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9200000004

第4章 陈宝国 这爷们儿是角儿(1)

人物小传

陈宝国,1956年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工作。十多年来,在数十部电影、话剧和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丰富的创作实践和成果,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影视剧三栖演员,有“冷面小生”之美誉。在《赤澄黄绿青蓝紫》(1982)饰男主角刘思佳,获首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此后主演《默默的小理河》(广电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大宅门》《汉武大帝》《大明王朝》等。

开场白:

从《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叛逆青年刘思佳到电影《神鞭》中的混混儿玻璃花,从《小井胡同》中的没落贵族查四爷到电视剧《红岩》中色厉内荏的徐鹏飞。从《大宅门》中个性张扬的白景琦到《大明王朝》里的另类嘉靖帝,陈宝国走过了他演艺生涯的三十年是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三十年的风云变幻中陈宝国不断追求着演艺突破。

鲁豫:果然像他们说的那样,他们说你一定会穿黑的过来,你看,的确没有一点别的颜色,袜子也是黑的吧?

陈宝国:除了脸是白的,黑白分明。

鲁豫:你平常都穿黑的吗?

陈宝国:黑的比较好选。

鲁豫:他们还上网给你做了一个心理测试,说喜欢穿黑色的人是很害羞的,但是又希望别人有一些关注,是很矛盾的人,你是这样很害羞的人吗?

陈宝国:非常确切。

鲁豫:你真的很害羞啊?

陈宝国:也不是很,但是怕见人,尤其怕见这么多人,害羞嘛。

鲁豫:这样吧,让你不太害羞。今天来到现场的很多都是喜欢看你戏的人,我也很喜欢看你的电视剧和电影,但今天有两个特别的观众准备了礼物。

影迷:就是他的一个邮票集,是我的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我想送给陈宝国先生。

鲁豫:你出邮票了?

陈宝国:我还没见到过。

鲁豫:我要看看,我很好奇。是真的邮票吗?你是送给他的还是让他签完字再给你的?

影迷:送给他的。

陈宝国:没关系,这个我以后会有的,我签了字以后给你。是真的邮票,八毛一张。

鲁豫:最上面那是刘思佳吧?旁边是《武则天》里边那个角色。

陈宝国:我记得了,这是电影百年的时候发行的一套邮票。

鲁豫:我发现你这么多年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你觉得呢?我是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陈宝国:对,原来二十多岁的时候脸上就有褶,现在还是。

鲁豫:真的吗?

陈宝国:差不多吧。

鲁豫:我觉得这样的人其实挺赚的,年轻的时候显得很老成,然后到有一点年龄的时候又显得永远那么年轻。

陈宝国:对,你话不多人家就会觉得你很老成。

鲁豫:他们说以前看过陈宝国接受访问,说问你觉得刘思佳那时候是什么样?你说没别的,就一个字“帅”!

陈宝国:应该是说那个角色吧,说陈宝国演的那个角色还比较帅的!哎呀,要是这样我这心里就太舒服了。一个演员是要演角色的,要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你演了半天,最后给观众一个印象是“他演什么角色他都挺帅的”,那就坏了。其实我想,我演了三十年的戏,如果光靠一个“帅”字恐怕也走不到今天,也不会这样坐在这里跟鲁豫有这么一番聊天,我想是的。

鲁豫:但我还能说一句吗?我还是觉得你挺帅的。而且你刚才在讲话的时候我一直在看你的眼睛,你的眼神特别的深邃,你觉得吗?或许你自个儿感觉不到。

陈宝国:嗯,说眼睛,嗯,说别的吧,别说眼睛……

鲁豫:你的确是个害羞的人,那我们不说了。再说一个让我们特别吃惊的事儿,在采访之前我们做了一些功课,我们的编导上网看了有关你的所有新闻,据说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大概有27万条新闻,除了跟戏有关的没有任何一条其他的,你的所有新闻都是跟戏有关的。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匪夷所思的事情,你从来或是尽量不参加什么活动吗?包括这次可能算是破天荒的了。

陈宝国:对,剧组也没有安排,这次是鲁豫栏目组安排的吧,至少跟戏没有关系。

鲁豫:听说你还开了博客?

陈宝国:对,有博客。

鲁豫:是你自己写吗?

