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600000006

第6章 书房是宇宙的中心(3)

而具体到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发现,越是对教育有更多的关注,便越觉得低幼阶段教育的重要。是以,身为高中教师,我会与朋友一起研究小学教材,也会亲自去写一本儿童读物。这之中,广泛涉猎童话童书,是应有之义。尤其是欧美等儿童教育更为先进的地区,其绘本作品、童话作品以及其他形式各异的儿童读物,真是琳琅满目。路易斯便携其《纳尼亚传奇》进入我的视野。当然,其中还会有《魔戒》三部曲,会有E·B·怀特,但没有一个人像路易斯,在创作伟大童话的同时,又能给我很多人生价值的指引。因而,我以为,教育的过程,恰恰也是教育者自我生命不断走向完满的过程,只是任重道远,我们永远在路上而已。

近年来,我的阅读往往跟着我的思考,在面临很多教育个案的时候,我常意识到教育的无力、个人的有限。在前不久所写的一篇名为“教育为何是无用的”的文章中,我坦承了自身的疑惑与无力感。事实上,孩子来到教师身边时,已经是个半成品了。他们不是一块有待我们雕琢的“璞玉”,相反,他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可能是特长,也可能是缺点,可谓瑕瑜互见。但哪个孩子不是瑕瑜互见呢?如单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又有哪个孩子不是“问题儿童”?孩子们的虚荣、暴力、谎言,多数与家庭教育有关。而学校的评价体制,则加重了孩子们的这些问题。这个时候我经常感受到教师个体的无力。教师不但需要成为孩子的引领者,还需要成为家长的教育者。这一点真令人十分纠结。纠结在于,有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成为父母是一辈子的责任,给了孩子生命之后,还需要不断学习如何做家长。而更纠结的在于,教师何德何能,竟能担负教育家长的重任?“医生,先医好自己吧。”这句话也可套用在我们教师身上。

这样,心理学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也就是说,很多我们教育界人士认为无能为力的事情,教育确实无能为力。因为有些问题的根源在这个个体的心灵深处,非有专业人士不足以到达。这样,我重新捡拾起了心理学的书籍。这是在路易斯之前的专题阅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朋友黄晓丹与杨庆推荐的河合隼雄,他是我今年阅读中的第一座富矿。我读的他的第一本书,是《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村上是世界知名的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的竞争者。这样一个人,竟然要寻求河合隼雄的指导,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这本书很好读,几个小时便可读完。也正是这次阅读,使我一则更了解了村上春树从个人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转向,二则也更明白了河合隼雄为何是不可替代的。于是,接下去的一本,便是河合隼雄中译作品中最负盛名的《孩子的宇宙》。

我本应该用一整篇的篇幅来谈论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因为河合隼雄首先是一位临床医生,他有丰富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问题,我们或多或少可以在身边看到。但更重要的在于,河合隼雄并不单单是一位临床医生,还是一个有深厚造诣的荣格心理学分析师,一个成就卓著的学者。因而,他的书有理论高度,足以建立起我们对孩子这个特殊群体的全然不同于前的认识。后来我读了河合隼雄的回忆录,得以近距离了解,河合隼雄何以会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儿童事业。这样,我就将在这之前同样由朋友杨庆寄赠的书——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再度翻了出来。我将这两本书放在同一个时间段阅读,以便互相参看。至少,我的一个模糊的意识被明确了:在教育中,成年人的责任在于,他并非孩子的建设者,而是守护者。

日本的学者一方面给我现实的教益,一方面也更使我明白教育对于新一国之民的重要。这里我还想提另一位日本学者——松居直。我与一些年龄相仿的父母朋友们,总是拿一些翻译作品给我们的孩子阅读,其中以欧美日韩的为主。尤其是有关绘本的理论方面,我认为日本学者建树颇多。松居直与河合隼雄及柳因邦男合著的《绘本之力》,我也是今年才读。这在低幼阶段的教育界,是一本必读书;对绘本界而言,则是一本启蒙书。沿着这本书的路径,我读了松居直另外的两本:《幸福的种子》与《我的图画书论》。日本学者不擅长构建理论体系,但精于归纳整理。松居直这两书不是理论著作,而是个人的经历与感悟,其中满是美、爱与感动。松居直作为出版人,可以说一手促成了日本绘本的繁荣。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正是河合隼雄、松居直这些人重建了日本战后的教育,重塑了一代热爱自由与和平的新日本人。

