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9100000003

第3章 老村记(3)

如今,想着老村里那些爱看爱吼秦腔的乡亲。我时常在想,为什么秦腔单单在关中一带盛行?时间久了,也便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戏曲。西北最早属秦,向来就称苦寒之地,使得秦人性格“刚毅寡言,能征善战。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其实,秦腔说穿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秦人恋故土,极少迁离异地者,因而秦腔也只局限于陕甘宁等地,即使在秦地陕西也只是关中最盛,陕南次之,陕北则多晋剧了。

也许,正因为秦腔这些特点,贾平凹说,“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今天,当我想起曾生我养我的老村时,在异乡的我,才真正感怀秦腔感念故乡老村那些爱吼秦腔的人们与那时那境的情景。

老村之十景:皮影戏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皮影几乎是关中最为风靡的民间文化。通常有老人过世或婚庆喜事时,准有皮影戏。小小的牛皮人影儿躲在幕布后面,咿咿呀呀,锣鼓喧天中几乎将方圆数里的人都聚在了幕布前。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次看戏时,总要和小伙伴们讨论半天,好奇这些小人儿要不要喝水吃饭,唱完了又睡在那里?!有道是“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如今想来,真觉孩童的纯真。

后来,百度解释说:皮影戏,与真人表演的“大戏”相比,皮影戏具有“俗”、“小”、“神”的特点,其民间性和草根性与农耕文化最相契合。关中皮影戏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灯盏头碗碗腔和秦腔等为主,多慷慨悲壮之音。一般都在农闲时节演出,春祈秋报、娱神敬佛、禳灾求福、驱邪避鬼、保佑平安等,这些民俗信仰是皮影戏得以生存的肥沃土壤。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班极其节约和紧凑,一般由四到十人组成。以老腔为例,包括前首、签手、上档、后槽、下档等五人;虽有分工,但一司多职,协作极其重要,主唱者要生丑净旦都能唱。班主一般由箱主或前首担任。前首负责全场奏唱,签手操作皮影表演,上档司板胡等,后槽司梆子等,下档准备道具皮影。

皮影戏班一般都以家庭或家族为主,也有合伙戏班。皮影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装备,皮影戏的乐器比较简单,除过板胡、月琴、笛子、唢呐,基本都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梆子和碗碗。皮影戏演出前,要先搭台撑“亮子”(幕布),白天用日光,晚上用灯光。

后来,听人说,大多数皮影戏都没有剧本,全靠师徒间口口相传,这些皮影艺人也大多不识字。使人不得不对他们更增敬佩。

如今,随着商品化城市化现代化对传统乡村农耕文化的取代,皮影戏被连根拔起,活生生的皮影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只是一个牛皮做的影子——哪怕这个影子多么精美。

老村之十一景:闹社火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乡一到过年,无论大人小孩,都抑制不住地开始“闹”起来了。

我的家乡彬县乃是周秦故地,正月里要唱牛皮灯影戏,耍社火。对小孩子来说,“闹社火”是其中精彩的部分。

那些天白天,社火表演群众扮演成戏剧或神话里的人物,踩着高跷走村过巷为群众拜年。晚上,则在村口的大场内表演。

“社火”正式表演之前,先由主事“闹社火”的长辈吩咐指导设坛摆祭:上了香,供上三牲,献上鲜蔬,向地神、火神、天神三神行三叩九拜之后,“闹社火”便开始了。

“闹社火”第一晚的开场节目,必定是舞龙耍狮。这有点类似于如今的春节晚会开场舞。挑龙骨架的演员统一头裹白巾,身穿黄布汗衫,腰束红色腰带。演员们举着金色的长龙绕场奔跑,并不断地表演着长龙戏水、龙腾虎跃、祥龙驾云等精彩动作。

“大龙”翻飞的时候,两只雄狮也在游龙的空隙屡活地跳跃,时而就地打滚、时而嘶咬在一起,时而忽闪着大眼睛,时而趁人不备地吐出一幅譬如:“新年快乐”、“大吉大利”、“财源广进”之类的对联,惹得围观者喝彩声不断。

舞龙耍狮开场节目一毕。便是挨着个儿地表演陕西民间一些经典的戏文。如:“铡美案”、“打金枝”、“杨家将”、“跑旱船”、“扭秧歌”等节目。

特别是在“扭秧歌”时因为人多。一些调皮捣蛋的家伙便趁人不注意从地上抓起一把尘土撒向人群。一时间,惹得人们叫骂着轰然四散。可是,不一会儿,在笑骂声中人群又围了过来。

