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5800000037

第37章 行脚(6)

马什哈德位于伊朗东北角,是霍劳桑省省会。几百年前,这里原是一个边陲小镇。公元8年,伊斯兰教宗教领袖伊玛目·列朝在此殉难(传说他是被哈里发玛蒙用葡萄毒死的),被埋葬在这里,其坟墓成为圣祠。16世纪,萨法维王朝宣布什叶派为伊朗国教,他的墓地成了什叶派教徒朝觐圣地。圣祠周围逐渐发展成一座小城,现在马什哈德的人口已逾200万,每年都有无数信徒来此朝觐祈福。外国旅游者也蜂拥而来,马什哈德日渐繁荣。

伊玛目·列朝圣祠是一个建筑群,拥有许多庭院,并有图书馆、博物馆、医务所、净礼处等不同功能的馆所,直到现在仍不断修整扩建。我去参观的时候就看到有的院内起重机正在搬运石块,手工艺工人在向壁上贴马赛克瓷砖。圣祠本身虽然禁止非穆斯林人入内,但圣祠的高大金色圆顶,高耸入云的密瑙莱塔(宣礼塔)却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由于担心恐怖分子制造麻烦,所以进入圣祠检查极严,连相机也禁止携带。因为无法自己拍摄照片,我只能买了一套精美的明信片留作纪念。

到了马什哈德,一个不能不去参观的地方是城市东北22公里的图斯城。在马什哈德成为首府以前,图斯一直是一座繁荣的城市,并长期作为省府,但现在已经极其衰败,只剩下不多民房和一片破落的黄土城墙。图斯今天仍然引来不少旅客是因为这里是波斯大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故乡,诗人死后陵墓也建在这里。菲尔多西用35年时间完成了波斯文学巨著5万行长诗《王书》。《王书》既写了史前时期波斯的神话故事,也记录了一些传说和历代王朝50位帝王的史实。菲尔多西坟墓在1933年修建,1968年重建,庄严巍峨。地宫四壁环绕着记载于史诗中的多幅浮雕石版画,人物造型极为生动。菲尔多西一生清贫,他反对暴政,同情劳苦人民,在伊朗人民中享有崇高荣誉。

为了多走一些地方,多了解一些伊朗人生活情况,我在从伊斯法罕返回德黑兰时,退掉机票,改乘汽车,又访问了卡尚、纳因、库姆等大小城市和村镇。但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纷繁多彩的国家远不是十日游程所能看完的。但愿国内有更多游客能到这个与中国友好的古国观光,写出更多更好的报道。

(2004年)

诗人之乡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到东安市场内丹桂商场去淘旧书。当时我读英文刚刚入门,借助字典勉强能够阅读原著,所以那一时期买的多是英文书。有一次,我买到了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的《鲁拜集》英文译本,如获至宝。

“鲁拜”是阿拉伯语,意思是四行诗。郭沫若早在1928年就翻译出版了这本诗集。《鲁拜集》也是郭老为此书取的名字。我在辅仁大学听过翻译界前辈李霁野先生讲世界文学史课。他介绍海亚姆说,这人博学多才,是数学家、天文学家,还在波斯塞尔柱王朝的宫廷里当过御医。吟诗只是他生活中的余兴。同好友相聚,饮酌之间,随口吟诵成篇,但不少诗句却被有心人记录下来,在他死后两百余年在设拉子集结印刷出版。

李霁野老师还说《鲁拜集》之所以成为世界经典著作,要归功于英国人菲茨杰拉德。菲茨杰拉德在19世纪中叶把《鲁拜集》译成英文出版,引起文坛轰动,可以说赋予了《鲁拜集》第二次生命。这也正像另一位英国人查普曼(1559-1634)首次把两部《荷马史诗》译成英文一样,功不可没。

海亚姆的诗探索宇宙、人生,悲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而日月星辰却循环往复,千古不变。但是宇宙的奥秘有谁能探清?他认为来世——天国或地狱都是虚幻的,俱不可信,应该珍惜的是现实世界。由于海亚姆诗中表现了无神论思想,所以招致了统治者和宗教界仇恨。他死后不久,就有人攻击他的诗是“伤人的毒蛇”。

