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5100000004

第4章 明代道德生活的社会基础(4)

丞相制度的废除,虽然是对淮人权臣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它又为宦官或者阉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宦官们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利益集团,不断地获得更多的权力,由原来的对朝廷内外官僚的监视变为监控,干预政治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皇帝力图在朝中大臣与宦官之间实现某种权力的平衡,以控制六部尚书或者内阁的权力,避免出现如丞相那样的可以同明朝皇帝分庭抗礼的权臣。于是,丞相制度被废除以后的“国家政务,我祖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明孝宗实录》卷7)。形式上是太监与大学士“共理”国家事务,“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明史》卷72《志第四十八》)。这种政治体制的运作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宦官权力的膨胀,于是,内阁或者尚书不得不对内心极为厌恶的太监委曲求全,甚至对太监低三下四。在此意义上,“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迄乎恶贯满盈,亟伸宪典,刑书所丽,迹秽简编,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庄烈帝[10]之定逆案也,以其事付大学士韩爌等,因慨然太息曰:‘忠贤[11]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痛乎哉,患得患失之鄙夫,其流毒诚无所穷极也!”(《明史》卷306《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然而,内阁集团或者六部尚书集团对于宦官集团或者阉党是口合心不合的。“口合”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他们需要临时组成联合体对付共同的政敌;“心不合”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内阁或者尚书看来,在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中,宦官不应该享有这么高的权力,而且也与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念相违背。正是出于后一种原因,内阁集团或者六部尚书集团是会将宦官集团或者阉党视为自己的政敌的,是会与之争权夺利的。在与宦官集团或者阉党争夺权力的过程中,内阁或者尚书各自组成了集团,有时共同组成一个对付宦官集团或者阉党的联合体。可是,内阁集团与六部尚书集团之间是存在权力矛盾的。在丞相制度被废除的初期,由于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并且被禁止与朝中大臣及地方官进行交往,这种权力矛盾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皇帝对内阁的倚赖程度的提高,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首辅的权力越来越大,凌驾于尚书之上,既与尚书的权力发生冲突,又与宦官的权力发生矛盾。

除了上述党派或者利益集团之外,还有言官集团及同乡官僚集团。言官本来是隶属于六部的,受尚书领导,他们最初都是较正派的。然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却是松散的,彼此可能会意见不一,并发生矛盾。“明至中叶以后,建言者分曹为朋,率视阁臣为进退。依阿取宠则与之比,反是则争。比者不容于清议,而争则名高。故其时端揆之地,遂为抨击之丛,而国是淆矣。虽然,所言之是非,阁臣之贤否,黑白判然,固非私怨恶之所得而加,亦非可尽委之沽直好事,谓人言之不足恤也。”(《明史》卷230《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同乡官僚集团是一个同乡之间互帮互济、一致对外的群体。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如果说言官集团是各有各的理,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同乡官僚集团是不讲理而只讲情的。由于同乡官僚集团以乡谊为联系的纽带,因此,不同的地域就会组成内聚力较强的集团,他们奉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原则,必要时会为了本同乡官僚集团的利益而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和私人利益。

明朝党派的多样化和冲突的产生,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1.明朝皇帝的骑墙态度

皇帝持这种态度,也许是因为无能,也许是出于无奈,也许是有意为之。一个党派要存在,要发展壮大,在封建社会里,离不开当权者尤其是皇帝或明或暗的支持。在明代社会里,事实上也是如此。任何党派都得到过皇帝的支持,无论是浙党、楚党、齐党、宣党、昆党,还是东林党,无论是内阁集团、言官集团,还是宦官集团,都是如此。即使是成了众矢之的、气息奄奄的党派,它只要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如位高权重、傲慢强势的首辅张居正死亡之后,内阁的权势已今非昔比,而继任的首辅“像申时行、王锡爵之流,他们的威望远不如张居正,手段也不如张居正老练,他们只知道唯诺因循,来取媚于皇帝,想尽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造成党羽来养成自己的势力,衣钵相传,支持了十几年。庸愚的万历皇帝,他只知道儿女之情,哪知道国家的大计,尽著内阁和言官在那里暗斗。”[12]

