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000055

第55章 白登之围

公元前201年九月,冒顿率四十万之众南下,围攻韩国都城马邑。

韩王信在马邑城头望见威风凛凛的匈奴骑兵,不免暗暗捏了把汗。以他多年的战场经验,他可以断定凭着手上的这点兵马,根本无法抵御匈奴铁骑。

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同时派出使者向朝廷求救。

刘邦接到边关急报,认为匈奴不过是塞外的野蛮部族,并未过于重视,且长安与马邑相距千里,而且天气渐寒,派出的大军并非精锐之师,因此行军并不迅速。

韩王信坚守不出,挨一日是一日,匈奴若久攻不下定然退兵。但冒顿摸透了韩王信的心理,没等多久他就下令攻城,匈奴军队气势如虹,任凭马邑城再坚固,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韩王信见朝廷大军迟迟不来,而匈奴攻势越来越猛,这样下去,迟早得城破遭屠,因此他决定不禀报刘邦,擅自向匈奴求和。

朝廷大军行至中途的时候,就已经得知韩王信跟匈奴和谈的消息,汉将认为此事事关重大,急令全军停止前进,同时遣使报告朝廷。

刘邦得知韩王信擅自跟冒顿议和后,不禁勃然大怒,他最近疑心病发作,经常捕风捉影,认为诸侯王不老实,和谈的消息更是加深了他对韩王信的怀疑。刘邦马上派使者快马赶到马邑斥责韩王信:为什么不等命令,擅自求和?朕要提醒你,此生死存亡之时,求死则勇,求生则废,你怎么可以边打边求和呢?

韩王信受了责骂,知道刘邦已经起了疑心,之前刘邦把自己的封地北迁就是不信任的表示,现在非常时期,百口莫辩,这样下去,除了战死,活着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韩王信心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还不如投降匈奴,谁当主子不是主子呢?再则,匈奴铁骑如此勇猛,汉军也不一定是对手,说不定不久后中原会变成匈奴人的天下。

韩王信在坚守一个月后,打开城门将马邑献给冒顿,正式投降匈奴,冒顿接受了韩王信的投降,并以极大的魄力重用韩王信,命令他为前军,匈奴军随后,向太原方向攻击前进。

匈奴大军在韩王信军的帮助下,沿路大肆抢掠。

刘邦得到韩王信投降匈奴的消息,已是怒不可竭,再得知匈奴在国土内烧杀抢掠,更是大怒。

公元前201年十月(汉高祖七年),刘邦率领三十二万人马御驾亲征,准备打击匈奴的嚣张气焰。

汉朝这一次几乎是空国而去的,谋臣良将几乎一个都没落下,当然除了韩信,张良。刘邦希望此次亲征能一举打垮匈奴,一劳永逸的解决边防问题,顺便趁此机会解决韩王信,把燕代之地的政权牢牢地抓在刘氏家族的手里。

汉军分三路前锋军分别进击,为主力部队扫除障碍,以待与匈奴主力决战。

汉军第一路前锋在周勃的带领下于铜鞮(今山西沁县)遭遇韩王信的部队,一场厮杀,韩王信一退再退,最后败退回马邑。汉军第二路前锋是灌婴率领的轻骑,灌婴部早已千里奔袭先行抵达马邑,并清除了马邑周围的反军及匈奴部分军队,等韩王信一败逃回来,灌婴以轻骑出击,击散韩王信的部队,韩将王喜做了刀下鬼。汉军的第三路部队于樊哙的带领下至霍人县出云中郡,意欲截断匈奴归路。

韩王信一败再败,心下慌乱,急忙向部下问计,部将曼邱成,王黄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他们建议寻访赵国王室后裔,立其为国主,用其做挡箭牌。

大军压境,找个挡箭牌也得找个实力强点的,他们反而找了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赵氏后裔,彷佛有了这个挡箭牌自己就可以安全了。如此幼稚,焉能不败?

