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5400000137

第137章

吴赞女抱着针工局新缝制好的衣服过来,“殿下,来试试大礼服,看合适不合适。”

朱轩姝用力捏了捏褥子,勉强笑了笑,“劳烦吴都人了。”她僵着身子站起来,任由吴赞女替她更衣。

吴赞女为朱轩姝换好了衣裳,让屋内服侍的都人将镜子取来,递给她。“殿下快看,”她凑趣道,“殿下随了娘娘,肤色白,穿着红色正正好。”

朱轩姝望着镜中的自己,手抚上金绣云凤纹的霞帔,声音轻得也不知是在同谁说话。“嗯,很好看。”她晃了晃神,方想起自己是在试衣,忙道,“劳都人替我赏一回针工局的人。”

“殿下果然是大姑娘了,这点事都想到了。”吴赞女笑道,“娘娘先殿下瞧过了,也觉得做得好,已是着人去赏了——带着殿下的份一起。”

朱轩姝低着头,摆弄着衣服,“嗯,母后从来都是个细心的。”她突然想到,那母后是不是也看出来自己现在……有些不想嫁的念头?

“母后呢?”朱轩姝状若不经意地问着,她现在特别想和母亲聊一聊,“治儿还没回宫吧?”

吴赞女小心地将大礼服收起来,预备着正月的时候穿。“五皇子尚未回宫,娘娘现下倒是闲着,殿下可要过去瞧瞧?”

朱轩姝张了张嘴,心里不知为何生出了怯意。她摇摇头,“不去了,我、我头有些疼呢,想在屋子里歇一歇。”她飞快地背过身去,怕都人们看出自己脸上的慌乱来。

“殿下可是病着了?要不要唤太医来瞧瞧?”吴赞女朝屋内伺候朱轩姝的都人们狠狠一瞪,这些个整日就知道偷奸耍滑的东西,真是该紧一紧皮了。

朱轩姝摇头,步子有些快地朝里屋走去,“不用了,我歇一歇就好了。等会儿晚膳了再叫我起来。”

吴赞女觉得皇次女有些怪怪的,却又说不出究竟是什么地方不对劲。她叮嘱了屋里的宫人仔细服侍朱轩姝,自己回正殿去,将事情告诉郑梦境。

郑梦境没说什么,就让吴赞女去忙自己的事。心中不由叹气。都说知女莫若母,她哪里会不知道这是朱轩姝又拗上了。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女儿那么拧巴。

要说是担心未来夫婿容貌,可郑梦境都让她自己去偷着瞧过一次了,朱常治和朱常溆来替她把了关。虽然称不上貌比潘安,可起码也是端正俊朗。

若是担心才学不高,体质羸弱,郑梦境比女儿还上心。特地拜托了朱常溆去考较高玉海的文采,又让宫外的郑家去打听高家可有男子早死的。但凡有一点不好的,郑梦境都不会点这个头。

郑梦境拍了拍怀里咿咿呀呀的朱轩媁,眉心微微蹙起。这事儿可得在正月出嫁前,就先解决了。否则到时候出了宫,自己鞭长莫及,也帮不到女儿什么。

陪嫁出宫的人,郑梦境也一直在反复挑拣着。最后决定把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吴赞女分出去,让她日后跟着出宫。虽说不比宫里头呆着好,但宫外到底更自由些。吴赞女也能更看顾家里头,她自己也是愿意的。

真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女儿究竟是在担心什么呢?

