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6300000009

第9章 关于舆论监督的自问自答

一、问:在你们的节目中,人们可以看到很多社会生活中丑恶的事,有人称之为社会阴暗面,阴暗面看得多了,老百姓会不会对这个社会丧失信心呢?

答:不会。因为一个社会,只有阴暗面都不许百姓知道才会让人丧失信心。社会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身边发生着各种各样不美好的事情,但在各种媒体上我们看到的都是阳光灿烂的一面,这不公平,十几亿人被愚弄着总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更何况丑事就发生在民众身边,纸当然包不住火,可是由于没有媒体的公开报道,因此这样的事大多采取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可这就带来了弊端,因为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中,添油加醋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丑恶的事在这样的传播中往往被夸大,因此在百姓心中的阴影就更大,破坏力也更大。而一旦公开报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避免了对社会中丑恶之事的渲染。

人们在媒体中看不到各种社会中存在的丑恶之事报道时,一种怀疑与不安定的情绪就会在愤怒的人群中酝酿升腾,直至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火山爆发式的释放,破坏力自然极大;而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各种媒体中,公众都可以看到这个社会对丑恶之事的曝光和处理,那种怀疑与愤怒的能量便经常得到释放,于是便很难累积到火山爆发的程度,社会的安定当然就更容易实现。

更重要的是,由于舆论监督的力量日益增长,大量社会上丑恶之事被处理,民众在拍手称快之时,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良知和正义公理是可以得到维护的,这个时候,即使眼前仍存在很多问题,生活也比较困难,但还是会建立起对这个社会的信心。而反之则不然,后果自然令人担忧。

二、问: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一经舆论监督,事情就很快解决了,因此很多人习惯遇到问题就找你们,请问,你们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吗?

答:既是又不是。说是,那是因为正如你提问中说的,好多具体的事一经媒体介入便顺利解决,甚至很多问题是拖了很久的,但几乎可以说,哪一个问题,只要事实符合,的确是该解决的,那不管阻力多大,一旦媒体加大对这件事的监督力度,不管怎样,总是会得到还能令人满意的处理。从这个角度说,舆论监督的确是处理具体问题的一个好武器,这就难怪很多百姓会手拿状纸靠近各个在舆论监督方面有好口碑的新闻单位,希望冤屈一经曝光立即得以昭雪。

但这个时候我又要说,舆论监督的目的并不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也不能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

在这里我可以算一笔账,《焦点访谈》按常规一年应该播出三百六十五期,而由于“两会”等特殊情况,一年大约播出三百四十多期。在这三百四十多期之中,批评性报道满打满算也就二百期,而在我们新闻评论部,每天接到各种反映问题的来信和电话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您看,我们一年播出的节目数量都赶不上一天之内人们反映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您能说《焦点访谈》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吗?

也因此,在制作批评性节目时,选题便力争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希望对这个问题的报道能带动与此相似事情的处理。归根到底,媒介行使的只是舆论监督的权力,而不是事无巨细地解决具体问题,因为媒体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力。它不过是每天在社会的夜空为安全而经常敲起的警钟。

三、问:很多百姓把你们当成“青天”,有什么冤屈就找你们,不知你们是怎么面对他们的?

答:最初是“铁肩担道义”的喜悦,人家这么信任咱们,咱们得帮助人家解决问题啊!于是这个想帮,那个也想帮,一段时间过后,忙了个精疲力竭,问题也没解决几个,喜悦感开始丧失。

第二阶段是痛苦的自卑阶段,终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倾尽全力也解决不了几个问题,这个时候面对来信面对上访群众盼望的目光,我很想告诉他们:我也无能为力。但又怎能说得出口,于是“所有痛苦都自己扛”,向你倾诉的群众以为事情这下可解决了,可把重担接过来的我们都清醒地知道,能被具体解决的事情只是少数。

第三阶段是超越了喜悦与自卑的低头前行。这个时候终于开始明白,新闻记者并不是救火队员,今天东边明天西边,恰恰相反,新闻人正是要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典型事例的报道去推动社会良性运转机制的建立,只有一个社会拥有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才会解决有门,那一张又一张愁苦的脸才会尽展笑容。

也因此,舆论监督的真正目的,是在初起时把建立社会良性运转机制当做自己真正的目标,而当机制建立之后,要监督的则是这个机制的运转。

而在今天,当想到机制正在建设之中,而一些具体问题我们又大多无法帮助解决的时候,面对信任新闻人的百姓,我就有种负疚感。但负疚和愤怒一样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只有咬紧牙关盯着很美丽的将来争取快点向前走。

四、问:看一些报道,我得知,在中央电视台门口有两条长龙,一是来告状的,二是不好的事被拍摄之后来求情争取别播出的,你怎么看待后面这支队伍,他们会消失吗?

