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1500000053

第53章 大朝信宫

赵国,信都。

赵雍之前,赵国已经有了两个都城。

第一个是晋阳。这里自从晋国时期就是赵氏家族的家庙所在,一直以来,都是赵国努力经营的地方。正是因为据有此地,赵国才能北望代地,等夏屋山而得代郡,北望三胡,可以说,晋阳成为赵国的都城,是和当时赵国谋取代地的战略相关的。

第二个是中牟。其实中牟作为赵国都城的历史并不长,前后也不过是四五十年,以此地为都城,体现的正式赵国的统治者准备南下中原争霸的战略意图。自赵献侯开始,赵国开始慢慢转变自己的北上战略,开始转为南下。中牟地处平原,交通发达,和邯郸一起,成为赵国南部的重要城市,赵国甚至一度设立中牟令,来管理此地,而且这个职位,非重臣不可担任。和晋阳一起,成为赵国南北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三个,就是邯郸。赵敬侯迁都邯郸,可以说是赵国成功的一个战略转型。虽然中牟邯郸相距并不太远,但是中牟缺少天险阻隔,地势平坦,且处于中原腹心,四战之地,难得安宁,不适合作为都城存在。而邯郸北有太行之险峻,南有彰水之屏障,虽然也是四站之地,但是适宜建造都城,所以邯郸成为赵国都城之后,中牟的地位就有所降低。但是中牟作为重要粮食和货币产区的地位,还是没有改变的。

后来,赵国的统治者深感邯郸被围之教训,与邯郸之左近的信城,建立了一个陪都,这就是信都。而信都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都城,只不过作为一种战略的需要存在。

只不过赵雍觉得此地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不同于邯郸那样让人感到充满了浓浓的政治味道,是以常常在这里召开大朝会,也顺便在这里小住几日。

而现在,信都的信宫大殿上,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风暴。

“...盖以其之简陋,对吾深衣之繁琐,虽不同礼仪,然于作战一节,甚有裨益。窃以为,赵之骑兵或可习而用之,以彼之所长,助我之所短也。倘以日日习以弓箭之术,天天练其操马之能,一二年后,未必不能远遁三胡,南下中山,一举荡平我腹心之患。”

“然臣之所虑,唯朝中之士,以固所言之非礼,乃是以中原之优越,断送我赵家之宗庙祭祀,实乃大谬也!代地之丰饶,因牛马之所盛,据有其地,方能以马匹供我战车驱使。若此地不安,则家庙不靖,家庙不靖,则国事不顺,国事不顺,则兵民束手。”

“又代地乃我祖先据而有之,先祖因之以成基业,岂能因我辈之软弱,而葬送先祖之遗产?”

“先祖之地不可弃也!若苍天之所赐,万物之所长,先祖之赐,乃受命于天,享之于万世也。岂能因一人之软弱,失我家庙之厚予?今以胡人之习俗,学而习之,若能据此地而有,即失我中原之礼法,断我家族之头颅,奈何耶?”

大殿之上,喜抑扬顿挫的,将赵固随着军情送来的奏章读了出来。宣读之后,整个大殿陷入了安静之中。

“诸位,可曾听清赵相所言之事?”赵雍跪坐大殿之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略显深沉的说道。他能够感受到,这个大殿上的气氛有一丝的怪异。

“君上,臣有一言。”赵雍刚刚说完,就有一人站了出来,赵雍一看,是大臣周昭。这位老先生在赵国的地位可算是非常特殊的,你说他是宗室吧,他只不过是和很多宗室都有亲戚关系,不但自己的夫人是赵氏宗族的一个远亲,自己的儿子,也通过和宗室姊妹联姻,将自己的家族和赵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就算是赵雍,从辈分上也要喊这位老大人一声“姑丈”。是以看到这位老大人率先出来,赵雍也只得打起精神应付起来。

“老大人请讲。”

“先祖之所赐,非土地一物,自身体发肤,乃至服饰刀剑,都是先祖之所得,赐之于我等子孙,是以若土地不可轻废,则身体发肤乃至服饰刀剑皆不可轻废。赵固以祖宗之土地不可废,老夫则认为服饰刀剑亦不可轻废。胡人者,野蛮也,不类中原,若以胡人之服饰加诸吾身,吾宁可赤身裸体者也!”周昭虽然年龄很大,但是这耍起无赖来,却应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

周昭这边刚说完,就有另外一人应声接到,“周老先生此言,吾不敢苟同。”却是楼缓出列。“身体发肤虽受之父母,然其蓄之长久,必将梳理一番,否则蓬头垢面,野人也。而土地之所有,乃是国之存续也,自古有非发肤不理而存其国,而没有土地让之于人而存其国也。盖因土地之所在,人之安身立命之所,先有地,后能有家,后能有族,后能有国。胡人乃我赵氏大患,一旦不为我所重视,必将失去我先祖之地,此乃子孙之不孝也!”