郑梦境木着脸,不得不感叹自己生的这几个,没有一个是让她省心的。怀里的朱轩媁见母亲不搭理自己,有些不高兴地拽了拽她的衣襟。郑梦境安抚着拍了拍她。

这一个也是。

翊坤宫中熏香袅袅,怡人的味道伴着母亲有节奏的拍打,令朱轩媁昏昏欲睡。

郑梦境看了看女儿的睡脸,轻轻在她颊上落下一吻,心里又挂念起那个远在辽东的孩子来。

今岁四月的时候,鞑靼兵犯辽东,辽东总兵官、征虏前将军李如松率三千轻骑追击,直捣老巢。可在途中遭遇数万鞑靼骑兵。

朱常溆没敢将这件事告诉母亲,但她最后还是知道了。朱翊钧和儿子瞒着自己,郑梦境就权作不知道,可心却紧紧揪了起来。李如松是当朝名将,连他都受了重伤,更何况是其余的兵士。

那一次追击,洵儿有没有去?有没有……活着回来?

郑梦境偷偷将落下的泪擦在袖子上。听说三千骑兵几乎全灭,明朝的男儿们将自己的热血浸透在了浑河水中,用他们的骨肉滋养着抚顺的土地。

其中,会不会就有她的儿子?

只要一想到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能,郑梦境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心就像被人狠狠捏着、攥着,疼得几乎上不来气。

泪水滴落在朱轩媁的脸上,并未能吵醒睡熟的孩子。郑梦境轻轻将水渍拂去,喃喃道:“你是朱家的子孙,自当……助你的父兄镇守国门。”

有多少老父老母,新妻幼儿,亦是如自己这般泪送亲人。他们都是大明朝的百姓,同自己一样也是人,难道他们的心就不痛吗?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朱家人的宿命。

她很不该这样。

很不该。

辽东铁岭李府

朱常洵被人一拳打中腹部,疼得整张脸都皱了起来。他弯着腰,趴在地上不住地干呕。

挥拳的那名男子面无表情地收回拳头,居高临下地望着半天起不来的朱常洵,“别以为你这次救回大公子,我就会在比试中对你手下留情。军中实力为重,你要是不济,早些滚回直隶,找你的皇帝老子去。”

“够了。”边上一直冷眼旁观的中年男子喝道,“这是比试,点到为止。”

那男子冷哼一声,抓起地上的衣服扔在肩头,丢下朱常洵离开。

比武场中其余人,也纷纷离开。没有人上前搀扶朱常洵。

朱常洵缓了缓气,终于从地上爬起来。他擦了擦脸上的泥灰,瘸着腿往自己的住处走去,倒在杂乱的榻上就睡。

再醒过来的时候,屋内有一个女子正在打扫,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

朱常洵从榻上起来,因用力过猛,忍不住呛了几声。

“逞的什么强。”那女子飞快走过来,将他按在榻上,“我哥哥那力气,我是知道的,你必是给他打伤了。且在榻上歇几日吧。季队长不会说什么的。”

朱常洵还是强撑着坐起来,“素娘,谢谢你。”

张素娘面上一红,松开了手,“谢的什么,我不过是替我哥哥来道歉的。”

朱常洵沉默了一会儿,“你哥哥一定很恨我。”

“谈不上恨或者不恨。”张素娘收起了嬉笑的心思,坐在榻边,“天灾又不是天子让做的,是老天爷的意思。我爹娘的死,也是流民的缘故。说白了,哥哥不过是迁怒于你。”

朱常洵哑着声音,“那也是父皇他……”

“别说了!”张素娘腾地起身,“我不想再听这些话了。”

朱常洵乖乖闭上了嘴。

张素娘平复了下心情,“吃饭吧,我给你端过来。”她将饭菜装在托盘里,让朱常洵坐在榻上吃。看着对方狼吞虎咽的模样,不仅有几分好奇,“你为什么会被除籍?好好的,不在宫里做个皇子?”

