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0500000009

第9章 文化反思(9)

一个人从中学生成为大学生,虽然从年龄上讲由未成年人成为成年人,从学历上讲由中学升为大学,但一个人的人格、个性、心理、素质、修养的培养和形成,却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形成和具有连续性的过程,并不是随着考入大学,在人格、个性、心理、素质、修养方面就随即成为“新人”。因此,在中学接受怎样的教育,教育他成为怎样的人,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在大学里的状态。更值得一提的是,能够考入大学的,在中学阶段都是学习成绩优秀者,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估标准,他们人格、个性、心理、素质、修养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往往被优秀的学习成绩所淡化、掩饰,所谓“一白遮百丑”。而一旦进入大学,这些缺陷和问题就明显地暴露出来,成为他们在大学阶段成长的困难和障碍。正如《新大学人》作者指出的:“许多人在小学、中学时所接受的全部教育,仅仅是为了考入大学。他们基本上就生长在‘空白’的空间里,造成他们缺乏起码的人生信念。而这一直为升学的紧张学习掩饰着。一旦进入大学,严峻紧张的气氛解除,掩饰也就揭开,暴露在人们面前的是这么一种病态:空乏无力,一种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造成的主心骨缺乏症。”

据笔者观察,大学生暴露的问题,与中学教育关系体现在多方面:

许多迈进大学的大一新生,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惊喜之后,有的开始恋家,有时候一天要给家里打几个电话,晚上躺在被窝里哭:有的在日常生活面前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照料自己;有的不会与人相处,怕结识新同学,长时间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之中。这些现象,固然有一个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问题,但与他们一直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劳动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培养,显然是分不开的,而这正是中学应试教育的恶果。如今的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唯一和最高要求就是考上大学,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迎考,在中学阶段生活上还一切包揽,致使有些中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抱大的一代”。结果,大学是考上了,有的在生活中却成了低能儿、“废人”。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大学与中学在学习性质、目的、内容、方法、要求上有着质的不同。大学生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创新的学习、思考的学习。“知识”分为“知”与“识”,如果说中学基础教育主要是学习“知”,大学的学习则主要是长见识。然而,由于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中学应试教育被动的、灌输的、机械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往往很难适应。似乎是对中学阶段老师管、家长看的被动学习的反弹,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要求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没有高考压力的他们则对学习放任自流,极少数大学生甚至一学期一次课也未上,整日整夜在网吧度过,结果被学校勒令退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厌学”问题,可深究起来,反映了某些大学生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人格、心理还停留在儿童阶段,即一定要在老师和家长的重压、看管之下才能学习的现状,“陪读”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难道还不正是中学应试教育种下的苦果吗?

另一方面,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大学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学专业,知识面狭窄,课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都非常缺乏。因此,在大学学习中,他们有的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虽然想学好自己的专业,但由于底子太薄,对建立在“知”的基础上着重“识”的大学学习非常难以适应。学生叫苦,教师也叫苦。作家梁晓声几年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谈到了他的苦衷:他自从到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担任教师以来,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给学生传授那些最基本、最普通的文学知识。他原以为,这些知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掌握,现在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更遑论在中学阶段就读了多少文学名著。所以,现在要和大学生谈“识”很吃力,还必须从“知”补起。笔者也是在高校中文系任教,对此深有同感。这一切,究竟是谁之过?

总之,大学生的问题,既有大学生本身和特定年龄阶段的原因,中学应试教育也难辞其咎。苦果,其实早已种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沉浸在抓升学率的激情中或陶醉在又考取多少大学生的喜悦中的人们,你们了解这一切吗?当你们了解后,又会作何感想?

人们往往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才”,可是实践表明:不“成人”何以“成才”?那么,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教育,究竟是应该将“成人”教育放在第一位,还是片面地将所谓“成才”放在第一位呢?推而广之,现行的中学教育观念、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否为大学培养出有才能、有学养、人格、个性完善、心理健全、素质全面提高的大学生,打好基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呢?

