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2500000006

第6章 带你看这个世界(3)

苦雨

周作人

伏园兄:

北京近日多雨,你在长安道上不知也遇到否,想必能增你旅行的许多佳趣。雨中旅行不一定是很愉快的,我以前在杭沪车上时常遇雨,每感困难,所以我于火车的雨不能感到什么兴味,但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倘若更大胆一点,仰卧在脚划小船内,冒雨夜行,更显出水乡住民的风趣,虽然较为危险,一不小心,拙劣地转一个身,便要使船底朝天。二十多年前往东浦吊先父的保姆之丧,归途遇暴风雨,一叶扁舟在白鹅似的波浪中间滚过大树港,危险极也愉快极了。我大约还有好些“为鱼”时候——至少也是断发文身时候的脾气,对于水颇感到亲近,不过北京的泥塘似的许多“海”实在不很满意,这样的水没有也并不怎么可惜。你往“陕半天”去似乎要走好两天的准沙漠路,在那时候倘若遇见风雨,大约是很舒服的,遥想你胡坐骡车中,在大漠之上,大雨之下,喝着四打之内的汽水,悠然进行,可以算是“不亦快哉”之一。但这只是我的空想,如诗人的理想一样的靠不住,或者你在骡车中遇雨,很感困难,正在叫苦连天也未可知,这须等你回京后问你再说了。

我住在北京,遇见这几天的雨,却叫我十分难过。北京向来少雨,所以不但雨具不很完全,便是家屋构造,于防雨亦欠周密。除了真正富翁以外,很少用实垛砖墙,大抵只用泥墙抹灰敷衍了事。近来天气转变,南方酷寒而北方淫雨,因此两方面的建筑上都露出缺陷。一星期前的雨把后园的西墙淋坍,第二天就有“梁上君子”来摸索北房的铁丝窗,从次日起赶紧邀了七八位匠人,费两天工夫,从头改筑,已经成功十分八九,总算可以高枕而卧,前夜的雨却又将门口的南墙冲倒二三丈之谱。这回受惊的可不是我了,乃是川岛君“佢们”俩,因为“梁上君子”如再见光顾,一定是去躲在“佢们”的窗下窃听的了。为消除“佢们”的不安起见,一等天气晴正,急须大举地修筑,希望日子不至于很久,这几天只好暂时拜托川岛君的老弟费神代为警护罢了。

前天十足下了一夜的雨,使我夜里不知醒了几遍。北京除了偶然有人高兴放几个爆仗以外,夜里总还安静,那样哗喇哗喇的雨声在我的耳朵已经不很听惯,所以时常被它惊醒,就是睡着也仿佛觉得耳边粘着面条似的东西,睡的很不痛快。还有一层,前天晚间据小孩们报告,前面院子里的积水已经离台阶不及一寸,夜里听着雨声,心里胡里胡涂地总是想水已上了台阶,浸入西边的书房里了。好容易到了早上五点钟,赤脚撑伞,跑到西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水浸满了全屋,约有一寸深浅,这才叹了一口气,觉得放心了;倘若这样兴高采烈地跑去,一看却没有水,恐怕那时反觉得失望,没有现在那样的满足也说不定。幸而书籍都没有湿,虽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但是湿成一饼一饼的纸糕,也很是不愉快。现今水虽已退,还留下一种涨过大水后的普通的臭味,固然不能留客坐谈,就是自己也不能在那里写字,所以这封信是在里边炕桌上写的。

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喜欢。第一是小孩们。他们喜欢水,却极不容易得到,现在看见院子里成了河,便成群结队的去“淌河”去。赤了足伸到水里去,实在很有点冷,但是他们不怕,下到水里还不肯上来。大人见小孩们玩的有趣,也一个两个地加入,但是成绩却不甚佳,那一天里滑倒了三个人,其中两个都是大人——其一为我的兄弟,其一是川岛君。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蛤蟆。从前同小孩们住高亮桥去钓鱼钓不着,只捉了好些蛤蟆,有绿的,有花条的,拿回来都放在院子里,平常偶叫几声,在这几天里便整日叫唤,或者是荒年之兆,却极有田村的风味。有许多耳朵皮嫩的人,很恶喧嚣,如麻雀蛤蟆或蝉的叫声,凡足以妨碍他们的甜睡者,无一不痛恶而深绝之,大有欲灭此而午睡之意。我觉得大可以不必如此,随便听听都是很有趣味的,不但是这些久成诗料的东西,一切鸣声其实都可以听。蛤蟆在水田里群叫,深夜静听,往往变成一种金属音,很是特别,又有时仿佛是狗叫,古人常称蛙蛤为吠,大约也是从实验而来。我们院子里的蛤蟆现在只见花条的一种,它的叫声更不漂亮,只是格格格这个叫法,可以说是革音,平常自一声至三声,不会更多,唯在下雨的早晨,听它一口气叫上十二三声,可见它是实在喜欢极了。

