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100000013

第13章 符言篇

符,本指我国古代朝廷调兵遣将所用的特殊凭证,具有很高的权威。这里的“符言”,可引申为执政者(或身居要位的人)明察秋毫、奖惩分明必须奉行的准则。这些准则共有九条:一是位,即遵循安详、从容等原则;二是明,即对事物做充分的考察;三是听,即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四是赏,即赏罚要讲求信用和公正;五是问,即要多方询问,以免偏听偏信;六是因,即遵循天理和人情;七是周,即要周到细密;八是恭,即要借助参照物以洞察幽微;九是名,即要做到名实相符。这些准则也可为现代人所遵循和借鉴。

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原典

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

译文

作为君主,应始终保持安详、从容、正派、冷静,对人怀柔而有度。应善于让利于人,与世无争,并始终充满危机感。以上说的是君主摆正自己位置的原则。

典例阐幽

权力其实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人;运用得不好,不但对人无益,还可能伤及自身。

有一则寓言中,说老鼠和黄鼠狼的战争,总是以老鼠的失败告终。老鼠们在一起商量,认为它们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将帅,于是它们举手表决,选出了几只老鼠做将帅。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这些将帅便在自己的头上绑一个犄角。战争又开始了,老鼠又输。别的老鼠钻进老鼠洞,而那些将帅因为头上有犄角,卡到洞外,钻不进去,结果全部被黄鼠狼吃掉了。

那些把你拉入泥淖的东西,往往就是当初将你推向巅峰的东西。权力就是这样一种东西。正如故事中老鼠头上的犄角。

统治者若贪得无厌、目光短浅,对民众只是一味地侵夺和剥削,民众就会起而反抗,甚至爆发起义。隋文帝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当他建立隋朝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与民休息,给民以惠。文帝的这些做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净化,使民众的负担得到了减轻。新建的隋王朝迅速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很快就稳定了下来。但是,隋炀帝杨广继承皇位后,荒淫奢华,急功近利,残酷猜忌,先后三征高丽、开凿运河、赋税繁苛,频频激起民怨,百姓怨声载道。隋炀帝为一己享受,以天下民众为己私有,对其横征暴敛,使民众起来反抗他的统治,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虽然权力能给人带来诸多好处,但它最让人神往之处,莫过于它给予人的那份被众人拥捧的感受。人是虚荣的动物,当条件适合时,这种劣根性往往就会暴露无遗。秦朝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年轻时是个雇工,经常和伙伴一起给别人家锄地。他经常对朋友们说:“苟富贵,毋相忘。”陈胜得富贵后,就开始骄横起来,逐渐丢掉了谦逊的品格。后来一个曾经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他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不久有人对陈胜说:“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当年所说的“苟富贵,毋相忘”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自此以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最后陈胜失败被杀。

可见,权力能满足人们的虚荣,让人感到幸福。但是,权利的保护伞绝不是虚荣,而是谦逊。古语云:“江海之所以能成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一个居高位者比平常人更需要谦逊这种美德。穷汉在别人面前怎样摆弄自己的家具也不会有事,而一个百万富翁如果总是在广场上晾晒自己仓库里的珠宝,那就很危险。谦虚是会防止你身上的光彩刺痛名利之徒的眼睛,也就等于使你躲过了许多黑暗中的攻击。

人活世间,都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对于“权力”的论述,自古以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一旦大权在握,如何运用却是个问题。关于这一点,鬼谷子的办法非常好,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居上位者的谦虚若发自内心,一言一行不必作修饰,就自然而然地合乎谦逊之道,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此,不用刻意争取,其谦虚的名声也会自然地由近而闻于远,就如“兰在林中,其香自远”一般。明朝有个叫张英的人在京城做大官。有一年,在他的家乡安徽桐城,他的家人建造新房时,与邻居发生了争执。两家都说对方侵占了自家的地基,吵得不可开交。家人给张英写了封信,请他出面解决这件事。张英看完信后,大笔一挥,写了一封回信。家人拆开书信一看,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张英让家人退让三尺。家人看了信以后,觉得很惭愧,于是将自家的院墙向里移了三尺。邻居本以为张家有贵人撑腰,一定会仗势欺人,没想到张家主动让步。邻居深受感动,于是也让出了三尺,三加三等于六,两家之间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子。从此,“六尺巷”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反之,谦虚若是装出来的,而非发自内心的,必定不会坚持长久。有许多人的“美名远扬”不是从正道而来,最后一定会被人们所识破。如历史上著名的伪君子王莽,是个老奸巨猾的人。为了篡夺西汉政权,捞取政治资本,他干了不少笼络人心的事,其中之一是表现得特别谦恭下士。当他的丑恶面目未暴露之前,确实是“美名远扬”,人人传诵,俨然是一个十足的“正人君子”。当他的真实嘴脸暴露以后,人们才大吃一惊。唐代诗人白居易读了这一段历史,从伪君子王莽一度得到美名,联想到真正的君子周公被流言中伤,一度恶名远扬,写诗感叹道:“周公恐瞑流言反,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权力在握的人都应该明白,不要因为自己拥有一定的权力就置一切于不顾,需正义在心,谦虚谨慎,以免最后使自己身败名裂。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原典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译文

