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1000000002

第2章 初为才人

武曌[1]面前铺着一张描红练习宣纸,她手执毛笔在砚池里蘸了蘸墨,在砚唇上掭匀笔尖,一边默数着笔画,一边落笔写下一个“礼”字。她一遍遍练习着,不多时便写满了一整行。抬眼望着正捧读《论语》的老师,应国公这位13岁的女儿高声问道:“老师,‘礼’之一字,缘何对女子如此重要?”

“言合礼则不辱家风,女子更需谨言慎行。”这位二十五岁的老师答道,“令尊应国公希望你能深明孔孟之道、恪守女子四德,好与你寻一门体面的亲事。”

“体面的亲事?何以女子的归宿定是嫁人持家呢?我倒愿日日读书,不愿整天做些针织女红!”武曌振振有词道。

老师猛地站起来,重重扣上书本,斥道:“令尊对你实在是太过娇纵了!连天子之女也不得闻圣人之道。读书本是儿郎事,女子无才便是德!”

武曌冷眼乜斜道:“老师却应了家父之聘,为小女之师,何其有趣。”

“富若东翁者方可行此非常之事。况令尊出手阔绰,束脩颇丰。”

“呵!若家父得知老师您成见如此,不屑于尽为师之责任,不知还会奉上束脩否?”武曌刁钻地将了他一军。

老师避而不谈,转而说道:“责任?你现在的责任就是练习这个‘礼’字,直到我叫停为止。你习得几个了?”

武曌细细数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个了!”

“写满三十个,不可停笔。”老师命令道。

武曌重又蘸墨,勉强答道:“是,老师。”

“您要见我,爹爹?”武曌来到火炉前,跪坐在父亲脚边,恭谨地垂着眼帘。

应国公武士彟[2]挽起宽长的衣袖,抚摸着武曌的头顶答道:“是啊,我儿。”

武曌抬眼看着父亲,问道:“何事,父亲?”

“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开春后,你便要离家远赴长安去了。”

“去都城?”

“正是。”

“所为何故?”

“你明白为父心思。为父所有子女中,你最聪明,也最有学识。你的姐妹们整日里飞针走线就怡然自得了,唯独你一见针线、纺锤、织机就浑身不自在。”应国公笑道。

“您为我寻了一门亲事,是吗?”武曌蹙眉道。

“是。”

武曌叹了口气,强压下愤懑与不满,问道:“定的哪家?”

“当今圣上。你将入宫充为才人,低位的妃嫔。你要体谅,为父尽力了。若同僚们得知你这……好诗书不好女红的性子,怕是没有哪家愿意聘你进门。”

“一个男人若是没本事驾驭聪慧知书的女子,那他就不配为我夫君,更别说让我心甘情愿去侍候他!”武曌傲然道。

“女儿,你可知你此言有多么不敬?”

“对谁不敬?不就是那个早已作古、但知弄权的孔圣人?缘何要对《论语》、对四书五经奉若神谕?都是些说教罢了!对女人的说教与约束!关外的人被我们唤做夷狄,但我们这是凭的什么?他们尊崇女人——朝拜女主,祭祀女神——神明无论男女,他们都一视同仁地膜拜!恐怕北人才是饱受教化,我等汉人倒似民智未开!”

“此语大逆不道!”应国公断喝。

“且不知礼数是吧!就因为我是个年轻女子!”

“没错,”武士彟点头道,“因此,你以才人身份侍奉君上,才是最好的出路。后宫妃嫔众多,想你再难惹是生非了。”

武曌狡黠一笑:“也未可知!”

应国公站起身,伸手搀起女儿,说道:“至少,作为一介才人,你难有机会面圣,更遑论侍寝了。如此,你也能收收性子。”

武曌看着父亲踱出房间,空自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且看着吧!”

