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0000000044

第44章 日本外交文化本原(10)

其二,“町人根性”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人的生存之道,他们为了生存,普遍养成了崇拜强者,重视实力及寻求与强者为伍的心性与价值偏好。与永远脱却不了原始的,只相信强力的俄罗斯人一样,实力也是日本民族所懂得的唯一语言。如戴季陶言:“能让日本和日本人真心佩服得只有‘对手’,这是日本的一种价值取向。”自古以来,日本一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强者崇拜社会心理定式。这种社会心理定式一方面使日本人在强者面前往往表现得很自卑;另一方面他们看不起弱者,对弱者从来不会给予同情与怜悯。历史上无论在个人之间还是在国家之间,日本人不仅常常表现出试图将劣等感颠倒过来的“逞强”,而且喜欢采取“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生存策略,通过“彻底向对手学习,作为与对手对抗的方法”。即,在对外关系方面,日本自古以来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自己落后,而将特定国家理想化;二是强调外国落后,而将自身理想化。“日本人对其他国家的态度犹如一个钟摆,晃动于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同时,“日本人会比大多数人都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并与在道德上占有优势者合作”。如,日本历史上曾长期把“东亚地区超先进民族”“中国视为最高价值的标准”。公元7世纪,经过《大化改新》稳定了权力基础的日本天智天皇曾派兵5万入侵朝鲜半岛。公元663年8月,在白江村海战中,日军被仅有1万人的唐朝军队所击败。这一“惨败大出天智天皇为首的贵族集团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在“精神上由信心百倍与唐抗衡的亢奋状态,一下子堕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但是,日本很快决定,向实力强大的中国唐朝学习,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虽然公元894年,日本停止了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尤其,中国“明朝”被“清朝”取代后,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日本思想家意识到了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提出了独立于中国文化之外的主张。但是,整个中世纪到德川幕府末年,日本的禅僧、南画家及许多儒学家都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高度敬仰。再如,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西方世界。在日本人心里,真正伟大的人是基督、苏格拉底、尼采、歌德、马克思。”福泽渝吉的《脱亚论》提出以英国为榜样,使日本在东亚取代中国的地位,实现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为此,日本不仅渴望被欧美承认,而且把日本理想化,提出了所谓“日本至上主义”。同时,日本以为只要有强大的武力就可以号令天下,因而把“日本独立的志向变成了暴发户式的新兴帝国的霸权图谋”。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对外倡导“东亚协同体”和“东亚共荣圈”,企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体系,作为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总之,日本人不会硬碰硬,碰到强硬的力量,更强大的力量,就会低头。如井上靖言:“日本人讲妥协,讲调和。”因此,戴季陶认为,“让狼(日本)忏悔是没有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成为猎手。美国就是很好的猎手,从某些方面说,日本人对美国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在本质上,具有“町人根性”的日本人只不过把历史上的“中国崇拜”、“日英同盟的光荣”及今天的外交基轴——日美同盟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在日本独有的“场所逻辑”中只有现在时。时过境迁,一切另当别论。其主要表现:一是“学习、吸收了其他国家文化之后就将其视为己出,完全不承认借鉴他人的事实”。最典型的莫过于“日本人从来不愿承认其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中国这个事实”。同时,日本人还片面解读中国传统的讲究华夷之辨的天下观和天下意识。自元朝入侵日本开始,“倭人自始遂有轻中国之心”。不是因为打败了元军,而是看不起蒙古人。而日本之所以看不起蒙古人,是因为宋朝灭亡后,它开始以中国自居,并逐步形成了征韩、取满洲、入主中原的战略思想。这种“唐化”的天下观,起初还是以中国为中心,明治维新后,日本转而根据福泽渝吉的二元结构论,用“‘欧化’对待西方,用天下观处理东方”。二是“日俄战争的胜利带来了日本文化主体性的觉醒。激发了日本人的超越意识,开始强调‘唐化’不行,‘欧化’也不行,并形成了一种‘神道天下观’”。“三国干涉还辽”一方面迫使日本反思“欧化”,并决心“皈依于实力之福音”,从此以“帝国主义急先锋自命”;另一方面,以高山岩南等人为代表的“文化类型学”,挖空心思试图将粗俗的“神道天下观”,提升为一种精致的八纮一宇“世界的世界”文化。