答:我认为这后一支队伍的出现很正常,连犯了罪的都可以请律师来为自己争取权益,那当官的把事演砸了,事情曝光以后挣扎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我相信这种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

但要申明一点,这后一支队伍可是隐形的,在电视台的门口,你绝对看不到这支衣冠楚楚的队伍,他们大多在星级宾馆住着,拨打着各种有权力人士的电话,当然也有直接撞进电视台的,不过这样的求情效果大多不好。

说求情的一个都没奏效那是不可能的,但奏效的不多也是事实,因此当人们问我:这么一支求情队伍什么时候能消失?我的回答一般是:只有当求情大多落了空的时候,这支队伍才会慢慢萎缩,然而完全消失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声明,进京来求情的大多是公款消费,各地的监察单位也应该把这一点放到监察内容之中。求情大多是为保官,这该算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腐败,我想将来不久,哪个地方处理它这么三四起,进京的队伍也能消停点儿!

电视台这边严格把关,让求情的不好使;某些领导自重一些,不把求情电话打到电视台;当地监察部门处理一些公款保官的行为;电视台在适当时机也曝光几起进京求情的事儿……相信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电视台门口求情的队伍会短一点儿少一点儿。

五、问:你们的很多节目一播出,当地的领导便拍案而起,一番批示和督促,问题便得到解决,你怎么看待这种领导出面问题才得以解决的方式?

答:首先是感谢,其次是希望将来问题的解决不必再麻烦领导出面。

1998年3月份,由于要制作《焦点访谈》开播四周年特别节目《再聚焦》,因此追踪了好多以前播出节目的结果,还真像您说的,很多节目播出以后,省委书记、省长立即作出批示,很快的时间里,问题解决了。为了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有的省区还决定:把《焦点访谈》这一期节目在该省电视台连续播出几天。另外,还有的省领导在看过《焦点访谈》对该省某一事件的曝光之后,第二天就赶往事发现场,问题也自然得到解决。

当然要首先感谢这些领导,一来解决了具体问题,二来他们的批示和赶往现场本身就是对舆论监督的尊重和支持,第三要感谢他们眼里装不下沙子般看见问题就要解决的工作态度。可是如果慢慢地各种媒介都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上那就大错特错。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舆论监督的一个目标正是人治理念的淡化,政府的官员也不该如救火队员一般盯着媒介,而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一个又一个事情的解决都该由法律由规章制度来完成。任何一件事情之所以被曝光,不外乎是违反了法律或相应法规,那么事情既已败露,法律和规章制度就应该显现尊严,违法者必然得到相应处罚,而不必非得等到领导发话之后才开始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依法治国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吗?

当然,这还是个长远目标,也许目前的很多事情,还应该按照中国特色的方式来办,只是希望过渡期越短越好。

六、问:由于舆论监督的力量日益增长,是不是更应验了那个说法:记者是无冕之王?

答:绝对不是。在中国认为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和认为顾客是上帝的说法一样可笑。

所有的商店都高喊着“顾客是上帝”,但在我们这个不信上帝的国家里,上帝和普通人几乎是一个概念,因此上帝购物依然要战战兢兢是再正常不过的。

同样道理,记者是无冕之王这个说法多少有点儿安慰剂的意思,但是:安慰剂一般没什么副作用,可这句话却有。如果你要不信它还罢了,一旦诚惶诚恐地信了,然后在工作中以为自己是无冕之王那你的麻烦就大了,相信没多久,撞得头破血流之后,你就会气愤地回头找那位教你这句话的老师!

因此奉劝所有刚刚走上新闻道路的同仁,还是把自己当个记者为好,而对于那些因为听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才打算走进记者队伍的朋友来说,最好先考虑一下,如果不是什么什么王,你还打算不打算当记者?

