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400000002

第2章 东平,古诗里的风景

也许有了山,这片土地才有了精神的突兀;有了水,才有了情感的跌宕,风景嘛,也形成了多维。要不然古往今来,那么多智者圣者、文人骚客频频叩访这片土地?孔子是圣人、哲人,不是诗人,一生只留下三四首诗,他称作“歌”,其中一首《获麟歌》,就是在东平写的,这是东平最古老的诗。“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老夫子在这里大发感慨,怀念尧舜时代的太平盛世,西周的礼仪秩序,今不如昔,眼下不是那个时候,礼崩乐坏,麟啊,你出来能求得什么?

踏着圣人的足迹,从先秦到晚清,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大唐的“李、杜”、“岑、高”,还有李商隐这般重量级的诗人,到宋代的“欧、苏”,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以至元代的大诗人元好问,都徜徉在东平山水间,临风抒怀,登高长啸,或倾泻胸中郁垒,或触景生情,留下一大堆诗词歌赋,不少还是绝代华章。固然,中国文人喜欢“扎堆”,缺乏特立独行的精神,却也说明古称东原的东平蕴含着诗性的魅力,是一片神性的土地,诗意的栖居。

波平如镜的东平湖曾留下他们高歌的姿影,山野间幽幽小径曾镌刻下他们的履痕,东原州古城酒肆勾栏似乎还飘荡着咏觞之声……山水、风情是诗人产生灵感的酵母,是撞击思想火花的砺石,又给文人骚客带来感官的愉悦,审美的情趣,精神的慰藉。

山水,给文人墨客贯穿艺术、人生、宇宙的精神力量,从而便有了发自肺腑的心声,这种心声,有韵,有味,已经过审美化的处理。

陶渊明如果不是辞官回归故里,笔下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致吗?会有陶醉的心态吗?谢灵运如不寄情山水、不恤政事,能有“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的感悟吗?“山水含情晖”,“情晖能娱人”。山水是诗人精神的故乡,在这里他们感知了爱、泪水、尊重、平等、自由,还有痛。

中国历代文人都有屈夫子的遗传基因,不得志时就放浪山水,寄情泉林,面对朝晖、夕照、炊烟、归鸟、明月、秋风,甚至断垣残壁、枯树野藤,大发感慨,倾吐一腔怨愤、忧愁,往往是华章叠叠,绝唱缕缕,中国文学史有一大半是仕途蹇涩、官场侘傺的文人在山水间挥洒郁郁之情中写就的。

东平,古称东原,东有泰山,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东平也有山,不过是泰山的嫡男孙女,比起他们的老祖宗矮小多了。还有号称小洞庭的东平湖,大汶河流经平原和山野,最终归于东平湖。别小看汶河,它既非名川,也非巨流,没有长江的浩瀚苍茫,恣肆雄浑,也没有黄河的纵横叱咤,九曲百折。大汶河是北方极普通的河流,默默然,静静然,不嚣张、不跋扈,似乎还有点腼腆、温柔。我是春天来到东平的,不是雨季,河水清冽、宁馨,似流非流,清澈得一眼看清水底的泥沙和鹅卵石。有了这汶河,这些土著人便有了灵性,有了感情,不会枯涩。大汶口文化名震华夏,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流域最闪光的亮点。

东平历史上曾为国、为郡、为府、为路、为州,两千年间,它扮演了一个名城大邑的角色,是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角色。这里物埠繁华,交通发达,由于古济水、汶水、大运河、黄河交汇于东平湖,东平自古是四方水路交通之咽喉,南北大道又经东平北上燕京,故亦为陆路交通之枢纽。所以明代曾有“襟带燕赵,南控江淮,控援魏博,舟连四通,屹为津要”之誉。

