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3400000021

第21章 人类迷踪(4)

奇怪的幻肢

截肢者的伤口痊愈后很长一段时间内,80%以上的患者仍然感觉到失去的肢体。这种感觉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在刚截肢之后出现,也有的人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出现。1866年,美国神经学家S·韦尔·米切尔经过对内战伤员的观察,第一次将这种感觉称为“幻肢”。

幻肢常常表现为刺痛感,并幻觉到与截肢前的胳膊、手或腿形状类似的肢体。残肢被触摸的时候,截肢者经常感到失去的手臂或腿正在受到压力。他们在走路、坐下或伸展四肢的时候会觉得肢体还在正常运动。刚开始,幻觉中肢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正常肢体一样,截肢者甚至想伸出幻肢拿东西,或者试图用虚幻的腿站起来。但是,一些体验过这种感觉的人说,幻肢的形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感觉越来越模糊,有时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半截手脚在半空中摇晃,而另一些人说感到幻肢逐渐缩进残肢里,直到完全缩进去。

许多幻肢感出现在截肢断口处受伤之后。因此,一些生来就缺少肢体和从未有过肢体感的人在断口受伤的时候也可能感觉到幻肢。一名18岁的姑娘就是一例。她生来就没有左前臂,某一天她骑马的时候从马背上摔下来,左臂前端着地。此后她便产生了幻觉,感到左前臂、手掌和手指都还在。她说这种感觉令人愉快而且没有痛苦,这种情况持续了1年之后才消失。

另一个病例是一名15岁的女孩,她因癌症失去一条腿,之后她详细地记录下幻肢的体验。手术刚结束的第一天,她在原来脚趾的地方感觉到了痒和刺痛。第二天,给另一只脚按摩的时候,那种感觉减轻了,幻觉中的脚好像睡着了。每次幻肢的感觉都能持续10分钟。10天之后幻肢感开始减轻,并在1个月之内完全消失。然而有些人的幻肢感能持续好几年。

是什么导致了幻肢现象出现呢?有研究显示,我们对肢体的知觉是“硬连线”到大脑中的。肢体的感觉与大脑网络具有对应关系,人们往往从小就把对肢体的印象记在大脑里,肢体被截掉或者失去功能的时候这种印象还继续存在着。幻觉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因为患者纠正了对肢体的印象,正如我们所见,一些生来就缺少肢体或4岁之前就截肢的人仍然会产生幻肢感,那是因为他们对完整身体的印象没来得及印在大脑中,所以幻肢感一般只发生在残肢端部受伤的时候。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并在实验中对受试者的大脑活动进行了监测。受试者把右手藏在桌子下面,一只橡胶假手摆在他们面前,看上去很像是身体的一部分。然后,实验者用笔杆同时敲击假手和藏起来的真手,并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扫描受试者的大脑。仅仅11秒之后,受试者就开始将假手看作是自己的,而且稍后让他们指出右手在哪儿,多数人指向假手而不是真手,这说明大脑已经做出了调整。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中一个特殊的区域——前运动皮质,能通过视觉、触觉和本体感受(位置感)3种知觉识别身体。但是,当得到的各种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大脑更相信视觉信息,因为它是三种知觉中最强的一种。研究主任亨利克·埃森说:“此项研究表明,大脑通过比较对外界的不同知觉来分辨自己的身体。可以说,身体本身就是大脑形成的幻想。”

严重的幻肢表现为剧痛、灼痛、痉挛痛或刺痛等。一般认为,幻肢痛由神经末梢受损引起。这些受损神经继续扭曲地再生长,引起残肢异常的神经痛,有时也会改变断肢神经与脊髓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一种理论说,断肢失去的感觉使大脑的神经活动发生改变,有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说法。幻肢痛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反复触摸断口皮肤,增强那里的感觉和判断力。事实证明此法十分有效,这可能是因为触感代替了断肢以前传递到大脑中的感觉。