我热衷于阅读《鲁拜集》的时候,年纪太轻,天堂和地狱都离我太远。我喜欢的是诗人对人间乐园的讴歌:

树荫下,持一卷诗篇,

一壶酒,和面包一篮,

还有你,在荒野中伴我吟唱,

这荒野就是人间乐园。

——《鲁拜集》第十二首

直到年纪老大,我才领悟到伊甸园难寻,诗人吟诵的只是他的理想国土。正像丹麦人克尔恺郭尔说的:“做一个诗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现实生活同他的创作处于不同的领域。”

年轻时胡乱购买的书几乎全部都散失了。但这本英文译本《鲁拜集》虽然历经劫难,却一直保存在手里。不久前,我又把它从乱书堆里翻寻出来。这是一本绿色小羊羔皮装订的小书,封面烫着金字和一把竖琴,是美国费城某一书店出版的,但并没有注明年份。但从收录在卷首的一篇序言——1897年一个英国人在伦敦海亚姆俱乐部中所做的演说——看来,应该是19、20世纪之交的出版物。我把它找出来,是因为不久前我去伊朗(自1935年波斯更名伊朗)漫游了十余天,凑巧又在伊斯法罕一家小书店里买到了一本《鲁拜集》。新买的这本印刷粗糙,但除了波斯原文外,还收集了英、德、法和世界语四种译文,我想把两个版本对照一下,看看译文有无分歧。此外,出于一个老翻译家的习惯,我也想了解一下,德文和法文如何处理原诗,同菲茨杰拉德的译文出入大不大。

在伊朗旅游,先从德黑兰飞往设拉子——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后来被亚历山大大帝焚毁的波斯波利斯古城废墟就在设拉子东北60公里。从设拉子再乘伊朗国内航班,两个多小时就飞到了霍拉桑省省会马什哈德。海亚姆的陵墓在马什哈德西面100余公里的内沙布尔,我本应去参拜一下,但限于旅程安排紧凑(如果去,必须在内沙布尔过夜),失去了机会。

不能去内沙布尔,近在咫尺的图斯城是必须去的,因为这里是波斯另外一位大诗人的故乡和长眠之地,那就是历时35年写下五万余行(每行均为对句)英雄史诗《王书》的菲尔多西(940-1020)。《王书》分神话传说、英雄传奇和历史故事三部分,囊括了波斯早期及伊斯兰前期的整个历史,在伊朗家喻户晓,菲尔多西也赢得了爱国诗人的称号。据说在他动笔前,当时的统治者马哈穆德曾答应每一行对句酬劳他一枚金币。但是当他完成这部巨著时,国王却后悔当年出价太高,把金币改为银币,菲尔多西一怒之下,分文未取,拂袖而去。这以后他流亡异乡,穷困潦倒,直到晚年才回图斯。在乘车前往菲尔多西陵墓路上,我的伊朗朋友兼向导K先生给我讲了不少诗人的逸事。K先生很有文学造诣,英语也讲得极好,我同他交谈毫无隔阂。刚才那个金币故事,K先生有另外一个版本。他说,银币诗人还是收下了,只不过转赠给图斯的穷人,叫他们在城门外的河上修了一座小桥。我当时还问了那条河的名字,可惜没有记住。

菲尔多西的陵寝庄严巍峨,是模仿帕萨尔加德波斯古王居鲁士二世坟墓式样建造的。据K先生说,这座陵园始建于1933年,本是准备纪念诗人逝世的。伊斯兰革命后,当政者认为菲尔多西的诗有反宗教倾向,陵墓曾受到很大破坏。但是现在诗人的名誉已经恢复,陵墓也进行了维修,陵园中有一座诗人的大理石雕像,供人瞻仰。

谒陵的当天晚上,我们去一个叫托尔卡伯的郊区吃晚饭。这里本是富人的别墅区,革命后有钱的人大量流亡国外,花园和别墅被商人买下来改为一家家餐馆。餐馆内的座位是波斯传统式样,人们围着矮木桌坐在高大的木炕上吃饭、吸水烟袋、谈天说地。K先生又一次说起诗人的故事来,因为伊朗宗教法规极严,禁止饮酒,我们喝的是一种叫“杜”(dugh)的饮料。这种“假啤酒”略带点薄荷味,也起泡沫,喝起来倒也爽口。几杯下肚之后,K先生来了兴致,高声吟唱起海亚姆的诗句来。我也搜索枯肠,把几乎遗忘的菲茨杰拉德译诗背了两首。一唱一和,把服务员和另外两张餐桌上的游客也招引过来。这次在诗人之乡临时组织的唱诗会是我伊朗之旅最难忘的一幕。

