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5800000004

第4章 百年中文一排椅(3)

看的过程已不甚了了,只记得看的书要多一些,可能是八本,也可能是十本,接触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皆面色谦逊,心平气和。她们有条不紊做着分内的事情,素色套袖是普遍装束,因为搁书处多灰尘,阳光下那灰尘更为活跃;可能它们也欢喜尘封的书能重见天日流通到爱书的读者手中。

最后审定放行的书有四本,除了前三本,还有一本无论如何记不起书名。审读报告很难写,春秋之笔,曲折为文,“但是”少不了的,同意开放借阅乃最终主题。报告写好,我们工作完成离馆回校。听说后来图书馆真的将这几本书正常借阅,又听说再后来在新的运动中重新禁止……

我只记得图书馆小院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的一地阳光,像度人慈航的一叶扁舟,像点化昏懵的一指禅。

七月未名

七月未名。

七月的北大未名湖边有鸟叫。鸟是一种,名字有多。

笔者插队的陕北,依了那鸟叫声唤它“大嫂放火”。地里作务庄稼的农民听到鸟叫,锄把子拄在下巴上,循声抬头问那鸟——大嫂放火,大哥呢大哥呢(有点像后来一首流行歌曲歌词)?大哥黑汗横流在地里干活儿。庄稼汉的解释是,鸟儿如此叫,是催窑里的大嫂赶紧放火赶紧做饭,做好饭赶紧给干活干饿了的大哥送去。

这是庄稼人依自己的理解与逻辑对自然现象做出极为写实的解读。

也成了笔者识鸟的启蒙。

后来听说此鸟叫布谷,很大成分是鸟的叫声与季节,“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声音很像。但笔者走了不少地方,还真没听人管种地撒种叫“布谷”,显然有乡间的教书先生做了修辞,显然比“大嫂放火”多了文气。

再后来得知此鸟叫杜鹃、杜宇、子规,还有如诉如泣的悲剧故事相缭绕,那已经是文学了。

七月未名湖的清早就是这鸟叫,很执著,很好听。

七月未名。

七月前十天未名湖分外热闹,因为毕业。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2009年北京大学共有近万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本科三千,硕士生四千九,博士一千三。上万颗年轻的头颅谦逊低下,任由师长拨动方帽上的流苏,那一瞬间多少人鼻酸泪盈刻骨铭心。

11日那天,未名湖边倒了两棵树——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同天离世——笔者以为倒的是槐树,未名湖边一地洁白细碎的槐花。两棵树一齐倒下,生前与身后,动静与意义都被放大。

笔者去了季先生曾经生活过的朗润园,池塘荷花参差绿萍,杜鹃隔着薄雾叫,一股说不出的萧疏与寂寥。

七月后半月,暑假使未名湖回归安静,有旅游者进校参观,围着湖边照相,恨不得带走所见一切,垂柳依依,草木葳蕤,石舫无语,鸟啼声声。

是觅食,求偶?

是叩问,探寻?

未名呵七月未名。

百年中文一排椅

那一排椅子,在哪儿……

阅读纪念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两本书:《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友名录》,发觉一件很重要道具—椅子,年级毕业典礼和重大集会合影断不可缺的一排椅子。

椅子做如下使用。

集合照相一般三行人,最前一行大抵女生,蹲或坐地,第二行师长端坐椅上,男生则站立最后。系里人少,或专业人多,往两边拉长就是,一排椅子够使。

看两本书中,除早年中文系学生少,大家站着照相,很多年很多张毕业照如此,不超过蹲坐站三行,至少按动快门那一刻,显得师生和谐并恒久。

椅子不简单哩!托举了四季,挪移了人生。百年时光递进流转并薪火传承。

有段时间,师生皆青青子衿,穿一式长衫,戴同样圆镜片眼镜,头发黢黑,眉眼透着年轻。腰背直溜如青杨树,往直挺,往上窜。眉舒眼展,目光炯炯如手电筒,穿透风尘,照亮前程。

