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2400000043

第43章

15

米拉斯很快就被我抛在后头。我驶经一片片橄榄林,还有充满立体派白屋子的小村。在远方的丘陵上,我看到几座废弃不用的磨坊风车,但就是看不到我需要的东西。

我想找个停下来不会显得太可疑的地点,是那种初来乍到的美国探员可能会暂停下来享受阳光、检查手机短信的地方。又开了几英里后,经过了一个比较大的村子,里头有个小清真寺和一个热闹的农夫市场——看起来几个世纪都是那个老样子——我绕过一个大弯,看到右边出现一家视野一览无余的餐馆,我来到海边了。

我开进那家餐馆的停车场,停在露天用餐区的好一段距离外。我下了车,打开手机,望着屏幕,看似在检查短信,同时绕着那辆菲亚特汽车踱步。这一切其实是在演戏,演给可能跟踪我的人看。我知道手机里不会有短信——我真正做的,是打开手机里面一个中央情报局技师们帮我安装的程序。接近车尾时,手机开始发出哔哔声,而且愈来愈大声。在右后轮的轮弧内侧某处——我猜想,从后行李厢可以通到那里——被装了一个追踪器,毫无疑问,是土耳其情报局的人装的。他们想知道我在哪里,这点我并不惊讶,不过我很高兴他们追踪的方式。任何经验丰富的情报员都会告诉你,要甩掉跟踪者,还不如丢掉一辆车要容易得多。

我很高兴没有人跟踪,于是关掉手机电源,拿出电池,一起放进口袋,然后转向海景。难怪这家餐馆挤满了人:起伏不平的丘陵往下降入爱琴海,整个博德鲁姆就在我眼前展开。此时接近黄昏,阳光照遍众多游艇码头,以及环抱这个城市的两个海湾。一条海岬从两个海湾之间伸出去,在阳光照耀之下,海岬上那座城堡的城墙更加显眼。这座雄伟的城堡是15世纪的十字军所建造的,我记得名叫圣彼得城堡。

超过十年没见,这个城市成长且改变了,但昔日回忆仍不断涌上心头。一时之间,我仿佛又是那个年轻的情报员,看着高级饭店的灯光在水面舞动,听着大量夜店流泻出来的音乐充斥在夜晚的空气中。一个刚开始充满成功迹象的任务,怎么会到头来变成那样的大灾难?

我试图抛开回忆,走向一具大型双筒望远镜,这些望远镜以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游客只要花几块土耳其里拉就可以使用。我把硬币投入,观察着悬崖上那些奢华别墅和一艘艘亮眼游艇的惊人细节,这些游艇全都太大了,地中海或爱琴海的任何游艇码头都停不下,于是只好离岸下锚停泊。我扶着望远镜扫过那些游艇,往上抬高,在一处岬角的大片庭园间,找到了一座孤立的大宅。

这座大宅是五十年前盖的,有高高的柱廊、藤蔓覆盖的凉廊,以及一级级阶梯状的露台,带着一丝淡淡的古罗马气息。宅内的遮光板紧闭,在那片岬角逐渐黯淡的午后光线下,似乎栖息在一片忧思的阴影中。尽管外形很壮观,但我并不喜欢这栋大宅:即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它似乎还是带着某种不祥。我对这栋大宅所知不多,但我知道它就是“法国屋”,而且道奇就是在那片广阔草坪的尽头坠落身亡的。

我回到车上,开向博德鲁姆,回到我的过往。

16

我预订入住的那家旅馆一点也不时髦——我的意思是,大家不会抢破头想住进去。时髦的旅馆都在滨海区,附近有二十四小时的香槟酒吧、露天舞厅,还有乌克兰模特儿在私人海滩表演内衣秀。

我要住的这家则是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夹在一家修车店和一家二手家具店之间。旅馆以水泥砖砌成,漆上浅蓝色,“陈旧”大概是委婉的形容词了。我把车停在旅馆外时,不得不承认“低语死神”的那些幕僚的确做得很出色——这正是一个联邦调查局探员以公费出差时会住的地方。

