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000000003

第3章 《论语》的身世

《论语》的两种念法

现代中文里,通常将《论语》书名的第一个字“论”读成二声。这样的读法,来自刘熙的《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将《论语》解释为“有条理地叙述自己要说的话”。

不过传统上也有另外一种将“论”字读为四声的主张。《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段话先解释《论语》的内容,是孔子回答弟子和那个时代其他人提问的记录,以及弟子从孔子那里听来的话语。为什么称“论”?那是因为孔子在世时,弟子各自记录老师所说的话,等到老师去世了,大家将笔记集中起来,经讨论才编定了这样一本书。

比较这两种不同说法,念成四声好像要比念成二声来得合理些。念作二声,《论语》是一本有条理、彰显条理的书;但念作四声,《论语》书名就提醒我们,这是弟子们比对笔记,经过讨论争议才编出来的书,换句话说,这本书不是成于一手,无法有一个完整设计的结构,也不可能避免书中内容有互相冲突、矛盾的现象。

回归《论语》的文本,我们看到它的确是由一条条短文连接而成。把这本书看作“伦理、条理的语言”,意味着相信书中各条文辞的顺序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依循或为了显示某种内在的秩序,使得传统以来,很多读书人花了大工夫去串联解释《论语》的结构。然而这样的解释,很容易就填塞了许多文本无法支撑的臆测,将后人的主观想法强加在《论语》上,对我们今天理解《论语》,从《论语》中去探知孔子的人格与价值信念,往往非但没有帮助,还制造了阻碍和混淆。

将“论”读做“伦”,还有一个问题,是使我们倾向于将《论语》的内容视为原则、规范和真理,如此就丧失了《论语》原文中其实再明白、再鲜活不过的特性-这是对话的记录,这是讨论过程中的切片,这里明明存在着一种活泼泼的人与人互动的现实精神。孔子当然说道理、谈原则,但他说的方式,永远都是“即事论理”,从来都不抽象、空泛地说。所以,每一句话有其背景,有其不同的对象,因而我们也就不应该抽离了时代或现实的背景,忽略当下发生的事件,架空来读《论语》。

《论语》和《左传》完全不一样。《左传》有着严格自觉的结构秩序,了解《左传》一定要先了解这份编年的结构秩序。《论语》却是相对松散的笔记汇编,没有经过强烈主观的排比,也就不能强求硬解其中的文句顺序,有什么必然的道理。

用这种读法,我们会有较大的空间,得出《论语》真正的最大价值-透过《论语》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伟大人格,既觉得和这样的人格相亲近,又衷心地为其伟大所感动、所折服。

听孔子说话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于公元前479年。《论语》这本书也就应该是在孔子去世后不久,即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编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交,春秋时期的事件与思想。排除一些虽然号称高古、实则成书年代可疑的文献,从时间上看,《论语》在中国传统经典中排名非常靠前。比《诗经》《尚书》《左传》部分内容来得晚些,但又比这三本书里面的部分内容,要来得早。

《论语》成书很早,而且成书之后很快就流传开来,对于我们两千多年后来认识孔子,真是件幸运的事。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基本、不容任意窜改的面貌。《庄子》书中曾借名孔子、明显是捏造的故事,用来表示对于儒家的轻蔑嘲笑。然而,比对《庄子》的文章风格,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将这些故事拿来当作寓言,不会和真实存在过的孔子搞混。

像庄子这种论敌,其实相对无害。真正可怕的,往往是孔子和儒家的追随者、崇拜者,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而将部分他们认为不妥的内容删除,或增添他们认为比较伟大比较了不起的记录。早在秦汉之前,就有《礼记》中的部分篇章和《易·系辞》这类文献,塞了很多话到孔子的嘴里。文章中明确引用孔子之言,记录孔子之行,但那样的语言,绝不可能是孔子会说的;那样的行为,绝不可能是孔子会做的。

