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8000000214

第214章 又见老骗局

崔耕带着几人出来,准备好好在扬州的坊市中逛逛,看看有没有扬州毡帽的雏形。

此地繁华之极,有“舒张则冻雪交光,叠积则余霞斗彩”的上等丝绸,有“映水菱花散,临风竹影寒”的扬州镜,有“径可盈寸,光耀洞彻”波斯珍珠……

崔耕等人虽然在泉州逛过坊市,可没见过这么多精细之物,径直看得目不暇接。

只是关于帽子铺么,看倒是看到了几间,但是却不知什么式样的才算后世流行的扬州毡帽。

即便崔耕在荒唐大梦中,也只是听说了扬州毡帽的威名,而没看到过实物。所以扬州毡帽长啥样,他真没见过。

关于如何找到扬州毡帽,崔耕只依稀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典故,可以作为一条线索:唐宪宗时期有个名臣叫裴度,他在出行的路上被刺客砍落马下。恰巧因为当时戴着扬州毡帽,所以才没被砍掉脑袋,幸免于难。

如此说来,这帽子一定是质量相当好的吧?也只能慢慢把所有帽子都比较一番,再做确定了。

“咦?大人,你看那是什么?”众人正走着,宋根海忽然抬手往远方一指。

崔耕仔细看去,但见无数百姓,把一座小高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连路都堵住了。

倒是热闹,这些在干啥?

要知道,在坊市上,既有官兵巡逻维持治安,又有官吏负责税收,怎么可能允许如此多的百姓聚集?

“让一让,让一让。”

有封常清和雍光一左一右两枚壮汉开路,崔耕一行人很快就站到了队伍的最前,

仔细观瞧,但见高台一个和尚宝相庄严,闭目不语。敢情儿都是围观他呢。

向周边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和尚叫智满。过一会儿,智满大和尚就要讲法了。而且讲的不是一般的法,而是“俗讲”。

所谓的俗讲,崔耕倒是知道。

“俗讲”其实就是后世“评书”的前身,这里面既有佛经故事,又有民间传闻,乃至各种因果报应的故事。

因为大唐年间,民间百姓的娱乐生活的缺乏,所以“俗讲”是非常受百姓欢迎的。

唯一奇怪的事,俗讲一般不是在寺庙里吗?怎么这和尚跑到坊市来俗讲了?最关键的是,这里已经挤得人山人海,道路不通了,显然妨碍公共交通了,为何巡丁差役不管?

崔耕还要再问,那和尚已经轻咳一声,正式开始了“俗讲”。

但见他端坐高台之上,往四下看了一圈,神神秘秘道:“诸位,你们可知扬州这场大灾,是由何而起的吗?”

其实这个故事他前两天都已经讲过了,但是百姓们都想再听一次,还是配合着喊道:“不知道!”

“好,不知道没关系,请诸位听好了……”

在他的俗讲中,去年有东海龙王三太子敖顺,化作一条硕大的鲤鱼,沿江西行,快活玩耍。

好死不死的是,被一个渔夫捉上岸来。

当时,智满和尚恰巧路过,识破那条鱼乃至龙王三太子的真身。

于是乎,就劝那渔夫赶紧把三太子放了。

可是那渔夫肉眼凡胎,懵懂无知,张口就要钱。自己一介游僧当时囊中羞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龙王三太子变成了鱼汤一锅。

事后龙王震怒,才有了淮南道这一场大旱。与此同时,龙王还把此事托梦给了当今天子,才有了陛下下达禁屠令一事。

至于智满和尚自己呢,因为当初有劝谏渔夫之功,被龙王大加赏赐。

说到这里,智满和尚把袖子撩起,露出了一个金色龙头。

智满继续道:“诸位请上眼了,这就是龙王赐给小僧的宝贝,名曰如意金龙头。喝了这里面的水啊,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哪位善信愿意和贫僧结个缘法,一贯钱就可拿走一杯。”

说完了,他把一摞杯子摆成一排,念了一声:“开!”

顿时金龙吐水,甜香四散,功夫不大,十杯全满。

智满大叫道:“诸位,这就是龙王爷给的圣水啊!一贯钱,只要一贯钱一杯。”

百姓们都被吸引住了,怎么光一个龙头就能吐水呢?而且是和尚让它流水就流水,让它停它就停。

难道这金龙头真是个宝物?

在老百姓的认知里,既然是龙头是宝贝,那这圣水就应该是真的了。

虽然一贯钱不少,但也不是拿不出来。功夫不大,就有人狠狠心,买了一碗圣水。

当场就喝下一口,遂甘之如饴地大叫道:“好喝!不愧是圣水啊,又香又甜,还有花香味儿哩。”

有他带头,十杯圣水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在从众的心理作用下,这些人竟交流经验起来,居然有些人大肆声称后背发热啦,眉心发痒,多年的老寒腿有扶苏的迹象了……等等。

还有个读书人甚至高声道:“某感觉自己文思如泉涌,哈哈,这次金榜题名,必定有我胡宝瑞了!”

