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老怜贫〗
【释义】“爱老怜贫”表示敬重年老的人,同情贫苦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平常更是不同。”
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路上,看见前面有座高山,那山峰岩石重叠,涧壑湾环,怪石嶙峋。满山的大蟒喷吐愁雾,奇怪的长蛇吐出怪风,唐僧骑在马上十分害怕。孙大圣见状,舞动金箍棒,大吼一声,吓得那些狼虫乱窜,虎豹奔逃。师徒们进到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唐僧感到肚中饥饿难忍,要悟空为他化斋。悟空明明知道这没处可化斋,本不想去,但又怕师父念那个紧箍咒,不得已只好将身一纵,跳上云端,手搭凉篷,四处寻觅。看了多时,才见正南方向有一座高山,向阳处有一片鲜红的点子,悟空料定那是山桃,便奔南山摘桃子去了。
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山之中果然有妖怪——白骨精。孙悟空去时,惊动了他。他在云端踏着阴风,看见唐僧坐在地上,十分高兴。因为他听别人说:吃了唐僧的肉可长生不老。那妖精想去捉唐僧,但见唐僧身边有两员大将,就不敢靠近,便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少女。那少女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一个青瓷沙罐,右手提一个绿瓷瓶,从西向东,径向唐僧走来。唐僧听说少女是来斋僧的,连忙站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是甚人家?有甚心愿,来此斋僧?”那妖精见唐僧看不出他是妖怪所变,便哄骗说:“我丈夫在北山凹里锄田,我给他送饭去,不料在路上遇到三位远来,我父母好善乐施,所以将这饭食送给你们吃。”唐僧道:“善哉!善哉!……我不敢吃;如果我吃了你的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又装模作样地说:“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爱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要是听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平常更是不同。”唐僧还是不吃。站立一旁的猪八戒可气坏了,他不容分说,一嘴把罐子拱倒,就要开始吃。
这时悟空正好从南山摘桃回来,睁起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举棒就打。那妖精使了个“解尸法”,把个假尸留在路边,偷偷溜掉了。
〖惟利是图〗
【释义】是:指示代词,复指“利”。只要是利就贪图。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
公元580年,秦桓公一方面与晋厉公订立友好同盟条约,而另一方面则又派人游说狄国和楚国,怂恿他们攻打晋国。晋厉公对秦桓公的做法不理解,就派特使吕相去秦国抗议。
吕相对秦桓公说:“你们秦国是一个大国,可是为什么从来就不讲信义?你一方面与晋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另一方面却对楚国说,支持它侵犯晋国的行动。世人应该怎么理解你们的政策?”
秦桓公傲慢无礼地回答道:“这很好理解,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只要对秦国有好处,其它后果概不考虑。”
吕相吃惊地指出:“你们这样做,不是惟利是图吗?”
秦桓公说:“你概括得很准确,我们所需要的正是惟利是图的政策。”
吕相质问道:“你们就不怕别国跟你们断交吗?”
秦桓公说:“那就听便吧。”
吕相知道此事已无可救药,立即回去向晋厉公报告,晋厉公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当即撕毁盟约,彻底与秦国断交,战争再次爆发。
〖救死扶伤〗
【释义】抢救快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是我国汉朝时伟大的史学家,因上书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而被处以腐刑。
他的朋友任安来信,要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司马迁当时未给任安回信。后来,任安又因事下狱当斩,司马迁于是给朋友回信,叙述自己受刑后,怎样由“隐忍苟活”到决心完成《史记》的写作,以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推贤进士”,作为对任安的回答。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在回忆自己当时因何为李陵辩护时,写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其中的“虏救死扶伤不给”是说,李陵虽深入虎穴,以寡敌众,但仍然把敌人大量杀伤,使敌人无暇抢救死伤的将士。
〖梦尸梦秽〗
“梦尸梦秽”的本来意思是,当官之前梦见尸体,发财之前梦见污秽之物。后来人们用它表示鄙薄功名利禄。
此典出自《晋书·殷浩传》:“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殷浩(公元?~356年),晋代陈郡长平人,字深源。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时,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桓温桓温掌握大权,连简文帝都畏惧他。于是,简文帝把殷浩当作心腹,与桓温相抗衡。所以,桓温对殷浩怀恨在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殷浩担任中军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等五州诸军事,并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率师北伐,结果战败,军储器械全都丧失了。桓温乘机弹劾殷浩,把殷浩废为庶人。
殷浩见识广博,气度恢弘。青年时期就享有美好的声誉,尤其善于佛教、道教的精微玄妙的义理。与其叔父殷融都喜好《老子》、《周易》。殷融与殷浩辩论时,殷融说不过殷浩,而写起文章来,殷融则胜过一筹。因此,殷浩成了那些喜欢高谈阔论的人所尊崇的对象。有人曾经问殷浩说:“将去做官之前,梦到了棺材;在得到钱财之前,梦到了粪便,这是什么原因呢?”殷浩回答道:“官位本来腐臭,所以将要当官时就梦到了尸体。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将要得到钱财时就会梦到污秽的东西。”当时人认为,殷浩说的这番话是至理名言。
〖盗泉宁渴〗
【释义】比喻不以非正当的手段来获取东西,也有不肯同流合污之意。
【出处】汉·刘安等《淮南子》。
春秋时期,在山东省泅水县东北方向,有一弯泉水,泉水清澈甘甜,百喝不厌,据说还能治病,引来无数游人,此泉时称“盗泉”。
一天,孔子带着几个学生路过盗泉。当时天气炎热,孔子他们又赶了一天的路程,都又累又渴,他们就停下来,打算洗漱一番后,晚上就住在这儿了。孔子坐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块上休息,学生们有的去安顿住宿,有的赶紧去找水。不一会儿,一个学生端着一钵水回来了。孔子见泉水十分清澄,在学生的陪同下,漫步来到泉边,看看周围的景致,孔子频频颔首。他正想弯腰掬一捧清水洗把脸,不料发现泉边一块石头上镌刻着“盗泉”两个字,立刻转身就走。学生忙问:“老师,您怎么不洗把脸,喝口水?又是谁惹您不高兴了?”