我们怎么知道?一方面可以透过春秋时期的相关文献,考索出那个时代的语言、风习,找出后人窜入的破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论语》来当作基准,和《论语》中的用语、思想、价值不相符的,大概就不能尽信。

《论语》书中,少有窜乱的痕迹。这显然是因为《论语》流传得早、流传得广,在有人想对《论语》动手动脚之前,其主要内容已经深入人心固定下来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大致保留了公元前5世纪编辑形成时的原貌,成功抗拒了两千多年的修改变乱。

《论语》不是一本大书,字数并不多,然而在有限的篇幅中,竟然多次出现重文,完全一样的字句,这里出现一次,那里又出现一次。会有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就是当初辑录时没有注意到,不小心让同样内容多抄录了一遍。这么明显的错误,照理说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改正,却到今天都还留在书中,一定是因为《论语》早早便已取得崇高地位,阻却了任何想要修改的做法。连这么基本的错误都没改,《论语》被重编增删的概率,显然不高。

还有,虽然经过上千年的解释努力,《论语》的篇章次序究竟有什么统一的安排,从来没有得出可信的答案。看起来,《论语》真的就像是弟子们在第一时间将各人笔记聚集在一起,谁都无法垄断编辑权力,因而保留了相对凌乱的面貌。这样的凌乱反而让我们放心-毕竟若是经过有意识的改动、伪造的话,首先会被改动的理应就是表面的凌乱,会被伪造的理应就是一套更明确的次序逻辑。

汉代之后,《论语》的流传史上,出现过“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等不同家派,然而这几家教授的《论语》原文,顶多只有几百字的差异,且相异之处,多半是字句写法,不影响内容意义。像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那种一差差了几十篇,或像《春秋左传》和《春秋公羊传》解释方向完全不同的现象,从来不曾发生在《论语》的教授流传上。

今天通行的《论语》,称为“张侯论”,是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综合鲁、齐两家而编定的版本。到东汉灵帝时,“张侯论”的字句就已被刻在了熹平石经上,彻底固定,不再变动。

如此,《论语》一方面让我们读来格外安心,不必像读其他上古经典那样谨慎提防中间有后来伪造、掺杂进去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却也让我们读来格外不安,因为编撰者没有给我们一套明确的次序逻辑,我们得通过排比来决定这些散乱对话和文句,彼此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的共同笔记

依照《汉书·艺文志》的说法,也符合在《论语》书中看到的内容特性,我们知道孔子的弟子们有做笔记的习惯。学生们做笔记,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不,放到两千多年前的东周环境里,这是件难得、了不起的事。门人在老师去世后,立刻能集合笔记编成《论语》,先决条件是弟子们平常就写字,就有以文字存留记录的习惯。

在一个绝大部分的人不懂文字,人与人之间主要靠语言而非文字来沟通的时代,孔子身边聚集了一群都懂文字、都娴熟于运用文字的人。孔子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西周王官学传统的贵族教育内容,拿来教给许多照出身和身份来说不见得有资格受这种教育的弟子。这是“有教无类”在那个时代真正的意涵。

书写原本是贵族教育的核心,但在孔子手中获得了扩大传扬。结果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私家著述。在《论语》之前的其他文字记录,都和王官有着直接的关系。《诗》《书》《春秋》都是以贵族教育内容的形式存在的,因为是重要的贵族教材,才用文字慎重其事写下来。《诗》和封建官员到异地了解民情的采风有关,和贵族间的宴饮酬酢有关。《书》是朝廷官方文书的总汇。《春秋》则是史官依照职务立场所做的大事记。

一直要到公元前5世纪,孔子借他的教育打破了原本官方对于书写的垄断限制,也才由他的弟子写出了第一本非官方内容的《论语》。

说得再精确些,这是第一本用文字写私人记录的书,却还不是第一本由私人写成的书。放在王官学传统中看,《论语》有着暧昧的地位。一方面,书中记的既非天子亦非国君,而是甚至不具备世卿身份的人;但另一方面,孔子所言所行毕竟还是环绕着贵族教育的基本条目-如何做个君子,如何称职有效地治理国家。换句话说,书的内容继承延续了王官学传统,但书中说话的声音,却出自一个不具备传统王官发言身份的人。