对武曌来说,在她家乡山西文水,春天还是来得太快了。家乡距离京城1100余里,她以前从未独自离家如此之远过。她本来已经忘记了这门父亲定下的婚事,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在家的最后几个月,但是等下人们不由分说地将她的贵重细软装满两个箱笼,连同父亲进上的贡品一起装进一辆马车,武曌才蓦然意识到这无法逃避的现实。离家的这一天还是来了,没有欢庆,亦无礼乐,武曌认命地踏上马车,一去不返。

两周后,武曌的马车驶过了长安城厚重泥墙下华丽繁复的木质城门。沿着井然的街道,马车缓缓穿过整个长安外城,越过外城的北墙城门,驶进了内城——皇城。

武曌撩起马车的绸布帘子,感受着这座都城的熙熙攘攘。文化之都、宗教之都、商业之都——即便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帝都君士坦丁堡也无法与长安城相提并论。

就在马车驶入皇城之际,一阵女伶的歌声伴随着乐曲传了来,曲调时而婉转,时而凌乱,引起了这位聪慧少女的注意。

马车终于停了下来。五个宦官齐齐上前,来到武曌车前,又有一个走到了武士彟进上的那车贡品前。宦官们悄无声息、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搬走了武曌带来的财物和贡品,一个看着比她父亲还年长的老宦官将她从车上搀扶下来,说道:“武才人,请随杂家来。”为免于失礼,武曌顺从地跟着老宦官来到一间简朴的寝室,室内已有了四名女子。宦官领着她来到空着的那张床前,说道:“以后此地就是你的栖息之所。”武曌的箱笼已经被放置在床下了。

“何时面圣?”武曌硬生生地发问。

“你不能面圣。”老宦官答道。

“这是何意?我是圣上的妃嫔,如何不能面圣?”武曌机智地询问。

老宦官笑道:“区区才人,等闲一个低位嫔妾,哪里就配得见天颜!”

“那我配做什么?”

“遵命行事!”

“遵谁的命?除了天子,谁还能是我的主子?”

“自然是长孙皇后娘娘!娘娘乃后宫之主!娘娘之下还有徐惠妃、杨妃、阴妃、燕妃,都是你的主子。”老宦官教导道。

“我又当如何称呼公公?”

“杂家只是个宦官,无名无姓。”宦官不想多言,“你的行李都在这儿。你就好好地熟悉熟悉这儿的人和事吧。别指望别人伺候,若有吩咐不要躲懒。”老宦官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开了。

等到看不见老宦官的身影,武曌拉出自己的箱笼,打了开来,取出了一本《说文解字》。她搂着书,将箱笼合上、塞回床下,接着坐在床上开始品读。

“武氏!武氏!”老宦官叫着——武曌可从没忘记过刚入宫时他给的下马威。

武曌正坐在一只舒适的坐垫上,伏在面前的床几上习字,故意对老宦官的呼唤充耳不闻,直到他的身影投射在案几上。武曌抬眼问道:“何事?”

“圣上召见。”老宦官吼道。

武曌搁笔道:“圣上可有说所为何事?”

“天子之令,莫不从之,不可多问。”

“你不是陛下,当回答我的问题。”

“不敢妄揣圣意,我只奉命行事。”老宦官怒声哼道。

武曌将床几拉到一侧,徐徐起身,像往常一样直视着老宦官,说道:“也罢。带我前去。”

老宦官导引着武曌走过几个大殿,来到皇帝的寝宫。武曌内心惊异不已,她在猜想皇帝现在是否还有兴趣要她侍寝,她对此事毫无心理准备,因为数月以来,后宫里人人都在说她永远无缘面圣。

太宗皇帝端坐于龙案后,一身明黄色装束,宽大的外袍上绣满了青龙。老宦官和武曌在御座十步开外叩头请安,恭敬地伏在木地板上。太宗起身说道:“平身吧。”武曌听命,抬头挺背,换成较为舒适的跪坐姿势,却始终恭谨地低垂着眼帘。太宗挥了挥手,对老宦官说:“你辛苦了,先下去吧。”老宦官跪安退出了寝宫,而太宗则注视着武曌问道:“你就是应国公武士彟之女?”

“是。”

“朕听闻你饱读诗书。”

“是,陛下。”

“我听到一些议论,说你不配为朕的才人,你可有听闻?”