菲尔多西、海亚姆、萨迪和哈菲兹在伊朗被称为古波斯诗坛“四大支柱”。后两位诗人都出生于设拉子,死后也都葬在故乡。后人为之建立了陵园。萨迪前半生过着托钵僧生活,四处流浪,足迹远至非洲及我国的喀什噶尔。浪游中,他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物,体验了人情世故,返乡后潜心著作,先后写了哲理性叙事长诗《果园》和夹有短诗的韵文长篇《蔷薇园》。人们称赞他的诗宛如“一根绚丽的五彩长线贯穿着的箴言明珠”。哈菲兹以写抒情诗见长,人称“设拉子夜莺”。听伊朗朋友说,每个伊朗人家庭中都有两种不能缺少的东西。一是《古兰经》,另一件就是《哈菲兹诗集》。这两位诗人在世界文坛上早就享有很高声誉。萨迪在《蔷薇园》中吟唱的“亚当子孙皆兄弟”一首诗体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已被联合国采纳用以阐述这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两座陵园我在设拉子都拜望过。陵墓朴实、肃穆。环绕墓地的园林开阔疏朗,林木蓊郁,绿草如茵。院内设有小型博物馆和售书处,可以了解诗人生平事迹,购买诗人遗著。哈菲兹陵园后面的小跨院还开辟了一个茶馆,供游客品茗休息。在萨迪的陵园里,我信步走到偏僻的一隅,看见有人正坐在树荫下翻阅(可能是刚买到手的)一本诗集。这里远离尘嚣,异常宁静。我也找到一张石凳坐下,叫自己同清纯、平和的氛围融合起来。仰望蓝天白云,遥远处隐约显映出一线淡淡青山。花香扑鼻,禽鸟在林间啁啾。我好像已经走出纷乱嘈杂的世界……蓦然间,青年时代梦想过的伊甸园又涌上心头。啊,伊甸园在人世间多半还是有的,只不过隐藏在古诗人的陵园中而已。

(2004年)

揭开印度的神秘面纱

印度的魅力

南航飞机滑落到新德里机场水泥跑道上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机场大厅灰暗、陈旧,看不到任何现代化气息。旅客寥寥,我们一行从北京来的游客,很快就办完入境手续,顺利地出了关。但是走到出口大门内的休息厅时,却发现印度旅行社地陪人员还没来迎接,只能等待。这间休息厅很宽阔,四周有不少旅行社接待处,外币兑换所和售卖地图、明信片等零碎物件的商店。只不过大多店铺都关着门,一片昏暗。一排排硬塑料靠背椅上坐着服装各异的印度人,最显眼的是几个头缠厚重头巾的锡克教徒和披着色彩鲜艳纱丽的印度妇女。也有几个女人带着小孩席地而坐,身下铺着毯子。我本想去小卖部买一本印度导游地图什么的,却因为口袋里只装着美元,没有卢比,所以只在书摊上随便翻翻,什么也没买。我坐在椅子上,等着进一步投身到这个充满魅力、长久吸引着我的神奇国度里。