陈宝国:我不会用电脑。

鲁豫:那你就口述,别人来帮你打上去。

陈宝国:我说过,但后来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了,因为我不会上网,实在不好意思。

鲁豫:不会上网?就那个东西一点就能上去了。

陈宝国:没那么容易,人家送过我电脑,结果我点了半天也上不去。插了电话线,然后点了还是上不去。

鲁豫:这点跟我想的有点像,我觉得你应该也属于那种对科技或是对电脑比较排斥,不太熟悉的那种人。

陈宝国:其实我也不是对机械很反感,对科技也不反感,但确实对电脑不熟,仅此而已。像对车或是对音响我都很酷爱的。

鲁豫:刚才他说演戏有三十年了。

陈鲁豫:差不多,入这行有三十年了。

鲁豫:三十年演了这么多的戏,我觉得可能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观众来说认识并了解陈宝国可能就是从那部《大宅门》开始的,但是有一点阅历的观众一定会记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演刘思佳时的陈宝国。

陈宝国:1982年,叫《赤橙黄绿青蓝紫》。

鲁豫:那个角色在现在看来你可能会觉得他不算酷,但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个特别酷的角色,他也的确是演活了那个年轻的工人刘思佳。

1982年,26岁的陈宝国因在电视剧《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成功塑造了工人司机刘思佳的形象而一举获得中国首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从此奠定了他在当时影坛上硬派小生的地位。在剧中刘思佳叛逆的性格和硬朗帅气的造型一度成了那个没有偶像提法时代的青春偶像。

鲁豫:特别遗憾的是这个电视剧我们去了好几个音像商店,包括去其他地方借,都没有找到,你自己还有吗?

陈宝国:我自己也没有,中央电视台应该有,我记得当时是中央台播的。

鲁豫:当时是多少集的电视剧?

陈宝国:三集。

鲁豫:才三集吗?我怎么印象中是很长的一部电视剧呢。

陈宝国:那时候三集就叫电视连续剧了。

鲁豫:所以我就一直觉得好像还挺长,我还跟他们说这剧有十几集二十集的样子。

陈宝国:那时候拍这三集戏用了八个月的时间,现在拍四十集戏只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所以可想而知现在的工作强度有多大呀。

鲁豫:我能问那时候一集你拿多少钱吗?

陈宝国:一集?那时候不按集给钱的,好像那时候没有钱。

鲁豫:没有酬金?可是你不是演员吗?你也得养活自己啊,即便是那个时候也总得有一些收入吧?

陈宝国:我有工资,但拍戏就不给钱了,倒是有补助费,早起有早起的化妆费,晚上有夜班费。

鲁豫:化妆费?别人给你化妆但你收钱?

陈宝国:不是我收钱,我要早起啊,国家规定是八个小时工作时间嘛,我要早上五点钟起床,那叫早起费。晚上加班是因为晚睡所以要给加班费,都是几毛钱。

鲁豫:现在很多人形容当时播一部什么什么电视剧就万人空巷了,那时候差不多那种场面吗?

陈宝国:那倒也没有,那时候电视机少。

鲁豫:但是架不住比如整个一个楼里面的人都围那一部电视机看那一部电视剧啊。

陈宝国:一个楼啊,那得看多大楼了,有可能是好几家人或是一个院子几户人家看一个,因为电视机也就九寸大小。

鲁豫:那时候尝到那种“一夜成名”的感觉了吗?就比如说在放这部戏以前走在街上肯定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但是这部戏一放了以后所有人都会认出你,可能未必知道你是陈宝国,但是会认出是“刘思佳”。当时你走在街上有遇到别人叫你刘思佳吗?

陈宝国:有过,碰到过这样的。

鲁豫:作为演员的那种兴奋感大吗?会觉得我这个角色被很多人接受了?

陈宝国:你说得特别准确。第一,首先是兴奋,因为虽然你从事这个职业,但毕竟你刚刚走出学院,还属于戏剧青年,所以就有那么一股子冲劲,就是想演戏,想那个戏能够让别人看到,让别人能够承认。

鲁豫:后来是凭这部戏拿了第一届金鹰奖的最佳男演员对吗?

陈宝国:对,首届金鹰奖的优秀男演员。

鲁豫:当时有那种大的颁奖仪式和晚会吗?还要上台致获奖感言吗?

