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600000009

第9章 礼运

【题解】

《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郑玄说:“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礼运”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都依礼而行,就会天下太平,达到大同世界。《礼运》全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社会政治风俗的演变,社会历史的进化,礼的起源、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表达了儒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对礼的看法。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于大同世界亦即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论述,这代表了孔子和儒家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也就是中国文化中对于理想政治的最为人所知的论述。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1]宾,事毕,出游于观[2]之上,喟然[3]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4]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5]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蜡:与“咋”同音。年末之时进行的隆重的祭祀活动,又叫蜡祭。[2]观:与“灌”同音,指的是古代在宗庙门外的小楼。[3]喟然:深深地感叹。喟,与“溃”同音。[4]逮:赶上。[5]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年幼无父的人。独:年老无子的人。废疾:肢体残废的人。[6]归:女子出嫁。

【译文】

从前,孔子曾参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大同世界。”

【原文】

“今大道既隐[1],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2]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3]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4]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5]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6]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7]者去[8],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

[1]隐:退去、消散之意。[2]世及:古代传位的两种主要方式,分别指的是父传子和兄传弟。[3]用是:由此。[4]选:表现出色、能成就大事之人。[5]著:表现出来,展露。[6]刑:范式,优秀。[7]势:担负职务。[8]去:辞去,驱逐。

【译文】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显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样的社会就叫小康社会。”

【原文】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1]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2]于地,列[3]于鬼神,达[4]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注释】

[1]遄:与“传”同音,立即、马上的意思。[2]殽:与“效”相通,仿效的意思。[3]列:使动用法,使……有顺序的意思。[4]达:表现、显现。

【译文】

言偃又问道:“礼果真就是这样的紧要吗?”孔子说:“礼,是先王用来遵循天的旨意,用来治理人间万象的,所以谁失掉了礼谁就会死亡,谁得到了礼谁就能生存。《诗经》上说:‘你看那老鼠还有个形体,做人怎能无礼。如果做人而无礼,还不如早点死掉为好!’因此,礼这个东西,一定是源出于天,效法于地,参验于鬼神,贯彻于丧礼、祭礼、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觐礼、聘礼之中。所以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而天下国家才有可能步入正轨。”

【原文】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1],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2]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3],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4]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5],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6]。未有火化[7],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8]金合士,以为台榭宫室牖[9]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10],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注释】

[1]杞:古代的国家名,是夏禹的后代所建。[2]《夏时》:夏代通用的历法书。[3]宋:古代的国家名,是商汤的后代所建。[4]《坤乾》:古代占卜算卦的书,主要依托阴阳理论来进行推算。[5]捭豚:捭,与“擘”通假。豚,指所有的兽肉。[6]营窟:古人用土堆垒成的住处。橧巢:用薪柴搭建成的巢室。[7]火化:在古代指的是用火烧食物吃。[8]范: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具。[9]牖:与“有”同音,指家中的窗户。[10]以炮以燔,以亨以炙:炮,用土将生食包裹起来进行烘烤。燔:烧制成熟食。亨:与“烹”同,煮熟之意。炙:烤制之意。

【译文】

言偃又问道:“老师把礼讲得这般要紧,可以讲得更详细点吗?”孔子说:“我曾想研究一下夏代的礼,所以特地跑到杞国考察,但因年代久远,留下的文献太少,只得到了一种叫《夏时》的书。我又想研究一下殷代的礼,所以特地跑到宋国去考察,留下的文献也很少,只得到了一种叫《坤乾》的书。我就根据这两种书谈谈吧。上古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那时的人们尚未发明陶器,他们把谷物、小猪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焙烤,挖个小坑当酒杯,双手捧起来喝,用土抟成的鼓槌,垒个小土台子就当鼓,在他们看来,用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来表达对于鬼神的敬意,好像也是可以的。这便有了最原始的祭礼。等到他们死的时候,其家属就上到屋顶向北方高喊:‘喂!亲人某某你回来吧!’招魂之后,就把生稻生米含在死者口中,到了送葬的时候,又用草叶包着熟食作为祭品送他上路。就这样向天上招魂,在地下埋葬,肉体入之于地,灵魂升之于天。所以死人头皆朝北,北向是阴;活人都面向南,南方是阳。现在实行的这些礼仪都是古代传下来的。在上古先王之时,没有宫室一类建筑,冬天就住在土垒的洞穴里,夏天就住在棍棒搭成的巢窠里;那时候还不懂得熟食,生吃草木之实和鸟兽之肉,喝鸟兽的血,连肉带毛的生吞;那时候还不知道麻丝可以织布作衣,就披上鸟羽兽皮当衣服。后来有圣人出世,才懂得火的种种作用,于是用模型铸造金属器皿,和合泥土烧制砖瓦,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又用火来焙、来烧、来煮、来烤,酿造甜酒和醋浆。又利用丝麻,织成布帛,用来供养活人,料理死者,用来祭祀鬼神和上帝。凡此种种,也都是沿袭上古的做法。”

