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6900000008

第8章 为何家会伤人(8)

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得很少,而且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写道:“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有来访者说,别人随便一个批评,他都觉得自己瞬间破碎。另一位来访者的意象是,一个小球在追着一个大球转,小球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一不留意,大球就不见了。大球就是他的妈妈,而小球就是他自己。这三个故事都显示,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可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在中国,常见情形是,妈妈这面魔镜是否打开,关键是儿童能否让魔镜高兴,因中国的妈妈第一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第二即便有这一意识,但因与自己的感受缺乏链接,而难以给孩子的感受以确认。这一确认,必须是身体对身体,心对心,而不是头脑对头脑,语言对语言。

儿童愿做一切努力去讨好妈妈的魔镜,因这面魔镜打开,他才存在,所以这值得付出一切。中国历史上多名天才在几岁时就悟到了孝道是大道,原因或许仅仅是,他们知道自己这个人的存在感有赖于讨妈妈这面魔镜高兴让魔镜打开,这种体验让他们推论出,所有人的存在感都有赖于讨魔镜高兴并让魔镜打开。所以,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与孝道形成的悖论是,一旦孩子得到的爱足够了,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自我,他就不会去顺着父母的意思了。顺父母意的最佳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他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相反,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假如一心希望孩子孝顺,最好是做一面冷漠乃至残酷的魔镜。“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波斯诗人鲁米【Rumi(1207~1273),波斯诗人。有代表诗集《玛斯纳维》。】如是说。他的意思是,我这面镜子照见了你,那一刻,我也是你。太多哲学家重复过这样的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鲁米是我最爱的诗人,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

我体内有个原型。

它是一面镜子,你的镜子。

你快乐,我也会快乐。

你愁苦,我也会愁苦。

我像绿茵地上柏树的影子,

与柏树不可须臾离。

我像玫瑰的影子,

永远守在玫瑰近旁。

在母子关系中,或者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一位女士,她很容易被无助感侵袭。原因很简单,在她的原生家庭中,不仅母亲,其他亲人也很少看见她,所以她没有底气与任何人抗争。她来找我做咨询,原因是,她觉得在现在的家庭中也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丈夫和婆婆等婆家人都很固执,会强力打压她的意见。她的丈夫,其实内心也一直被一种无助感侵袭,但是一直装得像一个极权的大男子主义者。她知道他的无助,但一直不愿意去感受他的无助。因为她遭遇过的痛苦远胜于他,所以她觉得这么点事情就让丈夫表现得如此无助,她瞧不起也不理解。咨询中,她认识到自己对丈夫的瞧不起。随后一天,她放下了这种心态,深切地体会了一下丈夫的无助,对丈夫有了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后来,她迅速变得强大起来,非常有力量地与丈夫、婆婆和其他婆家人抗争。以前,她的任何一个抗争都会导致婆家人联手打击,但现在,首先丈夫不再装,转而依赖她,而其他婆家人也常在一两个回合后就放弃自己的错误意见而尊重她。这个故事说明,当她碰触丈夫的无助时,她也就碰触了自己的无助。如此一来,她不仅与自己内心有了链接,与丈夫也有了链接。与自己的链接,让她强大起来。与丈夫的链接,让他们之间有了爱与理解。

看见你,也就看见了我

还有一个更美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一岁半的女儿有三天时间不愿意洗澡。原来女儿洗澡时很乖,但那三天,她简直是拼死挣扎,不让爷爷奶奶给她洗澡。对此,爷爷奶奶认为,都是妈妈太惯小孩子了,所以导致小孩子很难管。但这位妈妈怀疑一定是另有原因,而公公婆婆的态度,让她怀疑,小孩子是不是受到了虐待。到了第三天晚上,看到孩子坚决不洗澡的样子,她非常痛苦。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女儿的痛苦,一个声音从她心底冒出:肯定是哪儿不对,该不是女儿病了吧。第四天,她带女儿去医院,一检查,果真是病了。很有意思的是,当她从医生手里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刹那,女儿一下子不哭了,变得非常安静。看着女儿的眼睛,年轻的妈妈忽然明白,女儿的哭闹,是要让妈妈或其他大人知道,她病了。这份明白产生的这一刻,她觉得和女儿间建立了一种奇妙的链接。第五天,她去上班。本来,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她上班,女儿就会哭闹得厉害,每一次都像是要生死分离。她很担心,这一次女儿会再次痛苦,但孰料女儿却像大人一样地对她说:妈妈,拜拜。听到女儿干脆的道别,她眼泪差一点落下来,她觉得,女儿是懂她的。她先懂得了女儿,女儿随即还了她一个懂得。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看到婴儿的感受。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将鲁米这一境界延伸,还可以说: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譬如方舟子,他偏执打假时,构成的那幅画面,不仅是我们社会的反映,更是方舟子的一幅自画像。要有“你即镜子,你即镜像”的这一意识,你才能看到别人乃至你自己的全貌。