其三,“町人根性”使日本文化中的‘时间’表象是一种典型的现时主义;空间观上则是强调“此处”,或者如加藤周一言:“现在即永远”、“此处即世界”。加藤周一认为,日本人习惯于从“‘此处’来看整个世界,而不是从整个世界秩序来看其中一部分——日本”。即,在日本人看来,“时间的流逝有一定的方向”,它“无始无终,类似于指向特定方向的无限直线”。这种时空观使日本人养成了习惯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空间范围内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并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存具有现实利益关系的事情。这种重视现在的时间观与中国文化中的时间概念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在中国人心中,时间是分节的,即,将时间视为一个由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对中国人而言,过去和未来对现在的意义都远远大于日本,而且更加明显地着眼于未来。如,中国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其时间指向都涵盖了久远的过去和长远的未来。简言之,中日两国文化在时间观上的最大差异是,对中国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都有意义,而不像日本町人那样,仅仅看重现在的意义。如中国学者彭曦言:“如果说,‘混合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本质的话,那么‘现世主义=现在主义’概括的则是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特征。”而所谓“老江户没有隔夜钱”的这种专注于现在的精神,导致日本人“原则上可以将过去——特别是对自己不利的过去——‘付诸流水’”。同时,他们习惯于以一种“哪知明天刮什么风”的信念,来减轻自己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担忧。加藤周一认为,“现在主义的倾向浸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日本“文化传统绝没有消亡”。因为,“发生地震也好、泡沫经济瓦解也好”,日本人“只管现在拼命赚钱。将不良债务搁置起来,总而言之,就是不考虑未来,追逐当前的利益,失败的话就付之流水”,以自己“至少努力去做过了”来抚慰自己。基于此,加藤周一认为,日本土著思想的基本是“此岸性”和“集团取向”。“‘此岸性’关注的是‘此处’——‘日本’,而不是将日本作为部分来理解世界——‘整体’。”即,日本文化倾向于“关注部分的性质,将有限的空间结构化”,而“不关注整体形式”。这种部分先于整体的看法在日本并没有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而“在根本上有所改变”。而日本町人根性所规定的“现在”的文化与“此处”的文化相遇,相互融合,并一体化为一种“‘现在’—‘此处’文化,就像梦幻能乐的舞台”。而“‘现在’—‘此处’的最大延长领域是日本国,日本国就是世界”。这种狭隘的世界观不仅使日本人养成了不善于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自闭”性格,而且造成了日本人强烈的排他情感,很多日本人不能以正常的心态与外国人交往,对外人总是怀着很强的戒备心理,视为潜在的威胁。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也很难融入日本社会,难免会产生一种被视为外人的感觉。由于日本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内外意识,从不轻易把外国人划进自己人的范围,因而,即使是自己的战略盟友、伙伴,他们也视之为“外人”,并以自己人的高度“同一”,对他们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三、间人、排他性(岛国根性)

除了自然地理、风土环境,自古以来,日本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十分狭小的地域空间之中。在历史形成的封闭的文化空间中,传统的社会规范代代相传,造成了日本人具有一种独特的“家、村落、社会间人性”,即,在日本人生活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间人主义”及其内生的排他性。所谓“间人主义”,首先,它指的是日本人的那种主张内外有别,对外奉行集团主义原则,对内讲究无我性。而无我性又导致了日本人普遍善于掩饰意志,并由此产生了领导意志缺失及其反面的唯意志论、“下克上”、“同辈第一人”等政治文化传统、社会规范和行为法则。

其一,一般而言,与西方文化肯定、鼓励个人自我意志张扬刚好相反,日本文化的基本旨趣之一是,重和谐、厌差异。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从小就学会了掩盖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性,以求得到同伴的认同与庇护。久而久之,这些日本人学会了掩盖自我意志,将自己的“个人主体性掩埋在家庭、中间集团、国家构成的涟漪之锁链当中”。这种普遍倾向于掩盖个人意志的文化秉性对日本社会政治和对外军事战略等,都有重要影响。如,与世界上其他大国不同,日本政治文化传统之一是,没有强有力的领袖人物,也没有形成许多国家文化中都有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英雄崇拜。相反,日本政治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下克上”的传统。日本政党和社会团体、集团中普遍实行的是“同辈第一人”的领导结构。这一方面导致了普遍的领导意志缺失,另一方面则催生了典型的唯意志论。因为,日本人喜欢将意志掩藏起来,但这不代表日本人没有意志。实际上,他们相信强力意志可以使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领导缺失和长官意志两者互为表里,并行不悖。如,二战中日军作战做事讲究行者必须具备必胜的信念。日军对不确定情势采取的普遍策略是,相信自己必胜,因而一般不去制订应急反应计划。他们认为只要动机够强烈,人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即,只要人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就可以应对任何突发状况。他们还担心,如果对作战不成功进行准备,那实际上默许了作战不成功的可能性,而这不仅会动摇,而且必定会对自己的必胜信念产生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二战中许多战争事例表明,在必胜信念的影响下,日军一般缺乏战略防御、战略退却、纵深作战和持久战等思想。日军军官都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们见风使舵,喜欢随机应变。结果,日军常常是赢得了战术战役胜利,却输掉了战略全盘。

