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管去哪里旅行或出差,我的背包里永远会带着一本书,它已经和钱、身份证一样成为我外出的标配,缺了,心里就空落落的。
开往N城的高铁傍晚六点五十多分才从C城出发,先是薄暮冥冥,继而黑夜降临。放置好行李后,顺手从背包中拿出一本书,翻看起来。
坐在旁边的是一位老者,看年纪应该已过花甲。火车大约开动十分钟后,他突然对我说道:“小伙子,在看什么书呢?”
我有些惊讶,下意识地翻到封面给他看,上面写着:很高兴见到你。这是一些年轻作者写的文章的合集。
“我就说嘛,思想还是太幼稚了些,原来是年轻人写的。”那位老者一边说,一边跟我分析起我刚看的那篇文章来。我这才知道,在我看书的时候,他也在盯着我的书看。
后来,我们一路聊着,从《三国演绎》《红楼梦》到金庸、古龙,他说他最近在读《静静的顿河》。我感叹于他的涉猎之广,见识之深。我无法不对他的职业产生兴趣,可是出乎我意料,他并非文科出身,也不写作,只是三峡公司的一位退休工程师。
我向他表达敬佩之情,他却笑着说:“我有什么好佩服的?随便翻翻,好玩罢了。不过,小伙子你倒是挺值得表扬。”
“怎么说?”我有些纳闷。
“现在看书的年轻人太少啊,你看他们一个个捧着手机。”
“他们或许在看电子书。”
“但愿吧。”
下车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一下,整个车厢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在低头玩着手机,我能见到的屏幕要么在放电视剧,要么在游戏,要么在聊天,唯独没见到有电子书。
但愿我所在的车厢是个特例吧。
走在N城四月的夜里,我突然觉得有些清冷。
(二)
朋友带我去了N城一家高端书店。
店里的摆设极为静雅,到处都是藤编的桌子和木制的沙发,店内摆放了不少绿植,令人舒心的轻音乐在空气中缓缓徜徉。仿佛一走进这里,就会忘掉白驹过隙、指间流沙。
时光在这里静了下来,沉了下来。
不过,可惜的是,这里的客人寥寥无几,十之八九的座位都是空空如也。我想,今天还是世界读书日呢,都这么冷清,若是平时该是一种什么景象。
工作人员给我倒了一杯白水,我见四周无人,不会扰到他人,便和他攀谈起来。
从他口中得知,他们书店的生意不好,一个月卖不出去多少本书,就连免费来看书的客人都很少。
我问:那怎么支撑一个书店的资金运作?
他说他们并不靠卖书赚钱,赚钱的是二楼的酒吧,到了晚上,酒吧一营业,生意就好了起来。
我感慨万千,现在开书店是需要情怀的。
当一个书店落魄到要靠酒吧的收入来维持的时候,是不是有些令人心寒呢?
(三)
以前看到一个报道,说是中国人的年平均阅读量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其实,我们的精神食粮本身并不匮乏,可悲的是愿意吃的人不多了。
有时候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并不仅仅是看不看书的问题了,而是喜欢看书的人还要承受那些不爱看书的人的非议。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地铁上看见有人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时,你是投去赞赏的目光还是心里嘀咕一句“装吧”?
这样的行为在欧美国家并不鲜见,但是到了中国,却变得稀罕起来。可惜,不是物以稀为贵,反倒有种物以稀为耻的意味。
朋友隔三岔五喊我打麻将,我偶尔应之,大部分时候都以有事推托。如果他刨根究底地问有什么事,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看书。”
可朋友会立马接一句:“书有什么好看的,能赢钱?”
我也会立马反驳:“至少不会输钱啊,你懂的,何况我打麻将手气向来不好。”这当然是对朋友的玩笑话。
看书和打麻将从短期结果上来说,都是愉悦了一个人的身心,乍一看,没有孰优孰劣。但是从长远来看,打麻将是个重复的事情,放炮和自摸、输和赢、进钱和出钱,如果硬要说有其他,那就是打得久了,懂摸牌、算牌了。不过,这些技术最后还是投入到了输和赢的数字游戏中去了。
看书则不然,你每天都在走一条新的路,一路上有你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致,你可以随意采摘那些书本中的精华来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点缀,让自己的见识更加宽广,思想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你读过的书就像你走过的路,你或许不能一下子说清楚它们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但是当你遇到人生的分岔路口时,你沉思一霎,便会笑着对自己说,我曾经走过那条路,那才是最优的选择,我可以毫不费力地选择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四)
朋友和读者经常会问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有些是和我讨论,有些则是问询。借这篇文章,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1.我应该读什么书呢?