也许很久以后,新闻的力量在社会中越来越大,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一根良心支柱,相信那时正直而优秀的记者,自身的发言权会不可小视。但这还都只是目标而非今日的现实,其实即使明天真的如期而至,记者心中也未必要有无冕之王的可笑想法。因为容易让自身膨胀,而什么东西一旦不正常地膨胀,就离破碎不太远了。

不过我相信另外一种对记者的形容。那是上大学时一位老师偶然给我们转述的,他说:记者就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领航员,一旦你们失职,这船的命运就令人担忧。

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如果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这个说法,让人感受到的是媒介的力量,那么这个形容则更多让记者感受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感。

泰坦尼克号是本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客船,它最后撞上冰山沉入大海,真正的原因一直是个谜,其中一点是:到今天,人们依然搞不懂,为什么泰坦尼克这艘大船上的领航员竟然忘了带上望远镜。结果当他们用肉眼看见冰山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而如果他们能够带上望远镜,那场海上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

如果把社会比作大船的话,新闻人正是这艘船上的领航员,他不仅肉眼敏锐,还必须配带望远镜,然后把航线上的蛛丝马迹都能及时地通知船长、大副和乘客,以帮助这艘大船行驶在正确的航向上。我们有权利有责任把我们看到的和担忧的向船上的船员和乘客汇报,但并不能一激动就想去亲自操作。说白了,我们不过是乘客和船长的耳目,可如果我们失职,这艘大船就有可能重演泰坦尼克的悲剧!

这么一想,便常常不得不提醒自己,我们都带好望远镜了吗?

七、问:如果千辛万苦做了一个心爱的节目,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认为暂时不合时宜,然后被领导枪毙掉,滋味如何?怎样面对?

答:滋味非常不好。但不管怎么不好,这种情况都属于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能遇到一次,因而,面对这种隔三差五的打击,必须想好办法去面对,否则新闻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先说一种“官方”颁布的处理方法,这一系列方法刊登于我们新闻评论部的工作手册第十二页上,白纸黑字,非常正式。

1 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决定活下去。

2 想一想只有活着,理想才有实现的一天。

3 忘记把素材卖给市场的想法。

4 先假设自己是错的,然后试着证明之。

5 总结经验,确定下次的应对策略。

6 给你的制片人打电话,问有什么选题可以马上做。

以上方法,虽然很“官方”,但应用起来的效果还算不错。除去这些,每人也都有着各自的绝招,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对我来说,心爱节目被毙,还有以下两招常用。

1 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猛骂一通粗话,但一定要事先提醒自己,只能对事不能对人,因为从某种角度说,领导可能比我们还痛苦,比我们还无可奈何,所以要互相理解。

2 不仅仅女编导,实际上男编导也同样可以进商场购物,这属于破财免灾法。不过千万要小心,气愤痛苦委屈之下,买回一堆没用的东西。这种火候要很好掌握。

其实无论官方的还是个人的,方法都有些“阿Q”色彩,但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因此当我们听说哪一个同事要去审片时,都会齐声祝福:祝你好运!

八、问:面对“舆论监督,群众喉舌”这八个字,你们想说些什么?

答:什么也不想说,只想开始慢慢地做。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习惯认为,舆论是党的喉舌,因此如果要提“群众喉舌”这四个字,那就是和前一种说法对立。

但1998年10月,我们知道:党的喉舌与群众喉舌应该是高度统一的,这句话是在朱总理题词之后人们听到的。

统一了好,因为对立着让人觉得心不平气不和。

这也证明,“群众喉舌”这个说法开始被接受,这就是前进。

1998年10月7日下午,朱镕基总理要来电视台和我们座谈,那之前,对于朱总理能不能给我们题字,我们没抱太大希望,因为知道,朱总理到哪儿都不题字。

我们几个主持人和编导记者在演播室门口恭候,朱总理一过来,见到我们就露出笑容:“天天和你们在电视上见。”

在演播室里,我对总理说:“这是我们的家。”总理反应快,“也是老百姓的家。”然后我们一起笑着点头。

总理在演播台上坐下,我们把题字本拿出来,提出题字的“非分要求”,朱总理出人意料地爽快答应了。

于是有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十六个大字。

座谈时,总理开着玩笑对我们说:不是即兴之作,想了一宿,早上起来血压都高了。

座谈中总理的很多精彩话语也许我们以后可以说得更多,但这几句不妨先听为快:

“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

“正面报道多少合适,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八?我看百分之五十一控股就可以了!”

要让群众看到信心啊!

……

送走总理,我们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于是知道应当少说多做,因为前面的路还长。

九、问:这条路究竟有多长?