智满和尚见现场效果如此之好,趁热打铁道:“诸位,说实话,这不算什么,圣水能救得几人?今天贫僧来,实际上是和大家结一场大缘法,那就是关于扬州的旱情。”

这场旱灾才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没雨下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会饿死,人人都懂!虽然现在大家靠着以往的积蓄还能坚持,谁知道以后呢?

百姓们纷纷高呼:“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好!那贫僧就再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秘密。”智满和尚道:“实不相瞒,龙王爷除了赐予贫僧宝物之外,还封贫僧做了龙王使者,替他老人家办事儿……”

智满说,龙王深恨那个渔夫贪财,杀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迁怒整个扬州的百姓。

你们不是贪财吗?我就是要让你们破财!

什么时候扬州献上足足的一百万贯钱,他才会降雨,缓解旱灾。

至于这钱怎么从百姓们的手里,到龙王爷的手里,当然是通过智满这个龙身使者了。

智满表示,一万贯钱不嫌多,几文钱不嫌少,大家量力而为。不过,提醒大家一下,只要这百万贯钱凑不齐,龙王爷是一定不会降雨的,所以实际上捐钱越多越好。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踊跃捐款,不甘人后。

崔耕粗略估计,不到半个时辰,这厮就收入了三四百贯钱。

他看向陈三和,抿嘴促狭道:“陈县丞,你怎么看?”

“臭秃驴,居然骗到扬州来,公然来大人您治下骗人敛财啊!不过如何对付装神弄鬼之事,卑职哪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自从被传授了“三昧真火”“如来神掌”的江湖杂耍把戏之后,陈三和早就对崔耕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宋根海却没闹明白,低声问道:“这么说,那和尚的金龙头是假的?”

“废话,怎么可能是真的?”陈三和白眼一翻,道:“告诉你一个识别真假的诀窍……”

“什么诀窍?”

“全是假的,没一个是真的!所以,根本就不用分辨!”

“满天下一个真的都没有?”

陈三和笃定道:“真有什么鬼神,那皇帝岂不个个万万岁了?你见哪个皇帝能活过一百岁的?”

宋根海大失所望,道:“那今天这个金龙头又是什么把戏?”

“这个……哼!装神弄鬼都不专心点。”陈三和道:“这个骗术,几十年前就在长安城出现过,在咱们岭南道也曾风行一时。现在还能骗这么多百姓,恐怕是有人知道了也不敢开口!”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具体怎么回事?还得咱们大人解释。”陈三和为人圆滑,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了崔耕。

“好吧,我来就我来!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当即,崔耕上前一步,扯住那和尚的袖子,道:“好个假和尚,竟敢妖言惑众,坑骗钱财,跟本官去衙门里打官司吧!”

“不得对智满大师无礼!”

那和尚还没说话呢,人群中忽然窜出来一个身着文生公子装的年轻人,面色白净,眼神明亮,满脸的干练之色。

年轻人怒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年轻人?好不晓事!智满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可不是什么假和尚!谤僧有无穷罪孽,要下十八层地狱的,还不快向大师赔礼!”

崔耕被他劈头盖脸一阵训,好悬没气乐了,反问道:“你叫本官年轻人?你说本官不晓事?唔?”

这时,雍光赶紧走上前来,啪的一声抽了那年轻人一大嘴巴子,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你跟前这位是咱们江都县的新任父母官——崔县令!!”

雍光乃老资格的江都县尉,掌管江都辖境治安,扬州治安自然也归他统管,所以在扬州城算得上一号风云人物。

这年轻人还真认识他,当下对崔耕的身份再无怀疑。

不过他倒是倔强,不肯道歉,反而高声争执道:“县令怎么了?县令就可以对来扬州挽救众生的大师无礼了?”

崔耕冷笑道:“什么大师,一个江湖骗子而已!”

“不准你污蔑大师!”那年轻人义愤填膺地挥舞着手臂,道:“他是法云寺的智满大师,可不是什么假和尚。这里很多人都见过,都可以做证。大伙说,我说的对不对啊?”

“对!”不少百姓应和。

甚至有人嘟囔道:“这就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胡乱吹牛夸海口的崔县令啊?摊上这么个父母官,咱们扬州的百姓算倒霉了!”

“年纪轻轻,能堪什么大用?”

“估计是靠家世门荫当的官,这种纨绔子弟岂能造福一方百姓!”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

……

崔耕心中有底,懒得和他们争辩。

沧啷~~

倏地,他转过身,伸手就将雍光的腰刀猛抽了出来,冲着大和尚的衣服便是一阵刺,高声道:“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孬货,都睁开你们的眼睛看好了,本官让你们看看这位智满大师的真正神通!!!”