我走进门前阶梯时,就晓得里头会有什么:褪色的窗帘、不新鲜的自助式早餐,还有两盆奄奄一息的棕榈盆栽。站在接待柜台后的那名男子,就跟这家旅馆一样过了巅峰时期。他的五官看起来就像是那种一再被痛击、但永不低头的顽强拳手。后来我才晓得,他一度曾是土耳其最成功的业余中量级拳手。如果赢家的模样就是如此,那么我真不敢看输家的样子了。不过他微笑时——我走进门时,他脸上就带着大大的微笑迎接我——那张脸充满了生命力和善意,让你很难不喜欢他。他热烈地跟我握手,自我介绍说是经理和老板,拿出一张索引卡要我填上姓名、护照信息和住址,然后留下我三张信用卡的印迹。“只是为了安全的那一边。”他开心地说。

这么说吧,他讲的英文相当奇特。

“你星期六晚上不在这里,真是太可惜遗憾了,布洛迪·大卫·威尔森先生。”他说。不知为什么,他对于所有讲英文的人,都决定必须称呼他们护照上的全名。

“那个烟火真的是任何人都难得一见的。”

“烟火?”我问。

“Zafer Bayrami。”他回答。

我不晓得他说什么。或许是某种祝福话吧。“Zafer Bayrami?”

“胜利日。全世界都晓得这一天——伟大的土耳其扭下了敌人们的脑袋,其中主要是希腊人。”

“啊,”我回答,“难怪会有烟火。”土耳其人和希腊人是好几个世纪以来的世仇。

“我到屋顶上去看。一个好大的磷弹在南边岬角上爆炸。希腊人大概以为我们又发动攻击了。”他认为这个笑话很棒,于是笑得很大声。

“南边的岬角,”我说,“‘法国屋’不就是在那边吗?”

他脸上掠过一抹阴影。“是啊。”

“而且星期六夜里那里有人死掉,对吧?”

“第一流的不幸,岁数非常少的男人[2]。可怕。”他说,悲伤地摇着头。我想他太热爱生命了,大概任何人死掉都会让他很难过。唔,或许希腊人就不会吧。

“所以你才来这里,为了调查吗,布洛迪·大卫·威尔森先生?”

“是啊,”我说,“谁告诉你的?”

“警察,”他回答,好像这种事再正常不过了,“他们今天早上来这里,两个人。女的那位留了信给你。”

他递给我一个信封,然后喊着行李员过来搬行李。

17

我的房间跟我原先预期的差不多,甚至连褪色的窗帘、一小沓封面沾了咖啡渍的杂志,我都料到了。

那个行李员是个接近三十岁的阿尔巴尼亚外籍劳工,他一进门就开始把各个柜子的门拉开又关上,很老套地相信他的动作愈大,小费就会拿得愈多。但我没怎么注意:我一心想着那个核反应器的新闻,想看看总统说了些什么以安抚全国民心。

我找到遥控器,打开角落的电视。里头是半岛电视台,他们虽然报道了这则新闻,不过有自己的角度。他们告诉主要收视的阿拉伯人观众说,过去十二个小时的发展,显示全世界各地的机场和交通总站将会进行种族归纳的行动,将阿拉伯人列为主要查缉目标。难得一次,他们完全猜对了——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

我开始切换频道,找到两个当地新闻台、一个女性谈话秀,还有几部奇怪的肥皂剧,里头灯光强得我眼睛发痛。然后我回到半岛电视台。不可能啊——BBC、CNN和其他频道呢?然后我又开始按遥控器。我的枪法还可以,但是对遥控器我就不在行了。

我跟那个行李员解释——一半比手画脚、一半讲土耳其语——我想看英语的有线新闻频道。我甚至写下那些频道名给他看,好确定他明白我的意思。

“不,不——这里没有。”他不断重复,指着半岛电视台,意思很明显:如果你想看英语新闻,就只有这一台可看。他好坚定,搞得我不得不接受——在博德鲁姆,收看不到英语频道。

他离开后,我垮坐在一张椅子上。这个状况很严重,原因很简单:博德鲁姆的那个女人传给兴都库什山那名男子的消息,完全是由英语新闻频道的片段所组成的。

从中央情报局对那段录音的分析,我们知道那些新闻节目的声音质量太好,不可能是从计算机里撷取的:绝对是凑近电视的喇叭录下来的,而且我心里早有一个画面,里头是那个女人小心翼翼地录音,然后予以剪辑。