自孔夫子,汉武帝、建安七子、东晋竹林七贤,这些圣哲帝王、风流才子曾莅临这片土地。唐、宋两代,那些国宝级诗人词家衣袂飘飘,步履轻盈出现在东平郡城。他们大汶河荡舟,东平湖划船,模山范水,游览名胜,写下瑰丽的诗篇,东平在古诗里留下一章章动人的风景。

我到过许多“诗城”:“宣城自古诗人地”的宣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凉州,还有“万户捣衣声”的长安,洛阳、扬州、汴京,这些都是文人骚客流连缠绵之地,中国文学史许多篇章都是在这里起草的,珠玑般的诗句也在这里茂茂腾腾生长出来。东平成为诗人墨客心驰神往之地,的确是山魂水魄的诱惑。

李白是在开元盛世的后期来到东鲁的,他二十五岁出夔门,沿长江东下,泛舟鄱阳湖,击桨洞庭水,在扬州朝出青楼,暮宿楚馆,醉卧金钗,云雨罗帐。一年散金三十万,大有落魄公子的豪奢。“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非凡的阅历造就了他非凡的成就。江南的山水他玩腻了,厌烦了,他便以安陆为据点,来到北国,浪迹东鲁,结识了一些贵公子、官吏、隐逸之士,且和他们诗俦酒侣,偕游各地。

这是天宝三载(744)春天,春光明媚,东平湖芦笋刚刚冒出水面,莲叶已出,荇藻逶迤,一片烟景。在洛阳他遇到仕途蹭蹬的杜甫,二人虽年龄相差近一旬,谈起话来却心心相印,那时杜甫的名气远不及李白,杜甫对李白也敬慕不已。两人说诗论文,话语滔滔不绝。这是大唐诗国的两颗巨星的相聚,第二年他们再次相聚于梁、宋,同时又遇到了另一位大诗人高适。那是秋天,一个温馨美妙的季节。其实,秋天在哪里都表现得楚楚动人。东鲁大地秋色更斑斓,阳光慈祥,金风温柔,云也明丽,漫山遍野的高粱、玉米、谷子成熟了,空气里氤氲着酒一样的香气,那是秋的芬芳。他们结伴而游,赴汶阳,过鲁郡,走曲阜,浪迹东鲁大地。登高赋诗,吊古品今,发历史之感悟,叹人生之际遇,寄情山水,放浪泉林,村野酒肆豪饮浪醉,泰山余脉长啸低吟,秋风飒飒,衣袂飘飘,三人热血喷涌,忧国忧民,抨击时政,校点春秋,言辞铿锵,口吐珠玑,相处非常投机。杜甫兴奋地回忆这次聚会:“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第二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又在东鲁会见,东鲁就是泰山一带,两年三次相遇,又加深了他们的友谊。“醉眼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位诗坛巨星那种惺惺相惜的手足之情,可谓亲密无间了。

李白轻儒重道。他对儒家思想是批判的,甚至看不起儒生,自嘲“儒生”、“穷儒”。他居留东平时写过一首《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他说:“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这位狂人,出言不逊,鲁国这一汪浅水,怎容得东海巨鳞?虽是赠别刘长史,更是自喻。他有一首诗,题目更是赤裸裸地为《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论。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这首诗就是嘲笑鲁儒的服饰、举止形态,讽其迂腐不堪,可笑之极,未足与论国济世。李白狂放不羁,任性纵横,终日浪游沉饮,怎能看得起儒生那一套行规蹈矩的做派?这与他的性情格格不入。他一贯轻儒生,笑孔丘,在他离开东平不久,来到济南参加道士的“道箓”,成了一名正式道教徒。

李白在东平留下四首诗,虽然不受儒家思想束缚,终日酩酊,却是喜欢东平山水的。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