就这样,从岁首到年终,直到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的前夕。这便回到了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的另一个问题:假如世界真有一天会毁灭,那么文明的意义又何在?我自然无法解答这些终极的追问。只是记得孔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对意义的追问,蕴含着人类神圣的荣光,而阅读便是追问本身。至于教育,你知道,她承袭人类的文明,恰恰显示着这种思想的荣光与骄傲。

于2012年

5.写下就是永恒

葡萄牙作家佩索阿曾经写道:写下便是永恒。而卡夫卡在临终前对朋友的遗言却是将自己的作品全部销毁。两位我所喜欢的作家对作品的迥然不同的态度,经常让我深思。对于不同的个体,写作这件事,尽管有不同的意味,但多指向一个存在哲学上的命题,即:通过写作,向世界、向自身索求意义。在读过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之后,我倾向于认为,卡夫卡的全部作品,其实可以被命名为“失败之书”。他或许原本只想写一部“沙之书”,这个人,他的一生,将名字写在水上,写在沙上,可是鬼使神差,卡夫卡就这么留下来了,那么多焦灼、惶惑、挫败、虚无……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遇见,不断冲撞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人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带来的灵魂的战栗,这种特质催逼我们不断去思考,去追问,就如荷尔德林的诗句:在一个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对任何一个愿意写作的个体而言,写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在2009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命名为“阅读抵抗荒诞”。而我建于2004年的博客,则名为“读书写字”。一个在书斋中度过大多数时间的人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往往会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无力与软弱,幸好我找到了两样防身利器:阅读与写作。可以说,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建立起来的。而我对自我的认知的厘清,依靠的则是不断回环往复的书写与剖析。余华在《我为何写作》的演讲中说:“写作唤醒了我生活中无数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20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寻常的写作者,写作的意义用余华这段演讲中最核心的七个字——“有益于身心健康”便可概括。

之所以要强调2009年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我一直将自己的写作与个体的存在状况联系在一起,而没有将其与我作为教师的职业身份联系在一起。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这一阶段的写作,无非一个文学青年的写作,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类似、同质的写作,我并不独特。当然,这种写作对于我自身而言,固然非常重要。我曾设想,如果不写作,又会如何。我想我一定会沉入物质生活的深渊。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世界。因为只有物质,别无其他,所以才称之为深渊。我很现实,我很无力,我只有写作,于是文字中多有顾影自怜,而今重读,不免汗流浃背。

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的,并非来自某一刻,而是来自某一时段。大概2010年左右,借助阅读思考的深入,我开始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冯友兰有个词语叫“觉解”。在觉解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一旦有了觉解,山尽管仍是山,水尽管仍是水,而意义已经不同。这不是禅宗的打机锋,恰是我切身的体会。两年前我写过一文,叫作“重新发现的任务”。意思是说,之前的所有阅读思考,都应称之为前教育时代;只有理解到教育与我的个体生命密不可分的纠合之后,才重新发现这一任务的艰巨与幸福,这便是教育的自觉时代。这一年,我还写过另一篇文章,叫作“教育为何是无用的”。将上述两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才是我近年以来对教育的崭新理解。教育的无用在于:其一,教育仅解决其自身范畴之内的问题,而身为教育中人,却时常要面对一些超越教育范畴的问题,因而教育无能。其二,越是对教育有更深的理解,便越觉得基础教育的重要。很多问题表现出来之后,我们才会发现,根子在童年,在教育。这是我近年来一个巨大的认知的提升,也坚定了我要一直做教育的信念。其三,教育仅是一种柔弱的力量,不是匕首,不是投枪,不是律师的雄辩滔滔,但教育是用以改变未来中国的力量。在这个层面讲,教育看似柔弱,但其实最有力量。

在这样的理解之上,身为教师的写作,其意义在向内与向外的两个层面,得到了统一的可能。同时展开的,便是对教育之意义的追寻。渺小如我,穷夜独坐,付诸键盘的,自非微言大义,权作不平之鸣。因而,我便不再满意于余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说法,而更倾向于乔治·奥威尔的说法。他说:“我想写它是因为有某种谎言我想要去揭穿,有些事实我想唤起注意,我最初所关心的是让人们听到我的意见。”

