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8300000021

第21章 书生文雅的故事(7)

【孔子讲学】

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楚国去讲学,路上经过一片树林时,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长竿粘蝉,就像在地上拾麦穗一样非常容易。

孔子走到老人跟前,问道:

“老人家,您的手真巧啊!有什么窍门吗?”

老人放下长竿,回答说:

“是啊,在训练方法上,我有自己的决窍。我用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天天练习用长竿托举重物。当在长竿上累叠两枚弹丸而掉不下来时,捕蝉就很少有失误了;累叠三枚弹丸而不下来的时候,捕蝉就好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了。在捕蝉时,我平心静气,犹如木桩;举臂执竿,犹如枯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心目中只有蝉翼。我志趣专一,心无二念,不因外界纷杂的事物而干扰我对蝉翼的注意。这样,有什么样的蝉捕捉不到呢?”

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说:

“用心专一就能办好一切事情,这位驼背老人的行为不证明了这一点吗?”

【蒲松龄作诗】

唐太师在家里大摆宴席,为他的母亲祝寿。朝廷内大小官员和绅士都带着丰厚的礼品前去贺寿。坐在宴席上的人,一个个都是蟒袍玉带、锦衣缎靴;一道道菜肴,自然都是山珍海味。酒过三巡,正是热闹的时候,忽有仆人进来禀报,说是门外来了一个身穿半旧蓝布衫儿的老头,自称和老爷是旧交,来为老太太祝寿。

唐太师一听,便知道蒲松龄到了,忙命:“请进!”一会儿,进来一个面容清瘦的老汉,唐太师离席将蒲松龄让上了宾席。蒲松龄不但穿着寒酸,前来祝寿也是空着两只手。唐太师心里明白,这老先生前来,已是对他很瞧得起了,那是因为他俩确有比较深厚的交情,要是别的当官的人家,轿子也抬不来他。

可是有些官员却瞧不起这寒酸老头,还有那位势利眼的大管家,他给别的官员绅士们殷勤地敬酒,却有意冷落蒲松龄。这管家有一只眼不大好,人称独眼龙。蒲松龄也不理他,自斟自饮,旁若无人。

过了一会儿,一个官员向蒲松龄捧过一杯酒,说:“久闻蒲先生才华超群,诗文并茂,今日喜逢,三生有幸!下官敬酒一杯,恳请蒲先生即席赋诗一首!”别的官员们也随声附和:“请蒲先生赏脸!”

蒲松龄推辞着,目光落到那管家身上,略一思索,开口道:“鄙人确实不会作诗,既然众位如此推重,那我就胡诌几句,助助酒兴。不过这首诗,我是前几日作的,今日拿来献丑吧!那天我要出门,我那老妻刘氏死活不让我走。她坐在门口纳鞋底,挡着我的去路。我好话说了一大堆,求她放我出去。最后她说:‘好吧,你真的要走,就立刻做首诗出来,做不出,休想出去。’咳,作首什么诗呢?忽然我瞧见她手中的针,一首打油诗冒上来了。我对她念道:‘不是金来不是银,能工巧匠磨成针,因为长着一只眼,只纫(认)衣裳不认人。’听了我的诗,老妻合掌大笑,我就趁机走了。”

蒲松龄话音刚落,筵席上响起一片笑声。那位管家自知是在骂他,气得直瞪眼。

【郑板桥画竹】

有一次,李鱼单和郑板桥两人一起来到镇江。金山寺的大和尚听说李鱼单到了,就立即派小和尚送去一份金字请帖。

李鱼单接到请帖,望望坐在身旁的郑板桥,笑嘻嘻地说:“你光说你名气大,你看我一到镇江,人家就来请我了。怎么样,明天,你就看我一个人去吃素菜?”

郑板桥看李鱼单两眼笑成一条缝,非常得意,就脱口说道:“明天我也去!”

李鱼单说:“咦!人家请的是我,又没请你,你怎么去呢?”

郑板桥笑笑说:“我比你年轻。明天我装个书僮,不就能一起去了吗?”

“嗯,好!这个办法不错!”李鱼单一听,高兴得连连点头,“郑板桥给我当书僮,多抬高身价呀!”

第二天,李鱼单在前,打扮成书僮的郑板桥在后,刚乘摆渡船过了江,就看见大和尚已在寺院的门前迎他们了。大和尚双手合十,陪着李鱼单进了方丈室,小和尚陪着扮“书僮”的郑板桥。当即,茶啊,点心啊,全送上来了。李鱼单心里想,他找我没有别的事,总是想要些字啊画的,便开口说:“当家的,你可准备点纸啊!”