虽然断肢痛属于物理疾病,但是在199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维拉亚诺·罗摩占罗博士利用心理测试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让断臂的幻肢痛患者把手臂放进一个镜盒,这样,他们就能看到残肢在镜子中的映像,看起来就像是截下去的断肢又回来了。然后再把完好的那只手臂放进镜盒,一边运动手臂一边假想那就是断肢,此时疼痛便减轻了。10个受试患者中有6个立即感到幻肢在动,少数人感到幻肢变得灵活。有一名患者甚至通过改变大脑对身体的印象而彻底消除了幻肢。

在另一个实验中,患者想象失去的手臂正在随着面前屏幕上的手臂一起运动。这次实验也获得了成功,并改变了治疗幻肢痛的侧重点,即不再注重受损的肢体本身,而是关注产生痛觉的中心——大脑。

幻肢引起了诸多不便和痛苦,但它也有一个好处:由于患者对断肢的感觉增强了,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幻肢感更快地学会使用假肢。

无法自控的手

这个事件听起来像电影中的情节:一个女人半夜忽然惊醒,发现有一只手正紧紧掐住自己的脖子。她用右手拼命地想把那只手拉开,却意识到那只掐住自己脖子的手原来是自己的左手。这不是编剧虚构出来的,虽然有些极端,但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这属于罕见而令人苦恼的手失控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一只手不知道另一只手在做什么。

手失控综合征又称为异己手综合征或奇爱博士综合征,该病症表现为患者手不受大脑意识指挥。这是一种怪异的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着若干人。虽然患者对手还有各种感觉,但他们会觉得完全失去控制,好像手已经不属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失控的手也能做出复杂的动作,比如解开纽扣或脱衣服。有时候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手在干什么,直到它引起患者的注意,这时候患者往往很生气,试图用惩罚来控制它,他们觉得有一种邪恶的灵魂在支配失控的手。异己手综合征患者经常拍打或抓住到处乱动的手,想阻止它不当的举止。这个时候,患者看起来就像拥有两种意识或两种不同的思想,而且二者在互相较量。

瑟吉欧·达拉·撒拉教授是一名意大利籍神经心理学家,在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工作,他对这种病做过特别研究。他说:“曾经有个患者不由自主地把鱼刺从鱼肉里面挑出来,放进嘴里。她非常尴尬,想把鱼刺拿出来,自己的两只手就打了起来。我还见过一些患者一直抓住滚烫的杯子不放。他自己还说‘不要,不要,太烫了’,可是那只手还是握着杯子。”

还有更严重的例子,一名患者正在开车,失控的手突然抓住方向盘,险些酿成车祸。还有一次,一名患者没办法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写字的手总是被另一只手推开。

世界上有记载的异己手综合征患者只有40例左右。此病一般在脑外伤、脑部手术、脑中风或大脑感染之后发生。不同的脑损伤引起不同类型的异己手综合征。胼胝体是人脑中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部分,对于习惯使用右手的人来说,胼胝体受伤可能引起左手运动失控,但是如果大脑额叶受伤,就会使右手产生抓取和其他一些不受控制的动作。大脑皮质控制着思维、感觉和运动,这里受到破坏的话可能引起两只手不自觉的动作。像解扣子、脱衣服这样的复杂动作一般和脑部肿瘤、动脉瘤或中风有关。

人们认为异己手综合征是由于大脑中控制身体运动的不同部位之间没有连接好。例如,有时候为了减轻严重的癫痫症,医生通过手术将大脑两个半球分开。这样,大脑的不同部位就能各自指挥身体运动而不会察觉到大脑的其他部位在做什么,实质上就是思维被分割了。