楼缓自然深知,虽然这件事情被赵雍拿到了信宫之上来谈,但是赵雍已经下定决心,准备革新赵国之政策,作为赵雍的心腹,这个时候,自然是要为他摇旗呐喊了。

“此言别人说的,你却说不得。”周老大人显然对于楼缓不屑一顾,两个人虽然都是重臣,但是一个算得上半个外戚,一个是赵雍眼前的红人,争执起来,倒也地位相当,不过周昭显然对于楼缓没什么好感。“我赵氏之土地,份属先祖,而楼大人乃是外来之人,和楼烦乃是一姓所出,这期间是不是有什么诡计,谁能知道呢?”

这就是赵雍最头痛的矛盾之一:赵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矛盾了。

在赵国国内,很多人才其实并非赵国之人。第一就是肥义,肥义出自肥氏,肥氏乃是胡人之后,戎狄一族,盘踞在赵国的肥这个地方,是以后代都以肥为姓。所以,一直以来,赵氏的一些人,都看不起肥义,虽然他现在是赵雍面前的红人,但是依然让他们看不上眼,这也就是为什么,赵肃侯驾崩的当晚,赵成急匆匆的从宫外赶来,看见肥义在场时的激动了。

第二就是楼缓。和肥义想比,楼缓成为赵人的时间更短,肥义出生的时候,肥地已经属于了赵国,而楼缓是举族迁来的邯郸,其身份比肥义还要敏感,所以很多人对于他成为赵雍的红人,更是嫉妒的非常厉害。

而偏偏,却正是这样的人,为赵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一直以来,赵国国内的这种矛盾,始终无法调和。

“君上,臣有一言。”短暂的冷场之后,肥义果断出列,他对楼缓点点头,示意他勿要急躁,然后他说道:“自我赵国开国以来,南征北战,历经大大小小战役数不胜数,于中原各国,互有胜负,唯独对三胡之人颇多败绩。究其原因,非我勇士不多,兵马不齐,而是我之战法,与三胡之人有很多不同。”

“师傅请坐下言说。”赵雍对肥义说道。

“多谢君上。”肥义点点头,跪坐说道:“三胡之兵士,多以骑兵为主。骑兵,我大赵固然有之,当初赵襄公北征代地,所取正是战马。一面当然是为了补充我车兵方阵,另一面,则是以骑兵之疾驰,应对三胡之骑射。有次而看,赵固所提之胡服骑射,正是顺应先祖之遗愿也。”

肥义果然不愧是赵雍的“铁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秒杀众人,不但将胡服骑射的升级到国家安全的角度,更是将祖宗遗愿扯了进来。这下就好玩了,既然你口口声声维护祖宗法度,我要胡服骑射也是为了祖宗遗愿,这样就把胡服骑射说的更加重要。

赵雍正要发言,却听一人出声喊道,“此言大谬也。”

众人心想,连肥义的话都敢反对,这位老先生也真够大胆了,纷纷转过脸去,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一看才发现,乖乖,这老先生果然有资格。却是那赵氏宗亲里最年老的赵告。

这位老人家为何如此厉害?因为他是赵成侯的宗族兄弟,连赵肃侯都要叫一声叔叔,更是赵雍的爷爷辈。就连赵成在这位老人家面前,都要唯唯诺诺,更何况是赵雍了。

这位本家爷爷倒也不客气,也不等赵雍说话,直接就指着肥义说道:“三胡之凶狠,举世皆知,而汝等皆欲以我大赵之全力,北据胡人,是何居心?当年先候在世,尚知道应南下争霸,而非北上称雄,而你们一个个狼子野心之辈,本是胡人贱种,只不过族内倾轧,才来我大赵为官,今日却欲借我大赵之精锐,为你等报仇雪恨,其心之可诛也!”

