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62800000018

第18章 萧子良谋位:书呆子斗不过实干家

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中,萧道成建立的南齐是最短命的王朝,一共才存在二十四年。它乏善可陈,似乎没有什么亮点。整个南齐沿着乱世固有的轨道在滑行:篡夺别人的王朝,最后自己的王朝也被别人篡夺;皇帝走马灯似地频繁更替;知道骨肉相残的危害却继续上演同室操戈的悲剧;朝野关系紧张导致地方藩镇接连造反;对北魏保持消极防御不断挨打……

开国的齐高帝萧道成很想有所作为,可是没能提出建设性的政策措施来。萧道成所做的,完全是前朝刘裕、刘义隆等人所谓“善政”的翻版。比如萧道成力图改变奢侈的社会风气,下令禁止民间制造、销售奢侈品,不得用金银制作金箔、银箔,不准用金银装饰马匹车辆。为此,萧道成以身作则,从皇宫做起,将后宫器物一律改作用铁装饰,宫人穿的鞋子都改用素布,华盖上的金花爪改用铁回钉。这些政策是好的,可惜没有新意,效果也不明显——世族豪门们根本就不搭理朝廷的禁令,朝廷也奈何不得他们。

又比如萧道成想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宽松环境。当时有权有势的人普遍占山封水、兼并土地,萧道成明令禁止,又以身作则,宣布皇室和诸侯王不得“营立屯邸,封略山湖”。可惜,萧道成的禁令没有强制的惩罚措施相配套,在现实中成了一纸空文,根本不能杜绝土地兼并。

相反,萧道成为了增加政府赋税进行的清理户籍政策(专业名称叫“校籍”),还引起了轩然大波。南北朝时户籍管理混乱,大批百姓托庇在世族权贵门下躲避赋税,又有世族豪门不断扩大荫庇的人口,为己所用。在南朝,还存在普通地主编造先辈的官爵,冒充世族骗取各种特权的问题。萧道成下令以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的登记为准整理户籍。校籍工作严重侵犯了世族豪门乃至普通地主的利益,加上执行过程弊端百出,有关部门和官员将整理工作当做敲诈勒索的良机,诬陷贫苦百姓户籍造假来巧取豪夺,最终弄得天怒人怨。校籍不当,引发了浙东唐寓之起义。萧道成死后不久,其子萧赜就宣布停止整理户籍,维持校籍之前的状况,这才稳定了局面。

和建立刘宋王朝的刘裕一样,萧道成在位时间也很短,才四年,就在56岁时驾崩了。长子萧赜继位。临终的时候,萧道成回顾一生成败,语重心长地告诫萧赜:“宋朝如果不是骨肉相残,我们家哪能取而代之。你必须引以为戒,切勿骨肉相残!”

萧赜牢牢记住了父亲的告诫,在位期间尽力维护皇室团结,没有妄杀亲属。父皇萧道成生前最不放心四皇子、长沙王萧晃。萧晃有勇无谋、好勇斗狠,萧道成怕他惹出麻烦,导致萧赜、萧晃兄弟兵戎相见。几年后,萧晃卸任南徐州刺史,携带可武装数百人的军械回京。按照规定,亲王在京,身边武装侍卫以四十人为上限。有关部门发觉萧晃违制携带兵器,就报告了萧赜。萧赜大发雷霆,要惩办四弟。另一个弟弟、豫章王萧嶷苦劝萧赜。萧赜最终下令将多余的兵器都扔进长江了事,并没有惩罚萧晃。如果放在刘宋时期,萧晃完全可能被抄家灭门。

萧赜时期,南齐只发生过一例宗室亲王被杀事件。萧赜的第四个儿子、巴东王萧子响也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王爷。他出任荆州刺史,身边聚集了一批和他一样头脑简单又贪图荣华富贵的家伙。萧子响在任上私自制造服装,准备和山区少数民族交换武器。这原本是一件小事,但因为处置不当,遭致了一场动乱。先是荆州的官员向朝廷举报,萧赜命令查究;萧子响知道后,怪地方官监视催逼,一怒之下杀死举报的官员,致使事态扩大。接着,萧赜派人带几百名武士前往荆州查办。到现在为止,他都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只是觉得萧子响不再适合担任荆州刺史这个关键职位,想把他带回建康。但是带队的使节把问题看得很严重,到荆州后态度傲慢。萧子响主动认错服软,还送上饮食犒劳建康来的武士,不想被后者全部倒入长江。萧子响暴怒,集合几千人打败来使。这一下,事情变质为动乱了。萧赜派将军萧顺之带兵讨伐。萧子响主动投降,萧顺之用绳子将他勒死。萧子响成了萧赜时期唯一一个被杀的宗室成员,而且人们普遍认为错在萧子响。