达拉·撒拉教授认为此病解释了自由意志的基础。神经学家相信人能够用意志控制大脑中的一些部位来规范动作,由此根据各种场合抑制自己的行为。当这些部位受损之后,人的行为完全受环境支配,而不受意志的控制。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自由意志有多自由?这种病似乎说明,对动作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与感觉分开。异己手综合征患者能感觉到失控的手在做什么,但无法指挥它。患者明知道手的动作古怪而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可是还是难以约束这些动作。他们经常说,手就像有自己的意识一样,但是他们从不否认那只反复无常的手属于自己的身体。

很遗憾,现在对异己手综合征还没有任何治疗方法。患者们要想控制症状,只能让那只不受控制的手一直握着东西,不让它闲着。

持续不断地打嗝

人类打嗝的原因一直困扰着科学家。打嗝看上去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它不仅没有什么好处,还是件讨厌的事,尤其像美国艾奥瓦州安东市的查理斯·奥斯伯尼那样,打了68年的嗝。他是从1922年,在杀猪前给猪称重的时候开始打嗝,一直不见减轻,直到1990年——据估算他打嗝达4.3亿次。很不幸,他在停止打嗝的第2年就去世了。

幸运的是,多数人的打嗝发作起来并没那么严重,用各种民间方法几分钟就可以治好(喝水、憋气、拍打背部等)。打嗝是由膈肌受到刺激而抽搐引起的。多数情况下,膈肌正常工作,我们吸气的时候它下沉,帮助肺部吸入空气,而当我们呼气的时候它向上推,帮助排出肺中的空气。但是,有时候由于控制膈肌的神经兴奋,膈肌会不自觉地收缩。最常见的原因是吃东西或喝东西太快,身体努力要在吃东西的同时进行呼吸,引起了刺激。当人受到刺激并吸入空气时,咽喉后侧声带之间的空隙(声门)忽然关闭,发出响声,这就是我们打嗝时听到的声音。

但是尽管我们完全清楚是什么引起的打嗝,但打嗝的具体目的多年来连最杰出的医学家也感到困惑。科学家们试图找到解释,于是从人类的初级阶段开始研究。超声波扫描显示,两个月大的胎儿在子宫里就会打嗝了,而此时呼吸运动尚未开始。一种理论说,这种收缩锻炼了胎儿的呼吸肌,为出生后的呼吸做准备,另一种理论则说,这是为了避免羊水进入胎儿肺部。但是,这些理论都没有解释清楚打嗝的所有特征。例如,如果打嗝的目的是不让液体进入肺部,那么和向内吸气相反,像咳嗽一样的向外呼气岂不更奏效?

2003年2月,法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在巴黎的一家医院,由克里斯丁·史兆斯带领的研究小组表示,人类打嗝的原因可能跟祖先曾在海里生活的进化论有关。他们指出,某些动物关闭声门并收缩呼吸肌有其特定的目的——呼吸空气的原始动物还保留着腮,比如肺鱼和青蛙,这些动物挤压口腔使水流过腮,同时关闭声门以防止水进入肺。史兆斯说,原始动物控制腮部呼吸的大脑回路可能一直保留到现代哺乳动物身上,包括人类。

研究人员指出,打嗝与蝌蚪等动物的腮式呼吸有很多相似之处。肺里充气或外界二氧化碳较高的时候,二者都受到抑制。人类的祖先早在3.7亿年前就开始向陆地迁移了,为什么人类现在仍然还打嗝呢?史兆斯认为,控制腮和声门的大脑回路之所以经过多年进化还能保留下来,是因为它对产生其他更复杂的运动模式有帮助。比如吃奶、吮吸乳汁的一系列动作与打嗝相似,关闭声门可以防止奶水进入肺部。史兆斯说:“打嗝可能是为了保留吃奶的动作而付出的代价。”

