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0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们这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我们常说,家庭是教育最好的课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的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第一位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位名人说过:“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坚实基础,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培养良好的习惯,就能收获良好的命运。因此,我们说,习惯决定命运。

一位父亲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馆里喝上一杯酒,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别了妻儿后,又径直走向酒馆。没有走多远,他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他,当他转身时,发现自己不满8岁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震,他想:我要到酒馆喝酒,但儿子却在跟随我的脚印!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坏习惯,从此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有道是,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习惯。人的行为总是在重复,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惯是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我在很多书上都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记者又问:“在幼儿园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要学习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身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这里生活、成长;习惯,在这里养成;教育,从这里开始;情感、是非观、善恶观和信念,在这里奠定。家庭最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等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个朋友。每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其间要遇到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上学……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孩子逐渐走进人生的世界。这些第一次摆在他们面前的各式各样的事物,使他们觉得陌生而好奇。同时,他们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疑虑,都需要父母来帮助、指导与解答。而这些第一次灌输的观念和认识,会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带来终生的影响。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鹅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这个人弯腰捡了一些鹅卵石放进口袋。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鹅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捡了一些鹅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捡一些。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父母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习惯就像是那些鹅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你的孩子将会得到更多的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所以,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为孩子多捡一些鹅卵石呢?明天,这些鹅卵石将会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带给他一生的幸福。

事实表明,习惯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给这100个人写了100封信,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两封回信留给这位心理学家深刻的印象。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即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中间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那个最大的让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而那位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每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资格得到它!”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比赛修剪草坪,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是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东西,就必须努力争取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我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习惯支配人生。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决定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性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他们的品德,显示着他们的本性,决定着他们的成败。

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其实,习惯既可以养成,也可以打破。但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养成。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分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分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分享受生活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一个人存在银行的财富,这个人终身都在享受它的利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常常讲“塑造容易,改造难”。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抓早,抓好。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所以,在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不要着急,要一点一滴地坚持,只要不动摇,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止,就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点地坚持,习惯就养成了。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方面,要做到:以身作则,示范导向;明确要求,贵在坚持;重在练习,积极鼓励;说话算数,做不到就不要说;学会对孩子说“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切忌“虎头蛇尾”;好习惯的养成要注重“第一次”。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对自己的人格、精神与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任务,千万要重视。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抓住关键期。孩提时期养成的习惯最为牢固,这种影响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研究表明,幼儿期(3岁至6岁)、童年期(7岁至12岁)、少年期(13岁至十六七岁)都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期和童年期,尤为关键。因此,在习惯的培养中,我们应该抓住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这些规律和特点。在儿童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正是纠正不良习惯的最佳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

◆有明确的目标。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审视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目标,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哪些条件不具备。在这些不具备的条件当中,哪些是不良习惯在阻碍自己成长。现在,有不少的孩子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具体规划,整天糊里糊涂,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良习惯。

◆制订改变计划。通过自我剖析,你可能已经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与不良习惯,而需要培养的美德却很多,怎么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找出最需要改变的那一点,比如懒惰、马虎等。或者像富兰克林那样,将自己要培养的习惯制成表格,划分时间段落,每天督促自己改进。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订习惯培养目标,需要孩子以及父母老师一起参与。让孩子自己知道:这个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养成这个习惯。目标要一个一个地去实现,习惯要一天一天地去培养。

◆注重孩子的“第一次”。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应重视并抓住每一个“第一次”的教育时机,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一位母亲讲了自己的经历:“女儿小小现在7岁了,从小到大不知摔了多少跤,但自从小小会爬开始,我每次都不主动抱她起来,而是鼓励她,‘自己爬起来,你真棒!’有了第一次,不管摔得多厉害,小小都能自己爬起来,还会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尘。她以后会遇到比摔跤更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我希望她永远记住‘我能!我会!我很棒!’小小一天天长大,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日益强烈,吃饭、穿袜子、戴帽子……什么事情她都要自己试一试。尽管几乎每次我们都要“返工”,花的时间比直接代办多得多,但是,如果第一次不让她自己尝试,无异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实践的权利。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懒或笨,其实,原因全在于当初的“第一次”没做好啊!教育家陈鹤琴对此曾有过精彩论述,他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的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心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要想把小孩子教好,一定要在他们第一次的时候教好。所以,对于第一次的动作,做父母和教师的要格外留意,以免留下隐患。”