答:要咬牙才能走到我们都希望走上的光明大道。因为舆论监督发挥更大的作用,已不仅仅是新闻改革的内容,从某种角度说,已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的改革有多难,舆论监督之路就有多少坎坷需要征服。

要有耐心,要有韧性,要有绝大多数新闻人心照不宣的默契,要能在一时的原地踱步中不失去信心,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学会真正用事实说话,要……

就这样,向前走,不管是大步还是小步,只要一直向前。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家编年手册

    外国文学家编年手册

    本书与另一本《中国文学家编年手册》恰成双壁,二书简洁而概括地呈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巨匠们的生平创作。是读者在短时间内浏览和了解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成就的好助手。其中本书以文学家的生卒年为线索,按其年份先后组成一条“时间轴”,通过简洁、明白的表格语言展现了世界文学史上400余位重要文学家的生平和创作情况,直观地再现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蔡澜·致青春(全集)

    蔡澜·致青春(全集)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专注对“真爱”的讨论。从“小女孩 纯纯的爱”,到“爱要怎么说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爱”以及“你好 初恋”等七个篇章,蔡澜以豁达的“过来人”的身份,帮年轻人解决在初恋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烦”。《忘不了,是因为你不想忘》专注对“情感纠葛”的纾解。在“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三角恋、多角恋”“分手快乐”及“生活琐事”等七个章节中,蔡澜凸显其杀伐决断的个性,敢爱敢恨。他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恋爱与生活,在失败中学习、成长。“把痛苦建筑在发愤学习上,念书念到忘我的状态,是打败经验的最佳方法。”
  •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人生中这四样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热门推荐
  • 帅位不易

    帅位不易

    “对,我叔就是穆里尼奥。”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一个中葡混血少年,如何从狂人鸟叔最疼的干侄子,成长为真正的世界名帅。
  • 私奔的丁香

    私奔的丁香

    他们的手指下流淌着欢乐和忧伤,只因和丁香的一次偶然邂逅。你惊讶我自由的飞行,却不知我即将远行。我给你一程爱情,你给我多长的曾经。丁香花期未央,今年又是怎样的风景,日子,长了又短、短了又长。年轻时的爱情,只是午后一场浪漫的丁香花雨。她说她喜欢丁香那苦涩而迷离的香气。自从她年少时在中学的花圃中首次见到这明丽的花朵,她就决定,不再去爱那布满斑斓花纹的蓝色地球仪、画满梅花般格子的习字本和五彩缤纷的蜡笔。她还说,丁香的花瓣,柔软得犹如婴儿的嘴唇。
  • 快穿之毒舌的淡然时光

    快穿之毒舌的淡然时光

    黎梒身上有很多秘密,她从小在扭曲的家庭环境中生存,却依旧努力维持自己那份不多的善良。一次偶然,她遇见了系统,答应去做任务,她没什么想要的,只是太无聊了。她想去看看不同的世界。
  •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管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共性,因为只有找到了共性才能够制定公共政策,一本学习公共治理学科最全的入门教科书。
  • 都市之超品天尊

    都市之超品天尊

    万界至尊,强势重生!都市称雄,无人可敌!听说,你是天才?巧了,我擅长碾压一切天才!什么?你不服气?抱歉,我专门整治各种不服!且看少年如何纵意花丛,玩转都市,一步步重回那至强巅峰!
  • 安能修得共余生

    安能修得共余生

    遭遇老公背叛,离婚之际,又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出事,公婆刻薄,她掏尽家底还不够,无奈委身他人!两年自由,换二百万!离婚后,她一边自食其力,一边与他‘谈情说爱’,谁曾想男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她公司不能得罪的最大客户!自此,见不得光的关系逐渐浮出水面,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昭告天下!她:“喂!说好的两年呢!”他:“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千年的缘分不能浪费。”
  • 重症监护室II

    重症监护室II

    重症监护室,医院里最接近死亡的地方,很多人生命中的最后一站。有些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医术再高也无力回天。如果死亡注定是痛苦的,那么医生所做的一切,仅是把这个痛苦延迟了。他们还能做些什么?是明知道救不活仍将病人的气管切开?冒着胸骨骨折的危险对老年患者心外按压?还是靠先进的仪器和各种输液增加病人临终前的痛苦?假如病人可以选择,他会让自己这样毫无尊严、饱受煎熬地离开这个世界吗?医生的职责,并不是一味地延续病人的生命长度,而是要让他们活得有质量,死得有尊严。
  • Doctor Marigold 马里歌德医生(英文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1490汤

    1490汤

    在穿越的历程中有的人改变了历史,有的人顺应了历史,有的人被历史抛弃,当所有人被迫进入洪流之中时有的人主导的风味,有的溶入到汤中,有的却如同杂质,被挑了出来,扔进了垃圾堆中,生与死!我们千年的见识真能主导这一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