【原文】

“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1]。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醆以献,荐其燔炙[2]。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3],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簋笾豆簠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注释】

[1]醴醆:与“礼盏”同音,指的是除去残渣的甜酒和盛在盏中的葱白色的酒。粢醍:与“齐缇”同音,指的是一种浅红色的酒。澄酒:指的是带有残渣的赤红色稍清的酒。[2]燔炙:指的是将肉烤制成肉干。[3]合亨:之前的制作过程并未将食物完全做熟,所以要再加烹制。

【译文】

“因为重视上古的习见习闻,所以在祭祀的时候,玄酒摆在室内,醴和醆摆在门旁,粢醍摆在堂上,澄酒摆在堂下,同时要陈列牺牲,备齐鼎俎,安排各种乐器,精心拟制飨神之辞和神佑之辞,用以迎接天神和祖宗的降临。通过祭祀中的种种礼仪,或表示规范君臣的关系,或表示加深父子的感情,或表示和睦兄弟,或表示上下均可得到神的恩惠,或表示夫妇各有自己应处的地位。这样的祭祀就叫承受上天的赐福。拟定祝辞中的种种美称,设置玄酒以祭神,先将牲的血毛献进,再将生肉载于俎上进献,再将半生不熟的排骨肉献上。主人主妇亲践蒲席,用粗布蒙上酒樽,身穿祭服,献过醴酒,又献醆酒,献过烤肉,又献烤肝。国君与夫人向神交替进献,使祖宗的灵魂感到快慰,这就叫子孙的精神和祖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相会。祭祀进行到向今人献食时,就把方才献神的生肉、半生不熟的肉放在镬里合煮,直到煮熟,然后区别犬豕牛羊的不同部位,放到该放的容器里,以招待来宾和自家兄弟。祝辞要表达主人对神的孝敬之意,神的保佑之辞也充溢着对子孙的爱护之心,这就叫大吉大利。这就是礼的大致情况。”

【原文】

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1],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2]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3]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4]。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醆斝[5]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冕弁[6]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7]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8]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9]、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