在德克萨斯州,50岁的肖恩·沙弗自从中风之后就不停地打嗝,持续了1年之久。有时候,打嗝与颈部、胸部神经受到刺激有关,而像沙弗这样的打嗝与中风引起的迷走神经紊乱有关。和迷走神经有关的脑细胞与其他膈神经细胞群是有联系的,外科医生怀疑中风使二者的联系变得异常。持续打嗝令沙弗十分痛苦,每天需要注射10次镇痛剂或者施行催吐才能得到些一些缓解。2004年,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进行了开拓性的手术,使用了一种叫作迷走神经刺激器的装置,这种装置能控制对神经的刺激。植入患者体内的发生器产生电脉冲,传导到两条缠绕在颈部神经周围的细线上。植入的装置一启动,沙弗的打嗝就停止了。

活体细胞移植以后

有人相信“接受移植的病人会继承捐献者的性格特点”,许多文学作品利用这种说法来渲染恐怖气氛。小说家毛利斯·雷纳德的《疯狂之爱》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钢琴家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双手,后来他移植了一名杀人犯的手,所以钢琴家后来就忽然有了杀人的冲动。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记忆可以移植”的说法极其荒谬,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相信这种可能性,原因是有不少例子证明,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在口味、音乐爱好甚至性倾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皮尔萨就接受过脊髓移植手术,他对心脏或心肺移植患者、患者亲友和捐献者的亲友做了许多访问,以下是他公布的部分病例:

一名29岁的女同性恋者喜欢吃肉,后来她接受了心脏移植,捐献器官的是一位素食的异性恋女子。手术之后,她一吃到肉就觉得恶心,浑身不舒服,而且性取向也发生变化,对女性不再感兴趣,最后与一名男子相爱。

同类推荐
  • 你一定爱读的宇宙未解之谜

    你一定爱读的宇宙未解之谜

    本书作为权威专家精心打造的科普读物,力求融知识、趣味和探索于一体,囊括宇宙万物中玄奥的科学原理,揭秘了宇宙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介绍了宇宙中的各个天体和星座以及神奇现象和奇幻事件。全书资料翔实,文字简练,语言通俗,富有韵味,为你解开宇宙之谜,让你尽览宇宙的神奇。
  • 人类的朋友:动物世界

    人类的朋友:动物世界

    人类生活在一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蔚蓝星球上。在这个星球上,除了最高级的灵长类——人类以外,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伙伴。它们的存在让这个原本安静的星球变得无比热闹起来。《人类的朋友——动物世界》是一本深刻探索动物世界的百科全书,它将会带你步入动物的神秘国度,与猩猩穿梭于古老的森林,与雄鹰翱翔于蔚蓝的天际,与鱼儿嬉戏于清澈的大海,与骆驼漂泊于万里的沙漠……它们的聪明才智,它们的憨态可掬,它们的楚楚动人,它们的威风凛凛,它们巧妙的捕食方式,它们深居简出的生存之法,它们三五成群的栖息习性,它们感人至深的“夫妻”生活……都将在这里真实上演。
  •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不容忽视的全球污染》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汇集这些跨国界的污染话题,引起人们的警示与反思。在社会朝着更加快捷、现代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毕竟,人是要靠一定的环境才能够生存发展的。如果环境被污染破坏殆尽,人类也就失去了依存的空间。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热门推荐
  • 竹马超傲娇

    竹马超傲娇

    同样是出自名门世家,别人家的千金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她下得了泥坑,掏的了鸟窝。五岁的她第一次见到他,奶声奶气的说道“小哥哥,你有女朋友吗?我让我爸出钱养你啊”墨希澈“……”十六岁的她趴在教室里睡觉,作为学生会会长的他看到后将执勤表丢在她的桌上“签字”某女被吵醒后抬头看着墨希澈傻笑“签什么?结婚证吗?”墨希澈“……”二十岁时,墨希澈步步紧逼,霸气一咚,墨希澈嘴角微微上扬“你之前不是说要和我签结婚证吗?满足你”“墨希澈!!!你这是故意的”青梅竹马之恋,小可爱们了解下鸭!薄荷之恋,唯作者心酸。
  • 快穿万人迷:病娇反派狠狠亲