“听说过。”

“你怎么看?但说无妨。”

“臣妾以为,臣妾如何侍奉陛下,唯圣心方可裁断。倘若上天将我赐予陛下为妃嫔,我愿意侍奉您左右。但若上天另有安排,臣妾愿意为陛下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武曌回答。

“朕听闻,你每天都读《说文解字》,果真?”

“书到用时方恨少。臣妾读书,是为了侍奉陛下。”

“那就侍奉朕吧。”

“请陛下明示。”

“朝堂之上臣子济济,但皆不可信,多为禄蠹。朕不相信他们能忠实执行朕的旨意。朕需要一个助手,一个朕能信任的人,一个可忠实记录朕的旨意的人,一个不会因一己私欲而曲解圣意的人。你可愿做这个人?”

“臣妾愿意,陛下。”

“朕可否再提一个要求?”

“谨遵圣意,陛下。”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武曌听命,有违礼数地直视着皇帝。太宗皇帝走到她身边,端详着她:“你很漂亮。朕赐你一名,就叫媚娘[3]吧,妩媚动人。朕命你侍奉左右,媚娘。”

“谨遵陛下旨意,臣妾就叫媚娘。”

“很好。坐这儿吧,拿起笔来,给你父亲写封信。”皇帝示意着,告诉媚娘怎么做。

11年过去了。武曌几乎每日起早摸黑地到皇帝身边,俨然成为了皇帝最宠信的文书官,她协助太宗皇帝起草了很多政改措施,比如任人唯贤、整治吏治。尽管皇帝一直亲昵地叫她媚娘,也从没有忘记自己随时可以行使丈夫的权利,然而正因为两人无论公私都走得太近,太宗从未想过要改变现在的关系。对于媚娘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美丽,还有在共事时她对朝政的精妙言论,太宗觉得自己只要微笑欣赏就已足够了。

“媚娘,过来。”皇帝招了招手。

武曌应声,在地上叩了个头,起身过来伺立于皇帝身边:“陛下有何吩咐?”

“这是朕要定夺的作战方略,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觉得大唐能否击败高句丽?”

武曌从皇帝手中接过奏疏,粗略地读了一遍,说道:“或许能成,却是不易。凭此陈情,臣妾实在无以判断胜算几何。陛下,百姓已疲于战事,此时再对外作战——恐怕胜负难料。”太宗重重地咳着,双眸尽是倦色。武曌关切地看着他:“陛下龙体无恙否?”

太宗迎着武曌的目光,说道:“不好。朕今日本该卧榻休憩,只是朕怕这宫中又要流言四起,那些庸医们又要拿丹砂水或者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来给朕服用。”武曌尽力想压下内心的忧虑以及她对御医的不屑一顾,但她的表情出卖了一切。“你这又是何故,媚娘?朕已五十有一了,你知道的。”

“陛下仍正当盛年。”武曌坚持道。

“要知道,朕年轻时也颇为勇武。你入宫前,朕曾逼宫于父皇,迫其退位于朕。”

“您真的为了继承大宝而杀了您的两位兄弟?”

“的确。朕知道,你一定觉得很残酷,但为继承大统,这是不得已的唯一办法。”

“陛下是明君,是人中之龙。我的老师曾认为我妄自尊大、不够驯服、不守本分。”

“因为你喜谈国事而厌恶女红?”

武曌露出微笑:“正是!一语中的,不是么?”

“嗯,朕可是有禅心的啊!”

“还对那西方的异教颇有优容。什么教来着?”

“基督教。的确,与罗马教路数不同,却是在如今的拜占庭帝国盛行的教派之一。长安城里就有一座罗马天主教堂,大多数西方商人都会去朝拜。这三位一体的教义,我们无法理解——我想也不应理解。”

“您见识非凡。您的想法,您的政见,您的……”

“朕选用一个才人处理文书,协理政务的做法?”

“没错,这也是!”

“朕深知命不久矣,媚娘。朕怕自己于心不忍,在就寝前想告诉你一些话,可能是朕最后一次说这样的话了。”

“陛下想说什么?”

