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4800000018

第18章 尤里·卢日科夫(5)

八月事件中,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叶利钦,以及数十万走上街头反对政变行为的莫斯科市民。在那个短兵相接的紧张时段,卢日科夫并没有公开亮相。但他在幕后发挥了作用。因为全国性的报纸和电视台大多遭到关闭,是他让莫斯科的电话和电台保持畅通,尤其是“莫斯科回声”电台,在最为关键的几个小时内帮助动员起一大波反政变力量。莫苏委是“莫斯科回声”电台的创办者之一,因为波波夫一直对创办独立电台的想法青睐有加。政变刚一发生,该电台就在卢日科夫身边派驻了一名记者。电台台长阿列克谢·韦涅季克托夫(Alexei Venediktov)告诉我,他们与卢日科夫的联系显得至关重要,这让那些反对政变的人看到了希望。不断有报道发回,卢日科夫正组织反击,正动用卡车和志愿者,正下令搭建大型水泥路障。卢日科夫只有过三四次短暂发声,但重要的是知道卢日科夫反对政变行为,这就够了。“卢日科夫是一位党员,也是一名官僚,”韦涅季克托夫回忆说,“只要卢日科夫这样积极的苏共党员都拒绝参加,那就有了希望。”在三天时间内,“莫斯科回声”电台的播出信号中断过四次,但每次都能恢复正常播出。[30]

据奥索夫措夫回忆,卢日科夫一直保持着冷静和务实,对挫败政变行为的各种措施逐一开列清单。奥索夫措夫回忆起第一天在卢日科夫办公室召开的骨干成员会议时说道:“讨论的话题,主要围绕在白宫和莫苏委办公楼周边设置路障,以全部包围这两座大楼;以及用小轿车向人群运送新鲜饮用水、设置移动式卫生间等,自然也涉及饮食等问题。当时的政治形势十分明朗。”

但卢日科夫随即起身,走到了窗边。他的办公室已经搬进一座高楼,透过窗户就能看见白宫、莫斯科河和乌克兰饭店。饭店是一座十分显眼的哥特式建筑,是斯大林主持修建的七大建筑之一,此时门前停着一辆装甲运兵车。卢日科夫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说着话,似乎并不想让某一个人听见,尽管一帮核心成员就坐在他的办公室。“也就是你我之间,”他说道,“我才这样说。政变是一场浩大的行政工程。”说起这场由一帮共产党老手发起的造反行为,他做出了如此预言:“那帮共青团团员根本没法应付——门都没有!”

他说对了。政变企图失败了。

政变失败后,莫斯科对于卢日科夫的尊敬犹如泉涌。他第一次被人视为政治家,而非政治官僚。随着政变落幕,卢日科夫走上大街直面人群,并成功劝说大家不要到位于旧广场的苏共办公大楼进行报复性打砸。当愤怒的人群威胁说要砸毁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头子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Felix Dzerzhinsky)的雕像时,卢日科夫调来起重机小心翼翼地搬走了雕像,因为他明白,重达八十三吨的雕像如果胡乱倒下,将会砸毁下方的电话线和下水道。[31]

政变阴谋让波波夫元气大伤。苏联的崩溃令他心力交瘁。政变之后,叶利钦同意在苏联进行激进的市场化改革,人称“休克疗法”,波波夫对此心存怀疑。还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叶利钦冷落了他。

波波夫在莫斯科也遇到了麻烦。他与莫苏委不断发生冲突。人们高度怀疑,波波夫在经营自己的副业。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食品供应仍在不断恶化。波波夫内心的恐惧一直没有缓解过,他害怕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功亏一篑,而自己可能因此受到责难。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波波夫告诉身边人,他想辞职不干了。大家劝他不必如此。沙赫诺夫斯基和卢日科夫前往拜访叶利钦。就在当天,苏联国旗落下,戈尔巴乔夫将装有核按钮的手提箱交给了叶利钦。他们请求叶利钦阻止波波夫提出辞职申请。他照办了。1月,波波夫再次在更大范围内表示,自己将辞去职务,但在“民主俄罗斯”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大家再次说服他继续任职。

据博克塞回忆,波波夫有病在身,不时遭受背痛折磨,那源自多年前的一次登山事故。波波夫对莫斯科的兴趣逐渐消弭。他期待与叶利钦一道,共担联邦事务,但一直没有他的位置,而他与盖达尔政府越来越意见相左。能够撬动莫斯科权力杠杆的实际人物是卢日科夫,而不是波波夫。1992年6月6日,波波夫宣布辞职,留下卢日科夫独自领导一座饥荒人口多达九百万的混乱大都市。

而这位领袖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释:

[1]Yuri Luzhkov, We Are Your Children, Moscow (Moscow: Vagrius, 1996)in Russian. In English, revised as: Moscow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 Reflections of a Moscow Mayor, trans. Mark Davidov (Chicago: Martin, 1996).

