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2000000019

第19章 满足之乐乐无疆,多欲之苦苦难了(3)

工作繁忙的张涛只是寄钱、寄礼物回家,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地寄回去。父亲多少次打电话说想去城里看看他们,看看孙子,他总是推托着你腿脚不方便,你又没出过远门,等过年我就回去了……知道父亲病重,生命垂危的时候,他回想着自己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他回想着自己十几年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他看着父亲把他寄回去的钱全存下来的存折,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毕淑敏在她的文章《孝心无价》中这样写到: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等到父母撒手人寰的那一刻,你才真正明白尽孝已成了再也无法实现的奢望,尽孝已成了心中无法释怀的永久的眷恋,尽孝,便折磨着每一个没能为父母尽孝的孩子的心灵,日日夜夜,不得安睡。趁着父母还健在,尽孝要趁早。或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一顿家常便饭,一个关怀的眼神,一盆暖暖的洗脚水……在孝的天平上,没有高低贵贱。

其实不止关乎亲情,关乎友情、爱情……我们总是喜欢去追寻看不到的感情,却学不会珍惜身边的那份真情,总认为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殊不知身边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的那样: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古人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最宝贵的不是物质,是美好的时光,是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真正懂得去珍惜。

6.放下名利的缰锁,找回迷失的自我

忙碌与对名利的追逐会使人迷失自我,忘记人心的本质,忘记生命的意义,使人丧失了生命中最纯真美好的情感。是时候了,放下这些令人迷惘的事物,放下这个世间的喧嚣与浮华,放下那颗追逐名与利的心,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佛曰,名利是束缚世人的枷锁,使人的心灵世界无法自在超脱。在喧喧嚷嚷的尘世中,我们心灵上的某些最宝贵的东西似乎早已丢失,或许它们早已被遗失在了纷纷攘攘的世俗喧嚣之中,若想找回它,就要舍得放下,放下那颗追求名与利的心,放下尘世的碌碌无为,放下那份躁动不安,还原那颗最美好最纯真的善心、真心。

在佛家的眼里,大千世界不过是镜花水月,名利尽是衣冠冢,舍去自得逍遥中。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在大自然中,本来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一走进闹市区,我们原本悠闲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或许身边的人只是不小心踩了一下你的脚,或许只是某个大妈买的菜碰到了你的白衬衫。尽管他们已经道歉,可是或许是那嘈杂的环境下,污浊的空气让你失去了原本的优雅,又或许肇事者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道歉不是那么诚恳,于是,你爆发了,可是对方也是不依不饶,于是一场骂仗就开始了。在别人鄙视的目光中,你觉得自己太委屈了……这时,先前的轻松心情顷刻间烟消云散。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一位大文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可是到了陶渊明的时代,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恶势力相互勾结。年轻时候的陶渊明也是奋发读书,立志要“大济苍生”。可是,黑暗的政治现实使他心灰意冷,几次出世为官,一次又一次令他感到了官场的腐败、朝廷的贪奢淫逸。最后一次,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出任彭泽县县令。

可是当时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叫刘云,是一个有名的大贪官,为人奸诈凶狠。每年两次借着巡视的机会向各个地方县索取贿赂。每离开一个地方必定是满载而归,若敢不从,便栽赃陷害,四处刁难。县吏劝说陶渊明要穿上官服,系上冠带准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刘云。

陶渊明仰天长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我不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辞职归乡,从此隐居南山。躬耕为生,再也没有出山为官。

隐居南山之后的陶渊明,以种地为生,农闲的时候便饮酒作诗。可是,毕竟是书生,他的地种得并不怎么样,家中常常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酒也是常常没钱去买。邻里都知道这个大文豪的品性,经常邀请他去喝酒,他也丝毫不推辞,有酒便喝,常常醉倒在别人家里。

隐居生活是艰苦的,吃,即使是粗茶淡饭也经常不够填饱肚子;住,是茅草坯房,一到下雨天便不能遮风挡雨:穿,也常常衣衫褴褛,冬天的时候更是不避风寒。可是这一切,对于陶渊明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重要的是他坚守了自己的立场,坚守了自己的人格和气节。他坚定自己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

他虽然放弃了荣华富贵、衣食不愁的官宦生活,可是收获了心灵的宁静。他的隐居生活是那么惬意和自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试想,如果他没有崇高的气节,没有宁静的心灵,那文坛上必然会少了那些清新脱俗、情趣盎然的田园诗,文学史上也少了这么一位修身养性的文人典范。

然而,时下,还有几个人愿意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有几个人能找着迷失在滚滚名利场的自我。有的人成天名利缠身,何有自我?自我在哪里?迷失的自我又何处去寻找?我们就是这样常常追逐着快乐,却总放不下自己心中的欲望。其实,寻找迷失的自我、迷失的快乐是简单的。难道不该以有一个健康的躯体而快乐,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而知足,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而幸福吗?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之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它就在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里。