【注释】

[1]禘:与“第”同音,是古代的祭祀名,指帝王诸侯祭祀始祖或者夏季宗庙中举行的祭祀。[2]契:与“谢”同音,传说中商的始祖。[3]嘏:与“假”同音,或者与“鼓”同音,福禄的意思。[4]大假:与大祥意思相通。“假”也是“大”的意思。[5]斝:与“假”同音。一种铜制的酒器,圆口,三只脚。[6]弁:与“变”同音,皮革做成的帽子。[7]处:使动用法,使……居住,安置的意思。[8]傧:与“宾”同音,接待、招待。[9]倍:与“背”相通,背叛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真是可悲啊!我考察周代的礼,发现经过幽、厉之乱,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就目前来说,只有鲁国还差强人意。但是,鲁国举行的郊天禘祖,也不合乎礼的规定,鲁是周公的封国,竟然也如此数典忘祖,说明周礼真是衰败了。杞国国君郊天禘禹,宋国国君郊天禘契,因为他们是天子的嫡系后裔,所以才可以奉行郊禘。所以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国土内的社神与稷神。祝辞和嘏辞不敢改变其传统格式,这就叫大福大祥。祝辞和嘏辞,本当藏于宗庙,而今却藏于宗伯太祝和巫官史官之家,这是不合礼的,这说明其中有鬼,这就叫阴谋之国。醆斝是天子用以献尸的酒器,而今竟然一般诸侯也用,这不合礼,这叫作僭越之君。冕弁是国君的礼服,兵器甲胄是国君的武备,而今却藏于大夫之家,这就叫威胁国君。大夫竟然也百官具备,祭器不用外借,八音齐备,这不合礼,这叫混乱之国。在国君那里任职叫作臣,在大夫家里任职叫作仆。臣仆如果遇到父母之丧,或者是刚结过婚,至少应该一年不派差使。在居丧期间戴孝上班,或是仍和家仆杂居一起,没上没下,也不合礼,这就叫作君臣共有国家。天子有土地可以封其子孙为诸侯,诸侯有国家可以封其子孙为大夫,大夫有采地可以养活其子孙。这就叫制度。所以天子到诸侯之国去,一定要下榻在诸侯的祖庙,但如果住进时无视礼簿上所载诸侯国的忌讳,那就叫作天子违法乱纪。诸侯如果不是由于探病吊丧而随便进入诸臣之家,那就叫君臣互相戏谑。所以说,礼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最有力的工具,有了它才好区别嫌疑,明察幽隐,敬事鬼神,订立制度,赏罚得当,总而言之,有了它才好治理国家,维护君权。所以,国政如果不以礼为准绳就会导致君权动摇,君权动摇就会导致大臣背叛,小臣偷窃。这时候尽管用严刑峻法来挽救,但因风俗凋敝,由此而引起法令无常,法令无常自然又引发礼仪乱套,礼仪乱套就让士人无法做事。刑罚严峻加上风俗败坏,老百姓就不会归心了。这就叫有疵病之国。”

【原文】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1]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2]也。处其所存[3],礼之序也;玩[4]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注释】

[1]殽:与“效”相通,仿效。[2]治政:制定各项政策法规。[3]所存:指天地运行的道理。[4]玩:研习。

【译文】

“所以,礼实在是国君借以安身立命的法宝。所以礼一定源出于天,依据天道而颁降政令。有的礼是源出于地,依据地道而颁降社祭的政令。有的礼是源出于鬼神,列祖列宗、山川之神、五祀之神,因此而产生了体现仁义的宗庙之礼,祭祀山川之神,以备日后国家的基本建设不出纰漏,祭祀五祀之神,以化作各项制度,这才是古代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圣人是上参于天,下验于地,又考察了鬼神,以此来制定政令。圣王能处理好天地鬼神的存在次第,礼的次序也就有了;能玩味天地鬼神的爱好所在,民众的治理也就好办了。天生四时,地生财货,人,父母生他,老师教他。这四者国君用来使它们各得其正。所以做国君的必须正身立于无有过错之地。”

【原文】

“故君者所明[1]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2]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3]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4]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5]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

【注释】

[1]明:指让别人效仿,给他人做榜样。[2]则:以……为准则,效仿。[3]爱:吝惜。[4]知:与“智”相通,智慧。[5]死:这里用作动词,为……而死。

【译文】

“所以,作为国君,应是人们效法的榜样,而不是效法他人的;应是人们乐于供养,而不是供养他人的;应是人们服侍的对象,而不是服侍他人的。所以,如果国君效法他人就说明国君犯有过错,国君一身而供养全体国民肯定其力不足,国君如果服侍他人就意味着丢掉了国君的宝座。所以,百姓都是效法国君以达到自我管理,供养国君以达到自我安定,服侍国君以达到抬高自己。举国上下都明白了这个礼,上下名分确定,就会人人都乐于为国牺牲而耻于苟且偷生。国君要重用有智、有勇、有仁的人,但要注意取其长而避其短。对于有智的人要谨防其诈伪,对于有勇的人要避免其感情冲动,对于有仁的人要警惕其贪婪。国家有了外患,国君与国土共存亡,这是理所当然的;大夫为保卫国君宗庙而死,这是职责所在,也是正当的。”

【原文】

“故圣人耐[1]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2]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3]、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4]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5]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注释】