新中国建立初中文系毕业合影,老师多中年,学生有调干,年龄差别不大。

后来,“文革”后的后来,师是师,生是生,照片可分出。

第一排或蹲或坐,腿脚利落,多半女生,中间那排椅子坐着师长,领导不领导,无所谓。后一排站着男生。

人再多就有专门架子了,如此规模一般不归系里召集。

人在坐,天在看。原来老天一直下着雪。看似漫不经心,东一把,西一把,却心中有数,冷静清醒,严格按齿排序。下那种水分不多的雪粒,下在鬓边、发梢,头顶。人老看眉眼看腰背,眼如卧蚕,细丝包裹,声音和目光皆往回敛。就这样,级与辈与代椅子分出。

绿地摆上一排椅子,意味在约定时间聚拢,师生在约定时间做同一件事:中文系学生毕业的格式条款。

真正的散离则无需椅子,单拨儿,零星,从照片可清楚看到,有人从蹲到站到坐,最后拍屁股走人,绿荫的背影,雪地上脚印,很多人看不到也走了。能像季羡林老、任继愈老动静颇大同天离去,那是几世几代修来的缘分与福分。散时不见人影有鸟鸣送行,鸟叫“布谷”,教育是布谷,中文系是百年鸟巢。

百年中文,非正常走的几十上百吧?锅底火大,饺子破皮,不见馅,只见皮,伶仃洋里漂着伶仃皮儿……

来看椅子。

最早是硬木太师椅,搬起来一定好重!再后来是质地较差的靠背椅,再再后到笔者一辈来,是那种四条腿无背只能叫凳子了。新生入学一人发一个,毕业需一人一个交还,才给毕业证。那凳子轻,看电影看球(倒是哪个时代都有)拎起就走。有时放倒一人凳腿一人凳面,可两人合坐。至少笔者在开学典礼上看朝鲜影片《卖花姑娘》就这么坐的,开学典礼便有了一份凳腿硌人的记忆。再后来是那种可折叠硬塑料面的椅子,坐着也硬,若两张椅面安排三个屁股,不舒服是必须的。

椅子后边有背景。老北大红楼、燕园文史楼、西校门、南校门、绿叶葳蕤紫藤盛开的静园五院,最多是校图书馆前。早年有毛主席像,眼下没有,早年有笔者一拨盖的图书馆,眼下也没有。

服饰倒是与时俱进。素色长衫,玄色马褂,穿西服时候少,穿改良中山装时候多,20世纪50年代布拉吉、70年代军装,80、90年代乱了,乱七八糟好有生气,大学中文系的服饰走廊。变化较小是表情和手势,偏严肃。

百年中文一排椅。

仿佛一摆出来,绿草地上群贤毕至,星光灼灼,有嘈切话语,拍浪笑声。

那排椅子,在哪儿?

同学

一个人一生若多次进出学校——像笔者念了完整小学(六年),半截子中学(两年),特殊时期的大学(工农兵学员):加上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期,一直延伸至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还有三个月中央党校短期班——除去血缘亲属,一摞一摞毕业证通讯录证明着,同学成了最大人际交往群体。

小学念了三个,记得老师同学名字的是最后一所学校。班主任老师姓乔,年纪稍长,脸微麻。笔者考上如愿中学的消息,就是乔老师提前告知。得知消息瞬间,天空澄碧,花香鸟语由短路而畅通。

至今留有一把小学同学小一寸黑白照片,照片后边有名字。学校无名气,地皮却金贵,依偎中南海红墙。体育课打排球,某位男生劲使大了,球飞过红墙,班里大个男生乃中办副主任汪东兴儿子,汪公子颠颠跑进中南海取球,取回球接着打。又打进红墙,颠颠又去取。不亦忙乎乐乎!至今不知打球过墙同学无意还是故意。

小学同学延续到中学,又延续到插队陕北黑家堡公社的有一位。笔者去的李家湾,她去的河吉坪。她名字就叫何冀平,地名与人名重合,天大巧合。对,她就是北京人艺《天下第一楼》和《甲子园》的编剧。我们当年在一个毛泽东文艺宣传队,还是编导组成员。当年她不姓何姓张,随母姓。

