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8100000568

第566章 登基为帝(下)

到了第三天,吕布终于支持不下去了——或者说,他觉得推辞到这种地步,应该已经足够了。

吕布走到大殿里面,苦苦劝道:“诸位,诸位,整整三天时间啊,你们粒米未进,这怎么行啊?你们赶紧吃点东西吧,再不吃东西的话,你们的身体根本就支撑不下去啊!”

听到吕布的话,下面的百官好多不由做会心微笑,暗赞主公说话之严谨。

这三天,他们的确是粒米未进,他们吃的是面条。

严格说起来,第一天晚上吃的是面条。

到了第二天,白天侍卫就有送糕点过来,甚至还有水果……

当然了,作戏就做全套的。

百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声协力地大声说道:“主公一天不称帝,我们就一天不吃饭!”

声音之洪亮,直震的大殿簌簌作响。

贾诩更是决绝,一撸袖子,作势就要向大殿上的柱子上碰去。

“主公,你要是再不答应的话,今天属下就碰死在这里!主公!”

贾诩弯腰低头,做出一副顶牛的架势,随时都在准备冲锋!

看到贾诩的表现,大殿里的文武百官不由暗暗在心里骂了好几声娘!

这个臭不要脸的!

但是不得不说,这就是差距啊!

他们只能在人家做出来之后羡慕嫉妒恨。

但是在事情正在进行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

不得不说,和贾诩相比,他们真的差了很多。

看到贾诩要自尽,吕布吓得脸上变色,大声喊道:“快拉住军师,快拉住他!”

贾诩一直在吆喝,实际上根本没动,否则的话,只怕这会子已经凉了。

听到吕布的话,左右早有人一左一右扶住了贾诩,其实也没怎么用力。

但是随即贾诩就做出一副奋力挣扎,但就是挣脱不了的假象,让扶着贾诩的两个官员暗自敬佩不已。

贾诩大声说道:“主公,你能让人看的了属下一时,还能看的了一世吗?主公!”

听到此处,吕布不由仰天长叹道:“可是,可是你们这是要陷我于不仁不义之中啊!我,心好痛!”

这算是答应了吗?

算!

不管是不是,他们必须要有表态!

大殿里的文武百官,顿时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道:“万岁!万岁!”

吕布甩了下袖子,咳嗽了一声说道:“众爱卿平身,都起来吧!”

成了!

大殿里的文武百官喜气洋洋地谢恩起身,不由欢呼起来。

既然吕布已经决定登基,接下来需要忙碌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首先就是要定国号和年号,这个是重中之重。

其次要修缮宫殿,修缮内宫。

这个倒是不急,可以稍微缓一缓。

因为当初建设南京城的时候,吕布就是按照后世的规格来的。

地方已经留足了。

当然了,因为当时吕布紧紧是刺史,南京府的建造不能逾矩。

现在升级为皇宫,就不能那么寒碜了,必须要进行扩建。

好在当初留够了足够的地方,现有的地方,足够他们临时办公用的了。

其他的宫殿,可以慢慢修建不迟。

再接下来就是登基大典,这个是件相当繁琐的事情,需要准备很多东西。

再接下来就是要设置朝廷,提拔文武百官。

这才是文武百官最关心的事情,毕竟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嘛!

总之,事情千头万绪,最近一段时间,有的他们忙碌!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国号和年号。

对于国号,大殿之内的文武百官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

有提出叫吴国的,有提出叫吕国的。

还有的提议叫温国,有的提议叫南国。

不过对这些提议,吕布都不太满意。

吴国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已经有了,但是吕布觉得不够大气。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最终,吕布提议道:“你们觉得,叫华国怎么样?”

荀彧率先说道:“九州华夏,华夏也称“夏”、“诸夏”。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定国号为华,好名字!”

随着荀彧的发言,剩下的百官也纷纷表示赞同。

国号十分重要,不可儿戏。

不过这个国号是皇上吕布所起,并且华这个字,源远流长,的确是个好国号。

于是国号就这么定了下来,大华国正式确立。

接下来就是要定年号了,最终还是按照吕布提出来的中元而定。

这个中元,吕布是有意为之。

在后世,所用的都是西方的公元。

就算是中国历史,都喜欢用公元来纪年。

比方说,说起黄巾起义的年代,很多人马上能够脱口而出,公元184年!

我们堂堂炎黄子孙,一个年号而已,干嘛非要用西方的纪年方式啊?

当然了,在后世,世界工厂,统一年号、重量、时间等等的标准,是有莫大好处的。

但是这里是东汉,他吕布回来了!

既然如此的话,以后的规则,理应由他说了算。

只要有他吕布,若干年后,全世界用的年号将是他吕布提出来的中元!