[1]耐:能。[2]意:与“臆”相通,随意猜测。[3]弟:与“悌”相通,敬爱、顺从兄长。[4]修:提倡。[5]大端:最基本的表现征兆,主要内容。

【译文】

“所以圣人能够使整个天下像是一个家庭,全体国民像是一个人,并不是凭着主观臆想,而是凭着了解人情,洞晓人义,明白人利,熟知人患,然后才能做到。什么叫作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不学就会的感情就是人情。什么叫作人义?父亲慈爱,儿子孝敬,兄长友爱,幼弟恭顺,丈夫守义,妻子听从,长者惠下,幼者顺上,君主仁慈,臣子忠诚,这十种人际关系准则就叫人义。讲究信用,维持和睦,这叫作人利。你争我夺,互相残杀,这叫作人患。圣人要想疏导人的七情,维护十种人际关系准则,崇尚谦让,避免争夺,除了礼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饮食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所在。死亡贫苦,是人的最大厌恶所在。这最大欲望和最大厌恶,构成了人心日夜思虑的两件大事。每人都把心思藏在肚子里,深不可测。美好或丑恶的念头都深藏在心,从外表来看谁也看不出来,要想彻底搞清楚,除了礼之外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

【原文】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1]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2]而盈,三五而阙[3],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注释】

[1]窍:动词,形成洞穴、贯通。[2]三五:十五天。[3]阙:与“缺”相通。

【译文】

“人是感于天覆地载之德、阴阳二气交合、形体和精灵结合、吸收五行的精华而生。所以天持阳气,垂示日月星辰的光芒;地持阴气,借山河为孔穴而吞吐呼吸。分布五行于四季,四季顺序分明,日行循轨,月亮才会按时出现。所以每月的前十五天,月亮由月牙变成满月,后十五天,又由满月变成月牙。五行的运转,此去彼来,轮流作主。五行四季十二月,依次交替为本始。五声六律十二管,依次交替为宫声。五味六和十二食,依次交替为主味。五色六章十二衣,依次交替为主色。所以说,人是天地的心灵,是由五行构成的万物之首,是懂得何时应吃何味为好、何时应听何声为好、何时应穿何种颜色之衣为好的一种精灵。”

【原文】

“故圣人作则[1],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2],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3],人情以为田[4],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5]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6]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7]也。”

【注释】

[1]则:法则、制度。[2]徒:同伴、伴侣。[3]器:工具。[4]田:指治理对象。[5]考:成。[6]奥:主体。[7]由:由来。

【译文】

“所以圣人制做法则,一定要取法天地以为根本,取法阴阳以为大端,取法四时以为关键,取法日月星辰以为纲纪,取法月之圆缺以为区分,取法大地以山川为徒属,取法五行以为主体,把礼义当作耕地的工具,把人情当作田地,如果做到这些,四灵,也成家畜。因为以天地为根本,所以万物都能包罗;以阴阳为大端,所以人情可以察觉;以四时为关键,所以农时不失,事功易成;以日星为纲纪,所以做事的顺序便于安排;以月之圆缺为区限,所以每月干什么都有条不紊;以山川为徒属,所以人人皆有职守;以五行为主体,所以事事皆可终而复始;把礼义作为工具,所以事事才能办得成功;把人情当作田地,所以圣人就是田地的主人;把四灵作为家畜,所以饮食有所取材。”

【原文】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1]。凤以为畜,故鸟不獝[2]。麟以为畜,故兽不狘[3]。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4]龟,列祭祀,瘗[5]缯[6],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

【注释】

[1]淰:与“审”同音,鱼惊走的意思。[2]獝:与“叙”同音,鸟惊飞的意思。[3]狘:与“谑”同音,兽惊走的意思。[4]蓍:与“诗”同音,用来占卜的草。[5]瘗:与“意”同音,掩埋的意思。[6]缯:与“增”同音,丝织品的总称。

【译文】

“什么叫作四灵?麟、凤、龟、龙,是四类动物之王,被叫作四灵。所以,如果龙已成为家畜,那么它的鳞族部下也就尾随而来;如果凤已成为家畜,那么它的羽族部下也就纷然而至;如果麟已成为家畜,那么它的毛族部下也就乖乖归顺;如果龟已成为家畜,那就可用以占卜,预先察知人情。所以先王秉持蓍草和龟甲,安排祭祀,瘗缯(掩埋丝帛,祭地礼)降神,宣读祝辞和嘏辞,设立种种制度。于是国人皆彬彬有礼,百官各治其事,百事都有规章,凡所行礼,皆有次序。”

