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土耳其喝一杯红茶要支付100万,而吃一顿便饭居然以千万计价,土耳其的里拉一度被世人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货币,土国银行的德国顾问甚至毫不客气地讥讽道:“里拉简直就是一个滑稽的小丑!”
想想也怪吓人的,像我这样从小就数学很差的人,动辄就得与“百万土币”打交道,那还得了。幸好人家土耳其已经改了,2005年元旦痛下杀手,一刀砍掉了6个零,让“亿万富翁”瞬息之间缩水为“百元小贩”。现在喝茶一杯就是一个里拉了,硬币一枚,童叟无欺,爽快利落。
安卡拉的水果超市
我今年春节后回到土耳其,发现人家的货币又有动作了,印发了新版的里拉纸币,分为5、10、20、50、100、200共6款,新纸币不仅进一步强化了防伪功能,纸质、水印、镀银、暗记等无所不用其极,且印制设计得更加娇小、实用和耐看,并采用柔和的暖色调。纸币正面除了国父凯末尔的尊容外,背面还平添了6位文教名人的头像,影雕套印犹如精美的邮票小型张,令人爱不释手。
与纸币发行的革新与进步的足迹相比,土耳其的货币电子化更是有长足的进步,目前除了游动的小贩和都市小巴外,几乎到处都可以刷卡。我手持的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国际卡”在土耳其城乡随处可用,不仅大小超市,而且路边的杂货铺,乃至山区的小店都可以随意使用,有时买点水果面包什么的,甚至连密码和签名也免了。在校园的食堂乃至学生宿舍的小餐厅,只要一卡在手,就消费无忧。这方面确实比中国先进得多,而且人家是在几乎没有假币的背景下大张旗鼓地进行货币电子化消费的。
土尔其银行大楼
在这些银行卡消费的小票上,大多会出现一个“四瓣花”的标志,据说是“土耳其担保银行”的标记。我在安卡拉机场的免税商店用牡丹卡刷了一盒德国的巧克力,打出的小票上居然还有汉字“消费”的标记,以及“谢谢”、“操作成功”和“土耳其担保银行感谢您的使用”等3行汉字的“叨念”,远在异国他乡,这样的唠叨不嫌其多,唯有亲切!这大概是我在这里享受到的第一次个人化汉字服务。随着中土两国来往的日益密切,土耳其的担保银行甚至在我们上海也设立了分行。
土耳其1里拉以及1里拉以下的货币全是硬币,所以使用现金进行小额消费,往往动不动就搞得裤带里叮当叮当沉甸甸的,这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刷卡消费。
我们的牡丹卡在土耳其的自动取款机上也很好用,美元存款可以按当天的汇率自动取出里拉来,但有所限制,一天不能超出1500里拉,而且每次交易会自动扣除3%的手续费,这个比例显然偏高。误交了这个“学费”之后,我是再也不轻易地取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