同类推荐
  • 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繁华即将谢幕,寒门少年悄然崛起。横迈时空,谋天下之枭士。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混在六扇门的前朝太子

    混在六扇门的前朝太子

    他是已经覆灭的北宋王朝的太子。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大明王朝六扇门一个快乐的小捕快。他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江湖朝廷夫妻并肩行。可没料到身不由己,被迫享尽齐人之福。历史被一只蝴蝶扭曲成麻花辫子之时,第二只蝴蝶的到来,又回掀起怎么样惊涛骇浪,亦或是简单的水波涟漪。大明朱二世:我那个儿子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皇帝还给你们赵家如何,你想不想当太子,想不想当皇帝。曹(赵)月:不,我不想。
  • 最强捕头

    最强捕头

    陆轩穿越到了大武朝后,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副捕头,为了保住职位,奉命调查一场命案,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侦破,本以为已经度过了难关,却没想到……。
热门推荐
  •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在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知识分子。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用书本上的知识武装头脑,并指导自己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再以实践来检验理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他们长期坚持读书学习,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面前把握好方向。为中华民族寻找到了富民强国的道路。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十几位革命家读书、爱书的故事,材料丰富,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不乐网红馆

    不乐网红馆

    上当了,上当了。有一个不明身份的人跑来,非说是我师弟。还说什么,时代不同了,不管什么店,都要与时俱进!在他的忽悠之下,我的店被改成了:不乐网红馆……
  • 十里清风不如你

    十里清风不如你

    你看见的他不是那个他,推开了窗还是看不见他,关上窗便是再不可见他。奈何桥头的那碗汤究竟该不该喝?她记得但他忘了,又同真的忘了有什么区别?三生三世,她始终痴心。可三生三世,她终究是错付。几番轮回,她对他眷恋依旧。而他始终注视着的前方到底是何人在那?当她的魂魄飘渡至忘川河畔,他才猛然惊觉,原来这漫漫三生中始终有一朵小白莲追随着他,不离不弃,至死方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本书是“故事会图书馆文库.学者讲坛丛书”的一种,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周作人“唯一的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文学家周作人是以思想家周作人为根本,而思想家周作人的面貌主要就展现在这本书里。此书是“新文学”的奠基作之一,是研究新文学产生及周作人思想的重要材料。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 我和师傅去取经

    我和师傅去取经

    江城的高中生楚凡意外得到金手指,穿越到西游世界中与唐僧去取经。楚凡:大师兄,别乱挥金箍棒,很疼的.......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春江花月夜之有狐

    春江花月夜之有狐

    纷繁梦境,走马灯般流动浮现。梦中无数回头,终见得天空皎月,飞雪落花,还有一只白狐蹲踞花海。饮酒啖鸡,肆意江湖。春风吹醒,悠长诗酒走天涯。在这里,有忠心护主的猫妖,有专门食取流言蜚语的耳中人,有梦魂草幻化的仙境,有异类超越生死的深情相拥,更有化不开的劫数下“保全他一生”的海誓山盟。这一路,从未停歇。鬼蜮精怪,折射的都是人间。这一路,再续诡异传奇。不变的,是身边的旷世美景,白衣胜雪的少年永远伴他身侧。世间事,回首望,不过大梦一场。但命运,于无声无息中,早已注定……
  • 无敌升级王

    无敌升级王

    宅男林飞穿越到异界大陆....很神奇的丹药?老子平时当零食吃的...很厉害的武功秘籍?老子可以打包出售了...什么...你是绝世天才?老子打的就是你们这些天才....为什么我会那么厉害...因为我有1.0版本升级系统。
  • 念着夏日初阳的时光

    念着夏日初阳的时光

    “夏夏,夏夏,你叫时念夏,我叫夏初阳。你说咱们是不是天生一对啊?你是初阳的夏夏,我是时刻念着夏夏的初阳。嘻嘻~”夏初阳眨巴眨巴着卡姿兰大眼,眼里满是发现新大陆的惊喜。“不是。”“哪里不是?就是天生一对!”好气哟。“是时刻念着初阳的夏夏。”“呜呜,好羞呀,又被夏夏表白了~”夏初阳揍表脸的捂着脸。“……”夏初阳就是静静地看着时念夏也是在泛着粉红的泡泡,他要是狐狸精,恐怕这时候已经在欢快的摇着尾巴了。其实他不知道,时念夏、时念夏,本就是时刻念着初阳的夏夏。那是时氏夫妇收养她时自己取的,意为时刻念着夏日初阳的时光。不过,这个傻瓜并不知道,嗯,不用他知道,自己念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