作为君主,眼睛要明亮,耳朵要灵敏,心灵要智慧。作为君主,若能借助全天下的眼睛去看,就没有什么看不见的;若能借助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没有什么听不到的;若能借助全天下的心灵去思考,就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为君主,若能集思广益,就能明察秋毫,无可闭塞。以上说的是使君主明智的原则。

典例阐幽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有万夫不敌之勇,最终却命丧乌江,其致命错误就是因为刚愎自用。在鸿门宴的时候,亚父范增屡屡示意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可项羽却认为刘邦势孤力单,不足为虑,结果就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齐国大夫邹忌身材挺拔,容貌俊美。一天早晨,他穿戴整齐,照着镜子,突然问他的妻子:“我跟城北徐公比,谁美?”他妻子说:“您美呀,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啊!”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太相信,又问他的小妾:“我跟徐公哪个美?”侍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啊!”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客人:“我跟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过了一天,徐公来访。邹忌仔细看了看他,再照照镜子,觉得自己差得远了。晚上睡觉前,他才恍然大悟:“妻子说我美,是偏爱我;小妾说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我!”

邹忌因此规劝齐威王奖励进言者。

没有人不愿意听到赞美之词,所以很容易被过多的赞美所蒙蔽,看不到隐藏的真相。所以一个富有智慧的领导者,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战国时代,秦王嬴政即位以后,有些大臣向他建议说,现在有很多外来人才在秦国当官,他们会对秦国不利,请大王把这些人统统赶走。秦王接受了这个建议,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的,都必须离开秦国。有个楚国来的李斯,给秦王上了一份奏章,说:“泰山不拒绝小石头,所以才成了泰山;大海不拒绝小溪流,所以才成了大海。从前秦穆公重用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重用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重用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外来人才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人才都赶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秦王觉得李斯说得很有道理,连忙派人把李斯从半路上追回来,恢复他的官职,并取消了逐客令。

李斯的这篇《谏逐客疏》,是一篇著名的政论散文,其中的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至今发人深省。

唐朝初年,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这不是偶然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认真总结隋亡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隋朝本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但短短数十年就灭亡了,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是其统治者不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所致,于是勤躬自省,为避免“偏信则暗”,他多次鼓励大臣上书指出其不足之处,做到了“兼听则明”。他的直谏大臣魏征曾数十次上疏直陈其过,劝太宗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征病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已死,吾亡一镜矣。”

作为统帅者,要了解集思广益的价值,不能闭目塞听,做一个孤家寡人。对此,鬼谷子说:居上位者,“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在做一件事情,需要决断的时候,都必须充分发挥成员的能量,集思广益。任何时候,众人的智慧总是大于个人的智慧,这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3.虚怀若谷善于倾听

原典

听之术曰:“勿望而许之,勿望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

译文

听取情况的方法是:不要远远看见了就答应,也不要远远看见了就拒绝。如果能听信人言,就使自己多了一层保护,如果拒绝别人进言就使自己封闭。高山仰望可看到顶,深渊计量可测到底,而神明的心境既正派又深沉,是无法测到底的。以上说的是君主需虚心纳谏。

典例阐幽

在《汉书·霍光传》里记载了一则“曲突徙薪”的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亲朋好友纷纷称赞房子造得好,主人十分高兴。这时,有一位朋友对主人说:“您家厨房上的烟囱是直的,灶膛的火很容易落到房顶上,极有可能引起火灾。您应该在灶膛与烟囱中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主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朋友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很多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主人心里很不高兴,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过了几天,新房果然发生了火灾,邻居们奋力把火扑灭了。主人摆了酒席,感谢帮忙救火的人。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请了救火的人,怎么能忘了那位向您提忠告的朋友呢?”主人连连点头,亲自跑去把那位朋友请来了。

做事时要向有经验的人虚心请教,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听忠言,最终是自食恶果。

春秋中叶以后,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但周王仍以天子自居,事事讲究排场。景王打算铸两口巨钟:无射和大休,以便享受更美妙的音乐。单穆公劝阻说:“铸造巨钟,劳民伤财不说,就是这巨钟铸出来,用击柱一撞,耳朵都震聋了,哪还谈得上音乐之美呢?”景王又去征求主管音乐的伶官州鸠的意见,谁知州鸠也反对景王铸钟,他说:“大王要铸巨钟,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根本谈不上悦耳;从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来说,更是不应该的。”但景王根本不听劝谏。第二年,巨钟铸好了,有些谄媚的大臣对景王说:“大王,这两口大钟的钟声浑厚和谐,好听极了!”景王听后心花怒放,命人将州鸠找来,对他说:“你听,钟声不是很和谐吗?”州鸠说:“这算不得和谐,如果天下的老百姓都为这事高兴,那才算得上和谐。但景王根本听不进这些劝告。结果,景王一死,周王朝就爆发了内乱。

