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5800000032

第32章 行脚(1)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座大佛,大佛可以代表许多许多事物。可以指自己的父亲,也可以指对未来的憧憬。理想,信念,崇拜的人,都会成为一个人心中的大佛。正因为有它萦系心头,人生才有了坐标,不再虚度。它逼迫人不断思索,不断追求,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年轻人对处境不满,总希望跳出自己的圈子,看看另外一个世界。过去是这样,今天仍然如此。那就走吧,出去看看吧!

我和旅游

由于上帝的错安排,我这个生性好动、喜爱东奔西跑的人,却当了一辈子教书匠,天天被禁锢在狭窄的教室里,晚上还得伏案备课或批改作业。除了趁某个暑假(那还要看这年夏天当政者要不要搞什么政治运动),偶尔到什么地方走走以外,广大世界一直与我无缘。我自幼就渴望去闯世界,艾芜的《南行记》、高尔基的《俄罗斯漫游记》勾起我无限遐思——那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啊!我不仅想去观赏山川之美,而且怀着莫大的好奇心要窥测这个百相纷呈的社会,想看看老百姓的众生相。我年轻的时候也做过文学梦,总想写点什么,但要写出点东西来就必须走出自己的斗室,投进沸腾的生活中去……文学梦后来当然没有实现,但是想到外面去浪荡一下的心愿却一直隐藏在心坎里,像个小虫似的啮咬着我。

终于盼望到一个比较宽松的时代。1981年年近六十的我第一次迈出国门,到德国一个城市客居一年。其后又连续几次在国外教学,趁机游览了我向往已久的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希腊……甚至在埃及金字塔下接受了非洲沙漠的风沙洗礼。90年代仍然断断续续出去过几次。1995年到澳洲,1999年在欧洲浪荡了三个月。最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夏终于圆了我的俄罗斯之梦。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啊,你们这些我自幼奉为神明的文学大师们啊,如今我终于像个朝圣者似的踏上哺育了你们的这块国土了。站在莫斯科阿尔巴特街普希金铜像前头,我的耳边萦回着这位大诗人的诗篇名句。

国外固然充满了异国风光,但国内江山多娇,且条件方便,因之,近十数年来我更多是在国内漫游。我喜欢去一些游客足迹鲜至的偏远地方,独自徜徉。福建丛山中的土楼,江南傍河而建的某个无名水乡……我站在云南、四川边境的峡谷里仰望悬棺,坐在岷江上游羌人的碉楼里饮一杯苞谷酒……

每次出游虽然有个大致路线,但我常是随遇而安,或行或止,只根据兴之所至。有时在路上邂逅一个可意的旅伴,我会被他引至一个我从未闻名的地方,或是僻远的乡野,或是一个边贸小镇。于是我也就暂时变成一个村夫野老,或是挤在杂沓的人群中成了一名赶集人。我坐在小摊上品尝当地佳肴,也许同几个晒太阳的老人坐在墙角抽烟,听他们讲述当地的趣闻逸事。我在村外看见一个建筑式样奇特的木亭,一个老人告诉我,那是当年湘西大土匪龙云飞残害一个小裁缝的地方,因为裁缝常年在他家里干活,他不想给工钱,就诬蔑裁缝同他的一个姨太太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在村外被人谋害。这个木亭是当地人盖的,名叫剥皮亭。

背上我简单的行装离开家,同家人道声再见,告别我的小书房,一任书桌上堆满没写完的稿纸和等待回音的一封封来鸿,我登上向远方驶去的火车,感到无比轻松。我自由了。责任、负担、应酬,甚至同老伴之间的龃龉……一切都被抛诸脑后了。车窗外掠过的是变化万端的风景——田野、山峦、农舍、小溪,车厢里响起旅客们的喁喁话语声。他们谈到有意思的事,我也侧耳听几句。要是不想听,就把注意力沉浸在窗外的风景线上。而等待我的将是更大的喜悦。一个我尚未涉足的陌生城市,我将看见什么?遇见什么人?晚上将住在怎样一家小店?店主人会不会是一个好客的、喜欢絮絮叨叨谈论往事的老者?尽管我不能逃脱我在地球上占有的小小空间,可是这个空间却无限地扩大了。我的腿脚会变得更轻捷,甚至有一种要飞腾的感觉……每一次旅游对于我来说都不啻一次肉体枷锁的解脱!