社火表演的群众并不真唱,只是用肢体误言与锣鼓表演。牛皮大鼓“咚、咚、咚咚咚”有节奏地敲打,时而犹如万马奔腾;时而犹如雷雨交加;演员们则是逗笑粗旷威严柔情似水,表情各异、神态万千。尽显了北方人的粗犷豪放以及浓郁的黄河流域文化特色。

有经验的农人,听到锣鼓的缓急便知道什么时候该是收尾了。收尾时,主事人便宣布,明晚将在某个地方表演什么节目。天亮了社火队将要到那个组那些地方表演,各家都回去做个准备。

听到这里,人们便开始散去,三五一群,说说笑笑地领着娃娃们,踏着清凉的月光各回各家睡大觉,继续等待第二天的精彩表演。

如今,在城里工作久了。每年的春节。总会想起小时候农村那社火表演时长长的人流;想起那些五颜六色的群众演员;想起那道挨家挨户流动的风景;想起《诗经》《豳风·七月》、《大雅·公刘》中的那些与社火有关的诗歌记载。想起祭祀主持引领大家一遍遍大声高呼:“呜呼,莽莽大地,悠悠苍天,天公地母,万物之源,四漠之首,黄河为先,共祭三神……佑你子民,身体健康,佑你子民,人才济济,佑你子民……。”

想起这些,心内便一阵激动。噢,我博大的华夏文化;我广袤的华夏土地之“闹社火”。

老村之十二景:风箱·灶火边

对我来说,故乡最温暖的地方不是热炕头,而是灶火边。因为,我们那个年代,物资相对贪乏,母亲没有更多好吃的用来疼爱孩子。而每次在做饭时,在土灶里烤几片馍馍、烧几只土豆,或者掀开锅盖挑出一个馒头、盛半碗玉米糊糊,让馋嘴的我们先过把嘴瘾,便成了爱我们的一种方式。

土灶大多以烧干柴、煤碳为主。那时候,我家的案板下总整齐地堆放着父亲劈好的“柴”。母亲每天做饭时,只需从堆在门边的麦秆垛上撕一把麦秆放入土灶堂,上面放上几枝枯树枝,然后点上火,轻轻缓缓地拉几下风箱,火苗便突突地往上窜。最后,母亲便将那些劈好的干柴一一压在火苗上。便将风箱杆拉回怀里又推出去,周而复始地拉起风箱来。

那时候,若要是我正好在现场,母亲便会喊,快过来,帮妈妈烧锅(拉风箱)!我便小跑到风箱边,伸缩着小胳膊一下一下很是卖力地拉着风箱。在“啪嗒、啪嗒”的风箱声中,要不了多久,那玉米糊糊的香气、白馒头的香气、野菜饼饼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小屋。

那时候,我就依偎在烧火的母亲身边,烧着土豆,烤着馍片,耐心地等待着父亲的归来。灶火将人烤的暖烘烘的,我有时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便抚摸着我的头说:等你长大了,就带娘到城里去转转,也让娘跟着你们享享清福。这句话拨动了我幼小的心弦:什么时候才算长大,好带娘到城里转转?

转眼间,不知什么时候,我们都已长大了。不再坐在母亲的灶火边拉风箱了。而母亲也已是白发苍苍。白发苍苍的母亲惦记的不是到城里去转转,而是天天催着我的婚事。

记得前年春节,我带着女朋友回到母亲身边。母亲高兴的不得了,她又说起了我小时候的这些事儿。惹得生在南方的女友非缠着母亲要学蒸馒头。母亲乐呵呵地兑好碱水,发酵了一大盆面团,放到了热炕上用被子盖了起来。母亲说,冬天的热炕是个温暖的怀抱,经她的手儿一摸,面就发酵好了,蒸得馒头就圆溜了。

在做馒头揉面团、圆馒头时,妻子手忙脚乱,活像《少林足球》里越薇的表演。整个人满衣满脸都是面粉。惹得整个小屋又是笑声一片。馒头入锅,妻子又要帮母亲拉风箱。母亲说,“卖了孩子买蒸笼,不蒸馒头争(蒸)口气。千万别停下来,要不然,蒸出锅的馒头就是死馍馍了。”馒头出锅了,母亲忙拿起一块盖板对着馒头扇了起来,一阵后,馒头的皮儿,果真就亮亮的,滑滑的。惹得女友在屋里啧啧称赞不已!