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再大的权力也会化为乌有。周景王自己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手下的大臣向他指出来,又不能听从,最终加速了自己和国家的灭亡。

“兵圣”孙武在初任吴国将领之际,看到吴王因想称霸而急于起兵,大夫伍子胥想报杀父之仇而急于战事,于是他沉痛地说:“战争若感情用事则无法取胜,战争的终极目的乃在求胜,故急于无胜之战,犹如负干草入火一般自取灭亡。目前对战争之准备未尽周全,敌情也无法掌握,若只因私欲而战,岂可得胜?昔人有言‘逐鹿者,迷于山’,若现在兴兵,岂不犯下极愚蠢的错误吗?”吴王阖闾接受了孙武的意见,伍子胥也打消了急于伐楚的念头。后来,正是孙武率领吴军攻破楚国的国都。吴王采纳孙武的正确建议,使吴国避免了一次鲁莽的战争。

“勿望而许之,勿望而拒之”,这是鬼谷子所赞赏的听术,也是每一个肩负领导使命的人应该切记的。对于他人的意见,不管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都应该慎重对待。尤其对别人的批评,更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现在,一些世界知名企业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也欢迎不同的声音出现。2004年,温家宝总理会见了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在谈到公司决策的时候,斯隆说出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决策理念,那就是: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很多人都希望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有一致的意见,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实施,为什么通用汽车公司背道而驰,必须听到了不同的意见才做出决策呢?事实上,这正是通用汽车公司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任何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当今的时代,各种信息和技术充斥着世界,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东西。那么在决策的时候就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全,甚至错误的地方,这个时候学会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听取不同的意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也就是善于从不同人那里借脑,具有采纳价值的进行必要的吸收,没有采纳价值的也不会影响最终的决策,何乐而不为呢?

4.赏罚分明公正守信

原典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译文

凡奖赏,最重要的是守信;凡刑罚,最重要的是公正。赏必信,刑必正,必须让臣民亲身见闻,对于那些没有亲见亲闻者,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君主的诚信若能畅达天下,连神明也会护佑,又何惧奸邪之徒干扰君主呢?以上是君主赏罚的艺术。

典例阐幽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从立木树信开始的。当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之时,商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就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商鞅将赏金增加到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将木杆扛到了北门,结果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人们这才开始相信商鞅。这时,商鞅下令颁布变法法令。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对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在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盛的国家,为后来秦王嬴政“扫六合、四海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起“赏”的艺术,其实并不像赏功那么简单。有时候,为了鼓舞士气,即便无功也要赏。

战国时期,燕昭王任乐毅为大将,联合秦、韩、魏、赵军队,合五国之力一起进攻齐国。齐湣王闻讯,急忙调兵遣将,令触子为先锋官在济水迎战。触子采取了避其锋芒的做法,坚守壁垒不战,乐毅也没有好的对策。此时,糊涂的齐湣王却帮了联军的大忙。他见触子只守不攻,觉得有损齐国的威风,命他立即出兵。触子只得被迫迎敌,结果被打得大败,触子也不知所终。幸亏齐将达子引领残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齐都临淄以西的一个叫秦周的地方才停下来,准备死守临淄城。达子想犒赏士卒以振奋士气,于是就去求齐湣王,希望他能发放城内国库的金币犒赏三军。齐湣王拍案大骂道:“达子你打了败仗,还妄想要我的赏赐!你马上给我死战,否则提头来见!”达子一听这话,仰天长叹,心想:昏君不知审时度势,必然没有好下场,齐国没希望了。无奈之下,他只能率残部冲进敌阵,奋力拼杀,结果战死沙场。达子一死,五国联军长驱直入,杀进临淄,抢走了齐国宗庙里的重器,还将齐国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齐湣王昏庸无道,贪小失大,结果将整个国家都拱手送给了别人。

我们都知道,有功不赏,则无人思进取;有过不罚,则恶人将肆虐。赏、罚都要取信于民,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所以鬼谷子认为,“信”与“正”是赏与罚的关键所在。

说起“罚”的艺术,则应强调有过必罚。有些人总想用道德说服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有些事情,比如犯罪,只靠说服是解决不了的,此时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惩教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执法者审讯治狱,不要一味用柔,否则就很容易优柔寡断。法律是无情的,不管面对的是谁,只要犯了法,那就没必要讲什么情面。在执法严明方面,东汉时期的“强项令”董宣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汉光武帝的时候,洛阳令董宣办事果断而公允。有一次,公主家的家奴仗势杀人,躲在公主府不出来。董宣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等凶手跟着公主出来时当场处死。公主去找光武帝,哭着说董宣欺负她,光武帝把董宣叫去,要他给公主磕头赔罪,可董宣怎么也不肯。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不肯低下头去。内侍知道光武帝不想治董宣的罪,又想给光武帝台阶下,就大声说道:“回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一听这话就笑了,他不但没治董宣的罪,还夸奖了他。