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这是为好友梁四送别的诗。劝梁四不要像前朝谢安那样,陶醉山水之间,那样于国于民还有什么用呢?李白一生追慕官场,四处跑官要官,当不上官,便抨击官场的黑暗,他自我吹嘘自己有“管、晏之术”,因得不到朝廷重用而痛苦。他却鼓励友人梁四积极入世。这种极其矛盾的思想贯穿他一生。李白思想的矛盾和分裂,处处都流露出来,有时甚至达到昨是今非的程度。他骨子里轻孔丘,却在《送方士赵叟之东平》中,嘱咐求仙、炼丹、行医的赵老先生,路过获麟台时,“为我吊孔丘”,那种依依深情,竟然潸然泪下。李白身上有纵横家的见识,身着道家的服饰修炼,灵魂深处还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出世情结、事君思想,他汲汲以求,为此奔波终生。他很天真,既要大济苍生,又慕神仙轻举,希望二者能取得高度统一。

李白留给东平最著名的一首诗为《鲁中都东楼醉起作》。这是“酒中仙”的一幅自画像: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

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这简直是一个醉鬼的形象,神态昏迷,烂醉如泥,衣冠不整,帽子倒戴,谁扶上的马,也全然不知。

李白一生在东平附近的济宁居住了十八年,几乎是他整个的壮年时期,他在东平时间不长,却爱这里的山水草木。天上云卷云舒,地上水吟水歌,真是神仙居所。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遥见仙人彩云里”,他一生吆吆喝喝成神成仙,写了许多游仙诗,但终生没取得神仙户口,仍然是“农业户口”,连“国家公务员”都不是。其实李白的真实想法是游至列卿,成为朝廷重臣,他羡慕成仙,全是牢骚话。

东平的山赋予大地骨气的突兀,东平的水丰富了大地缱绻的柔情。

东平是一轴舒展开来的米家山水画。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铿锵的边塞诗句,字里行间弥漫着腥风血雨、刀光剑影沙场厮杀的氛围。但他却有九首诗写于东平,可见这位军旅诗人对东平如何钟情。

高适只长李白两岁,长杜甫十二岁,三人相聚东鲁,高适算是兄。高适一生混迹军旅,后来竟成一方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仕途上比杜甫、李白顺达得多,兴隆得多。高适的祖父是唐高宗的名将,官至陇右道大总管。高适血管里奔腾着祖父的基因,可谓将门虎子。青年时期到长安求仕,高适以为“书剑”超人,能出人头地。结果他“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愿望落空。科考失利,便想另辟蹊径,通过幕府获得官职,就像当今青年,大学没考上,读书做官的道路被堵塞,那就当兵吧,在部队好好干,也许能混个一官半职,运气好,还能混个团长旅长的干干。他决定出塞到幽州一带寻找出仕的机会,但未能如愿。天宝三载他又东征,第二年便与李白、杜甫共游汴梁,知音相逢,兴奋异常。高适学诗很晚,自然对时已名满天下的李白,成就斐然的杜甫极为尊重,但高适的诗创作起点非凡。李白、杜甫离开东鲁后,他独自漫游东平。时至八月,正逢阴雨连绵,暴雨成灾,举目山河,“霖霪溢川原”,“稼穑随波澜”,对受灾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大发忧国忧民之感慨。

我漫游在重新复建的东平古城,这里是一片“现代仿古”的古城,街道青石铺路,牌坊一座连一座,街道两旁是酒肆相连,店铺垆列,青砖黛瓦,木制门窗,全是明清建筑的仿制品,少了时空的苍凉感、沧桑感,但却使人产生一种幻觉,感到时光的逆转,历史的切换。我依稀在那酒肆看到衣冠不整、落拓不羁的高适。

高适在《东平路中遇大水》中,描写了一番农村水灾的令人惊心骇目的景象之后,叹道:“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这首诗,简直是一张奏折,上书皇上,体恤民瘼,罢收田租,为东平灾民鼓与呼!

