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5100000007

第7章 当代民主之危机(5)

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讨一个生活”是最为重要的。在民主化来临的时候,很多人会成为支持者、参与者或者同情者,他们相信民主能够为他们带来这样那样的经济好处。如果民主造成了经济上的不进步甚至恶化,人们最后必然会对民主失望。

亚洲民主运动的“反民主”性,也表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民主价值,反而随着民主化的到来而消失。民主不仅仅是动员和选举,动员和选举只是民主的工具,而非民主的价值。当民主使得社会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的时候,民主所包含的价值也会荡然无存。这对中产阶级来说尤其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中产阶级往往是追求民主的主体,但它所追求的价值,往往消失在民主化过程之中。在这一点上,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对欧洲的民主有深刻的反思。他讨论的是欧洲,但亚洲社会更是如此。

这里,最近德国的畅销小说《看谁回来了》(Look Who's Back)(中国台湾地区版翻译成《希特勒回来了》)值得人们阅读和思考。这本书自2012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希特勒是德国民主的产物,是被人民选举上来的。为什么希特勒会被选举上来?因为当时德国民主失败,无法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希特勒几乎成为当时德国社会很多阶层的“救世主”。但他上台之后,德国马上就演变成为专制国家。今天,那么多德国人开始“怀念”希特勒,与现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有关,人们

希望“救世主”再次出现。当经济状况恶化的时候,民粹主义式的民主的机会就来了,因为很多社会群体,包括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失业者、学生、穷人,都会支持具有无限魅力的“救世主”的出现。《看谁回来了》描述的就是社交媒体如何动员这些社会不满要素。一旦“穷人”当道,民主必然走向专制。

实际上,今天出现在亚洲很多社会(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民主(化),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除了极少数抱有政治理想主义的人之外,大多数民主运动的参与者,也是对经济状况不满和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幻想着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而已。

对这些社会的当权者来说,不妨看看当时的欧洲是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回归正常民主的。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伟大,是马歇尔计划重振了欧洲经济,为欧洲重新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没有马歇尔计划,一个贫穷的西欧有可能倒向当时的苏联集团。当时的苏联是以“穷人的民主”(无产阶级的民主)形式出现的,受到当时很多西欧国家知识分子,尤其是左派知识分子的支持。

寻求高质量的民主仍然是亚洲最为艰巨的任务。如果找不到,民主永远会成为政治麻烦的根源。一旦民主导致经济的沦落,本来已经越来越小的中产阶级,必然成为牺牲品。一旦穷人占据多数,民主也必然演变成为专制。这是历史的铁律,亚洲社会也很难逃避。

2014年10月8日

激进政治:以东欧为鉴

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再次面临政治的激进化。各种激进政治运动诉求不一,运动形式也不一样,有和平的,也有暴力的,有自上而下的专制方式,也有自下而上的民主方式。在西方,近年来有反全球化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反资本主义的街头运动(希腊)、独立运动(苏格兰公投)等。在中东,旧的权威政治体制解体后,往往是失败国家的降临,出现了各种极端的宗教政治运动,甚至恐怖主义运动,最显著的就是伊斯兰国组织(ISIS)的崛起。在拉丁美洲,由左派或右派政治势力主导的各种激进运动交叉进行。在亚洲,有台湾地区学生的“太阳花运动”、香港地区泛民派的“民主化”运动以及各种形式的“反中运动”。泰国长时期的政治抗争尽管以军人再次掌权告一段落,但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的国家(如缅甸和柬埔寨)的政治也在激进化。中国的政治激进化因素,近年来也在急剧增加,只不过政府仍有能力掌控局势。印度尽管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现代化、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剧烈地改变着其社会经济基础,也面临激进政治的压力。

尽管激进政治花样繁多,但对其组织者来说,本质几乎是一致的——都起始于组织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构想一个政治或者社会乌托邦,并且相信通过动员同样抱有不满的社会成员的政治运动方式,可以把乌托邦转型成为现实。