人生苦短,岁月易老。欲望太多,生命该如何承受重负,人生又怎能获得快乐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心境,坦然面对生命给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和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一切。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无需虚伪,无需逢迎,无需圆满。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懂得放下的人,事情再多,只捡最重要的完成;懂得放下的人,绝不会为了金钱、名利、荣誉这样的身外事物,牺牲自己的健康、幸福,还有快乐。

7.放纵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欲得心地唯善无恶,主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当心灵趋于平静时,精神便是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点,把理性升华到最高点,你会感受到:平安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要怎样就怎样,无拘无束无节制,而是要懂得掌握一个“度”。在佛家看来,凡事都要有个限度和分寸,过了那个限度和分寸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自由人性和放纵自我之间只是一步之隔、一念之差。忧忿过度会导致对现实不满,进而伤害他人,损害社会公德;乐极生悲,无限制地“享受生活”,就会堕落。

弘一法师说:“不可一切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要有所克制。”其实,不要认为自己条件很好就可以任意地放纵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的,有时付出的代价是金钱买不回来的。不要认为自己青春靓丽就可以肆意地挥霍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宝贵的,有限的,三五年的时间,岁月就悄悄爬上你的额头。不要认为偶尔做点坏事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做得多了就变成了习惯。而这恶习,就像墙上的钉子,即使拔出来,也永远留了一块伤疤。

不要轻易放纵自己,就是要学会自我约束。在佛家看来,“随心所欲不逾矩”才是最完美的状态。每天抵抗一个诱惑,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态度。人格和智慧也会因此变得更完美。一个面对诱惑却能自制的人,肯定会有成熟的思想,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约束自己。这种自律的习惯对于个人的学业和事业来讲,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品性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

同类推荐
  • 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在漫漫人生旅途,人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落的太阳,我们会抬头看天,也会低头走路,难免会碰到障碍,难免会徘徊不前,速度缓慢,有时还会陷入误区。
  •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囧”字的含义是什么?“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安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脸,那么“人”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美貌,“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恨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以流畅的语言,详实而饱含哲理的事例,介绍了人生逆境的众多应变术,文字优美隽永,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揣摩。
  •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才是现实,才真正告诉了我们何为光明与黑暗。参透人性、玩转职场、迈向社会、稳定婚姻的防诈枕边书。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晚糖终成宠

    晚糖终成宠

    是否你遇到过你心里的那一颗星星,那么你是否能让它一直成为你的白月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夫来孕转

    夫来孕转

    被渣男背叛,盗用劳动成果,迟安安为了养活自己,什么都干。遇上沈初寒的那一天,他抛出橄榄枝:“做我的人,干不干?”迟安安微笑点头:“干!”某人欺身压上来,眸色深幽,迟安安退到角落,“你……你干什么?”沈初寒勾起唇角,笑得无辜又狡诈,“……你。”多年后,再次相遇。他将她拥入怀中,越缠越紧,“迟安安,想散伙可以,把我送你的定情信物还给我。”迟安安莫名其妙:“你什么时候送过我定情信物了?”沈初寒在她耳边吐气如丝,“多年前,我把我祖传的一条染色体送你了,你敢说没这回事?”
  • The Shape of Fear

    The Shape of Fe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者蜕变

    王者蜕变

    能力过强招来杀身之祸。一朝醒来,重生异处。欺负她?找死!欺负她全家?该杀!灭暗影,消匈奴,乱世,强者制霸。纳尼?还有比她更强的?站在国之顶端又如何?她照样敢惹!强者PK强者,谁也征服不了谁的话,那就携手共建王国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死博弈(连载四)

    生死博弈(连载四)

    查验邮戳辨析冤案梁国文到了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重症抢救监护室,只见王永丰戴着氧气面罩上了呼吸机,左右两只手臂上打着吊针,一边输血,一边输药物,身上还连接着心脑电监护器,脑部放置着冰袋,仍然处在深度昏迷之中。一位医师告诉梁国文:“病人由于撞击导致颅骨凹陷,颅内血肿,肋骨骨折,折断的肋骨又刺破了肺部,导致大出血和血气胸,送来时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呼吸也没有了,现在生命体象不是很稳定,心脏随时有可能停止跳动,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我们准备在其生命体象比较稳定以后再对其进行开颅和开胸手术。
  • 诸天穿越系统

    诸天穿越系统

    林云,无意中得到诸天穿越系统,穿越到一个个武侠、仙侠世界历练成长,最终成就无上圣位!
  • 伐天战仙

    伐天战仙

    普通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死,便是解脱。但只有修仙者清楚,死,只不过是轮回重生的开始。当然,对于普通修仙者来讲,重生过后的最终结果还是踏入轮回。但对于那些威名远扬的修仙强者来讲,轮回是一种工具,是人生的乐趣。可,在羽化大陆众人心中,一句轮回,便代表着两段充满色彩的大陆传奇……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