朱常洵放下了筷子,“是谁将我的身份透露出去的?”在救回李如松之前,整个李家军根本就没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连投于李家门下,也是他请了先前与舅舅做过营生的人牵的路,打的还是郑氏亲戚的名号。

张素娘动了动嘴唇,“男人之间的事,我不大懂。听哥哥提过一耳朵,好像是有人对你这次能升任什长有所怨言。”

“有怨言?他怎么不去自己救大公子呢。”朱常洵冷笑,“不过是自己没本事,又看不惯别人高升罢了。”

朱常洵已经不想再去回忆那次跟随李如松出征的事了。那与之前边境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同,伤亡实在太大了。昨日还与自己一同喝酒聊天的兄弟,转眼就身首异处。上旬还与自己吵闹的人,被万箭穿心,钉在了浑河边上。

朱常洵记不得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只知道李如松不能死,自己必须拼着一口气,将他从死人堆里带回去。

这是哥哥给他的信中写着的。北境离不开李如松。不仅因为他是李成梁的长子,更因为他是辽东一带屈指可数的几个可以与努尔哈赤一战之人。

大明朝迟早要和女真一战。身处辽东的朱常洵比宫里的任何人的明白这一点。李如松之威,李家军之势乃是重中之重,大明朝离不开李家。而李成梁,已经老了,再没有多少年的时间留给这位老将。

朱常洵当年出阁听学读的那些书到底不是白读的。即便他当年再不用心,有郑梦境盯着,有朱常溆看着,底下还有个会看样学样,一不小心就教坏了的弟弟,朱常洵还是将那些先生们教的东西记了个五六成。原本在宫里的时候,还觉得这些没大用,现今在辽东,却深感自己当时没用心。

就连朱常溆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兵法之书,朱常洵都暗恨自己没能完全背下来。

要是能记得住,兴许这次追击鞑靼,就不会这么惨烈了。

张素娘捅了捅他,“你在想什么呢?这么用心的样子。”

“哦。”朱常洵回过神来,“我在想父皇母后,还有我的手足。”他笑眯眯地望着张素娘,“我有一个嫡亲的姐姐,比你大几岁吧。算算看……今年也该轮到她出嫁了。”

都耽搁了这么多年,父皇和母后一定会在今年定下驸马,让二皇姐出嫁的。可惜他这个做弟弟的没用,帮不上什么忙。

张素娘对宫里的事儿特别感兴趣,“你再说说嘛,宫里……是什么样儿的?”

朱常洵笑了笑,“其实父皇、母后很节俭,日常用膳也不过是比普通富户精细一些。统共就那些食材,御厨也翻不出什么花儿来。母后一日用膳,若是不带着我们一起,大概是四菜一汤。”他用手比了比,“听起来多,不过每碟就这么大,刚好够她吃。”

“有的时候就会吃得清淡些,自己动手做些爽脆的腌菜,配着清粥。父皇最喜欢吃母后亲手做的腌菜了,说是比御膳房的还要好吃。”朱常洵的眼睛里带着几分怀念,“我和几个手足随了他们的性子,也不大欢喜在吃食上多挑剔。”

张素娘怯生生地问:“听说宫里的娘娘都长得美极了,是不是真的?”

朱常洵看着她脸上一点点的麻子和小小的雀斑,笑道:“宫里已经许久不曾选秀了,我见过的几个母妃,也算不算极美。其实吧,最美的反而并不会入宫。”

“为什么?”张素娘凑近,有些好奇,“不是说宫里选妃子的时候,都特别严苛吗?怎得不在容貌上挑剔?”

朱常洵挠挠头,“我没选妃过,所以也不知道严不严。不过慈圣皇祖母并不喜欢美貌的女子,怕带坏了父皇。你知道的,很多国朝都是因为君王垂怜美色而亡国的。”

“我、我不知道。”张素娘垂下眼,“我不识字。我哥哥倒是会写自己名字,但旁的也不会了。”穷人家,能吃饱饭就已是艰难,哪里来的闲钱去读书认字。

朱常洵将枕边的纸笔取来,用窗台上搁着的碟子润了润笔。落在纸上的墨色极淡,不过还是能看清楚。“这是你的名字。”朱常洵将笔放好,递给张素娘,“张素娘。”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