但如果这个区域无法收看到这些频道,那么她一定是在其他地方录好,然后开车到博德鲁姆的那个电话亭,送出那个讯息。这表示她可能从几百英里外开车过来——从伊拉克,或黎巴嫩,或老天在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

我一手抚过头发,心想我才刚到博德鲁姆十分钟,那个女人所在的可能地区就呈指数式地扩大。我累到了极点,决定把这个问题先暂搁一旁,维持我原先的计划。那就是去冲个澡,然后拿着我的手机——利用我脑袋里努力记住的博德鲁姆市中心地图——开始出去找电话亭拍照。但结果没能如愿。

我醒来时已经是凌晨3点,人还坐在那张安乐椅上,而且我想在那个时间去路上走来走去拍照片——即使博德鲁姆的某些地区还有人在狂欢——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而那正是我最想避免的。

别无选择之下,我决定至少睡个好觉,要上床时,才看到那个博德鲁姆警方送来的信封。没想到里面的消息更糟糕。

信上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幸好,那些英文写得中规中矩。上头说,他们一直试图在我离开美国前联络上我,免得我白跑一趟。他们说道奇命案已经查清楚,证据确凿:那是个意外的悲剧,也因此,整个调查已经结束了。

18

既然调查结束,那布洛迪·威尔森就没有必要留在博德鲁姆了。

慢慢来,事情还没结束呢——次日上午9点整,我来到博德鲁姆的警察总局时这么告诉自己。

写那封信的警察,就是建议我在这个时间过去跟她碰面。

“你应该可以搭下午离开博德鲁姆的班机,毫无困难,”她在信中写着,“我会跟你简报案情发展,应该不会花超过二十分钟。”

进了警察局,柜台找来一个年轻警察帮我带路,他不可能超过十六岁,一身制服烫得笔挺,脚上的靴子擦得亮晶晶。除了海军陆战队的仪队之外,我从没见过谁的靴子这么亮。他带着我往建筑后方走,上了一层阶梯,楼上是密密麻麻的刑警办公室。在一道走廊的尽头,我们进入一个房间,里头有两张办公桌,还可以看到邻接房子的庭院。那栋以石灰水粉刷过的房子快倒塌了,墙上的灰泥剥落,屋顶散布着破瓷砖,但无所谓。光靠庭院里的两棵老缅栀树,整个看起来还是很美。

只有一张办公桌有人用。那是一名年轻女子,一头蓬乱的深色头发,显然是个秘书,她一边耳朵凑在电话听筒上,一边在计算机上打字,那台计算机旧得大概是内置了黑白电子游戏的古董。

那名秘书身上的一切都很过火——她的手势、她紧身衬衫里绷得很紧的乳房、她化的妆、她穿着铅笔裙的臀部。让人怀疑她的情绪也会很夸张。我等着她讲完电话,忽然想到,在很多方面,她象征了现代土耳其的种种矛盾——她很年轻,置身于一个执着于过往的文化中;她是个不怕羞的女性,却身在一个男性主宰的社会;她漠视宗教、一身西方打扮,但这个国家的目光却老是转向东方的伊斯兰。

而且,当然,对于这个非常保守的国家而言,还有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矛盾:毒品。在全世界最有利可图的运毒路线上,土耳其已经成为最关键的枢纽。这条现代丝路把鸦片(半精炼的海洛因)和高质量的大麻脂,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运到西欧,跨过国界到黎巴嫩,或是穿越高加索山脉到俄罗斯。如果毒品只是另一种现代商品(就像石油,经由跨国输油管运送),那么土耳其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交流道。

我知道这些,是因为克里斯托·尼可莱德——我曾下令在圣托里尼处决掉的那个希腊大毒枭。在追踪他的过程中,我曾经从美国缉毒局那边得知帕特罗·尼可莱德和其他六个主要贩毒集团,都跟土耳其有很紧密的关系,尤其是土耳其的这个区域。而且,尽管某些优秀的土耳其官员勇敢查缉,但这个国家贪腐太严重了,利润又实在太惊人了。