这一场大雨恐怕在乡下的穷朋友是很大的一个不幸,但是我不曾亲见,单靠想象是不中用的,所以我不去虚伪地代为悲叹了。倘若有人说这所记的只是个人的私事,于人生无益,我也承认,我本来只想说个人的私事,此外别无意思。今天太阳已经出来,傍晚可以出外去游嬉,这封信也就不再写下去了。

我本等着看你的秦游记,现在却由我先写给你看,这也可以算是“意表之外”的事罢。

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在京城书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中国民俗学开拓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杰出代表。他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与鲁迅是亲兄弟。

朗读指导

《苦雨》是周作人写“风雨”的一篇代表作。他的书斋名为“苦雨斋”,他自称“苦雨翁”。文中的“伏园兄”是指孙伏园,鲁迅的学生,现代散文家、编辑,民国时期的“副刊大王”。“川岛”是章廷谦——川岛是章廷谦的笔名。章廷谦当时从山西大学转入北京大学,借住在八道湾周家住宅,与周氏兄弟交好。“我的兄弟”是指周建人,生物学家,是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的三弟。

《苦雨》是一篇借物言志散文。即使院墙被淋塌,小偷乘虚而入,书房被水淹,作者依旧用幽默平淡的语调来讲述,还不忘从中找点乐趣——“唯在下雨的早晨,听它一口气叫上十二三声”,这些文字让人感受到作者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苦中作乐,这算是一种人生智慧。周作人算是领会到这种智慧的高人之一,他的散文大多是这种对现实的平淡描述,对一草一木都饱含情感,给人以与世无争的超然之感。

这篇文章适合在大雨瓢泼或雨丝绵绵时,与孩子坐在窗前或者屋檐下朗读。朗读时,语速正常即可,情感不宜太过激烈。

苍蝇

周作人

苍蝇不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但我们在做小孩子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我同兄弟常在夏天乘大人们午睡,在院子里弃着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苍蝇——苍蝇共有三种,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可用。我们把他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东安市场有卖纸制各色小虫者,标题云“苍蝇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我们又把他的背竖穿在细竹丝上,取灯心草一小段,放在脚的中间,他便上下颠倒的舞弄,名曰“戏棍”;又或用白纸条缠在肠上纵使飞去,但见空中一片片的白纸乱飞,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个年富力强的苍蝇,用快剪将头切下,它的身子便仍旧飞去。希腊路吉亚诺思(Luklanos)的《苍蝇颂》中说:“苍蝇在被切去了头之后,也能生活好些时光。”大约二千年前的小孩已经是这样的玩耍的了。

我们现在受了科学的洗礼,知道苍蝇能够传染病菌,因此对于他们很有种恶感。三年前卧病在医院时曾作有一首诗,后半云:

大小一切的苍蝇们,

美和生命的破坏者,

中国人的好朋友的苍蝇们呵,

我诅咒你的全灭,

用了人力以外的

最黑最黑的魔术的力。

但是实际上最可恶的还是他的别一种坏癖气,便是喜欢在人家的颜面手脚上乱爬乱舔,古人虽美其名曰“吸美”,在被吸者却是极不愉快的事。希腊有一篇传说,说明这个缘起,颇有趣味。据说苍蝇本来是一个处女,名叫默亚(Muia),很是美丽,不过太喜欢说话。她也爱那月神的情人恩迭米盎(Endymion),当他睡着的时候,她总还是和他讲话或唱歌,使他不能安息,因此月神发怒,把她变成苍蝇。以后她还是纪念着恩迭米盎,不肯叫人家安睡,尤其是喜欢搅扰年轻的人。

苍蝇的固执与大胆,引起好些人的赞叹。何美洛思(Homeros)在史诗中常比勇士于苍蝇,他说,虽然你赶他去,他总不肯离开你,一定要叮你一口方才罢休。又有诗人云,那小苍蝇极勇敢地跳在人的肢体上,渴欲饮血,战士却躲避敌人的刀锋,真可羞了。我们侥幸不大遇见渴血的勇士,但勇敢地攻上来舐我们的头的却常常遇到。法渤尔(Fabre)的《昆虫记》里说有一种蝇,乘土蜂负虫入穴之时,下卵于虫内,后来蝇卵先出,把死虫和蜂卵一并吃下去。他说这种蝇的行为好像是一个红巾黑衣的暴客在林中袭击旅人,但是他的剽悍敏捷的确也可佩服,倘使希腊人知道,或者可以拿去形容阿迭修思(Odysseus)一流的狡侩英雄罢。