其二,日本列岛四面环海的封闭性及日本封建统治集团为维护日本国内稳定长期采取的锁国政策,使日本人存在着强烈的内外有别及我、他界限分明的意识。如加藤周一言:“日本人有特别强烈的‘外国人’、‘外人’、‘非家人’的观念。”即,对日本人来说,“除了近处的人,与所有外来者的关系都是不平等的。与外来者的关系决定外部的人的一般‘形象’。”加藤周一认为,由于历史上日本长期生活在一种封闭的村落社会中,“封建社会典型的不平等的内外关系——与邻村人的平等关系是一种例外——至少持续了1000多年,因而不仅在村落层面,在日本社会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一种将所有人际关系还原为与对方的上下关系的强烈心理倾向”,习惯于把“所有外部人大致分为上下两个范畴,对外国要不尊敬,要不蔑视,不习惯对等地看待”。外国人在日本人心中,“如果不是‘神’的话,就是‘非人’。”即,对日本人来说,“统治者是上、是主、是内,被统治者是下、是客、是外,上下、主客、内外之别,昭然若揭。这两者可以说是日本文明的两大要素。”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分为“文化、娱乐之忌”,“生产、行业之忌”,“岁时、饮食之忌”,“人生、礼仪之忌”四辑,林林总总,共一百零一篇。作者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且对现实生活多有了解,“主旨依然是将传统国学草根化,从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切口——中国老忌讳深入进去,与大家轻轻松松地聊天、摆龙门阵”(《后记》)。举凡信札的书写格式,对联的正确贴法,祭文、悼词、挽联的撰写要则,古玩行的“捡漏”和“打眼”,演员应遵的行规,请吃河豚的规矩,如何有礼貌地谢绝上门叩访,怎样选择住房和布置卧室……作者皆能深入浅出地解说,往往涉笔成趣,令人击节。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独家宠爱之厉先生的娇妻

    独家宠爱之厉先生的娇妻

    ?夜已过半,闪电划破天幕,天地间一瞬的皓白,照亮了黑色大门前少女,那张盈盈的小脸。她要逃,要逃出这个地方,她不想待在这个没有自由的牢笼中。夜幕下的少女因为紧张,光洁的额头布满了细汗,柔软的头发贴在脸颊上,目光盈盈,唇色娇艳,身段婀娜。她才十八岁,却出落得分外勾人,眉眼间带着三分妩媚,却又有七分清纯。她抬起嫩生生的小手,想要拉开那近在眼前的铁门,突然在下一秒黑色……
  • 遇见神童降临

    遇见神童降临

    如果拒绝了万能的诸天系统会怎样?是沦落成一个平庸之辈没入人海?还是另辟蹊径苦心修炼终成神?在这个诸神没落的乱世,谁将成为世界的主宰?失忆者肖恩在偶得一魔童弟弟后,在这个异世开启了一段奇幻的冒险之旅。灵术修炼、幻兽培养、权谋争夺,肖恩不得不一步步适应这个世界的节奏。在这个异族争霸的世界里,人、魔、神三界战乱不休,只有最终的强者才能平息战乱,只有最真诚的正义才能赋予和平。
  • 重生之娇妻要翻身