我曾在一篇名为《牌戏人生》的短文中把生活比作一场牌戏。每人手中的牌都是上帝——或者冥冥中任何一位主宰——发给的,或好或坏,你无法选择。但是如何打好这手牌,个人却享有一定的自由。我得到的牌并不高明——资质愚鲁、家资不丰,且大半生都在战乱与动荡不安的年代度过。但是我自信打牌的技巧尚不笨拙——充分利用了我的优势。我的一生并未虚度。如今人已垂暮,手中的牌差不多都已打尽,只剩下最后的一张——不多的几年岁月。我决心还是要把最后的牌打好,在旅游中追寻自由,为我已经变得日渐苍白的生活加添一点色彩。

(2001年)

心中的大佛

上帝如果爱上一个人,

就叫他流浪,东跑西奔,

溪流、田野、高山和林莽,

穹苍下随处可以安身。

有的人不肯走出家门,

雷雨风雹都令人惊魂,

只在屋里听老婆聒噪,

毕竟那是熟悉的乡音。(作者佚名,疑是模仿19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瑟夫·冯·艾兴多夫一首歌谣的戏作。)

小诗是我偶然在一本德文老杂志上读到的。那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我已经在北大复了学,正热衷于读德文的时候。我的浪荡生活早已结束,大概上帝不再爱我了。抗战后期,我曾离家,在大后方流浪了好几个省份。当过兵,受过难,后来又在一所学校读了两年书(半心半意),同一个女孩谈了恋爱(真心实意),在我撒够了欢儿以后,还是回到无法彻底舍弃的书本上来了。

50年代以后,我开始规规矩矩地当教师,给学生上课,但是总觉得教室非常憋闷。年轻时浸入肺腑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野性”,常常叫我坐卧不宁,想干一点儿出格的事。

70年代末,风停雨霁,可以喘口气了。80年代,形势更好,终于又能打起行装,每年到外面浪荡一番。1991年就又有这样一次机会,成都要开个国际会议,讨论科幻文艺作品,我也受邀参加。五天会议过去,我在四川又继续逗留了一段日子,首先游了九寨沟,再回成都南下,去峨眉朝金顶。但在这篇短文里,我要写的既不是科幻大会上如何讨论外星人,也不是上山朝圣的观感。我要讲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是我年轻时的影子。上帝本来眷顾他,想叫他看看外面的奇异世界,但中途又把他抛弃了。我遇见他那天,正在乐山长途汽车站等车去峨眉山。

我把时间表弄错了。上午的班车刚刚开走,下午一班还要等三四个小时。我犹豫了一会儿,决定等待。乐山大佛已经看过,长途车站在郊外,我不想再回市区。我在空旷的候车室一张长椅上坐下,拿出地图册,查看下午的行程。我坐的这排长椅背后是通道,偶然有一两个旅客走过。一个人影总在我背后晃悠,那人显然在看我的地图。从眼梢望去,我看出那是个穿蓝色服装的年轻人。我把身体向椅子里面挪了挪,招呼他坐下。

年轻人有些拘束,但还是坐下了。他接过我递给他的地图。这时我看清楚了:年纪大约十八九岁,体态单薄,面容清秀。因为脸庞消瘦,眼睛显得很大。我发现他看地图首先看的是四川省,之后又翻到西藏自治区。怎么?这个年轻人要去西藏吗?我有些好奇。观察了一下他的行装,我看到一只硕大的桶形背囊,塞满衣物,背带上挂着水壶和毛巾,那是一个长途跋涉者的装备。我摸不清他的身份:学生,打工仔,外出工作,远地探亲?这时季节是5月,学校还没有放假,他决不会外出旅游。从衣着看,这个年轻人并不富裕。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我等他看完地图,开始有一搭无一搭地同他说起话来。事情逐渐清楚了。他是个中学生,从重庆来,要去西藏。去工作还是探亲,我问。都不是,年轻人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只是想去看看,听说那地方挺神奇的。我不好意思问他的经济状况,只是概括地对他说,去西藏不那么简单,要爬好几座高山,路很远。我当然也称赞了他冒险的勇气。年轻人反问我来四川做什么,我说我跟他一样,也是来看看。他想知道我去没去过西藏,我说我没有去过,西藏海拔太高,我的身体怕不能适应。四川可看的地方很多,已经够我看的了。这个年轻人虽然家在四川,对本省的情况却知道得不多。已经到了乐山,他居然连乐山大佛也没听说过。我告诉他,这是很值得一看的古迹。弥勒大佛凿在凌云山断崖上,头与山高,脚踏大江,身高71米,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历时约九十年才完工,堪称世界之最。他好像被我说动了,但又犹豫着,拿不定主意去还是不去。我看了看表,离下午班车发车还有三个钟头,时间充裕。走吧,我说,我带你去看看,不用你破费。年轻人很不好意思,但还是背起行囊,跟着我走了。

