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000000008

第8章 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8)

在这些别离描写中,相别者总是泪流满面,难分难舍,十分凄惨而缠绵。尽管多是身经百战的武士,此时也多表现得悲悲戚戚,儿女情长,如卷九的京都警备司令北条仲时等。与《演义》中因羞惭而自杀的徐母(第37回)、“极善卜易”、机智为夫报仇的“东吴女丈夫”徐氏(第38回)、“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的孙权之妹(第54回)等众女子相较,这些武士显得过于柔情,柔得胜过了弱女子。但正是这些女性化了的男性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痛苦相别者的悲哀,而在徐母等《演义》女性身上,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崇敬,是赞叹,是惊异,而绝非悲伤与同情。

《太平记》于别离描写、尤其于武士的别离描写中经常引用的是白居易《李夫人》中的“人非木石皆有情”,如“人非木石,岂能无情”(卷九等)。或许,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与抒发这一人人皆有之“情”,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或听众,《太平记》作者们才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描写与抒发,因为政治斗争是不能“感情用事”的;才轻智谋而重动作,因为动作直接诉诸视觉感官,更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才在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的死,那么多的别,而且写得十分详细,十分动情,十分悲凄,十分感人。于京都之战与镰仓之战中,最为典型者当属北条仲时与妻小的生别或信忍父子的死离。前者描写在卷九,笔者已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与《太平记》吴越传说”(日·《中京国文学》第七号,1988.3)中做过说明,以下因以卷十中的“信忍自杀”为例加以说明。

信忍是北条仲时父,北条仲时是镰仓幕府派往京都的警备司令。京都保卫战失败后,北条仲时率残部保护天皇东撤镰仓,因前方路阻,中途与部从四百余人一同自杀于番场(地名)。消息传到镰仓时幕府军也已战败,信忍正准备自杀。他闻讯悲伤不已,沾血在柱子上写下了一首和歌后自杀。歌曰:

等等我吧,孩子!别将我拉下了!等等我吧,孩子!让我们一道越过死亡之山吧!

与项羽自刎乌江前夜所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相较,这首和歌显得十分凄凉,但在《太平记》作者们看来临死前的这般咏唱却极其风雅。他们对之十分欣赏,不仅详细描写了信忍的作歌过程,记录了歌词全文,对信忍之死作了诗化描写,而且最后还意犹未尽地添上了一句评论,表达了自己的欣赏:此歌至今广为流传,备受称颂,闻者无不为此歌、为此歌咏者之死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前文提及的主动赴死者人见四郎与本间资忠也都留有相似的绝命歌,作者也同样都作了详细而感人的描述,抒发了同样的感慨,表达了同样的欣赏。

于《太平记》中,令人伤心之死竟显得如此风雅,如此感人,并自作品问世六百余年来一直牵动着千百万日本人的心,使之然者是什么呢?

早《太平记》问世六百余年,日本于奈良时代编成了第一部官修史书《日本书纪》。该书卷二十五孝德天皇大化五年项下有如是一个记载:中大兄皇子因误杀苏我山田大臣,痛失爱妃造媛(苏我山田女)而伤心不已,川原史满于是唱歌跳舞为他解忧,中大兄皇子深为歌舞所动,不禁脱口赞道:美矣!悲矣!一曲歌舞,同时让人感到了悲与美。显然,日本人很早就在悲中发现了美,很早就将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而当时距日本民族文字——假名的诞生还有差不多二百年。