一张宣传队带妆合影照片中还有编导组另一成员、中学同级不同班、插队同公社不同生产队的吴北玲,她是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七七级,陈建功、黄蓓佳、黄子平等才子佳人的同学,她还有一重身份,陕北知青典型孙立哲的夫人,可惜人走得太早,早于看上去病病歪歪多年的史铁生,史铁生与孙立哲是清华附中同学。

记得宣传队实行“一帮一,一对红”(那个时代过来人知道并亲历),无外乎聊聊天,谈谈心,笔者结的对子是一位拉二胡的苏姓男生,来自北京的一所男校。插队农村没有哪个生产队愿意光要女生,所以每个队知青都是男女校男女生搭配。

那晚上谈话内容早不记得,总之你有不痛快,说来我听,我有高兴事告诉你,聊天手边还干活,剥花生,把剥好圆饱的花生米丢进一大号搪瓷茶缸,有了扑都扑都动静,瘪的丢进嘴里。聊到最后,他让笔者帮他洗演出时围脖子上的羊肚子手巾,遭笔者拒绝。他找了演老太太的我的同学帮忙。事后得意,你不帮有人帮。记得谈话时天顶是深邃夜空,四周是黑色高原。所有天穹无垠广大,所有梁峁真诚平坦,所有沟沟壕壕道路无碍延展,如同在场者的内心世界……

笔者两进北京大学,后一次是中文系首届作家班。班主任曹文轩教授,讲课的有孙玉石、谢冕、费振刚、袁行霈等满台精英。袁先生上完课,板书不让擦,赏。班上有男生去相亲,女方得知男生是中文系学生,约会前现背两首唐诗以应对。袁先生问,结果呢?结婚了。现在呢?离了。袁先生愕然。

这个龙年之尾,大学同班同学田增祥走了,走时离过年还有三天。20世纪70年代,他毕业分配北京出版社《十月》编辑部。在全民读小说关心文学的年代,他写小说,编辑更多更好小说,以获得尊重与社会地位。退休后玩点石头。2012年5月,文学七二入学四十年聚会,有人送手表,别人玩笑说,下次聚会轮到田同学送玉,羊脂玉。

强求不成美事,事终未成。

不敢说同学关系“牢不可破”,说这词都有点咬牙。拢共算下来,还是不走不动轻风淡云的多,要好有限,莫逆几无。空身无牵挂来,空身无羁绊“走你”。

同学一场,因为同等状态入学,每月十九块五角伙食费打底,起于平等止于平等,不会再往下坠;往后的七股八岔,往后的千红万紫,不敢说自傲或自愧,不舒服的感觉有人会有。所以四十年的聚会哪次也没有聚齐,没聚齐便开始散了。

追悼会那天,岳建一、章德宁夫妇(笔者低一级同学)也来送行。章德宁对笔者说,你们班同学来得不多。笔者在心里解释:快过年了,下雪天儿,路滑。再一想,正常。释然。

同学,相伴人生某一区间座标。譬如眼下八宝山告别室签到簿上,点点落墨如梅。

诗之殇

刚进入蛇年大年初五,诗人雷抒雁走了,享年七十不到一,在医学发达昌明当下,不该走这么早,然而命却如此,一边是科学、技术加亲人之心愿,一边是命,看似强大的一边拽不过拳拳一握,雷抒雁还是走了……

我与他相识在20世纪80年代,那是个人人读诗、读小说的年代。谁谁新写一首诗,谁谁发表一篇好小说,你若不知道没看过,就像如今不开博,不用微信,那你就OUT了。

想想看,那是个诗海汹涌诗花烂漫的季节,诗歌是浪峰晶白一簇,匕首耀眼一抹。继《天安门诗抄》后,《周总理,你在哪里》、《小草在歌唱》、《将军,你不能那样做》、《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致橡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谁不会背个一首,来上两句。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思想解放、文学解放、文化解放的大潮中狂飚突进,啸声震耳。那时诗歌是入世的,是自励励人的。那时诗是有标点的,有韵的,是可以高声诵读的。如同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正是需要光明的暗夜,

阴风却吹灭了星光;

正是需要呐喊的荒野,

真理的嘴却被封上!