高适是以边塞诗闻名唐代诗坛,军旅诗就有千首,他为数不多之杂诗中,却有九首写于东平。高适如此钟情这片土地,固然,是他诗人多情善感,但这里山魂水魄的诱人怕是最主要的缘由。他在《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中,更直露地赞美东原大地风物,抒发对这片土地的情感: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这首送别诗,情深意切,看着朋友一片孤帆渐行渐远,而骑马站在岸边送行的高适却迟迟不肯回归。心里叹道:东平山水秀丽,从来是我们乘兴相聚之处,今留君不住,远去千里,能不感到悲凉吗?一片孤帆慢慢地看不见了,该回程的马匹却迟迟不行,既写尽了作者与李少府依依深情,更吐露了对东平山水的眷恋。

高适眷恋这片土地,诗中有多处赞美东平山水的:“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隐轸江山丽,氛氲兰苣馨。”他的《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中,诗人又一次热情地赞美东平:“郡国长河绕,川原大野幽。地连尧泰岳,山向禹青州。汶上春帆渡,秦亭晚日愁。”大汶河绕东平州城而过,秦亭在东平西北,春日扬帆汶河,秋天到秦亭眺望落日,那真令人心旷神怡,寸心悠悠。

高适在滞留东平湖期间,尚未出塞入哥舒翰幕府,这时他的诗多反映人民疾苦。由于他贫困失态,长期浪游,较多地接触社会下层,自然能体悟百姓的苦难。他曾“泊船南河浒”,看到田园荒芜,农人之苦,“惆怅悯田农,裴回伤里闾”,诗人真想上书天子,给百姓关怀和同情,在天宝盛世的诗坛上这是不多见的,使我们看到盛世背后的阴暗。

韩愈以散文著称文学史,他一生存诗三百余首,但在五十六岁的生涯中却写给东平诗五首,在唐代诗人中仅次于高适。韩愈是一代古文宗师,毕生致力于复古运动,兴儒反佛,反对六朝文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有迎佛骨之举,一时间,长安城为之轰动,欢呼雷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史”,唯有韩愈上奏朝廷《论佛骨表》,竭力谏阻,言辞尖锐,说皇上之举荒谬,要皇上将佛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甚至说信佛皇帝要短命的。这下惹得唐宪宗大怒,下旨要将他处死。幸有大臣裴度、崔群力救,方免除死罪,从轻发落。

韩愈身比伯夷,但他丝毫不同于伯夷。伯夷乐于隐居,做岩穴之士,而韩愈作为一个思想家,始终锋芒毕露,战斗在思想战线的前哨。他排佛尊儒,愤世嫉俗。他的文章笔锋雄健,气盛言宜,以无可辩驳的气势和力量,批判佛教的欺骗性、虚伪性,虽有偏激,但不失一位思想家的气度。他甚至反对道教,他敢于“特立独行”,反对六朝文风,与柳宗元携手并肩,倡导古文运动。

韩愈那个时代,统治集团的思想理论,基本上是佛道思想,虚无缥缈,君臣们既不修身治家,又无齐国平天下的胸怀,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一个王朝的末日还会远吗?

杜甫从儒学中吸取的主要是爱民思想,韩愈从儒学中吸取的主要是反宗教思想。

李白去世的第六年韩愈诞生,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唐代宗大历三年(768),韩愈才三岁。李白、杜甫诗歌成就在唐朝已是巅峰,但为人为官为文名声皆不佳的元稹却极力贬低李白,而他的好友白居易不仅抑李,也贬杜,这不是单纯的“文人相轻”,是人格低劣的表现。而韩愈对此现象极其愤慨,他在《调张籍》诗中,大声疾呼:“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并说:“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有力地捍卫了李、杜的唐朝诗坛的地位。

韩愈一生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五朝。这个时代某些门阀势力,仍然坚持朝廷显官须由公卿子弟中选择,也就是说世袭,用今天的话叫“官二代”、“官三代”,想依靠科举词采进身的士子,往往受到压抑摒弃,或终身埋没,或沉沦下僚,颠顿蹇涩,郁郁失志。韩愈一生就挣扎在这坎坷泥泞之中。韩愈何年来到东平,一时查不到资料,但他第一首写东平的诗,是为兵马部张侍郎再领郓州而作。张侍郎要去的郓州,那是风景秀丽的地方。春天,麦苗在暖风中拔节,紫燕在微风中曼舞,汶水潺潺湲湲,湖水波漪粼粼,风光旖旎,我不能随你前往,赠给你诗作,“长吟慰我思”。可见,韩愈心中的东平是何等美好!

