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祸心〗
【释义】形容怀着害人的念头。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
公元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在副手伍举的陪同下,带了许多兵马到郑国去迎亲。原来,郑国是个小国,楚国是个大国,郑国与楚国交好,想的是借它的力量跟其他诸侯国对峙。为此,大夫公孙段把女儿嫁给楚国的公子围。
执政大夫子产见公子围带了许多兵马来迎亲,害怕他乘机侵袭,便不让公子围等人住进城里的馆舍,并派子羽对公子围说:“敝都的馆舍狭小,容纳不下您这么多的随从,委屈你们住在城外,并举行迎亲仪式吧。”
公子围非常愤怒,命太宰伯州犁对郑国大夫子羽说:“承蒙贵君赐给敝君大夫恩惠,把贵君大夫的女儿嫁给敝君的公子作妻子。敝国上下对这件事极为看重,出发前摆了宴席,在宗庙中进行了祭告。如果在野外举行迎亲仪式,就把贵君的恩惠赐到草丛里去了,我们也就欺骗了先君,这等欺君大罪我们可担当不起啊!”子羽说:“我们郑国国家小,但国小并没有罪过,倒是依靠大国而不设防备,那才是罪过。我们本想通过联姻使自己得到安宁,而楚国作为大国却怀着害人之心,想欺负我们郑国,这是不对的。”
〖处之泰然〗
【释义】后人用“处之泰然”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此典出自《论语·雍也》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春秋时,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颜回的人,被孔子称为是品格高尚的君子。有一天,孔子对其他学生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呀!他用一个竹筐子吃饭,一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面,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困苦,但颜回却依然快快乐乐。他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
南宋时,著名学者朱熹曾注释过《论语》。在颜回的这段记载后面,朱熹感慨地写道:“颜回的家境贫困到这种程度,他却处之泰然。”
〖奴颜婢膝〗
【释义】奴颜:奴才的谄媚相。婢膝:指婢女常常下跪。形容向敌人卑躬屈膝,献媚求宠。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陈仲微传》。
陈仲微是南宋度宗时的著名谏官。宋度宗昏庸无能,不理朝政,他把大权都交给了太师贾似道。
贾似道见度宗十分昏庸,就专横跋扈,排斥异己。而这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吞金灭辽,又迅速占领了北方大半个中国,南宋危在旦夕。
陈仲微看到这种情况,内心焦急万分,他大胆上书,严厉指责贾似道误国,并认为宋度宗对此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谏书中又从宋朝的历史上进行分析,认为北宋徽宗时代和南宋高宗时代和现在情况差不多,这些奸相都是对敌人奴颜婢膝,以致误国误民。
他还在谏书中希望宋度宗和贾似道以历史为镜子,能够彻底悔悟,改过自新,共御外敌。
但是,宋度宗不听陈仲微的劝谏,继续重用贾似道。直到度宗死后,谢太后当政,才将贾似道放逐。没过多久,元军兵临城下,南宋灭亡了。
〖田光伏剑〗
“田光伏剑”表示义士信守诺言,即使牺牲生命也不负重托。
此典出自《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后来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快要灭掉六国,非常忧虑。他同太傅鞫武商议对策,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他智谋双全,勇敢沉着,可以同他商量一下。”鞫武把田光请来了,太子丹跪着前来迎接,退着为田光引路,又跪着为田光拂拭坐席。田光深受感动,但考虑到自己已经年迈力衰,不敢贸然承担重任,以免耽误国家大事,就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说:“我希望通过您同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可以。”说着连忙站起来,快步走出去请荆轲。太子丹把他送到门口,嘱咐田光说:“我们所谈的话,涉及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谦卑地弯下腰笑着说:“好吧。”