【原文】

“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1]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2]侑[3],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4]也。”

【注释】

[1]傧:接待、招待。[2]瞽:乐师。[3]侑:劝人酒食。这里特指饮食的时候陪侍的人。[4]藏:归宿,寄托。

【译文】

“先王担心礼教不能普及于下民,所以在南郊祭上帝,借以昭示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又祭土神于国内,借以昭示大地为人类生存提供的种种便利;又祭祖于庙,借以昭示凡我族人均应相爱;又祭祀山川,借以昭示要礼敬冥冥之中的鬼神;又举行五祀之祭,借以昭示各种制度来源于此。所以,天子在宗庙中,有宗祝相助;在朝中,有三公辅佐;在太学中,有三老给提建议;在天子的身边,前有掌理神事的巫,后有负责记录言行的史,负责占卜的官员、负责奏乐、负责规谏的官员,都在天子的左右,天子居中,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只需恪守至正之道就行了。所以,祭天于南郊,天上的众神就会各司其职;祭地于国,地上的种种资源就都可利用;祭祖于庙,孝慈之道就会得到推行;举行五祀之祭,各种法则制度就会得到遵守。由此看来,祭天、祭地、祭祖、祭山川、祭五祀,都是借助于礼而昭示其含义的。”

【原文】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译文】

“因此,礼必定源出于太一,太一分为二,在上者为天,在下者为地,天又转变为阳,地又转变为阴,阳气变为春夏,阴气变为秋冬,于是有了四季,于是有了鬼神。圣人制礼,皆据此而颁降政令,这是取法于天的。礼一定是源出于太一和天,其次效法于地,其次效法五祀,其次效法四时,而且合乎每月行令的准则。礼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具体表现为财货、精力、辞让、饮食、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方面。”

【原文】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1]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2]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3]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4]之,本仁以聚[5]之,播乐以安之。”

【注释】

[1]大窦:最基本的情理。[2]蘖:酿酒制酱发酵时候用的曲。[3]田:操作的场所。[4]耨:除草。[5]聚:团结、联合,收获。

【译文】

“所以说,礼义这个东西,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人们用礼来讲究信用,维持和睦,使彼此团结得就像肌肤相接、筋骨相连一样。人们把礼作为养生送死和敬事鬼神的头等大事,把礼作为贯彻天理、理顺人情的重要渠道。所以只有圣人才知道礼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因此,凡是国亡家破身败的人,一定是由于他先抛开了礼,才落得如此下场。所以,礼对于人来说,好比是酿酒要用的曲,君子德厚,酿成的酒也便醇厚,小人德薄,酿成的酒也便寡味。所以圣王牢持礼、义这两件工具,用来治理人情。打比方来讲,人情好比田地,圣王好比田主,圣王用礼来耕耘,用陈说义理当作下种,用讲解教导当作除草,用施行仁爱当作收获,用备乐置酒当作农夫的犒劳。”

【原文】

“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1]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2],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3],并行而不缪[4],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注释】