“这个,小僧早已备好。”说着就把李鱼单引到客厅。门一开,只见桌上文房四宝:笔啊,墨啊,砚台啊,宣纸啊,摆得停停当当。

李鱼单再看看郑板桥,心里想,你还想吃素食呢?今天就拿你开个玩笑,叫你给我掌墨。便说:“书僮掌墨!”郑板桥一听要他掌墨,心里来气啦!他想:我装一个书僮嘛,不过是闹着玩玩的,你当真把我当书僮使?他想不干,又不便开口,只好忍住不吱声,便托起了砚台。

李鱼单笑眯眯地把笔在砚台上蘸蘸舔舔,摆开架势,刚要下笔,只见砚台从郑板桥手中一滑,掉在宣纸的正中间。“咕溜溜”地直往纸角上滚……

李鱼单一见,好端端的一张宣纸,从下端向上角染了墨黑墨黑的一道杠子。再加上砚台在上面颠啊颠的,这条墨杠儿,断断续续,真是“顶天立地”。李鱼单的脸气得像个紫茄子。他把笔一摔,对着郑板桥气呼呼地说:“你写吧!”

“我写?”郑板桥看看急得满脸通红的李鱼单,又看看宣纸,笑笑说:“我不写,我画!”

“你画?我看你画!”李鱼单心里想,“这张宣纸染上了墨,倒看你怎么画?”

这时,郑板桥毫不客气地拿起笔来,蘸了些墨,就在宣纸上涂了起来。大和尚急坏了,因为这张宣纸,是派人从安徽宣城定做来的大开张,如今让这小书僮泼了一下子墨,怎么办?主人不画,书僮充能手?他想上前阻挡,但看看李鱼单并不吱声,自己也不好发火。

这个“书僮”着实有两下子呢!只见他三上两下,在断断续续的墨线上勾勾、划划、点点、戳戳。哎!“大黑杠子”竟变成了一丛墨竹,清秀挺拔,像真的一样亭亭玉立在眼前。大和尚不由得脱口说道:“妙哉!妙哉!好一幅竹!”只见“书僮”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玉章,在下款盖了一下,再望望鲜红的方印是“郑燮”两个字,大和尚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于是连忙双手合十,接二连三地直打招呼:“贫僧不知先生来访,望先生不要在意。”说着忙喊小和尚“泡茶”,一想不对,又加了一句“泡好茶!”

这时,郑板桥笑嘻嘻地望着李鱼单直眨眼睛,意思是,怎么样,你看大和尚请我了吧!李鱼单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郑板桥是有意把砚台弄翻,他心里对郑板桥一百二十个敬佩!

接着,大和尚又请李鱼单题了字。据说,这幅画解放初期还保存在镇江金山寺呢。

【伊索和问路人】

古时候希腊有个哲学家叫伊索,他创作了著名的《伊索寓言》。有一次,伊索在郊外行走,有个问路人上前来问他:“从这里到某一个寺院,需要走多长时间?”伊索没有回答。那个问路的人再问,伊索还是不回答。问路人生气地走了。可是,他刚走了几步,伊索就叫他回来,告诉他说:“两小时可以到达。”那个人很奇怪地问他说:“为什么你先前不说,而现在才说呢?”伊索笑着说:“刚才我不知道你行走的速度,怎么可以随便答复呢?现在知道了,所以能够告诉你了。”那个问路的人这才一下子全明白了。

【匡衡借光】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匡衡。很小就开始参加劳动,他们的父母是贫苦农民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干活,但只能勉强糊口。

匡衡从小聪明好学,艰苦的生活更加磨炼了他的意志。家里穷,点不起灯,不能念书,他就想:隔壁的人家灯光明亮,从隔壁“偷”一点光过来不是可以解决问题了吗?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一条光柱射进他的屋子。他捧起书,凑到洞口,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匡衡所在的这个村子里,有个非常富裕的人,他藏书很多。匡衡主动去给他家干活,但不要一文工钱,富人觉得奇怪,问他这么做的原因。匡衡说:“我不要工钱,只要您肯把家里的书借给我看,我就满足了。”富人被匡衡的勤奋好学精神所感动,满口答应了他的要求。

匡衡捧着借来的书,借着从墙洞射过来的灯光,废寝忘食地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终于成了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学者。

刻苦学习的匡衡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是意大利一位有名的画家,也是一位科学家。

达·芬奇从小就跟着一位老师学画画。这位老师对达·芬奇要求很严格,教学方法也很特别。他不叫达·芬奇照着别人的画来学着画,也不讲画画的道理,只给达·芬奇一个鸡蛋,叫他照着鸡蛋好好画。

开始,达·芬奇觉得画鸡蛋很有趣,画得也很用心,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天天画鸡蛋,画得实在腻味了。可是老师还是叫达·芬奇画蛋,达·芬奇就不好好画了。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他亲切地问达·芬奇:

“怎么,不愿意画蛋啦?”