中国古来对于苍蝇也似乎没有什么反感。《诗经》里说,“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又云,“非鸡则鸣,苍蝇之声。”据陆农师说,青蝇善乱色,苍蝇善乱声,所以是这样说法。传说里的苍蝇,即使不是特殊良善,总之决不比别的昆虫更为卑恶。

朗读指导

周作人的散文看起来平淡,仔细琢磨却富含韵味,能让人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境界与气质。散文是周作人文学的最高境界,他善于用淡淡的、玩味的口吻来抒发自己的闲适、寂寞和不平。苍蝇本应该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在《苍蝇》这篇散文中,作者却讲了不少苍蝇的好话,讲小时候玩苍蝇的经历,介绍了苍蝇在希腊神话中的传说,还介绍了苍蝇的生活习性等。

这是一篇知识性的散文,作者以轻松惬意的笔触,对苍蝇的各个维度都进行了介绍。

朗读后,可引导孩子说一说他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和传说,以这篇文章为模板,从不同角度了解动物,培养从多方面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新诗”的开创性人物,与卞之琳、孙大雨等人一起创办了近代诗坛上重要的刊物——《新诗》月刊。他出版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

朗读指导

《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从1938年到1942年戴望舒被日军逮捕,这一经历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巨大变化。

这首诗描写了雨过天晴的美丽乡间景象:凉爽又温柔的泥路、新绿的小草、不再胆怯的小白菊……这一切仿佛让人置身于雨后所带来的清爽,湿漉漉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诗人借用雨后乡村的清新,表达了自己在经历多年颠沛流离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同时雨过天晴也表露诗人坚信抗战必胜的信念。这首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语调应轻快活泼,表现出诗人面对雨后美景的喜悦心情。

距离

覃子豪

即便地球和月亮

有着不可衡量的距离

而地球能够亲睹月亮的光辉

他们有无数定期的约会

两岸的山峰,终日凝望

他们虽曾面对着长河叹息

而有时也在空间露出会心的微笑

他们似满足于永恒的遥遥相对

我的梦想最绮丽

而我的现实最寂寞

是你,把它划开一个距离

失却了永恒的联系

假如,我有五千魔指

我将把世界缩成一个地球仪

我寻你,如寻巴黎和伦敦

在一回转动中,就能寻着你

朗读指导

1947年正是解放战争的白热化时期,当时,诗人覃子豪远离家乡,随国民党去了台湾,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热土。覃子豪被称为“诗的播种者”,他在东南亚的新诗派有很高的地位,与钟鼎文、纪弦并称为台湾的“诗坛三老”。

《距离》这首诗将诗的意境从太空拓展到山河、由客观延伸到主观。就第一段的意象来说,客观事实是地球和月亮的距离,主观想象月亮的圆缺是与地球的定期约会,对山与山距离的主观想象也是如此。诗人最后表达了与恋人或亲人不得见的悲伤,恨不得将地球缩成地球仪,这样一来,不管她在哪里,回转间就能寻见。

在与孩子短暂分别后朗读这首诗,让孩子感受那种想要将地球缩小,这样就能转身看到彼此的迫切心情,将家里的地球仪拿出来,没有地球仪可以用地图替代。这首诗的意境很美,朗读时,语调的意韵要悠长,语速要慢,读出诗人的绵绵情意。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朴素缜密,文笔清丽,饱含真情实感,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一笔浓厚的美学色彩,代表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夜色》《匆匆》等。

朗读指导

1927年,朱自清在清华任教,《荷塘月色》描写了夏夜月光下未名湖的景色。

当时正值“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作者对黑暗现实充满愤恨和不满,心中苦闷,于是漫步在荷塘,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美丽的景色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被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喧闹充斥着,满身都是挥之不去的疲惫。为了摆脱这种喧闹,可以抽空带孩子去郊外和山里走走,欣赏一下乡村的美丽景色,感受乡村的清新和幽静。