“朕从未曾以夫君的名义亲近于你,这不是你不好,而是朕一直对你敬重有加,因而不愿让自己临幸于你。”

“臣妾不明白。”

“那朕就给你讲明白,朕已经时日无多了。朕身为夫君与作为君王时是不同的。身为夫君,朕会……更自私一些。朕会比较独断,与妻子相处时,不会为她考虑。但是对你,朕是尊重敬佩的。这种想法很不可思议。媚娘,你值得宠爱。而朕无法给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恋,朕能给你的只有对于朕得力助手和益友的尊重。大概,这是朕爱护你的最好的方式。”

“陛下可否允许臣妾直言一句?”

“但说无妨。”

“陛下宅心仁厚,治世有方。臣妾辅佐陛下处理政务、起草政令,您从未亏待、或是失敬于我。臣妾对陛下隆恩感激涕零,因为陛下所给予我的生活远超我的梦想。”

太宗皇帝虚弱地起身说:“媚娘,你的职责就此结束。愿你在朕大行之后,终生幸福。”武曌恭敬地将前额抵在皇帝与自己相握的手上。太宗抬起另一只手,轻抚武曌的面颊,然后让她退下。武曌离去时转身回眸,深深地凝视着天子。此次一去成为永别。

[1]译者注:据说武则天原名“武照”,“瞾”为其称帝前所创名字,为方便称呼,译文中均采用“武曌”。

[2]译者注:武士彟(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人,唐朝开国功臣、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

[3]译者注:唐太宗赐给武则天的名字是“武媚”,媚娘是后世讹传。

同类推荐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

    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

    本书所讲述的这十位生活在深宫中的女人,她们美丽妖娆、荣宠一时,过着平常人可望不可及的生活。但在男权社会里,她们也只不过是政治斗争或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她们生活在高墙之内,权术阴谋之中,不得不周旋于尔虞我诈的后宫战场,她们孤独寂寞、苦苦挣扎,甚至要面对杀戮和死亡,她们的人生大戏多数以凄凉收场……这是十个在男人的世界里苦苦挣扎的女人们。对普通人而言,她们永远躲藏在一道珠帘后面,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当掩饰她们的珠帘被扯去,当包裹她们的绫罗被剥落,当她们脸上的脂粉被无情的吹散,当光鲜亮丽的外表被彻底击碎。呈现在你我面前的仅仅是一个个被蹂躏的千疮百孔的悲惨灵魂。
  •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用思想领导民族独立的圣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 红尘过往

    红尘过往

    这些成为历史的人物,照亮过夜空,温暖过岁月,让世人仰望……只是,上帝总是喜欢捉弄人间的才女,在感情的道路上,不会让她们一帆风顺,如愿以偿。总是折磨得遍体鳞伤,心力交瘁,比如石评梅,比如张爱玲,比如三毛,比如萧红,比如卓文君……她们如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星空,留下那粉红色的梦!
热门推荐
  • 热血异能高校:学院拽姐

    热血异能高校:学院拽姐

    皇洛异能学院的校长决定从全校的异能学员中筛选出一位最优秀的学员,将他打造成全异能者。谁知考核结束出选当天,圣物【神知】却选中了一位毫无异能的普通人类。当她进入皇洛异能学院,质疑她的异能学员们不断地来挑衅她。但谁都不知道的是,她的体内实际藏有着汪洋般的力量,即使是最强的异能者也只配让她踩在脚下……
  • 奥特曼之龙之恋

    奥特曼之龙之恋

    一名神秘少女,她的出生伴随着龙的降临,人们称之为“龙的恋人”,少女在十五岁岁时被村人当做祭品献给了龙以求得灾难的解决,却不知龙早已将心献给了少女,少女最终死去了,龙也追随着她死去。偶然的机会,她和龙复活,人死龙死,龙灭人灭,相互依存,活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注意:本书涉及到萌学园!而且大部分就是!
  • 凹凸世界永不背叛