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长点知识

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孩子与坏孩子

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女弟子、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认为,三个月前的婴儿处在偏执分裂期。

克莱因认为,三个月前的婴儿没有能力处理一种矛盾:妈妈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能敏感地捕捉到他的感受、满足他并与他互动的妈妈,是好的;不能满足他、忽视他甚至虐待他的妈妈,是坏的。

那么,他们怎么办?他们会使用分裂的方法。即,将妈妈形象一分为二,一个是好妈妈,一个是坏妈妈。好妈妈,是那个真实照顾他的人,而坏妈妈,则一开始被婴儿处理为鬼怪形象。并且,好妈妈与坏妈妈绝对不可以并存,好妈妈是绝对的好,坏妈妈是绝对的坏。

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等童话故事,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分裂,一个完美的好妈妈去世了,后母和她的亲生女儿们很可怕,而且绝对的坏。

至于女主角,则是绝对的好。孩子们爱听这些童话故事,不是因为这些童话故事多么美好——其实仔细想想就会知道,这并不美好。而是因为,这些童话故事反映了他们的内心,通过去听这些童话故事,他们得以向外投射自己的内心,并不断修正。

若得到很好的照料,并与妈妈有很好互动,也即,好妈妈的部分足够多,三个月后,婴儿就有了初步的整合能力,他虽然伤感,但仍然可以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他真实的妈妈有好有坏。

这种整合,是宽容的开始。

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好孩子绝对的好,坏孩子绝对的坏。好孩子绝对爱妈妈,而坏孩子对妈妈有可怕的攻击,妈妈绝对不会接受。若妈妈对婴儿的攻击,如咬乳头、抓头发等,不给予反击,而只是简单的制止,并且一如既往地爱婴儿,那么婴儿就会觉得,坏孩子也是被接纳的。于是,好孩子和坏孩子也走向整合。

一网友在我微博上留言说,她在黑暗的房间哄儿子入睡,儿子喃喃自语:“这个阿启在床上,还有一个生气的阿启在地上。”这个躺在床上、和妈妈在一起的阿启,就是好孩子,而那个生气的,就是坏孩子。

从这一段文字还可以看到一点:中国人的习惯性认识——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成为你自己!为我的书签名时,我常给读者朋友留下这句话。成为自己的人,也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他发现他们具有许多优点,如:宽容而又嫉恶如仇;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没有审美疲劳;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那么,一个儿童能不能成为自己呢?我常讲一个主题为《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的讲座,其核心观点就是,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不过,可惜的是,我没在讲座中给出一个鲜活的例子,以说明成为自己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但就在6月4日,我和一个朋友聊起了她有趣至极的儿子,这个八岁的小家伙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是“成为自己的人”。先讲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前不久,他跟妈妈去参加一个聚会。吃饭时,一个叔叔逗他说:“小孩,你喝酒吗?”

他回答说:“让小孩喝酒是犯法的,小心我告你,你就会被抓进监狱,判××天的监禁。”

故事二:去年,一次在麦当劳吃东西时,旁边桌上的一位妈妈先是催自己的儿子:“快点吃!你慢得像猪一样!我们上课就晚了!”

她儿子显然有了情绪,说:“不吃了!我们走吧!”

他这句话一下子令他的妈妈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她暴跳如雷地训儿子,嘴里嘟囔出了一大堆别人听不清的难听的话。

我这位朋友的儿子看不下去了,只有七岁的他站出来对那位阿姨说:“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

这句话令那位妈妈惊讶得呆住了,等稍一醒过神来后,二话不说就拽着儿子的胳膊向外冲了出去。

故事三:小家伙只有三四岁话都说得不利索时,妈妈带着他在小区散步,迎面一条狗走了过来。

它像是一条流浪狗,脏兮兮的,似乎好多天没有人管它了。妈妈本能地说了一句:“这条狗真丑!”