悲中有美,美寓悲中。古代日本人审美情趣的这一无意识流露,经后世日本人的不断醇化、凝练,终于发展成了日本民族的一大审美特点和根深蒂固的文学理念。这一特点的最终形成是在平安后期、《源氏物语》问世前后的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但在平安前期的《古今和歌集》时代(十世纪初),它虽然还未形成为一种理念,却已经成了日本人的一种有意识的审美表现。《古今和歌集》编成于905年,是日本的第一部敕选和歌集,也是其后各和歌集的典范。它共20卷,其中专收离别、羁旅等伤别离和歌者有3卷;恋歌有5卷,所歌唱的却几乎都是不成功的悲哀之恋、不为对方所知的单相思或专程前往幽会却未能得见的痛苦和焦虑(《白话日本古典9·古今和歌集》:日·小学馆);四季歌共6卷(春歌二、夏歌一、秋歌二、冬歌一),但即使是最该充满喜悦的咏春和歌两卷,所收和歌也多是对留春不住的叹息与感伤,而非对春天到来的企盼与喜悦……其中最典型者或是对樱花的歌唱。在烂漫的春天百花园中,千余年来最令日本人感动的是樱花,但集中所歌唱的不是含苞欲放的花蕾,不是吐芯绽放的鲜花,而是未及绽放便随早春三月的微风倏然飘落的风情,是对之不由生出的微微叹息与淡淡伤感。对美丽者、高贵者的“英年早逝”,对不得不与美丽者、高贵者分别的的叹惜与感伤或是人之常情,但古今集歌人们却将之发展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审美表现,尽管他们暂时还未能将之理论化。

《太平记》作者对《古今和歌集》主要编者纪贯之为和歌集所作序言极为赞赏,不仅在作品中有直接引用,而且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赞同(卷二)。或许,正是由于这一传统审美观念的巨大影响,作者才那么津津乐道于败者的悲惨结局,才使得本该充满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这部历史战争题材作品带上了那么多的柔情和眼泪,赢得了那么多女性受众的喜爱(《鉴赏日本古典文学21·太平记 曾我物语 义经记》:日·角川书店)。而以上所述或许也能为我们做出说明:为什么《太平记》中三国故事必须以孔明为主要人物,为什么《太平记》作者是以“智·仁·勇”三德而非“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的占有来把握曹操·刘备·孙权,来说明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因为孔明是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人物,因为“智·仁·勇”是个人的品德素质,而“天时·地利·人和”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是社会的而非个人的,是与日本文学的非社会传统不相容的。而既然《太平记》对《演义》的这些接受特点是具民族传统性的,那就不可能终于《太平记》,而必然要反映到后世日本人对《演义》的接受上。或即因此才有了后世“日本的三国热,说到底就是孔明热”(杂喉润《三国志与日本人》p126)现象的产生吧。

【主要参考文献】

(1)后藤丹治·釜田喜三郎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4~36·太平记》一~三:(日)岩波书店,1973.1

(2)长谷川端校注译《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54~57·太平记》一~四:(日)小学馆,1996.3

(3)长谷川端编《军记文学研究丛书8·太平记的成立》:(日)汲古书院,1998.3

(4)长谷川端《太平记研究》:(日)汲古书院,1982.3

(5)今川了俊《难太平记》:载山崎正和译《白话日本古典15·太平记》(日·河出书房新社,1979.5)

(6)增田欣《太平记的比较文学研究》:(日)角川书店,1976.3

(7)永积安明、岛田勇雄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1·保元物语 平治物语》:(日)岩波书店,1956.7

(8)冈见正雄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7·义经记》:(日)岩波书店,1959.5

(9)高桥贞一校注《平家物语》:(日)讲谈社,1986.4

(10)永积安明《军事小说的世界》:(日)朝日新闻社,1978.7

(11)大隅和雄《事典日本史》:(日)sosiete书社,1988.10

(12)《罗山文集》卷三十二

(13)赖山阳《日本外史》

(14)直木孝次郎《日本历史2·古代国家的成立》:(日)中央公论社,1965.3

(15)杂喉润《三国志与日本人》:(日)讲谈社,2002.12

(16)《白话日本古典9·古今和歌集》:(日)小学馆

(17)《鉴赏日本古典文学21·太平记 曾我物语 义经记》:(日)角川书店

(18)《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9)《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

(20)《古本小说集成·三分事略 三国志平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

(21)《论语》

(2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3)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4

(24)黄人《小说小话》:见朱一玄·刘毓枕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p648~65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6)