    重生之娇妻要翻身

    亦南辰——大司令的孙子,军长的儿子,市委书记的外孙,少校军衔,副团长之职,首都城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京城一霸;宁错错——某镇长之女,清纯娇媚,有自己的亲密爱人;娃娃亲?未婚夫妻?和这一脸痞相的军人?不不不,我有男朋友。阴差阳错的情事,难以解开的爱恨纠缠,蛮横霸道的掠夺。直至,她带着解脱的微笑终结生命,却为他独留一子那天,到底,谁在还谁的债?眨眼间——四年已过,不想她却意外重生,高官之女,性格放浪,流连众美男之间母子意外相见,情难割舍;千般用计,百般费力;直到他一步步揭开她重生的秘密,父子俩狼狈为奸,联合制定下一系列搞笑追妻(母)的天罗地网……本文强娶豪夺,先虐后甜,先抢后宠,重生前大虐,重生后大宠,一次满足喜欢虐恋和宠文滴亲亲!!包养偶吧!!!片段一(重生前)男子膝盖霸道地挤进她双腿间,单手撑地,面色阴冷,眸光暴扈“好妹妹,真想死么?可没有我的同意,你连死,都不能!但哥哥有千百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片段二(重生后)某天,女子在商场卫生间门口偶遇某男,鉴于上次的严重警告,她连忙扬起谄媚的笑容晃过去“哎哟,您这么忙还亲自上厕所呀……”某男吐血片段三(重生后)某男在忍着怒气喝完第十八杯咖啡之后“你找我什么事?”“这就是你的服务质量。”女子呵欠:“你可以不来。”男子磨牙:“你不知道顾客是上帝么?”女子扬唇:“不好意思,我信佛……”片段四(重生后)男子在宴会上不小心让一美女的红唇蹭到衣领,回家后,某女手拿球拍,大怒:“从今天开始,罚你一星期不准牵我手,两星期不准吻我唇,三星期不准摸我胸,四星期不准……”某男双手抱头,委屈:“老婆,你直接告诉我到底几星期可以上你床就可以了?”片段五(小包子)四岁的小包子和女子逛商场,看中一架飞机,于是从口袋里掏出没用完的游戏币买玩具。店员:“小朋友,这不是真钱。”小包子大眼眨巴:“阿姨,不能欺骗小朋友哦,你这飞机也不是真的呀。”
  • Glaucus

    Glauc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些破鬼事儿

    那些破鬼事儿

    恐怖的是,尸体的指甲见长啊,太惊悚了,不知道会不会跳呢。这不,死者的家属他们就请人来剪了。整体的看起来真的很恐怖,很象魔鬼。怎么这么说呢,相信大家见过木乃伊吧,有点像,我是说形状,只是那僵尸更饱泽些。
  • 一切都要从妹妹的那一脚说起

    一切都要从妹妹的那一脚说起

    本是作为担任世界顶尖公司CEO妹妹的哥哥,却因为被妹妹的追求者误会,导致一连串的麻烦事情出现。最后因为狼狈的样子被妹妹看见误以为小偷闯屋,一脚踹飞,脑袋磕到桌角,然后开起了新生活(十分搞笑的死亡过程,23333)
  • 爱如月色尽荒凉

    爱如月色尽荒凉

    顾婉月痴爱盛景天多年,却只换来了一个恨字。他亲口承认要娶她的妹妹,对她百般侮辱,甚至害死了她的孩子。就在她满心绝望,决定复仇的时候,这个伤她至深的男人,却用命来求她的宽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后无双:爱妃请上榻

    帝后无双:爱妃请上榻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某上市公司女经理张媛媛在一次出差回归的途中出了车祸。一朝穿越竟然陷入了大户人家的宅斗之中,宅斗完了还要宫斗,若不是在现代看了这个计那个传的,张媛媛只怕是要老死在这深宫之中了!谋取帝心,除掉仇人。可当张媛媛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那个九五之尊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
  •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江湖大侠,绿林英雄,姓窦名尔敦他武艺高强,善使护手双钩,外号人称铁罗汉。往昔,他在老家燕赵河间府献县一带,行侠尚又,杀富济贫后圆与大清作对,被官府张榜悬赏捉拿。为不累及全家,他独自一人,来到长城口外连环套。窦尔敦敦生最敬重黑旋风李逵的憨直、花和尚鲁智深的豪爽行者武松的侠胆,所以,他来到口外连环套之后,赁着自己的武功,坐了第一把交椅.当了大寨主,原寨主白恭戟当了二寨主。又招兵买马,效仿当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专与朝廷官府过不去。
  • 酒尽余欢别梦寒

    酒尽余欢别梦寒

    她多幸运遇见了他,他爱谈天她爱笑。假若天空很蓝你却还在我便就爱。最终还是曲终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