是什么把我召唤到这里来的?是号称“印度珍珠”的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还是粉红色城市斋浦尔和它那开着上百扇窗户的“风之宫”?是在恒河圣水里沐浴的印度教徒还是街头的弄蛇人、在大街小巷悠闲漫步的神牛和大象?是释迦牟尼向弟子传经布道的鹿野苑还是令人瞠目结舌、赤裸裸表现性爱场景的卡杰拉霍神庙?贬斥印度的人认为这个国家贫穷、落后,城市里充满了乞丐,农村很多家庭没有厕所,根本不值得一去。这倒也是实情。印度人口众多,在农村失去立锥之地的人蜂拥到城市里来,弄得大城市肮脏不堪,人满为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在《印度:受伤的文明》一书中曾这样描写孟买:“每天都有1500余人,约350户人家拥进孟买讨生活,他们来自乡间,身无长物……通往机场的公路两旁簇拥着无数低矮棚户。白天处处人挤人,夜间人行道上睡满了流浪者……”“街头乞丐成群……不少乞儿露出自己伤残的肢体,一味纠缠行人……”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得不为不足中国国土l/3的印度(印度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却养活了十几亿人口而感到惊奇。近年来,印度科技发展极快,已成为世界上软件最大的供应国之一。印度人笃信宗教,但这并未妨碍它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印度处处是各种教派的庙宇,是一个保守的国家。但以宝莱坞电影为蓝本的商业片又征服了无数国家的观众。或许印度的魅力正在它是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地方,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化的国家。诚如某一本描写印度的书上所说:“它是一只不老的神牛,负载着几千年的神秘和奇异,又像一只躁动不安的蛇,在现代与传统的巨大反差中左冲右突。”不管怎么说,我已经迈进印度的国门。我将很快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哪怕只揭开一角,只看到一些表面景象呢,我多年寻求的目的总算实现了。踏上印度土地的这一天是2003年9月30日,我将在这个国家逗留两周。在这整整14天中,我将看到些什么呢?

新德里和旧德里,两个世界

到印度的第一天,乘坐旅游大巴在首都德里兜了几个圈子,但只是走马观花,一切都只是匆忙一瞥。直到十几天后我只身游历了拉贾斯坦省归来,在旧德里一家不大的旅馆里住下,才对这个总人口达900万的印度首都开始了比较亲密的接触。

同类推荐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所有的散文名篇,并收录了一部分精品杂文,根据文章写作内容和特点共分为五个专辑。这些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收录的杂文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体现了鲁迅博大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处处体现着鲁迅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 萨瓦纳湾

    萨瓦纳湾

    《萨瓦纳湾》法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戏剧,讲述了舞台演员玛德莱娜年轻时在各国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女儿溺死的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
  •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文学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它以深邃的思想,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观察,思考,审视,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与人生;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它是人生中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阅读世界名著,体验其中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思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文修养,并以此了解社会,解读人生,为走向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病友哈马阿蒂

    病友哈马阿蒂

    两个月前,王四屁股沟里莫名地长了一个红疙瘩,黄豆般大小,开始不痒不痛,只是觉得长在那里有点怪怪的。这样的事多了,不同的是,以前更多的时候是长在脸上,或者身上,那些可以堂而皇之亮出来而不觉得害羞的地方。公然长在脸上的,再早,说是青春痘,不青春后,就叫它痤疮。长在身上的,好发于手臂、胸前或肚皮上,星星点点的,有点红,有点痒,就不叫青春痘而叫它湿疹。用中医的说法,是内里湿热重了,发散出来的疹子。这些事,每个人都会有,随便弄点消炎的药搽搽,几天过后也就平复了。实在顽劣的,弄点鱼石脂敷上,就像如今给半生的水果施点催熟与膨大的药剂。
热门推荐
  • 飞天舞剑

    飞天舞剑

    陈维本是皇室血脉,因八王争位,而流落江湖,幸得隐士相救,传授绝世剑法,斗朝堂,闯江湖,战八王,他能否平安回归?陈维回归之后发现他只是在人界历劫了一回,他刚回到天界,就被天帝以莫须有的罪名联合众神将其打下了诛神台,差一点就形神俱灭,幸得魔主相救,得以前往冥界重修真身,斗天界,闯冥界,战魔界,他能否杀上九重天,成功诛杀天帝?
  • 帝幸己妲

    帝幸己妲

    本文根据苏妲己(本名己妲)和商纣王(本名帝幸)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组织材料编写。不可作为历史参考。帝幸二年,她初遇他,一眼便是一万年。他,一表人才,仪表不凡,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气宇不凡,玉树临风,面如冠玉,英俊潇洒。她,秀外慧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眉清目秀,冰清玉洁,国色天香,如花似玉。世人皆言帝王无情,孰人又知本王为百姓,亦为你!
  • 阳春集