这是长庆初年(821)的事。

他写在东平的第二首诗是《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见寄》。他热情地歌颂鲁邦大地,这里政合通行,百姓心存仁厚之心,儒风盛行,没有佛道之气。诗人心情怡悦,坐在北窗下,遥望冬日天空,高歌长啸,一吐胸中块垒。

韩愈留给东原大地的第五首诗《郓州溪堂诗》是最长的一首四言诗。全诗二十七行,一方面叙述百姓的苦难、艰辛,一方面赞美东平山水秀丽“播播流水”、“浅有蒲莲,深有蒹苇”、“流有跃鱼,岸有集鸟”。同时也歌颂了马总(号溪堂)为国操劳,为民呕心沥血的高风亮节。这位马总为节度使,赐东平号天平军。马总体恤百姓,造福一方。长庆初年,朝廷要召马总还朝,东平百姓千方百计挽留。而且马总决不是那种目不识丁的草芥将领,他性笃好学,以简静为治,虽吏事倥偬,却书不离左右,为一代名宦。《郓州溪堂诗》歌颂了马总废寝忘食、办事公正、赏罚严明的廉洁作风,颂扬了他扶弱济贫、惩恶扬善的精神,称赞马总治辖的东平州境内一片歌舞升平景象。“既歌以舞,其鼓考考。”这是境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

晚唐时期,大唐王朝已夕阳西下。唐帝国国事蜩螗,党争惨烈,满朝朱紫,钩心斗角,藩镇割据,乱象丛生。白居易因上书严惩宰相李师道而被贬为杭州、苏州刺史。他何时来到东平,史料上难以查询,但他的《白氏长庆集》中却有《游小洞庭》诗。那时东平湖水面比今广袤得多,水势浩大,和梁山水泊相连,浩浩渺渺,周围港汊纵横,四方流水环覆。蒹葭苍苍,水鸟翔集,白日满湖泛金点银,夜晚,一湖星月,如银鳞跃动,真是水乡泽国。而东平湖是湖中之湖。白居易乘舟泛湖,游兴颇浓,迎风高歌:

湖山上头别有湖,芰荷香气占仙都。

夜含星斗分乾象,晓映雷云作画图。

风动绿萍天上浪,鸟栖寒照月中乌。

若非神物多灵迹,争得长年冬不枯。

可见东平湖风光之美,寒鸦照水,似乎栖于月宫之中。诗中赞美了白天和月夜东平湖的动人景观。这是白居易存诗三千首中,唯有的一首歌颂东平湖的。有人说,小洞庭并非指东平,在《全唐诗》补遗中,并未介绍“小洞庭”,应另有所指。而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东平太守苏源明为东平湖命名“小洞庭”,唐朝其他湖泊皆无此名,由此推之这里的“小洞庭”无疑是指东平湖了。

东平在唐代为州府所在地,驻扎天平(东平)节度使,是一方重镇。令狐楚大人——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恩人”,也是牛李党争的牛党骨干人物。牛僧孺和李德裕是冰炭不容的仇雠。其实令狐楚为官政声还不错,他并非名门望族出身,但也非寒微,祖父均为低级官僚,令狐楚于德宗贞元年间考取进士后,在太原历任幕职,后入朝为翰林学士。穆宗即位后,李(德裕)党得势,令狐楚被驱逐出朝廷,贬为东平节度使。他任东平节度使是穆宗坐大位之后的事,那时令狐楚已到了人生的暮年。

