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400000015

第15章 智慧15诚于中,信于外

“人无一内省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这就告诉我们先审视自己的良心,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情,行动之前以良心监督自己,行动之中诚实讲信用。《后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到别的地方任太守,中途经过好几个县,其中有一个县的县令叫王密,这个王密是杨震一手提拔上来的,所以王密想借这个机会,向杨震表示谢意。

于是这天晚上,王密就带着礼物来到杨震的住处,并献上黄金以表感激之情。杨震坚决不收,王密推托一番,说:“没有人会知道的。”杨震说:“没有人知道吗?天知道,鬼神也知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很惭愧,只好失望地走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人们在做人处世中一定要做到耿直中正,利用别人不知道而欺瞒别人是为人所不齿的事,这就违背了“中庸之道”。我们再来看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是春秋时期齐国人,齐襄公的弟弟。后来他做了齐国的国君,在他统治期间,齐国成为春秋各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被后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襄公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和堂弟公孙无知发生了争执,以致二人大打出手,伤了兄弟间的和气,二人也从此结下了仇恨。公孙无知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对齐襄公耿耿于怀,后来就找了个机会把齐襄公给杀了,自己做了国君。齐襄公的亲生弟弟们怕因此而受到牵连,纷纷逃到别的国家避难。其中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因为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到鲁国肯定会受到厚待,公子纠的谋士管仲跟随他。同时公子小白则逃到了莒国,鲍叔牙辅佐他。

一天,刚刚登上君位的公孙无知到齐国的封地雍廪去游玩,因为公孙无知曾经和雍廪人结下了仇怨,所以这里的人们很恨他。这次公孙无知竟然来到雍廪,雍廪人就趁他在郊外游玩的时候,给他一个突然袭击,将他杀死了。然后,雍廪人就告诉齐国的士大夫们说:“公孙无知是个犯上作乱的小人,他杀了襄公自立为王,这是要遭到天诛的,我们替天行道将他给杀死了,请你们在诸位公子中再找一位贤德的人,重新立为王吧!”

士大夫高傒从小就与公子小白关系很好,公孙无知死后,高傒等人就秘密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小白,让他尽快回国继承王位。与此同时鲁国的国君也听说了公孙无知被杀的消息,就赶快派人送公子纠回国。同时还派管仲带兵在莒国至齐国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拦截公子小白,让他不能先回国。当公子小白一行人来到管仲等人埋伏的地点时,管仲一箭射去,正好打中小白身上的衣带钩。小白急中生智,马上跌落马下,闭上双眼装死。跟随小白的人也都停下脚步,放声号哭。由于管仲距离小白一行人较远,不知道小白在使诈,以为他真的死了,于是就立刻派人去禀报公子纠说公子小白已经死了。公子纠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轻松了许多,于是就放慢了前进的速度,一路悠闲地往齐国方向走。与此同时,公子小白则快马加鞭,绕路而行,六天以后率先赶到齐国,顺利地当上了国君,也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抵御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公子纠没有办法只好又逃回鲁国,但他不死心,当年秋天,又与齐军在乾时展开大战,但是鲁军大败而逃,齐军则乘胜追击,截住了鲁军的退路。这时,齐桓公写信给鲁国国君,说:“公子纠是我的同胞兄弟,我不忍心杀他,但是他为了与我争夺王位,竟然派人杀我,与我为敌,请您把他杀了吧。而他的谋臣召忽、管仲则是我的仇人,请您把他们遣送回齐国,我要亲自把他们剁成肉酱!如果您不同意,我就派人攻打您的都城!”鲁国国君没有办法,只好按照齐桓公的意思办。召忽听到这个消息,心想与其被剁成肉酱,还不如自杀,还能留个全尸,于是便刎颈而死。管仲则束手就擒,被送回了齐国。

齐桓公的确想杀死管仲,以报那一箭之仇。但是他的大臣鲍叔牙对他说:“我三生有幸,得以追随您左右,如今您已经登上王位,而我再也没有能力帮助您成就更大的霸业了。您要想把齐国治理好,有我和高傒就可以了。但是我知道您的志向远大,您要在诸侯中称霸,那么就非用管仲不可啊。管仲被哪个国家重用,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您一定要争取他为齐国所用啊!”于是,齐桓公决定不杀管仲,并重用他。