眼看那个秘书一时之间没有挂掉电话的迹象,我就拉了把椅子坐下,开始思索着帕特罗和他的阿尔巴尼亚打手。当初我一平安回到美国,就逐渐淡忘掉这个人,但我必须承认,很讽刺的是,在眼前这个巨大危机的压力下,我又被拖回了这个他极其熟悉的地区。我很好奇他人在哪里——希望还关在他位于帖撒罗尼迦那十二英尺高围墙内的大宅里,照料他的薰衣草,哀悼他失去的儿子。

我没往下多想,事后回顾真是大错特错,但此时那个女人终于挂掉电话,朝我露出她那个有点过火的微笑,又拉直她的衬衫,以防万一我之前没注意到她最自豪的两个资产,然后问我是不是布洛迪·威尔森。

我点点头,她跟我说她的上司会迟到十五分钟。“她每天早上都带小家伙去附近的公园玩。她的车子才刚发动,就又熄火了。是意大利的——我指的是那辆汽车——所以根本就是一块废物。”

从这句话,我推断她的男朋友一定是意大利人。另外她大部分的英文似乎是从美国流行歌、暑假档票房大片、在网络上聊天时断续学到的。

“‘小家伙’?”我问。

“她儿子。”

“她先生也是警察吗?这一行常常是这样。”我其实不在乎,只是找话聊——你知道,故作轻松。

“不是,她离婚了。”

“她儿子几岁?”

“小家伙六岁了。”她显然很喜欢讲“小家伙”;我想这个字眼让她觉得自己跟其他美国访客一样时髦。

“那真辛苦啊,当个单亲妈妈,要带个六岁的儿子。”

她耸耸肩——我怀疑她可能没这么想过。然后忽然间,灾难就冒出来要跟我握手了。“你有小孩吧,威尔森先生?”

“不,没有小家伙。”我说,心不在焉且不经意地说了实话——至少是有关我的实话,但正好跟我的掩护身份相反。我立刻发现自己讲错了,想着要把话收回,但又放弃了这个愚蠢的想法。无论如何,我还是设法保持一副酷样。

“现在没跟我住了,”我微笑着继续说,“我离婚了,所以我知道一个女人带小孩有多辛苦——我前妻老是提醒我。”

她笑了,没注意到任何异常。救得好,我心想,但我的手心已经开始冒汗,而且在心里头扇了自己脑袋一记,告诉自己醒醒吧。“那是你上司吗?”我问,想改变话题,指着另一张办公桌上的照片。

照片里是一个微笑的女人,穿戴着头巾和连身工作服,爬在一把梯子上,正在帮一栋小房子的侧墙刷石灰水。那一定是在博德鲁姆的旧港口附近——隔壁一栋很大的建筑物上有英文和土耳其文“古尔父子造船厂”的字样。

“是啊,”那个秘书说,走到我旁边,“那是两年前,她刚搬来的时候。”我更仔细看——她是个美丽的女人,三十来岁,还带着点异国情调:高高的颧骨和大大的杏仁眼。

“她很迷人。”我说。

“谢谢。”后方传来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大家都说是遗传我母亲。”

我转身,当然了,是那位警察。她把手提袋和手机放下,转向那个秘书。“麻烦回你座位去,海鲁妮莎。”

同类推荐
  • 我的紫色芳香小说

    我的紫色芳香小说

    《我的紫色香味的小说》讲述了两位作家乔斯林·塔拜特和帕克·斯帕罗之间的故事,并揭露了一些文学圈、出版界的阴暗面。小说以帕克·斯帕罗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两个醉心于文学的好朋友同时出道,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塔拜特依靠写剧本偶然出名后,文学道路越来越顺,人到中年已经成为了国民作家。而比他先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斯帕罗出版了几部小说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有一次斯帕罗偶然在塔拜特家中读到了一部小说初稿,在一阵难以抑制的冲动下,斯帕罗做出了改变两人命运的举动。
  • 琼瑶经典作品:光影辑

    琼瑶经典作品:光影辑

    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作家琼瑶经典作品“光影辑”收录6部深入人心的经典影视作品原著。包括《窗外》《一帘幽梦》《在水一方》《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和《庭院深深》。人间没有不老的青春,人生却有不老的爱情。
  • 布拉格精神