这,不是推卸大学教育的责任。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希望。每一位关心祖国和社会未来的人都应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而大学生的成长与其所接受的中学教育直接相关。如果我们仅仅靠应试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说一句有点危言耸听的话: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让我们再一次聆听爱因斯坦的名言:“学校的始终目标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

让大学文学教育回归文学

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学教育亦然。本文所说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的文学教育,特指在一定的教育体制内,大学里将文学作为一门课程、一门专业、一门学科的制度化教育。20世纪初,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国诞生,文学教育的机制得以在大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其标志就是文理分科,成立国文系(中文系)、确立文学学科专业。北京大学1912年废去经科,将经学一门归入文科;1917年设立文科研究所,分设哲学、中文及英文三门;1919年采用分系制,废去文理法等科之名,分设各系,国文系成立。从此,“文学教育”不再仅仅是广义上的教育,如家庭和民间的文学启蒙,通过自发的阅读接受文学熏陶,社会上文学社团的相互影响等;而是被纳入现代的教育制度中,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一部分的一种系统的专门的教育、精英的教育、实用的教育,内容包括课程配置、教师配备、教材选择、考试制度、学生来源等。从此,文学也不再仅仅是指称作家和作品,创作和欣赏,而是作为一门知识、专业、学科,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规范、标准,被文学教师所传授,被文学专业学生所接受。

对于文学的存在、发展与变化来说,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制度的确立,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通过大学、专业、学科、学位、学历等确立了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和权威性,使文学成为某种文化资本和获得了话语权。诚如福柯所说:“文学是通过选择、神圣化和制度的合法化的交互作用来发挥功能的,大学在此过程中既是操作者,又是接受者。”其次,借助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等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定,讲授作品的筛选乃至考试的命题、论文的选题诸多环节,种种新的文学观念、规范、标准得以传播和实现,代表主流的文学价值观和文学经典得以确立。例如,“五四”新文学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民国时期大学的文学教育得以传播和重构的。再者,通过专门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作家和批评家以及文学研究者。作家未必要上大学,但接受过大学文学教育的作家不在少数,而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则一般都受过大学的文学教育。最后,当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从以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为主到培养通才目标为主的阶段,文学教育(包括专业的文学教育和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文学素质教育)对于培养、提升一般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养,同样是有意义的。对此,康德的观点仍然不无启示。康德坚持认为,学术教育对艺术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同样的原因,普通大众也应该接受审美方面的教育,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粗俗才能得以进化,品味才能得以培养,文明才能成为可能。在他看来,人性“意味着普遍存在的同情心,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切交流的能力”;他认为我们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培养了人性以及和它密不可分的“道德观”。蔡元培正是据此提出了在大学里实行“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念。

然而,随着教育和大学的不断体制化、意识形态化、功利化、市场化,文学教育对文学发展的这种影响和推动作用日渐衰微,甚至成为抑制、束缚、阻碍文学发展的异己力量。纳入整个教育体系,被现有教育制度所规范,文学成为一种知识、学科、专业的文学教育与其自身的审美特性、与文学精神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前者日益背离了文学的特性和精神,也日益背离文学教育的初衷和宗旨。近年来,关于教育制度的弊端和大学的问题,人们已谈论得很多,笔者之所以从文学教育破题,既是一种呼应,“以一斑窥见全豹”,更是想引起人们对此的特别关注。与理工科教育相比,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和大学的问题,在文学教育中体现得尤其充分、特别典型,对文学和教育危害也更大。作为人类情感审美和自由精神的文学的特质,已被成为整个教育体制一部分的文学教育制度所阉割,我们看到的只是“教育”,而没有“文学”。

文学与科学是人类认识、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有着不同的思维和生产特征。文学既深深扎根于人生与现实生活的土壤,更是人类获取心灵自由的一种方式,是对现实的审美超越,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是写作者放飞梦想、表达理想、抒发情感、张扬人性、实现自我的一种特殊通道,因而是自由的、独特的、无功利的、不受束缚和规范的。文学作品打上了每一个作者个体生命的体征,带有毛茸茸的生活本身的具象的鲜活形态,是知、情、意结合的有机统一体,具有“象外之旨”“言外之意”。然而,今日的文学教育已被学术教育体制彻底改造,几乎完全取消了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理工科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区别,更是背离和抹杀了文学教育的特殊性,而日益走向标准化、工具化、模式化、统一化。无论是教材的选定、课程的设置,还是对文学教师的教学科研考核,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的考试和论文评定,还是本科生教学评估,其程序、标准、模式与理工科毫无二致。当文学教育成为一种统一体例性的、供上级和教务部门评估检查的“教材”或“教学大纲”,成为教师课堂上规范化的高头讲章,成为学生考试时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或撰写论文时的“标准格式”,文学教育离文学本身的精气神便越来越远了。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心学、文学是情学,然而,工具化、模式化、标准化、统一化的文学教育架空甚至隔绝了人们对文学的“人”“心”“情”的直接的感受、体验、领悟、探究,文学变成一堆堆僵硬的知识、理论、话语、概念、定义、公式、规则、方法。难怪《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作者要发出这样的忠告:“如果你碰巧喜欢文学,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开那些大谈‘理论’的教授。”