韩王信派人向驻扎在上谷的冒顿求救。冒顿得知汉军三路前锋军的节节胜利,意识到汉军并不容易对付,尽管不少部将萌生退意,但冒顿并未动摇,他在探知汉军主力人马正往晋阳进发后,反复思索,并数次查看了附近的地形,当他看到不远处的白登山时,顿时哈哈大笑。

就是这了!就是这了!刘邦,你要敢来,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冒顿心想。

冒顿将精锐骑兵隐藏起来,留下老弱残兵在明处,为了引诱刘邦进入伏击圈,冒顿派左右贤王领弱军一路攻击刘邦主力军团,按冒顿的命令,只许败不许胜。

冒顿在单于帐中烤着炉火,喝着热腾腾的马奶酒,不断派人探查着汉军的动向,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汉军一脚踏进陷阱了。

刘邦率大军在晋阳驻扎。

此时正是寒冬十月,大雪纷飞,十分寒冷,汉军士兵冻得皮开肉绽,手足僵硬,而且加之远来劳顿,士气十分低落。

为了安全起见,刘邦并未马上寻找匈奴主力决战,而是派出大批使者去探查匈奴的动向。这是大汉朝与匈奴的第一次正面战争,对国运有着直接的关系,刘邦虽说有必胜的信心,但也不敢过于大意。

刘邦深知,如果能解决这个豺狼一样的游牧民族,就可以为新生的国家提供休养生息的环境,如果无法解决,它便会像阴魂一样缠着大汉的现在和未来。

刘邦突然有点理解秦始皇了。以前在民间时,自己经常骂秦始皇暴君,骂他劳民伤财,征发数百万人修筑长城,可是他现在有点理解了,秦始皇把罪责揽在了自己的头上,却把安宁留给了后人。秦始皇的难处,也只有站在他的高度才能理解啊!

这也许就是身为帝王的悲哀!

派出去的使者回来报告:匈奴军队老弱,而且后继不足,可以打,打则必胜!

当第一个人这样说的时候,刘邦还有点不信,心想:如果匈奴真有这么弱,韩王信也算久经战阵的老将,怎会惧怕他们?看来韩王信早就有谋反之心了。

后面回来的使者回来描述匈奴的情况,大致与前面相当。刘邦半信半疑,还是下令全军前进。到达广武的时候,他有点心虚拿不准,于是,决定派任职不久的奉春君刘敬(还记得他吧,娄敬)再去查看一番。

刘敬去了一趟,回来报告刘邦,他的所见所闻跟所有使者的报告是一样的,但他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匈奴是诱敌之计,不能打!

刘邦不解。

刘敬说道:两国交战,必会显示其武力,现在一路上都是老弱的匈奴士兵,这不是很反常吗?臣料定这是匈奴的诱敌之计!

应当说,刘敬是非常有水平的,他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虽然以一言获官,但他确实有做官的水平,而水平是盖不住的。

刘邦当然明白刘敬的话有道理,但他还是把刘敬一顿臭骂,并将他囚禁在广武,扬言回来再收拾他。

以刘邦的风格,他是不会因为臣子的谏言不合适而囚禁臣子的,但这次却反常的大发雷霆,倒是咄咄怪事!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汉军这一路上的士气过于低落,如果再有不利于己方的言论,必然更加影响士气。而且,他对匈奴不太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看不起,他认为,即便是中了匈奴的诱敌之计,汉军也能轻而易举的突破。

刘邦再一次为他的轻敌付出了代价。

汉军一路向上谷方向进发,刘邦轻骑部队率先到达了平城。

突然,伏兵四出,箭如雨下,夏侯婴率部用盾牌死死顶住匈奴的第一波攻击,箭雨停后,匈奴发动了第二波的攻势,这一次可没那么好对付,匈奴出动了他最强悍的部队--铁骑。一时之间,万马奔腾,大地震颤,冒顿率匈奴的精锐铁骑冲杀了过来,汉军不免阵脚大乱。

汉军也算是久经战阵的老练之师,虽无还手之力,但也还有招架之功。

可是,匈奴骑兵过于勇猛并且他们以逸待劳,汉军则远来疲敝,一会儿的功夫,汉军就损失惨重。眼看就要溃败,陈平建议刘邦下令部队向白登山撤退,同时命令夏侯婴带领一部分部队就地建起木栅栏阵,阻止匈奴骑兵的冲击。在白登山上,匈奴的骑兵优势将无法展开,汉军可以暂时摆托困境。