从另一个角度看,《论语》并不是表达这些弟子私人意见的书,甚至不太能算是表达孔子私人意见的书。孔子强调自己“述而不作”不是随便讲讲的,那代表了他深刻的内在信仰。那些以“子曰”开头的每一句话,对孔子来说,都是他在传递、顶多是解释周公以降的王官学理念,不是他自己推断发明的主张。在这里,又有一层公与私之间的暧昧。

师生关系的起点

从历史上看,《论语》的开创性还不只这些。一项更有革命性、更具突破性的特色,却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论语》呈现了一种在此之前不存在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前面一再说《论语》由孔子的弟子、门人所记录,但弟子、门人是什么?这是孔子开创出来的一种新的人间角色。在孔子之前,我们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有老师和学生这样的相对关系存在。

传统上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先师”的本意,就是第一个老师、最早出现的老师,而这样的称号,不同于“至圣”,是有明确历史根据的,不是夸张浮泛的推崇。

在孔子之前,有教育,但没有专职的老师。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是贵族教育,贵族教育在贵族的系谱网络中进行。前代的贵族将自己受过的训练,不管是礼、乐、射、御、书、数,还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传给同属贵族身份的下一代。这是封建体制的一环。教育是封闭、垄断的,只有在这套体制里的人才能受教育,也只有在这套体制里的人才有办法提供训练传承。

有资格教的人,教给有资格学的人,而这中间的资格,是以血缘身份来定义的。所以到了战国的文献中,我们都还能看到“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样的套语反复出现,显然是从过去普遍都由父兄教子弟的教育习惯而来的。

孔子和他所教的人,没有血缘关系。孔子的许多学生,甚至在原本的封建秩序中,根本不具备可以接受这套贵族教育的合格身份。孔子开创的角色,事实上是破坏封建秩序的,或者换一个角度看,正是在封建秩序动摇的春秋时期,才给了孔子这样一个空间,违背旧的体制规范,将原本封闭、垄断的贵族教育内容,拿出来“有教无类”提供给更多的人。而这些无法从父兄亲族纽带中获取教育训练的人,跟随孔子,就成了他的弟子、门人。

《左传》中有太多具体的事实,让我们看到每个国的内部,都面临礼遭到忽略、破坏的状况。相应地,国与国间的固定关系也动摇了,无法持续在原来的礼上正常和平地往来,于是就出现愈来愈多诉诸权谋乃至武力压迫的事件。那是一个之前未有的新兴竞争局面。国内公子与公子竞争、大夫与大夫竞争,外面国与国也进行着愈来愈激烈的角力竞争。

竞争的胜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才。孔子给予弟子、门人的教育,用今天的话说,是教他们如何去当官。回到春秋的历史情境,应该说是教他们如何在变动、混乱的环境中“有用”。新的变化所创造出的对于人才的需求,无法在原有的社会架构下得到满足。要有能够打仗的人才,这时要应付的,不是过去单纯的贵族与贵族间有礼有节的射、御之战,而是指挥成百上千士兵的布阵对垒。要有能够进行外交折冲的人才,这时要应付的,也不是和平的宴饮盟会,加强友好联结;常常是强弱有别的紧张谈判,谈判结果轻则增损几座城,严重时甚至引来灭国危机。

孔子是“圣之时者”,他比谁都更能认清时代的需求,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扩张,训练这种可以在政治、外交、军事场合发挥作用的人才。