不过,萧赜很快后悔逼死了儿子。有关部门奏请将萧子响剔除出皇族,萧赜非但没有答应,还追贬萧子响为鱼复侯,以礼相葬。至于杀死萧子响的将军萧顺之,是萧道成的族弟,如今又讨伐有功,满心以为能得到封赏。不料,萧赜根本没有奖赏他,还对他杀死儿子的事情耿耿于怀。萧顺之吓得郁郁寡欢,没几年就死了。萧顺之当时默默无名,等到儿子萧衍篡位登基后被追尊为梁文帝。据说,萧衍正是因为父亲的遭遇才对南齐王朝失去忠心的。

除了维护皇室内部的亲睦外,萧赜在其他方面做得怎么样呢?

萧赜继位的时候已经42岁了。这个年纪值得关注。一方面,萧赜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政治经验,在刘宋王朝历任县令、太守等职,横跨中央地方、文武各界。他知道真实的国情民意,形成了自己的执政思路和风格;另一方面,南齐的建立很有戏剧性,都出乎萧道成的意料,更是在萧赜的意料之外。他在几年前还以为自己会在刘宋王朝的宦海中终老一生,之后地位迅速变化,竟然当了皇帝!这两个因素在萧赜的体内交织作用,导致他执政思路清晰、刚毅果断,同时又雷厉风行、专断独裁。

《南齐书·武帝纪》概括萧赜“刚毅有断,为治总大体,以富国为先,颇不喜游宴、雕绮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可见他继承了父皇俭朴的作风和富民强国的思路,关心百姓疾苦。同时,为了保证有一个安定发展的环境,萧赜与北魏通好,南北边界安定了十几年。萧赜史称齐武帝,其实他并没有什么“武功”,“文治”成绩倒是有一些。

萧道成篡位和在位期间,成年的萧赜都参与其事,自认为与父亲“同创大业”,登基前就颇为刚愎自用。散骑常侍荀伯玉曾把太子自负和任用亲信的行为报告萧道成,萧道成因此责罚过萧赜,还将他任用的亲信斩首。萧赜继位后就杀了荀伯玉。五兵尚书垣崇祖和荀伯玉一向关系密切,且屡破魏兵,萧赜觉得是个威胁,也将他杀死。车骑将军张敬儿是萧道成的老部下了,一路提着脑袋拼杀过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遗憾的是,张敬儿在政治上极端幼稚,像个孩子一样向别人宣扬自己经常做梦,不是梦见自己全身发光发热,就是梦见老家的树长得同天一般高。这些梦境通常预示做梦的人“贵不可言”,传到萧赜耳朵中后,萧赜认为张敬儿有野心,也把他杀了。

萧赜一共在位11年,年号永明,几乎占了南齐的一半时间。期间国泰民安,没有出什么乱子,被一些人艳称为“永明治世”。所谓的治世,要看和什么时段来比,如果和之前刘宋末年和之后的南齐末年来比,完全算得上,但是和之前东汉的“光武中兴”、之后隋朝的“开皇盛世”来比,就完全不值一提了,就是刘宋前期的“元嘉之治”也比不上。

萧赜一生最大的痛也许是品尝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太子萧长懋死在了自己的前面。

萧长懋是萧赜的长子,遗传了家族肥胖的体型,一直为过胖的身材所苦恼,体弱多病。他又是个“宅男”,喜欢待在宫中,不愿意出去,加上沾染了酗酒的恶习,饮酒可至数斗,在36岁那年死了,追谥“文惠”。萧长懋就是文惠太子。史书对萧长懋的记载很少,却很不客气,说他“善制珍玩之物”,把孔雀毛织成裘,“器物服饰多有僭越”——看来萧长懋是个喜欢做手工的“宅男”。萧长懋还公然违背祖父的禁令兼并东田建造“小苑”——名字是小苑,估计是别墅群。