陈宝国:晚会有,但获奖感言倒是没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奖杯了,不像现在这么精致鲜亮,现在的全镀的金,一看很漂亮也很华美,但是分量很轻。那个时候则不同,那个奖杯真是很实在,我记得在我之前上去的是一个女同志,哪个电视台的主管,年岁比较大了,好像将近五十岁吧,个头也不高,她没有思想准备,所以上去以后,一颁给她那个奖杯,她一拿才感到原来这么沉呐,差点没给坠一跟头,差点从台上给坠下来,那个奖杯有八斤重,是拿铜铸出来的,真实成。从另一个层面,尤其对我来说第一个这样的奖杯,分量还是很重的。所以我觉得那个奖杯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鲁豫:如果有那个获奖感言的话我还挺想问问你当时会说什么?比如说要感谢导演或是感谢什么,当时没有这个环节是吗?

陈宝国:在领奖台上没有这个环节,后来倒是有采访,我说过这样的话。

鲁豫:我一看到陈宝国就会想到几个角色,第一个想到的是刘思佳,虽然那部电视剧留给我的印象已经有点淡了,但是那个形象我却记得。然后就是电影,似乎也是陈宝国的第一部电影:《神鞭》,对吗?

陈宝国:应该说《神鞭》那部电影对我来讲很重要,因为那是从我拍戏以后第一次能够自己独立选择,就是100%的由我来选择能够演哪个角色,应该就是这部电影了。

在电影《神鞭》中陈宝国并非主角,但他所扮演的混混儿玻璃花却深受人们喜爱。

“两遍?你耳朵带眼儿了吗?啊?三爷我要看十八遍!”

“十八遍?三爷闹事儿了!”

“哪个三爷呀?估衣街上的大混混儿玻璃花啊!”

——电影《神鞭》片段

电影中陈宝国通过玩扇子和鼻烟壶、挖耳朵、修指甲等细部动作,丰富人物形象为玻璃花的瞎眼和跛脚。找出生活依据演活了这个混混儿式的人物,而为了这个角色他却吃了不少苦头。

鲁豫:后来我看过报道才知道他的左眼里面塞的是个玻璃片,之所以叫“玻璃花”是因为这个人物的眼睛是有问题的。

陈宝国:对,左眼是有问题的。

鲁豫:所以你就戴了一个玻璃片在里面是吗?是像隐形眼镜一样的那种玻璃片吗?

陈宝国:比它厚,如果按隐形眼镜比的话应该至少有三四个那么厚吧。

鲁豫:当时还没有隐形眼镜吗?

陈宝国:当时听说了,但是它的工艺我们国内做不出来,而且因为隐形眼镜是透明的,所以不能够两个隐形眼镜中间压一层物质,叠加上,然后做出那种玻璃被打碎的感觉,当时做不出来,所以我们只有用呢子大衣的那个扣子来做,就是把做那个扣子的坯子拿到工厂里去,给它磨成那种后面有点平但表面有点凸的样子,然后搁在眼睛里头。

鲁豫:那岂不是难受死了?

陈宝国:当然难受了,那滋味不好受。

鲁豫:我觉得你能够把它戴住就很奇怪了,一般人眼睛里头一旦有东西了就会止不住地流眼泪,眨眼之类的。

陈宝国:其实我后来经常眨眼就是拍这个戏落下的毛病,我当时也是一搁进去就流眼泪,往外一拿的时候也流眼泪,所以最后干脆就搁里头,不拿了,让它麻木适应了,坚持一天,把戏拍下来,当时就这样前前后后一共八个月。

鲁豫:那你这边的视力肯定比这边差很多?

陈宝国:对,现在这边是0.6,那边是1.5,以前肯定都是1.5,我眼睛本来特别好,有点超1.5了,远处看东西特别清楚。

鲁豫:超1.5?那就2.0了呗!

陈宝国:对,结果最后还让骆驼绊一跟头。

鲁豫:这个比喻好。不过那时候真的就活活把眼睛给磨成那样啊?

陈宝国: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时候我们那个年岁确实还属于是戏剧青年,为了角色,或者再说大一点,为了艺术嘛!其实做演员的,你该吃这份苦,你该受这份罪。既然从事这个职业,也喜欢这份工作,那你就去做就是了。

鲁豫:话是这么说,但是比如说刚刚那种情况,往眼睛里面戴那种玻璃东西,我心里会想,这如果是个好的角色我愿意为它这么付出,像你演了以后就证明是个好的角色,好的电影,但万一不好呢?那这份苦也已经吃了,多多少少总觉得会有点白吃苦的感觉,这些你都没有想过吗?

