化服务为标准,以李素丽为榜样开展工作。不久,组里每个人的业务量都明显增加,超额完成任务的量不断增高,奖金拿得越来越多;人人心情舒畅,积极工作,是完成任务最好的优秀班组。这一下,他们组名声大振,都说“三组的人每月都拿钱多”,外组的许多人想来,包括一些被认为“不怎么样的人”。真有位过去经常完不成任务的员工到了他们组。耿继伟对其毫不歧视,真诚热情地对待她,与她谈心交心,陪着上车补票,了解她完不成定额的原因,结果,这位员工当月就完成了任务,以后月月能拿到超产奖,最终成了组里完成任务的佼佼者。
在人们的印象里,耿继伟是个快人快语的“豪放派”。但人们又发现,她也是个很精细的人。有一位姓赵的组员平时工作不错,可不知道咋的,情绪有些低落。她以“大姐”的身份了解原委,得知其家里出了点事,就一边安慰她,一边替她顶班,让她回家专心去处理。这位女工摆脱了思想负担,工作愈加努力了。组员陈少萍补票下车时崴了脚脖,躺在床上,丈夫在外地工作,孩子上学回来吃饭都成了问题。她下班后买上鸡,先到小陈家去做饭,把熬好的鸡汤端到小陈床前,安排小陈的孩子吃上饭,才回自己的家。组员有什么事都爱找她倾诉,她这个“大姐”则往往通过深切的交谈,帮对方解开思想疙瘩,转忧为喜。
她带的组的确让人刮目相看。连年超额完成任务。2004年,他们组提前两个月全面超额完成年营收任务,当年超产额比其他组多72万余元,并创下了千万元补票无差错的新纪录。这年,全站评选出席公司的2名“优秀共产党员”,都出自他们组;全站“十佳文明职工”,他们组就占了3名。他们组不仅出的先进多,“官”也多。宋春萍、杨惠芸当上了组长,吴英更是厉害,现在已是副科长了,还曾被团中央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缘于良好的威望,组里的同事不叫她“组长”,也不叫她“耿师傅”,而约定似的叫她“耿姐”。叫着叫着,站长也叫她“耿姐”了。
耿继伟是站里公认的好党员。
她时时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家离车站7公里,多少年,她从未迟到早退一次,也没请过一次病事假。有一天,她因疲劳过度病了,延误治疗导致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咳嗽不止,胸腔疼痛,头晕眼花,浑身无力,吃药打针不见效果,高烧不退,领导让她休息,医生说必须住院治疗。当时正值全国民运会在银川召开,车站的客运任务很重,班里人手紧张,她硬是坚持着上班,下了班才去医疗所打吊针。2004年夏天,正是酷暑时,她不慎被高压气烫伤了脸,满脸水泡,大家劝她休息治疗,她不肯,脸上缠着沙布,汗水流到伤口上钻心地疼痛,但她仍然坚持上班。
她平时生活俭朴,但在公益慈善事业上,在站上也是“知名人物”。工友家里遭遇意外事故,单位对口扶贫捐助等,她都是第一个捐款捐物。在她月工资还是几百元时,有一回她一次向贫困学校捐款1000元;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退休了的她早早就向红十字会捐款500元,随后又在单位交了“特殊党费”500元。平时遇到旅客无钱买票,她总会毫不犹豫地自己掏钱给买。从2000年至今,她每年至少义务献血2次,已献出1400毫升血……
她质朴无华,却又是这样令人起敬的与众不同。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