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900000018

第18章 早起读书

“生时何须久睡,死后自然长眠。”这句话很经典。

我有早起读书写作的习惯。

每到早上三四点钟,我就起来。洗一把脸,精神一下,然后,坐在书房桌边,或读书或写作。

这一习惯的养成,可能和小时候在农家生活有关。

我十多岁时,住的村子才通上电。那时电力紧张,常常是你需要电的时候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村人的生活习惯。这个习惯和农村当时的环境有关。试想,那时刚刚解决温饱,没有电视、电脑,就连书刊也极少见到。没有什么理由,也没有什么事儿能让你点灯熬油坚持到半夜。那时主要的文化活动是听听人民公社的广播,序曲音乐是从解放后一直没有改变的《东方红》,结束歌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说人人心中都有一支歌的话,那么,这两首歌在农村是唱遍广阔天地的,大人小孩都会。火红的年代,革命歌曲大家唱。那时候的人什么事都讲万众一心。现在人的思想再也统一不到那个高度了。

早睡早起和人勤春早想必应该有点关系。因为小的时候,父亲总是用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教育我和弟弟。那个时候没有几个戴手表看时间的。时间观念也相对淡薄。隆冬时节,父亲总是在鸡叫头遍的时候,就把我和弟弟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拎起来,让我们拉着爬犁或背着粪筐去拾粪。我的学生时代,农村的孩子除了比谁学习好以外,再就是比谁爱劳动、谁拾粪多、捡柴多、捡粮多。我曾经写过一首《拾粪诗》投到县广播站,有两句我至今还记得:启明星,当头照,我背着粪筐围屯绕……

工作以后,到了城里,无粪可拾,又捡起了读书写作的乐趣。窃以为,清早,无论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时间。白天或工作或应酬,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回到家身心疲惫,情绪使然,一下笔很容易焦躁起来。哪像清晨,万籁俱寂,仰望室外,一片星光。蓦然回首,万千窗棂,只有你一处孤灯闪烁。此时,读书能入情入景,写作能聚精会神。“墨痕断处是江流”想必就是这样一种意境了。这时头脑好心中就会有一种非常灵动的感觉。即使是这样零度以下的季节,寒天捧书,也一室皆春。

斯时,想起香港一位作家董桥。他说: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佩服这老兄读书的体会,说入木三分也不为过。

我自己体会,读书和拾粪很多时候异曲同工。拾粪是为了营养土地,土地长出庄稼,间接也营养了人的身体;读书则是营养人的心智,让人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现在以读书做消遣的人有之,车船之上,枕边厕下,但看的多是一些快餐文化。即使在大学校园,也很少能看到拿着大部头名著忘情在读的人。人们太讲实用,用书做装饰生活的人都凤毛麟角了。老百姓一切都在“向钱看”,谁还买天价的书来“装学问”,不当吃又不当车。文革的时候装有文化或装知识分子,上衣口袋插支钢笔足矣;现在表演装有学问的多是一些领导干部,用公款在办公室的书柜,摆上一排排的大部头,如《二十四史》、古今名著,让人羡慕,也让人感到可惜。官场靠书增长才干的人不多,百无一用是书生。官场哲学不是学来的,非身临其境百舸争流焉能悟到。

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俞平伯说读书如卧游,倒是很合我的心境。无钱不能远走。纸上指点一下江山,把感悟激扬成文字,信笔涂鸦,评古论今,粪土媚俗,人生不亦快哉!

同类推荐
  •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属于每个人成长中的瑰丽岁月、迷茫和感动。治愈系暖文,具有疗伤效果的文字,划破冷冬的阴霾,带来灿烂的春日暖阳。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入了56篇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回忆录,文章以个人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金融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在当年艰苦工作环境中,坚定信仰、忠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体现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 十生评论集

    十生评论集

    本作品包含影评、乐评、时评和书评,我希望我所写作的《十生评论》能被视作文化研究的实践。马修国的《西方文论史》介绍“文化研究”的起源、分析“文化研究”的文化背景时指出:“当时英国的精英主义的文化和文学批评传统(以利维斯主义为代表)受到了新通俗文化的冲击,需要一种新的立场来看待过去被精英主义所排斥的通俗文化现象,关注通俗文化中所蕴蓄的力量,分析其复杂的结构与生态。”实际上,利维斯本人在其精英主义立场下却也说过“对文学的严肃兴趣不应只局限在于对‘纸上文字’微小关系的细察,还应包括对人、社会及文明的兴趣”。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热门推荐
  • 半个夏天

    半个夏天

    “我家小莲呀,除了不爱说话,倒也没有别的毛病。”小莲妈每次和旁人谈起自己的闺女都会这么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似乎带着点儿惋惜,末了,还微微地叹口气,轻轻地,像细绒毛落下来,不留心的话,还觉察不到呢。听的人却又听出了另一个味道,这句话其实是变相地夸耀女儿,女儿没其他毛病,只是不爱说话,闺女家不爱说话,从别个角度看不就是文气内秀嘛。旁人便识相地劝慰小莲妈,“不爱说话就不爱说话呗,又不是什么大毛病,那些个吱吱喳喳,和树上的的雀儿一样嘈吵不停的,倒是爱说话,难道就值得夸耀?”小莲妈听了这话便宽慰地笑了,是啊,能说会道固然好,但沉默寡言也未必就不好吧。
  • 姐姐为我打江湖

    姐姐为我打江湖

    武之极境是什么?主角不在乎。世态黑暗,江湖凶险?主角从未怕过。他只知道自己有一个来历非凡、实力恐怖的漂亮姐姐,挥手间为他摆平一切,让他畅游江湖。还要啥自行车,躺就是了!
  • 神遗之风尘篇

    神遗之风尘篇

    “丫头,我化为人形,是男人,可以保护你了。你,在哪儿?绝世界……”
  • 不灭龙帝

    不灭龙帝

    身怀绝世血脉,少年自北漠拉棺而来,他要将世上神魔全部埋葬。
  • 硬汉

    硬汉

    这时我回过头,看见东风还在大厅门口朝我们猛力挥手,一团明朗秋光映衬着他,那张色泽黧黑线条刚劲的面庞正熠熠生辉。他整个人成了一片诱人的人生风景。我情不自禁向他招手致意,好像一对朋友不是分别而是重逢。
  • 生欲——当何往

    生欲——当何往

    未知生,焉知死。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时,竟有解脱期待之感。期待什么呢?来世吗?于是乎笑了。哪来的来世,不过现世罢了。
  • 欧也妮·葛朗台(经典译林)

    欧也妮·葛朗台(经典译林)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 蓝莲花

    蓝莲花

    一桩桩离奇的谋杀,毫无关联的受害者,死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却被举报参与走私活动,真相究竟如何?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伪快穿之祈愿长情楼

    伪快穿之祈愿长情楼

    只要你要,万里江山,双手奉上。只要你想,一步登仙,羽化成神!只要,你付得起代价……一花开败,一界轮回。长情楼主月华灼,恭迎各位苦主。“大人,有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