令狐楚才华横溢,骈体章奏是他的优势,文章“工丽整饬”,气势劲健。因之颇得唐德宗的欣赏,两度提拔他为宰相。令狐楚在东平任节度使期间,写了大量诗篇,吟咏东平的山水。令狐楚大人政声颇佳。他的前任及周围同级官员每到州县视察,地方官员纷纷行贿,至少二百万钱,进入私囊,已成惯例,而令狐大人却分文不取,还废除毁掉了这一惯例。太和四年(830),令狐楚奏请皇上改东平县为天平县。当时山东大旱,赤地千里,草木无存,饿殍遍野,人至相食。令狐楚下令打开官仓,救济灾民,同时又下令均贫富,迫令富家出粮出钱,救济灾民,这一举措深受灾民欢迎,郓州一带百姓终于度过大灾之年。

令狐楚在任东平节度使期间,发现了少年诗人李商隐。读到才气超人、“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的李商隐的诗文,令狐楚大为赞赏,并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交游,还亲自授以骈俪章奏之学,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当时,朝内牛僧孺、李德裕两党斗争激烈,作为牛党一派令狐楚门客的李商隐,中举后又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令狐绹为宰相后,以李商隐忘恩负义,深为忌恨,千方百计打击、排斥李商隐,致其终生不得其志。

李商隐在郓州当巡官时,只留下两首写于东平的诗,一首题目很长,为《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另一首题为《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前者是献给令狐楚大人的。此时李商隐五言诗的技巧越发纯熟,诗中表现了诗人不得志,确有厌恶仕途、辞官归隐的想法。但他知道很多人口是心非,嘴上说着“休官”,也大骂官场黑暗,偏偏一刻不忘在官场钻营,诗中鞭挞嘲讽这种现象。李商隐一生三次做幕僚,也就是做一些文牍工作,即文秘工作。此时他隐隐感到实现政治理想的途中,荆棘漫道,坎坷迍邅的前景,心情总是郁郁寡欢,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以致后来发展到颓废地步。李商隐一生有许多诗是对自己身世凄凉的讴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后一首诗《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中提到的灵仙阁已不再,旧址已难寻觅。我在东平登山临水,寻觅古人散落在山野间的残章断句。这里山野依然清秀,这里湖泉依然清碧,这里的华莲七月依然红艳灼灼,这里的岚光爽气依然明朗、开豁,但不见诗人骚客飘逸的衣袂,不闻他们长啸短吟、哀伤怨愤之声,连李商隐郁郁不快的叹息也难听到。一个才华盖世、诗书满囊的志士,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得不到重用,“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生活的磨难,官场的风雨,消损了他的凌云壮志,更没有车马喧阗、居庙堂之高的追求了。李商隐在东平仅为一个小小的文秘,自然谈不上政绩了,不知因何他在东平四五年时间,正值生命的华年,诗歌创作却不见丰收景象,即使不得志也不至于诗歌创作受到影响吧?诗言志,歌抒怀,愤怒出诗人,忧郁也出诗人,李商隐在郓州诗歌创作的歉产,是专家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李商隐是晚唐最后一位驻足东平的诗人,这位以感伤为主旋律的诗人,一生沉沦下僚,官职卑微,且掉进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滞郁顿挫,挣扎浮沉,最终郁郁不得志,过早去世。

花开花落,春来春去,东平依然风光迷人。那浩浩东平湖水,夏莲秋荷,蒹葭红蓼,鱼肥蟹黄,那泰岳余脉,丘陵逶迤,林木森森,依然吸引着历代文人联翩而至。他们春来赏阅湖水,秋来登高长赋,钓鱼亭里“占得仙家诗酒兴”,汶阳田里“却伴渔翁着钓蓑”,沂公园那花正闹春暮,惹得“林间幽鸟自相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郎中宋祁,大文学家文彦博,一代宗师欧阳修、梅尧臣、韩琦,大文豪司马光、王安石,都驻足过东平,写下动人的华章。而苏大学士东坡居士留给东平的诗章最多,计十六首,可见他对东平爱之深,情之浓。其实,东坡一生并未来东平知州做官,但他写东平的文章有州志记载。他曾在这里大发感慨:“论事易,做事难;做事易,成事难。”

