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000000006

第6章 从南京到纽约(5)

在新店期间,我终于忍不住想给家里打个电话,跟老板说行不行。老板说行是行的,但你要自己付钱,我说当然是我付钱。于是找了一个南京白天的时间,我开始拨号码,而在我那里正好准备开始忙晚饭。我拨电话的时候,他们都看着我,小鸥问我,你不要事先约好家里人等吗?我摇摇头,说家里有电话。

接电话的是爸爸。听到是我,他的本来已经老苍苍的声音突然都沙哑了。他问我在哪里,我说在工作,他问我什么工作,我说一家酒店,我管账。爸爸问我吃苦不吃苦,我说爸爸我每个月有九百美元收入。爸爸对美元和人民币兑换没有概念,我就说给他听,一美元等于十块人民币。爸爸又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来。我没有作声。爸爸说:明年我就要八十岁了。我问他,爸爸你希望我回去给你祝寿吗?爸爸说,看你了。

后来跟谁说了话,说了什么,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只有爸爸这几句话,多少年来一天没有忘记。

老板看着我,点点手表,意思是要忙了,挂了吧。我挂上电话就失神了。小江走到我身边轻轻说,舒你看上去难过啊,老板盯着你呢,我们要忙了,你能做吗?我看看小江,他的眼睛里很多同情。我点点头,开始整理外卖的饭盒塑料盒和纸袋,心里全想着爸爸说的,明年他就八十岁了。

因为这个电话,勤华对我不高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高兴,电话账单还没有寄到,他就跟我说那个电话大概要付三十美元,而我说话才几分钟。

我辞职了。

老板感到很突然,新店刚刚火起来,他才说下个月要给我加薪,加到我告诉爸爸的九百美元,那之前我只拿七百。虽然我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大约也猜到了,就让小江劝我。小江辜负了勤华的托付,他没有劝我不要走,就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不过到了美国都是难过的,你以后要是找不到事做,给我电话,我来跟老板讲,或者也可以介绍你到别的餐馆去做。

走的时候,我很难受,看到小江他们头上戴着白纸糊的帽子,身上的围裙上沾满了菜汁和肉汁,他们站在门口跟我告别,脸上的微笑一言难尽。小鸥说,你走了,择菜的时候没有人唱歌给我们听了。小江没有说话,也许他想到了客死异乡的弟弟?还有双份的债务?

纽约的茫茫人海中,我们从此没有碰到。每当想起他们,心都刺得痛,很痛。

杰克逊高地

木心先生曾经是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的居民。有过五年光阴,他在这里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陈丹青是听课学生之一。木心逝世后,他用听课笔记出版了《文学回忆录》,在该书后记中,他留下了木心先生在杰克逊高地的完整地址和电话号码。

我也曾经是这里的居民,在我心中,现在的杰克逊高地,和过去全然不同了。

纽约分五个大区,皇后区隔着东河,遥望曼哈顿,杰克逊高地就在皇后区的西北部位。这一区域建于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那个年代纽约中产阶级仿效欧洲风格建造的高级公寓区,类似今日中国的“小区”。据说,著名的查理·卓别林曾在这里住过五年,又据老纽约说,那个年代,曼哈顿不少老板把情人安顿在这里。七十年代后,白人居民逐渐减少,东欧、印度和南美的移民渐渐进入,八十年代后,选择移居到这里的华人越来越多。九十年代,纽约市政府将杰克逊高地列为古董街区,更换了路牌,并派增两位跨马巡弋的骑警。这一带的树木历经七八十年的历史,春夏季节,每条街布满林荫,伏在高楼窗口往下看,茂密的树叶遮挡视线,多数公寓临街的小花园种满各种鲜花,教堂多,四面八方次第传来早晚的钟声。

杰克逊高地的交通中枢,在罗斯福大道和74街交口,车水马龙。贯穿曼哈顿和法拉盛的七号地铁日夜隆隆驶过。在82街地铁站下车,走下数米长的露天扶梯,是三十七大道,沿着82街一直走一直走,约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二十五大道。

木心先生曾经寄居的寓所,临近二十五大道,他在这里住了将近六年。从来没有人用中文描写过杰克逊高地,直到木心写了这首诗: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和蔼?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诗中是杰克逊高地五月的傍晚,宜人无雨的五月天。初读这首诗,小巧玲珑,似可隐约联想恋爱中漫步的心境。然而,奇峰突起,收尾两句在柔和的暮色中,忽然道出诗人的内心——多么好的尾句!容易懂吗?不。为种种事、种种理由而不肯原谅的人,不会懂这首诗。

在《文学回忆录》的“后记”中,陈丹青引用了这首诗作为结尾,而这首诗的题目,木心先生就题为“杰克逊高地”。

1994年到1999年,我在杰克逊高地住了六年,也是这里的居民。读到木心这首诗,我心中又骄傲、又亲切。“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就是他在杰克逊高地漫步时曾经有过的心情。能够想象,那天他心情好,正在走向某一位听课生家中的客厅,摊开讲义,讲述他的文学记忆。那一路,他的感念与诗心,我们永远不能得知:就在那个五月的傍晚,在我熟悉的街区,这位老者在心里原谅了一切,而且为此写成了优美的诗。

不知道那天傍晚他走在杰克逊高地的哪条街?是去谁家讲课?很久很久以后,某一所公寓前厅的墙上,会刻上这首诗,使之成为被保护的建筑?