作为执法者,对罪犯一味地柔是不行的,必须能压住他们的气焰,气势要凌于强硬的罪犯之上。现实中,最难处理的是那些居功自傲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劳苦功高,于是恣意横行。这些人不受到惩治,社会风气就会被他们败坏。所以,严明之君的原则是功是功,过是过,今天犯的罪不能被往日的功劳所抵消。执法森严,宽猛相济,才能制服罪犯,进而达到改造、挽救他们的目的,同时也才能维护法律的肃穆与庄严。

5.民心向背天下得失

原典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译文

作为君主,一要问天时之吉凶,二要问地理之险易,三要问人情之顺逆。还要遍查四方、上下、左右、前后,看哪里有危险的迹象?以上是君主调查询问的原则。

典例阐幽

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喜欢结交豪侠文采之士,家里养了很多门客。在这些人当中,有个叫冯谖的。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临行前,他问孟尝君需要添些什么东西,孟尝君随口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些回来。”冯谖到了薛地,把欠债的百姓召集起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有些老百姓因还不起债而发愁,冯谖却当众决定:还不起债的,一概免了。说完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了。冯谖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向孟尝君汇报。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冯谖不慌不忙地说:“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就缺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人心’买回来了。”孟尝君很不高兴,但也没再说什么。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了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他的车马离薛地还差一百多里,就见薛地的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迎接。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动,他对冯谖说:“你过去给我买的‘人心’,我今天算是看到了。”

从古至今,各王朝的建立和颠覆,无不证明了民众在历史潮流中的巨大作用和不容忽视的地位。唐太宗把民众与统治比做是水与舟的关系,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贤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由这些足见前人对民众力量的重视。

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海内,建立了强大的秦朝。但是他不懂得“民为贵,君为轻”的道理,残酷剥削、压榨百姓,丧失了人心。秦二世的统治更是昏庸暴虐,他害怕别人识破他与赵高的阴谋,坐不稳皇位,便问赵高该怎么办。奸诈阴险的赵高说:“必须采用严刑酷法,把那些老臣全部除掉,用新人来代替他们。”继扶苏、蒙恬之后,蒙毅、冯去疾、冯劫等大批功臣纷纷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与此同时,赵高与秦二世对皇室诸公子、公主也不放过,他们将十二位与自己政见不同的公子和十位公主都杀害了。因受到牵连而被杀害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弄得全国上上下下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人人自危。不但如此,因为朝廷混乱,官员都乘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百姓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怕自己被牵连到各种各样的冤案中。不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举行起义。仅仅三年的时间,秦王朝就在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这段历史,说“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在古代,如果统治者不施仁义,只用强权压制臣民,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叛乱造反。可见,冒天下之大不韪是最愚蠢的。有些人凭手中的权力和地位嚣张一时,他的结局不会很光彩。就是有权有势如君主,也并不是天下的主宰,真正的主宰是人民大众。

统御者只有保持与民众的接触,才能更好地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这正如鬼谷子说的“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民众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样的,在现代商业领域中,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管理手段简单粗暴,不注重企业和品牌在社会公众当中的形象,也会导致管理的混乱和失控,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雀巢公司就曾因管理不善而遭遇信任危机,差一点便兵败“滑铁卢”。

雀巢公司至今已享誉百年,它生产的速溶咖啡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使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上升。到了20世纪80年代,更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他食品的运动。面临严重的危机,雀巢公司不得不重金礼聘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帕根受此重托后,立即着手调查分析。他发现,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雀巢公司以大企业、老品牌自居,与公众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据此,帕根制订出一个详细周密的公共关系计划,呈报雀巢公司。帕根把行动的重点放在了抵制最强烈的美国,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雀巢公司的批评意见,开展大规模的游说活动,组织有权威的听证委员会,审查雀巢公司的销售行为等,使舆论逐渐改变了态度。在此基础上,帕根建议雀巢公司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雀巢公司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不再把发展中国家单纯看作雀巢产品的市场,而是从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着手。雀巢公司每年用60亿瑞士法郎,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每年拨出8万瑞士法郎,来帮助这些国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聘请100多名专家,在第三世界国家举办各种职业培训班。这一系列的活动,使雀巢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因而销路大增。很快,雀巢公司的年营业额雄踞世界食品工业之首。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懂得这个道理,再强大的政权,再庞大的企业,也会失去力量的源泉。