老大人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难听,恨不得将肥义、楼缓说的一文不值,甚至公然指责肥义等人有不臣之心,说的两人战战兢兢,后背发凉,唯恐赵雍听信了此公言论,将自己全家族灭。

“代地之于我大赵,本非祖宗基业,居其所有,则可图谋中原,护我赵国国祚。然若因此地,耗费钱财,征讨三胡,只要中原各国闻风而动,燕国中山趁机发兵,我大赵毕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偿失。到时,你等就是我大赵之罪人!”

“够了!”赵雍终于坐不住,砰的一声站了起来,眼神中充满着杀气,狠狠的扫过这位刚刚还意气风发,现在却有些惊慌失措的老大人,又扫过唯唯诺诺,想要替老大人鼓掌喝彩的宗室之人,一股股寒意从心底迸发出来。他感觉到这个位置,就是一个随时会爆发的火山口,如果自己再不做些什么,恐怕以后自己的变法之举,终将会被断送。

“史官何在?”看着因为自己生气,已经匍匐在地的各位大臣,赵雍定了定神,淡然的问道。

“臣在此。”一旁的角落里,一个小官战战兢兢的回答道,他不知道赵雍为什么要叫他,但是这个被点出名字,未必就是好事。

“你且给我记下这几句。”赵雍言语淡淡,但是众人都听得出来,其中包裹着无限的杀气。

“是。”说着,他掏出自己的纸笔,跪坐好,等待赵雍说的话。

赵雍站在信宫的高台之上,不知道为何,眼神穿过湛蓝的天空,看着风云变幻,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被清风裹挟着,穿过历史的尘埃,从遥远的未来流淌到了现在,像是一记重锤,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自我大赵立命以来,东有中山吕齐之虎视,北有匈奴胡人屡屡叩边,西有秦韩之兵为我所患。是以赵乃四战之地,百战余生之所在。为今赵国,南不曾问鼎中原,东未能扫平中山,西又屡败于强秦,此为我大赵之盛景乎?”

“赵不创胡,则胡必弱赵,此乃我赵国之忧患也。代地之所在,乃是我先祖暴霜露,斩荆棘,岂有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之举?故孤欲以代地为中心,计胡狄之利,继简、襄之意,顺先祖之志,驱逐三胡。后世子孙当悉以知之:赵之土地,份属赵人,赵氏宗亲,无论何时何地,不投降,不割地,不朝贡,不称臣。君上自缢于家庙,亦不能纳土称臣于外族。侵我赵境,虽远必诛。此当为我赵氏祖训,但有违背,可逐出我赵氏门庭,永世不得供奉我等香火,永世不得入我家庙。谨记!谨记!”

赵雍说完,留下一片错愕的众人,转身走了出去。

众位大臣心里慌乱,纷纷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想这也算是赵雍即位以来,发的最大一次火了。而且刚刚那句话,也就算是给所有人提了醒,别忘了谁才是这国家的主人。赵氏子弟更是心中战战兢兢,脚步虚浮,不知道该如何行走。

此时,当众人将要离开的时候,却依然看见赵告跪在那里,不曾起身。众人心知,这是老大人被赵雍吓得不轻,不过毕竟资历摆在那里,如此下去当然不行,是以有人好心去扶这位老大爷。

却不曾想,众人刚要去扶他,却微微一碰,这位老大人就摔倒在地,仰面在上,面成金纸,只有进气,却没有出气。众人一看不对,赶紧去看抢救,却摸了一下他的鼻息,赶紧缩手。众人错愕看了一眼,之间一人结结巴巴的说道:“赵...赵老..殁....殁..殁了!”