苏东坡一生多灾多难,但性情豁达,狂傲不羁,被贬被抑,依然不改潇洒倜傥之性情。他在《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诗中,回忆去年东平湖(池)月夜泛舟之事,仍然余兴盎然,“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而且盛赞东平(郓州)已是繁华“名都”了。东坡被贬黄州通判时,与朋友同游,与东原籍友人相遇,故人相见,如在梦中,自然回忆同在一起的日子,他们共同感怀,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人生短暂,仕途坎坷,不如辞官归隐,孤舟一叶,半篙流水,湖上风波,一舟烟雨,无官一身轻,那真是精神的解放,生命的自由。“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这是送友人回归故里的赠别,没有哀怨,没有悲伤,没有牢骚和怨怼,只有精神的抚慰。

苏东坡曾在西湖写过一首诗,千古绝句: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实这首诗移在东平湖也相宜。如果在烟雨蒙蒙的春日,乘一叶小舟驶向湖中,烟水迷茫,细雨如帘,芦苇摇曳,荇藻浮动,再有岸柳婆娑,灰蒙蒙的天空和绿水也浑然一体。湖畔只差一座雷峰塔了,谁说这里没有西子之美?

东坡曾在东原安居一个时期。这里的山水诱人,这里东高西低,湖畔湿地,高低各有所适,适合种植粳稻,也适宜栽枣栗,既有江南风光,又有巴蜀情韵,诗人在这里栽竹植果,自得其乐,一派闲适情调。后来,他弟弟苏辙也曾陪送东平人梁焘(神宗时进士、郓州人。在朝廷敢言直谏,主持公道上,不虑得失)至此,其实苏辙“东游本无事”,“只爱此山河古”。可见东平在唐、宋诗人心目之地位,而苏子由来到东平看到这里山水灵秀,风光佳丽,大发感慨,对那目极华靡、耳倦丝竹的官场生涯早生厌腻,不是为了那“一寸禄”,真愿意在这里住它三年!

清王渔洋,一代文宗,也曾来东平,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在《游小洞庭》、《东平宪王墓》两首诗中,他生动地描绘了东平美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东平,是文人荟萃、才贤毕至的文化名城。到了元代,东平更为繁华,成了个省会级城市。

这里湖水纯洁澄清,绿草如茵的岸边有散漫的牛羊,空气里弥漫着太阳晒热的水腥味、草腥味、泥腥味。不是西湖,西湖粉黛气太浓,有临摹唐诗宋词的痕迹,缺乏独创性。东平湖富有野性,朴拙浑然,那菱、那莲、那芦苇、那蒲草、那荇藻红蓼、那鱼虾野凫,还有天上的云,湖面的风,都展示着大自然的丰赡性、真实性。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是生命节律的变奏。东平大地,风华绝代,风情万种,千百年,数以百计的诗人墨客,趋之若鹜,把情和怨,一腔郁垒都倾泻给这山环水覆的土地,是对东平的信任、感恩,东平也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这片山水,也因此有了诗的芬芳。

湖风温柔得不知让人怎么说好,我乘船荡漾在绿水中,犹如进入仙境,魂魄也融进风里,消失在水天相连的深处。

2012年12月

同类推荐
  • 关于爱与美

    关于爱与美

    本书为太宰治的小说集,收录了《秋风记》《花烛》《关于爱与美》《火鸟》等六部当时未曾发表的小说。这部小说集是太宰治与石原美知子结婚后出版的首部作品集,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太宰对人间至爱至美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极度热爱。像火鸟涅槃前的深情回眸,是太宰治于绝望深渊之中的奋力一跃。
  •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