我们自然没有走到大佛跟前,更没有攀登悬崖到大佛顶上。我们乘坐一艘观光木船在江面上兜了个圈子,从远处反而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大佛全貌。我给何君——这时我已经知道他的姓名了——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看完大佛,我又请他在一家面馆吃了碗汤面。两人既已熟悉,我听他更详细地向我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何君在重庆郊区一座煤矿工人子弟学校读书,已经读到高中三年级。父亲就在矿上电机班当工人。他在学校功课一般,但对文学有特殊兴趣,写诗,写散文,还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办了一份油印小报。暑假快到了,不仅毕业考试是个难关,毕了业,出路也成问题。他既无力上大学,又不甘心在矿上混事。思来想去,何君把心一横,决定离开家到外面来闯天下。

这简直是我年轻时的影子,我想。当年我不也是十九岁,读书读得好好的,突然一阵冲动,离家出走了吗?不甘心憋闷在已经心生厌腻的狭小天地里,渴望挣脱牢牢束缚自己的单调和平凡,只凭仗着青春锐气和无知,就耸身一跃,跳进生活的激流中。如果说我当年出走,还擎着一面参加抗日战争的神圣旗帜,今天何君却没有了这一借口。说穿了,尽管时代不同,我俩弃家远行,实际上都是听从心灵的召唤。如果往深里挖掘一下,多半都是出于不安分的性格。至少我是这样。

当然了,何君中途弃学,还有另外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这倒也是实情。据他说,家里几个弟妹都很小,父亲已不年轻,他不忍心天天面对父亲一张愁苦的脸。他跟父亲感情很深,看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他总想到自己的父亲。后来我们谈到文学,何君最喜欢的是两位四川作家——艾芜和沙汀。这次出来他只带了两三本书,其中一本是美国当代诗歌,另外一本就是艾芜的《南行记》。这叫我感到震撼。国境线上孤零零的一座野店,奔腾的怒江日夜轰鸣,盗马贼和鸦片贩子,长发飘逸的傣族少女……当年我就是受了这样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诱惑才跑出来的。难道今天它们还没有失去对年轻人的魅力吗?但是当年西南边陲非常落后,读书识字的人极其宝贵,想找一碗饭吃并不困难。今天哪里还稀罕中学还没有读完的学生仔呢?再说了,何君要去的地方不是云南,而是西藏。高山峻岭,人烟稀少,语言也有隔阂。他能走到旅程终点吗?我很为他担心。可是我不想劝阻他,为什么叫一个年轻人的美梦过早破灭呢?在回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我一直在做思想斗争。最后,离分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禁不住还是把他西藏之行可能的遭遇向他仔细摆了摆。我最担心的是,他带的钱并不多(他已经如实告诉我,不足三百元),万一中途花完,搁浅在一处荒村野店,该怎么办?我拿出一张纸,给我在成都的一位朋友匆匆写了封信。这人川大毕业后开了家乐器店,人很仗义。我把信交给何君,告诉他,万一遇到困难,他可以去找这位陈先生。陈先生一定会资助他回老家路费的。我乘坐的汽车开出了乐山汽车站,我看见何君走向另一辆长途班车。蓝色的身影在我眼睛里闪动一下就消失了,我们分手了。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芝麻与百合:追求生活的艺术

    芝麻与百合:追求生活的艺术

    本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青少年读物,该书共分为3讲,第1讲谈为何读书,以及如何读,读什么的问题;第2讲谈女性的地位、权利和教育;第3讲谈生活之谜及其艺术。演讲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既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给人启迪,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 流言(2019版)

    流言(2019版)

    《流言》是“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散文代表作。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流言》收录她从20岁到25岁文学起步及盛产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等诸多脍炙人口、闪亮华丽的金句。有《天才梦》、《童言无忌》、《私语》等人生自传文字,敏感细腻的生命记录。有《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作家对自我写作的犀利剖析。有《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夜营的喇叭》、《有女同车》、《到底是上海人》等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纷繁世事中的审美体悟。读《流言》,认识年轻时代真实独立的张爱玲。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热门推荐
  • 黄河故道人家