孔子生气地指着那块刻石说:“你们看看,这是‘盗泉’,我们都是读书知礼的人,这‘盗’就最不合乎‘礼’。我宁可渴死也不能喝这`盗泉’的水!宁可没有地方睡,也不能睡在这‘盗泉’之畔!决不能让这‘盗泉’的恶名来玷污我们!”就这样,尽管又累又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没喝盗泉的一口水,也不愿在盗泉旁过夜,又继续摸黑赶路了。
〖虚有其表〗
【释义】形容样子不错而实际很差的人或物。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
唐玄宗时折中书舍人萧嵩,身材魁梧,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同时还留一副相当漂亮的长胡须,可以说相貌非凡。
一天晚上,唐明皇想起要任命苏颋为宰相,忙叫侍从找个人来草拟诏书。侍从把萧嵩请来了,唐明皇就命他写一道任命苏颋为宰相的诏书。萧嵩遵命,过了一会儿,便把诏书草稿呈送明皇审阅。明皇见稿中有“国之瑰宝”一句,因犯了苏颋之父苏瑰的名讳,认为不妥,要他当场修改一下。
萧嵩一时又急又怕,周身流汗,在屏风后面,心慌意乱,不知怎样修改才好。等了好久,明皇过来看看,只见他只把“国之瑰宝”改成了“国之珍宝”,其余全无变动。唐明皇非常生气,萧嵩知趣而退。唐明皇还未等他退出宫门,就把草稿掷在地上,接着说道:“此人虚有其表,不可大用。”
〖虚堂悬镜〗
【释义】“虚堂悬镜”比喻只要存心公正,自能洞察是非。
【出处】此典出自《宋史·陈良翰传》:“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早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这段话意思是说:
南宋大臣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少年时丧父,非常孝顺母亲。性情庄重,写文章很有气势。在宋高宗(赵构)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考取进士,做温州瑞安县(今浙江瑞安县)知县。当地民风以强悍耿直闻名,官吏治民崇尚严厉,而陈良翰却用宽厚的方法对待百姓,催缴租税时不下达命令,只是宣布各种东西的名号物色,老百姓高兴地争着缴纳,审理诉讼案件与事实很相符。有人问他用的什么办法,陈良翰说:“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存心公正,洞察是非,就像在空堂里悬挂镜子一样。”
〖象箸玉杯〗
“象箸玉杯”比喻奢侈一开端,享受的欲望就会愈来愈大。也比喻奢侈生活的开始。
此典出自《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商朝末年,有一个太师叫箕子。一次,他见商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非常害怕。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就不肯用泥做的碗,而要用玉石做的杯子;用象牙筷子玉石杯,就不会吃一般的蔬菜,而要吃豹胎之类的珍异食品;吃上珍异食品就不肯穿粗布衣服、住茅草房子,而要穿锦衣、住高级房子。人的享乐是无止境的,一旦开了头就无法控制欲望。
箕子越想越感到不安,便向纣王提出了劝谏。纣王非但不听箕子的劝告,反而把箕子囚禁在狱中。不久,纣王兵败自杀,周武王灭商后释放了箕子。
〖雪中送炭〗
【释义】比喻在别人极端困难和危急时刻,给人以帮助。
【出处】南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自称石湖居士。他留下一本《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诗,题目是《大雪送炭与芥隐》。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不是雪中须送炭,
聊装风景要诗来。
《宋史·太宗纪》记: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天气非常寒冷,人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宋太宗在皇宫中忽然大发慈悲想起了穷人的可怜,就派官员拿着粮食和木炭,送给那些穷人和孤苦零丁的老人,让他们有米做饭吃,有木炭生火取暖。
〖黄羊任人〗
【释义】“黄羊任人”这个典故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因材荐录的崇高精神。
【出处】此典出自《吕氏春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这段话意思是说: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没有县官,你觉得哪个人可以去做县官?”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说:“你问我谁可以当县官,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晋平公说:“好。”于是晋平公便任用了解狐,百姓都称赞解狐是个好县官。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法官,你看谁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做法官),并没问谁是我的儿子。”于是晋平公又任用了祁午,百姓都赞扬祁午是个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