[2]Leon Aron, Yeltsin: A Revolutionary Life (New York: St. Martin's, 2000), p.153.

[3]作者于1999年4月15日采访亚历山大·弗拉季斯拉夫列夫。

[4]Vice Rector Vladimir Koshelev, interview by researcher Anne Nivat, April 28, 1999; and Rector Albert Vladimirov, interview by author, May 7, 1999, at the Russian State University of Oil and Gas in the name of I. M. Gubkin. Also, "Information for Entering Students in Moscow," Gubkin Institute, 1954.

[5]作者于2001年2月5日采访卢日科夫。据卢日科夫回忆,这次会议结束时发生了戏剧性的冲突。观看者已经离开,会场只剩几位高级管理人员。他们轮流从各个方面对卢日科夫轮番展开抨击。党委代表提议将他解职。“我都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卢日科夫回忆说。但他并未遭到解职。他受了一通训斥,但仍旧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好的。

[6]Timothy J. Colton, "Understanding Yuri Luzhkov,"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September-October 1999, pp.14-26.

[7]莫斯科人民代表苏维埃委员会的简称。这是个非正式名称,指代苏联时期莫斯科市的最高管理机构,即前文提到的市政会,后由莫斯科市杜马接替。——译注

[8]Colton, "Understanding Yuri Luzhkov," pp.14-26.

[9]作者于1999年3月18日和4月9日采访亚历山大·帕宁。

[10]作者于1999年8月23日采访叶连娜·巴图林娜。

[11]作者于1999年3月18日采访维克托·洛沙克。

[12]Yuri Bortsov, Yuri Luzhkov (Rostov-on-Don: Feniks, 1999), p.148. The quotation originally appeared in Vechernaya Moskva, February 20-27, 1997.

[13]David Remnick, "Hundreds of Co-Ops Lead a Soviet Revolution,"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4, 1988, p.A25.

[14]Luzhkov, Seventy-Two Hours of Agony (Moscow: Magisterium, 1991), pp.79-80. In Russian.

[15]作者于1999年11月13日采访弗拉基米尔·博克塞。

[16]Colton, Moscow, p.615.

[17]Francis X. Clines, New York Times, March 22, 1990, p.1; April 16, 1999, p.1.

[18]James Blitz, "Moscow Is 'Close to Catastrophe,' " London Sunday Times, May 27, 1990.

[19]Benjamin B. Fischer, ed., At Cold War's End: U.S. Intelligence o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1989-1991 (Washington: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999). See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 (NIE) 11-18-90, November 1990, "The Deepening Crisis in the USSR: Prospects for the Next Year."

[20]作者于1999年11月26日采访瓦西里·沙赫诺夫斯基。

[21]当时的公众还有一种印象,波波夫对腐败现象持容忍态度。波波夫曾说过,政府官员应该像菜单那样列出自己的收礼喜好。

[22]感谢玛格丽特·帕克森(Margaret Paxson)提供此条定义。

[23]作者于1999年3月26日采访米哈伊尔·施耐德。

[24]作者于1997年2月13日采访加夫里尔·波波夫。

[25]作者于1999年3月29日采访亚历山大·奥索夫措夫。

[26]Michael Dobbs, "Soviet Price Hikes Draw Anger, Pessimism," Washington Post, April 3, 1991, p.A19.

[27]Elizabeth Shogren, "Reformer to Face Three Communists in Moscow Vote," Los Angeles Times, June 6, 1991, p.8.

[28]Colton, Moscow, p.651.

[29]Luzhkov, Seventy-Two Hours, p.38.