这是读者问得最多的问题了,没有之一。
你要读什么书,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书海浩瀚,从来不可能有人将其读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我向你推荐鹿晗或者宋仲基,而你却无感,那该叫我如何收场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我觉得《百年孤独》是皇皇巨著,每个人都值得仔细读几遍,可你觉得一页都看不下去,那我应该说是书不好,还是你审美能力有问题?答案只能说这本书不适合现在的你。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喜好。比如我,上学的时候读鲁迅是读到想哭,尤其是看到“背诵全文”四个大字。可前段时间,秉承着不怕死的精神,买了一本《鲁迅杂文集》,也是读到想哭,拍案叫绝于鲁迅先生的此般功力。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对书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以前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读完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觉得很是一般,就像是一个童话,并不适用于他。可是没过多久,他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回想起这本书,顿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牧羊少年。
你看,人们的喜好千差万别,推荐书单又从何说起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你先搞清自己想看哪一类目的书籍,然后在网上搜索一下这类书籍。如果有人推荐,也别一味相信推荐人评论,而是先试读一两页或者一两章,再决定买不买,不然花钱买了以后,很可能只是束之高阁当装饰品了。
当然,肯定有人会推荐看免费的电子书。诚然,它的优点很多。但即便是免费的,想要强迫自己将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读完,那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比如我看博尔赫斯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看完以后,只得出来一个结果,目前个人造诣还欣赏不来。
如果你一定要我荐书的话,我能毫不犹豫地推荐的只有一本,《唐诗三百首》。什么理由?没有!对,就是这么任性。
2.读过的书一定都要记住吗?
首先,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真的没有必要记住每一本读过的书。
我觉得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能改变你“三观”的,第二种是能改变你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第三种是能在当下愉悦身心的。对于第一种书,当然要深刻理解,即便不必逐字逐句地记住每一个字,但也应该反复阅读好几遍,你要相信每读一次都能刷新你的“三观”。
对于第二种书,了解和掌握就好,不需要刻意记住什么,你觉得对你有用的,你就拿来用,没用的,就弃如敝屣好了。
对于第三种书,它的作用是在当下愉悦身心的,仅此而已。意思就是过了那个时刻,它的价值就结束了,你没必要去理解,更没必要去深究。可以说大部分的网络小说都是这种,我不是说它们没价值,而是它的价值在你读它的时候就已经完全释放出来了,让你看得很爽。但是读过之后,真的就没有必要再去深入地研究它们了,除非你是网络小说作者,想要借鉴它们的模式。
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被记住,就像不是每一个黄昏都应该被写进诗篇一样。
3.什么时候读书最好?
经常听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想读书等明年”的说法,只是对于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以工作繁忙为借口,不去看书。可真是这样吗?
那一天要看多久的书?我认为至少半个小时才好。不要小瞧这半个小时的积累,我们不妨算一算,两分钟阅读一页的常规速度,半个小时能读十五页,十天就是一百五十页,一个月也能看两本书了。
碎片化阅读是当今阅读模式的发展趋势,但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它不是全部。我建议养成每天保证半个小时左右集中阅读的习惯,而且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试着想想,睡前半小时,枕着书香入梦,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4.看那么多书,值多少钱?
去年年尾,家里搞大扫除,母亲把我一大箱子的书搬了出来,问我怎么处理。
我看了看,里面几乎囊括了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书籍,包括参考书和作业本。但是年代太过久远,书籍都长满了黄斑,有些甚至发霉了。
我心一横,说:“都不要了吧。”
母亲立马将收废品的师傅喊到了家中,称称量量,最后算出个十九块多,收废品的师傅给了二十元整,就把我整个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回忆带走了。
你看,这么多书就值二十块。
但是如果要计算它的无形价值,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算得清的事呢!
我现在每个月都会花一百多块钱买书(这部分投入还将日益增大),看过之后,这些书的表面价值或许就不抵它买价的十分之一了。但是它们丰富了我的见识,教会了我很多有用的知识,平和了我那颗浮躁的心,我在它们描绘的世界里徜徉,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体验。有些知识学习了之后并非能够即学即用,可一旦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看书的价值了。
(五)
看过很多电影,也看过很多这些电影的原著,相比之下,我觉得看原著的感觉更加微妙。
看电影时,我们是观众,可是看书的时候,我们就成了导演和演员,你会发现掌控和经历一段故事远比置身事外有趣得多。
所以看书这事,有空没空,腾闲以供。不求读多少名家大作,只求能愉悦身心,那样也真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