同类推荐
  • 人生没有多余的珠子

    人生没有多余的珠子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人生没有多余的珠子》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 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译言古登堡计划

    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译言古登堡计划

    《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非代表作”,有不同时期的散文、评论、短篇及中篇小说,其中包含几篇遗稿。作者以注重文法技巧、文笔简洁著称,本书收录的小说以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为主,层次分明、铺陈华丽、暗合西方意识流元素,有的颇为诡异,更有的改编自中国古典小说。散文则是情感细腻、忧郁却不沉闷,评论文章更是谈笑风生、调侃味十足。俗话说“文如其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能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作者。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神话故事一直有着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他们不仅是全人类的一种绝不可多得的、也绝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史无前例的杰作。不论翻译它的人文笔如何笨拙,都无法阻止它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世界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它对西方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均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启发我们:若想畅读任一民族之文学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其思维特性和文化特质,从该民族的神话故事入门,无疑是一条捷径和敲门砖。
  • 浮生纪念馆

    浮生纪念馆

    您好啊,欢迎光临本店,本店提供封存记忆和剥离记忆等两种服务,不知您……又需要哪一种?…… 注意:本文不是甜文也不是虐文,偶尔会有点小甜,偶尔也会有点苦涩…… …… 陌路啊,你写的文怎么都这么伤感呢,这是我们温柔的评价…… 嘛,我也想知道,要不你们告诉我呗…… 就这样,喜欢别忘了评论加关注,双击666,呸,推荐票……
  •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第一名的机会,让你看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看他们是怎样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以及他们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方法,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最佳捷径。当然,这条捷径需要你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留出一个思想空间,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知乎“盐”系列是知乎推出的高质量电子书品牌。每一本“盐”系列书的初稿,都来自作者过去几年中,在知乎上发表的回答和专栏文章。文章条目选定后,作者们针对电子阅读的特殊场景,对初稿进行修订与增补,再由知乎提供专业的校对、编辑和设计支持,最终成书。
  •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校草的网恋:丫头,别跑

    【已完结】--★☆谁的等待,恰逢花开★☆--系列文:他说:“闭上眼睛,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吻了一下。他说:“转过身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却是被抱了一下。多年后再见,为了惩罚她的不告而别,他说:“你过来,我有东西给你。”结果,被他抱起丢进泳池,挣扎起来,他邪魅的脸以放大般呈现在自己面前。从一开始。“喂,我看见你了。”“你怎么又不告诉我啊?下次再不说我生气了哦!”网上相识,从未见面的两人,却不料男孩考上女孩的高中。从无话不谈的好友变为亲密恋人,他们经历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那年夏天,在那片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田,他们就这样毫无防备的闯进彼此的生活,成为彼此不变的信念。。。
  • 安得在一方

    安得在一方

    “辰安辰安,你的胸肌能夹住钢笔,对不对?他们呀,都太逊了。”他们!他的对手还远不止卢星浩一个?!!!竞争激烈啊!“我确实能做到。”辰安略带讽刺的说,“但别光顾着羡慕我,你也多抽些时间去去健身房,好好做一下针对性训练吧!”“你……”得得张口结舌。不过,虽然她胸前单薄了些,但从未妨碍过她自信。因为她明白,自信的女人才最美丽。“我就不锻炼怎么了,又不影响什么?”怎么会不影响什么那!当过产品经理的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她:“得得,用户体验不佳!”
  • 混乱万界穿梭

    混乱万界穿梭

    当一个裂缝出现在浩瀚星空中,当二次元到幻想世界中的人物都黑化出现在现实。“是谁创造的那个怪物,哪个作者设定的一拳结束,那个琦玉根本敌不过”“又是谁想出来这些忍者能TMD变成开高达的”“还有谁告诉我这些恶魔果实能力谁想的”岛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边上黑人偷偷的笑了“你别给我笑,这些雷神、绿巨人、灭霸你TMD想毁掉整个宇宙吗?”黑人不服气的说道:“那边上那些一根手指头就能毁掉世界的修仙者怎么说?那个背着个大剑的萧炎?九条龙拉着的棺材?你想怎么处理”“咳咳,人太多了想法也多,没办法没办法”地球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主角,在线等怎么破!
  • 珍珠

    珍珠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求辅

    求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败者为神

    败者为神

    人人都追求成功,我却想要追求失败。你问我为什么?失败者系统了解一下!作者粉丝群43106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