[30]作者于1999年8月28日采访阿列克谢·韦涅季克托夫。

[31]苏联垮台前的最后几个月,卢日科夫被安排进一个管理苏联经济的四人委员会。他频频出现在电视报道中,要么在视察建筑工地,要么在等公交车,要么在排队购买食品。

同类推荐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之战,暂时歇火。然而谁都知道,一贯以全球霸主自居的美国绝不会就此放手,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以汇率压制别国以干涉别国经济乃至政治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动用一切力量,保持汇率稳定,随时做好反击美国施压的准备。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形下,各方的博弈将导致全球汇率市场继续着一场不知结果、难料胜负的持久之战。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为此就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汇率争端在未来极有可能招致经济大国的报复性措施,这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爆发贸易大战,而这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对于中国开发型经济的发展导向、路径选择和“政治-经济”互动形态的对外合作政策安排都带来重要影响。
  • 中国商业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商业改革发展研究

    本书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笔者的科研成果,从1980~2010年笔者发表的近200篇文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42篇,分四个部分整理编辑而成。它覆盖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基本反映了笔者对商业流通改革问题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历程,对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热门推荐
  • 圈套(卫斯理珍藏版)

    圈套(卫斯理珍藏版)

    在《玩具》中,人类逃不出未来世界的掌控。是为永远不会长大、不会变老的玩具──陶格先生一家忽然要求会晤卫斯理。惟天意弄人,见面的机会一再错失。几经查探下,卫斯理终于得见陶格先生的儿子。但眼前的居然是个风烛残年,老得不可再老的老人。他正处于生命的尽头,挣扎并吃力地吐出一句:「他们……临灭亡之前……佈下了……许多圈套……」人类自远古开始,就已进入了一个步向彻底毁灭,自掘坟墓的圈套之中。
  •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本卷是“千村故事”之手技手艺卷。本卷收集和编撰历史文化村落独特的工匠(即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篾匠等小五匠)技术,石雕、砖雕、木雕、竹雕竹编、绘画、书法、剪纸、刺绣、女红、戏曲、民歌、武术等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人的故事,传承乡土手艺、技术和民间艺术。
  • 他的白玉环

    他的白玉环

    息家有女,温婉娴淑,才德兼备,是不可多得的良配。“臣妇纪息氏,见过清河王。”息愿微微一笑,便漾起楚洵整个内心的波澜。即便时光倒流,但也无法改变。楚洵有多爱她,只有息愿心中清楚。重活一世,她要还清上辈子的孽债。“愿聘卿为妻,从此琴瑟和鸣,共赴白头。”“得君,三生有幸。”
  • 初雪情缘0a

    初雪情缘0a

    霸道总裁与完颜冷血杀手的情史,就此展开…………
  • 愿你安生不离笑

    愿你安生不离笑

    七岁,还是记忆模糊陆离的年龄,可是我却记得异常清楚,那个午后,那个女人,还有那个小男孩。七岁的我和八岁的顾念年在那年狭路相逢,自那天起他便在我家住下了,我多了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漂亮哥哥……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制度的缺陷、人性的弱点和对数据的偏见等因素,让失败成为现实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正视失败并从中学习,是决定一项事业能否成功和持续成功的永恒论题。怎样的失败是好的?怎样的成功是坏的?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教你如何从失败中获得成功的书。
  •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活动史料的文献辑录,借助编年史的体例,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依年代次序作历史的叙述,勾勒出民国图书出版的发展历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出版机构的创立,大型丛书、工具书、教科书、古籍图书的刊印,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书业章程业规的制定,各种版权上的争端,劳资双方权益的纠纷,查禁与反查禁的斗争,以及出版机构的有关经营活动等。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美人很倾城

    美人很倾城

    她是京城首富沈家的三小姐,京城第一大美人。指腹为婚的婚约,她嫁与了身为当朝权相的他。她以为这是幸福的降临,却不料是厄运的开始。大婚当日,她与小妾一同被八抬大轿迎进相府,成为京城笑柄。新婚之夜,他对她熟视无睹,挑了盖头之后扬长而去另抱美人。她自责,埋怨自己未尽为人妻之责,发誓要好好学会如何为人之妻。直至她家破人亡,自己被献给皇上,她才知道,原来一切只是她太天真。她从此发誓要不惜一切登上权力的顶峰,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血的代价!她对他说,苍天负我,我宁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