陈宝国:你说的是结果。其实我觉得做这行,如果有一个金灿灿的奖杯搁在那个句号的位置上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我以为那个属于是锦上添花的,可遇不可求的,肯定是这样子。比如说我刚才因为拍那个电视剧拿了首届金鹰奖,其实我每年都想得到这个奖,因为我每年都在拍戏,都在非常认真地去把我这个工作做好。但是实际的现实是什么呢?我第二次得金鹰奖的时候是整整二十年以后,我第一次得是第一届,第二次得金鹰奖是第21届,整整二十年。我们过去讲二十年是一个轮回,这也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很真实的故事。我觉得很多像名啊,利啊的,真的都是过眼烟云的东西,真正演员要靠什么说话,靠什么能够长久的维持自己的演艺生涯呢?最终就是两个字:角色。你靠角色而活着,靠角色而生活,靠角色说话,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你吃些苦受些罪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也没有什么可埋怨的。

同类推荐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热门推荐
  • 穿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穿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一个普通高中男生穿越到了re0的世界,他不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信息,而这个世界里的各种事件也因他而发生了改变,他是否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回家的路?无数的轮回与难关等待着他……
  • 王牌暗卫的护夫日常

    王牌暗卫的护夫日常

    带着记忆重生的吴莎,一直以为自己是言情小说里妥妥的女主角——一出生就遇上了全家被灭门,自己又被仇敌收养,成为了他的手下兼工具,这不是励志女主是什么?可是等她报了仇,成了新任皇室暗卫首领,助得七皇子夺得了皇位后,她还是孤身一人!她不是女主吗,这是怎么了?一定是因为她太沉迷工作,是时候抛开工作享受生活了(谈恋爱了)!!!。。。。。。。。。。。。。。。若干年后,当吴莎女扮男装出现在朝堂之上,与世族分庭抗礼时,她心下总会冒出许多困惑——她到底还能不能隐退?她家夫君能不能消停点别再给她找事?她怎么就嫁了这么个夫君?。在简介里连出场机会都没有的男猪淡笑不语~。在明枪暗箭和家长里短交织中【波澜不惊】的一生~
  • 文娱之放飞自我

    文娱之放飞自我

    重生之后的张玄,决意要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被人千般指责万般骂,只问一句话——你快乐吗?张玄:我很快乐!……………………新书《锦绣龙夏》,请大家支持。
  • 四象大陆之双圣记

    四象大陆之双圣记

    当代生活多姿多彩,人们的想象力也开始暴涨。没有人知道,当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幻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开启一个个神秘的国度!而这个国度将成为他灵魂的归属,更甚者为他的亲近之人也能寄托于此!一对平凡而又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夫妻,百年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之国……新的生活,将在这个四象大陆中缓缓展开
  • 别去修仙

    别去修仙

    [架空]她受人诅咒,离开家人,拜得师傅,改名换姓。六年后重新归来,她不敢交朋友,却遇到很多朋友,她想在武道大会上证明自己,却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她发现从前帮助自己,接近自己的男人别有目的,久别的亲人重相逢却毫无温情。西域的巫师,被镇守的灵种,天上的裂缝……机缘巧合下,她渐渐揭开了鸿古大陆的谜团。(主角有cp,但感情线少!第一卷讲的是小时候,觉得枯燥的读者们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哦!)
  • 甜妻,晚上约!

    甜妻,晚上约!

    宋羡聊天软件上认识了一个男人,187的身高,八块腹肌,超级有钱!结果见到真人时……
  • 哥特萝莉侦探记

    哥特萝莉侦探记

    我的名字是冯羽,是一名武侦,好吧,或者说本来应该是冯羽,现在应该叫羽泠……岂可修,这是什么坑人的任务啊,难度高不说失败了还莫名其妙的把我变成了一个一米五的小萝莉。可恶的家伙,我一定要亲手抓住你。某萝莉毫无干劲的发誓中……(欢迎加入哦,企鹅群964659617)
  • 我欲成魔

    我欲成魔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踏着那众神与诸仙的尸骨,斩道求真。方辰本是一介凡人,机缘中得到了上古魔门传承,却因此满门灭族,心魔化道,太初魔功露出狰狞,一路血海尸骸,步步沉沦魔海,吞噬血肉,掠夺灵魂,千年再回首,他站在了魔道巅峰,俯视诸天万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情x友情x少年时

    爱情x友情x少年时

    爱情的缘起缘灭,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所以想见一个人的时候就去见他吧,喜欢的时候就使劲地喜欢吧,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或这种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