这句话被儿子抓住了把柄,常被妈妈教育讲礼貌的他对妈妈说:“你对狗怎么这么没礼貌!狗有狗的模样,你通过你的眼光看觉得它丑,狗狗们可不一定这么看。”

她讲完第三个故事后,我先是震惊得一瞬间不知道说什么,接着和她一起大笑起来,笑完后,对她说:“你儿子真了不起,这么小就有大哲学家风范,已能站在动物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它们考虑。”我这是真心话。她也说,当时她完全被小不点给震惊了,她本来认为自己够有同情心了,但和儿子天然的“众生平等”相比,实在相差太远。她说完这句话后,我感慨说:“你儿子不是你教的。”她听过我的讲座《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明白我这句话中的意思,一样感慨说:“的确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长成了这样子,我一教,他就会被毁掉。”也就是说,这个小家伙虽然很小,但他已是“成为自己的人”了。

八岁的他主动辞掉班长职位

其实,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成为自己的人”,但抚养者们非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的意志就被压制了,最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了自己。

一如撒旦的“养育婴儿的计划书”,很多父母在塑造孩子上都在扮演“行使赏罚的天使”这个角色,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达到某个条件,如果达到了,就奖励他,如果没达到,就惩罚他,于是孩子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而逐渐变成了父母意志的产物。结果,在家中,他们很容易被父母的意志所左右,在学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赏罚”的老师所左右。

我这个朋友讲,上小学一年级时,她儿子的班里竞选班长。绝大多数孩子的竞选词都是父母或其他亲人所写,但她没有替儿子操办这种事,而是对有点焦虑的儿子说,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第一次竞选班长,他自然是什么都不会说,所以他要求最后一个发言,这样好先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等所有同学挨个“念”完大人给写的看似精彩但其实又臭又长的竞选词后,他上去就说了三句话:“我叫×××,我希望大家支持我做班长,我会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

结果,他以高票当选班长。但有趣的是,当了一年班长后,他觉得做班长太不舒服了,于是找到班主任,说他不想当班长了。那个班主任惊讶至极,她教了这么多年书,这是头一次遇到有不愿意当班长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都不和家长商量就辞职不干了,这简直匪夷所思。

不过,老师们普遍不喜欢他。因为,老师们的赏罚手段对这个孩子几乎无效,他们夸奖他没用,惩罚他也没用,这个孩子不会轻易偏离自己的轨道。但同时,他也决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儿童,因为他的内心自然会指引他走在自己所渴望的道路上,而这样的道路很少是不对的。

同类推荐
  • 阳光心态:能够打败失败的心理学

    阳光心态:能够打败失败的心理学

    拥有阳光心态,我们才能够体会生命在辉煌时候的壮丽,才能让自己充满热量,让家庭充满温馨,获得健康的人生。为了拥有一种理想的生活,我们有必要塑造阳光心态。阳光心态的塑造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难,首要的是理解阳光心态的真谛:简单、快乐。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把自己搞得庸碌而烦乱;今日的新新人类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其实质说穿了,也就是物质享受和对较高社会地位的尊崇。受此驱使,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
  •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任何一个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以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基本准则。这不仅会使你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员工,也会让你成为老板无法离开的左膀右臂。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即使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也会做的非常出色。为了使自己和企业更加出色,让我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吧!在企业中,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认识到,你是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人。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即使给你极为优越的从业条件,你也不可能做好你的工作。甚至,你会毫不在意地浪费你的优越,最终一事无成。
  •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本书秉承经典新读的创意理念,站在时代的角度审视历史,将经典中的精华充分发掘,让传统与现代在另类的解读中完美融合。运用新的思维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加工,可以使经典具有时代新意。鲁迅先生就曾经根据神话故事,将其所在时代的现实生活,运用独特的时代思维写成了《故事新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国神话经典的“另类演绎”。用新的形式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演绎,使其在继承原有经典精髓的基础上,成就新的经典,是本书的初衷。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读物,它汇集经典的人生智慧,讲述先进的教育理念,指点人生迷津。它适合每一个人静心细品,无论是稚嫩单纯的孩子,还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抑或是年长深沉的老人。
  •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世界上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为了帮助读者早日摆脱负面的情绪控制,本书通过8种正面的思考习惯,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向大家阐述思考习惯的重要性。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到更多的朋友改变负面思考的习惯,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业上遇到困难,都不要失去信心,衷心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启发。
  • 世界富豪给青年人的财富忠告