◆每天进步一点点。有人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键是头三天,重在一个月。这是有道理的。“贵在坚持”,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也不深奥,遗憾的是它往往不容易做到。如果能够做到持之以恒,目标明确,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榜样引导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表总被他拨快了十分钟。

◆进行持久的训练,不断强化。习惯的培养有很多的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成为习惯一定要训练21天以上。这种训练不是天天重复走正步,而是要进行反复的剖析、评估、引导等。

◆前后一致,没有例外。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自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有例外。家长们应该谨记:在习惯未养成之前,不应有例外,即便是在习惯已养成之后,也不应该发生与习惯相冲突的事情。在培养习惯时,前后要求要一致,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心情很好或者很糟,就对孩子的要求有了例外。

《成就一生好习惯》第1版是2002年出版的。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已经14个春秋。当年出版后,该书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许多报刊也争相发表评论。该书被称为“第一本系统研究教育习惯”的图书,它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好书,一本让天下父母不再遗憾的好书。随后,该书重印了18次,还出版了箴言本、精华本,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2版。

该书不仅受到读者的欢迎,而且还收获了不少荣誉。它先后获得了2003年度第七届天津市优秀畅销常销书奖,2004年度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4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中国图书商报》、《新京报》、新浪网、当当网、卓越网、亚马逊网等,先后对其进行连载或介绍,并被多所中小学校列为必读书目,还在中国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有的城市还把这本书列入全民读书月活动必读书目,有的网站把这本书推荐给父母们,将其列入百部家庭教育枕边书,众多读者还就其撰写了评论或读后感。

我为之深感欣慰,但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是众多老师和家庭教育专家理解支持的结果,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每一位看到本书的朋友们,无论你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论你我是否相识,只因为我们共同关注家庭教育,关心孩子成长,关注孩子成功,所以,我们心心相通……

好习惯出能力,好习惯出效率。习惯是思想和行为的载体,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捷径。

如果你为孩子培养了一种好习惯,那么,你将看到未来生活里的希望。在通往成功和梦想的道路上,好习惯将成为孩子灵感的源泉,成为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做父母的,也许不能给孩子万贯家产,但如果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就会使孩子多一分自信,就会使孩子多一分享受生活的能力,就会使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就会使孩子多一分成功的机会。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那么,好习惯就是这座花园中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她的果实对生命的成长往往影响深远,就像鸟儿偶尔衔落到一个荒岛上的一颗种子,这不起眼的种子,往往就是森林的孕育者,是改变荒岛“荒之命运”的制造者。

如果说生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原野,那么,好习惯就是我们在这片原野上悄然踏出的一条心灵之路。有了这条路,我们就不会再因误入荆棘之丛而被伤害,就不会在漫长的岁月里迷失自我;有了这条路,我们就能去漫游我们的理想之国,就能一天一天接近我们渴望的美好生活。

如果说生命是一部激越高亢的乐章,那么,好习惯就是在这部乐章中,我们用不断地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动人的歌。唱着这首歌,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节奏之美;唱着这首歌,我们内心深处就会涌动一种催促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教育我们的孩子,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成就孩子的未来,先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杨冰2015年8月于北京

同类推荐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二)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二)

    青春期女孩的身体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已慢慢具备了女性的全部特征。维护女孩青春期心理健康,搞好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关系到她们一生能否健康成长。 但是,大多家长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成长的烦恼。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突然疏离而惊惶失措,或者对孩子比以前管得更严,或者为这种疏离表现出极度伤心,这些做法往往会更让孩子反感,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障碍。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样定规矩,孩子不会抵触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样定规矩,孩子不会抵触