黎明。一声枪响,

在祖国遥远的东方,

溅起一片血红的霞光!

呵,年老的妈妈,

四十多年的心血,

就这样被残暴地泼在地上;

呵,幼小的孩子,

这样小小年纪,

心灵上就刻下了

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我恨我自己,竟睡得那样死,

像喝过魔鬼的迷魂汤,

让辚辚囚车,碾过我僵死的心脏!

我是军人,却不能挺身而出,

像***,用胸脯筑起一道铜墙!

而让这颗罪恶的子弹,

射穿祖国的希望,

打进人民的胸膛!

我惭愧我自己,我是共产党员,

却不如小草,让她的血流进脉管,

日里夜里,不停歌唱……

诗是写女烈士张志新的,当今有多少人知道她记得她?!

一部中国诗歌史,除了婉约,必然还有豪放,除了雨巷丁香,必然还有匕首投枪,除了雍容华贵,必然还有锋利峻急。入史之诗圣杜甫,除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览众山小”,必然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三吏三别”。所以才有不容贬抑和不会泯灭的《天安门诗》和《汶川诗》。公众读者或许说不出子丑寅卯,只觉读了诗感动,并把这感动分享他人。

我与雷抒雁的较近交往,是2010年8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初评,我是初评委,他是初评委主任;为便于初评和终评衔接,他也是终评委副主任。

诗歌早已不复当年光景,评奖还要公开公正公平,一切基础是认真。雷抒雁是认真的。

读作品前,雷抒雁召集大家开会,讲纪律,签署“保密协议”。

进入诗歌初评第二轮投票之前,雷抒雁发言,他强调鲁迅文学奖是国家奖,不同于个人、团体奖,有自己的标准,比较全面。他说,如果有作者以前获过奖,此次又有作品入围,可横向比较其他作者,也纵向比较他以前的获奖作品,质量特别优秀的可考虑上,如果不行,把机会让给其他年轻人。雷抒雁再次强调评奖纪律和人人都签过的保密协议。

同类推荐
  •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安静

    安静

    我的两个朋友相约攀登喜马拉雅山。一切都很顺利,他们俩成功登顶了。但很快,风暴来了。他们发现自己不可能活着下山。其中一个人用卫星电话打给自己怀孕的妻子。他们一起决定了她肚子里的孩子要叫什么名字。另一个人在去世之前没联系上任何人。没有人知道那天下午在山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海拔八千米的山上,气候干燥寒冷,他们被冻干了,静静地躺在那里,将永远保持着我二十二年前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时的模样。挪威探险家艾林·卡格带着这三个问题跟我们分享了他在世界各地探险、阅读、演讲、跟家人相处、独处时的故事,为这三个问题找到了三十三个散发着哲学光彩的优美答案……
  • 民族文学新声

    民族文学新声

    《民族文学新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内容大多是工作报告或演讲,基本上都关乎民间文艺、文化遗产与文学。其中,又都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学为重点。渗透和显现了作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知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建设事业的清晰思路;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文章。其中,许多文章读完后让人深受启发,并且能够引起共鸣。这些文章的文化学术价值无疑是巨大的;第三部分是作者的日汉学术翻译文集。白庚胜先生曾在日本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从他翻译的日本学界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来看,日本学者注重田野作业、审慎求证的严谨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热门推荐
  • 万古尘封的回忆

    万古尘封的回忆

    空间都裂缝打开了地球万古尘封的回忆,重现人间的妖精国度,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人类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重生之庶女为妻