汉军建起的木栅栏阵起了效果,匈奴骑兵被阻隔在阵外,汉军主力后撤赢得了时间。冒顿见骑兵受阻,复令弓箭手发动流矢攻击,夏侯婴只能率部边打边退,经过浴血奋战,才后撤入白登山。匈奴士兵跟进入山,汉军主力早已占据有利地形,匈奴的追兵数次被打下山,但汉军亦不敢向山下冲击,只能扼险据守。于是,冒顿改变策略,停止攻击,分兵将白登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汉军退入山中,正要歇一口气,突然山谷中又是一阵杀声,匈奴伏兵从山谷中杀出,原来冒顿早已料到汉军若退入白登山,必会从山谷中突围,便预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将汉军困在白登山上不能动弹。

汉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时候的刘邦才意识到刘敬的金玉良言,如果世上真有后悔药,刘邦会毫不犹豫地喝它一壶,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他就像陷进陷阱中的猎物,就等着冒顿来宰割。

虽然情势危急,但刘邦并没有完全的绝望,他在战场上失败过无数次,无数次他都能爬起来,而且越活越好,当年彭城大战也不比这次好,他都挨过去了!他相信这一次也一样能挨过去!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他面对的不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项羽,而是狡猾的冒顿。冒顿堪称一个完美的敌人,他心思缜密,勇武过人,他有着绝对忠诚,指哪打哪的草原铁骑,他残忍无情,连父亲妻子都敢杀,还能期待他大发慈悲放过刘邦吗?

不可能!

匈奴铁骑把汉军逼到了山中后,冒顿下令围而不攻,截断汉军水源,同时派部队截住援军的来路,然后大帐一搭,生火做饭,做出一副常住不走的样子,意欲将刘邦困死在白登山上。

刘邦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召来臣属,商议突围之策,大家抓耳挠丝,除了强突之外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连一向机灵的陈平也一时无策,这时候,刘邦开始怀念起张良来了。

要是子房在这里,或许他能有好办法。刘邦心里感叹道。

如果不尽快想办法突围出去,汉军很快就要断粮断水,到时候匈奴人再进攻,汉军就要全军覆没。大臣们说道。

无奈之下,刘邦命令诸将组织突围,可是每次都被匈奴人给撵了回来。

此时此刻,刘邦才真正意识到,那个他一直看不起的蛮族领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敌人!

严冬十月,天气十分寒冷,汉军被困在白登山上,多挨一日就少一份希望。

粮食越来越少,水也越来越少!

如果再没有办法,只怕不用匈奴上山,汉军也会被活活饿死,渴死。

在这种境况下,刘邦除了祈祷天佑大汉之外,所做的事情就只有等,等待援军的到来,等待奇迹的出现。他突然发现,他似乎就要陷入绝境,目前的事态甚至比当年彭城大败的境况更加糟糕。那时候,他对他的对手,有着非常深的了解,可是现在,他面临的对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对手还会出什么牌,他一无所知。

因为无知所以恐惧!

所有人都在苦思突破之策,所有人的内心在这狭小的山区内变得焦躁不堪。

一天,

两天,

三天…

山下匈奴士兵们的呐喊声,激动声,嘲笑声成了每个汉军将士的梦魇,真不知道这些剽悍的胡族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他们个个英勇善战,个个剽悍异常,他们就像专为战争而生的魔鬼一般,令人胆寒。

这些天来,陈平也是彻夜无眠,他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张良不在了,他这个护军中尉便是大汉王朝的第一谋臣,如果在此危难关头,他都拿不出主意来,那么皇上还可以倚赖谁呢?而他自己,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陈平深信天无绝人之路,更无完美之敌。

陈平秘密派出了不少乔装的探子查探着匈奴部队的所有细枝末节,查探着冒顿及其身边的细枝末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

陈平终于找到了突破浑似钢人般的冒顿的办法,那就是他的阏氏。冒顿新立的阏氏,深受冒顿宠爱,所以他每次出征必带着她!