一直以为,阅读可以抵抗荒诞,因为阅读带来自我启蒙;而言说亦可抵抗沉默,因为话语即力量所在。对于当下贫乏的基础教育,学院内或者媒体界的精英知识分子,其实很难确切知晓这个基础教育的机构是如何精密地运转的。而处于这些流程之中的普通教师,则多数缺乏言说的能力。现在我恰好在基础教育之中,又恰好有一定的言说能力,因而常有一种责任在我的使命感。所谓“因为他们沉默,我才将之传达”。

我从来不是一个奢望以文字而使教育改观的人,仅愿做一个不被世界改变的人,多年来沉溺于不切实际的空想,如今又不可遏制地企图理解教育的深层意义。所幸我有键盘作为利器,得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付诸文字。而借助这样的写作,我与自我、社会、教育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有了一种逐渐厘清的可能。因而,寻找有意义的教育,对于教育中人而言,无非也是寻找生命的意义而已。

很多年前,看许鞍华的电影《男人四十》,张学友演一个40岁的语文教师。当时觉得好悲凉,到40岁不如死了算了。如今年届40,却发现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生活很琐碎,却是价值所依附并得以实现之所在,舍此无他。所以教育的出发点就在当下,就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教育即生活”的现代阐释。我经常想到一些致力于基础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不悲壮,很踏实,并且享受自己的工作。我希望写作能为这些踏实的工作者插上飞翔的翅膀。我教书、我写作、我见证,这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参与。作为教师,其价值自然在于需要不断寻求自身的突破,而写作可给教师以助力。至于是否如佩索阿所言“写下就是永恒”,我只能说,教育的价值也许永恒,而我们教师,无论哪一代都仅仅是中间物。

于2013年

6.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

2009年夏天我到贵州游历,顺便在有关县市寻找抗战时浙江大学辗转办学的旧迹。那一日来到遵义,正是炎夏的天气,我从烈日当头,奔波到华灯初上,人困马乏漫思茶。因为年代已远,城市变迁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我要寻找的故迹多已不可考。时近黄昏,我斜背一个上网本,沿着旧街瞎走,有气无力,又是泄气,又是疲乏。西西弗书店的招牌,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下子跳进我眼帘的。我之前完全不知道,原来遵义也有西西弗书店。这个著名的以加缪笔下的苦役者为名的书店,在我心里面,其名头和北京的万圣书园、上海的季风书店一样响亮,我原以为它在贵阳,不料却在遵义这个红色城市出人意料地遇见,当下仿佛脚下又长了气力,蹭蹭上楼,宛如回到我熟悉的地方。

对于爱书、爱书店的人来说,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搜觅那里的书店,也是一大乐事。我总要提起朋友郭初阳的说法,他说,热爱一个城市,是和这个城市的书店质量成正比的。这也是我的态度。书店,于我而言就是一座城市的坐标系。我这一次选择从贵阳返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贵阳的西西弗书店,想趁机去瞻仰一番。当然现在买书已经很方便了,网上购书,特快专递,天涯若比邻。但对于喜欢书并且有强迫症的人,逛书店是一种瘾,就像爱美的女性逛街,看时装。想象你站在宽阔的书架前,无数蕴藏着人类杰出思考和鲜活个性的书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面前,你的手指指点之处,难保不是某一位前辈大哲神妙思考的聚集处,你就没法子不心动,不神情恍惚,如同站在了时间线之上。

同类推荐
  • 能源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能源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学校交通安全与教育活动(下)

    学校交通安全与教育活动(下)

    本套“学校安全管理规范与安全活动”图书,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运动安全、网络安全、灾害危险自救、防骗防盗防暴与防身自卫、预防黄赌毒侵害、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和谐相处与遵纪守法等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是各级学校用以指导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的良好读本,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泰戈尔作品选

    泰戈尔作品选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寄小读者(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寄小读者(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1.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2.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3.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4.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5.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6.冰心散文代表作,文字清丽、纯真。她崇尚“爱的哲学”,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母爱、童心,人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在儿童文学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五年级专用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五年级专用