激进政治不是新生事物,有政治的地方就会有激进政治,可以说它是政治生活的内在部分。不用看类似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激进政治运动,光看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激进政治,就足以看到乌托邦政治所能造成的后果了。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激进政治运动,既包括被称为“左”的“共产主义革命”,也包括被视为“右”的“民主化”。今天的激进政治的后果要到未来才能知道,但看看过去激进政治的结局,或许会得到很多启发,因为历史上的激进政治都有类似的结局。

结果一:与构想相反

可以借用出版不久的三本涉及激进政治的书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本是著名左派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的《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Fractured Times: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另两本是反思东欧政权解体后政治状况的著作,包括捷克前总统哈维尔(Vaclav Havel)的好友米切尼克(Adam Michnik)所著的《历史的麻烦:道德、革命与反革命》(The Trouble with History:Morality,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和另一位学者马蒂雅(Elzbieta Matynia)所编的《一个异乎寻常的时代 :哈维尔与米切尼克的对话》(An Uncanny Era:Conversations between Vaclav Havel & Adam Michnik)。

霍布斯鲍姆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最著名的历史学家,2012年以95岁的高龄去世。《断裂的年代》是他去世之后出版的集子。他一生经历了共产主义革命和西方的各种变革,最有资格来反思他那个时代。这本书和他的其他学术性历史著作不一样,更多表述的是他对他那个时代政治的看法和反思。霍布斯鲍姆本身是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一生享受着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一生中也非常同情甚至支持共产主义,包括斯大林版本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乌托邦理想,对斯大林的激进政治(包括大清洗)抱理解的态度。他不相信西方由少数精英主导的政治能够持续下去,认为苏联式的大众政治是一个出路。不过,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政权的解体,表明了苏联式共产主义模式的破灭。另一方面,尽管霍布斯鲍姆享受着西方精英资产阶级的文化,但他对此非常不满,倾心于平民文化。但同时,他又深切感受到西方大众消费文化的痛楚,因为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其一直享受着的精英文化迅速消失。

霍布斯鲍姆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他从自身个体政治价值和文化偏好的角度,对各种变革进行了反思,使得抽象的政治变得非常具体,展示了人们在生活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在他的反思中,有几点非常值得注意。第一,知识分子或许可以超越其自身的利益,去关心所处的社会利益,甚至人类的利益。第二,对总体现实的不满往往促使知识分子去构建乌托邦。第三,知识分子的“知识”可以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社会的发展进程并非“知识”所能控制和影响,激进政治的结局往往和知识分子所构想的相反。

结果二:换汤不换药

尽管霍布斯鲍姆也参加一些社会政治活动,但他主要的身份还是知识分子。哈维尔和米切尼克则曾经是捷克和东欧的风云政治人物,被视为推翻苏联集团和结束冷战过程中的英雄,尽管他们也曾经是知识分子。

可以把有关他们的这两本书,视为他们对革命之后革命家这个群体的现身说法,也是从个体的层面来看宏观革命。法国作家托克维尔曾经论述革命之后的变化,认为革命是换汤不换药,制度和秩序形式变化了,但大部分内容依旧。但是,对革命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如果革命失败,事情就会很明朗:革命家要么流放或者出逃,要么坐牢,要么被牺牲。但如果革命成功了,事情就会变得复杂一些。一般的情况是,往日亲密的战友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一边是坚持革命理想的职业激进主义者,一边则成了新的掌权者,或者维持现状,或者改变不了现状。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能够改变现状的革命家。

不过,从哈维尔和米切尼克对往日的政治异见者在革命成功之后状况的细述,情况似乎更加复杂。对大部分参加革命的人来说,抗议和革命只是生命中的短暂时光,革命后他们就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少数革命家则变成了职业政治家,成为总统、总理,或者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像花瓶中的花,被供奉在国家政治的顶端,供人们欣赏和崇拜,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国家政治除了形式的变化,其他一切如常。有些革命家在革命后,对革命的理想不再抱有幻想,甚至觉得理想已经破灭,因为革命并没有能够为他们带来所希望的变化。更有一些革命家,在幻想破灭之后,甚至变成了疯子。