张素娘的脸有些红,小心翼翼地收好。她的心怦怦乱跳,“谢谢你。”她歪着头,“你同他们说的皇子,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朱常洵摸着下巴。呆在李家军的这些日子里,他倒是也听说了不少关于皇子藩王的传言,“其实藩王也有好的。河南的周王,还有已经除爵的郑王,都是好人。不过这世上,就是好人太少。”

“素娘!”外头传来张家哥哥不善的声音。

张素娘扬声应了,低声向朱常洵道,“那我可先回去啦,我哥哥找我了。”

“嗯。”

张素娘取了托盘和空碗,推开门出来,果然见到自家兄长站在外头,面色阴沉。

“你去见这小子做什么。”张东俊对妹妹接触朱常洵非常不满,“你忘了吗?要不是他……,那个皇帝老儿,我们的父母怎么会死?!”

张素娘不满道:“哥哥怎么这般说人家。朱大哥入了李家军后,可从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之前救了大公子回来,哥哥不是还说人家英勇吗?怎得现在就换了这样的说辞。”

“何况,阿爹阿娘……是流民害死的,又不是天子下令诛杀的。”张素娘小声地替朱常洵平反,“哥哥这样公报私仇,迁怒于人,真的好吗?”

张东俊被她说得一噎,“总之,以后再不许你过来!”他苦口婆心地劝道,“你也到了该嫁娶的年纪了,我这还为你相着人呢。可别到时候让人觉得你同朱常洵有什么瓜葛,到时候会被人家嫌弃的。”

“嫌弃就嫌弃。我和朱大哥清清白白的,哪里就值得说嘴了?再说了,哥哥什里的大哥们,哪个伤着的时候我没伺候过?”张素娘把辫子一甩,扭头不去看哥哥,“这样小气巴拉胡乱猜忌人的汉子,我也不稀得嫁。”

张东俊望着妹妹离开的背影,身侧的手紧紧捏成拳头。是,阿爹阿娘的确是被流民杀的。可如果不是朝廷未能及时赈灾,又有贪官昧了赈灾款项,哪里会有这么多流民?

他们的父母,不就是因为官府发不出灾银,而不得不带着他们兄妹背井离乡去讨生活的么。

张东俊神色复杂地朝朱常洵的屋子看了一眼。

在不知道对方的皇子身份时,张东俊的确很看好这个人,甚至一度想把妹妹许配给他。相貌英俊,能文能武,还会使用火器。这样的人,就是在李家军里也难得挑出几个来。李如松多次夸过他,要不是因没有战功,怕早就提拔上去了。

军队里不知道有多少汉子想把姐妹嫁给他的。要不是冲着平日里关系好,张东俊还觉得自己开不了这个口。

当朱常洵拼了命将李如松从死人堆里救回来的时候,整个李家军就没有一个人不佩服的。

李如松带出去三千骑兵,最后陆陆续续逃回来的,只有几人而已。朱常洵不仅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还把总兵官给救了回来。醒来之后的李如松,开口第一句就是要见朱常洵。

这样的殊荣,这样的胆识。引得张东俊越发心动。素娘是自己唯一的亲人了,他一定要替父母照顾好她,给她选一个如意郎君。挑来拣去,这个朱常洵是最让他满意的那个。

不过这样的心动,仅仅维持到知道真相的那一天。

张东俊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开。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杀父仇人的。

朱常洵呆在屋里,望着窗纸上的那个人影站了许久后离开。他默默地下床,将笔墨在桌上摆好,重新磨了墨。

父皇他们一定早就收到了鞑靼犯境,李如松重伤的消息。奏疏中不会提到自己,他必须立刻写信回去报平安。要是母后一直得不到自己的消息,一定会很伤心的。他不能承欢膝下已是不孝,万不能让母后再难过了。

手中的笔如有千斤之重,朱常洵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瞒着他们,就说自己并未参与此战,因身份低微一直在铁岭接受训练。