    阳春集

    《阳春集》作为冯延巳词作的集合,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既流露出“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样悲春伤秋、相思恨别的细腻情感,也时常发出“人非风月长依旧”这样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由此劝君珍惜年少时光,不负人生。《阳春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有评:“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 清醒白日梦

    清醒白日梦

    路瑾暮的男神是一位音乐制作人,可没想到,上热搜、发专辑、得奖、上综艺,男神的转型路上,机遇铺天盖地而来。 路瑾暮的宝藏男神就这样成了国民偶像。路瑾暮咬咬牙:“行吧,男色不能一人独占,分享就分享!”某天路瑾暮在林冉昊的微博下面抢热评:“崽崽!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是爱,是暖,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我此生清醒的白日梦!”可评论刚发出去,路瑾暮就接到了电话:“下楼,你的白日梦在等你。”好吧,和爱豆在一起的日子,还是挺幸福的。女主古灵精怪小呆瓜,男主不羁天才音乐人,文笔亦庄亦谐,全文少狗贼少玻璃碴,多糖分,请男女老少放心入坑。
  • 江湖庙堂两相厌

    江湖庙堂两相厌

    本文1vs1,双强,男女主身心干净。【正儿八经简介】穿越妖娆恶女pk腹黑妖孽王爷,拼的是毒舌,比的是演技,或优雅地撩拨,或扭曲地整蛊,偶尔加上霸气的武力值...两只妖孽过招,看谁计胜一筹。【剧情导火索】九歌,FBI地下特工。性情狂傲,恣意洒脱,优雅与妖娆并存,外加一点小小的腹黑,喜欢恶搞,整蛊起来没商量。因一个匣子,一觉睡到大唐之后的平行空间,灵魂附身在定北侯独女郁漓央身上,无意之中邂逅天下四公子,被卷入江湖与庙堂之间的纷争,且看她如何在江湖、朝堂中混得风生水起,游刃有余。【美男举世无双篇】音律无需宫商徵——祁公子,无心朝政,独爱财的国舅爷,同为穿越者,现代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翩翩,擅长弹奏及制造所有乐器。起死回生绝尘色——风神医,天下名医,容颜绝色无双,性格冷漠清高,隐居梅林,傲娇的只跟懂乐器之人有话题。灵霄令出风波起——楚少侠,武林盟主,狂傲果断,豪放不羁,天生侠义心肠,身上总像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紫衣一现邪魅生——宁邪王,天奕深不可测的宁王殿下,长相妖孽,邪肆腹黑,性情喜怒无常,行事作风狠绝果断,让人闻风丧胆。简介无能,请入坑正文。求各位书友多多支持!╭(╯3╰)╮
  • 她故事:女人一生最应感悟的103种真情

    她故事:女人一生最应感悟的103种真情

    微笑着流泪的爱情、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两个人、轻触柔软的心灵、一生相随的友谊、女人心中永远的宝贝、倾听岁月的心声……本书为您讲述真实、感人的“她故事”,探微新女性的精神世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
  • 公平的掠夺

    公平的掠夺

    主角获得可以接受其他位面NPC的委托并且穿梭各个位面的能力,且看他如何在不同位面进行掠夺进行成长的。
  • 新一陆

    新一陆

    大型角色扮演网游,NPC任务对话用及故事情节摘录。
  • 创业从美食开始

    创业从美食开始

    叮!恭喜您被《最后一个帝国》系统选中,请选择以下开局模式1.美食体系。2.金融体系。3.文学体系。这个系统有点强,嗯……我想全选。
  • 男神大人好

    男神大人好

    本书已完结,推荐新书(季影帝在线撒糖日常)他是A大有名的校草大人,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男神,本该配佳人的他,偏偏找上了其貌不凡的她。她是全校人人避而果之的丑女,前一刻才被男友甩,下一刻就被男神告白。当你在被前男友狠狠羞辱的时候,当一个帅到掉渣,酷到不行的男神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拒绝吗?“为什么是我”她问。“因为你是唯一一个和我正面相遇5次可以选择无视我的人”他酷酷的说道“这个理由不成立,我拒绝。”面对男神的告白,她却冷漠的拒绝.“给你长脸这个理由够不。”他说。“可以。”长脸的理由她接受了直到多年后她问:“如果你先遇到的是其他女生对你选择5次无视,你会选择她吗?”“不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