    快穿万人迷:病娇反派狠狠亲

    [耽美1v1]美男杜世倾出生于富商之家,风华绝代,追求者众,却不慎被一个怨灵化作的病娇系统死死缠上,任务是让路人男配变成为他疯狂的黑化大BOSS。豪门继兄:如果得不到你的心,我便不择手段的霸占你的人。霸道军官:你再敢跑,我就炸沉这座岛,我俩死也要永远在一起。腹黑鬼王:宝贝,和你亲密过的人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猜猜这是为什么。系统:宿主你真是个祸水。杜世倾:该死的!把这群男人变成这副鬼样子,都是为了完成你的破任务,老子是钢铁直……算了当我没说。
  • 决罪福经

    决罪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选取了历史人物经典的道德和智慧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孔融尊长爱幼的美好品德,有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有曹刿退敌的远见卓识,有齐恒公用管仲的大度雅量,这些故事都被后世传为佳话,让人们拍手叫绝,这样精彩的故事,你不可以不知道。
  • 妇去夫从

    妇去夫从

    一朝穿越已成人妇,什么?这个小王爷是我夫君?有没有搞错?虽然看着养眼,可这老牛吃嫩草着时下不去口啊,什么?我什么时候成了你的人了?罢了,罢了,老天把你送我,岂有再推的道理?以后我罩着你,有仇家?没关系我帮你报仇,有人给你送女人?没关系我帮你轰出去,看我的养夫记如何养出个妖孽。
  •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母亲到外公家时,外公还没回来。家中只有一个跟了外婆很多年的老姨娘阿苗娘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家里虽然窗明几净,但自从外婆去世后,母亲几乎很少回这个已经没有了娘的娘家。“陶先生一歇歇就回来,伊前两日就有电话来,讲二小姐今朝要回来,跟爹爹一道吃夜饭。二小姐看看——”阿苗娘端起一只碗凑到母亲面前,“小菜场早晨刚杀的活鸡,新鲜得来!你爹爹讲,二小姐顶喜欢吃酒醉鸡,我已经用绍兴花雕浸了好几个钟头了。还有炒年糕、油焖笋、爆鳝鱼,全是你欢喜的小菜。”阿苗娘的话,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有了一缕悠悠的暖意。
  • 铠甲勇士之战歌

    铠甲勇士之战歌

    明界,是每一个勇士向往的地方,如果得到了认可,就可以获得铠甲认可的力量,战歌响起,大战一触即发……
  • 妖殇

    妖殇

    我想过蓝小羽住的清羽官如何富丽堂皇,如何美轮美奂,可唯独没想过居然会在清羽宫遇见故人——那个说要到湮痕谷有事——那个时常与我生气别扭的——那个妖力徽薄,我恐他被其他小妖欺负了的——轻辞!他竟是仙!推荐梨大魄新书:《与暴君同眠:蜜糖小皇后》
  •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见好运气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见好运气

    在生活中,我们会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会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去往哪里,会在爱情里迷失自己,会在前行的途中感觉到孤单,在这些想要低头的时刻,请相信努力的意义。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只要足够努力,时间就会为你开路,带你所向披靡,光芒万丈!90后美女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人生启迪,用温暖、有趣的文字帮你解开困惑,获得前行的动力。
  • 倒悬人

    倒悬人

    《倒悬人》收录了十个有关现代女性精神成长的故事:《倒悬人》《黑少年之梦》《花萼》《戏病毒》《我来自马达加斯加》《签诗》《绝处》《鸟事》《失语年》《花儿锁》。她们,虽被贴上雕塑家、画家、演员、服装设计师、专栏作家、教师、工艺师等不同标签,却拥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女人。在感情世界中经历了各种困惑和混乱,她们完成了身体自主性意识的启蒙,也完成了情性的自我救赎。作者林渊液善于捕捉人性暗物质,以或犀利或温煦的眼光,重新观照被书写了千万遍的两性关系,揭开灵魂深处的隐忍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