陈平想出办法的那一刻,汉军已在白登山苦挨了七天七夜。

女人的嫉妒。

事实证明,往往男人办不到的事情,女人可以办到。往往在前台搞不定的事,可以走后院。

妇女能顶半边天,由来已久。

这个时候,刘邦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陈平把自己的计策告诉了刘邦。

世上最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金银珠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刘邦决定,不管明天是死是活,也要拿出军中所有的金银珠宝,甚至把自己帽子上的夜明珠都摘了下来给陈平去活动。

白登山脚下单于大帐。

雾色苍茫。

一位持有汉朝使节符的使臣走到军营外,对门人说道:请通报一声,我是汉使,想见阏氏夫人。

边说边隐蔽的给门人递上了一锭金元宝。门人收了礼金,自然乐得通报。

阏氏听说汉使来找她,本打算不见。她见单于还醉酒未醒,恐怕耽误大事,于是屏退左右,在内帐召见汉使。

汉使献上各种金银珠宝,阏氏顿时眼睛发亮。汉使见阏氏高兴,又献上一幅美女图,阏氏不解。汉使对阏氏说道:“这是我主想送给单于的美女,但考虑到阏氏与我主素无仇怨,先令本使来知会阏氏娘娘一声,如果单于继续围困,我主必将送此美女与单于,到那时候,阀氏之地位就保不住了……”

阏氏顿时心中一惊,心想自己刚得宠于单于不久,若是被人争宠,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于是低声道:大使,那我当如何做是好?

阏氏娘娘,只需照我所说转告单于,单于必将退兵,那娘娘就可以保住您的地位。

为了避免自己地位不保,阏氏答应为汉军谏言。

等冒顿醒后,阏氏对冒顿说道:单于,你还有心思睡觉?刚才有人来报,汉朝已派大军,正火速前来救援。

单于笑道:汉军有何可惧?

单于真是好自信,汉帝被困在此七日七夜,汉朝定会倾尽全力拼死来救,而我军远离本土,立足未稳,粮草物资用一日便少一日,怎可持续?

冒顿听后,仔细想想,这话倒也不假。

而且七天过去了,韩王信的部队还没有如约到达,若是那家伙跟汉朝合起伙来坑自己,那情况可就不妙,到那时压力可想而知,即便是四十万铁骑也不容易取胜。另外,冒顿派人四处查看了汉朝的情况,发现这个国家根本没有想象的富庶,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焦土一片,哪来的金银珠宝?哪来的美女如云?

游牧民族向来对于定居生活是不感冒的,让他们在没有草地和牛羊的地方生活,还不如杀了他们。要知道,冒顿是来抢劫的,不是来杀人的,虽然往往抢劫的时候一般会附带杀人,但能不杀就不杀,白浪费力气还背个坏名声,太不划算了。这算是抢劫行业的行规,说好听点这也叫道义。

江湖有江湖的道义,国家有国家的道义。

甭管什么道义,精明的冒顿是不会做这亏本的买卖的。

冒顿思前想后,再加上爱妃的煽风点火,冒顿在筹划好自己的退路后,同意放汉军一条生路。第二天,冒顿下令,撤开一角,放汉军下山。

汉军士兵见匈奴撤围,都欢呼了起来。

刘邦怕冒顿后悔,赶紧命令全军迅速下山撤退,而且必须做到井然有序,以防匈奴偷袭。

天降大雾,视野不清。匈奴见汉军将士众多,而且又井然有序,也不敢上去拣点便宜。

被围了七天七夜的刘邦总算捡回了一条老命,他的失败记录上又重重地添了一笔。

汉朝与匈奴的第一回合较量,以汉朝的完败收场。

同类推荐
  • 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稗官野史几多言,千秋岁月帝王传。赵氏孤儿赢世家,乱世安得情少年。爱恨情了志天下,文武双出震惊天。同门师出皆有士,纵横血肉以相残。上卿之志虽未报,四海一统秦人言。外争内治皆王土,海外九州却忘言!安得弱子治天下,沙丘含恨帝国散。
  •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