6.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原典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因求而与,悦莫大焉。虽无玉帛,劝同赏矣。右主因。

译文

心是九窍的主管,君主是五官的领袖。凡做善事者,君主应给予赏赐;凡做坏事者,君主应给予惩罚。君主要根据臣下的政绩来决定任用,斟酌情况给予适当回报,这样就不会劳神。圣贤的君主这样做了,所以受到臣民的称赞。只要能遵循客观规律,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以上讲的是君主遵规循理的原则。

典例阐幽

春秋时期,伯乐是著名的相马专家。一天,伯乐受楚王的委托去买千里马。他跑了很多国家,都没有发现好马。

这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一匹骨瘦如柴的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前进。伯乐走到跟前,只见马突然昂起头,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刻从这马的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于是,伯乐对驾车人说:“这匹马如果在战场上驰骋,没有任何马能比过它;但你用它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将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觉得自己的马不像是好马,就把马卖给了伯乐。

伯乐把马牵到楚王的宫殿,楚王一看马瘦得不成样子,便认为伯乐愚弄他,很不高兴地说:“这马连走路都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大王,这匹马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月,一定会恢复它本来的样子的。”果然,这匹马后来跟随楚王征战沙场,立下很多功劳。

自古以来,人才就像千里马一样,必须有伯乐的赏识才行,有才之人不遇圣明君王也就不会发挥作用。才能不被明君赏识,这是很让人扼腕叹息的!但是君王启用人才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这样,国家民众才能受其功益。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认为君主要创建霸业,首先要能识贤、用贤,要防止小人对君主的蛊惑。他建议齐桓公起用隰朋、宁越等五个人,同时悬榜国门,号召各国人献计献策,招纳四方志士。在管仲的协助下,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商业,逐渐使齐国富强起来,为称霸诸侯奠定了基础。

相反,战国时的楚怀王,起初任用屈原这样的忠臣,国家治理得很好,但他未能善始善终,后来信任奸臣,国家一天不如一天,正如屈原在《离骚》中说的:“初既与予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史记》中司马迁感慨道:“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管仲、屈原都是旷世济时的良才,但由于遇到不同的君主,命运也有天壤之别。人处于世,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接触。优秀的人懂得辨识英才,与他们接近,向他们学习,从而提升自己。

作为领导者、统帅,识人辨人、因才授职的能力尤为重要。如果领导者不能合理安排人事,事事亲临,难免分身乏术,穷于应付,这样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众人的积极性。诸葛亮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后受到后人的敬仰,但他“事必躬亲”的做事方法,也曾遭到后人的批评。刘备托孤时,交代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刘禅主政务,让李严屯永安拒吴并主军务。诸葛亮秉政,本应充分发挥好李严等人的作用,然而他“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惹得李严不高兴,两人矛盾日益加深。后来诸葛亮还亲自抓起了运粮事宜,耗费了无数精力。不善授权,终将累及自我。五丈原对峙,旷日持久,士兵中有些松懈,确需整顿军纪,本应授权众将管理部属,可诸葛亮却是罚二十杖以上,皆亲自处理,忙得没日没夜。司马懿听说这些情况后,断言:“亮将死矣。”果如其言,不久,诸葛亮就累死在阵前。

在所有的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的一种资源。作为统御者,能“做到人尽其才”,事业才有希望。但是,人事安排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需要花费精力去研究。如何去安排人事呢?鬼谷子给了我们答案:“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

领导者应该选贤任能,适当授权。以众智为己智,善取下级之智慧以临天下,这才是以智慧临下的“智临”。既不是事必躬亲,又并不脱离民众,这才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道”。汉高祖刘邦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可以说是善取臣下之智以临众的“大君”了。善于任用刚健能为的大臣,辅助自己君临天下,这正是“大君”的明智之处。

一个优秀的统帅,在对人才委以重任的同时,也要适当加以控制。一个人有了权力,若其道德修养较低,又缺少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就很容易被不良环境侵蚀腐化,成为危害国家和民众的“硕鼠”。

7.变通事理虑事周密

原典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译文

作为人主必须广泛周全地考虑问题,如不周全,那么就容易发生骚乱,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断变化,内外没有交往,怎么能知道世界的变化。开放和封闭不适当,就无法发现事物的根源。以上讲的是君主如何变通事理、周密考虑的问题。

典例阐幽

鸿门宴,是我国历史上楚汉之间的一次关键性斗争,此次较量纯属斗智,将来谁得天下,在此便初见端倪。作为汉朝开国皇帝的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机智灵活,虑事周密。