虽然孔子以周公为偶像,梦想能够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秩序,然而吊诡的是,如果孔子的梦想真的达成了,回到周初的封建体系,那里可是没有孔子这种人的位子的。历史上的孔子,是个大矛盾,他所做的事,实质是违背、破坏周代的封建文化,但他所向往的,却是回归旧封建体制,一个取消他自己这种老师角色的环境。

孔子在世时就成其大名,部分原因在于他将贵族教育教给广大弟子的革命性行为,另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教出来的弟子真正“有用”,真正符合春秋时局的需要。从这一点看,孔子是最早的杰出人力资源专家,他看出了当时人力资源所需,也勇于突破窠臼,找到了提供适切的人力资源的办法。

同类推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大众讲坛(第六辑)

    大众讲坛(第六辑)

    “大众讲坛”是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联合创办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讲座。自2006年3月25日正式开讲以来,精品讲座每半月一期,截至2012年底,共组织精品讲座七个系列200余期,做客“大众讲坛”的主讲嘉宾既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文学家、前文化部长王蒙,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奉祀官孔垂长,易学家刘大钧,知名学者仓修良,清史学家阎崇年等。
  • 古都与城市

    古都与城市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古都和城市,系统阐述了古都及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并介绍了城市的经济、交通及对外交流等诸多问题,语言自然流畅,内容大气厚重。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和了解古代城市的相关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又可以“古为今用”,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相当的借鉴,进而对建设“和谐城市”、实现“和谐居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热门推荐
  • 小女有田

    小女有田

    一场惊叹的变革,一个降临的游戏,会给这个平凡的世界带来什么……平凡的女孩林可,获得史上最强“冰箱”,遭遇贪吃的豌豆射手,暴躁的胡椒,摆酷的雪花豌豆……将会给林可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好奇的,不好奇的,走过的,路过的,有空的,无聊的……欢迎各路书虫点击黑猫新人新作——《小女有田》。
  • 名门厚婚

    名门厚婚

    一场家族利益,将他们捆在一起,但在新婚之夜他却告诉她:“尽管我娶了你,那也只能得到我妻子的头衔,而我的爱我的心都不可能给你”六年后,因为酷似他的小人儿出现……
  • 如意轮陀罗尼经

    如意轮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命之沐仙传

    天命之沐仙传

    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深山仙人现,逍遥觅长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逃气小王妃

    逃气小王妃

    花家有五个儿子,花老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过了不惑之年还能有个女儿,而这个小女儿不止让花家‘热热闹闹’,还让整个南越国都‘热闹’了,这个女儿就是----花夭夭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遇见你我的名字叫幸福

    遇见你我的名字叫幸福

    楔子暗黑的天。浑浊的浪涛拍打着安宁的沙滩。女孩赤着脚,在沙滩上欢愉地蹦跳着脚印,咯吱咯吱地发出如同银铃般笑声,少了门牙的牙床嚷着略是清晰的字音——“爷爷!快点快点!”她扬着肥胖的小手,摇摆的节奏很有规律——“爸爸!加油!加油!”微笑的弧度就像夜晚天边垂挂的月牙儿一般,皎洁明朗。不远处被呼唤的两人,都努力地回应。落后的中年男子半弯着身子,冲女孩扬扬手……
  • 西游残卷

    西游残卷

    初中毕业生吴名仕自认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后人,在本校校长的帮助下,得到了家中流传下来的几页西游残稿,随后意外动破了西游中的惊天秘密——现世留存的《西游记》竟是经过重大修改的。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谁也擒他不住,西游路上却谁也斗不过?为什么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四位道家神仙要去取佛家真经。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是谁?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都是道家祖宗辈的神仙,为什么就杀不死一个孙悟空?吴名仕通过研究发现,这一切的秘密,都在一个叫做“释悟明”人身上,而这个人,竟是取经队伍中的第五人!只不过一直被作者吴承恩隐藏了起来。作者又为什么要隐瞒他?为什么要修改《西游记》的本来面貌?就请吴名仕化身小说中的主角释悟明,带我们去寻找一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