[1]耜:与“四”同音,古代一种类似于铁锹的农具。[2]相与:相交、相处。[3]苑:汇集、堵塞。[4]缪:悖谬、不合情理。

【译文】

“可以这样说,礼是义的制度化。有些礼的条文,拿义的标准去衡量无一不合,但先王并无明文规定,这也不妨后人因时制宜。义是区分是非的标准,衡量仁爱的尺度。符合标准,符合仁爱,谁做到这两条谁就强大。仁是义的基础,又是贯通天理人情的具体表现,谁能做到仁谁就会被人尊敬。所以,治国而不用礼,就好比耕田而不用农具;制礼而不源本于义,就好比耕地而不下种;有了义而不进行讲解教育,就好比下种而不除草;有了讲解教育而不和仁爱结合,就好比虽然除草而不去收获;和仁爱结合了而不备乐置酒犒劳农夫,就好比虽然颗粒归仓而不让人食用;备乐置酒犒劳农夫了而没有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就好比饭也吃了但身体却不强健。四肢健全,肌肤丰满,这是个人的健康正常。父子情笃,兄弟和睦,夫妇和谐,这是一个家庭的健康正常。大臣守法,小臣廉洁,百官各守其职而同心协力,君臣互相勉励匡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健康正常。天子把道德当作车辆,把音乐当作驾车者,诸侯礼尚往来,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人根据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根据睦邻的原则维持关系,这可以看作是整个天下的健康正常。这些合在一起就叫作大顺。大顺的社会,是人们养生、送死、敬事鬼神的正常社会。达到了大顺,即使是日理万机也不会有一事耽搁,两件事一齐进行也不会互相妨碍,行为虽然细小也不至于有什么闪失,尽管深奥却可以理解,尽管严密却不乏通道,既互相关联而又彼此独立,循规运动而不互相排斥,这便是顺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明白了顺的重要性,才能时时警惕,守住高位。”

【原文】

“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1]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2],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注释】

[1]渚:水中小洲。[2]器车:这里指制造车辆所用的材料。

【译文】

“礼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区别,礼数该少的就不能增加,礼数该多的也不能减少,只有这样,才能维系人情,和合上下而各安其位。所以圣王顺着天时、地利、人情而制礼,不使惯于山居者徙居水旁,不使惯于居住河洲者迁居平原,这样,人们就会安居乐业。使用水、火、金、木和饮食,都要因时制宜。男婚女嫁,应当及时;颁爵晋级,应当依据德行。使用百姓要趁农闲,不夺农时,所以就没有水旱蝗螟之灾,也没有凶荒妖孽作祟。这就造成天不吝惜其道,地不吝惜其宝,人不吝惜其情的太平盛世。于是天降甘露,地涌甘泉,山中出现现成的器皿和车辆,大河中出现龙马负图,凤凰、麒麟、神龟、蛟龙四灵毕至,或栖息在郊外的草泽,或畜养在宫中的水池,至于尾随四灵而来的其他鸟兽更是遍地做巢,与人类友好相处,它们产的卵,人们低头就可以看到,它们怀的胎,人们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先王能够通过制礼而把种种天理人情加以制度化,又通过诚信以达到顺应天理人情的缘故。而太平盛世也不过是顺应天理人情的结果罢了。”

同类推荐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 两种文化史论与文化建设实践

    两种文化史论与文化建设实践

    以斯诺命题为切入口,梳理西方两种文化的发展脉络,重点探讨中国两种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生态文化指向。此专著在分析斯诺命题的基础上,发现了其“第三文化”的所指正与当下的生态文化意蕴相契合。此专著将中国两种文化的历史发展划分为萌芽、开端、发展及总结等阶段。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中国两种文化的两条路线:王国维准西方的理论路线和梁启超的中西文化比较路线。同时,该书将中国两种文化问题延伸到当下的新发展与新实践,探讨了海子诗歌的农耕文化隐喻,并择取两篇当代小说研讨两种文化下的农村妇女价值选择。
  •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摩登中产」:一个面向城市新兴中产家庭的内容服务平台,由专业媒体团队创立打造,深受新兴中产家庭喜爱。用时代的视角,观察中国中产阶层的诞生与成长,也用细致的笔触,解析中产阶层的困惑与烦恼。本书涵盖「摩登中产」的精华思辨,紧扣当下时代脉搏,足以颠覆你对目前生活、职业、投资、未来的一切观点。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热门推荐
  • 洪荒之血道冥河

    洪荒之血道冥河

    鲜血流尽,本以为是生命终结,然而,被命运石板选中,古泽穿越混沌,成为魔神,以血立道,成就至强!开天是劫,在洪荒活出第三世,则...我为冥河!无量劫来时,吾必以血漫三界,屠苍天,戮仇寇!凡阻我道者,必杀之!!血海不枯,冥河不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霸尊狂帝

    霸尊狂帝

    一代天才强者魏明道在虚弱之际,被人趁虚杀死,重生在下界一名不能修炼的少年的身上。魏明道发誓要重回上界,杀尽负他之人,寻找失踪红颜的下落。“我有一剑,可诛天。”天道无情,我便逆天,佛若无情,我便弑佛。横扫三千界,成就最强霸尊狂帝。
  • 冷门神仙不好当