    凹凸世界永不背叛

    新手上路,ooc警告 主雷卡,副双金,艾埃。本书主角是个靠穿越知晓剧情(前期并没有什么用)和运气才抱上大腿(看主cp就知道是谁的大腿了)的渣渣,虽然原力技能还算可以。茶时:作为一个兽控,穿越成兽什么的……虽然对不起父母,但撸自己的尾巴应该不会秃吧?
  • 驸马为妃,王爷太腹黑

    驸马为妃,王爷太腹黑

    “顾天心!本公主警告你!不准丢人现眼不准拈花惹草不准喜欢我!”顾天心连连点头:“不敢不敢,公主尽管放心。”一场穿越,她,顾天心,只想做个梦寐以求的米虫,好吃好喝好玩。本以为公主府下好乘凉,却不想前有狼来后有虎,横祸一桩又一桩。为帮公主追男人,她舍身入皇宫,坐镇太学院,管教小皇帝。却不想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惹上冰山男,山穷水尽甩不掉。“摄政王,您老政务繁忙,才华横溢,就别再来太学院听课了好吗?”“事关皇上的学习进步,本王必须监督,这是国事,顾夫子想干涉?”“摄政王,玲珑公主对你情深似海,廖家小姐对你倾慕有加,你……”“众所周知,本王身患隐疾,不能祸害他人,驸马多开解本王便好。”顾天心满头黑线,她不过牵线搭桥人,怎么反倒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婚前篇】某夜大雨磅礴,摄政王正好路过,不便赶路,留宿公主府。“楚哥哥,客房已经收拾好了,热水也备好了,楚哥哥……”摄政王大手一挥:“本王还要和驸马喝酒,公主困了就去客房睡吧。”公主大喜,飞奔而去。顾天心酒意朦胧,公主去客房睡,摄政王睡哪里呢?她又睡哪里呢?第二天,顾天心大惊失色的爬起:“摄政王,我不是故意睡你的!”卧槽!是谁说摄政王不能人道的?!从此,摄政王时常夜宿公主府,或频繁召驸马商议国事,彻夜长谈。【婚后篇】“报告王爷!王妃又去赌馆了!”“随她。”他的王妃只赢不输。“报告王爷!安小侯爷也跟着王妃去了!”“随她。”他的王妃,他放心。“报告王爷,王妃用自己做赌注,赌了南苍国皇上三座城!”“……”下一刻,赌馆被围:“摄政王有令,此馆涉嫌通敌叛国,即刻查封!”“……”书房内,楚盛煌瞄着某国地形图,冷笑:“南宫御,本王的女人你也敢赌,你的南苍国是不想要了吧?”
  • 穿越遇见黑月光

    穿越遇见黑月光

    一场飞来横祸,萧晗清就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平行世界,为了不凑成一桌麻将,萧晗清决定顺着某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妹控老哥的心思发展。某天萧景瑜:咱们来生小包子吧?萧晗清:那是乱······还没等萧晗清说完,就被大灰狼叼起来带回了自己窝里。萧景瑜:不是亲的,没关系的···萧晗清:呜呜···(我想哭)冲天大喊:“萧景瑜,你个死变态!”
  • 友情永恒

    友情永恒

    本书收录了多篇讲述人与人之间友情的故事,内容包括:《追忆中山先生》、《志摩在回忆中》、《新月旧拾》等。
  • s女奋斗记

    s女奋斗记

    她们是宅女、是白领,是飞特……她们时而像奔奔族一样忙碌,时而像活乐族一样悠闲。在暗潮涌动的社交场,她们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又笑料不断的风魔好戏!幽默堪比石康,京味儿更胜赵赵。若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四个女人岂不是要闹翻了天?我们的口号是:嫁不出去也要性感下去!
  • 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

    本书是一本回顾友情亲情,感悟生命可贵的散文集:与时光擦肩而过、用文字抗衡世间、聆听生命苍凉、人间有趣是清欢。以温暖灵动的笔,记录亲情友情的可贵,感慨容颜易老、时光易逝,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并号召人们在阅读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充实精神的维度。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骆驼王子

    骆驼王子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 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 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 、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 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