2.重大历史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党派的多样化和冲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最初总是与某些人对某些问题的不同看法有关。有相同看法的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组成一个党派,彼此认同,遥相呼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排斥异己,以求造成不凡的影响。因此,党派之间总会将历史上的疑案反复提起,其目的不在于弄清历史的真相,而在于结交同党,壮大声势,形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明代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如“移宫案”、“红丸案”、“梃击案”多次被言官或者士大夫所提起,多方聚讼不已,虽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大家都变成了争论的赢者,都出了名,都变得不再是一个人在战争。可以这样说,“朋党之成也,始于矜名,而成于恶异。名盛则附之者众。附者众,则不必皆贤而胥引之,乐其与己同也。名高则毁之者亦众。毁者不必不贤而怒而斥之,恶其与己异也。同异之见歧于中,而附者毁者争胜而不已,则党日众,而为祸炽矣。”(《明史》卷232《列传第一百二十》)

明朝党派的纷争,在道德上并非都是卑劣的甚至邪恶的,其中也不乏正直的官员的参与,有的官员是抱着弄清真相的态度加入争论之中的。然而,在党同伐异的大环境中,这些官员的正直虽令人钦佩却终究无力,他们的动机甚至可能被人利用,当作了有的党派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其结果,第一,纷争的双方因偏执而都有过错,都可以找到被攻击或者弹劾的理由,都有政治前途丧失甚至招罪和被抄家的可能。第二,纷争对于未参与纷争的其他人来说也是有害的。正如神宗朱翊钧对吏部都察院所说:“年来议论混淆,朝廷优容不问,遂益妄言排陷,致大臣疑畏,皆欲求去,甚伤国体。自今仍有结党乱政者,罪不宥。”(《明史》卷21《神宗二》)第三,纷争对于国家的害处,在于它使“公家之事置若罔闻,而分树党援,飞诬排陷,迄无虚日,以致酿祸既久,上延国家”(《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二)》卷153)。孟森则分析得更加透彻:“门户之祸,起自万历。人主心厌言官,一切不理;言官知讥切政府必不掇祸,而可耸外间之听,以示威于政府,政府亦无制裁言官之术,则视其声势最盛者而依倚之。于是言官各立门户以相角,门户中取得胜势,而政权即随之,此朋党所由炽也。在万历间不过把持朝局,排除异己而汲引同党,至边事既起,各立门户之言官,以封疆为逞志之具,将帅之功罪贤不肖悉混淆于党论,而任事者无所措手足矣。建州坐大,清太祖遂成王业,其乘机于明廷门户之争者固不小也。”[13]

第二节 明代道德生活的经济基础

明代同宋代一样,其经济结构主要由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所构成,其中,自然经济是主体,商品经济相对于宋代有了一定发展。此外,权贵经济也是明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种经济形式各有自己的特性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共同影响着明代的道德生活。

一、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

农业或者小农经济是支撑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明代百姓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对于农业的这种地位,明朝皇帝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明太祖朱元璋早在1366年就对其大臣们说:“为国之道,以足食为本”,认识到应该将农业视为“为治之先务,立国之根本”(《明太祖实录》卷19),强调农业不仅是解决民生问题之根本,即“君天下者,不可一日无民,养民者不可一日无食,食之所恃在农”(《明太祖实录》卷53),而且是夺取政权和维持封建统治的前提,他说:“大乱未平,民多转徙,失其本业。而军国之费所资不少,皆出于民,若使之不得尽力南亩,则国家资用何所赖焉?”(《明太祖实录》卷16)

正是因为农业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明朝皇帝都将重视和发展农业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出于这一政治立场,明朝皇帝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和保护农业的措施。尤其是在经历元代末年的动荡之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运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恢复农业生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招民复业

元代末年农民战争所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农民大量流离失所,地主和富农要么被消灭,要么逃走。这造成了有的地方出现了农业劳动力不足、土地抛荒严重的现象。这对于刚刚建立的明朝政权来说,一是粮食不够,二是税收减少。这两个方面对明朝政治统治而言是一种威胁。为了巩固新政权,明朝统治者必须着手恢复农业,于是,朱元璋采取了招民复业的措施。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下令农民返归家乡耕种土地,承认已经被农民所耕种的土地归农民。洪武初年,因“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凡逃户,明初督令还本籍复业,赐复一年。”(《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洪武五年(1372)五月所下的诏书中规定:自元代末年战争发生以来,战争所及之地的人户“抛弃产业,逃避他方”。现在明朝政府取得了天下,躲避战争的人们应该返归原住地。这些人之中“若有丁力少而旧田多,不许依前占护,止许尽力耕种到顷亩以为已业”;对于那些逃离时人口少而返归时人口多且原地产少的家户,政府允许他们在附近已经抛荒田地内,“官为验丁拨付耕种为业”。如果有人敢以“旧业”较多为借口而“多余占护”,那么,就定会“论罪如律”。这些规定和做法对于发展农业是有利的。