“老是画蛋有什么意思呢?”达·芬奇坦率地回答。

老师指着桌子上几个鸡蛋说:“你仔细看看,这几个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尖些,有的圆些,它们各有各的样,在一千只鸡蛋里也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就是同一个蛋,换个角度看,形状就变了;光线亮一点和暗一点,也会使蛋的颜色发生变化。画蛋并不容易呀!学画画不下苦功怎么行呢!”达·芬奇这才明白了老师叫他画蛋的用意,懂得了画画必须学会正确地观察事物。从此,他不管画什么东西,总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达·芬奇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和科学家。

【好好先生】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司马徽,平时最怕得罪人,给自己招灾惹祸,无论别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还是不好,他总是回答说“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了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身体怎么样,一向很安好吗?他回答说:“好。”

又有一天,有个老朋友到他家里来,十分伤心地谈起自己的儿子死了。谁知司马徽回答说:“好!”等那个朋友走后司马徽的妻子,就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讲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里话讲给你听,可是你听人家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真不像话。”司马徽听了,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了!”他的妻子又气又恼,哭笑不得。

这位好好先生是非不分,又怕得罪人,只求平安无事。慢慢地,朋友们都疏远他了。

【王献之不再骄傲了】

王献之是我国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小的时候,家里常常有很多客人来,向父亲求教书法。每当王盛之和客人一起谈论书法艺术的时候,献之总是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时间久了,他对书法艺术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八岁的时候,他就跟父亲学习写字了。

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书房聚精会神地练字,父亲来看他,见他很专心,便悄悄地站在他背后观察。看了一会儿,父亲伸过手去猛地拔他手里的笔管。可是没有拔动。

这件事使王羲之很高兴。事后,他兴奋地对妻子说:“献之这孩子很有出息,练字时精神集中,旁若无人;握笔不懈,运笔有力。如此苦练数年,一定会练得一手好字。”

妻子听了频频点头,也表示满意。

不料,父母的对话被王献之偶然听到了。他想,像父亲这样鼎鼎有名的书法家都赞扬自己,大概自己练的字快赶上父亲了吧。从此,他就骄傲起来了,练字不像从前那样专心了,又因父亲因事在外,久不回家,他对学习书法就越加松懈起来。母亲批评他,他不以为然。

过了些天,王羲之回来了。母亲把儿子的表现告诉了他。王羲之急忙到书房去看献之,果然献之不在。书桌上放着一篇没有写完的大字。王多之仔细一看,其中“鹅”字的“我”字旁竟忘写了一个点。王羲之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太不像话!”然后顺手拿过笔,将那漏掉的一点补上。

王献之在外面玩够了,忽然想起父亲留下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便急忙回到书房去补写。写完以后,他拿去给母亲看,还自我夸耀说:“母亲,您看我写的字不是快赶上父亲了吗?”

母亲接过献之写的字,端详了一阵子,说:“你写的字可跟父亲写的差远了,不过这‘鹅’字这一个‘、’很像你父亲的字迹。”献之听了一愣,忽然想起自己原来并没有写上这一个“、”呀!这究竟是谁给我添上的呢?当他知道父亲已经回到家里时才恍然大悟,这一“、”一定是父亲给添上的。献之想到母亲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和其他字迹不一样,这不仅说明母亲的眼力好,对父亲的书法有鉴赏能力,同时,也说明自己写的字确实比父亲老得太远了。想到这里。献之感到很惭愧,主动向母亲承认了错误,表示以后不再骄傲了,一定要像父亲年轻时那样勤学苦练。

从此,王献之苦练书法,持之以恒,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后来在人民中上间广泛流传的“费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的故事,讲的就是王献之的这段故事。

同类推荐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文章篇幅都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至纯至真至美,如同行云流水,将生命的真善美,力透纸背。置身于他的文字中,总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一种情感共鸣,总觉得他笔下的人物就在你的身边,在你的生活中,以至于那样亲切,那样熟悉。文章感人不在于华丽的语言,而在于意切情真。
  • 马语:六十年风雨