萧长懋生前和同母的二弟、竟陵王萧子良关系亲密。兄弟二人都是佛教信徒,一起切磋佛经,还建造了“六疾馆”照顾穷人,大做慈善。他死后,儿子萧昭业就由二弟萧子良代为抚养。

萧赜痛失长子后,开始思考将皇位传给谁。主要候选人有两个:次子萧子良和文惠太子的长子萧昭业。萧昭业眉目如画,容止优雅,写得一手好隶书,很讨萧赜的喜欢,萧赜于是决定传位给孙子,立萧昭业为皇太孙。

这里有必要插叙介绍一下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留给后人两大鲜明的印象:他是永明文学的主持人,同时又是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虔诚信徒和慷慨支持者。

永明时期社会安定,文学出现了繁荣。萧子良好结儒士,身边聚集了一批文友,其中以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沈约、陆倕等最知名,这些人号称“竟陵八友”(请注意其中的王融、萧衍、范云、沈约等人)。萧子良就组织文人抄写五经和百家著述,还编成《四部要略》千卷。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文坛盛事。此外,萧子良崇尚佛学,召集僧人讲佛论法,热心操办佛事,不惜屈尊亲自在活动期间打杂。这事发生在南方佛教大兴的背景之中,萧子良的崇佛又助推了佛教的进一步兴盛。

和后世许多权贵借信佛礼佛沽名钓誉不同,萧子良是真心信佛,表里如一。他居家修行,奉戒极严。有人提出“食蚶蛎不算食肉”的观点,就遭到萧子良的怒斥。对于当时宣扬无神论的范缜,萧子良更是极为不满,组织力量围攻。王琰攻击范缜说:“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范缜反击道:“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萧子良见驳不倒范缜,派王融劝他不要再讲《神灭论》了,以免妨碍“前途”,还许诺只要范缜放弃无神论,就让他做中书侍郎。范缜笑道:“我如果肯卖论求官,早已做到尚书令、左右仆射了,何止中书侍郎呢!”值得肯定的是,尽管在思想上萧子良和范缜势如水火,但在现实生活中范缜依然是竟陵王府的座上客,范缜依然有宣传、辩论的自由,他在朝廷的官位也一直保留着。萧子良的心胸可见一斑,同时也可见南朝思想还算活跃,社会相当宽容。

萧子良还可贵在他将佛教的慈悲和善念体现在了为官行政上。他体恤百姓,遇有灾荒带头上奏朝廷宽减役税、开仓赈济,深受百姓拥护。朝野存在一股拥护萧子良继位的力量。

以上是萧子良作为文坛领袖和佛教信徒的一面,他还有图谋皇位、争权夺利的一面。

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萧赜渐渐病重,命萧子良进殿服侍医药。萧子良不分日夜,留在殿内服饰父皇,还将王融、萧衍、范云等党羽带进了宫中。一时间,萧子良一派的人围绕在萧赜的身边,占据了最高权力交接之时的便利条件。外界也在揣测齐武帝有没有要废皇太孙萧昭业改立萧子良的意思。

萧赜喜欢萧子良,但最终没想把皇位传给他。萧赜草拟的遗诏是将皇位传给皇太孙萧昭业,让竟陵王萧子良和西昌侯萧鸾一同辅政。萧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萧赜的堂弟。他少年丧父,由叔叔萧道成一手抚养,萧道成对他视同己出。萧鸾在20岁时就去外地担任县令,之后摸爬滚打几十年,阅历丰富,以严格果敢闻名,和萧赜颇为相似。叔叔齐高帝萧道成当皇帝后,任命萧鸾为侍中,封西昌侯。堂哥萧赜继位后,萧鸾先后任尚书仆射、尚书令,是个实权人物。

遗诏写得明明白白,萧子良呆若木鸡,一旁的王融却不甘心,假造了一份传位萧子良的“遗诏”。他用竟陵王府的卫士换下了病房内外的侍卫,亲自戎装上阵,守着弥留之际的萧赜,不让他人靠近,就等萧赜驾崩后拿出篡改的“遗诏”。