    黄河故道人家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198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改道东流后,留下的黄河故道,飞沙走石,稼穑不立。一百多年来,故道两岸的人们几乎伴随着泪水和汗水苦熬岁月。《黄河故道人家》虽然是萌生在这片灾难的土地上,但作者却不是悲悲切切地抚摸伤疤,不是泪痕满面地诉说痛苦,而是用一种萌发于心底最深处的情感,以故黄河为背景,对生活在故黄河两岸的一群小人物进行描摹、刻画,用质朴的语言叙述展现黄河故道发生、发展和丰富了的民族乡土文化,勾勒出黄河故道两岸的世俗风情画卷。
  • 当魔君遇上冥王

    当魔君遇上冥王

    九生生来就是魔,千年前,她是在世间游历的魔女,千年后,她是魔界魔王,四海八荒有名的女魔头。世沧生来便是神,千年前,他是荣国国师,前面后,他成了冥王。他们之间,横跨了千年,但他们之间的故事,可不止一千年……
  • 佳木忆宁相思

    佳木忆宁相思

    他是上神,因她在凡间尚有一劫,陪她魂穿现代护她一世。她穿越回来记忆中的那个他却已然不在。他同她倒在血泊中,爱她如命的爹爹也死在了她的面前,她不惜成魔只为报仇,在她要报仇雪恨的那一刻,是他,是他毁了她所有的念想.....千年前的情缘该如何续写.....
  • 故国梦

    故国梦

    不靠谱的师父师娘,掳了个少年,硬说是自己的良配。咦,好像还真是。可他跟自己的妹妹怎么定亲了?更糟糕的是,自己稀里糊涂地好像也认错人了。哎哟,这可该怎么办啊。
  • 假面人生

    假面人生

    东海市著名企业家孙智贺的尸体是在海滩被人发现的。孙智贺是东海的一位商界奇才,整个东海的商界、政界名流没有不认识他的。其实孙智贺的知名度能够如此之高,不仅仅得益于他的成功和富有,他的奢华和风流也是让他知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人总要有一死的。但是,孙智贺今年才36岁,事业如日中天,却突然横死。而且,更重要的是非正常死亡。他的尸体是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海滩上发现的,胸膛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血洞。很显然,是子弹射杀造成的。大的弹洞虽然血肉模糊触目惊心,却偏离了胸口,未能致死;而另一个弹洞虽小却正中心脏,造成其当场死亡。
  • 游戏技能在异界

    游戏技能在异界

    技术宅慕白羽自制了一部手机,随后来到了异界,凭借前身制作的手机,他在这异界大陆上一步步走向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品丫头

    极品丫头

    要说在丞相府里当丫头,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好吃好喝好住好睡好玩。但却有一条可怕的家规。“奴婢不听话,或偷主人东西,该怎么罚?”“乱棍打死!”这年头,当奴隶的命不如狗。看样子,得夹着尾巴做人了。放眼天下,除了皇宫,还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这挥金如土的丞相府?皇宫?那地方肯定更严,说不定不小心放了个屁,都会被拉出去砍头。管它的,暂且就在这里呆着吧!哪天呆得不顺了,再说!虽然一开始毛毛燥燥糊里糊涂里的性格让她吃不少小苦头,但随着她慢慢地成长,也开始与这个世界溶合。丞相府里的几位性格各异的少爷小姐,和各大家族的皇亲贵戚对她的态度,让她一度成为众人的焦点。但她并没有太高的奢望,只希望能平安度日,性命无忧即可。权势的争斗,举兵起义,谋朝叛乱,这些与她何干?她只不是个小丫头而已,既不想当什么王妃,也没想过要嫁入豪门,只想多捞些银两,兵荒马乱的,笑傲江湖去!各位亲亲~~~~~~~~~新文漠寞红尘已经开坑,也是应亲亲们的要求,给萧然的续写!如果亲们喜欢萧然,敬请关注!宝宝再次在此感谢各们亲们的支持,谢谢!!!
  •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本书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研究”的结项成果(11BKS012)。 书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系统研究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律、价值、意义、表现形态、实践路径等问题。
  • 空间小农女

    空间小农女

    重生,穿成小女娃,不用吵,睁开眼便分了家,还附带个灵液、灵泉的空间!赚大发了!各种极品必须的装备!不过,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多啊!渣爹、后娘的娃太可怜!种田发家必须的标配!可不可以少点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