先看他的机智灵活。刘邦对待不同的人,便采取不同的态度,通俗的说法就是“看人做饭,量体裁衣”。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诚恳亲切。张良是刘邦的主心骨,刘邦的诸多计策全出自张良的智囊。在项羽打算调兵攻打刘邦的危急时刻,张良将项伯泄露的军事机密报告给他,他便急不可待地接连两次询问张良——“为之奈何”,丝毫没有汉王的架子,其亲切平易显而易见;当张良问他的军队能不能对付得了项羽的军队时,他也老老实实地承认:对付不了。以这种诚恳的态度来向张良求计,张良能不竭尽全力出谋划策吗?但这里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刘邦的态度,他知人善任,用而不疑,推心置腹,从谏如流,这些长处是他转弱为强的条件。二是笼络收买。刘邦夜邀项伯相见,先置酒款待,随即就与项伯约订儿女婚姻,紧紧笼络住他的心,最后才把掩护自己进入函谷关所采取的行动的话告诉项伯,让他在项羽面前为自己美言。刘邦用人堪称一绝,这次他又抓住了机会,因为此时的项羽只听叔父项伯的话,别人的良策,包括范增在内,他是一概抛之脑后。其实,在刘邦眼里,他特别鄙视项伯这种吃里扒外的人,但形势所需,他不得不笼络项伯为己所用,这确是刘邦的高明之处。三是谦卑驯服。刘邦面见项羽的一个中心就是谢罪,因此,在项羽面前他表现得十分谦卑驯服,自称为“臣”,敬称项羽为“将军”,并说自己没有料到会先入关破秦,表白自己并无异心。当然,刘邦对待项羽的态度,大有“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意味,他的屈从,目的就是让项羽相信他不敢心存异志,以便推迟军事行动,给他一个养精蓄锐的时机。

再看他的虑事周密。刘邦虑事周密表现在一些细节上。一是严守机密。不该说的话,就连张良这样的心腹谋臣他也不肯透露半字,可谓守口如瓶,以密成事。像派兵把守住函谷关,阻止其他诸侯进入,以便在这里称王天下,这种主意绝对妙不可言,刘邦也是欣然采纳了的。可是他没有想到会在短时间内带来这样严重的威胁,但无论如何,刘邦对出主意的人还是非常赏识的。因此当张良问他是谁给出的主意时,他只以“鲰生”来搪塞,并没有说出该人的姓名。不像项羽,刘邦刚一道歉,他就将给他提供军事情报的“曹无伤”供了出去,一个典型的“傻帽”形象。二是知己知彼。鸿门宴上,刘邦很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于是见项羽平息了怒气,就以上厕所为名逃离了宴席,并趁机叫出卫士樊哙;为了尽早脱身,他决定从山间小路返回军营,他知道这条路至自己军营的里程不过二十里;且留下张良以赠送礼品表示致歉作掩护,麻痹拖延妄自尊大的项羽,但他不忘特别叮嘱张良,一定要等他回到军营以后才可进去向项羽辞谢,以保证他的绝对安全。这些井井有条的安排,充分表现出刘邦虑事周密的特点。三是消除隐患。刘邦回到军营后,马上将泄露军事机密的曹无伤杀掉。这个细节表现出刘邦处事的细致果断。项羽说此话并无意,而刘邦听此话却有心,可见项羽的心机与刘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古之成大器者,必能断大事,又能处小事。特别是在敌我斗争的过程中,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一句话,一个动作,说不定会起很大作用。当然,这些细节都是智者所为,无智者绝对做不到,更不用说主动灵活、虑事周密了。由此看来,刘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成为我国历史上的雄才俊杰。

8.耳聪目明洞察奸邪

原典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谙变更。右主恭。

译文

一个叫作“长目”,一个叫作“飞耳”,一个叫作“树明”。不论是在千里之外,还是在隐隐约约、渺渺茫茫之处所发生的事情,君主都能觉察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洞”。君主能洞察一切,天下的奸邪就不得不暗中停止自己的胡作非为了。以上讲洞察奸邪。

典例阐幽

一般来讲,小人祸害别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现列举于下,以供你及早识破他们的险恶之处。

栽诬。即把自己的过失转嫁给他人,诬陷他人。武则天得宠于唐高宗李治,被立为昭仪,便暗结内外,潜斥皇后。皇后虽然上了年纪,但皇上还没有废除她的意思。刚好武则天生下一女,皇后怜悯她便去看看,皇后出门后,武偷偷掐死女孩,再用被子盖上。皇上来看时,昭仪满面欢笑,打开被子发现女孩已死,昭仪装出惊恐万状,啼哭不已问左右可有人来过,左右说皇后才来过。皇上大怒说:“皇后杀死我女儿!”昭仪乘机哭诉皇后的罪状。皇后有口难言,无以自明。皇上便有废除皇后的意思。