    世界富豪给青年人的财富忠告

    各个行业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广为世人称道的显赫功绩外,自有其专业的智慧、生活的智慧。人说,要成功,观念很重要,拥有正确的观念,等于取得了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而取法大师,借鉴他们多年的经验,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汲取他们的智慧,进而为己所用。本书为大家找来了人称“股神”的沃伦·巴菲特、世界信息业龙头的比尔·盖茨、金融大鳄索罗斯、世界新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经营之神王永庆、亚洲超人李嘉诚、印度首富普利姆吉、钢铁大王卡内基等人,这些在各个领域独占鳌头的大师,将一一带来他们几经淬炼的人生智慧。 年轻人,现在,你需要做的,只是用心聆听,并且细细咀嚼,之后,你将会发现,他们做得到的,你也将做得到。大师的言谈中自然隐藏专业的精华,聆听他们的忠告,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快捷方式。本书为我们收录的就是世界财富界大师们的财富忠告。聆听他们的忠告,帮助赚取更多的财富。
热门推荐
  • 创业惟奸

    创业惟奸

    本小说以2007年-2016年中国互联网为时代背景,以"三板斧"创业公司创始团队为视角,取材大量真实案例,串联行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 科技系统闯荡异世界

    科技系统闯荡异世界

    车祸中的一道曙光,使薛泷来到了异世界,在这里,充满了魔法和斗气,作为普通人的他如何在这里生存下去?弱肉强食的世界,唯一能依靠的是手中的枪械。枪口咆哮的火焰把黑夜撕开,在这个险恶的世界杀出一条血路。集千万科技为一身,他将屹立在这个世界的顶峰,即便是神也要杀给你看! 有兴趣加群讨论:147428409
  • 女主只想拯救世界

    女主只想拯救世界

    玛丽安符合所有宅男女神的特征,美丽,温柔可爱,强大,不谙世事,有些说出来矫情但惨淡的过去,作为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受欢迎女主角的玛丽安有一天她从书里走到了现实。女主她不想谈恋爱只想安安分分演戏,认认真真学习,然后拯救世界。
  • 远古瞭望

    远古瞭望

    中医学院刚刚毕业的曾甜,不小心穿越到了远古世界,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后面的努力振作,融入到这个世界,慢慢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而曾甜的到来,对阿乌部落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幸运的,她不但能治病,还认识许多神奇的植物,而这些植物却是能填饱肚子,让他们免于饥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愿陪愿等愿爱

    愿陪愿等愿爱

    讲述金乔在高中经历的人情冷暖,在冷漠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真心。金乔,女,爱好体育运动,担任小组长,体育委员,英语课代表,班长唐安,男,班主任兼生物老师罗王云莉,女,金乔视为亲人的好朋友,金乔对她的特称“罗王”黄加冰,男,金乔的异性好友王明雀(小),金乔的朋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只婚不爱:前妻,晚上见!

    只婚不爱:前妻,晚上见!

    阮安汐爱时衍,爱到从他的妻子变成他的情人,没名没份。时衍却痛恨这个女人,说谎成性,就连他们的婚姻也不过是一场骗局。他用金钱将她绑在身边,她明知是羞辱,却默默承受。直到他们的女儿被人拐卖,从崩溃中清醒过来的阮安汐,眼里再看不到时衍的影子。
  • 迭

    闲来无事的短篇小说,脑洞,言情皆有,只写内心话
  • 天渊

    天渊

    夜色深沉,天空突然发生异变,一道裂痕出现在了天上,犹如神明的眼睛!从那天起,乱世开起,洪荒大陆上异变纷纷,妖兽暴乱,异类崛起,未知的生物浮现,洪荒大陆开启了它新的时代!在异变开启之时,一名少年展开了他的旅程!
  • 红楼之表妹攻略

    红楼之表妹攻略

    穿越红楼,成了贾琏的表妹,清姐儿觉得一定是自己的穿越方式不对!话说红楼梦中琏二爷有叫周慕清的表妹吗?对清姐儿来说,红楼并不只是一场梦,而是真真切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