    冷门神仙不好当

    该死未死之人,是为灾厄,会为人间招致不幸,而她则是以斩杀灾厄为使命的祛厄神,然而,当她沉睡了三百年醒来,却发现自己被封印了灵力,失去了所有的记忆,身边还有一个张口闭口以守护她为己任的少年。不断发生死亡事件的偏远小镇、百年没有下雨的只有一百人的国家、由灾厄组成的国家……一次次的事件以后,她慢慢地找回了过去的记忆,可是,她发现再也不能对灾厄下手了。
  • 爷是女王,得哄着!

    爷是女王,得哄着!

    【新文《重生后她手撕了反派剧本》已开坑,双洁互宠】【重生1V1双强爽文】她,是从魔域历劫归来,势要将所有负了她的人全部毁灭的傲娇女孩。他,是武道界的传奇,冷心冷情,手段狠戾,却唯独将那让你捧在心尖儿上的宸爷。灵武双修,医蛊双绝。且看好傲娇妹纸如何携手腹黑大叔,虐渣渣,灭仇敌,冲上天。
  • 夫人又要统治世界

    夫人又要统治世界

    (爽文×男女双强×身心干净×没狗血误会)王牌特工重生萝莉之身,却成了路人眼中废柴高中生。相貌丑陋?她头发一撩,全拜倒在石榴裙下。极品打压,她轻蔑一笑,上演极限无情虐渣。外表柔弱萝莉,内心高冷美人,一手开挂,一手虐渣,逆袭之路势不可挡,败类极品绝望惧怕。某白莲被逼到墙角,瑟瑟发抖,“就没人能阻止她吗?”安琪琪王者般高傲一笑:“挡我者杀!”高冷俊美的第一Boss突然出现,温柔宠溺地抱起她。“玩够了?跟我回家。”
  • 大叔总裁的宠妻

    大叔总裁的宠妻

    谁会想到,父亲离世以后,她回到母亲身边,却与自己的舅舅暗生情愫。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他们备受煎熬……
  • 惊世天之子

    惊世天之子

    这本书就这样切了吧。我的第一本书,写的时间也确实有点久了,文笔生涩,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缴获的237万多斤烟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很快做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鸦片战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有关内容。
  • 数星星的夜

    数星星的夜

    陆星辰,他身边的标签总是少不了高恩星的存在。高恩星是陆星辰心中坚定的初恋。从八岁到十八岁,他的身影一直都在高恩星身边打转。他将高恩星视作命定的恋人。友情坚定的他们,在碰到爱情的字眼开始断裂。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正当高恩星想要尝试与陆星辰交往时,意外在下雨天碰见了那个令她一见钟情难忘的男生,边唯枫。高恩星与边唯枫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两人机缘巧合下遇见过三次。似乎是命定的相遇。两人很快熟识成为了知心、坦诚相见的朋友。两人之间暧昧的情愫也渐渐展开。可是一切都没有高恩星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一个人有着内心敏感的软肋,那陆星辰的软肋是高恩星,可边唯枫的软肋却是一个叫作唐果的女生。只要唐果呼唤边唯枫,边唯枫必须尽快赶到她的身边。唐果的突然出现,信誓旦旦的拿着证据向高恩星宣誓着主权,而边唯枫也因误会了高恩星与陆星辰的感情关系,两人产生隔阂,误会深深。从朋友再次变回了陌生人。陆星辰选择守护在高恩星身边,一次又一次的劝解,他终于释怀,决定放手。一年后初入大学,高恩星成为了边唯枫的同校师妹。两人在再一次产生交集。误会终究解释,两人冰释前嫌走在了一起,因为高恩星的选择和考虑,开始了漫长的地下恋情。两年后,两人矛盾重重,总是为对方考虑太多,最后二人因为毕业去留问题画上了句点。四年后,两人再次重逢。庆幸的是,他们从未忘记过对方。只是一切,不再是从前了。高恩星:“你想要我都给你,包括离开你。”陆星辰:“我真没喜欢过你,只是直接爱了。”边唯枫:“世界像巨大水晶球,我隔着玻璃,只想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