造怨。即假借其人怨恨,挑其与他人矛盾,假他人之手以去我之政敌。唐高宗时,高力士得宠,王毛仲对之却十分鄙视,稍不如意,便破口大骂。高力士对他颇为不满,屡进谗言。刚好毛仲妻生一男孩,三日后,皇上命高力士代表皇上赐毛仲酒馔、金帛等物,并授予毛仲刚生的孩子五品官。高力士回来后,皇上问:“毛仲喜欢吗?”高力士说:“毛仲抱着儿子对我说:‘我孩子能作三品官!’”皇上大怒说:“过去诛杀韦民时,他就心持两端,我都没有追究,今日还拿毛孩怨我!”于是,将王毛仲贬为兖州别驾。

怵患。即伪造某人之阴谋,挑起人主的猜忌,谓其隐患而加害之。明朝初年刘基(即刘伯温)曾上书说瓯、括之间有块地叫谈洋,南与福建交界,盐盗盛行,社会混乱,要求在这里设巡检司把守,以治其乱。胡惟庸当时以左丞掌省事,他却说谈洋之地有王气,刘基想霸占作为自己的基地,但当时臣民不同意,刘基便请求设立巡检司将臣民赶走。明太祖朱元璋听信谗言,虽然没有怪罪刘基,但内心却颇存疑忌,解除了刘基的职务。之后,胡惟庸当了宰相,刘基气得生病,到家后,病得更重,最后不治而亡。

买毁。即用金钱来收买敌人,使其诋毁上级将领,然后再行反间计。战国时,秦国派王翦与端和共同率兵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抵抗。秦国方面则派人与赵王嬖臣郭开金接触,使郭开金攻击李牧和司马尚,讲他俩的坏话,说他俩打算谋反。赵王知道后,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去取而代之,李牧拒不听命,赵王便派人将李牧逮捕杀害,同时也废除了司马尚的职位。后来,秦国军队大破赵军,赵王也做了俘虏。

几乎所有的御人之道都要求管理者不拘小节和宽宏大量。的确,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难免鱼龙混杂,免不了有一些宵小之辈。如果管理者一味地宽宏大量,对小人掉以轻心,那结果只能让你在阴沟里翻船。

阴陷。即暗地教人写匿名信,罗列罪状,揭露当权者及其至亲,以激起当权者的愤怒,然后旁敲侧击,嫁祸于竞争对手。唐时,武三思为离间中宗与张柬之等五王关系,便暗地教人上奏皇上,诉说皇后秽行于天津桥,请皇上废黜皇后。皇上十分气愤,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承嘉奏道:“此事乃敬辉、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已、崔玄韦教人所为,他们虽称为黜皇后,实际上是要谋反,我建议将他们诛灭九族。”三思还派人暗地做工作,教侍御史郑音加以宣扬。皇上命司法部门审理。最后,将敬辉、张柬之等五王长期流放边疆。为避免后患,武三思还先后派人刺杀五王。

可见,小人为了自己的目的都是不择手段的。所以,为了组织的利益,必须小心谨慎,处理好和“小人”的关系。

聪明的管理者想妥善处理和“小人”的关系,主要是需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不得罪他们。一般来说,“小人”比“君子”敏感,心里也常常比较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们,尤其不要为了“正义”而去揭发他们,那只会伤害了你自己!自古以来,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

保持距离。别和小人过度亲近,保持简单的关系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过疏远,好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否则他们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你就要倒霉了。

小心说话。说些“今天天气很好”的话就可以了,如果谈了别人的隐私,谈了某人的不是,或是发了某些牢骚不平,这些话很可能会变成他们兴风作浪和整你的把柄。

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常成群结党,霸占利益,形成势力,你如果功夫还没练到家,就千万不要想通过靠近他们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甚至黏着你不放,想脱身都不可能!

忍无可忍且时机成熟时予以处置。当小人欺你太甚或者在你的组织中已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你也有实力能处置对方,并且有把握不留下后患,那就不要心慈手软了。要记住,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在何时都是行不通的。你唯有正视小人,并干净利落地将之处置,方能避免阴沟里翻船的悲剧。

9.相辅相成名实互生

原典

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译文

依照名分去考察实际,根据实际来确定名分。名分与实际互为产生的条件,反过来又互相表现。名分与实际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则易产生动乱。名分产生于实际,实际产生于意愿,意愿产生于分析,分析产生于智慧,智慧则产生于适当。以上讲名实相符。

典例阐幽

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企业的荣誉度能使企业更快地发展,而企业实力的增强又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有实力创造更好的企业形象。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品牌往往就是企业形象很好的具体证明。

企业名牌战略的核心是“名实循环”。所谓“名实循环”,就是善于以实造名,又善于以名促实。名实循环的操作,应该是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方式方法。

例如,要注意“以实造名”,通过实际操作,不仅造就好的产品,更注意造就好的名声。海尔的“砸冰箱”的故事,就是以实造名的典型案例。按一般的思维看,“砸冰箱”是愚蠢的行动。因为当时海尔刚刚起步,经济还处于困难的境况,76台质量有问题的冰箱,并不是有很严重的问题,修理一下,还是可以卖的,砸掉了,变成了废铁,是一笔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但从以实造名的角度看,就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举动。这一砸,不仅教育了职工,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良好的反响——海尔对质量要求得就是这样严格,不合格的产品必须从头来,决不凑凑合合再给消费者。冰箱砸了,海尔的牌子却响了。