    在作文课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没有注意它们。在这本书里,用8个专题,分别告诉你“如何写好童年趣事”“如何抓典型事例写好人物”“如何写好景物”“如何写好话题作文”,等等。方法实用,范文经典,点评中肯,还有推荐给你看的课外书,帮你全方面提高作文水平。有了它,作文提分不再难!
热门推荐
  • 沉香暮月

    沉香暮月

    天下三分,三国之畔,无人管辖的腹地总是最缱绻的。就连这销金软玉窝,都较之于别国的富贵迷……
  •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大魏任侠

    大魏任侠

    侠字,一个人一个夹。寓意人夹在家国天下大义之间,不得自由。每一个大侠,都需要在国破危难之际站出来做些什么,刺杀皇帝也好,战场赴死也罢。梁牧,作为前朝皇室余孽。他又会在庙堂和江湖之间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我们拭目以待。
  • 天地之灭天

    天地之灭天

    洪荒过后,天下三分。亿万年后,修道界再起波澜,万族纷纷显现,无数强者应时而生。无数人为了追寻传说中的境界——天帝,纷战不休,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能否有人登上亘古以来最强的宝座?一个在命运中苦苦挣扎,一个天地不容的人,他到底该何去何从?“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冷石仰天咆哮……
  • 婚宠不停:盛先生,晚上见

    婚宠不停:盛先生,晚上见

    买菜回家,柏青发现丈夫竟然和便宜妹妹搞在了一起!离婚?还要净身出户?她被迫签字,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阴谋。为了复仇,她接近腹黑的总裁大人,却被他宠爱得失身又失心……她想逃,某病娇目光危险:“怎么?占完了便宜,就想拍拍屁股走人?”某女身子抖了抖:“怎敢怎敢,盛先生,你想我怎么负责呀?”总裁大人低头一笑,朝她耳边吹了口气:“我们晚,上,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眼小神医

    魔眼小神医

    乐韵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华夏最优秀的医生。好运来了挡不住,高考前无意间开启一个系统,双眼获得魔力,看一眼就知人或物有无生病,病在哪个部位。系统空间种出来的药材吃一口,力气充盈,吃一样,身体倍儿棒,乃医生成神之必备神器。一直为当杏林国手而奋斗的乐韵,简直乐晕了。只是,现实很骨感,系统是半残的,需要吃东西维持,它不吃金不吃银,要吃有灵气的翡翠玉石,异珍奇宝等高大上的东东。从此,乐姑娘在成为旷世女神医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项任务—帮系统找粮食。
  • 圣光并不会保佑你

    圣光并不会保佑你

    从艾泽拉斯到外域,从德拉诺到阿古斯。一个充满了谎言的真实降临在这里。。。好吧,说点真实感想。说好的军团炸天呢?莫名其妙的就被换了家,搞得基尔加丹都死了还要每天定时定点上班,整天给大领主的小号们送福利。对了,还有伊利丹大人的洗白之路,也不看看每周找他讨薪的恶魔猎手都排了多长的队了。那么和尚做得,道爷自然也做得。萨格拉斯!吃我光暗交织邪能附体奥术加持死灵生命对冲拳啦!
  •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人气作家水木丁畅销随笔集《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姊妹篇——从情感、生活、阅读三个角度,讨论在残酷喧嚣的世界,如何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爱。书中收录关于情感、生活与阅读的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延续《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的风格,作者从现实生活里、从情感经验之中、从阅读思考之间,引发出有关生命、成长和自由的讨论。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性的光辉,记录了一位理智与感情并存的作者,挥别青春的脆弱与伤感,臻至成熟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问题的答案:在这个残酷喧嚣的世界,如何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爱。
  • 只恨当时爱已暮

    只恨当时爱已暮

    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朝经历国破家亡沦为宫妓。希望的种子却被一点点破碎,心死如灰,置身于黑暗中,一步步将权利游戏玩于鼓掌。踏着鲜血一步步向前,突然而来的温暖,还能不能拯救已经堕落成恶魔的她?只恨当时爱已暮,大梦一场终无果。咳咳……通俗一点就是一个腹黑心机女把一个伪装小白兔一步步逼上皇位的故事!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