田光礼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同您交好,燕国已是尽人皆知了。如今太子丹要求我替国家出力,但他只了解我年轻时的情况,不知道我如今的身体已经力不从心了。太子丹对我说:‘燕秦两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多多留心。’我认为您不是外人,就向太子丹推荐了您,希望您能入宫拜见太子。”荆轲说:“我听从您的教诲。”田光说:“我听说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不应该让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告诫我说:‘我们所谈的一切,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太子还是有些不信任我,自己的行为让人产生怀疑,就不配做有节操的侠义之士。”田光决定用死来激励荆轲,坚定他的意志,就对荆轲说:“希望您快去拜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绝对不会泄密了。”说完,他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申公巫臣〗
【释义】“申公巫臣”比喻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妇娼的伪君子。
【出处】此典出自《新序·杂事第一》。
楚庄王替陈灵公复仇,便杀掉了夏徵舒,得到了郑国美女夏姬,企图把她据为己有。申公巫臣极力谏阻:“这个女人惑乱了陈国,败坏了它的群臣,这样下贱的女人一定不要亲近。”庄王听从了他的劝告。
没过多久,令尹又想娶夏姬,申公巫臣再次慷慨陈词,晓以利害,令尹也被说服了,夏姬最后被襄尹娶走。
直到楚恭王时,楚晋交战,大战于鄢陵。楚国兵败,襄尹战死,尸体被晋国掳去,楚国虽然多次与晋国交涉,晋国拒不交还。于是,夏姬请求去晋国讨还丈夫尸体。
就在派遣夏姬的时候,恰好申公巫臣将出使齐国,他暗中劝说夏姬与他合谋。等到夏姬启程后,申公巫臣便忘掉了使命,中途逃跑了,随夏姬一起去了晋国,最后二人结为了夫妇。
〖礼贤下士〗
【释义】对有能力的人,以礼相待。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李勉传》。
唐朝有一个名叫李勉的人,他是皇亲。李勉为官清廉,以善用人而闻名。他奉命巡查州县官吏政绩时,发现一个名叫王疿的人很有才华,便让他代理县令的职务。
不久,王疿遭到权贵的诬陷,唐肃宗颁下诏书,要李勉处死王疿,李勉没有马上逮捕王疿,而是连夜上奏章,请求朝廷赦免他。
肃宗接到奏章后,免去王疿死罪。但是,李勉也因执行圣旨不力而被召回京师受罚。
李勉进京后,向肃宗面奏王疿是无罪的,现在要任用的,就是像王疿这样正直能干的人。肃宗了解了全部情况后,对李勉坚持正义、保护贤才的做法予以肯定,授他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少卿之职,并任命王疿为县令。王疿到任后,为官清正,办事公道,很受百姓爱戴。朝中人也都称赞李勉能识别和爱惜人才。
后来,李勉担任节度使,听人说李巡、张参这两个人相当有才学,便请他俩来辅助自己办理公务。李勉并不因为这两位名士是自己的下属而摆任何架子,而是始终以礼相待。凡有宴饮,总要请他们出席。
不幸的是,李巡、张参两人不久先后去世。李勉非常怀念他们,每逢宴请宾客时,总要设两个空位,照常摆着酒菜,就像他俩还活着似的。
不仅是对李巡、张参那样的贤才,就是对普通士兵,李勉也是以礼相待,爱护备至,所以在他手下当差的人,都愿意为他尽力。
后世对李勉的品格和为人十分推崇,特别是对他尊重有才德的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下的人,更是长久地称道。
〖礼顺人情〗
【释义】指人们的人情往来,是合乎情理之事,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西汉末年,丞相孔光府里有个府吏,叫卓茂。在一次坐车外出时遇见一个人,这个人硬说卓茂拉车的马是他丢失了一个月的马。
卓茂心想:“这马我已经使用多年,怎么会是他的呢?”但性情宽厚的他没有吱声,把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回去,走了几步,回头说:“以后要是发现这马不是你的,请送到丞相府。”
过了几天,那个人果真把马给卓茂送回来,原因是他的马已经找到了,并真诚地向卓茂道了歉。
卓茂后来到地方上做县令,一天,有人来报告卓茂,说亭长收受了他的米肉。“是他向你索要的么?”卓茂问。那人说不是。“是你托他办事,他收受的么?”那人又说不是。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我送给他的。”
卓茂很纳闷问:“这不是你情我愿的吗?那你要告什么?”
那人说:“法律不是禁止官吏收受老百姓的东西么?”