2.移民耕种

在明代社会里,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战争的影响,各地的人口密度并不是一样的,有的地方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有的地方则地广人稀,这种情况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迁移农民。在此之前,明朝政府已经向多地进行了移民,将苏、松、嘉、湖、杭地区老百姓中的无田者四千余户迁往临濠耕种,给他们提供牛、种、车、粮,还“以资遣之”,并且规定三年内不向他们征税。徐达在攻取北方沙漠地区时,将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户迁移至此,“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将江南老百姓14万人迁移至安徽凤阳。除了这种具有某种强制性的政府主导的人口迁移之外,还有老百姓为了生计而进行的自发迁移。这种人口迁移及其明朝政府所实行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使农民纷纷迁往人烟稀少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改变了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田主佃户之间的关系,这些迁移的农民再不是地方的长工或者短工,再不是佃农,而变成了自耕农,在一定范围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关系。

同类推荐
  • 题赠用语举隅

    题赠用语举隅

    本书共收条目6千余条,分1百多类。是关于生日、婚嫁、升官、发财等红白喜事及日常其它交际中馈赠的贺匾、颂帖、锦旗、勉幅、挽幛、碑铭等上写的内容,多为四字句为主体。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云南故事:我的中国梦

    云南故事:我的中国梦

    本书选取“中国梦·云南故事大型征集活动”评选出的部分优秀作品,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讲述了云南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上的砥砺前行、昂扬奋进,传递普通人逐梦、驻梦、筑梦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富有时代特色的风貌和情怀。内容包括对云南的珍爱之情、对故乡的发展之梦,既有常年守护雨林的小姐妹真情告白,也有基层干部的工作随想,还有知识青年的云南记忆和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热门推荐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幻界神女

    幻界神女

    幻界之神有茶亦有酒,幻界之神偶喜欢管个闲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

    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

    《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将带领读者走进浩瀚的海洋,探索神秘莫测的海洋动物世界,认识千奇百怪的生命,了解各种有趣而又鲜为人知的海洋动物生活习性。同时,揭开生物资源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人们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给青少年全方位的有关海洋知识与科技的体验。
  • 网游之从大江湖开始

    网游之从大江湖开始

    叶无德是一个重生者,前世被人陷害,导致公测后一年才能登录游戏。这一世重生归来,他势必走向人生巅峰。【注意,这是爽文,毒点很多,受不了的可以不看】
  • 丢三落四小马虎:儿童成长中常见的43个问题

    丢三落四小马虎:儿童成长中常见的43个问题

    本书的推出,正是要为您解决施教难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亲子互动型的养教书籍。鲜活的个性案例、科学准确的心理分析、完整细致的施教方案、精彩生动的示范性生活演练,以及人性化的心灵处方,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又透露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本书针对不同例证,都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它就是您身边最知心、最便捷的教子宝典。
  • 异星奇途

    异星奇途

    24岁变13岁,我重生了?林晓醒来后发现一件不知是好是坏的事,自己穿越了,但穿越到了酷似1000年之后的特殊世界。这里,强者横行星河,各种黑科技耀武扬威。好在,自己也不是一无所有,比任何天赋和科技都强大的金手指已经准备就绪。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兑换的货币,在这里能找到想要的一切——天赋,科技,属性点……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在这里都能进行强化,在这里,就算是一根筷子,我也能让它变成比任何黑科技更恐怖的神器。这一世,我是注定会成为星河传说的男人。
  • 江山战图

    江山战图

    隋末烽烟起,英雄出边荒。河北窦天王,雪夜战金刚;瓦岗枭雄密,火并杀翟让。奸雄宇文氏,弑主谋萧娘;长安李二郎,两战洛阳王。巴陵萧梁帝,跨江取荆襄;东南杜伏威,自号江淮狼。大浪卷苍天,猛将猎隋杨。隋国江山入战图,败者为寇,胜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