    《水样的春愁/经典悦读》从郁达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主要以故乡、杭州和福建的风土为主,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在许世友、聂凤智等将领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卧龙圆梦

    卧龙圆梦

    本书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收入作者创作发表的作品数十篇,内容包括“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游记、随笔”等9个部分。作者从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以简洁精练的语言予以描绘,言志抒情,咏物纪行,文笔清新,质朴率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的美好情怀。
  •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微信疯传系列:放手,遇见幸福》收录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生活哲理美文,是“微信疯传”系列图书之一,微信上最火的唯美生活哲理段子,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一句话,让人幡然醒悟,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坏坏宝宝腹黑爹

    坏坏宝宝腹黑爹

    “凌小姐,你心肠真好,一定是天使降临人间!”教会孤儿院的玛丽亚修女感动的对正在给孤儿们分发玩具的凌小小说着话,一边不断的在胸前划着十字,“凌小姐,主一定会保佑你的!”“院长,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叫我小小说是了,跟这些孩子们呆在一起,我也很开心的!”凌小小分发完最后一个玩具,看着兴奋欢快的孩子们,也同样开心的说着话,只是,凌小小却没有忘记,狠狠的瞪一瞪身边的同学兼男朋友兼保镖兼小工的欧阳……
  • 玉耶女经

    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1V1宠文(女扮男装)穿进一本书里已经够惨的了,没想到还要过着女扮男装的生活去打仗,好吧,这都不是事。但是,你个男配不去追女主,天天跟在我一炮灰后面是想要干嘛?某男配:“九弟,这温泉尚好,与为兄一起沐浴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一起抵足而眠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为兄也想要抱”某女大吼:“你还说你不是断袖?”某男配微微一笑:“我当然不是,我只是喜欢你。”
  • 现代护理美学

    现代护理美学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融入了美学、护理学、文学、心理学、礼仪学、人际沟通、艺术欣赏等相关知识,体现了本学科的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创新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满足了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好孕临门:总裁的秘密

    好孕临门:总裁的秘密

    男主——非典型霸道总裁,座右铭:我的女人只能我欺负!女主——间歇性豪情万丈,持续性又弱又怂人在家中坐,儿从天上来。苏凝想破了头也没想到自己怎么会孕气这么好!一切的一切都指向此前那个狂欢到极点、酗酒到断片的旅行。“老婆老婆,今天我好没精神,要不你过来让我亲一口?”“才不呢!”“哦,对了,最近我好像长了一颗智齿。”“是吗?我看看……”
  • 前妻有瘾

    前妻有瘾

    为了苏家,她明知顾瑾年恨她入骨,却依然绝然嫁过去。可,“顾瑾年,你要剥夺我的生育权力?”“是!”顾瑾年眸冷如冰,“所以,苏茜,不要挑战我的耐性,你输不起,苏家更输不起!”顾瑾年,你够狠!姐不玩了!她离婚搬走,他却开始紧追不放,“苏茜,你是我的!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再独行一千英里

    再独行一千英里

    交往多年的男友关桥移情别恋 ,在全校师生面前向教导处主任的女儿当众求爱,并诬陷西盈;同一天,父母终于找回了失散19年的,西盈从未听说过的姐姐。在接下来的7年里,关桥的高中好友许峦峰和陆西盈,以无法正名的关系相互扶持度过。他们身上各自背着的巨大阴影,即使是在最灿烂的阳光下,也能渗出阵阵寒意。
  • 高武狂人

    高武狂人

    灵气复苏,异能觉醒。物种变异,妖魔横行。而他却说:我膨胀了,谁也拦不住我,地球已经容不下我了,为啥?因为我天下第一啊。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主要内容包括:节庆文化概述;东北内蒙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