卓茂说:“人所以比动物高贵,是因为有仁爱,懂得互相敬重。人与人之间是以礼、义相维持的,法律禁止的是索贿受贿,而你送米肉是属于礼,礼是合乎人情的(礼顺人情)。”
〖让枣推梨〗
【释义】形容兄弟之间相互谦让友爱。
【出处】《南史·王泰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
王泰是南朝时人,他从小就非常懂事,知道礼貌。
有一次,王泰和伯伯叔叔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大家年龄都差不多,天天都在一块儿做游戏,玩得非常开心。他们的奶奶非常疼爱这些可爱的孙子们,每当她看到孙子们在一起玩得高兴,她就会快乐得咧开没牙的嘴巴呵呵地笑。
奶奶那儿还总是留着许多好吃的东西,她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总是拿来分给孙子们。这天,奶奶看着孙子们玩了一阵,就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端出一盘枣子来分给他们吃。小伙伴们一见又有好东西吃,都赶紧围着奶奶,伸着小手向奶奶要。只有王泰仍站在一边,一点也不着急。
奶奶知道王泰最喜欢吃枣子了,见他站在一旁不动,就叫王泰过来,问道:“你不是很爱吃枣子吗?怎么不过来拿呢?”
王泰用手指着小兄弟们,回答说:“奶奶,您让他们先拿吧!剩下的给我吃就行了。”
奶奶听了,高兴地说:“我的宝贝可真懂事!”
比王泰更早的孔融也有一个礼让的故事。孔融是汉朝人,是个很有名的文学家。他小的时候也很懂事,从不和哥哥们争抢东西。孔融四岁的时候,他妈妈经常拿梨来分给他和哥哥们吃。每次分梨时,妈妈都让他先挑。一般的小孩四岁时知道什么呀?吃起东西来肯定是挑最大的,可是孔融却每次吃梨都挑最小的。妈妈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就问他:“你怎么老是挑最小的吃呢?”
孔融很认真地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当然应该吃大的。我最小,就应该吃最小的嘛!”
妈妈听了,赞叹说:“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这些道理,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让枣推梨”也作“推梨让枣”。
〖先忧后乐〗
【释义】在别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别人享乐之后享乐,现多指一些奉献精神。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范仲淹传》。
1043年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见行政方面有许多弊端,因而提出改革的十项意见,这改革因与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发生冲突,遭到他们的反对而没有实行,范仲淹也被贬为邓州知州。
在邓州上任,范仲淹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先写了岳阳楼的始末和规模,接着写被贬放逐的官吏和失意文人的览物之情,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原文是这样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意是这样的:“唉!我曾经研究过历代仁人志士的思想。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为美景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的处境不好而哀伤。他们处在宰相那样的高位,就为自己的百姓忧虑;身处偏僻的江湖之上,就替自己的国君忧虑,这就是说,入朝当官忧虑,退居为民也忧虑。既然这祥,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有欢乐呢?如果有人问他们,他们一定会说:忧虑在天下百姓之先,欢乐在天下百姓之后。啊!除了这种人,我还能和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感人至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简缩为“先忧后乐。”
〖全无心肝〗
“全无心肝”指毫无羞耻之心。也可指心地狠毒。
此典出自《南史·陈后主纪》:“后监者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
南朝陈国皇帝陈后主,名叫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是宣武帝(陈顼)的儿子。至德元年(公元583年),陈后主即位后,不理政事,大兴土木,建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每天与嫔妃佞臣寻欢作乐,沉湎于酒色之中,生活非常腐朽奢靡。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搞得天下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陈后主与他的两个宠妃张贵妃和孔贵人一起藏到景阳宫井中,被发现后,抓到长安。
有一天,监守者向隋文帝杨坚报告说:“陈叔宝说,不给我什么官位也无所谓,但是我要参加朝廷集会,希望得到一个官号。”隋文帝说:“陈叔宝厚颜无耻,真是毫无心肝!”
〖冰魂雪魄〗
【释义】“冰魂雪魄”形容一个人的品质纯洁,行为高尚。
【出处】此典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古代,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叫刘得仁。他死后,诗人们都争着写诗悼念他,一时间有许多悼亡诗问世。在这些诗篇中,只有供奉僧栖白写的诗大有名望。这首诗是:“忍着悲苦到这里献诗悼亡,可是,行为高尚、操行清白的忠魂已难招回。喝令浓香的桂花从月中飘下,落在坟上,长出桂枝来,心中的愁苦才会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