    本书从3大场景,6个细节,介绍了120种方法,全面概述如何给孩子定规矩,孩子能欣然接受,而不是奋力反抗。是新手父母、孩子反抗激烈、不知从何入手管孩子等家庭的必备图书。120种方法告诉你怎样温和而严厉地教育孩子,80多个实例作证文章的权威。从实际出发,点出孩子年龄层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教育方式,更加贴合现代教育理念,让孩子在身心都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能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乖萌小天使。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

    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

    俗话说:“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教育你的孩子,试试其他方式吧。你的言语,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当然,父母不能只是自己说,还要听孩子说,只有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完美的沟通。别让不懂沟通害了孩子——本书围绕“如何说”“怎么听”“如何做”三大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为广大家长朋友们总结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内容通俗易懂,案例极具代表性,值得天下父母借鉴。
热门推荐
  • 修炼者在大学

    修炼者在大学

    魔王室友和天使妹子好上了?猎魔人和邪道修士是基友?寝室里多了个棺材是因为葬士认床?蜀山大师兄带着师弟去找赶尸人蹭饭?.....以一位天师府少年的视角进入修炼者的学院生活。揭开修炼者们的传奇面纱。展露奇幻的美丽世界。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系统介绍“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促进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层次战略问题进行探讨。
  •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修炼那些事

    我们修炼那些事

    一次次被人类无底线的索取资源的宇宙——崩坏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缝出现在了宇宙之中,瞬间,生灵涂炭,危机关头,地球里伟大的意志出手相助,并给予了人类修炼的方法。
  • 河东记

    河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猫惜风

    风猫惜风

    风一般的豆丁少年,带着一只异世界的猫,来到某所高中的面前,只为寻找自己丢失的心,这不是比喻,他是真的没有心脏……
  • 我是病魔之主

    我是病魔之主

    人生在世,谁人能不生病?陆铭穿越异界,获得了疾病兑换系统!无论任何疾病,他都能调换成普通可治愈的疾病!什么是绝症?什么是不治之症?什么是将死之人?你们别忘了,我,是病魔之主!
  • 农家娇女:嫁个傻夫过日子

    农家娇女:嫁个傻夫过日子

    军校女神一朝穿越成为了古代土妞王锦雀?爷奶不爱,爹娘老实,小弟年幼,唉,她这当闺女的要操多少心。尤其是,那个小傻子,怎么总跟着自己?王锦雀:做好相公好嘛?小傻子:嘿嘿...好。一年后。王锦雀:王爷,跪求休书。小傻子二话不说,扛人进屋子。忠犬男的小傻子原来是个大尾巴狼?王锦雀痛并快乐的想着。
  • 痴傻夫君刁蛮妻

    痴傻夫君刁蛮妻

    堂堂21世纪彪悍商女居然穿越了,这么倒霉的有木有?一穿越就嫁人,这么可怜的有木有?嫁人就嫁人吧,还是个痴傻的被废太子,这么悲哀的有木有?痴傻就痴傻吧,本以为总是个王爷,应该可以潇洒的当米虫,可是居然处处受气,这么没天理的有木有?受气就受气吧,竟然会被傻王欺负的彻底,这么狼狈的有木有?好吧,这些顾可可全部接受了,且看她在古代如果风生水起!别人欺她三分,她还别人三倍,没人可以欺负她,她可是河东狮吼顾可可!!!
  • 相拥而往

    相拥而往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和得到的,而对向星来说这两样从来都是平行线。想要的只要他,得到的永远和他无关。我想回去和你,畅聊人生、商议未来。向星:上辈子你跟被人跑了。姜淮歌:上辈子?我没。这辈子!跑不了,有你在。向星:这辈子?我要孝敬父母,没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