    布拉格精神

    尼采说:“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想到了布拉格。”尼采是对的,但布拉格对我来说已不能用神秘概括,只能是卡夫卡。如果卡夫卡早于尼采,或者哪怕同时代人,尼采一定会选择卡夫卡。他们截然不同,但尼采会同意说他们是兄弟。尼采最后疯了,卡夫卡呢?死前决意焚掉全部手稿,差不多疯了。他们在两极上殊途同归,映照世界。我已经到过两次布拉格,也可能是三次。2015年冬去过一次,至今留着伏尔塔瓦河寒光与淡黄色城市的第一印象。
  • 爱情塔罗转起来

    爱情塔罗转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 丽江笔记(中篇小说)

    丽江笔记(中篇小说)

    现在,言蛇手里多了一只筹码。言蛇在两天前用买彩票中奖的钱买了一辆小型面包车。这辆银灰色的面包车如今就是他的另一个筹码。他的第一只筹码是他擅长吹笛子。那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在那片城乡结合部的街区,会吹笛子是很受那里的女孩儿青睐的。那个时候,言蛇的卧室窗前常有女孩驻足观望。女孩们向街坊邻居打听言蛇的个人情况,她们想结识言蛇,言蛇偏偏胆小羞涩,还未与人开口说话,自己的脸就红到脖子根了。姑娘们心里喜欢言蛇,有空没空都跑到言蛇屋外听他吹笛子。当然,已经交代过了,这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了。五六年了,这座城市脱胎换骨地变了样。
热门推荐
  •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死浮生

    逆死浮生

    他死了……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人间与死界,灵师与死神他能否再创传奇,拯救心爱之人。能否揭穿阴谋,大战一触即发。逆死的世界,等你来探索!
  • 魔君的追命娘子

    魔君的追命娘子

    凌悠悠,打遍周边无敌手的上仙,一朝运气用尽被师父赶下凡界历练。说好的只要破坏某人姻缘八十一次,为什么却一次次的要了人家的命?她到底是来棒打鸳鸯的,还是来追命的?凌悠悠仰天长啸:“师父,你坑我。”屡次被坑了性命的某人,开启轮回之眼,将她拥入怀中:“等你,你不来,我不死。”
  • 你是吾心安处

    你是吾心安处

    他在商界,只手遮天,翻云覆雨。对他人,总是冷淡疏离,不留情面。唯独对她,一味纵容,捧在手心。可突然有一天,她递给他一纸离婚协议。“温景城,我不爱你了,往后,各自安好吧。”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史上最强入殓师

    史上最强入殓师

    远古洪荒,诸天大道,万族争锋!亿万年后,沧海桑田,人族称霸……当曾经的痕迹化为尘埃,唯有无数不愿散去的幽魂游荡世间。天道衰微之下,人族繁盛的背后,却已是暗流涌动。千默,一位应运而生的年轻入殓师……人族的奋斗史、异族们的过往、被时光守护的秘密……将在他的身边,一一展开!“须知,人与异兽,同样阴险……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吧!”——千默
  • 史上最强武魂

    史上最强武魂

    杀手穿越武魂世界,觉醒铸造武魂,结合现代科技,制枪支,造大炮,轰破轮回!你的武魂能透视?对不起,我的闪光弹,可以让你成为魂盲!你是大鹏武魂,扶摇九万里?对不起,你依然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我陆离的大炮射程之内,遍地都是真理!
  • 冲天半子

    冲天半子

    人生如棋,时势如棋,落子无悔!小职员时空穿越。在未知世界,九死一生,武破苍穹。终用武侠之心傲视天下,下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大棋。
  • 柳树抽芽时,想你!

    柳树抽芽时,想你!

    本篇小说含有叙述性诡计,请各位读者仔细阅读,留意每个细节。我衷心的祝愿各位读者可以识破所有诡计,也衷心的期待自己可以骗过所有的人。推开窗户,一阵微风迎面扑来,带着一股春天的味道。路边的柳树又发芽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她。那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一所很糟糕的高中,老师们都不认真讲课,显然不指望有人能考上大学。学生们也都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混到毕业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