而今年,则是中元一年。

去年,则是中元前一年。

国号和年号都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封赏群臣了。

吕布决定将官僚制度改革一下。

汉朝实行的是三公六卿制度,到了晋朝开始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一直到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然后一直延续到清朝。

三公六卿制度中,三公的权利极大,可以开府设僚佐,也就是说,三公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

碰到强势的三公,丞相府中的领导班子,可能会比朝廷的领导班子更有权威。

三公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而三省六部制,则是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收回了大部分的权利。

其实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省的长官,实际上就相当于左右丞相。

中书省可以统领六部,权利极大,最终在明朝中书省被废除。

所以,吕布并没有准备照搬三省六部制制度,他准备一步到位。

然后吕布将改制后的官僚体系介绍了一番。

体系中,设置门下省,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然后是内阁,内阁形势的权利和丞相有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方说,丞相可以开府,形成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

而内阁则是团体决策机构,它本身也是参议和执行机构。

内阁,其实就是削弱版的丞相制度。

同类推荐
  • 国祚绵延

    国祚绵延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千里江山国祚绵延,流血漂橹风起云涌。
  • 蜀

    这是一段架空的历史,这是一个本该逝世之人的变故。姜太公之后裔,古麒麟之转世姜维肩负着复兴汉室的使命,誓要一统天下。“吾岂惧尔等狂徒!”麒麟踏九霄,誓与比天高!
  • 太子的门客

    太子的门客

    一次醒来后居然穿越到了唐朝,而当我想尽办法也回不去的时候我不得不停留在这里生活下去
  • 我在北宋拍电影

    我在北宋拍电影

    “我一定要拆了世上所有的魔方,所有的!”别人家穿越都是称王争霸,再不济也有系统帮他搞定一切。凭什么自己要变成小白鼠,凭什么自己只能拍电影?“我不想穿越,我想回去。”——何墨如是说
  • 汉末英杰逸闻录

    汉末英杰逸闻录

    退伍文青因抓猫从千年汉柏上摔下,因缘际会穿回到了东汉末年,原以为就要开始他战张角、挑吕布、斗曹操、召孔明的装逼之旅,却没曾想只是变为一个十二岁的废柴纨绔官二代。世道还没大乱,主角还是正太,从起点上看来的招人招兵种田征服天下的常规套路无从施展,这可怎么办?陶应只能逆来顺受,当好孝子、结交轻侠、忽悠士族、勤习武艺、搞搞小发明、拜个好师傅、撬撬三国大佬们的墙角,开始他的养望发育之路。让我们来一起喊口号:“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呃,错了,应该是:“天下可以乱,发育的节奏不可断。”
热门推荐
  • 第一引力

    第一引力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暗能科技与现代科技并存的星际时代
  • 篮球梦之名扬四海

    篮球梦之名扬四海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原本平凡的孩子怎样靠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世界之巅的。
  • 这个巨星有毛病

    这个巨星有毛病

    重回十八岁那一年,开始不一样的巨星之路。
  • 不朽道尊

    不朽道尊

    荒古时代鸿蒙诞生九界天道,九道争锋水火不容,千年前一个婴孩的出生,让妖魔道与仙神道爆发大战,鸿蒙法则混乱,九重天路坍塌封闭……千年后下界雷州,少年楚凡自雷剑宗走出,炼体入道,踏破九重天,主宰亿万道,成就万古传奇!本逆天道而生,谁能与我争锋?
  • 法宝测试员

    法宝测试员

    无尽藏宝阁:你好,你已经成为本阁的特邀测试员,负责测试阁内收藏的无数法宝。上到能够破碎星河的世间至宝,镇魂歌。下到两百万年前一头巨龙吐出的鼻涕泡。本阁的收藏纵贯古今、包罗万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
  • 侯府小哑女

    侯府小哑女

    燕云歌自末世而来,重生侯府,她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吃好喝好乐无忧!然而……她爹一门心思造反,她哥一门心思造反,她嫁个男人,还是一门心思造反。燕云歌掀桌子,这日子没发过了!
  • 星辰幼变

    星辰幼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幼星苏醒,天地巨变。叹息之夜,神枪降世。异世孤儿穿越宇宙位面,一道而来。成就乱世神话,闯荡星空,只为心中那一份不灭的执念
  •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同名电视剧11月9日腾讯视频独家播出,胡一天、沈月、王梓薇等人主演!高冷医生和呆萌设计师温馨、浪漫、暖萌的恋爱日常,他负责耍耍酷,吐吐槽,她负责卖卖萌,斗斗嘴。笑点太密集,根本停不下。他们欢乐暖萌的初恋故事让读者不禁大呼“我又相信爱情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跳出教育看教育

    跳出教育看教育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下去,从而产生了与教育相关的听后感、读后感。这是一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维方式,适合教师、家长,以及中学以上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