管仲与鲍叔牙是多年的好友,他深知鲍叔牙一定会向齐桓公推荐自己,所以才敢束手就擒。管仲的囚车还没有到齐国的都城,鲍叔牙就去迎接管仲,让士兵给他去了枷锁、脚镣。到了都城后,鲍叔牙又安排他沐浴更衣,并以好酒好菜招待他。第二天,齐桓公以隆重的仪式拜管仲为大夫,请他主持国政。

在此之后,鲁国又派大将军曹沫三次领军攻打齐国,但是每次都是大败而归,被齐国夺去了大片的领土。鲁庄王害怕齐国乘胜追击,把鲁国的都城也给占领了,于是就打算与齐国求和,并献出遂邑这个地方。齐桓公答应了鲁庄王的请求,两国决定在柯地这个地方举行签约仪式。可是两国国君把盟约刚刚签完,曹沫就冲上前去,用匕首抵住了齐桓公的脖子,并威吓说:“谁也不要上前,否则我就杀了他。”齐国的谋士和将官们都害怕齐桓公有什么不测,不敢上前,只好问:“你想干什么?”曹沫激动地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是事实。但是齐国侵占鲁国的领土也太多了,以至于齐国的边境已经延伸到了鲁国的城墙下。鲁国的城墙一倒塌,就会压着齐国的领土。请你们考虑一下吧!”言下之意就是,你们把侵占鲁国的土地都还给鲁国,否则就对你们国君不利。

齐桓公被曹沫胁持,刀子架在自己脖子上,他知道如果不答应曹沫的要求,自己肯定活不成,于是就急忙对曹沫说:“好好好,我答应你把侵占鲁国的土地都还给你们。”此话一出,曹沫果然放下了手中匕首,放开齐桓公,将他推到齐国臣子的行列中。

齐桓公对此恼羞成怒,脱险后就想违背信约。这时,管仲对他说:“您这样做不妥,人家劫持您是不想和您订立盟约,您事先没有料到这件事,这说明您并不聪明;您面临危险,不得不听从人家的威胁,这说明您不是十分勇敢;您答应了人家却又不想兑现承诺,这说明您不讲信用。作为一国的国君,您既不勇敢,又不聪明,现在又想不讲信用。失去了这三点,还会有谁会真心服您呢?而如果您如约还给鲁国土地,这样世人就会给您诚信的美名,这比起鲁国的土地要有价值得多啊。”齐桓公听了,觉得管仲说得很有道理,就如约把侵占鲁国的土地还给了鲁国。

诸侯们听说了齐桓公信守诺言的这件事情,都觉得齐桓公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因而都纷纷依附齐国。两年以后,诸侯接受齐桓公的邀请,到甄地聚会,他们心悦诚服地请齐桓公主持大会。从此,齐桓公成为诸侯公认的霸主,开始号令天下,创设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辉煌业绩。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作为一国之君,是否守信,不仅关系其个人的威望和功业,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兴衰。所以说,很多时候,你的所作所为,并不仅仅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你所处的集体,对于你个人的不受信,在别人看来其实就是你的集体不守信,要想维护集体的利益,就必须尽量完善自己。

故事中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劝谏,信守诺言,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赢得了各国诸侯的信赖,这不能不说是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重要原因。

当代学者朱伯昆在诠释儒家伦理中的“信”时,说过这样的话:信有二义,信任和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显而易见,“信”的涵义就是恪守诺言,不欺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承诺。但反其道而行之的人不在少数,请看下面这位。

有一个人总是向同事炫耀自己在市房管局有熟人,办房产证很容易,而且花钱少、效率快,同事们大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同事找到他,说急着要办理房产证,便交钱相托,但过了很多天,也没有回音,于是这个同事就跑过来问,他支吾半天才说:“近来人家事儿太多,你再等等看,包在我身上,肯定行的。”拖的时间长了,同事对他的办事能力就产生了怀疑,便向他要钱,他却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的事虽然没办成,可我该跑的跑了,该请的请了,你总不能让我为你掏腰包吧?”言下之意,钱是还不了了。从这件事以后,他的话就再也没人信了,以至于同事们在闲暇聊天的时候,只要他往人群里一站,大家就好像有一种默契似的,不再言语,继而纷纷散了。