我从未见过木心。

1989年木心开课时,我来到纽约才三年。1994年木心讲完最后一课,我家搬到杰克逊高地——那年,我们搬离曼哈顿上西城的克莱蒙街,四处找房,最后选定杰克逊高地74街的一处公寓。1994年,在不远处的三十五大道和82街口买了一套公寓,住到1999年。现在我才知道:从我公寓出门左拐,向北走,穿过北方大道,继续走,就是木心先生的居所。

这个地点,与我的公寓只隔着十条街,步行十五分钟。当我在《文学回忆录》中看到这个地址,深感阴差阳错——我与木心先生曾经做了两年近邻,可是,我从未见到他,见到了,我也不认识他,不知道他。1996年,木心就从杰克逊高地搬走了,那年他六十九岁。

陈丹青说:“我们是杰克逊高地的居民,我们与木心曾在那一带出没。”这句话,带着归宗的意味,好似我们都在水泊梁山。“出没”二字,精神抖擞,即刻再现了从前的生活。是的,细想起来,我怎能肯定从未在杰克逊高地路遇木心?也许我下火车时,他正踏上七号车站天桥?在露天的果蔬铺子前,我们或许同时挑拣过番茄、苹果、橘子?当北方大道的红灯亮起来,也许我与先生并肩站街沿等待绿灯,我看到了他,他也看到了我——或许我们有过注目礼,点头,甚至微笑?

这是我的想象。木心先生目光锐利,他从我等待的身姿、对他的笑意中,会想到日后我是他诚挚的读者吗?

我愿意这样想,我愿意相信:他也那样想。

《文学回忆录》的所有听课人,几乎都离开了杰克逊高地,包括我。可是,杰克逊高地仅仅因为木心先生曾经在那里住过,在那里讲课,在那里写成世界文学史讲稿,成为迷人的地名,在2013这一年,越来越多生活在遥远中国的读者,知道纽约有一个地区,名叫“杰克逊高地”,知道木心先生有一首诗,题为《杰克逊高地》,那穿越五年的文学长征,就在杰克逊高地!

陈丹青四十多万字的听课笔录,当年也多半完成于杰克逊高地。木心逝世后的2012年春夏,他两度回到纽约探亲,他的母亲仍然住在杰克逊高地。那一年,他经历了丧母之痛,可是仍然夜以继日,录入笔记。

由于《文学回忆录》,木心生活过的杰克逊高地,成为读者神往的高地;由于《文学回忆录》,我所生活过的杰克逊高地,成为我记忆中的新大陆。

在木心先生的众多读者中,我稍有不同,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仍旧生活在纽约,仍旧常常乘坐七号地铁路过杰克逊高地的“前居民”。七号地铁穿越皇后区,整段高高的路轨都在露天运行。自从读了《文学回忆录》,每当地铁从东至西驶过杰克逊高地南侧地界,特别是经过82街和74街车站时,我总会朝北张望,越过鳞次栉比的公寓楼顶,向着目力难以抵达的二十五大道望去,心里想着木心先生:这个历尽沧桑的文学使徒,这个给我们留下金贵的礼物的诗人。每次从地铁上遥望他曾所在的杰克逊高地,我会为那些曾经亲聆讲课的学生、为远在中国的陌生读者,向杰克逊高地,默默致敬。

怀想木心,向木心致敬,是我心中的自觉与情感。在读他的书的日子里,我从难过到平静,从愉悦到开心,很多夜晚,我都会被他的只言片语照亮,这种神奇的读书感受,从未有过。

我点击网上的读者跟帖,文字之好,表达之丰富,感情之真挚,聚集逾百万字!在我所知道的阅读记录中,可能从未出现过。那么多读者看了木心的书会哭,夜不能寐;会笑,难以抑制;也会沉默,久久不想说话。在我众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朋友中,他们从这本书中各自得到各自的所想:文字之美,表述的高超,做人的道理,为友的准绳,心情不好时,得到宽慰,回首不堪回首的往事,有了勇气……这些你连想都想不到的反馈,都因为木心先生。

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读者,他们的留言让人见到希望。他们在这样好的岁数上就能读到木心的文字,何等有福!我和我辈的读者朋友,当然也有福,只是来得太迟——当我还是初中生时,学校关门,书籍被焚。在最该读书的年纪,失学了。父亲焦虑万分,在朝不保夕的年代,有一天傍晚,他要我戴上口罩和大围巾,跟他出去。我们穿过小街小巷,避开眼目,来到一位老友家借书。老友惊恐地问,怎敢在这种时候出来找书:不想活了吗?但他还是打开藏书的壁橱。我至今记得父亲蹲在地上埋头找书的身影,书被塞进大旅行包,临走,老友问他:你到底要干什么?父亲看着我说:

“她正是读书的年龄,再不读,就来不及了!”