皇太孙萧昭业听说祖父萧赜病危,匆匆赶来。王融率卫士凶神恶煞般宣布:皇上有旨,无论何人,不得擅入宫门一步。萧昭业辩解说自己是皇太孙,身份特殊,要求入宫服侍祖父。王融任凭他百般辩解,就是不放行。无奈,萧昭业只好怏怏而归。

朝堂上,百官都预备好了丧服,就等王融宣布“遗诏”了。萧子良继位的事情似乎板上钉钉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弥留之际的萧赜回光返照,突然苏醒过来,神志清醒地发号施令起来。他见皇太孙不在身边,知道情况有变,急忙叫来亲信的近侍太监,让他去召萧昭业率甲士入宫。传完这个命令,萧赜就死了。王融还想挣扎,命令竟陵王府的卫士把守宫门,和萧子良商议对策。事到如今,萧子良一派还有成功的机会。他们可以一不做二不休,提前发布假遗诏,推出萧子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可是萧子良、王融等人谈文写字是好手,搞阴谋诡计却不在行,商量来商量去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捂着萧赜的死讯秘不发丧。

在外头,大臣们都知道皇上突然召皇太孙进宫,而且是带甲士进宫,议论纷纷。高度的政治敏锐感让萧鸾意识到宫中情况有变。他匆忙就向堂兄的寝宫赶去。门口卫士不让他进宫,萧鸾假传圣旨:“皇上召我入宫,我看谁敢拦我!”卫士顿时被蒙住了,萧鸾于是硬闯了进去,发现堂兄萧赜已经死了。他马上跑出寝宫,公开宣布皇上驾崩,然后率人拥戴萧昭业登殿接受群臣跪拜,同时派人将萧子良搀扶出宫。至此,大局已定。在整个过程中,萧子良消极犹豫,没有和王融配合,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最终被排挤出局。

王融则被逮捕。几天后,萧昭业以“险躁轻狡、招纳不逞、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诛杀,丝毫不提伪造遗诏、谋立他人的问题。王融出身著名的琅琊王氏,死时27岁。

竟陵王萧子良表面上仍受尊重,是两位辅政大臣之一。但萧昭业也好,萧鸾也好,都对他不放心,联合起来排挤他,将他晋为太傅,剥夺了实权。萧子良也怕被追究,积郁在胸,第二年(494年)四月便郁郁而死,享年35岁。书呆子毕竟斗不过实干家。

同类推荐
  • 江湖儿女醉红颜

    江湖儿女醉红颜

    江湖儿女醉红颜是一部历史架空类小说,书中地名人名均为虚构。皇帝诏曰:广陵王镇守广陵,多年前已经削去王位,但是依旧以王爷自居,欺君罔上,其罪不可饶恕,又与此次未曾上奏朝廷就擅自出兵与北周结仇并勾结江湖乱党危朝廷安宁,此罪当杀,但朕念在兄弟情深,又加上镇守广陵多年,为了我朝廷江山社稷,为了我大陈万万子民,令陈叔月今后不得以广陵王自称,并削减广陵军饷,钦此!
  • 人文春秋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人文春秋》则是其中一辑。
  • 龙应九变

    龙应九变

    唐玄宗晚年,权臣当道、边将拥兵骄横,盛唐急转而衰。大唐十道无一幸免,战火四起。她是戎马沙场的女将,自安禄山叛军而出,颠沛半生;他是截杀修道者的剑客,自长安城底复生,奔走几世。一同见云海、一起唤星繁、一并吻河川,春来春去又几何。
  • 灵科帝国

    灵科帝国

    异界地球,历史不同的地球,这个世界多了灵能这种东西,凌宇由于意外来到大周,且看他如何将灵能与科技相结合,帮助兄弟平内乱,战北胡,抗西夷,让华族人屹立世界之巅。
  • 大明壹四四玖

    大明壹四四玖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朱祁镇带着数十万大军撤到土木堡之上。迎接他的本来是一场大败,但历史的车轮因为一人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切的那个男人就是林潘!
热门推荐
  • 桃花笺上录