他过得很好,家人不必担忧。

哦,对了。还得恭喜二皇姐大婚。按着父皇的性子,大概会是定在明岁正月。自己要不要给皇姐带一点礼物?虽然宫里什么都有,但也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朱常洵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正是朱轩姝在他走之前赶出来的。里头的银票已是被拆出来妥善放好了。被贬为民,身边没了服侍的人,什么都得自己来。朱常洵觉得自己现在缝衣服的手艺,一定比二皇姐要好许多了。

毕竟二皇姐是那么不喜欢女红,能逃就逃。

朱常洵写好家书,小心地贴身放好,想着一会儿等不那么疼了,就出去找人送信。

可是现在还会有人愿意替他送信吗?在身份暴露之后。

自京城一路北上,到了铁岭投于李家军,再到现在血战归来。朱常洵没少听人说天家的不是。起初他还会想要辩驳,到了后来,就只沉默着在一边听了。

这些人并非空穴来风,所有人都是吃过苦的,说的都是真的。朱常洵觉得自己无从反驳。

自己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将这所有的不满发泄在训练之中。

“朱常洵,大公子要见你。”

朱常洵应了一声,“就来。”起身整了整衣服,推门出去。

他心里有些忐忑,出了这样的事,李家还留得下自己吗?会不会叫他过去,是为了暗示自己主动离开?

毕竟自己的过去,还有在李家军的存在,都会影响到李家。父皇并非全盘相信李家,否则当年就不会夺了李成梁的兵权和官职。现在一切都剖开来,李家还会对自己有信任吗?

朱常洵并不认为李如松会因为自己的救命之恩,而特别看重自己,对他委以重任,或者信赖有加。在这刀光剑影,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地方,不会有这种可能。

他没有那么天真。

军中以实力说话,他尚不足以爬到高位之上。只有经历过一场场战事,才能将过去所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踏踏实实一步步往前走,才是最好的方法。

李成梁也不会用他的威信来赌这一把。将所有的赌注悉数放在自己这个已经被除籍的皇子身上。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人去讨好的。

朱常洵并不想离开李家军。这里拥有辽东一带最好的武备,耗费了李家父子所有的心血。辽东铁骑的威名在这一带所向披靡。

这里对于朱常洵而言,是最能保命的地方。一个人的强,在战场上并不代表着什么。朱常洵想要一直站在努尔哈赤的对立面,重要并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活下来。

活得比努尔哈赤更久,他就赢了。

同类推荐
  • 弱水三千探往生

    弱水三千探往生

    他那双赤红色的瞳孔,布满了杀气,眉头紧蹙,横着深沉,他举着尖锐的刀,看着俯伏在地的女子,言辞冰冷。“你,该死!”女子抬头望着他,眼里噙着泪,却死死忍住。秀丽绝艳的脸视死如归,她紧闭着双眸期待着死亡降临。轻启朱唇,像是耗尽所有的心血。“你动手吧!”男子好看的眉毛拧成一团,赤红色的眼眸荡起涟漪,嘴角微微颤动,想说些什么却终位开口。手中那柄短刀闪着瘆人的寒光,不知咋地,只见寒光一闪,那柄刀刃深深的刺入了女子的心口。猩红的血色染红了梦境,我紧捂住自己的心口。被刺伤的那名女子是谁?为何,我会有心痛的感觉?还有那个天生赤瞳的男子,是否是我认识之人?“城儿,你醒醒……城儿……“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直到那个呼唤城儿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才从那个梦境中清醒,只是我并未睁开双眼,因为我清晰的能听到人的声音。清清楚楚,是人的声音。可我毫无记忆……我身侧的人是谁,我也不得而知。
  • 冲破大宅院