朗读本文时,找一处长有荷花的湖水,朗读的语调应较慢,注意句与句的停顿,给孩子将文字与现实结合的时间,语调要有节奏和韵味,展现出月色下的荷塘的优美。

同类推荐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学与宋清如因“诗”相识,随后因志趣相投,便相知相许。1933年,朱生豪毕业后到上海工作,两人便两地分隔,开始近十年的苦恋之旅,以书信交流情感,倾诉相思。在信中,朱生豪无话不谈,畅聊人生、倾诉思念之情、切磋诗词、交流喜怒哀乐、相互鼓励、翻译莎剧……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对宋清如无限的思念和爱慕。朱生豪的书信,绝对适合在阴冷的冬日夜晚,暖心暖肺而又更坚定心之所向,是情人更是益友,被感动到触及灵魂,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本书精选了朱先生的188封情书,这些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这或许是他的同学、友人都不曾认识到的,因他在旁人面前不爱开口,所有的幽默、聪敏与遐思,只对他亲爱的“好友”宋清如讲。
  •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该书分为世界的约定、春的临终、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语言的胎盘、悲伤的天使、如果语言六个部分。由谷川先生与他的知音译者田原先生从其创作的诗歌中,共同遴选出120首(其中17首为新作首次发布)艺术成就比较高、流传最广的篇目编选而成。作者用他蕴含着精湛技艺和惊人想象的诗篇,向这个世界吟唱出悠远而纯粹的恋歌。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是一本记叙俄罗斯文学在白银时代出现的一些流派以及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全书分为八章,介绍了流派风采,集群精神,个性姿态,抒情风韵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机牌传说

    机牌传说

    为什么会有陌生小姐姐跟着我?我只是开一个黑车罢了,其他说明都没干,为什么会有小姐姐出现,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再也不开黑车了,小姐姐我错了!不要跟着我
  • 穿越为扎基的综漫旅游

    穿越为扎基的综漫旅游

    白凌因暗杀而无故穿越成为破坏神扎基,在数个位面进行游走……〖无敌轻松向〗佛系更新,但不太监简介无力,请看正文(ps:没准哪天我又把大号密码给忘了)群:656827205
  • 阿麦从军(上)(全新修订版)

    阿麦从军(上)(全新修订版)

    阿麦出生在麦熟时节,为此差点被爹爹取名为“麦兜”。阿麦的父母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她本想跟着父母过一番清净无争的田园生活,谁料年幼丧双亲,战场逢异事……卸去红妆,进入军营,注定与骚包将军邂逅,与沙场杀将相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阿麦知道,她为民绝情,为国弃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止是为了找到朝夕八年的哥哥,问一句“为什么”。刀剑无影的战场上,无论谁是男主,谁是男配,她都是一身戎装,无一败绩。朝堂之上,他为君,她为臣。他俯视,她扬颌。谁说女子须得以娇躯求安生,生死之后,江山如画,她只想寻个故人,一同赏春景。
  • 以失落魔女之名

    以失落魔女之名

    莱尔斯顿的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说过关于「住在城堡里的魔女」的故事,可他们仅仅觉得这是个故事莱尔斯顿有个不被人待见的公主殿下,她不这样认为因为不被人待见,离开这个国家也无所谓。那么就走吧,去寻找那个故事里的失落在人世间的魔女——我将会代替你,以你之名
  • Hidden Power

    Hidden Power

    American democracy, argues Charles Derber, is being subverted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itself. Derber shows how the current regime has maintained power by intensifying the red/blue culture wars—supporting religious extremists, exploiting terrorism fears, and manipulating the electoral process.
  • 重生之你长得真好看

    重生之你长得真好看

    这是一个女主抱着系统装逼打脸抱得美女(划掉)美男归的故事。姬泽:“听说你喜欢长得好看的。”苏茗:“是……是啊……”姬泽:【一本正经语气平静眼神淡漠】“我长得好看,所以,你喜欢我。”苏茗:“啊???”
  • 绝世神医小毒妃

    绝世神医小毒妃

    一朝穿越,修成神医。顾君女扮男装十六载,因贪图美色救下南山王,从此麻烦事不断。殷无渊:“兄弟,你这胸……太平了。”顾君:“南山王,请你善良好吗?”
  • 我爱你,我有罪

    我爱你,我有罪

    唐小染说:我的执念太深,如果我活着,却不能够拥抱你,我会疯的。每个人都有执念,唐小染的执念就是沈慕衍。唐小染太执着,执着就变成了执念。而执念,伤人又伤己。沈慕衍说:那个女人死了好,我们去喝一杯庆祝。醉酒的他,却问好友: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是,你错过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只因为你是沈慕衍而爱你的傻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畅销三十年的品味评判毒舌之作。经济能力决定品味。每个人都不想扮演自己。本书为您详细解读人世间的势利嘴脸。
  • 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转型发展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哲学思考

    本书从多方面联系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问题进行了深讨。主要包括从辩证法角度对幸福感及其类型进行了哲学分析,联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国民幸福感欠缺的原因,指出了论述了转型发展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并以大量故事生动阐述了诚信、忧患、知足、敬业、感恩等追求幸福应有的价值观和心态,还结合我国企业实际论述了如何提升员工幸福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了如何提升人民的绿色幸福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