    桃花笺上录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人尽皆知,却看不透,参不透。据传闻,有得道高僧,参悟人生八苦,将其所悟制成桃花笺。若以此笺,将人生八大至苦一一录之,如纵观人生,观之必然有感,或可得大道。后世误传,皆言待桃花笺录齐人生八苦,得以向高僧许一心愿。是以,桃花笺上八苦录变为心想事成的引子。世人愚昧,欲壑难填,不辨花笺真假,不悟八苦,随处刻录,到头来也不过黄粱一梦,半生辛苦皆付之东流。而我,也是那梦中不敢清醒之人。新坑《仙生漫漫》正在连载之中,无毒,欢迎吐槽!
  • 晨昏

    晨昏

    她是他天空里的飞鸟,他是她生命里的孤岛。“有我陪着你,什么都不用害怕。”一句话,像是一个魔咒,攥住了两个人的心,注定了三个人的宿命。妖艳的止安是一团火,柔软的止怡是一汪水。纪廷就在这水火之间,辜负了水的温柔,却无法触及火的热烈。或许是可以触及的,只是太过滚烫,所以更多的时候只是远望。如果他不顾一切,那火将焚毁的又岂止是他一个人的身?“你到底是不想,不敢,还是……不行?”“你知道吗,纪廷,我看不起你。”为了报复,也是因为疲惫,止安选择了远离。可逃得越远,也意味着她的不安越深。夜航鸟不停地飞啊飞啊飞,心中的岛屿就在那里,却不敢停下。这才发现自己走得那么急,竟然是因为不敢回头,害怕蓦然回首,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个少年。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书收录的都是朱自清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人生·追忆似水年华”收录的是朱自清经典写人、叙事散文,其中不乏《背影》《阿河》这样的经典名篇;“第二辑:游思·荷塘月色”收录的大部分是写景抒情散文,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春》《匆匆》《荷塘月色》;“第三辑:杂论·读书与做人”收录的是作者的杂文名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旅欧·欧洲杂记”收录的是作者旅欧游记,既是游记,又是散文,情之所至,感人至深,篇篇经典。
  • 倾城恋之长歌

    倾城恋之长歌

    霖烨以为,自己也就只能一个人,永远孤单下去了,父母的恩怨让他对爱情望而却步,直到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闯进他的世界。“小丫头,我只是你的叔叔!”霖烨冷冷拒绝她。她似乎放弃了,可自己好像又舍不得了……其实,如果有她陪着自己,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 吾剑灭天

    吾剑灭天

    被抛弃,被被判,被当做棋子。经历了一切以后的陆乘风告诉这个宇宙,天当灭,而我犹在,我在则天不生。我要告诉这个宇宙中所有的人,你们欠我的,我会让你们一个不漏的还回来。
  • 问剑长虹

    问剑长虹

    十年前,魔道始祖姬忧野修炼邪术,危害武林。宁无尘的父亲宁明晟带领着当时的伙伴联手重伤了姬忧野,武林暂时恢复了宁静。十年后,神兽白狼出世,魔道也隐隐开始有了新的动静。姬忧野野心不死,带着儿子姬冥重归武林,妄图得到火凤精元,称霸武林。宁无尘谨遵父亲的命令,下山寻找其他六剑的传人,与之联手击杀姬忧野,维护武林和谐。
  •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叙述了鸦片物种的传播、扩散到收缩的全过程,及其受到烟草影响,从药品到毒品的转换过程。鸦片作为一种“商品”,长期参与人类贸易。本书是一部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不断干预下的鸦片罂粟的历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世妖妃:缠上精分九千岁

    倾世妖妃:缠上精分九千岁

    他,是权倾朝野的东厂九千岁,忍辱负重,只为报灭国之仇。她,是离府煞星转世,身怀奇绝黄金瞳。他灭她满门,她害死他心上人,他强娶她为妻,她誓要让他失去一切!他恨不得她死,她恨不得他生不如死!这两人恨透彼此,却又一起联手屡破奇案。她的黄金瞳可以看透世间万物,独独看不透一个他。他对天下皆可心狠手辣,唯独一次次欺骗自己不忍杀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