    冲破大宅院

    身为京城中模范世家女的她,以前竟然是天天都打还上房揭瓦的调皮鬼。让她产生变化的原因到底是道德的重建还是人性的升华??————————————————————————————————身为京城中模范世家女的她,居然要和夫君阵前杀敌却铩羽而归。让她产生变化的原因到底是和谐的生活还是命运的摆布??————————————————————————————————冲破大宅院,不做世俗人!冲鸭!!本貌温柔贤良,实则心中如一匹上了缰的野马,当那根绳子断了的时候,就是野马奔向草原之时。冲破大宅院,不做世俗人!冲鸭!!!PS:因为成(男)长(主)所以可能女主前期和后期的心境会有很大的变化。日更日更,风雨无阻!
  • 言笑晏晏未亡人

    言笑晏晏未亡人

    十年前,她是天下知名的才女,他是地位飘摇的太子,他是才名一绝的天才;十年后,她是受尽唾骂的奸臣,他是一代明君,他是受制于人的阶下囚。
  • 赋君欢

    赋君欢

    二十一世纪少女成了架空大陆大陈国的皇后,暗藏杀机的皇宫,面冷心热的刺客,神奇的珠子,神秘的少女,古怪的老人,一场惊心动魄的古代之旅就此展开,且看少女如何揭开神秘的面纱,寻找命运之轮的真相。原以为离开皇宫是最安全的,原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 良缘自谋:腹黑郡主请入瓮

    良缘自谋:腹黑郡主请入瓮

    言致本该千娇万宠着长大,再由长辈寻一可靠俊秀的郎君共度一生,荣华享尽,安乐无忧。但承擎五年她生辰时亲手奉上的药,她决绝求死的心,她被逆天救回来的身,改变了一切。她曾纵马疆场,白铠红袍踏过血海,一朝回京,不知惊艳了多少人的眼及心。她在京都流连,构出了多少风起云涌,而这一次又将涌现多少风流人物?她束发掩面,提剑远行,既是报仇,更是要毁灭乱国之本。当生灵涂炭,百姓遭难,她再度上马剑指沙场,她不喜战争,但绝不后退,誓以乱贼之血祭冤死亡魂。很多人是以她为支柱,是她让他们联结在一起,可她也不过是个正在成长的小丫头,其实也很脆弱。幸好,她也有所依靠的,在她尚未察觉时,就依靠着那个救了她的心的人。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刻意,他不在乎,他只在乎她。千古一帝、四海来朝的天命,他袖手不顾;家族上千年的传承与野心,被他强势镇压。但她的心之所向,小至一花一景,大到家国存亡,他倾全力来成全,只为待他日盛世临与她一道临湖不羡鱼。然而,她想要一个盛世、一朝百姓天下皆安宁,这样的执着,是需要有人来付出代价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那一年旧桃开新枝,多少已经而立之年的郎君们泣不成声,他看着听着,然后微微一笑······愿来世与你山野成仙,不问世间人和事。本文1v1,男主已成精,女主正成长。这是一本披着救世救民外壳的言情故事,架空,但非穿非重主角性格不定,可能上一秒悲春伤秋,下一秒就会提剑杀人毫不手软,入坑请慎重。男主真的很强,抬手间就可以颠覆天下的强。女主是好人,男主应该也是好人。本文美男美人都很多,这是一个正当年的少年人的故事。(ps:女主还小,所以感情戏慢慢来。)
热门推荐
  • 我有亿万技能

    我有亿万技能

    新书《我真不是绝世高手》【2019‘玄幻王者’征文参赛作品】“叮!发现可学习武技《八荒拳》,请问宿主是否学习?”“叮!发现可学习功法《炼体决》,请问宿主是否学习?”“叮!发现可学习武技《九段刀》,请问宿主是否学习?”……叶小生穿越到异界之后,得到了名为无敌技能学习系统的东西,从此走上了通往无敌的班车……群号:511234143
  • 昔已眠

    昔已眠

    我怎么那么爱你我还是抵抗不了你的声音我必须控制我自己不去疯狂的找你我怎么能不恨你因为爱恨在一起才能远离你不然只爱着你——薛之谦,伊一《了表心意》
  • 木叶的白眼公主