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就是看讲信用与否,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讲信用,别人也就会对你讲信用,反之亦然。

可见,人们在与他人交往共事的时候,首先要有耿直诚实的本性,之后言行才能与自己的本性相吻合,才不会反复无常、欺骗狡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社会的秩序,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也才能保证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和谐。

做人做事都必须把握一定的分寸,哪些事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哪些事自己很难做到,必须心中有数。否则,轻易就对人许愿,困难一来就只能干瞪眼,就会失信于人。一旦失信于人,留下“不守信用”的坏印象,就会给自己的前程埋下隐患。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从正面鼓励人们要遵守信义,不能违背诺言。你不违诺就是一个君子,就能受到人们的敬重,就会从中受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是从反面警告人们不能不讲信义,不能违背诺言,如果你出尔反尔,就会遭到人们的鄙夷,会被排斥到主流社会之外。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在他看来,诚实待人,不说假话,不骗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品德,“人者,仁也”,仁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准。而“信”则是“仁”的主要内容之一。孔子告诉人们,做人要“主忠信”,要把“忠”和“信”作为品德的基础。他还说:“信则人任焉。”你讲究信义,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才能被别人任用。

墨家的开山鼻祖墨翟也说:“言而不信者,行不果。”如果你说话不诚实,不讲信用,那你就休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也就办不成事了。

主张“法、术、势”的法家代表韩非子也主张“信”。他认为一个英明的君主,应当注意取信于民。同时,他认为讲信用这种优良品德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韩非子认为领导人应当“积信”,只有从每一件小事上做起,遇到大事才能讲信用,即所谓“小信成则大信立”,君子的权威来源于时时处处注重信义。

《中庸》上说:“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是中庸德性观的轴心,它是联结天人、使之合一的规范,是人的道德思想与行为规范的凭借,人无条件地依此规范而行;“诚”是贯通天地人的普适规范,能够将三者有效连接,从而使人处在一种相互和谐的格局之中;“诚”充满了在具体的、不完满的伦理实践中,达到全体的、完满的道德理想的可能性,从而开启了中庸作为实践伦理的大门。

诚信可表现天地之真,充实天地之美,完成天地之善。有了诚信,才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神明之所以为神明。有了诚信,才见人之所以为人,英雄豪杰之所以为英雄豪杰。诚信为人性中第一美德,为英雄豪杰、伟大人物立德立言的第一要素。

“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别人什么事情,对方自然会指望着你。一旦别人发现你开的是“空头支票”,说话不算数,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不仅增添他人的无谓麻烦,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对别人委托的事情既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又不要应承自己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

诚信做人,不失信于人是一条不可儿戏的原则。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位先贤告诫他人,因承担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他人信任的。

诺言是必须信守的,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许下的诺言都一定要信守。即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许下的诺言,也不能当作权宜之计,因为他人只看重是否履行诺言这个原则。不重视、不遵循这一原则,不仅是做事会失败,做人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同类推荐
  • 细节完美人生

    细节完美人生

    细节之中往往隐藏着决定事情成败的玄机。可以说,细节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只有把握住了细节,才能防微杜渐,不因小失大。同时,细节往往也是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忽视细节会让人踏上失败之路,忽视小节会让人平庸一辈子。细节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内容,聚集细节,必能升华人生。尊重细节才能扭转人生,做好细节才能实现梦想。
  • 你坚持的原则其实害了你

    你坚持的原则其实害了你

    《你坚持的原则其实害了你》本书是一本指导人们学会原则断舍离的励志类图书。书稿从言语沟通、人际关系、日常生活、工作方法、职场规则和内心修养等6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舍弃的40种不必固守的原则和对人生没有积极意义的约定俗成的做法,指导人们学会选择和放弃,从而实现人生的实质性改变,让一切都变得更加明确。
  • 用心灵体察世界:人生智慧的100个定律(二)

    用心灵体察世界:人生智慧的100个定律(二)