情况的确如此。不仅是哈维尔,大多数革命家都会观察到,革命之后的东欧并没有成为他们所想象的国家。尽管激进政治带来了民主化,但国家仍然充斥着贪婪、腐败、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所谓的民主化,只不过意味着政权主体从革命前的权力转型为今天的资本。革命前的执政者依靠权力来统治,革命后的民主则依靠资本来统治。更有意思的是,今天的东欧国家不乏极右派政权(如匈牙利),和革命前的共产主义政权一样,严厉地控制着社会。

地缘政治的影响力则更扭曲着(实际上是“决定了”)东欧国家国内的政治形式。地缘政治驱逐了“民主”的道德。革命前东欧的政治形式受制于共产主义政治(苏联),而革命后的政治形式则受制于全球资本主义的地缘政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较之以意识形态为主的苏联式地缘政治控制,西方的地缘政治更具欺骗性。尽管西方也讲民主,但其核心是国家利益。东欧国家的政治人物轻信只要民主化,西方就会大力帮助和拯救自己。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要么关注地缘政治利益远远多于东欧的民主,要么已经力不从心。在东欧,革命家不仅对自己建立起来的民主失望,对西方的袖手旁观更是失望。

米切尼克因此说,革命的结果是,“我们把人权宪章换成了信用卡”。这当然是形象的说法。但革命之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信用卡,信用卡仍然是少数人的,正如革命之前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样。

反思与忠告

哈维尔和米切尼克当然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他们著书的目的还是希望人们秉承道德的力量,继续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们的著作既是对革命的反思,也是对未来革命家的忠告。毕竟,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越他们的国家,不仅传播到邻近的东欧国家,也影响到遥远的亚洲。从东欧的政治变迁中不难体会到,激进主义者需要有现实感,政治不可以过于理想,需要妥协。这也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激进主义者所需要反思的地方。

亚洲正在经历着激进政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不同形式的激进政治具有同样的乌托邦性质。这里不可能对亚洲的激进政治进行全面的讨论,但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情况,不难看出激进政治的乌托邦性质。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来看这两个地区的情况。

第一是地缘政治。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够实行怎样的政治形式,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秩序是第一秩序,而内部政治秩序是第二秩序,第二秩序必须向第一秩序调适。从这个角度说,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必须考虑到其周边的地缘政治要素,忽视了这个要素,内部的发展必然是不现实的。向西方求助只会使激进政治的根基更加虚无缥缈化,东欧的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第二是民粹主义式的社会动员。很多政治人物表面上追求民主,但实际上是民粹主义。香港和台湾两地的乌托邦主义者,一直在构建所谓的“认同政治”。“认同”问题当然存在,但在无限的政治动员下,这种“认同政治”的本质和往日的乌托邦政治或者今天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并没有大的区别。在认同政治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有效地政治化,出现泛政治化现象。实际上,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不想所有的生活都被政治化。对他们来说,政治只是生活的很小一部分。泛政治化,不管是通过专制方式动员还是通过民主方式动员,都是不可持续的。

同类推荐
  •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本书在全面总结、系统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功做法、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深入分析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着重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部署要求,提出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突出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有益导引。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走向何处?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辅导读本,本书正是从这一现实需要出发,为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的同志编写了学习材料,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参考。
  •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热门推荐
  • 蝶恋歌

    蝶恋歌

    她不过是异世飘来的一屡幽魂,再世为人,她已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丞相之女,她乖张泼辣,不畏世俗眼光,我行我素,只因她身边有疼爱她的,他,他,他……扑朔迷离的身份,不过是为了保护他心底“最爱”的那个“女子”。地宫里他将她随手甩在墙上,不顾奄奄一息的她,径直抱着自己的女人冷眼离去……
  • 替身天后:总裁大人求放过