    木叶的白眼公主

    穿越到木叶的豪门日向一族,成为雏田大小姐。雏田立志不再当废材,一定要好好的享受豪门大小姐应有的待遇。斑:你也想起舞吗?雏田:我还想蹦迪!ps:偏日常搞笑书名:《我的影子是十尾人柱力》作者:就是我本人啦!求各位大佬支持一下,点击一下收藏,新书需要各种营养才能成长。
  • 爱在离别后

    爱在离别后

    这个有趣又浪漫,跨越海峡两岸的爱情故事,一定得先从一个天真活泼、热情开朗、浪漫又古灵精怪的19岁小丫头丁晓彤开始说起……这一天,薄云片片的湖南晴空,飘著渺渺白烟,回荡著罗鼓喧天的欢乐气氛,村子里正盛大举行着丁晓彤与儿时玩伴——吕劲的婚礼,谁知,原本欢乐的气氛又被晓彤给破坏了,晓彤穿著传统结婚礼服,奔跑在村庄的小路上,原来这已经是晓彤联合好友——孙招娣的第N次逃婚了,其实,晓彤并非不喜欢吕劲,只是晓彤心里一直希望能谈一场,如同小说里一般浪漫又轰轰烈烈的恋爱。有了前面多次失败的经验,晓彤这次可说是信心满满,目光坚定的往心中憧憬的繁华新天地,上海,奔去。
  • 被湮灭的亲情

    被湮灭的亲情

    夜幕降临的时候,A市刑警总队大队长周明远和他的助手陆阳刚走出办公大楼,手机响了,他本能地预感到,一定又出了什么大事。老周今天可是连一口气都没喘过来。刚破获了A市理工大学教授被毒杀的恶性案件,卷宗上的手温还没退呢。电话是西城区消防支队李挺支队长打过来的。他说,两天前,十里堡一个废弃的仓库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为男性,年纪大约六十五岁左右。让人奇怪的是,死者的状况虽然如大多数死于火灾的殉难者一样,表情痛苦,面目狰狞,可死者仰面倒卧在仓库中央,没有一点企图逃生的迹象。
  • 北去来辞

    北去来辞

    一曲别具一格的“北漂”之歌,一片斑驳陆离的时代足迹,一代又一代难以尽述的生命体悟,汇聚成这部四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著名女作家林白。90年代曾以《一个人的战争》留给世人强烈印象,被认为是“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重要代表。如今,她又以更宏阔的格局与更独特的视角,鲜活灵动地讲述了两代不同知识层次的女性由南方到北京的坎坷经历与精神成长,并围绕她们,描摹了社会变革大潮冲击下各色人等的悲欢浮沉,展示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也记录了一个时代。应该说,这是林白文学创作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被誉为“20世纪朴素派之父”的法国著名画家亨利·卢梭,以其清澄而雄浑的诗意画风赢得毕加索的赞许,林白也感受到了“精神血脉”上的共振,她的故事同样在纯真朴素的情感中涌动、升华,获得了静水深流般的艺术魅力。有文学评论家说,这部小说是通过女主人公海红的经历“来呈现一个广袤的起伏不平的内心森林”,“许多细节如珍珠般饱满圆亮,充满了真挚动人的力量”……《北去来辞》的语言依然“自由而妖娆”,但已不仅仅是对“女性经验”的书写。林白以一个个更具时代感与精神力度的人物穿透历史,进入到更为广大的人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更为深邃、复杂的现实情怀,并为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与精彩。如同她自己所说:在我的文学经历中,《北去来辞》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长篇小说。
  • 龙套的江湖

    龙套的江湖

    穿越人士,浪荡江湖的简单故事,不求名利,只愿为江湖一龙套,看风流才子,柔情侠客,江湖争斗,群雄争霸。一幕幕大戏相继上场,坐在下面看热闹,有闲了上去耍一把,过完剩下的一生。
  • LUCILE

    LUCI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间说它很好

    时间说它很好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 放弃借口 赢在方法

    放弃借口 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