同类推荐
  • 霸权之锦绣行

    霸权之锦绣行

    这是虚拟的四国争霸,但能从中国历史中寻觅到蛛丝马迹。非穿越,不宫斗,有的只是群雄争霸,儿女情长,阴谋诡计。庞大的古代战争场面,权臣间的争权夺利,帝皇的心机与胸襟,江湖间的血雨腥风。究竟四国中谁是最后的霸主?谁最终统一神州?为江山,为美人,为权势……
  • 我爸是李闯王

    我爸是李闯王

    穿越到乱世就够悲催了,还做了被吴三桂赶出京城的闯王义子。又要找回宝藏,又要复国。有幸遇到个狐狸精,还竟然不会法术,如何能够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大宋第一状元郎

    大宋第一状元郎

    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是一片敬重的目光。可是他的本性已经快要掩盖不住了...书友群:518666494(已满)书友二群:1038612259全订群先进普通群,找管理员验证哈
  • 我在三国当龙神

    我在三国当龙神

    三国时代,是华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雄争霸。刘大路表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一条蛇而已,拥有龙神系统的我,苟也能把你们苟死。你们打打杀杀,我来改变世界...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热门推荐
  • 我家王爷有点甜

    我家王爷有点甜

    (生活已经够苦了、何必在书中找虐!) (甜宠文!花式宠超甜) 前世她信错良人、惨死于冷宫之中。重生归来、她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 第一报仇! 第二将九王爷萧锦骗到手! 萧锦:不用骗、我一直是你的。 于是九王爷开启了宠妻模式! 萧锦:我家王妃心灵手巧,每天想着法的给我做好吃的。 管家:王爷、王妃说她饿了。 某人赶紧研究菜谱、做好之后屁颠屁颠的送去。 萧锦又言:我家王妃温柔又善良、对我是言听计从、我说一她不敢说二! 话音刚落,某女破门而入:萧锦,你给我出来。 萧锦看着王府的丫鬟侍卫干笑道:呵呵呵……我惯的! 靖王府的众人护额:王爷,你的脸呢?被你穿兜里了吗?
  • 敲门的人与龙

    敲门的人与龙

    每个人都像是住在一座孤城里。那城与外界隔山隔水,而言语与触摸是唯一入城的路。不过此路也是崎岖异常。我跋山涉水只为来到你的城下,若你是好客的,请在那城楼上摇起欢迎的旌旗。若你对我毫无怜悯之心,也请你不要对我说我的旅途是白费的。若你和我一样孤独,那就伴我上路吧。我们将点起飘摇的烽烟;我们将骑上难以驾驭的骏马;我将和你见证一个黄金时代;我会和你说:“有我在”……我坚信,我们总有一天,会敲开所有的城门。
  • 反潜大神爆笑攻略

    反潜大神爆笑攻略

    【新书求包养《不乖甜妻:金主大人求别撩》】商业巨子摇身一变,成了游戏中称霸一方的霸主,目的:潜了他某个缺根筋的得意萌徒。职场菜鸟遭上司胁迫,含泪走进网游。同居后,她不小心发现某只狐狸的‘阳谋’,宁无双拍桌而起:好你个柏傲天,居然玩阴的!杀杀杀杀杀杀杀!本文爆笑,非喜勿入!且看职场菜鸟如何反潜海龟大神。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绝色除妖师这个妖王有点甜

    绝色除妖师这个妖王有点甜

    他,京九,作为除妖师的后代,他的资质逆天,领悟力也是惊人,九岁便甩了同龄一大圈,更是独自跑去妖物横行的西北捉回了一只作乱大妖,称之为天之骄子也不为过。但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竟也会被一只大妖所救,他…不是应该对他恨之入骨才对吗?
  • 别样快穿——男神驾到

    别样快穿——男神驾到

    不一样的快穿从这里开始。某男捡起地上的一团粉粉胖胖的团子开口“走吧回家!”某团子拼命挣扎“不!我就不!”某男直接把团子按在怀里,直接就走。“你这样,你会失去我的!”某团子尖叫。某男不以理会。1V1绝对1V1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
  • 大国工业时代

    大国工业时代

    92年的冬天,有些冷。呼啸的北风透过车厢的窗缝将黄贺从睡梦中唤醒了过来。望着远处打着旋儿飞舞的红叶,黄贺擦了擦迷糊的眼睛......这是一个工业崛起的黄金时代!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
  •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小说中极为奇特的一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对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纳博科夫虚构了一名教授兼诗人谢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邻居金波特,诗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传性质的长诗,而邻居则为此诗写了前言和评注、索引。长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评注却非常冗长繁琐。主体长诗讲的是诗人的一生,他死去的女儿、他对人生、爱情、死亡、真实与虚幻的理解等。而邻居通过长长的评注,将诗的含义解读为一名来自虚构国度赞巴拉的末代国王的故事。作为一个前卫性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的一个观点:“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