    替身天后:总裁大人求放过

    婚礼当日,她一个电话司慕言像疯了一样冲出礼堂,留下她一个人交换戒指、宣告誓言。一时间,她成了整个娱乐圈的笑柄。本以为走到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而来,没想到都是因为和她长得相似。爱情,事业,都是她的替代品?结婚纪念日,他送随手在花店买一束花送给她。“给你,你喜欢的香水百合。”沈初棠坐在沙发上平静的说:“喜欢百合的人,是何芮晴。”本以为这几年在他身边陪伴,可到头来还是比不过她的一句...“慕言,我们和好吧。”我沈初棠,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
  • 剑道之史诗之路

    剑道之史诗之路

    一代欧皇,一步步收集史诗走向金光闪闪的道路!(新书《我穿越到自己的作品里了》,求大家支持支持,一定不负众望。)
  • 盖世武君

    盖世武君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一个人魔共存的大陆!大陆之上强者如云,群雄逐鹿只为巅峰。
  • 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

    我起得很早。故乡这个翠竹宾馆设备简陋,其貌不扬,确实需要改造,但比起武汉来,这里的空气却透着没有污染的清新,而且花卉也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散发着质朴的芬芳。我穿着一双从香港买来的薄底健身鞋,走在用鹅卵石铺成的甬道上,感受着鹅卵石作用于脚板所起的健身效果。我边做扩胸运动,边吐出瘀积于胸的酒气。昨天晚上闹酒闹得很厉害,县长达寇雄、县委副书记梅德容和宣传部长舒鼎为轮番向我进攻。特别是宣传部长舒鼎为,只要端起酒杯,就有让我无法推辞、必喝无疑的理由。
  • 若璃情

    若璃情

    出生在玛瑙谷里的若璃担任谷主一职,再后来认识一个叫张宇的男人,两个人互生情愫,在一起甜甜蜜蜜,在有一次事情中,,张宇迫于无奈,独自不迟而别就离开玛瑙谷……一年后,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她却假装不识他,他痛苦万分,想发设法要帮她回忆起自己,之后发生一切种种之事,让他们更加觉得对方都离不开对方……
  • 盛世女皇商

    盛世女皇商

    成亲七年,丈夫绝情递上休书,只因她没生下儿子!婆婆当着她的面,活活摔死刚出生的女儿,只因,“我们柳家,不养赔钱货!”痛失爱女,含恨而亡。重生回到八年前,那时,她刚及笄,风华正茂。命运让那些人再次纠缠到一起,这一世,她要亲手求得不同的结果。逆天改命,一切都还来得及!前世,她助他飞鸿腾达,跻身权贵,这一世,她要让他看着她,得到他向往的一切!前世的婆媳,今世的仇人,欠她的,她会加倍讨回!“知道柳家为何终不得子吗?因为前世,有人祝你,断子绝孙!”断情绝爱,她只求让仇人付出惨痛代价,不再任人鱼肉,可这个死皮赖脸缠着她的俊美王爷是有病么?想娶她?好好表现吧!真爱未凉读者群:317114854,欢迎亲们来勾搭~~~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姐姐是徐惠,天才加学霸,还是桂花女神;姐夫是李二,号称雄才大略、千古一帝的那位;穿越的徐齐霖本想做一个闷声发财、醉卧花丛的纨绔。但为了亲人的幸福,他只好手持“拘魂令”,赚钱发家,朝堂争胜,改造大唐,改变历史。一令在手,呼文唤武,招医请道,牛掰不解释。徐齐霖:“嗯,除了生娃儿,好象就没有小爷不会的哈……”
  • 六等星的光芒

    六等星的光芒

    六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暗星,只有在晴朗无月的夜里才能被人隐约看见。刘西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如同一颗夜幕里黯淡的六等星,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光芒也能照亮别人的世界。
  •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夏冷雨二十岁生日那天,和几个同学相约好要去哪里疯狂一次,以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夏冷雨在酒吧里甩着头发跳着舞的时候,一双恶魔的眼睛盯上了她。暑假到了,夏冷雨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打暑期工,却在应聘的公司里凑巧地遇上了那双恶魔眼睛的主人。而这个恶魔眼睛的主人正好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从此,夏冷雨就象是一只小羔羊一样地被那个恶魔老板给诱拐了。