再不读,就来不及了——这是一位智慧老人在我少年时代给我的新生活。四十多年后,我知道了木心。读木心,要放下自己,不要诠释,仅只领受、感受、享受,就能得到很多很多。要惜福——不然就来不及了!

陈丹青得知父亲带我借书的往事,来信中也谈到《文学回忆录》,这样说:“一个所谓小众的木心,现在变了,还不是大众的,但已然成为不可预估的什么,徐徐散发光芒:这是很长的剧情的开始,是可以让你父亲在没顶之灾前,冒死领着孩子去找书。”

1994年文学远征结束的那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文学课程的听课者,早已风流云散。那张木心坐在谁家地板上谈笑风生的黑白照片,是他留在杰克逊高地唯一的一张授课照——我见不到木心先生了,但我能够经常眺望曾经庇护过这位老人,并孕育了《文学回忆录》的杰克逊高地!

同类推荐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朝着东南走

    朝着东南走

    《朝着东南走》是当代实力派作家阎连科最新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精选集。《朝着东南走》内容涉及亲情、乡情、军旅生活、乡土文化批判等主题。尤其是在较多的回忆性的文章里,不时表露出作者对人性的发现、关照和抚摸,对生命的极度尊重,以及对梦想和终极命运的沉重叩询,充满了历史感和厚重感。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 北国之春

    北国之春

    《北国之春》收集了作者1931年旅行东北所写的二十篇散文。这些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感情、浓厚的诗意。
  •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那时候,他们俩都是山旮旯里的放羊娃,他外号叫羊球,他外号叫羊蛋。大概羊球羊蛋总连在一起吧,所以,他们俩就像火柴棒离不开火柴盒一样形影不离。
热门推荐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拽个男友是总裁

    拽个男友是总裁

    她好心救了看似温柔绅士内在无比腹黑的妖孽男,不惜搭钱搭饭搭自己,只为了让他假扮男友摆脱死缠烂打的追求者。当一切搞定,她抺嘴扔下支票突然消失的,妖孽男手中握着三个零一个数字的支票邪魅一笑:“不知好歹的女人,我发誓要找到你,这辈子你别想逃!”
  • 转身为冰皇

    转身为冰皇

    一千年前,他犯下错误罪无可恕选择带走一切罪孽含恨而死;一千年后,他因自己的天真坠入无可挽回的地狱满身血污。轮回没有停止,而他终会理解净与污。睁开眼吧,你将成为冰皇。
  • 虎将楚大明与儒将吴效闵

    虎将楚大明与儒将吴效闵

    在抗日战争的山西战场上,有两支并肩战斗、屡挫日寇的人民武装,一支是由名将之鹰陈赓将军指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一支是由统战行家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这两支英雄的人民抗日武装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三八六旅是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而成,曾经鏖战大别山,转战川陕边,参加万里长征。
  • 荒龙古神

    荒龙古神

    “韩府亏欠我们一家的,总有一天我会加倍讨回!”少年的声音恍若来自九幽黄泉的诅咒,从此便也走上了一条披荆斩棘的复仇之路。
  • 龙虎中丹诀

    龙虎中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学狂人在异界

    科学狂人在异界

    他,本是地球的一位顶尖科学家,由于以身试验空间传送器而导致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意外中的意外让他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在这里,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叫做灵师。在这里,他发现了上古的秘密。在这里,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 瓦罗兰纪事录

    瓦罗兰纪事录

    波澜壮阔的画卷将在符文大地上再次展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杨氏女

    杨氏女

    继《刘氏女》之后,这是章诒和第二部正式出版的“情罪小说”系列作品。许地山说:“爱,就是惩罚。”这几个字,基本上就是《杨氏女》故事的主题。杨芬芳一边与邻家青年何无极热恋,身许;一边“嫁”给了陌生强势军人刘庆生。故事就在苦恋和军婚之间,在性爱与强暴、炽热与冷涩之间的激烈冲突中滚动、展开,终于,酿成一场通奸情杀之生死血案……最可悲可怜的,杨芬芳每次的选择,几乎都是错的,包括甘冒风险接受指导员孙志新野合,包括最后拒绝赵勇海。无奈啊!《杨氏女》以真实情节作基础,表现出世俗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