    此书以励志为题材,通过大量故事和生活的细节,阐述了许多深奥的人生哲理,揭示了灿烂人生的真谛。尤其是以散文的形式,使众多人生道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引发人们的思考,激励人们在人生和事业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进行生活中的减压。
  • 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

    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

    这是一本帮助年轻人有效提升国学修养,完善立身处世能力的人生智慧宝典。本书从自立自强、放大格局、善于取舍、感恩惜福、安贫乐道、宽厚包容、达观处世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层层深入的阐释和对典型案例的评析,全面讲解了年轻人急需掌握的各种人生哲理,不仅能激励年轻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谦和、感恩、自省、包容的心态,提高个人素养,赢得好人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修养必读书。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精灵之纪

    神奇宝贝精灵之纪

    一个小男孩,变成了…小男孩表示他很方…“噗~~”
  • 全真医仙

    全真医仙

    东汉,魏伯阳祖师创《周易参同契》,而后张紫阳悟而创《悟真篇》,从此全真之基础奠之。而后重阳帝君遇仙吕祖,创全真道教。终南东去,齐鲁之地,化开金莲七朵,长春子一言止杀而全真龙门大兴,是故丹真之仙,成道之玄门也。
  • 寻园记

    寻园记

    一介凡人,异域两世。无意间得窥无上隐秘的李沫,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木叶中的神速力者

    木叶中的神速力者

    忍者的世界,炫丽的忍术,忍界的纷争。大筒木的阴谋。
  • 极品护院

    极品护院

    秦九万,护院界的翘楚! 一个命中天生看大门的男人,在青城,给豪门大院当护院,担任护院总领。在京城,给皇帝看九门,成为九门总兵…… 假如吴三桂去陕甘对战李自成,而史可法坐镇山海关迎战鳌拜,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因为他,情窦初开的大小姐,变成不折不扣的段子手。青楼出身的陈圆圆,成了教书育人的夫子……本书向《极品家丁》致敬!
  • 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

    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

    多年来,报告文学已经很少有像《木棉花开》这样使人感到震撼和动情的作品了。因此,报告文学就不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屑眼光和言语攻击,甚至有人对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存在的可能性也有了怀疑。出现这种现象,固然同某些人传统的文学观念有关,与他们对报告文学阅读了解的局限肤浅有关;但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报告文学在独特接触观察理解现实热点矛盾事件和文学艺术地表现这些对象上存在问题有关。尽管会有人对报告文学表现出固执的排斥,但是,只要是优秀的作品,总能够在社会和读者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本问题是我们报告文学作家是否为人们提供了热烈关注的阅读对象,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诱惑和感动。
  • 摘下星辰竟成忧

    摘下星辰竟成忧

    原本一心想要摘下星辰来给你,却没有想到,已是无用。原本我是爱你的,可是,因为你的不信任,在一点一点的磨灭。……
  • 星河为礼

    星河为礼

    温月是个小透明,所有见过她的人在不久后都会忘记她,她与系统签署契约进入各个小世界,寻找自己的“存在”。仓鼠号努力平复心情:“老大你手里是什么……?”温月淡定:“手机。”仓鼠号:“这他丫的是修仙位面,你哪来的手机???”……某人:“以这漫天星河作为聘礼,你要不要嫁给我?”温月秒答:“不要,快滚。”片刻,温月看着面前一整桌的美食,沉默了两秒。温·打脸·月:“我娶你都行。”……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 容你游戏

    容你游戏

    沈悠苒看上了容一泓,只有一个想法,追到手!容一泓被沈悠苒看上,只有一个出路,被追到手。一个不负责任的女人招惹了男人之后,又想甩手走掉,最后披着羊皮的狼把这个女人打包回家的故事。
  • 超级作死宝箱系统

    超级作死宝箱系统

    当无数天骄还在为突破境界而闭关苦修,诸天势力还在为了点儿神兵仙丹打的头破血流时,毫无背景的苏锦却在怀抱着绝世美人,骑着混元圣兽,火锅吃的不亦乐乎,顺便再吊打下全世界,随手点开一个从天而降的宝箱:恭喜宿主获得幽冥魔宗圣女肚兜一块!真武大陆上流传着一句警世真言:宁惹阎王,莫惹苏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