(25)叶维四等《三国演义创作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9

(26)《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27)刘知渐《三国演义新论》:重庆出版社,

同类推荐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今天,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全面、科学探讨孝文化,正确认识孝文化在历代法律中的地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摒弃其糟粕,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本书涵盖了南怀瑾先生有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以及禅佛等著作中的精华观念和讲解,甄选了南怀瑾先生国学经典著作中的原话作为每一章的标题和主旨,加入了新鲜的、贴合当下人们生活的案例加以阐述,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同时再现南怀瑾先生的经典阐释。
热门推荐
  • 来自坟墓里的他们

    来自坟墓里的他们

    纪川是个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孤儿院任教。渐渐地,她发现孤儿院内怪事频发,失踪了的孩子,怀揣秘密的同事……黑影笼罩着仁心孤儿院,究竟谁是隐藏在幕后的那双黑手?
  • 勇情救情生

    勇情救情生

    阵中之灵,一人一刃!炎龙之尾,震天地!炎龙之息,响天宇!万龙之影,噬天地! 莲花小池初相见,战乱之地在相遇。 舍命之举撼坚心,情系万千生死路。 枫叶欲往何归处,终有一日两相拥。 少年自星云而出,携阵中之灵,握炎龙之刃,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世界!
  • 萌萌一家

    萌萌一家

    穿越赶上生孩子,好吧,她风九认了。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异世带带孩子打打怪兽,泡泡美男玩玩家斗,人生照样多姿多彩。
  •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微表情,就是持续时间很短的面部表情,大概只有1/25秒,它一闪即逝,很难伪装,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情绪、想法和心理状态。微反应,是指人类无法控制,也没办法伪装,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第一时间出现的本能反应。
  •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我就看到赵夫子像一名真正的战士那样弓腰跳出了战壕,但是刚一出丛林,一把被埋伏在一旁的大壮抱住了,雨点般的拳头打在了他脑袋上。我就急了,手上的弓晃来晃去瞄不准。我正要冲出去,赵夫子突然挣起身,猛地跳起来,手臂挥舞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场面静止下来。我就听见大壮剧烈地嚎了一声“娘……娘的呀!竟敢弑君呀你!”便没有声音了。后来我问赵夫子:“你怎么就真下毒手了呢?”赵夫子平淡地说:“我也不想那样。我就想试试那把竹剑快不快,想不到人脖子比草包软多了。”说着他就哭,哭完了,我们那个荒唐的七子时代——也结束了。回到家,我一把火烧掉了那片竹林。
  • 大宋蹴鞠传

    大宋蹴鞠传

    有关足球的神话,有关爱情的传奇,大宋蹴鞠传!
  •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采访权是记者采访报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权利,没有采访权或采访权得不到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就难以真正实现。本书的基本理路在于阐明采访权与基本权利的关联方式,采访权的权利性质,采访权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如何具体展开,如何对采访权进行规制和保障等等。
  •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港商汤家驹回到大陆自己那面临窘境的公司,想重整旗鼓大干一场。远离家室的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周旋在两个女人中间取舍轻重。公司的部门经理们在为他鞍前马后效劳却一个个感到心力交瘁,陆续准备辞职而去。此时,汤老板才感到聚拢人气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他也悟到了小老板做事、大老板做人的这个朴素道理。阿丽直到最后时刻才进入候机区,汤家驹看着她急忙忙朝登机口走去,然后背影就在登机口里面消失了。汤家驹转过身来,一边朝休息厅走去,一边掏出手机,按下手机拨号键时,那个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一个空位坐下,那女人随后也在通道对面一个空位坐下。
  • 别人的故事主角在那里

    别人的故事主角在那里

    他与她,别人的故事,爱是否诞生?可会延续?谁知道?只有小城的细雨,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人们说3岁是一个代沟,如果4岁呢?那是否是一条无法跨越的万丈大峡谷? 当他懵懂年少时,他与她未曾交集;相遇时,青葱年华的她,会执起谁手走过青葱、共赏年华?那无声的岁月在默默的验证着…… 他们是故事外的人,却一样演绎着动人心魄的爱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