    《武则天大全集(共6册)》,完整6部曲套装。从三岁到八十二岁,面面俱到,丝丝入扣!唯一一部从武则天三岁写到八十二岁完整一生的长篇传记史诗。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 唐朝好地主

    唐朝好地主

    张超穿越武德四年,来到长安郊外灞上,成为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却只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读者群:656118488(荣获2016星创奖历史优秀奖作品!)
  •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

    古典可以理解为是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本书给大家一一呈现了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其内容有《古代希腊概况》、《大流士改革》、《原始基督教的历史背景》等等。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极品祸妃

    穿越之极品祸妃

    一朝穿越,成为不受宠的公主,她不怕,遇见长的和前世相似之人,可惜不是他。有了最爱的人,最后却被称为妖妃,她这偷来的一生,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要这样对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此去各自是星辰

    此去各自是星辰

    新世界下的未时代,群魔乱舞!拨开机械人偶、星球土著、活死人傀、人类战士的重重迷雾,呈现在阿兰面前的,是冰与火交织的战歌。醒来的,不止你一个人,还有这颗星球的记忆,和这个时代的悲欢。或许,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头顶的星辰之间,而是再也触碰不到的,你我指尖……——星辰群:638549975
  • 薄少你家那位又逃了

    薄少你家那位又逃了

    五年来,她每日都在他面前扮演着另一个女人的角色,那个女人就是她的双胞胎妹妹安玥。他说:“既然你这么的喜欢演戏、喜欢骗人,那你就一辈子都给我演下去、骗下去!”所以,至此以后,世上再也没有安珂这个人,有的是安玥。他用权势逼她嫁给了他,可结婚证上写着的却不是她的名字,他用武力逼她为他生下了孩子,转头却又一纸协议逼她离开。他说:“安珂,你醒醒吧,我薄凉琛怎么可能会喜欢你……”他说:“安珂,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心痛啊?是不是当你得知,我不爱你的时候,你恨不得杀了我啊?”
  • 网游之狂暴无敌

    网游之狂暴无敌

    最强的天赋,最极端的磨砺,当重生回从前。楚羽带着逆天的操作狂暴无敌。
  •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不任性的18岁: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教

    18岁对于女孩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年龄,这是她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们因此迷茫、困惑,同时更让父母不知所措。如何帮助她们、与她们沟通,才能让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健康地度过18岁?面对女孩的青春期,每个父母都需要简而有效的教育方法。
  • 云深复重重

    云深复重重

    云复是这个世界的天神,与天地同源,掌握世间万千生灵的兴衰,漫漫长河几万年,她化作普通人游走山河,看尽百态,对她而言,喜怒哀乐从来都不会是她的羁绊,唯独一次偶遇,那个男人让她再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天神。
  • 江湖飘摇芙蓉楼

    江湖飘摇芙蓉楼

    她,王檀,是精通诗赋的王家独女,更是杀伐决断的江湖妖女。暗藏芙蓉楼只为查询父亲中毒真相。这一查,引出一连串惊天机密,还有数不清的江湖旧事。朝夕相处间,芙蓉楼老板对她倾心,机缘巧合结识佛道双修的大师,谁料这僧人竟半生困于苦情。一汪江湖水,越查水越深,恩怨情仇,交织冗杂,看妖女王檀如何渡自己的劫。
  • 武魔录

    武魔录

    武者,夺天之造化,逆涌而上,与日月争辉!魔者,千面真主,万界布武,藐天地神话,诩乱世之始!武魔者,撼乾纲之祸,万夫莫敌,杀伐决断,开千秋疆域,造血河之孽!
  •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有爱得不能爱的绝望,有甜蜜幸福的温馨,有对人生的质问,也有对生离死别的感叹。作者公元1874,讲故事的方式非常特殊,他讲最真实的故事,不夸大幸福,不淡化悲伤,不矫情,不做作,把生活写得痛快,把人生写得透彻。他传递正能量,给人温暖,给人慰藉,他就是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无码生活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