另外,也可以“借实造名”。TCL进入我国彩电业三甲的时候,它还是自己一台彩电都不生产的。当时它看到中国市场彩电非常畅销,于是决定用别人生产的彩电,贴上自己的商标尽快打入市场。它这样的经营策略也获得了成功。

还有,也可以“借名启动”。地处安徽合肥的荣事达,开始生产洗衣机的时候,怕自己的牌子不行,就为上海的“水仙”牌贴牌生产,在取得经验之后,才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一举成功。

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途径和方法,总的原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己的创造,以达到名实互生的目的。

同类推荐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云贵有关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的专题论文集,集中探讨了当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伊斯兰教法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论证严谨,评价公允,代表了中国学者的立场与观点。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热门推荐
  •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空之战king

    星空之战king

    新人新作,多多支持。古特经历了一番风雨,终于还是没有见到彩虹。他们意外侦测到火星上有外星生物,古特带领部队,前去侦察。哪里知道,更大的危险在等着他们。
  • 惹火甜妻:总裁大人超给力

    惹火甜妻:总裁大人超给力

    与前夫离婚后,她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了,结果却又稀里糊涂地和总裁痴缠在了一起。“总裁,我们这样…不好!”“你离异,我单身,有什么不好?不要爱那个渣男了,以后爱我吧!”男人说完开始饶有兴致地看着她,就想好好宠爱这个原本早就应该属于他的女人……
  • 时空纵横

    时空纵横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了它——“什么,你是六千年前的……超级电脑,能穿越两个世界,操控时间?”身怀异能闹都市,手揣手机闯仙门。穿梭现世与异界间,寻找过去与未来路。
  • 青梅有点拽

    青梅有点拽

    她五岁时对八岁的他说:“哥哥,陪我一起玩好不好?”“好。”只陪你一个,他心里道。她十四岁时对十七岁的他说:“异辰哥哥,我喜欢小君,是因为他长得好看。”“我长得比他更好看,不是吗?”自恋无比。她十八岁时对二十一岁的他说:“叶异辰,你可不可以不要管我,真的很烦。”明明就要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正有此意。”低垂的睫毛,带着点儿拒人千里之外的意思,转头离开。重逢……她说:“我喜欢你。”“好。”“诶!好什么?”不知所云。“好,我同意你当我的女朋友。”再次抓住她,他便会紧紧抓住不放手,让她再也离不开。其实从未走远……
  • 与彬齐眉

    与彬齐眉

    凤冠霞帔在身上,十里红妆人未还,而今再见爹娘时,物是人非新郎换,若得两情长久时,朝朝暮暮把家还。主人公柳眉儿穿越到了古代,被人阴谋算计被换了身份代替入宫,从此展开了一段风浪滔天的一生,朝中波澜壮阔的权谋争斗,宫中隐忍蛰伏的算计,还有宫外亲人爱人的翘首以盼,这一切不成功便成仁的道路,让她只能最后走上那一个最高峰。
  •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

    我们每一天都是在选择与放弃之间成长。人的一生有许多事情难以抉择。要想在一生中要所得,就不能让太多太杂的东西诱惑自己,就必须简化自己的人生,就要学会放手,丢掉那些让自己的生活繁杂和内心烦乱的东西。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调整。放手,不比坚持来得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理智地放手并不意味着失败,卸下你的负累,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从容地等待生活的转机。
  • 天行九歌之穿成红莲公主

    天行九歌之穿成红莲公主

    穿进天行九歌里的红莲公主身上,开启一条搞笑逗逼之路。对着韩非哥哥撒娇打滚,哭求焰灵姬收她为徒,没事就去紫兰轩蹭吃蹭喝。红莲小公主的逍遥人生在此。红莲:如果改变不了韩国灭亡的命运,至少也要凭借我的力量,拯救韩非哥哥!
  • 握不住的晨曦

    握不住的晨曦

    初见他的小同桌时,小姑娘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偏偏柔柔弱弱的仿佛风一吹便会倒.从小到大,路诗姗便是别人家的孩子,乖巧,听话,学习好,就是不爱说话偶然间,傅如斯发现这位小同桌不仅不爱说话,还是个小哭包.可为什么那一滴一滴泪似砸在了他的心口,惹起一阵阵心颤.那一刻傅如斯才意识到自己早就栽在小姑娘手里了.一切还没来得及,路诗姗却从他的生活里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再次相遇时,小姑娘冷漠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年少时的爱慕总是小心翼翼,又格外珍视.无人看到少年多次红了眼眶的模样,亦无人知晓少女的手札里记着多少心事.
  •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