今天,在这南方的天空下。我在回想那些乡村记忆时,我又想起了这些往事。想起了风箱、土灶台,想起了第一次带妻子回家的情景,更得要的是想起了母亲给我们的爱。

岁月悠悠缓缓流逝,流过陕西关中某一隅老村。如今,社会发展,新居耸起。人们舍弃了旧村院落,倾听着新时代山区儿女的高歌。曾经的土窑洞、打麦场、涝池、热炕、山沟沟已不再是乡亲们的依靠;曾经的小脚老太太、流水席、露天电影、社火、皮影戏、秦腔也日渐式微,行将消失。有关老村的那些许许多多的影像将被历史掩卷封存,定格在沉寂的区域。

遗憾的是,我的十指是那么地笨拙,无法一一记录下来对故乡,对老村的深切怀念,老村在历史的长河中养育了无数代人,却在我们如今近似掠夺和抛弃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中,一路走一路悄悄地慢慢地在退出舞台,结束它的使命。做为一个无力者,我们唯有一起来怀念、记录这些与老村有关的物像罢了。

同类推荐
  •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本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成书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动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义的作品之一。本书由一系列散文组成,从爱丁堡老城、议会广场到新城、卡尔顿山与彭特兰丘陵,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风景画。作品既有游记性质,又穿插了社会评论,满溢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家乡情愫。书中的爱丁堡是一个立体的,并极具戏剧对比性的城市——在新与旧之间,富庶与饥馑之间,广厦与乡野间铺展开来的城市。在一些章节中,作者怀抱一种怀旧之情讴歌城市之美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而在如“传奇故事”等章节中,他则着重渲染了爱丁堡黑暗、阴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层阶级、社会丑闻、城市边缘之罪恶等。
  • 李白诗歌艺术论

    李白诗歌艺术论

    本书收文章16篇,由分体论、综合论、比较论3部分组成,对李白的诗歌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并附录《李诗杂考》等文章6篇。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 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人间草木、葡萄月令、自得其乐、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自得其乐”为汪老的散文名篇,代表其对生活的态度。汪老写草花鱼鸟、生活琐事,总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凡世之乐。正如汪老所言,“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邪道天帝

    重生之邪道天帝

    地球人士穿越到东洲大陆的故事,打架斗殴一起嗨
  • 大串联

    大串联

    假如没有那次大串联,我现在可能也跟很多人一样,娶妻生子,买房置地,赶上黄金周什么的还去什么地方旅旅游。老了,就打打太极拳,跳跳交际舞,或开车到水库钓钓鱼。恰恰是我十七岁的那次出行,叫我知道了人的内心深处蕴含着那么多深不可测的黑暗层面,几乎想都想不到……这一发现,居然影响了我的一生。
  • 万界魂破

    万界魂破

    魂破大陆,广阔无垠。大陆之人,魂气对决。废柴少年,无意崛起。独挡一面,勇闯大陆。《万界魂破》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所以希望承蒙各位读者的关心,如果写的不好的我会改进,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发评论。
  • 嫡妻

    嫡妻

    谦和容忍,是削去棱角的磨石人若不强,自会有人夺走你的一切。
  • 华氏中藏经

    华氏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是通往异域的飞机

    我是通往异域的飞机

    从小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人的,可是后来才发现,我还真是人,如果正常人的家里会经常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如果……那我还真是正常人。可是,直到很久以后,我宁愿自己不是人,也不想再当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正常人了……
  • 奇异怪象的故事

    奇异怪象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攻略笔记boss哥哥你欠揍

    攻略笔记boss哥哥你欠揍

    我有我的国王,我是他不二之臣,我愿为他摇旗呐喊,也愿为他战死沙场。
  • 嗜宠毒医小魔妃

    嗜宠毒医小魔妃

    她,是血族少主,一朝穿越成楼家的废材小姐。重活一世,她一改现代时的冷漠,变的时而天真软萌,时而冷酷无情,时而回眸一笑百媚生……但,最终奉行的还是嚣张、狂、酷吊炸天!那个谁,你刚说什么?炼丹师稀有,最高不过四品?那真不好意思,她一个不小心能炼出八品极品丹药!“君卿!你真是嚣张!”一名女子泼妇骂街般指着君卿,怒火中烧。而君卿则是无辜的用小手指掏掏耳朵,“本少就是嚣张,不服你咬我啊!”身边一袭玄色的美男搂着她的腰肢,笑的倾国倾城“为夫就喜欢夫人这嚣张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