    重生之庶女为妻

    生前,赵晴岚是万安侯府的庶出小姐,嫁与毓亲王府的世子为妻。人人说是作为一个庶出的女儿,赵晴岚算是烧了高香才能有这样的造化。却没人知道,这一段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的苦不堪言从来不能对外人讲。只是一场不是意外的意外的事故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赵晴岚死后意外重生,到了与毓亲王府初定亲的那一年。既然上天怜惜自己的遭遇,让自己从新来过,自己怎么能辜负上天这一番美意,既然有人不能让自己好好的生活,那么自己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故事由此重新开始:为了自己的将来,不管是嫡姐嫡妹还是庶姐庶妹,只要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企图,自己就坚决的要抵制。不管是嫡母还是姨娘,只要是想压迫自己,就不能让她得逞,一律勇敢反击。刁仆恶奴要欺负自己,那就让他们知道,脱胎换骨的自己,再不是以前那个可以任由别人欺负的懦弱小姐了。且看一个自强不息的重生之女如何从新开始演绎这一段全新的生活…
  • 庆芝堂集

    庆芝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邦查女孩

    邦查女孩

    “走了多久?”“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一条河,六座山。”在风雨飘摇的七十年代台湾,见识过人性黑暗的阿美族女孩古阿霞躲在饭馆楼梯间五年,一天终于跟着患有自闭症、开不了口说话的“杀刀王”帕吉鲁来到新家:林场“摩里沙卡”。她和他一起募款复校,拜访精神分裂的老兵,悼念政治受难者老师,接触入世救人的信仰精神。面对各种考验:暴雨狂风、森林大火、登山雪暴,小人物们用生命谱写下了一则则属于自己坚毅、温柔的传奇故事。本书也描写了蒋介石政权白色恐怖的时代悲剧,以及进入电锯时代后山林遭到疯狂砍伐的景象,侧面呈现了那段少为人所熟知的岛屿历史。
  • 战少你老婆又又又跑了

    战少你老婆又又又跑了

    重生,有两娃,孩子他爸竟然是传闻中的人。顾慢赶紧收拾小包,准备闪人!战北庭大叔:媳妇,过来,抱!顾慢:呃,人家还是连小手手都没拉过的少女呀!观众:都生两娃了,还少女呀?天才宝宝顾一默,软萌宝宝顾一诺,宠妻狂魔战北庭,天下无敌败家娘们顾慢,带你们来一场萌宝同行的蜜婚之旅。
  • 末日战争游戏

    末日战争游戏

    罗川的手机爆炸了,这让罗川能从现实穿越到手游《末日战争游戏》中,从手游获取的科技又能用到现实中。从此现实世界中罗川科技大亨。
  • 邪女逆天之废材狠霸气

    邪女逆天之废材狠霸气

    她是24世纪的神秘杀神帝颜柒,神秘而嗜血,邪肆且残忍。她亦是世人眼中性格古怪,世独立的邪医,亦正亦邪,医术无双。本应在自己的世界混的风生水起,却好死不死,因为一次意外赶上了当下穿越的潮流!一睁眼,帝颜柒:“。。。”穿越后发现天赋被封印了?没关系,小问题。比别人晚了十几年修炼?没关系,十天时间就赶超了他们。家人不是亲生的?没关系,宠她如命就好。惹上了前世的债务?没关系,她乐意就好。几百高手围攻夺宝?淡定,看看咱们谁抢谁!......霎时,哀嚎遍野。从此,大陆翻涌起了名为帝颜柒的滔天大浪!世人:QAQ好凶残!(本文不虐,本文不虐,本文不虐!)
  • 江湖风云录之斩龙诀

    江湖风云录之斩龙诀

    江湖风云变幻一场仇杀?一个争斗?到底是什么原因?又隐藏了什么秘密?一个少年怀着仇恨之心,踏上了江湖之路。师从名门,能掩盖他的暗黑之心吗?他选择的道路又是什么?是正?是邪?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西太后

    西太后

    她,十七岁入宫为‘兰贵人’;十九岁晋为‘懿嫔’;二十一岁晋为‘懿妃’;二十二岁晋为‘懿贵妃’;二十六岁尊为‘圣母皇太后’;后宫禁地,步步惊心,大型宫斗小说,讲述了平凡女子成为皇太后的传奇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