    马语:六十年风雨

    这是六位马年出生的老人在60岁来临之际为自己送上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六位老人都曾参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今人到暮年,欲以文字的方式来梳理过去六十年人生的悲欢离合。书中内容多为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对故土故人的怀恋,充满了人生的沧桑,也蕴含着对生命印记的深层思考。
  •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

    《不存在的照片》是樊小纯写作的一本虚构书信集,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拢归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的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摄影、绘画、建筑、文学所关涉的场景,来讲述世界的景观——秩序下的自我与他者。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埋忧续集

    埋忧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境虚天

    灵境虚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灭天。小小年纪便是经历灭族之痛,被所有人蔑视的他在悬崖上立下那有些狂妄的誓言。跟随神秘男子外出修习,集灵珠,收魔兽,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最终站在位面的巅峰!面对其他位面的入侵者,身为位面主宰的他,又将如何抉择?
  • 重生之战天神帝

    重生之战天神帝

    真仙叶起凡为求神位,进入葬神海,却意外重生到了一个小族大少身上。为重证神位,叶起凡再世重修,以吞天战魂吞噬一切,再战天下。任你是战魂无敌,我自一口吞之。任你是天赋异禀,我自无敌镇压之。任你是万年老怪,我自以上世真仙经验统统碾杀!这一世,我定要重修真仙,再入葬神海,白日飞升,证道成神!
  • 捡到一座科技城

    捡到一座科技城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顾东捡到了一个被战争毁灭的太空科技城。太空科技城漂浮在宇宙中,旁边还有两个巨大星球……太空科技城中,到处都是各种各样被摧毁的巨型机器人……太空科技城中,有被摧毁的巨型战舰和宇宙飞船……太空科技城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所……然后,顾东发达了。【PS:黑科技装逼文,比较生活化,求大家收藏,推荐!】
  •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打开学生为老师撰写的传记,走近激变动荡的近代史和永远充满锐气的“少年”梁启超。梁启超是近代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学术宗师,在读者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作者回忆恩师时笔端常带感情,富于感染力;他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精于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吴其昌为恩师梁启超所撰写的传记。当时吴氏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随校西迁四川乐山,患肺病而咯血,仍强自振作,应约著作此书,写到一半就去世了。但这半部《梁启超传》,数十年来影响着无数读者。陈寅恪读后感慨颇深,特为撰写文字一篇。
  • 七国宗教法制的基础与前沿

    七国宗教法制的基础与前沿

    本书选自《埃默里大学国际法论坛》2007年春季第1期,共有一篇序言和七篇论文,包括了对七个西方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立法情况和立法思想的介绍,这些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以色列、新西兰、南非和英国,旨在对这七个具有普通法传统的国家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宗教问题进行比较立法研究。
  • 周作人经典作品合集(全集)

    周作人经典作品合集(全集)

    本套书包括《秉烛后谈》、《秉烛谈》、《儿童文学小论》、《风雨谈》、《瓜豆集》、《过去的工作》、《近代欧洲文学史》、《看云集》、《苦茶随笔》……等共36册。《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的作品。内容分为两类,一表意趣,可谓真闲适,如《谈劝酒》;一疾虚妄,如《谈过癞》。在文章中,周作人批判中西文化中最黑暗的现象,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即“以思想杀人”。“若以思想杀人的文字狱刚罪在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一般人觉得仿佛都被反对在内,皆欲得而甘心,是不但暴君欲杀,暴民亦附议者也。”而“一般读书人对于此事的感想”又与“暴民”无异,形成一个上下一致的专制局面,作为思想者的个人只有被杀的份儿了。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一面,此前所作《夜读抄·太监》《看云集·论八股文》等皆为力作,而又尤其注意对于思想专制的批判,盖此为要害所在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黯城之殇

    黯城之殇

    月族和狼族之间的大战,牵引出背后如此复杂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在神域悄然兴起的种族,正在静待良机。夜族作为神域公认实力庞大的种族,且看两代族长经历着怎样的败落兴衰,最后在五界之中昂然挺立!这不仅是种族之间的战斗,也是爱情漩涡里的挣扎。
  • 联盟之此岸

    联盟之此岸

    神说,LPL要有世界冠军,于是就有了周蓬勃。S7,S8,S9,三年过去,LPL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赛区,被LCK血虐的耻辱一去不返。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沐浴在召唤师杯的光芒之下,享受无尽荣耀。他举起旗帜,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LOL,是全世界最厉害的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